认真教学微笑回馈

陈师傅从问公处学得,咏春重基础,也重发挥,功夫要软硬兼施才行: “师傅十分重视出拳技术,提点我们不要只知斗力,但又强调要注重腰马。” 提及出拳技术时,陈师傅十分专业,一面讲解,一面示范动作,招式纯熟, 柔中带刚,不愧为一代宗师的传人。

陈师傅认为有些同门误解了学习咏春的精神,施教的以为教咏春等于教 学生去打人,受教的于学习过程中又因本能的畏痛而害怕被打;陈师傅觉得 这全因为他们误解了学习功夫的目的和方法,他强调,问公经常教导他:“练 习咏春不能只对着木桩练习,要与别人多加对打切磋,从实际搏击中汲取经 验。过程中不要害怕被打,因为只有被打过,才能掌握打人的技巧;但在学 习打人的时候,目的又不应只放在如何去打人上面,而是要学会怎样不被人 打。

《论语》名句解释咏春

在陈师傅的心目中,问公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好老师。“师傅给我最深刻的 印象是他常常引用孔夫子的话来教授咏春拳法中的哲理,他爱用《论语》教 导我们怎样学习黐手。”令陈师傅难忘的,是当年跟问公的一次对答;问公在 教他竊手时以佛山口音的嗓子说:“谁能出不由户? ”陈师傅随即以佛山话应 以下句:“何莫由斯道也?”师徒于一刻间有所共鸣,何其快慰。陈师傅解释,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是叫弟子以正道学习咏春,问公经常强调“咏春以手作门户”,那么,守中用中,是咏春手法的 正途,等如常人上街,必经正门一样;学咏春,不能 走旁门左道,不能走后门,不要将手乱用,不要多加 花巧。陈师傅仍然深深惦记着问公的教诲,他说:“师 傅又常提及《论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他希望习武 者处事做人要低调。”陈师傅认为问公是一位以身作则 的良师,他言行一致,“……师傅本人作风十分低调, 谦卑随和,他重视品格内涵,从外表完全看不出他武艺超凡。”

图片17

咏春跌打倾囊相按

由于陈师傅来港初年曾寄居 住于漆咸道的一间跌打医馆,闲 时为该医师代笔缮写药方,加上 父亲及伯父是中医,所以对跌打 医术略知一二,并对此传统国粹深感兴趣。不过陈师傅能跟问公学跌打,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陈师傅说:“问公深藏不露,我们师兄弟最初只知他懂得咏春拳术,根本不知他亦认识跌打。”然而习武练拳,损伤叶问宗师手书药方,难免;有一次陈师傅于教拳期间误伤徒弟,他在三喜拿楼的纸袋写的,如今楼与问公饮茶时谈及此事,并提到有关内服药方的施弥夂珍贵 治方法,问公随即以拿出插在口袋的钢笔替他默写药 方一道,这是有名的“咏春十三方”。此刻陈师傅才 得知问公同时晓得骨伤医术,于是恳求问公在授拳之 余,兼教跌打。自此,陈师傅便追随问公习医习武,尽得问公所传。

至今陈师傅仍然保存着昔日问公在酒楼所写的那道药方,在陈师傅的眼中,问公是位多才多艺的一代 宗师。

图片18 图片19

陈师傅记得当年每次练拳后,师 兄弟总会与问公到弥敦道龙凤茶楼喝 夜茶。问公爱喝寿眉,爱吃肠粉、马 拉糕、莲蓉包,偶尔也抽“骆驼牌” 香烟。饮茶时,师兄弟爱与问公谈 笑;然而,陈师傅本人则从来不敢如 此,因为他十分尊敬问公。师兄弟们 对问公十分热情,经常会争相替问公 斟茶,以表敬意,陈师傅记得有一次 问公终于忍不住说:“大家不要再替 我斟茶了。”当时大家莫名其妙,摸 不着头脑,后来问公解释,原来冷了 的茶他不喜欢喝,但师兄弟们又不停科錢斟,盛情难却,只得快快喝下,到喝不下,茶又凉了;他这样说,是请徒弟们不要太客气,事实上,问公在并有放射性角度。他的背后,就是陈师傅弟子面前完全没有架子。陈师傅还补充说,由于问公 给他绘画的油画作品晚年身体欠佳,要注意饮食,便不吃肠粉内的肉和莲 蓉包内的莲蓉了。饮茶后,陈师傅便与师兄弟回家继 续练习,咏春、蔡李佛、空手道等等,什么都练。昔 日问公与徒弟间关系融洽的情境,陈师傅至今仍历历 在目,说起来时也津津乐道。

前辈小档案

陈卫匡师傅,祖籍佛山,1936年生于广州,其后在佛山居住及读书。 祖父经商,父亲及伯父均为佛山有名的中医,故陈师傅对传统医药亦有一 定认识。

1955年,陈师傅独自到港谋生,由于当时香港经济环境差,找工作困 难,陈师傅只能在工厂工作,月薪不足百元。幸而陈师傅懂得绘画油画, 于是得以转职到电影院的广告部工作,专责绘画电影广告,令收入有所增 加;其后他更于尖沙咀开设画廊,绘画油画卖予游客,生活日渐安定,闲 时亦得以学习武术,并拜北胜陈年柏为师,学习蔡李佛拳法。

1968年,陈师傅拜叶问宗师为师,学习咏春拳术。与此同时,在机缘 巧合下,陈师傅更获问公传授跌打医术。

1970年代,陈师傅先后于窝打老道、信用街、黑布街多处开班教授拳术。 期间,他亦追随蔡莫派李润祥师傅学习察莫拳术,以及深造跌打骨伤医术。

自1981年起,陈师傅担任广华医院骨伤科中医师,后又获东华医院聘 请,任职该院的主任中医师,至1996年退休。

1997年起,陈师傅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开班授徒,教授咏春拳 术,传承问公的所授,不断发扬中国文化,发杨咏春拳术。

陈师傅在中医跌打业界,累积多年经验,医术精湛,深受同业爱戴,分别获任为港九中 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南华体育会永远会 董、香港陈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等。陈师 傅现于油麻地自设的中医骨伤科诊所继续悬壶 济世。

图片20

习武有得

因着陈卫匡师傅对骨伤医学的认识,他对咏春的架式结构十 分重视。所谓结构,就是腰马合一,这是全世界的功夫,包括西 洋拳在内都强调的。何谓合一?陈师傅认为:“不合一,就不成 功夫,而且个中的要求极高,要做到肌肉、骨架百分百的协调配 合……”这是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去追求,再加以时日的浸淫才可 达到的;陈师傅觉得,有些咏春学S对此有所忽略。

此外,角度在咏春拳术中也极为重要。陈师傅说:“每一下 击打动作都有它的目标,出手并不是要打空气;把拳套打得沉 雄、爽快,并非练功夫的最终目的,因为应用起来时环境便不一 样了! ”因此,拳套中每一下动作的角度,陈师傅都经过深入的 研究,而且有所领会,他说:“咏春的出手是放射性的,自己的 身体是圆心,双手就从圆心向左中右方发放出去;角度不足,不 足令自身安全,角度太过,便失却意义了。”陈师傅的这番心 得,特别适用于寻桥、标指的转马动作之中。

陈师傅又谈到教功夫的心得,具备丰富教拳经验的他慨叹 说:“现在有一些学员可能因功课繁多或工作时间太长,学习态度 有欠认真。”陈师傅认为若要学好一门功夫,最重要的是学习态 度,必须以“心”为本。他亦勉励自己已作为人师的弟子要不断 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才能再教下一代。

辛勤率直得良师

李忠刚师傅因缘成为问公晚丰的私家弟子

另一位晚年私家弟子李志刚,又看到叶问宗师的其他面目;年逾古 稀,依然蹦蹦跳跳,但在许多个夜游的晚上,师徒老少独处,却又满怀 心事,感慨平生。这个时期的弟子,尚有医护人员和法律界人士,济济多才。

生于1948年,现已移民美国、父 亲是跌打医师的李志刚师傅,是叶问宗 师晚年的弟子。原来已随骆耀师傅学 了两三年味春的他,得到叶问宗师的青 睐,便掲开了他咏春生涯的新一页。

图片21

老少投缘拜师学艺

因为父亲李广耀在九龙城开设跌打医馆,那个年头品流复杂,加上年轻 的他好勇斗狠之故,当年只有十七八岁的李志刚师傅便学起中国功夫来,他 说:“我们的医馆在衙前围道50号,有人在这里学功夫,有师兄弟出入是较平 安的……”原来当年已在上海街设馆的骆耀师傅,也借用李广耀医师的医馆 来教功夫,而李志刚师傅就先后在这两所地方随骆师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咏 春基础。

叶问宗师也喜欢到医馆跟徒子徒孙们打麻将,黄淳樑、潘东、他们的夫 人、谭礼、刘荣等,都是经常跟问公竹战的伙伴。在骆耀师傅的功夫班完结 后,好些时候李志刚师傅都会继续练习,或进行打扫,而这时,问公与一众 的“雀友”便出现了。李师傅记得某个下雨的晚上,他独个儿的练习,而当 时就只有问公和他在医馆,问公对他说:“刚仔,让我看看你学了什么。”霎时 间不懂反应的他,最终都打过小念头,又跟问公黐过手;到“雀友”纷纷到 来时,他们便停下来了,“不错,继续努力”是他从问公口中获得的评价。如 是者还有不久后的一次,当问公跟他黐过手后,便问他为什么要学咏春,李 师傅不假思索便告诉问公,他想自卫,也喜欢咏春的特色;问公听了很高兴, 还说:“我喜欢你,你很老实,又很勤力,如果你真想学好咏春的话,明早六 时半到汉年酒楼找我,我再跟你细谈。”

在1968年“咏春体育会”成立后于会址教了一段日子的问公,大抵因为 与弟子间的财务纠葛,于1969年左右再没有在那里公开授业,只作私家教 授,而私家教授,学费可以髙达二万港元一个月;听到问公说要收自己为徒 的消息,李志刚师傅既惊且喜,他的父亲李广耀也致电给问公求证,结果,他便在九龙城的西南酒家向问公拜师,“利是 是我父亲给他的,多少钱我不知道,学费也 是父亲跟问公谈的……”李师傅又说:“据李 民所述,拜师礼要三跪九叩,也要奉上拜帖,当时师傅接受一跪三叩……他很守旧,依然 保留着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想法。”提到当 年给问公跪拜斟茶的情况,李师傅也十分回 味,充满敬意。

私家敎学眉发良多

“师傅就在我家的医馆教我们,我家地方很大,有一千平米左右,一起学习的,还有潘东、李华焯、波 仔等十多人。”李志刚师傅忆述当年跟问公学习的经 过,“他很低调,没有刻意告诉人他收了谁做徒弟,但他会带我到处去教功夫,到湾仔、到伊丽莎白医 院……有时要帮他替学生执手,作他的助教。”当年伊 丽莎白医院开办了咏春班,而在湾仔肇辉台,也有一 群法官、律师共十九人跟问公学艺,“说到师傅的晚期 弟子,应该是很多人,那十九名法官、律师,就是其 中的部分。”李师傅带着笑容加以强调。

由于当时问公年事已高,教功夫一般以讲解为 多,与弟子们黐手或过招的练习则相对较少。“年轻的我,很顽皮,又好战;九龙城 有很多武馆,北胜、朱家、周 家、蔡莫、白眉,门派很多, 我便四处切磋s有时发现有些 动作无济于事,给人家击中, 便回来问师傅:‘为什么你所 教的行不通? ’”这时,问公 便会给他一一讲解。李师傅 补充说:“师傅的为人很特别, 若你不是用来打架,他不会特别给你解释……以我所 '0^ 见,在平素的练习中,凡是有弟子问他动作是否这样

那样?他总会答:‘是,是,是;对,对,对;继续练 便行。’ ”在问公的讲解后,李师傅便会把动作拆开一 式一式的跟同门反复练习,务求把自己的所学透过对 打而加以实践。

李师傅还记得跟问公学习的第一课的光景,他很 着意去令自己的二字柑羊马做成45度的八字组合,叶 问宗师便对他说:“马步的关键就在于阔度,只要两脚 开了马而略宽于肩便行一你要调节你的动作,务使与 你自身的身体结构配合。”问公的解说一下子间有振聋 发聩之效,在其后的许多课堂中,问公的言谈,都对 李师傅有所启发,“刚仔,不要因为我出名便相信我, 你接受我所说的,还要加以研究和测试”、“你始终学 不到真正的咏春,除非你已掌握了自学它的方法”之类要求学生思考和主动探求的言论,至今仍深深印在李师傅的脑海中。

最令他难忘的,还是问公对他的爱护和期望,问公曾这样对他说:“刚 仔,你跟我学了那么久,我着实告诉你,咏春是一个宝藏,我觉得你是值得 信赖的,是值得得到这门功夫的,才会把功夫教给你……”师傅对自己的厚 爱,李师傅今天说来,仍然十分感激。

生活余暇伴随左右

李师傅记得,问公爱在龙凤、琼华、吉祥等茶楼饮茶,又喜欢打麻将, 除了到他的家外,也会到骆耀师傅在上海街659号九楼的武馆处耍乐。“当年 除了上班的几小时外,我都陪在师傅的左右,跟他四处游玩。”李师傅特别指 出:“我觉得师傅的下半生有点坎坷,到了晚年,便返老还童,很爱玩,特别 爱开玩笑。”数算起来,李师傅陪伴叶问宗师到过很多地方;到青山喝咖啡, 到沙田吃鸡粥,到上水偷荔枝,跟玩蛇形刁手的梁家芳到九龙仔公园看斗狗, 都是师徒老少二人一起的活动;有时,李师傅又会与父亲、问公一起到深水 埗的有男茶楼听小明星、徐柳先唱粤曲。李师傅说:“我没有车牌,当年驾着 ‘大胆车’载师傅四处去。夜间,我们会到城门水塘乘凉,这时,他会跟我说 许多他的生平经历。”

“师傅的为人很随和,是一个曾读旧书的人,很有教养,传统观念很重; 他很少跟他人谈及自己的事,但一深交,他便会告诉你许多许多。”李师傅说 来有点惭愧,他补充道:“他告诉了我许多他自己的事,又给我谈做人道理, 只是当时我年纪轻,他说什么便听什么,听过便算,实在无心装载。”

跟问公紧密的相处了两三年时间,令李师傅对问公有了深入的认识,由外观到内心,他对问公都很了解,而且有一份欣赏和佩服之情;“师傅真的很 好,仪容总是端端正正的;他经常拿着象牙烟嘴,点燃了香烟后总会用另一 只手盛着烟灰,确保没有把掉下烟灰的麻烦带给他人。师傅不说粗言秽语, 不喝酒,只喝茶;茶叶不甚讲究,普洱、六安什么都喝。”穿着唐装的问公, 身上还经常插着一枝金笔,有回他特意把金笔拿给李师傅看,还说:“是派 克,鸿仔所送!”

——小龙交谊——

李小龙比李志刚师傅早学功夫,在李小龙成名之时,李师傅 则刚刚学毕叶问宗师的功夫,准备到美国去。在李师傅取问公拜 别之时,问公把李小龙送给他的著作转赠给李师傅;那是李小龙 第一本著作的第一版,很有纪念价值。

算起来,李师傅与李小龙也有一面之缘。李小龙回港后曾请 问公给他深造咏春拳术,“当晚在旺角的旋转餐厅见面,旋转餐 厅当时很闻名,我陪师傅一起去。”李师傅还清楚记得李小龙给 问公开出的条件:“他建议买一幢值三十万港元的楼房,师傅就 在那里教他功夫,另外又买一辆洋房车接送师傅,到李小龙学成 后,楼房与房车都归师傅所有……”面对一般人看来已是极为 可观的报酬,问公却没有接受,他给李小龙回应道:“我年事已 高,要学咏春,还是找师兄们学吧!”

其后李师傅到了美国去,他居于纽约,而李小龙则在西雅 图,两人各处一方,那次在旋转餐厅一见后便再也没有会面了。


计划移民拜别恩师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叶问宗师便跟李师傅谈 及进一步深造咏春拳的方法,他说:“刚仔,我要教的 全都教了给你,你亦有相当的理解,但如何提升你的 所学,把时机、速度、耐力、反应及灵活性学好,还 得进一步练习;我年事已高,没法子在这方面提供练 习给你,我有五位私家弟子曾受过这些训练,他们有 功力给你展示你要再学什么……”那五位私家弟子是 谁,问公曾告诉李师傅以及他的父亲李广耀,但当年 还没有打算日后教咏春的他却没有刻意记下,只记得 其中一位是送过金笔给问公的“鸿仔”。问公给李师 傅指出他的咏春前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李师傅的期望;可惜,二十出头的李师傅,已打算到美国闯天下。

在李师傅快要离港之前,他曾应问公之约到他在通菜师傅,.已教出战绩彪炳街149号的家中见面;原来这回问公要特意告诉他: 的洋弟子

“我打了对刀给你,是按 你的身形体格打制的,你 回来时送给你。”问公还 利用家中的八斩刀给李师 傅介绍刀形结构及练习重 点,又将他一柄象牙头的 手杖以及李小龙的著作送 给李师傅。李师傅到了美国后曾收过问公一封信,问公表示想他回来,但很遗憾,师徒二人在当日一 别后便没有机会再见了。

图片22

问公身手

对于叶问宗师的身手,李志刚师傅非常叹^■。教李师傅时, 问公已遗七十岁,但身手依然了得,特别是一般人以为咏春较少 顾及的腿功,问公也有很高的修为。有回当问公教李师傅功夫 时,忽发奇想,问李师傅能否做双飞腿,话未说完,问公便于刹 那间跳起,凌空打了两脚,之后原地站回同一地砖之上。又有一 回,当他们二人在乘搭升降机时,好玩的问公说:“刚仔,我们 黐手吧! ”二人便黐起手来,.一忽儿间,.在四手相交的光景下, 问公竟可以一下穿心腿踢在李师傅的下颚之上。

有关问公棍法功力深厚,李师傅也从师兄们的口中得知。闻说 问公可以以一下枪棍的动作,把放在远处的一枝直立的粉笔打成三 截,而粉笔的底部依然站立不动。以枪棍打枯材钉入墙的功夫,李师 傅也曾听闻,不过,他听闻的版本,是问公一支打完又一支,一口气 的把三支精材钉打入墙中。传闻以外,李师傅也亲身感受过问公用棍 的劲力。有回问公叫他拿着双刀,接他一下抽棍,在准备妥当、满

有心理准备下,问公的棍一 抽,双刀即时从手中飞脱, 弹劲是无法抵挡的;事后问 公竟对李师傅说:“刚仔,我 年纪老了,所练的全都没有 了!”问公年轻时六点半棍 的威力,可想而知。


图片23

习武有得

李志刚师傅在香港时很好战,到了美国后也很好战,经常与 武术界“讲手”切磋。当年他在比试中中招后便回来问问公,问 公便给他仔细解释;据李师傅的理解,同一下动作,因为时机、 速度、耐力、反应及灵活性的差异,便会有奏效与不奏效之别, 又因为有这样的差异,从应用的角度看,咏春便有长桥手、短桥 手的不同演绎方法。

初到美国之时,他有很多机会接触不同国家的不同武术,大 家会谈起自己门派的功夫特色;人家知道李师傅跟李小龙是师兄 弟,但看见他的摊手、伏手的情态,又跟大家所熟见的李小龙功 夫不同;于是,不到三两句,大家便试起手来。在早期的交手 中,李师傅坦言有挫败的经验,如一下捆手膀脚的组合,手臂上 提,另一只手则摆出护手姿势,脚部则提膝站立,结果对手一脚 拦腰踢来,便中招了。那么,中招以后,便得自己思考个中因 由,直至把动作优化为止。

李师傅认为,问公所教的功夫,不管是教给谁的,内容都见 一致,大家所学的咏春基本功夫没有两样;但学了基本的,不就 等如能够应用,自己还得因应自己的体格特质,透过不断的实 践,反复研究思考,才能把自己的咏春提升到可以应用的水平。


前辈小档案

李志刚师傅,1948年生于广州,1962年乘着偷渡潮抵港定 居。李师傅父亲李广耀于九龙城开设医馆,为了让医馆得以稳定 经营,李师傅于1967年跟叶问宗师的大弟子骆耀师傅学习咏春拳术。

在学习咏春以前,李师傅在童年时曾于内地学习没有技击色 彩的武术,如查拳、侠家、太极都曾接触;到了香港之初,又对 西洋拳发生兴趣,追随路耀师傅学艺,是李师傅正式认识中国功 夫的第一步。

在骆师门下打好基础后,因为性格吸引了叶问宗师的垂青, 遂于1969年拜问公为师,在他那具启发性的指点下优化所学、深 造技术。

李师傅于1972年移居美国,并于 1 9 74年在纽约遇上问公提过的私家弟子 “鸿仔”;:于是他便继续追随“鸿仔” 梁绍鸿师傅学习咏春的技击术,而且二 人先后在美国的不同地方合作开设武 馆,教授咏春功夫。

功夫以外,李师傅自幼便开始学习 中国书画,亦懂得跌打医术,可谓多 才多艺;对于功夫,他一直采取开明态 度,因此在美国的武林中享有盛名。

图片24

咏春小百科

咮誊脚法

腿功了得的叶问宗师曾给李志刚师傅解释“咏春八脚”。所谓 的“八脚”,并不是指咏春有八下脚法,其实是指有八种不同的发 力方法运用在腿击之上,木人桩里可以看到多下脚法的雏形。

“咏春八脚”包括挑、扫、撑、摊、蹬、踩、凿、钉,它们 的训练全部包涵在“品字桩”内;“品字桩”有不同的步法,如 “弹马”、“弹马挑脚”、“弹马扫脚”之类。脚法的运用,又 分多种,有换脚、跪脚、膝撞等,又有单脚及左右脚连环的组 合,更有“跪地式”、“擦地式”、“踏地式”等不同的巧妙组 合。这般动作,需要详细解拆分析,经过苦练,方有大成。

蛛春组织

据李志刚师傅所知,因为叶问宗师在“咏春体育会”成立后 跟主事弟子发生财务上的纠葛,便离开了体育会,在他的家中, 即九龙城街前围道5〇号的李广耀医馆私家教授咏春,其后更用上 址,以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叶问国术总会”,总会的招牌,为 广东才子梁寒操所书。当年注册成立“叶问国术总会”的,除叶 问宗师外,还有叶正、何联、谭礼、刘汉琳、陈卫匡、张耀荣六 位同弟子,全数共七人。

 

 

虽然不教亦关怀

黎应就师傅由电影谈到咏春与叶问宗师

除了亲传弟子外,一些再传弟子,也跟叶问宗师熟稔。在李郑屋邨 时期已经跟他认识、当时只是十来岁的黎应就,对说话幽默、爱护门人 的叶问宗师,依然印象深刻。从事电影业的黎氏认为,咏春在五六十年 代的历史,是有价值的电影素材。

电影业的前辈,曾经参与拍摄脍炙 人口的《赞先生与找钱华》和《败家仔》 的黎应就师傅,于1957年随叶问宗师弟 子招允师傅学习咏春拳术,因为招师傅 的关系,年少时的黎师傅有很多机会接 触叶问宗师。由叶问与咏春的电影,谈 到叶问宗师与咏春拳术的本身,黎师傅 都兴致勃勃。

图片25

问公初来不为人知

话题由电影开始,黎师傅被问到与他专业有关的问题:若要他拍一部与 叶问宗师有关的电影,他会有什么构想?黎师傅不用思索很久,很快便回应 道:“我依然会拍问公于1949年来港教授咏春的早期历史。”黎师傅认为这样 的想法并不会因《叶问2»的出现而觉太滥,“这时期的人物、事迹、说话都 很丰富,我始终觉得,不这样拍,便没有历史味道。”

黎师傅这样想,是有他的原因的,最基本的原因,大抵是他经历过这个 年代,见过这个年代中的人物,也看着咏春在期间的发展。“当时自己学什么 功夫都不敢告诉人,只是细细声的说‘咏……春……’ i人家一般都会因陌生 而反问:‘什么春话? ’”黎师傅笑谈年少时的别扭,也说出了在上世纪50年 代味春在香港罕为人知的历史,“自问公教了一些徒弟,又偶尔到南华茶楼饮 茶,咏春在武林上才渐渐为人所认识。”黎师傅提及了一些香港武林的掌故, 原来当年位于深水埗的南华茶楼是一处武林胜地,许多武林中人都爱到那里 饮茶,白眉的张礼泉师傅以及许多龙形派、蔡李佛、洪拳的名家都经常在那 里碰面,“我师傅招叔很爱交际,闲来问公也一起到那里,功夫群中便知有咏 春叶问。”黎师傅也曾经一起到过南华茶楼,他兴奋地说:“那里斩文烧的也是 功夫佬,玩龙形摩桥,功夫佬叫两三元一碟的叉烧,比一般叫的十元一碟的 还要多……”

回想起武林琐事,黎师傅还是喜津津的。“后来问公教了一班巴士同业, 弟子四处讲手后又多了人出来教咏春,至邓生时期又在马尾下设有搏击擂台, 咏春便大行其道……”黎师傅很喜欢这段咏春发展史,他一再强调要拍这些 素材的原因:“这阶段很有价值!”

图片26

电影《叶问》于2008—2009年大收旺场,感动全 球的华人社会,但拍过多部咏春电影的黎师傅,却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这只是一出普通的动作片……” 黎师傅这样说有他的专业眼光,他解释:“片中的动作并不能完全体现咏春的特色,故事亦很简单,类似以前罗艳卿、白燕般的粤语长片,大家许久没有看这类 电影便觉新鲜……”被问到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跟他认识的有何分别时,黎师傅说:“电影中的叶问被塑造得太软了,真正的叶问很有幽默感,说话总是有歇后语的。”但若要黎师傅在银幕上重新塑造叶问宗师,他又坦然地说:“怎样拍也难以讨好……问公为人很有个性,与一般人交往,说话不多,跟他不相熟的,他不多理睬,只是笑笑而已。”

黎师傅在接受访问时刚拍好吴思远的《功夫咏春》,他专责片中两个分饰 五枚及严咏春的女演员的咏春动作,“这是一项挑战……咏春动作短小,很 难拍得好看;当年洪金宝竟然接受了这种功夫……”黎师傅忆述,在李小龙 逝世后,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拍假李小龙的热潮,但未见成功;1978年, 洪金宝认为可以拍一部真的陳春电影,结果嘉禾电影公司成功开拍了《赞先生与找钱华》和《败家仔》。“1978年在台湾拍的《赞先生与找钱华》很好, 突破了 20世纪70年代武打片用刀用剑的特色;知道观众接受陳春,在1982 年拍《败家仔》时,大家便很放心,可专心把咏春拍好。”担任咏春动作指导 的黎师傅说起来也面露悦色,他喜欢这两出电影打出了晚春功夫的特色,“杨 紫琼主演的《晚春》,其中一项不足是没有咏春功夫的风格,但很难说,现在 的功夫片在大陆的推动下,已经融合了两地的色彩,独特性便减少了。”在 2010年1月于上海杀青的《功夫恢春》里,黎师傅在处理动作时特别照顾到 咏春动作的风格,也着意克服咏春动作不多而且短小的难题,“我坚持要有咏 春的摊、膀、伏、冲四下基本手法……完全打咏春便不好看,但太多其他动 作又不似,过程中是要花脑筋的……咏春始终是短小的,问公与我师傅的动 作也很短小……这是咏春的风格!”

 

习武有得

黎应就师傅称,招允师傅从叔父招就处学得八式箭槌,作为 咏春攻防时的辅助手法,“当日我曾问过问公,问公也说这是传 自招就的……”黎师傅数算八式动作,包括固定箭槌、走马箭 槌、起脚箭槌、追打箭槌、三角箭槌、八分箭槌等等,顾名思 义,个中有定步的、活步的,有加入踢击的,有加入偏身扯槌 的;在一式动作中,在出拳之前,总有一些或转马、或上步,或 加入摊、膀等手法的组合动作,令练习者在出拳前惯性的做好助 攻手法,那么,在真正运用起来时便容易生效了。

黎师傅又强调,学了咏春的套拳和桩法,要真正的用得上才 有意义,因此,黐手以外,散式的练习也是极为重要的,单黐 手、连环拍手、膀手撤手冲拳等项目是要多作对练的。半甩脫的 黐手,也要多练;在黐手时其中一方刻意推开对手,双方随即问 手上前,设法取回黐手的距离。还有,为了在真正的攻防时确保 双手能作出令敌人难以极摸的松紧变化,练小念头时每一个细节 都是要注意的;做摊手与伏手时腕部该何时收紧、何时放松,扭 指该如何屈曲,前臂的斜度应为多少,力向是如何的变化,都得 细细咀鳴,而且点点都要着意锻炼。

脚法方面,他又从招叔处得悉八脚要逐下练习;练熟了可以 自由组合运用,一膀一标,一截一钉,或踏步,或换脚,总之要 一守一攻,变化自如。木人桩的桩脚,是很好的练习工具;桩脚 只有一枝,是因为它装成敌人的重心脚,这只脚承托了人体的大 部分重量,移动较为艰难,所以被称为“死脚”。惯开玩笑的黎 师傅戏称:“咏春的脚法,是专门用来打你只‘死脚’的!”

图片27

浏览1,3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