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式共有十八个动作,依顺序(图2 — 1—19) 排列分解如下
、左练之动作
1 两脚平开齐肩,两掌提起下按 由前立正式,左脚向左移开,宽与肩齐,如图2 —2
继则两掌自两侧向前抬起,大约与乳房相平时, 骤向下按。精神振奋,眼视前方如图2 —3、4
— 2 向左滑步蹲身,同时握拳垂肘
7
此一动作之开始,是先将两手(掌心朝里)向上 一举,随即握拳垂肘,向左滑出一步,双肘贴胁,身 往下蹲,拳高不过两腮,收腹提肛,仍不可忘记,成 坐马步。如图2 — 5、6
向左拧身坐步,奴拳随势旋点 就前势脚不动,只将身形向左乎转180度,两拳 随势向左侧旋点,同时身往下坐,成摺叠步,此时面 朝西。如图2 —7
—4伸腰两拳分展,神态注视右拳 依前势,脚下仍作扭步不动,只将腰身向上耸 起,两拳左右分展(拳眼均朝上),双目注视右拳。 如图2 — 8
图2-T图2-T
图2-T
图2-T
图2 — 8图2 — 8— 5右拳向右斜点,开步向前冲击 依前势,两拳分 展以后,随用右拳向 右前下方斜点,继开 右步,以右拳向前方 (即北方)冲击,成 半马步,左臂微屈,
图2 — 8
图2 — 8
如图 2 —9、10:
、右练之动作 —1 收回左
脚站稳,两掌按下如 前 图2 — 9
练完左面动作以后,即收回左脚站稳,宽与肩 等。两掌随时抬起下按,如前。此时面朝西立。如图练完左面动作以后,即收回左脚站稳,宽与肩 等。两掌随时抬起下按,如前。此时面朝西立。如图图 2—10图 2—10图 2 —图 2 —
练完左面动作以后,即收回左脚站稳,宽与肩 等。两掌随时抬起下按,如前。此时面朝西立。如图
练完左面动作以后,即收回左脚站稳,宽与肩 等。两掌随时抬起下按,如前。此时面朝西立。如图
图 2—10
图 2—10
图 2 —
图 2 —
— 2向右滑步蹲身,握拳垂肘同前 此一动作的法式,与左练 —2完全相同只是 运行方向左右互易而已。如图2—14、15
—3向右拧身坐步,双拳随势右点 就前势的捤拳垂肘,脚下不动,只将身形向右乎 转180度,两拳随势向右旋点,成摺叠步。此时面又 朝东如图2—16
—4伸腰两拳分展,双目注视左拳 此一动作的法式,与左练— 4完全相同,只是 双目注视左拳为异。如图2 —7
— 左拳向左斜点,开步向前冲击
就前势,随以左拳向左前下方斜点,随开左步, 以左拳向前方(即北方)冲击,成半马步。要求同 左。如图? 一18、19
、应用方法释义
本式以挣锤为名,实亦极端发挥拳头作用。例 如,其中握拳垂肘,双拳旋点,两拳分展,前拳斜点 等,比比皆是。但是,动作演变,是一个由无到有, 由静入动过程。兹详释其应用如下
(1)两脚平开齐肩,两掌提起下按》人之每一 行动,必先有思维想象,意念在前。然后,才有行 动,这是必然规律,而拳路开始,也和其它事物一
样,拋不开这个规律。前面起势,即为套路开始时静样,拋不开这个规律。前面起势,即为套路开始时静
样,拋不开这个规律。前面起势,即为套路开始时静
样,拋不开这个规律。前面起势,即为套路开始时静
止状态。而此式之两脚平开,两手下按,是已由静态 转入动态。所以,步下有开,掌有提按,为本式之初动。
(2)握拳垂肘,滑步蹲身其握拳垂肘之义, 是为了调动精神,准备格斗之行动。其滑步蹲身之 义,是步法和身法之演练,是动作之开始,也是最基 础之功夫。身不蹲,则不稳;步法不精,则不能轻 灵。拳不握,则不固;肘不垂,则飘浮。这是开宗明 义之首要问题。学者极宜注意,详玩其理。
()拧身坐步,双拳旋点拧者转也,身者体 也,拧身即转体之意〇旋者绕也,点者击也,旋点即 绕圈而后击之意。顾名思义,其拧身坐步和双拳旋 点,显然是迎敌姿态。兹举例说明之》
、 设敌以右拳从我右后侧击来,情况紧急,随 即向右转体约一百八十度,叠步下坐,以双拳随势旋 点敌之手臂。即拗手作拳点其腕,顺手作拳稍向前伸 击其大臂。
、 设敌以拗手握吾右腕,亦可用双拳旋点之法 解脱之即先将被握之手作拳,由怀内仰腕外旋,反压 敌腕,状似单拳斜点,此时敌手虽未尽开,但亦不离八 九。再加上以顺手作拳,向右转体约九十度,击其肘关 节,两拳相继进攻,敌手必开无疑。王师云,“此拧身 之法,可置吾身于敌侧面,不求闪躲,而自有闪躲之作 用。一则可以正面分散敌力于上,引进落空。二则侧面
击敌,实属以横破直,自有机势可得,为拳家所贵。” 拧身旋点,实为应变之法,有转危为安之义,学 者经常注意演练,使身灵步活,临敌致用,自有不可 思议之妙!
(4) 伸腰两拳分展,双目注视前拳此处所谓 伸腰,是由坐步变为腰身耸起之意。其两拳分展,是继 用之着。若前旋点之拳,未中敌身,即继用分展痒,进而 攻之。在前之拳,展以击敌胸腹> 在后之拳,半展以 助势。但须眼随手转,看前不看后,看止不看下。
(5) 前拳斜点,开步冲击斜者非指方向言, 而系指敌我相持之位置言。以我之鼻尖,对准敌之一 侧耳轮为斜,鼻尖对准鼻尖为正。经常避正趋斜,是 为优势。点者击也,斜者偏也,其前拳斜点,是以拳 背高骨处侧身击敌在前之手臂。但此一动作,不能只 作击敌方法看,而另一种作用,是被敢握臃以后,甩 此法,可以松握破拿。同样动作,声两种含畧,两种 用劲,即点击劲和仰拳压睥之内劲。其开步冲击,是 继前着之后,发动更大攻势,仍以斜点之拳,进身向 前冲击其胸腹。其用力比例,充其暈不超过70—80 在后之拳,朝相反方向半伸,用力比例,仅占20— 3〇。以防前拳刚劲过量,致有亢悔之寓!
(6) 拧身坐步,双拳旋点,变分挑蹬胁法, 设敌从左卮侧,以左拳击来,我即肉左拧身缉步,祺赛
拳点腌,以右拳击其大臂。敌若用左手上挑,乘势以右 拳变掌,由上宛转向内、向前,钴入敌左臂下,双手向 上分挑。同时,耸身起右脚蹬其左胁。若欲倒敌,脚着 体后,更施弹劲。若欲伤敌,随蹬即妆,发力要猛速。
(7) 由拧身坐步,双拳旋点,变横掌击面法 设敌以左拳,从左后侧出来,我即拧身坐步,旋点如 前。乘敌受击之瞬间,即耸身轻抬右步,至敌左腿 后,稍向左转体约45度,复向右拧身,以右拳横击其 面。状似太极拳之野马分鬃,须将腰力通向臂腕,需 马步蹲粧,身活步稳。
(8) 由两拳分展,变缠采击胁、击肘及击脑后 法设我向左拧身坐步、旋点如前。继耸身分展两 拳,以右拳击敌头面(左拳半伸),被敌以順手横推我右 臂,我乘势向左化带,同时,轻抬右脚,向右横踏一步, 随以左腿倒叉吾、腿之后,此时左手作相适应之配合, 从右肘卞穿出,缠采敌左臂,以右拳提击其胸胁,乘其 缩腹,向左斜砸其肘,随势由左向后翻身,以左手作捋, 以右拳抡击其后脑(如钕已转身,向前,则击其颏 面)。一连三着,步步紧逼使敌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9>由前拳斜点,开步冲击,变搬拦锤击敌 法设我由叠摺步已耸身换马步,用右,向前击敌胸 腹,被敌以右手握吾右麻,解脱之法,是以被握之手 作仰拳压麻法,以松敢臃9继上左步,随将俾拳压
腕,变为覆拳后扯。同时,左手用搬扣劲执其腕,右拳下 沉后扯,自能挣脱。随向上击其头,敌若以左手上挑,吾 即释左搬手横臂外拦,以右拳再击其中脘,必能屡中。 相传搬拦锤共有七种,综其义以上下两锤为其要。以 上举例,皆为由左拧身,如反其方向,皆可左右互易。
王师说 “姿势动作,乃传统套路,我们不可轻 易增减和变易。但临敌施着,乃为散打,要随机应 变,任何门派,任何着式,不论古令中外,皆可为我 所用。丝毫不受限制,高探马也好,搬拦锤也好,尽 可随手拈来。这样,既可保存前人套路的真象,又有 自我变化的灵活运用,可谓两全其美
、回身之法
岳氏连拳之操作路线,是练完一路,必须回过身 来,接练下路。如此,一来一往,连绵不断。但是, 回身办法,是有一个原则。不论左回右自,要依后腿 为据,某条颶落在后面,就向某方回身。以下皆依此 为准,不一一说明。唯在全部套路中,仅中八路之 一、二、三、四,是以进退为怯,不作回身。
浏览2,0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