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馆合气道与望月稔

图片1

望月稔(1907-2003 )出生于 日本静冈,5岁开始就在其祖父的 道场练习剑道,随后他开始学习柔 道,并于1925年加入讲道馆,在那 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选手。在柔道 创始人嘉纳治五郎的支持下,望月 稔成为了古武道研究会最年轻的 会员。1930年他被嘉纳治五郎送去 向植芝盛平学习合气柔术,并成为 其入室弟子,直至1931年。

1931年11月,他在他的家乡 日本静冈开设自己的道场,取名为 “养正馆”,该名字是他家族的一个哲学教师朋友建议的。因为这 个名字意味着“发扬真理的地方”,所以望月稔当即采用了这个名 字。道馆建立时,植芝盛平及海军上将竹下勇等高官权贵都应邀 参加了开幕式。望月稔曾于1932年6月两次获得植芝盛平授予的 大东流合气柔术名册。

二战后他作为柔术老师于1951至1953年出行法国,是第一 个将合气道传到西方的人,2003年逝世于法国。望月稔生前拥有的段位有合气道10段、柔术9段、居合道8段、柔道8段、古武 道8段、剑道5段、空手道5段、杖道5段。他不但是柔道创始人 嘉纳治五郎、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的入室弟子,还是空手道松 涛馆创始人船越义珍的入室弟子。

养正馆合气道是望月稔将其所学的各种武道融入其合气道中。 和传统合气道相比,他保留了合气道的许多进攻技法,同时加入 了舍身技等他自己革新的部分。养正馆合气道技术中含有拳打、 脚踢、绞技、固技与舍身技等,故被称为典型的竞技武术。所有 练习养正馆合气道的学生除了合气道外,都还必须学习柔道、柔 术、空手道、兵器等技法,定时进行乱取训练,以培养学生实际 搏击能力。

六、岩间流合气道与斋藤守弘

图片2

斋藤守弘(1928-2002) 早年曾接受过一些剑道、柔 道和空手道训练,1946年 他到日本茨城县岩间寻找 在那里隐居的植芝盛平, 并被其收为入室弟子。从 1946年到1969年植芝盛 平去世,斋藤守弘在岩间 以多种形式辅助植芝盛平,而他的妻子则服务于 图IT%斋藤守弘

植芝盛平的妻子,因此虽然其他学生如藤平光一、盐田刚三比他 早入门很多年,但斋藤守弘是追随植芝盛平时间最长的弟子。斋 藤守弘在弟子阶段就时常在岩间代师授课,1959年他被道祖任命 为茨城(岩间)道场长,负责道场教学及岩间町合气神社的管理。

1970年以后各个国家的合气道爱好者开始到岩间接受斋藤守 弘的训练。

确切说来,岩间流合气道并不算一个独立的门派,而且斋藤 守弘生前也从未脱离过合气会,所谓岩间流只是由接受过斋藤训 练的弟子所形成的一个松散的组织。但由于斋藤老师传授的合气 道与本部道场传授的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他的外国学生将其所学 称为岩间流。再加上事实上斋藤老师也曾颁发他自己的岩间流段 位,可以说岩间流在国外的称呼比在日本国内更为普遍。斋藤守 弘于2002年逝世后,他的儿子斋藤仁诰带领一部分岩间流俱乐部 成员脱离了合气会,成立“岩间神信合气修炼会”而原道场被合 气会收回命名为“(财厝气会茨城支部道场”,由矶山博任道场长。

岩间流合气道保留了传统合气道精华,技法朴实无华,而且 斋藤将植芝的兵器训练系统化,并且将重点放在兵器训练上,是 剑杖的制式化代表,可以说岩间流在技法的完整程度上居所有流 派之冠。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队进驻日本本土,有一部分美军官兵开始 接触日本武术,这其中就包括了合气道。这些军人是第一批把合 气道带到美国本土的练习者。望月稔是第一个将合气道带入西方 国家的大师。他在1951年游历法国时将合气道介绍给了向他学习 柔道的学生。1952年,成为合气会官方代表的阿部正跟随着望月 稔来到法国,二人在那里停留了 7年之久。1953年,富木谦治带 领一个由美国15个州的武术家组成的旅游团游历了日本。也在那 一年,藤平光一被合气会派往夏威夷一年,在那里他创办了几个 道场,第一次正式将合气道介绍到了美国。值得一提的是,他直 接促成了 1964年植芝吉祥丸道主访问纽约,及植芝盛平访问夏威夷,对合气道在美国的推广起了很大帮助。现今美国的合气道在 经过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草创,和八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后, 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各种不同的合气道流派都在美国有 所发展,有些流派甚至草创于美国本土。合气道在1955年进入英 国,在1964年进入德国,并在1965年进入澳大利亚。

1976年合气会的世界合气道联盟(IAF)和美国合气道联盟 (USAF )在美国的创立对合气道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起到巨大 的作用。至今,在日本已有合气道道场三百多家,锻炼人数超过 一百万,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运动,锻炼人 数达二百多万,合气道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健身与技击运动。

另一个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韩国合气道。韩国合气道创始人是 崔龙述,据说他曾向日本大东流合气柔术创始人武田忽角学过大 东流合气柔术,由此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他的学生苏博萨是韩 国合气道黑带九段,同时也是国际韩国合气道联盟(IHF,本部位 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创立者之一和会长。1967年他把这种韩 国武艺带到美国。同日本合气道相比,韩国合气道更强调脚踢、手 击等攻击技法,作风硬朗,这点可能与合气道进入韩国以后,和 跆拳道技法的互相融合、渗入有关。因此韩国合气道在世界合气 道发展上别具一格。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世界打开门户,就有一些合气道家或合 气道爱好者以文化交流、旅游等方式来中国传播合气道,使中国 人初次认识到合气道。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陈德明老师率先在 上海创办了合气道培训班,他的学生徐磊也开办了中国大陆第一 个中文合气道网站,传播合气道。2000年北京大学由日本留学生 发起了合气道运动,并于2001年10月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大学 合气道社团。随后俄罗斯的谢尔盖、新西兰的华人太史慈也相继 在北京开设了自己的道场。目前在中国拥有最多分支道场及会员 的是北京武源合气武术健身俱乐部,另外北京还有百川、天瀛等 近十家的道馆。以北京、上海为中心辐射到中国其他地方。目前已有二三十个城市拥有自己的 合气道馆,合气道运动在中国 大陆方兴未艾。同时美国、新加 坡、香港、台湾等海外、境外的 道馆也纷纷以各种方式与大陆 道馆的合作,这无疑进一步推 动了中国大陆合气道的发展。

在亚洲,除了日本外,中国 台湾地区是合气道发展最好的 地区。台湾的合气道最早是由 李清楠先生开始传播,李先生 也拥有华人中合气道最高段位 植芝吉祥丸图片3

8段,近年更自创合气太乙拳在大陆及台湾各地表演,深受各界 好评。目前台湾几乎各个县市都有合气道场,合气道普及程度高。

第一节合气道概念

—、气的概念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 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诸子百家 所广泛应用。《淮南子》中有“气者,生 之充也”,《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管子》中有“有气 则生,无气而死,生则以其气”,《孟子》 中有“善养吾浩然之气”等。“气”在 中国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不但包含 着物质意义上的气,如空气、湿气,也 代表某些非物质意义上的“气”,如运 气、底气、正气、习气等。中国武术也 广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内练一 口气,外练筋皮肉”及“气与体合”等 六合。同样,日本武术也十分注意气的 运用。如起倒流柔术秘笈《传书注释》中就写道“气乃充满身体之物,气起则为阳,气收则为阴”,柳生 新阴流剑术秘笈《兵法家传书》则写道:“机即为气”。在合气道 中,“气”可以视为生命活动的根本力量源泉。

二、 合气的概念

“合气”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游心于淡「'答气 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在日本“合气”被使用于武术界最 早见于剑术书中,如中西是助所著《一刀流兵法韬袍起源考》中 写着:“面对敌人、合气,怀着非胜不可的心情与敌人较劲的话, 即使费尽心力,仍难学得兵法”,高野佐三郎所写的《剑道》一书 中记载“解除合气来战斗是重要的”。而完全阐述“合气”的书籍 则有明治二十五年武骨居士著的《合气之术》,他提及合气的内涵 在于“读敌心术”和“气合”,明治四十四年则有熊代彦太郎著的 《气合术》和古屋铁石著的《气合术练习法》等书。在柔术中,井 口松之助的《死活自在接骨疗法柔术生理书》中也有“满足合气 心气的说法”等记载。

三、 合气道的概念

合气道(合氛道,aikido)这个词是由合、:M、道3个日本字组 成的。合,日语读作ai,意为“和合”;M,日语读作ki,意为“精 神”;道,日语读作do,意为“方式”。合气道即“和谐的精神方 式”。它是20世纪在日本由植芝盛平将他的武学、哲学和宗教信 仰相结合发扬起来的一种武术。训练合气道的人通常被称为 “aikidoka'o

合气道的核心就在于合气。合气就是和合天地万物之气,强 调一切技术都顺乎自然,不做强硬的争斗。在运用方面,对内要 求自己的动作和思维与呼吸相配合,对外当被人进攻时先通过调 整自己的气流流向使其与对手相同,然后逐步地引导对方气流朝
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合气道的最终目的不是达到打倒对手,而是通过长久的锻炼, 活用生命根本之气,使之与万物之气(包括敌人之气)相融合,达 到心灵与身体的统一,最后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 和谐境界。

合气道就是一门“合气”之道。

第一节合气道宗旨

植芝盛平创立合气道的目的是要创出一种能够在不伤害攻击 者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武术。不争斗是合气道的基本宗旨,这个 宗旨适用于各种场合。

第一,不争斗在练习中的表现。合气道要求练习者“爱人爱 己”。练习的目的先是健身,通过锻炼健全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其 次才是防身,防范外力侵害。因此合气道技术没有进攻动作,只 有在对方侵犯我时,万不得已之下才采用自卫技术,而且要“制 而不杀”,即只能制服对手而不伤害对方。对于对方的武力进攻, 应该尝试着用爱心去感化他,而绝不能以暴易暴。因此我们说,合 气道是所谓爱的武道、和平的武道。我们练习合气道不是为了和 人争斗,而是要消除和化解争斗。

第二,不争斗在防身上的表现。合气道的不争斗精神,在武 技上表现为当对方进攻时不与对方的攻击进行正面对抗,而是顺 着力量方向,通过圆弧方式,诱导并改变其力量方向,将其击打 我们的力量变为攻击自己的力量。它强调的是使自己的节奏和对 手的意图相统一,找到最佳的位置和时间来应用这些技巧。

第三,不争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长久地练习合气道就会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人争斗的心情。即使与人发生冲突,也会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通过言语等技巧和对方融为一体,4 解冲突,将对方的想法引到有利自己的一方。

第四,合气道为何没有比赛。合气道没有比赛的原因是因为 它认为比赛争胜负会引起人的好勇斗狠之心。胜者易骄,败者易 馁。而这对外易引起人与人之间争斗,对内由此产生心理不平 静,而导致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种种由于内心不平衡所产生的身 心疾病。

第三节合气道功效

合气道讲究以巧制胜,以柔克刚,并不要求练习者拥有很大 的力量,故而不管是男女老幼,都适合练习,都能得到身心的锻 炼。所以,练习合气道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第一,合气道训练有极强的健身价值。通过练习合气道可使 体力增强,同时还可以对协调能力、关节柔韧性、反应能力、平 衡能力、忍耐力等进行全面的锻炼。

第二,合气道训练可以全面锻炼人的心理素质。通过合气道 的训练,人们可以在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的稳定性、自信心等方 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提升。由于合气道仁 爱、不争斗的理念,以及因势利导的处事方式。通过长期的训练, 可以使练习者养成平和宽厚的美德,塑造仁爱、宽宏、自信、勇 敢的性格。

第三,合气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合气道的 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 得一身自卫本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免可能受到的伤害。

第四,合气道在思想修养方面,也可以使练习者得到很大的 提高。修行合气道需要讲究人与自然合一、身心合一,以成合气, 因此修行合气道的过程本身就是精神境界的修行;同时合气道讲 究好礼、谦让、保护对手也向对手奉献的精神,及其强调入身技 法的训练,更可以培养坚韧不拔、正直、守信、外柔内刚的美德。

第五,合气道的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通过合气道 的训练,人们可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使一天的工作带来的劳累和 紧张情绪,得到良好的舒缓。所以,合气道本身是一种健康有加 的休闲方式。

第六,合气道的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合气道在理 念上讲究爱心,在训练上讲究配合。同伴之间,通过练习,能够 更好地体会爱心,在配合训练中得到默契,可训练个人与其他人 相处的和谐性与合作性。所以,久而久之,同伴之间,往往从互 不相识,而逐渐成为好友。

当然不管是想得到什么功效,都要通过坚持训练才能达到。

第一节合气道训练体系

合气道训练体系包括了身体训练与精神训练。合气道中的身 体训练多种多样,既包含了普通的健身与身体调节训练,也包含 了合气道的基础技法训练和实用技法训练。

一、身体训练

(一)合气道技法分类

合气道是一个技法十分全面的体系:以姿势而言有坐式、半 坐半立式和立式;以有无所持物体而言,分徒手和兵器技法,兵 器技法又有合气剑、合气杖、合气短刀、合气扇之分;以所对付 的对方而言,有一个人对一个人,一人对二人的二人挂,一人对 三人的三人挂及一人对多人;以所对付的兵器而言,有空手对剑 的剑取,空手对杖的杖取,空手对短刀的短刀取,及剑对剑的组 剑,杖对杖的组杖等;以技法的施展方式分,有投技(四方投、入 身投、小手返、呼吸投、回转投、腰投、天地投)、固技(一教、 二教、三教、四教等);以技法方位划分,合气道所有技法都有表 (前)技和里(后)技。详细见表3-1-1。

表3-1-1合气道技法表


















































































































































































































































































































































































































































































































































































































































































攻击技法 防御技法正面打一横面打一片手取

两手取肩取襟取-后首缔一X X 剑取杖取短刀取


四方                  
                  
入身                  
                  
小手                  
                  
                   
                  
回转                  
                  
                   
一教                  
—-g                  
一教                  
三教                  
                  
                   
四教                  
五教                  
腕缄                  
腰投                  
天平投                  
十字投                  
呼吸投                  
合气投                  
合气落                  
合气杖                  
合气剑                  
合气短刀                  

受方和取方这两种技巧都被认为是合气道训练的重点,都是 学习合气道的融合和适应的原理的。取方学习的是如何融合与控 制攻击的能量,而受方学习的是在不利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镇静和 采取灵活应付方式。受方不断地寻求恢复身体平衡并注意防卫身 体弱点(例如暴露的侧面),而取方应用恰当位置和时间使受方失 去平衡并使其处于易受攻击位置。在更高级的练习中,受方有时 候也会应用逆转的技巧来获得平衡,站稳脚跟并将取方投掷出去。

  1. 受方技法训练


尽管合气道没有像其他武术那样主动攻击技巧,但学生们也 必须学习一些基本击打技巧来配合合气道练习。一些正面的攻击 也需要得到正确的有效的应用。

合气道的受方技法练习包括剑、杖、短刀等其他兵器的攻击 练习以及擒拿练习。踢法在合气道中并不常见,主要是用于更高 等级的打斗,因为踢的动作太危险。一些基本的攻击技法包括:

正面打指短刀或手刀垂直向下击打对手头面部。

横面打指短刀或手刀成斜角向下击打对手头面侧部。

胸突指直拳击打或短刀刺向对手胸腹部,又叫中段突或直突。

颜面突指直拳击打或短刀刺向对手面部,又叫上段突。

初学者通常先从抓取练习入手。因为这个动作不仅安全,而 且相对击打来说,这个动作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力道的大小和方向。 部分抓取动作历史上是从试图夺取兵器演变而来的。以下是一些 基本的抓取动作:

片手取指单手抓住对方手腕。片手取分相半身和逆半身,相 半身片手取指受方右手抓住取方的右手腕,或受方左手抓住取方 的左手腕。逆半身片手取指受方右手抓住取方的左手腕,或受方 左手抓住取方的右手腕。

诸手取指双手抓住对方一只手腕。

两手取指双手抓住对方双手腕°

肩取指抓住对方肩部。单手抓住对方肩部叫单肩取。双手抓 住对方肩部叫双肩取。

胸取指抓住对方胸部。

襟取指抓住对方衣领。单只手抓住取方衣领叫单襟取。两只 手抓住取方衣领叫双襟取。

  1. 取方技法训练


以下是最基本的并被广泛练习的投技和固技。不同组织和派 别之间的术语会有所差别,以下是合气会所使用的。以下所有技 法都有表技和里技之分。取方在受方面前施展的技法称表技,取 方在受方背后施展的技法称里技。

  • 固技


一教,指取方一只手抓住受方的手腕,另一只手抓压受方肘 部,通过杆杆原理,将受方压倒并控制对方。

二教,指取方一手逆缠受方手掌,另一手顺缠取方手臂,相 对用力,使取方腕关节剧痛而制服对手。

三教,指取方双手抓住受方一只手手掌和手腕使其指尖向下, 逆缠边上提其手臂,使其压力从手腕传到肘部和肩部,而制服对 手。

四教,指肩部控制类似于一教,但取方双手抓住受方手腕,用 食指指关节压迫手腕神经点,使其疼痛而制服对手。

五教指与一教不同的是反方向抓受方手腕,适用于对付对方 持短刀等兵器。

  • 投技


四方投指双手顺缠受方手臂,并将其手臂举过头顶,锁住受 方肩关节,拉倒受方。

入身投指当受方进攻时,快速切入对方死角,双手控制其颈 早部将其压倒。小手返指顺缠拧转对方腕关节,将其摔倒。

天地投指取方快速向前切入受方身体一侧,使受方F只叶指 向天,一只手指向地,这样使受方身体不平衡而摔倒。

回转投指将受方手臂车轮状后拉并控制对方肩关节,前推其 手臂向前摔倒对手。

腰投指取方将受方从自己腰部摔下。

十字投指取方使受方双手臂成十字交叉,并绞压双臂,使其 摔倒。

呼吸投属于合气道中的高级技法,指在一呼一吸的瞬间流畅 地将对手摔倒的一系列技法。

(三)实用技法训练

合气道除了不到20个的基本技法外,还有多达3000种的实 用变化技法。

  1. 兵器训练


合气道中兵器的训练传统上包括杖、剑和短刀。当今,很多 学校也加上夺枪技巧。夺械或反夺械的教学常结合到空手和兵器 的教学中,尽管有部分的学校没有兵器练习。其他的流派,例如 斋藤守弘的岩间流,通常都会花固定的时间在剑和杖上面,分别 练习合气剑和合气杖。创始人从传统的剑和杖的动作中演绎出合 气道空手技法,因此练习合气剑和合气杖有助于了解合气道空手 技法的起源以及这些基本动作的要领。

  1. 当身训练


当身也是合气道中常用的一个技法。有些人把当身技看成是. 对付人体要害的攻击,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例如,盐田刚三 在一次群殴中就使用当身技快速解决了团伙首领来结束争斗。但(2;字也有人认为合气道中当身技法只是起着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尤其 是对面部的击打不管是否被对手格挡都能够使对手震惊,并转移 其注意力。对手也可能为避免被打到而失去平衡,例如将头猛往 后拉,这将使后面的投技可以轻松地施展。

  1. 乱取训练


合气道的一个特点是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多个敌人的伤害。因 此一人对多人的乱取练习也是许多课程的重点,是达到更高级别 所必须做的练习。乱取训练了一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防御对 方攻击的能力。在昭道馆合气道中,乱取是一对一的,双方互相 攻击、防护和还击。在这一方面有点类似柔道。

二、精神训练

合气道精神训练不仅在精神方面而且也涉及身体方面,它着 重于训练在危险的环境压力之下依然能够放松心灵和控制身体的 能力。这个精神训练对于练习合气道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 样才可以使得合气道练习者自如地发挥合气道威力。植芝盛平曾 经说过,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合气道技术毫无保留地完全发挥出 来,首先就必须能够接受对手99%的攻击力并且从容接受死亡威 胁。因此训练合气道不仅可以提升搏斗的熟练程度而且可以改善 日常生活的质量。

心身统一合气道是合气道各流派中最注重精神训练的,以下 以此流派为例介绍合气道的精神训练方法。

心身统一合气道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心灵和身体等两部分。 心灵通过身体而发挥其作用,虽然身体听命于心灵的支配,但身 体各种变化都会影响到心理的活动,因此心灵和身体是无法完全 分开的。而人在出生时的心灵、身体是合一的,但随着渐渐长大, 受外部世界的各种迷惑,身心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逐渐产生分 离的趋向,而这种身心分离趋向与人体本能所要求的身心统一之
间会产生冲突。一旦这种冲突无法得到调和,轻者使身体的潜能 得不到充分发挥,重者则可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或身体疾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练习,使趋向分离的心灵和身体重新 合二为一。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介质作用的就是我们前 面所说的“气”,植芝盛平说“将气、心、体三者与宇宙万物的活 动相调和,就是气的妙用”。

要达到“心身统一”的目标,就要满足以下“统一心身”四 大原则。

  1. 气的延伸


在运动时,应同时想象自己的能量(即身体的气)从自己身 体的末端(如从丹田到大臂到小臂、手掌、指尖)向外发射6以 下有个基本试验:握紧你的拳头,绷紧手臂肌肉使其无法弯曲,但 对手却可轻易地将你的手臂弯曲;但是如果你放松上臂肌肉,在 心中想象自己的气通过肩、手臂、手指发射到体外,那么无论对 手如何强壮,也无法将你手臂弯曲,这就是“心”的力量。气的 延伸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提升呼吸力的表现。

  1. 意守丹田


丹田是人体力量的源泉,不论是练习或在日常生活中,都要 有意无意地将意识集中在脐下的丹田之处。意守丹田的意义在于 不动心,使得能量聚集,心身统一。

  1. 完全放松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心理紧张会引 发各种心理疾病,及由心理疾病导致各种的生理疾病。而要松弛 心理首先要使身体即肌肉松弛下来。因此首先将精神集中于丹田 处,意识上体会全身肌肉放松,最后就能够很容易地放松心理。放 松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宽容心态。

  1. 重心下沉


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松腰松胯,当你的全身肌肉放松,气 守丹田时,由于地心吸引力,自然你的重心就会下降,而重心下 降从保健的角度来讲能进一步促进心身的放松,从技击角度来讲, 一方面可以使身体更为稳固不易被对方推倒,另一方面也更容易 借地之力进行反击。重心下沉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沉着、平静。

这四大原则的关系是,只有意守丹田,才能使全身完全放松 下来;而全身放松则自然重心降到身体最低处;而只有在松沉的 状态下,丹田所聚集的能量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外喷射。才能发挥 超出常规的力量。

因此只有先达到身心统一,才能逐渐达到合气道“天人合一” 的最高境界。

第二节合气道礼法

一、行礼方法

(—)立式礼

立式礼即平常所说的鞠躬礼。

  • 自然站立,将两脚踵靠拢,并伸直两膝,两手自然下垂,手 指并拢而予以伸直并贴于大腿之外侧。然后注目对方,下须微收; 含胸沉肩,脊背上领。

  • 自然地弯曲上身(身体的角度约为30。),并将两手的指尖 放下于膝盖的上方位置。然后稍微静止而后恢复于原有的姿势。


“A。)

这种速度以1次呼吸(约4秒)程度为宜。

动作要点:

  • 背部应伸直,头部应端正,收缩下额,然后徐徐地做出诚 挚的敬礼。图片4


背部弯曲,仅将头部低下露出后脑勺,或抬头看对号或 屈膝等都不合适,应避免。

二、习练礼节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进入道场都应行礼。离开道场,走到 门口时,应该先向内行礼,然后退出。

练习前,老师和学生都应先向道场内设有植芝盛平的像或其 他标志行礼。

每次上课的开始和结束时,学生都应向老师行礼,老师应 还礼。

练习的开始和结束时,必须距对方1米多地方互相行礼,站 立则行立礼,坐姿则行坐礼。

道场内行走于他人面前时,必须轻予行礼。图片5

道场内不应大声喧哗。向老师或前辈请教时,应先行礼。得 到他人教示后,应行礼致谢。

对某个技术不明白,应仔细观察他人动作,不得大声喧哗或 以其他方式影响他人的练习。如身体不舒服,应安静地坐旁边观 看他人练习。

练习中不可以擅自离开道场。如有事,应向老师致意获许后 方可离开。

迟到应跪坐道场入口处,等待老师示意后方可入内。图片6

合气道道场即合气道训 练场。通常为室内,大小不 定,最小只有25平方米。最 大的达上千平方米,传统的 日本道场通常是在木板地板 铺上由日本草所编织的柔软 舒适叫“榻榻米”的垫子。现 在的道场常在平整的地板上 铺上3~5厘米塑胶软垫。

第三节合气道道场

每个学员,老师入场必须先向神龛处行礼,每堂课开始和结 束老师都必须带领学员向神龛行礼以示对宗师的敬意。
在大多数传统合气道场,正面都设有一个神龛,神龛上方墙 上挂有植芝盛平或其他宗师的照片以及“合气道”“武产合气”等 书法条幅。神龛前通常摆上剑架,上横置着二三把剑。讲究的还 摆上一些插花。

第四节合气道服饰及器械图片7

合气道服和柔道服、空手 道服一样都是来自日本古代服 饰。因此大体形态与柔道服基 本相同,但还是有一定区别。 正规的合气道服袖子较短,因 为合气道有大量的抓(取)手 和剑杖练习,如袖子太长会影 响技术发挥,但衣襟较长对身 体包得较紧,即使被拉扯也能 保持“穿着道服”样子,合气 道服肩膀部分有一垫肩,使练 习者显得更加威武、挺拔、帅气。另外在布料质地上,合气道服 较柔道服更柔软舒适,因为合气道不像柔道一样有大量的对服装 牵扯动作。

裙裤是传统武士服装一部分。柔道,空手道练习者不穿裙裤。 而剑道、弓道和居合道,练习者练习时都穿裙裤。裙裤有7个褶 子,正面5个后面2个,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常只 有上段者才可以穿裙裤,女性练习者在三级的时候才可以穿裙裤。

目前中国无正规合气道服,各家场馆上身大多以柔道服或空 手道服代替,下身则着剑道裙。

合气道练习器械最常见的有合气剑、合气杖及合气短刀。通 常为橡木等硬木制成。合气杖的长度以地板到使用者腋下为宜, 合气剑的长度以使用者手握剑把自然垂地时剑尖离地1厘米为宜。

市面上买的合气杖长度通常为130厘米、直径通常为1.8厘米,合 气剑标准长度为100厘米。

图3-4-2合气剑、合气杖及合气短刀图片8

 

 

浏览3,1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