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流传,开展得 极为活跃,常可以在书本、影视中见到。很多 人都目睹过开砖断木的硬功功夫,或徒手击败 手持凶器的对手。
但空手道远不只这些,它还包含了许多强 身健体的锻炼方法及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 仅是以一种格斗的形式展现于人们眼前,且还 成为人们增强精气;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一种 有效方法。
空手道除了增强体质,发展速度、力量及协 调性外,还能4g高个人的灵活敏捷和自我防卫 能力。同时,也训导人的自信意志,但这种自 信意志不是自傲和轻率鲁莽,而是一种在其周 围世界中所特有的极大而又深层的自我信念意 志品质,它赋于人们一种沉稳及内部平和的境 界感。
任何事物不论其发展得多么庞大都有一初 始,对于空手道的练习者来说也是如此,不能 因为有了几年的训练基础而放松了对最基本内 容的练习。作为最初阶段的身型训练,拳打、 脚蜴、摔拿跌打等动作,要让一名优秀选手来 完成,从内容上来看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但这 正是每日训练中所要练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 时这也是空手道的真正内核实质。
作为掌握一门技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的,但通过对本书的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地训 练,会使你在获得有效的技术(能)上如愿以 偿。此外,在训练的中、高级阶段其训练是以 格斗搏击的形式来完成的,如稍有不慎会使身 体造成损伤。因此,训练中应持清醒的头脑, 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做到胆大心细 地从事每一练习,切不可粗心大意。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愿你能在学习 和训练空手道的技术(能)方面取得成功。
第一节太极(一)
(1)预备式:两脚开立,两臂握拳垂于 体制
(2 )下扫横击:双臂屈肘握拳交叉于右 府前,下肢成小虚步,以右脚为轴向左转体迈步弓步右冲拳:右腿前上一步成右弓 步并出右拳攻击对方中部.
成左弓步,同时左臂下扫横击,
(3 )上步右直拳:下扫横击后,当右腿 前上成右弓步的同时,收左拳出右拳击打对方 中路;
(4) — (5)转身右下扫横击:接上动, 以左腿为轴移动右腿向右转体180°并在成右弓 步的同时,右拳下扫横击下路;
左弓步左直拳:左腿前上成左弓步, 右拳回撤胸侧拜出左拳冲打中路;
转体下扫横击:左腿向后回撤半步 并向左转体90 °,右腿跟进成小虚步,双臂收交 于体前;随之,出左腿成左弓步并用左臂下扫 横击;
弓步右直拳:收左拳,上右腿成右 弓步并出右直拳击对方身体中部;
弓步左直拳:收右拳,上左腿成左 弓步并出左直拳击打;
弓步右直拳:收左拳,上右腿成右 弓步井出右直拳冲打,
转身下摆扫击:以右腿为轴向左转身 180°成左虚步,左拳回收至右肩上,右拳挥击 至体前下。续之再向左转体90°,迈左腿成左弓 步并用左臂下摆扫击;
(13)转身下摆扫击:右拳攻击后,以左脚为轴向右后转体180°成右弓步,同时摆动右 臂下扫横击;
(14) 弓步右冲拳:前上左腿成左弓步, 并在收右拳的同时出左直拳攻击对方身体中部;
(15) 转身下摆扫击:当左腿后撤半步时, 以右腿为轴向左转体90°,左腿向左斜前方迈出 成左弓步并下摆左臂扫击对方;
(16) 弓步右直拳:当在回撤攻击臂时,前迈右腿成右弓步并出右拳冲打对方;
弓步左直拳:紧接上动,左腿上步 成左弓步并出左直拳击打;
弓步右直拳:收左拳,上右腿成右 弓步击出右直拳;
转身下摆扫击:以右腿为轴向左转 体90°成交臂体前防守,接着续以右腿为轴再向 左转体180°成左弓步并出左臂下摆扫击;
弓步右直拳:右腿前迈一步成右弓 步,在收左拳的同时出击右直拳;
转身下摆扫击:当左腿前上半步后, 使身体向右转体90 °成虚步交臂防守,紧接续以 左腿为轴再向右转体180 °成右弓步并下摆右冒 扫击;
弓步左直拳:在收右拳的同时,上 左脚成左弓步并出左拳击打对方身体中部;
转身虚步外格防守:接上动,以右 脚为轴向左转体90°成小虚步交臂防守,紧接再 以右腿为轴向左转休180°成左虚步;并在收右 拳至体侧的同时,左臂外格封阻防守;
弓步右直拳:外格封阻后,右腿紧 跟前迈一步,当成右弓步的同时,出右拳冲打 对方;
转身虚步外格防守:接前动,右腿 先后撤半步,以左脚为轴向右转体90。成小虚步 交臂防守,紧接再以左腿为轴继续向右转体90° 成右虚步并出右臂外格封阻防守;
弓步左直拳:外格封阻后,左脚前跨 成弓步,收右拳出左拳冲打对方身体中部;
收势:左直拳后,右腿上步并向左收式:左拳出击后,上右腿井向左 转体90 °撤拳收势复原位。
第二节太极(二)
(1)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 握拳垂于体侧;
(2 )左虚步外格封阻:右脚向正前方迈 出半步,膝微屈,两臂交于体左侧防守;以左 腿为轴向左转体90°成左虚步并用左臂做内旋 屈肘(拳心向内)外格封阻防守;
t3)弓步右直拳:外格封阻后,右腿前 迈一步成右弓步,并在收左臂的同时出右直拳 击打;
(4)—(5)转身虚步防守:以左腿为轴, 右腿向右后移动转体90°并后撤半步成小虚步 交臂防守,接着续以左脚为轴再向右转体90°成 右虚步,同时出右臂外格封阻防守;
(6)弓步左直拳:左腿前跨一步成左弓 步,收右臂出左直拳击对方身体中部;
(7 )转身下摆扫击:回撤左腿并向左转 体90°成左小虚步交臂防守,紧接左脚前跨成左 弓步井下摆左臂扫击对方下路,
<8)弓步右直拳:前跨右腿成右弓步, 收左臂出右拳直击对方面部;
弓步左直拳:接上动,收右拳,前 跨左腿成左弓步并出击左拳直打;
弓步右直拳:接上动,前上右腿一 步成右弓步,收左拳的同时出右直拳击打对方 上部;
转身右虚步外格防守:以右脚为轴向 左转体180°成左虚步交臂防守,紧接再以右腿 为轴向左转体90°成左虚步并以左臂外格封阻 防守;
弓步右直拳:外格封阻后,紧接右 腿前跨一步并在成右弓步的同时出右拳击打;
(13) 转体左虚步外格防守:以右腿为轴 向左转动180° (转体时交臂胸前防守)并在成 左虚步的同时左臂外格封阻防守;
(14) 弓步右直拳:右腿前跨成右弓步, 收左臂出右拳冲打对方中部;
(15) 转体下摆扫击:以右腿为轴向左转 体90°成左虚步交臂防守,紧接左腿继续前跨成 左弓步下摆左臂扫击对方;
(16) 弓步右直拳:前跨右腿成右弓步, 收左臂出右拳击打对方身体上部;弓步左直拳:接上动,收右拳,前 跨左腿成弓步并出左拳击打对方身体上部;弓步右直拳:左拳击打后,再上跨 .右腿成弓步并出右拳直击上路转体90 °成左虚步交臂防守;当转体防守动作结 束后,落臂回复原位。
弓步左直拳:接上动,收右拳,前 跨左腿成弓步并出左拳击打对方身体上部;
弓步右直拳:左拳击打后,再上跨 .右腿成弓步并出右拳直击上路;
转身虚步外格防守:接上动,以右 脚为轴向左转体90°成小虚步交臂防守,紧接再 以右腿为轴向左转休180°成左虚步;并在收右 拳至体侧的同时,左臂外格封阻防守;
弓步右直拳:外格封阻后,右腿紧 跟前迈一步,当成右弓步的同时,出右拳冲打 对方;
转身虚步外格防守:接前动,右腿 先后撤半步,以左脚为轴向右转体90。成小虚步 交臂防守,紧接再以左腿为轴继续向右转体90° 成右虚步并出右臂外格封阻防守;
弓步左直拳:外格封阻后,左脚前跨 成弓步,收右拳出左拳冲打对方身体中部;
收势:左直拳后,右腿上步并向左
转体90 °成左虚步交臂防守;当转体防守动作结 束后,落臂回复原位。
第三节平安(一)
预备式: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臂握 拳垂于体侧。
左腿向左侧迈出半大步成半马步, 双拳带至身右侧相交重叠;眼盯左侧;
(3 )接上动,双拳变掌同时向左侧屈肘 挥摆防守;
(4)当左腿向右脚后撤移半步成左前虚 步的同时,将双掌变拳收至身体左侧;
(5 )接上动,双拳变掌同时向右侧屈肘 挥摆防守(左臂直接从体前上架封挡,右臂前 移推出)。
(6)当上体稍向右扭转使两臂在右肩上 相交,左腿向身体正前方跨出一步成弓步,上体 随之前侧使双臂同时向体前下挥摆成交叉防守
(7 )交臂防守后,以左腿为支点,前跨右 腿成弓步,两臂同时从身体左侧由下向上屈肘 做内旋摆击动作,拳心朝内,左拳置于右臂肘 关节尖内侧;
< 8 )右弓步•双臂挥击后,身体重心前移, 左腿上步与右腿并立,双拳收至身体右胸倒;
接上动,以右脚为支撑,提左腿屈 膝直向左侧铲踹,同出左背拳攻击;
左腿踹后直腿落地成左弓步;上体 向左转动并用右臂肘关节尖由外向内上摆横击; 而在摆肘横击的同时,左掌拍击右前臂以加强 攻击力量;
左腿稍向右转,当右腿移动回靠左 腿时,上体向右转体90°成正向,双拳收至左胸 帆
接上动,右腿提膝向右铲踹,同出 右背拳攻击;
当右腿臂同击后,右腿随之落地成 弓步,右拳变掌,以髓关节为轴带动上体向右扭 转并在转动的同时,用左臂肘关节向右侧上摆 击打,右掌拍击左前臂加强摆击力量;
左肘摆击后,上体回转成正向仰势; 左掌向前上推击(掌心朝前上),右掌屈肘置 于脑侧(似拉弓射箭),紧接上体继续向左转
90°成左弓步,右掌由体前横过屈肘做内旋上托 防击动作,左掌前臂则做外旋回收至右臂内侧 使两臂相交防守;
(15) 接上动,左膝微屈支撑重心后移, 右腿即做直腿正面蹬踢对方身体高位动作;
(16) 右腿正踢后,以左腿为轴屈膝侧跳 一步,而右腿以直腿向左侧落步成交叉腿,紧接左 腿继续前叉井以散关节带动上体,右臂以肘关 节为轴向右侧摆击出右背拳(成交叉步摆击背 拳),
(17) 接上动,上体回身转动,右腿向侧 后方45 °撤出一步成左虚步,右拳变掌从下往上 经体前托击;左掌置于右前臂上交叉;
(18) 左腿由虚步前迈半步成左弓步;两 臂体前分开;
(19) 接上动,以左腿微屈膝支撑身体,
(20)当右腿弹踢向前侧45 °落腿成右弓步
(21)紧接上动,再出右直拳(两拳连纸 击打)击打,
(22) 双拳连击后,以左臭为轴移动右# 向左后转体180°成半右弓步,两臂屈肘体前相 交,左拳向上,右拳置于左前皆上'
(23) 右虞续前跨半步成右弓步,两皆分 置于体前侧;
(24) 接上动,用右腿屈膝支挑重心,提 膝上抬左腿钩弹踢对方,
(25) 当左腿弹踢向左侧45 °落步成左弓步 的同时,出右直拳击打;
(26) 紧接上动,再冲出左直拳击打目标,提膝上抬右腿速做钩弹踢击动作;
27)当双拳连击后, 与右腿平齐成半马步动作, 收至胸前。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后撤半步 两臂握拳屈肘 眼看左方;
(28) 接上动,上体向左转动成左弓
步,同时左臂做屈肘挥摆防守动作;右拳 置于左肘关节内侧;
(29) 右腿前跨一步成弓步.,同时双 臂由左侧向右侧挥摆出(防守动作同前);
(30) 右侧防守后,再前跨左腿一步 成左虚变左弓步的双臂挥摆防守动作;
(31) 接上动,下肢动作不变,速上 抬双臂用双掌猛地挟住对方的双侧耳或颈 部;
(32) 接上动,当抓住对方颈部时, 双臂用力下拉同时上抬右膝顶击对方头部;、
(33) 当右膝顶击后下落触地时, 左转动180° (成相反方向)成左虚步, 右扭转两臂至体侧;眼看左方;
(34)接上动,下肢动作不变,双掌向前 挥摆呈左虚步防守动作;左臂屈肘立掌,右臂 屈肘掌心向上紧帖右胸侧;
(35)当右腿前跨一步成虚步时,双掌经 体前下摆后再回统全左肩上方,然后再由左肩 上向前做挥摆防守动作;
(36)右事挥摆防守后,左腿前跨半步与 右腿平行,双掌随势下落握拳回复原位;完成 全套动作。
第四节平安(二)
1)开始姿势:两腿分开站立,双 手握拳稍提起垂于体侧;
(2 )左腿向左跨出一步成半马步; 重心稍靠右腿,两臂紧贴交叉于体前;眼 视正前方;
(3 )下肢内向外 挥援出呈外格防守动作(拳心向内);右臂回 撤胸侧。眼看左方;
(4 )接上动,上体以醐关节带动向左转动 90°,同时收左臂出右直拳击打;
(5 )右拳攻击后,右腿上半步与左腿拼 挤;当身体向右转动90°成丁字步直立的同时, 将双臂收至右胸侧;眼看右方;
(6 )右腿向右侧方迈出大半步成虚步, 双臂相交紧贴于体前;右臂置于左臂下方;
(7 )接上动,右臂屈肘由内向外格摆挥 击防守;
(8)接上动,下肢动作不变;上体向右转 移,收右臂于-AU,出左直拳击打;•
(9 )左拳打出后/左腿前跨半步靠近右 腿,并使上体向左转90°成并步,两臂回收紧贴 至左胸侧,
(10)当右腿向正前方迈出一步成右弓步 的同时,带动双拳屈肘由左侧横击挥摆至右侧 进行防守。右拳在前,一左拳紧H占右肘下,拳心向 内;
(11)右侧防守后,重心前移;当左腿前
跨一步成弓步时,两臂上提摆至右耳侧后,双 拳同时由上向下俯身挥摆交叉于左膝前下防守;
接上动,上肢不变;以上 体发力向后拉带动双臂由下向上抬 起,由拳变掌呈上交叉防守动作厂—
(14)双掌翻动使掌根相 接,掌心相对成鸭嘴状,并在双掌逐 渐下沉时,双掌做“翻花”动作(左 掌向上翻转,右掌向下翻转),使左 右掌的位置调换并置于右胸前;
待双掌翻花落沉后,右腿 上步成弓步,左掌向前搂手至左侧并 出右直拳击打;
右拳攻击后,以左腿为轴 移动右腿,向右后转动180 °成马步日两 臂相交,右拳上摆至左肩上,然后再 以直臂向右侧下击扫J左拳收至胸侧;
下肢动作不变;当两臂同 时屈肘内合相交紧贴胸前时,再将两 臂同时平插展开;眼看左方,
双掌平插伸展后,以左脚为 支撑右腿提膝向左做内合摆腿法动作
(左掌拍击右脚掌心),落步成马步; 当右腿落步时,右臂屈肘由外向内横 市;
—(20)当马步右肘横击后, 左腿从右腿后插上成交叉步,紧接右 臂以肘关节为轴向外摆击右背拳;
(21) 上体回转,左腿回撤半步,右臂握 拳直臂上举,左臂屈肘至右肘关节内侧面;
(22) 接上动, 步并起跳。跳起后, 臂交叉于体前防守;
(23) 接上动, 臂屈肘挥摆至体侧,跳起落地后成右弓步;右 左臂紧随右臂于体前,
(24) 以右腿为轴移动左腿向左转体90 °成 半马步,左臂屈肘变掌置于右耳侧,右拳变掌 向右侧下挥击;当右掌向下挥击搂砍时变左半 弓步;
(25) 接上动,双拳变掌;右拳向上,左拳 向侧下同时提拉挥击;而当双拳相对提拉的同 时,下肢动作由半弓步变半马步;
(26) 右腿向左腿并靠直立。右臂屈肘稍 沉,左骨斜下稍抬起;
(27) 右脚向右侧斜前45°跨出一步成半 马股。双拳变掌同时在体前相交劈砍:
(28) 当马步变右弓步的同时,上体前俯 左骨佝右侧下楼劈砍,在搂砍后,上体回撤成马 步,左臂提拉向上,右管握拳下摆扫击(“打虎 3T),
(29) 结束动作:右脚回撤半步,两臂自然 下垂复原位;完成全套动作。
左腿向左侧跨出一步成半马步;左 掌上架挡后则下沉并用掌根防护太阳神经丛; 右臂以肘为轴外摆击出右背拳;
用上体发力带动使左腿向其对角线 45°方向迈出一步成半马步;右拳回收;
接上动,右腿向左腿并毒使身体直立;右拳变掌 封盖住左拳;
身体姿势不变,用左肘尖向内上抬击对方颌部;
接上动,右腿侧聘一步成半马步;右掌上架后下 沉用掌根防护太阳神经丛受击,同时左臂以肘为轴向一侧 摆击左背拳;
第五节碎破
(1)预备姿势: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臂 握拳垂于体侧;
(2 )右腿向左腿近靠,双掌相交至腹脐前 (左手在前),低头含胸成闭目沉思状;
(3)静思后,两腿分立,双臂屈肘上抬 交叉至两耳侧;然后,屈肘逐渐下放成开始姿 势:
(4 )右腿向斜前45°跨出一步成半马步; 右臂屈肘握拳置于胸侧,左臂屈肘平掌防守体 前受袭;
(5)以催关节带动左腿向右腿靠拢做半 转体动作并使身体直立;左掌盖住右拳于身体 右岫
(6 )接上动,右肘上抬摆击对方颌部;
左腿向左侧跨出一步成半马步;左 掌上架挡后则下沉并用掌根防护太阳神经丛; 右臂以肘为轴外摆击出右背拳;
用上体发力带动使左腿向其对角线 45°方向迈出一步成半马步;右拳回收;
接上动,右腿向左腿并毒使身体直立;右拳变掌 封盖住左拳;
身体姿势不变,用左肘尖向内上抬击对方颌部;
接上动,右腿侧聘一步成半马步;右掌上架后下 沉用掌根防护太阳神经丛受击,同时左臂以肘为轴向一侧 摆击左背拳;
以上体发力带动使右腿向其对角线 45°方向迈出一步成半马步;右拳收于腋下,左 掌呈平掌于体前防守;
接上动,左腿并靠至右腿使身体直 立'左掌盖住右拳;
用右肘由外向内上摆击对方颔部;
右肘攻击后,左腿侧跨一步成半马 步。左臂屈肘上架格挡防守,然后下沉落至胸前 并用掌根防护太阳神经丛;右臂动作则是以肘: 为轴,运用右背拳向一侧摆击对方;(16) 以上体发力带动左腿向右转体90 °与 右腿平齐并成半蹲猫釜站立;左掌上托,右掌 下按至散关节处;
(17) 右腿撤出半步使重心左移,两掌相 对拉开;当左掌上托,右掌下按防守动作后, 再使右脚回撤至猫式原位;
(18) 用左腿稍屈膝支撑身体重心,以右 腿直腿上抬钩踢对方高位;.
(19) 右腿正踢后落步成猫式;紧接右腿 向同侧斜迈一步成半弓步,右掌上提至腋下, 左掌下按;
(20) 左脚回撤近靠贴右腿成猫式防
(21)用右腿稍屈膝支撑身体重心,以左 腿直腿上抬钩踢对方高位;
■(22)左腿抬踢后,直接向后落步成右弓 步,两臂展开;
(23)接上动,当两臂从体侧向上呈交叉 防守动作时,双掌变拳同时回收至两侧腋下;
下肢动作不变,用双直拳 同时攻击对方身体上首;
双拳变掌上升同时向外展
开。左掌不变用掌根向前下横扫,右 掌遂锤拳向前下做弧形抡砸动作并同 时合并于腹前;
右腿朝左侧方跨出一步成. 交叉步拧身并使身体向左后转动180° 成左弓步,两皆由体内同时向外平展 插开;
接上动,左弓步不变;双 臂由平展迅速内合至体前交叉呈交叉 防守动作;紧接再同时回收双掌变拳 至两腋下;
下肢动作不变,用双拳同 时直冲击打;然后,双拳变掌向外平 展插开;右掌不变向前下横扫,左掌 变锤拳.向前下做弧形抡砸动作并同时 回收至腹前;(29) 以左腿支撑身体,提膝右腿向右后 转体180。做外摆击打腿法,同时右肘上抬摆击; 当转体外摆腿法结束落步成半马步时,用右锤 拳由上向下做抡砸动作;
(30) 下肢动作不变,右拳变剌手前插戳
刺r ,
(31) 接上动,左腿前上半步与右腿平齐 成猫式站住;当右掌变拳收至腋下的同时,出 左上钩潍击打对方中部;
(32) 以右腿支撑身体,提膝左腿向左后 转体180°做外摆击打腿法,同时左肘上抬摆击; 当转体外摆腿法结束落步成半马步时,用左锤 拳由上向下做抡砸动作;
(33)左拳抡砸后,下肢动作不变;左拳变 剌手做前插戳剌攻击动作;
(34)接上动,右腿前上半步与左腿平齐 成猫式站位。当左掌变拳收至腋下的同时,出 右上钩拳击打对方中部
右腿朝前侧跨出大半步成半马步, 出左了 [拳击打对方;
左百.拳出打后,以右腿为轴移动左 腿向右转体180。成猫式站位;右拳变掌由下往 上再下按做封盖防守动作;
下肢动作不变;右臂屈肘做上架封 挡防守,然后再从体侧下落收至腋下;左掌也 同时做下按后再回绕收至腋下的双翻掌动作;
(3«)左臂屈肘以掌根做向前推击封挡动 作,右掌紧H占上体先做上提托封,尔后再做下 挡推击至腹前的防守动作;
待双掌上下封击防守后,右腿近靠 左腿使身体互立站位;当右掌上抬与左掌相交 合并时(左掌在前,掌心向内),做深吸气动作 并将掌续抬至眼前;深吸气后,双掌同时向内 翻转(掌心朝下)逐渐下沉至腹前;而在双掌 下沉之际,徐缓均匀地将吸入的气体慢慢呼出;
收势动作:当呼吸动作结束后,使 两腿双臂分开回复原位,结束全套动作。
搏击技法
在各类击技术中都包含有搏击格斗的对 抗形式。而在空手道的技术中必然也同样有它 的对抗性和搏击格斗的特点。在学习中应有正 确的训练目的,那就是——通过在掌握动作技 术的过程中强体健魄、防身护体,而不是自持 威慑和无畏的抗衡。
通过前几章内容的叙述,我们对空手道技 术中的基本练习、套路和技击方法已有了初步 的了解。但就实际的相互对抗和搏击还未曾接 触。本章内容将逐步地阐明和讲授实际格斗:的 技术和训练方法。
作为本阶段的训练内容是带有对抗性的接 触训练。因此,训练难度和身体的阻抗韧性及 建立有意识的进攻和防守的能力都是极为艰难 的。此外,在训练中排除各种干扰,注意力的 高度集中关系到能否合理地运用技术。例如: 在对抗中,一面要观察对手每一处微小细节的 变化、呼吸方式、进攻和防守的风格、身体的 平衡能力及行动的速度快慢,还要善于发现对 手身体的薄弱部位;另一方面还应把握住自我 进攻和防守时的动作节奏及对抗中计划的步步 实施。
第一节自由式搏击的准备动作
当在进行对抗练习时,首先一点应是本着 相互学习的态度从事训练,要求动作“点到即 止”,而不是要着意地去打击或击倒对方。
对于搏击练习前的准备姿势(动作),许多 空手道学校介绍了运用马步式、格斗式、相扑 式的准备姿势。然而,这些姿势在实际运用中 不很灵便,且应变性也不大;一般来说,任何 一种准备姿势的选择,其两脚开立的间距宽度 应与自己肩同宽,且前后脚是呈垂直(T型) 小虚步站位。
.准备姿势中双举的运用
下肢站立与肩同宽。右脚为实,左脚为虚。 左臂微屈肘呈立拳前伸。以防守体前;右拳置 于胸前。以防守侧下及体前正位,同时也便于 直拳反击(见图1.1)。而整个防守和反击动作 均是以肩肘关节为轴、以散关节发力带动前臂 做上摆、下扫等动作。一般认为,这种“封闭” 式比“开放,式的防守姿势在防守对方进攻时 更为有利,而且能有效地减少身体薄弱部位受 到攻击(见图1.2)0
身体站位姿势同1。左臂稍屈肘立掌前伸 并置与眼高水平位;右臂屈肘紧贴胸腹成钩指 掌心朝下(见图1.3).当做防守和反击动作时, 利用双掌在身体中线位做圆、弧形转动或前击 下按等技术动作(见图1.4虚线)使之用来搅混 对方视线,达到防守反击的目的。
站位姿势同前。左右臂屈肘成平掌平抬于 胸前上下(见图1.45).两臂的防守位置分工明 确:左掌以封阻防守上首受袭并拌有反击动作; 右掌则主要封击下路。而在做动作的过程中, 双臂上下翻飞似如飞龙舞动并在动的过程中使 对方眼花瞭乱,达到乘虚而入的防守反击的目 的(见图1.6)。
准备姿势中的“前翅扑击”
站位姿势同前。双臂成立掌前伸扑展以避 开对方的攻击(见其目的一则可以估测 自己与对手的间距;二则可以设法伺机以快速
注:在技击法的准备姿势中,下肢站位最 为常用动作是——马步式、相扑式、虚步和T 型小虔步.然而最有效用的站位姿势则要属 TSM、成步。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在格斗中的适 应性X
凌厉的藤法攻击对方。而两臂的功用主要是以 前扑回转的动作来执行进攻或防守(见图1.8) 该动作是从大鸟用前翅掉捕小动物的那种快速 勇徒,防不胜防,在对方还处于无意识的状况 下就已俯首就摘的动作中形仿而来的。故称作 为“前翅扑击.»
准备奏势中的“龙是”运用
站位姿势同前。右掌成剌指屈肘前伸;左 臂屈肘成平掌横过胸前使掌背置于右肘下(见 图1.9)。上臂(右掌)是用以封击和反击身体 上首所受到的攻击为主;下臂(左掌)主要用 以拦截对方的弹踢(裆部)、前钩踢和摆钩踢 等
.准备妾势中双掌轮转防守运用.准备姿势中的双掌“飞龙;狂舞”第二节
时空和步距的训练
在空手道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双方各自所 拥有的移动速度和与对手之间的相互间距的结 合是它所特有的时空关系。因此,为能获取最 适合的时间间距,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掌握 和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要达 到时空的紧密结合和出击准确就需要经过大量 的步法间距感的练习方才能使之完善和配合默 契。
一步半间距练习
这是一个中距离一步半的站位练习。为引 诱对方向本方靠近并使之陷入诱捕计划之中则 采用后退半步的方法来完成练习(见图2.2)。
二步间距练习
该间距步的练习是相互间的最大可控间隔 距离。是在一步距离的基础上再向后撤出一步 并利用大的间距变化做进攻或防守位置的合理 调配。同时也可以作为技击过程中的动作转换 使一个动作变化为另一动作(见图2.3).
一步间距练习
该步距练习是在能够触及到对手最为接近 的距离进行控制对方的练习,使之初步建立出 击速度和间距感(见图2.1)。
第三节
搏击对练的三种形式
在经过了前阶段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后,要 想使学习进一步深化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 高级的搏击技术(自由式的搏击技术),那么 首先应学习和掌握搏击技术的三种基本对练形 式及其技术原理。只有通过对基本对练技术的 训练,才能达到和建立起随心所欲地运用搏击 术的能力,且基础练习是勾通过渡到合理运用 自由式格斗的桥梁。
当在训练的执行过程中,应先确定进攻者 和防守者。攻方在做进攻性动作时,可以连续 运用三种进攻方式(拳击、踢、踹或混合拳法), 而守方在防范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 防守法将对方的攻势化解或给予反击。在三种 对练练习结束后,双方可交换攻防位置再继续 做对练训练。下面将利用图谱作一概述。
为使动作叙述的清晰明了,将攻方定为甲 (黑衣),.守方为乙(白衣)。
上肢搏击对练
练习一:图3.1对练者相互鞠躬点头以示敬 意;
图3.2双方准备交手练习;甲后撤一步出下 摆拳;乙则作好准备防守姿势;
注:以上两个动作
是在对练前规定必做的 致意动作。在下列各组 练习中均有,为此以下 则省略不再赘述,但练 习前必须要做。
图3.3甲前跨右腿出右直拳冲打对方;乙右 腿后撤一步并出左膏屈肘用前臂由内向外挥摆 封挡;
图3.4甲再上左腿出左拳击打,乙左腿后撤 一步并出右臂屈肘向外摆格防守对方拳路;
练习二:图3.7相互行礼后,甲以右正直拳 击打乙体右侧;乙同样用右臂向外摆格封阻;
图3.8甲前上左腿以左直拳攻击乙左映乙 朋后撤右腿一步并施以左臂向外封挡防守;
图3.9动作同图3.7;
3.10当乙封阻住对方的攻击后,立即使 上体前倾并用左直拳冲打甲的肋腹部。
练习三:图3.11甲用右直拳击打对方身体 中部。乙则以左屈臂肘关节尖做由外向内的磕 击防守动作;
浏览1,0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