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是植芝盛平以大东流合气柔术为基础,融合了他所学 的日本其他古流武术,而创建出的一门新型武道。植芝盛平去世 后,他的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合气道的不同理解发展出各种风格的 合气道。如今,合气道已成为了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一项有益身 心的运动。

第一节大东流合气柔术与武田忽角

大东流合气柔术,传说最早由 11世纪的新罗三郎源义光所创立。 他由观察蜘蛛织网捕虫而得到启发, 领悟到弱小可以战胜强大对手的原 理,他进而通过解剖人体发现人体 中的薄弱环节,而发明了该技法。随 后,源义光次子源义清定居于甲斐, 改姓为武田,因此该技法又融合了 当地的武术,而作为武田家族的一种秘技代代相传下来。因为是在皇族内秘传的,所以也称为“御 式内”或者“御敷屋内”。以上仅为传说,并无确切证据支持。而 大东流合气柔术对外公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即19世纪末由武田 忽角传到民间。

武田忽角( 1895-1943)出生于日本会津藩(现福岛市),幼 年时正值日本战乱及社会激烈动荡年代。其父为日本末代武士阶 层,是剑术和枪术的高手,并获得过相扑的等级,拥有自己的武 道训练场。可以说武田忽角最早的武术教师就是他的父亲,从他 那学到了枪法、剑法、相扑及大东流小具足柔术。

随后武田忽角离开家乡,寻师访友,先后向会津坡下小野派 一刀流的涉谷东马、大阪的镜新明智流的桃井春藏、幕府末代著 名剑术家直心影流神原键吉学习。

但最重要的是武田忽角向精通大东流小具足柔术、御式内柔 术及日本阴阳道学问的保科近真(原会津藩首席家老——西乡赖 母)学习历代会津藩主所继承的御式内柔术。

随后他不断游历日本各地与各流派的武术家进行比武,并获 得了 “会津小天狗”的名号。天狗在日本是山中一种长着人一样 的大鼻子的生物,据说拥有很强的法术和魔力。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宣布取消武士阶层,并禁止使用刀剑, 武田忽角决定注重空手格斗,将大东流小具足柔术和御式内柔术 及他所获得的其他技巧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武术,并命名为 大东流柔术(后来称为大东流合气柔术)0

武田忽角过着巡游的生活,到日本各地传授武艺,所收的学 生大多是政府官员、军官、警官等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甚至包 括海陆军大臣——西乡从道。他留下了记载向其学习武术的弟子 的名册——《英名录》。1943年武田忽角在北国青森县逝世。

武田忽角的著名弟子包括植芝盛平、武田时宗、久琢磨、堀 川幸道、佐川幸义,以及幸田幸太郎、山本角义、井上槛昭、松 田敏美等。

1.植芝盛平与合气道

武田忽角最著名的学生无疑是植芝盛平。他创立了合气道, 并将合气道场遍布世界,使合气道之名广为世人所知。图片2

植芝盛平修改了大东流合气柔术,去除了一些危险动作;强 调动作的流畅和身法的优美,更注重了身心的锻炼,使之更符合 现代人的需求。


  1. 武田时宗与大东流合气武道大东馆道场


武田时宗是武田忽角的第三个儿子,1925年开始练习大东流, 1953年在北海道开设自己的道馆——大东馆,1993年逝世,并没 留下正式的继承者。目前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为真武馆的近滕胜 之。除了真武馆外,大东流合气武道大东会、诚心会、武道会、养 真会及日本坛合气柔术均出自其门下。

  1. 久琢磨与大东流合气柔术琢磨会


久琢磨(1896-1980)最早跟随植芝盛平学习,后转入武田K 角门下学习,由于久琢磨在朝日新闻报任职,同时报社中有大量 的学生,因此保留了大量合气柔术的照片和电视资料。现大武馆、 旨风会、白凤会均来源于此流派。

  1. 堀川幸道与大东流合气道柔术幸道会


堀川幸道(1894-1980 )早期随其父堀川泰宗学习合气柔术, 后转入武田忽角门下,目前该门下最著名的为六方会的冈本正刚。 除六方会外,刚道会、无佞塾、光道、牧羊馆、研钻塾均出自其 门下。

  1. 佐川幸义与正传大东流合气武术


佐川幸义(1902-1998 )曾被认为是武田忽角的继承人。他是 追随武田忽角时间最长、技艺最好的学生,他将他的大部分技艺也都传给了他的学生。学生之一的筑波大学木村达雄教授曾经写 过两本有关合气柔术的专著:《透明的力》和《合气道修练之道》。 他的另一学生吉丸庆雪也写了包括中文版的《合气道的科学》在 内系列书籍。吉丸庆雪还组织了自己的大东流合气柔术练体会。

第二节合气道与植芝盛平

植芝盛平(1883-1969 )出生于和 歌山县田边市西牟娄郡西那谷村,由 于少年时期身体虚弱多病,念到中学 时代他便不得不中途辍学,18岁时前 往东京的日本桥做些小买卖。他对武 术产生兴趣与他看到父亲被打有很大 关系。1901年他到东京浅草一带跟户 《尺德三郎学习“起倒流柔术”。

1903年植芝盛平参加日本大阪第 4师团麾下的第37连队,在部队学习 刺杀技术,尽管当时的植芝盛平身高

仅有1.56米,但出色的刺刀技术常常使教官折服,甚至代替教官 进行教习。同时他也向“柳生流”名师中井正胜学习“柳生心眼 流柔术”,并于25岁获得柔术秘诀。退伍后,植芝盛平在故乡开 办武馆,收徒传授柔术。1911年他还向田丑市柔道名家高木喜代 子学习柔道,这段时期的生活把植芝盛平锻炼成为一个精壮的青 年,为日后的武学生涯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1912年,29岁的植芝盛平组织农垦团并以团长的身份前往北 海道的白淹农垦开荒。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植芝盛平创业取得
初步成功,并于1918年被选举为具有参政权利的村议员:1915年 植芝盛平在当地一家旅馆遇到对其一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箸 师一一武田忽角,并得其倾囊相授。由于武田忽角的学生多为社 会名流,此举打破日本传统的尊卑观念,使植芝盛平名声大振。

1919年12月,植芝盛平接到父亲病重通知,赶回故乡,途中 特意拐到设于绫部市的大本教本部为其父亲祈祷。植芝盛平在此 结识出口王仁三郎,并受到他的极大影响。出口王仁三郎是京都 大本教宗教的领导人。大本教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使人的一生中达 到完美的境界。这对植芝盛平宣扬爱和怜悯的武学精神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回到家中的植芝盛平看到父亲已经病故,悲痛之余于 1920年春带领妻子迁往绫部市继续追求信仰,并受到出口王仁三 郎的热烈欢迎。同年秋,在出口王仁三郎的帮助下,植芝盛平以 自己住所的一部分为教室,开设“植芝塾”,向一些大本教信徒教 授“大东流柔术”。其间并结识了海军中将浅野正恭,后者对植芝 盛平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22年春,武田忽角来到绫部进行为期半年的教习。武田忽 角的到来大大加深了植芝盛平的武术技巧,同年9月植芝盛平被 授予大东流柔术绝密手抄本《合气柔术秘传奥义之事》,并于9月 15日获得“大东流合气柔术”的教授代理资格。

1924年,植芝盛平随出口王仁三郎参加了蒙古的军队。在一 次与中国张作霖部队的作战中,植芝盛平所在的部队遭到了毁灭 性的打击。几经生死徘徊,于同年7月植芝盛平才安返绫部。这 段经历使植芝盛平意识到在现代武器面前,任何武术都是微不足 道的。回国后,植芝盛平在“植芝塾”苦练枪术,并开始从精神 上去感悟柔术,往柔术里面糅入“仁爱”的精神含义。他认识到 武道不能只局限于技击,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武术达到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境界。从此,他产生了以人生哲学来倡导技击的观点。 这是合气道发展的转折点。

1925年秋,植芝盛平应海军大将竹下勇的热情邀请前往东京,面谈后竹下勇赠送房产支持其开设道场。早期学员限定为有 爵位的贵族、海军的高级军官和实业家等社会名流。此时的植芝 盛平除了教习柔术,进行宗教修行之外,还积极练习“柳生新阴 流剑术”。在一群军政要员的支持下,植芝盛平的道场发展十分迅 速。1926年植芝盛平在记载其弟子的《英名录》中将自己所传授 的武术称为“合气武术”,而非“大东流合气柔术”。此举被认为 是“合气道”从母体“大东流合气柔术”独立出来的第一次裂变。 这个阶段拜入植芝盛平门下的还有一个日后对合气道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富木谦治。

随后的1927年,在竹下勇的亲自支持下,植芝盛平以原总理 大臣山本权兵卫为顾问,成立了 “合气柔术爱好会”。此举使得一 批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纷纷拜入门下,植芝盛平因此名声大振, 广设道场。

1931年,东京的中心地带牛入若松街建造了合气道总部,这 就是有名的“皇武馆”。同年,武田忽角授予植芝盛平其柔术手抄 《信用手法84条》,以支持植芝盛平的发展。

1936年,植芝盛平正式将自己的武术命名为“合气武道”。图片1

1940年一些社会名流专门成立了 “皇武会”财团。

1942年,植芝盛平看到战争的残酷,他离开京都搬到了茨城 县的岩间,过起“武农如一”的生活。在那里,植芝盛平开始真 正使用“合气道”这个名字。植芝盛平在这里建立了他的岩间道 场。在这段时期,他周游日本,尤其是在关西教授他的合气道。

植芝盛平于1969年4月26号逝世,享年84岁。

第三节合气道主要流派

一、合气会与植芝家族

财团法人合气会是最大的合气道团体。它以合气道开祖植芝 盛平为中心,以皇武馆道场为 组织基础。它也很经常被称为 “合气会本部”,或者更简单的 “合气会”。它是为了在世界上 发展和壮大合气道而成立的, 总部设在日本东京新宿的若松 町。
图片3


二战前,合气道采用精英 主义的发展策略,没有两位推 荐人不许入门。二战后,合气 道总部已成废墟,而且美军禁 止日本武道活动,因此日本的武道处于低迷状态。在此情况下,植 芝盛平的儿子植芝吉祥丸(1921-1999 )决心重振合气道。开始之 时,复兴合气道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学习的人最少时只有两三 个人。植芝吉祥丸在征得植芝盛平同意后放弃了战前的发展宗旨, 作出合气道让普通人也能修习的决定。植芝盛平住在岩间的乡下 进行钻研,吉祥丸则在东京尽力复兴合气道,并开设讲习会,办 《合气会报》,合气道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1956年9月,合气道 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武大会,引起了轰动。以此为契机,合气道 的影响迅速扩大,终于把合气道推广为一项世界性的武术。植芝 父子的组织就是所谓的财团法人合气会。植芝盛平去世后,植芝 吉祥丸成为组织的领导者,目前合气会道主是植芝盛平的孙子植芝守央(1951年出生)。在日本道场继承者必须是前一任道主的儿 子(为了继承权起见,亲生的、收养的儿子都行),这一继承体系 在古流柔术很普遍,道主也被称作是家元。

合气会有时被称为植芝合气道,它被认为是合气道流派里最 传统的一个。其技法雍容华贵,圆融流畅,因为它保留了植芝盛 平灌输在原创合气道里很多的方法,例如非竞技训练体系和移动 技巧。

虽然在合气会的合气道与其他流派合气道在技巧上有所不同, 但合气会还是经常被视为是合气道主流。尽管植芝盛平的学生对 他们自己武术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流派相继建立,但财团法人 合气会仍是其中最大的流派,在合气道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合气道传播范围非常广,分布在世界各地。财团法人合气会 旗下拥有很多师范,不同师范很多都有自己独自的教学系统。故 财团法人合气会下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系统,如岩间流、小林流、 祥平塾、武产合气等。财团法人合气会合气道的技术也随分支系 统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二、养神馆合气道与盐田刚三
图片4


盐田刚三(1915-1994 )出生于 日本东京新宿,他的父亲不但是一 位杰出的儿科专家,而且是一位武 术家,拥有自己的一个道场,叫养神 馆。在家庭的熏陶下,盐田刚三对柔 道产星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学柔道 进步得非常快,13岁即获得柔道三 段。17岁他父亲带他到皇武馆看植 芝盛平授课,他看到植芝盛平很轻 松地将对手抛来抛去,怀疑这是个 骗术。植芝盛平请他上场试试。他刚开始进攻就发觉自己已飞出,被重重摔在地上,第二天,'他即申 请加入皇武馆,并成为植芝盛平的入室弟子。当时所教的技法被 称为合气武道,是一种非常硬的武术。在皇武馆的训练强度是十 分大的,但盐田刚三就是喜欢这种训练。好斗的盐田刚三还时常 寻找机会与人打斗以测试自己的武功,尽管植芝盛平反对有一 次盐田刚三和同伴卷入了与30个打手的斗殴中,盐田首先将黑帮 老大击倒,从而轻易地打败了整个团伙。

二战后他在岩间继续追随植芝盛平学习了两年的合气道。 1954年随着美军禁武令的取消,日本举行了由长寿会主持的战后 第一次综合武道表演大会,盐田刚三获得了第一名。他的出色表 演吸引了一些成功企业家的目光,他们出资资助他成立自己的道 场,1955年他在代代术成立了以他父亲的道馆命名的合气道养神 馆。馆址多次变动,现总部坐落在东京地铁落合站附近。

由于盐田早期与许多在警局当柔道教练的人的关系,养神馆 合气道在警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现日本各地警察采用的合气道 大多为养神馆合气道,1961年植芝盛平授予他合气道九段段位。 1984年国际武术联盟授予他合气道十段及“名人”头衔。

养神馆合气道也被称为“硬式”合气道,继承了盐田刚三学 生时期所学习的早期合气道的刚猛风格。其动作灵活脆快,连摔 带打,技法硬朗,注重实战能力和自卫术,以步法稳健、实战效 果显著为特点。因此和现在流行的“软式”合气道相比风格更接 近于合气柔术。他更强调身体的位置和用力的角度,与现行的强 调准确的时机和流畅的动作相比,更增加了其“硬式”风格。

养神馆合气道没有兵器套路练习,所有练习都是空手进行。 和其他合气道风格一样,养神馆也没有比赛,但强调合气道自卫 的功能。养神馆合气道完整地再现了战前盐田刚三先生在皇武馆 学习的合气道武道。

养神馆合气道现已传播到美洲、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 地,1990年成立国际养神馆合气道联盟,现隶属该联盟名下的道场已有300多个。

许多名人包括罗伯特•肯尼迪和麦克•泰森都参观过养神馆 合气道总部道场。

三、昭道馆合气道与富木谦治

富木谦治(1900-1979 )出生于 日本秋田县,6岁开始练习武术,10 岁开始练习柔道。随后,他进入早稻 田大学学习,并担任该校柔道队队 长,有幸成为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 郎的入室弟子。他29岁时还参加了 在天皇御前举办的第一届柔道锦标 赛(后发展为全日本柔道锦标赛), 并获得了柔道五段。图片5

1926年植芝盛平到东京会见嘉 纳治五郎,并向其介绍了其创立的 新兴武道(后称为合气道)0这引起了嘉纳的兴趣,并随即派自己 得意弟子富木谦治到植芝盛平那里学习。由于他的运动天赋和刻 苦学习,富木谦治成为了植芝盛平门下第一个被授予“免许”的 弟子,可以不受限制地去向低级别的练习者教授合气道。

二战以后,富木谦治被聘为早稻田大学柔道部指导教师。他 和他的学生一起选定了 17个技法为基础技法,同时制定了一整套 乱取规则,从而初步形成了昭道馆合气道的基本构架。1958年富 木谦治在早稻田大学成立了第一个竞技合气道俱乐部。随后,竞 技俱乐部在日本其他大学陆续成立,并于1964年举行了第一届全 日本大学生竞技合气道锦标赛。

1967年富木谦治在日本大阪建立了昭道馆本部道场,以教 授、训练、改进他的合气道。该道场现成为日本合气道协会,并 由成山老师担任主教练。富木谦治于1979年逝世,他的段位是柔

仲)

道九段、合气道八段。至今世界上已有十四个国家有了合气道竞 技比赛。

昭道馆合气道是唯一的、带有规则并进行比赛的合气道,,因 此又称为竞技合气道,也由于他的创立者而被命名为富木流合气 道。比起其他风格的合气道,它更侧重于自由乱取。他将柔道的 训练理念应用到合气道上,他的训练方法要求在程式化的型和乱 取间形成一个平衡,故形成了一套即有常规合气道训练又有专门 乱取比赛的完整训练体系。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与主流合 气道格格不入而成为非议最多的合气道流派。

在竞技方面,富木谦治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规则,从而使比赛 者可以尽力运用他们的速度和力量而不受伤。在竞技中有空手对 空手、空手对短刀两种一对一的竞技方式,防卫方应用17种基本 合气道技巧来对付进攻方的进攻。

四、心身统一合气道与藤平光一
图片6
藤平光一 1920年出生于日本 东京,自小体弱多病,16岁时他父 亲让他练习柔道以强壮身体。就在 他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预科学习的 时候,他因胸膜炎而不得不休学一 年,同时也停止柔道练习。因为害 怕中断了训练将失去自己以前所得 到的功力,他决定用禅的冥想和神 道的禊的练习来代替柔道的训练。 藤平光一用他当初学习柔道的热情 来进行他的精神锻炼,很快他就战 胜了病魔,而且不留任何疾病的痕 迹。他坚信这是养气和精神锻炼使他康复。这段经历促使他以后 发展“气压” 种通过将手指压在病人患病部位,将身体元气输入病人体内以治愈疾病的系统,他将这种病人治疗自己的方 法描述为“注入泵”。

身体康复后,他又继续学习柔道,这时他发现柔道并不能完 全满足他自己,为此他的柔道教练建议他练习合气道。1940年19 岁的他来到植芝道场,在看了教练的表演并练习了几个动作后, 他怀疑合气道的实用价值,直到植芝盛平亲临道场施展了绝技以 后,他的态度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植芝盛平将藤平光一叫到垫 上,要求藤平光一尝试着抓牢他,藤平光一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被 植芝盛平轻易地化解了,因此他立即要求入馆学习。在学习合气 道的同时,他也同时进行禅道、神道训练以训练他的精神。

在学习了六个月后,尽管当时他没有任何段位或级位,他仍 然被植芝盛平派到警察学校担任教官。

二战后他重新开始学习合气道身体精神训练,同时他也开始 向中村天风学习“心身统一法”,他的学习直接影响了合气道教学 方法的发展。

由于他的妻子与第二代道主吉祥丸的妻子是姐妹,因此藤平 光一很快成为二战后合气会的主要负责人。他是合气会理事及首 席师范,同时也是第一个被授予合气道九段头衔。20世纪60年代 后期,植芝盛平授予他合气道十段这一合气道最高等级。

1953年他被邀请赴美国夏威夷教授合气道,并到1971年先后 访美多达15次。1969年植芝盛平逝世后,藤平与吉祥丸及其他师 范的关系恶化。其分歧点在于藤平光一不断强调气的原理和气的 练习,而吉祥丸认为此教学与乃父合气道教学相左。终于吉祥丸 表明藤平光一可以教授气的原理,但不可在本部道场,因此1971 年藤平光一创建了心身统一气的研究会,传授气的原理。1974年 他不得不退出合气会,成立心身统一合气道流派。

心身统一合气道是藤平光一在合气道、禅、神道基础上,积 极吸收中村天风的心身统一法,和铁树的一九会的修练法和呼吸 法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合气道流派。它基于气的原理,故又称气合 气道。它包括心身统一的四大原则:意守丹田、完全放松、重心 下沉、气的延伸。

心身统一合气道被认为最柔的合气道,具备水的流动特征, 其跳跃的步法、流畅的身法是别的合气道流派所少见的,最特殊 的地方就是强调气的训练及对心身统一的重视。

现在心身统一合气道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在美国、澳天利 亚等21个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得到良好的发展,据统计现已 有3万名日本成员和10万名海外成员。

五、养正馆合气道与望月稔图片7

望月稔(1907-2003 )出生于 日本静冈,5岁开始就在其祖父的 道场练习剑道,随后他开始学习柔 道,并于1925年加入讲道馆,在那 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选手。在柔道 创始人嘉纳治五郎的支持下,望月 稔成为了古武道研究会最年轻的 会员。1930年他被嘉纳治五郎送去 向植芝盛平学习合气柔术,并成为 其入室弟子,直至1931年。

1931年11月,他在他的家乡 日本静冈开设自己的道场,取名为 “养正馆”,该名字是他家族的一个哲学教师朋友建议的。因为这 个名字意味着“发扬真理的地方”,所以望月稔当即采用了这个名 字。道馆建立时,植芝盛平及海军上将竹下勇等高官权贵都应邀 参加了开幕式。望月稔曾于1932年6月两次获得植芝盛平授予的 大东流合气柔术名册。

二战后他作为柔术老师于1951至1953年出行法国,是第一 个将合气道传到西方的人,2003年逝世于法国。望月稔生前拥有的段位有合气道10段、柔术9段、居合道8段、柔道8段、古武 道8段、剑道5段、空手道5段、杖道5段。他不但是柔道创始人 嘉纳治五郎、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的入室弟子,还是空手道松 涛馆创始人船越义珍的入室弟子。

养正馆合气道是望月稔将其所学的各种武道融入其合气道中。 和传统合气道相比,他保留了合气道的许多进攻技法,同时加入 了舍身技等他自己革新的部分。养正馆合气道技术中含有拳打、 脚踢、绞技、固技与舍身技等,故被称为典型的竞技武术。所有 练习养正馆合气道的学生除了合气道外,都还必须学习柔道、柔 术、空手道、兵器等技法,定时进行乱取训练,以培养学生实际 搏击能力。

六、岩间流合气道与斋藤守弘图片8

斋藤守弘(1928-2002) 早年曾接受过一些剑道、柔 道和空手道训练,1946年 他到日本茨城县岩间寻找 在那里隐居的植芝盛平, 并被其收为入室弟子。从 1946年到1969年植芝盛 平去世,斋藤守弘在岩间 以多种形式辅助植芝盛

平,而他的妻子则服务于 图IT%斋藤守弘

植芝盛平的妻子,因此虽然其他学生如藤平光一、盐田刚三比他 早入门很多年,但斋藤守弘是追随植芝盛平时间最长的弟子。斋 藤守弘在弟子阶段就时常在岩间代师授课,1959年他被道祖任命 为茨城(岩间)道场长,负责道场教学及岩间町合气神社的管理。

1970年以后各个国家的合气道爱好者开始到岩间接受斋藤守 弘的训练。

确切说来,岩间流合气道并不算一个独立的门派,而且斋藤 守弘生前也从未脱离过合气会,所谓岩间流只是由接受过斋藤训 练的弟子所形成的一个松散的组织。但由于斋藤老师传授的合气 道与本部道场传授的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他的外国学生将其所学 称为岩间流。再加上事实上斋藤老师也曾颁发他自己的岩间流段 位,可以说岩间流在国外的称呼比在日本国内更为普遍。斋藤守 弘于2002年逝世后,他的儿子斋藤仁诰带领一部分岩间流俱乐部 成员脱离了合气会,成立“岩间神信合气修炼会”而原道场被合 气会收回命名为“(财厝气会茨城支部道场”,由矶山博任道场长。

岩间流合气道保留了传统合气道精华,技法朴实无华,而且 斋藤将植芝的兵器训练系统化,并且将重点放在兵器训练上,是 剑杖的制式化代表,可以说岩间流在技法的完整程度上居所有流 派之冠。

第四节合气道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队进驻日本本土,有一部分美军官兵开始 接触日本武术,这其中就包括了合气道。这些军人是第一批把合 气道带到美国本土的练习者。望月稔是第一个将合气道带入西方 国家的大师。他在1951年游历法国时将合气道介绍给了向他学习 柔道的学生。1952年,成为合气会官方代表的阿部正跟随着望月 稔来到法国,二人在那里停留了 7年之久。1953年,富木谦治带 领一个由美国15个州的武术家组成的旅游团游历了日本。也在那 一年,藤平光一被合气会派往夏威夷一年,在那里他创办了几个 道场,第一次正式将合气道介绍到了美国。值得一提的是,他直 接促成了 1964年植芝吉祥丸道主访问纽约,及植芝盛平访问夏威夷,对合气道在美国的推广起了很大帮助。现今美国的合气道在 经过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草创,和八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后, 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各种不同的合气道流派都在美国有 所发展,有些流派甚至草创于美国本土。合气道在1955年进入英 国,在1964年进入德国,并在1965年进入澳大利亚。

1976年合气会的世界合气道联盟(IAF)和美国合气道联盟 (USAF )在美国的创立对合气道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起到巨大 的作用。至今,在日本已有合气道道场三百多家,锻炼人数超过 一百万,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运动,锻炼人 数达二百多万,合气道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健身与技击运动。

另一个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韩国合气道。韩国合气道创始人是 崔龙述,据说他曾向日本大东流合气柔术创始人武田忽角学过大 东流合气柔术,由此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他的学生苏博萨是韩 国合气道黑带九段,同时也是国际韩国合气道联盟(IHF,本部位 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创立者之一和会长。1967年他把这种韩 国武艺带到美国。同日本合气道相比,韩国合气道更强调脚踢、手 击等攻击技法,作风硬朗,这点可能与合气道进入韩国以后,和 跆拳道技法的互相融合、渗入有关。因此韩国合气道在世界合气 道发展上别具一格。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世界打开门户,就有一些合气道家或合 气道爱好者以文化交流、旅游等方式来中国传播合气道,使中国 人初次认识到合气道。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陈德明老师率先在 上海创办了合气道培训班,他的学生徐磊也开办了中国大陆第一 个中文合气道网站,传播合气道。2000年北京大学由日本留学生 发起了合气道运动,并于2001年10月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大学 合气道社团。随后俄罗斯的谢尔盖、新西兰的华人太史慈也相继 在北京开设了自己的道场。目前在中国拥有最多分支道场及会员 的是北京武源合气武术健身俱乐部,另外北京还有百川、天瀛等 近十家的道馆。

以北京、上海为中心辐射到中国其他地方。目前已有二三十个城市拥有自己的 合气道馆,合气道运动在中国 大陆方兴未艾。同时美国、新加 坡、香港、台湾等海外、境外的 道馆也纷纷以各种方式与大陆 道馆的合作,这无疑进一步推 动了中国大陆合气道的发展。

在亚洲,除了日本外,中国 台湾地区是合气道发展最好的 地区。台湾的合气道最早是由 李清楠先生开始传播,李先生 也拥有华人中合气道最高段位 植芝吉祥丸图片9

8段,近年更自创合气太乙拳在大陆及台湾各地表演,深受各界 好评。目前台湾几乎各个县市都有合气道场,合气道普及程度高。

浏览7,00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