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级别分段和级。

段位从初段到十段。段位越高,级别越高。通常授予的最高 的段位为八段,而九段、十段仅为对合气道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士 设立。初段为有段者中级别最低,有段者一般围黑腰带。

级位于初学者到有段位者之间。有两种模式,日式和美式。日 式分五级,美式分六级。和段位刚好相反,级数越高等级越低,一 级为段前级中最高级别。日式中段前级一律配白带,而美式则以 不同色带来区分。六级为白带,五级配黄带,四级配橙带,三级 配绿带,二级配蓝带,一级配褐带。

各道馆会定时开展升级升段赛。对达到相应段级所需训练课 时的学生进行该段所需规定动作进行检测o达到要求者则授予相 应段或级。

目前合气道各种流派如合气会、心身统一、养神馆等,均按 照各自要求自己进行考试并授予段级证书。各流派段位、级位彼 此不承认。到目前为自止,日本财团法人合气会人数最多。

第四章合气道训练基础

第一节热身运动

合气道中的身体训练的目标包含了放松、柔韧和耐力,不强 调力量训练。在合气道的技巧中,推或伸展的动作比起其他武术 的拉和收缩动作更为常见,因此在合气道练习者的一般锻炼中常 常可以看到。

一些厌氧性的体育锻炼,例如举重,强调的是收缩型的力量, 特定的肌肉或肌肉群的收缩来促进骨骼、肌肉体积和力量的发展, 合气道相关的练习则强调协调整个身体运动和平衡,类似于瑜珈 和普拉提。通常很多道场都在每堂课开始前进行热身运动。下面 仅对合气道较特殊热身运动作个介绍。

一、背伸运动

背伸运动步骤如图4-1-1所示。


  • 双方面对面站立,受方握住取方两手腕。

  • 取方一脚向外侧横跨一步,将自己双手举高,同时转身,使 双方背贴背站立。

  • 取方前俯,用自己的背部负荷受方背部,使受方背部及眷 骨得到充分拉伸。图片9

  • 二、手首柔软体操

    (-)小手抑(一教)

    小手抑(一教)步骤如图4-1-2所示。

    • 左手掌心朝下,四指朝右。

    • 右手掌心贴左手手背,抓住左手手背使其有节律弯曲,以 左手腕关节有微痛感觉为宜。两只手互换交替练习。


    (二)小手回(二教)

    小手回(二教)步骤如图4-1-3所示
    图片10



    • 左手掌心向左,四指朝前。右手掌心贴左手手背,右手拇 指包住左手小鱼际肌,抓住左手手背,


    ®其有节律弯曲,同时上抬手掌,下压腕关节,以左手腕 关节有微痛感觉为宜。两只手互换交替练习。图片11

    (三)小手捻(三教)

    小手捻(三教)步骤如图4-1-4所示。

    • 左手掌心朝外,四指朝下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受方右手抓住取方的左手腕。



      • 取方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右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同时 取方用右手抓住受方右手。

      • 取方左脚向受方左侧面迈出一大步。

      • 取方双脚为轴,身体180。转向右侧,同时,左手挣脱受方 右手,并协同右手抓住取方右手,绕过头顶向前方劈下。右手掌心贴住左手掌心,抓住左手掌,边顺时针逆缠左手 掌,边将手掌向右腋下送,以左手腕关节有微痛感觉为宜。两只 手互换交替练习。图片12
        第四章合气道训练基础 "

        (四)小手返

        小手返步骤如图4-1-5所示。

        • 左手掌心朝左,四指朝上。

        • 右手大拇指抵住左手手背,右手四指抓住左手大:


        有节律地弯曲并向外掰腕关节,以左手腕关节有微痛感觉为宜。

        两只手互换交替练习。

        图片13

        第二节倒地练习法

        倒地技术是武术的基本功,在日语中称作受身,字面上的意思 是“接受身体”,是合气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技巧,合气道初学者所 学的第一个技巧是在被投掷的时候如何安全落地,以避免受伤。熟 练掌握不同形式的受身技巧可以避免危险。在应用技巧的过程中, 取方有责任在应用速度和力量的时候了解对方的能力,保证受方免 受伤害。练习时的伤害(尤其是关节的伤害)通常是在取方没有能 够准确判断受方所能接受投掷速度和力量的能力的情况下发生的。

        一、前倒地练习法

        (一)前硬摔练习法

        前硬摔练习法如图4-2-1所示。

        • 站立,左脚在前,屈膝微蹲,重心前倾。

        • 左手掌小指缘着地,左臂微屈呈圆弧状,手指向内,右手 掌撑地,在双腿蹬直的同时,腰部上抬,将头部移位于右肩,重 心前倾。

        • 身体前滚,依次左手掌小指缘、左臂尺侧缘、左肩、向右 侧滚翻过渡到右体侧着地,右手掌拍击垫子,右腿、右脚外侧和 左脚掌同时着地,左肘臂护体侧腰部。


        图片14

        图片15

        动作要点:

        上身尽量向腹侧卷曲,目视腰带,收紧下颌,使左臂及腰背 成一圆弧。

        (二)前滚翻练习法

        前滚翻练习法如图4-2-2所示。

        (1) ⑵

        图4-2-2前滚翻练习图片16

        动作要点:右膝着垫时,左脚空中下压,借力使身体弹起。
        后硬摔练习法如图4-2-3所示。

        • 立正。

        • 右脚向左脚后外侧伸出,右脚拇指背着地,然后屈腿向后 坐倒下,右脚背外侧、右膝、臀、腰、背依次着垫。

        • 臀部着垫时两手于腹前交叉,当腰带将触及垫子时,两手 臂于体侧45。伸直并开掌拍击垫子。

        • 借助手掌拍击垫子及双脚空中下压的反弹力,身体快速恢


        图4-2-3后硬摔练习图片17

        动作要点:上身尽量向腹侧卷曲,目视腰带,收紧下颌,后脑勺尽可能 不碰撞垫子。

        (二)后滚翻练习法

        后滚翻练习法如图4-2-4所示。图片18

        • 立正。

        • 右脚向左脚后外侧伸出,右拇指背着地,然后屈腿向后坐 倒下,右脚背外侧、右膝、右臀、右腰、左背、左肩依次着垫, 站立。


        左肩着垫时,双手撑地,借力使身体弹起。
        动作要点:
        图4-2-4后滚翻练习

        三、侧硬摔练习法图片19

        侧硬摔练习法如图4-2-5所示。

        • 立正。

        • 左脚出立一步,将右臂举起于左肩附近,左脚支撑身体,右 脚向左上方踢去。



        • 屈左腿,身体向右斜后方倒,右臀、右后腰、右背、右后 肩依次着垫。

        • 当腰带将触及垫子时,右臂于体侧45。伸直并开掌用力拍 击垫子。


        动作要点:

        右脚向左上方踢应与左腿下屈同步。

        第三节合气道基本架势、步法、身法

        一、合气道基本架势

        合气道的基本架势分为立式架势与坐式架势两类。

        (一)立式架势

        立式架势如图4-3-1所示。图片20

        • 两脚呈丁字步,前脚尖指向对手。后 脚与前脚成90。夹角。两脚间距离以舒适 为度(一般前脚跟和后脚尖距离为一脚 长)o

        • 上身保持正直。双脚承受身体重量 为前四后六。

        • 前手刀以不折之手置于身体中心线 上,与身体两拳距离,另一只手则放在航骨 前方,掌心斜下,手指朝内扣。

        • 双眼平视,同时应照顾到视野所及 的各个方位。

        • 始终应保持哪只脚在前哪只手也相 应在前。


        若右手右脚在前,称为右半身架势。若左手左脚在前,称为 左半身架势。

        (二)坐式架势

        1.正坐

        正坐如图4-3-2所示。图片21

        • 双膝跪地而坐,脚背着地,两脚右拇趾 则放置于左拇趾上面并予以重叠。

        • 两膝约打开成两拳头大的距离。

        • 两指尖并拢,并放置于双膝上。

        • 背部挺直,下颁略收,嘴巴微闭,眼睛 水平注视前方。


        动作要点:

        不可两脚重叠,背弯曲,双肘抬起,肩部

        高耸,下须前突,两眼四处扫视。
        图4-3-2坐式架势

        2.由正坐变成站立

        由正坐变成站立如图4-3-3所示。图片21

        • 由正坐挺起腰部,然后立起双脚尖。

        • 立起左膝,并将左脚移置于左膝盖的原位置,重心移置于 左脚而起立。



        • 右脚向前移位,并拢双脚恢复到站立姿势。


        由站立转为正坐如图4-3-4所示。图片22

        • 由站立姿势将右脚向后移约2脚长,右脚下跪,将右膝置 于原右脚尖位置。

        • 接着将左脚向后移位。左脚下跪,与右膝并拢(这时两脚 趾尖仍然直立着)。

        • 将两趾尖平放并重叠两脚拇趾,随后腰部挺直为正坐。


        图4-3-4立起双脚尖图片23

        (三) 半立半坐架势

        半立半坐架势如图4-3-5所示。

        • 一腿向前,屈膝而立,另一条腿跪 地。后脚趾直立,两腿呈90°夹角。

        • 上身保持正直,双手按在两大腿上 方,双眼平视。

        • 右脚在前,称为右半立半坐架势。若 左脚在前,称为左半立半坐架势。


        (四) 相半身架势与逆半身架势

        1. 相半身架势


        相半身架势如图4-3-6所示。

        • 双方采用相同半身架势为相半身架势。

        • 双方同时右手右脚在前,称为右相半身架势。

        • 双方同时左手左脚在前,称为左相半身架势。


        图4-3-6相半身架势

        图片24

        1. 逆半身架势


        逆半身架势如图4-3-7所示。

        • 一方持右半身架势,

        • 取方右手右脚在前,

        • 取方左手左脚在前,


        图片25

        图4-3-7逆半身架势

        (五)格斗距离

        格斗时,应该根据对手个头之不同、架势之不同、兵器之不 同而确定适当的格斗距离,总的原则是,在使用技术之前,不可 处于对方在原地一次就可以攻击到的距离之内。一般来说有近、 中、远三种距离,如图4-3-8所示。

        近距离指以坐势进行格斗的距离。双方跪坐伸出手臂,指尖 相触的距离。

        中距离指徒手以站立姿势格斗的距离。双方站立伸出手臂, 指尖相触的距离。

        远距离指持兵器格斗的距离。双方以正常兵器格斗架势,两 兵器尖相近的距离。

        站立,左脚在前,屈膝微蹲,重心前顷。
        左手掌小指缘着地,左臂微屈呈圆弧状,手指向内,右手 掌撑地,在双腿蹬直的同时,腰部上抬,将头部移位于右肩,重 心前倾。上身尽量向腹侧卷曲,目视腰带,收紧下颌。
        身体前滚,依次左手掌小指缘、左臂尺侧缘、左肩背、右 腰臀、右膝、面向前方站立。图片26
        二、合气道基本步法

        (一)步足

        步足如图4-3-9所示。

        • 左半身架势站立,左手左脚在前。

        • 右脚前迈一步,成右半身架势站立,右手左脚在前。

        • 左脚前迈_步,恢复成左半身架势站立,左手、左脚在前。



        • 重复步骤①®③如平常行走一样两腿交替前进或后退,步 子距离以舒适为度,一般为一脚长。

        • 后退反之。


        图4—3_9步足

        (二)送足

        送足如图4-3-10所示。图片27

        • 左半身架势站立,左手左脚在前。

        • 前进时,后(右)脚前滑一步,靠近前(右)脚后跟。

        • 后脚蹬地促前脚向前,恢复成左半身架势站立,左手、左 脚在前。

        • 重复步骤①②③,周而复始。

        • 后退反之,前(左)脚后滑一步,靠近后(右)脚尖,前 脚蹬地促后脚向后,恢复原半身架势,周而复始。


        (三)继足 继足如图4-3-11所示。

        • 左半身架势站立,左手、左脚在前。

        • 前进时,前(左)脚向前跨一大步。


        图片28

        • 后脚随之拖进同样距离,恢复成左半身架势。

        • 重复步骤①②③,周而复始。

        • 后退反之。后脚向后退一大步,前脚随之后拖同样距离(一 般为一脚长),恢复原半身架势,周而复始。


        (四)回足

        1. 单脚回足


        单脚回足如图4-3-12所示。图片29

        前脚内扣,以前脚为轴,后脚划弧

        由立半身架势起。进步回足如图4-3-13所示。图片30

        ①由右半身架势起。

        • 左脚向前一步,使右半身变左半身。



        • 左脚内扣,以左脚为轴,右脚划弧背转180。

          1. 双脚回足


          双脚回足如图4-3-14所示。

          • 由立半身架势起。

          • 以双脚为轴,顺时针旋转180。,前脚变为后脚,右半身变 为左半身,或左半身变为右半身。


          (1) (2)

          @4-3-14双脚回足图片31

          动作要点:行走时应擦地而行,保持上身间架不变,身体不可忽高忽低 或左右摇晃,除步足及进步回足、双脚回足左半身右半身交替外, 送足、继足、单脚回足动作均应该保持原半身架势不变。

          (五)膝行

          膝行是坐势移动的步法,如图4-3-15所示。图片32

          • 由正坐架势起,腰部挺起,两脚趾立起。

          • 左脚前跨一步,屈膝而立,同时右腿以膝为轴心,进行90。 前摆,靠近左脚,成左半坐半立架势。



          • 然后左腿膝部着地,同时右腿向前跨一步屈膝而立,左腿 以膝为轴心进行90。前摆,靠近右脚,使左半坐半立架势变成右 半坐半立架势。

          • 重复步骤②③,周而复始。


          动作要点:

          膝行时,双脚如被连在一起,应保持双脚原来的距离不变。

          三、合气道基本身法

          合气道基本身法包括入身和旋转。

          (一)入身

          入身即在对方进攻时,避开对方攻击线路,向斜前方快速运 动,擦开对方,进入对方攻击死角,造成我顺人背的境界。之所 以采用此方法,原因之一在于快速,当对方向前进攻时,人的本 能反应是后退,但由于后退速度慢于对方的前进速度,因此往往 避不开对方的进攻,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境界,而入身则利用双方 的速度之和快速到达对方攻击死角。原因之二在于可以空手对付 兵器。大家知道,兵器威力的最大处在于其末梢,而力量最小处 在于其根部(靠近手握的地方),切近对方的身体能最大限度地减 少对方兵器的威胁。入身步骤如图4-3-16所示。图片33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直拳击打取方。

          • #对对手之直线进攻,取方侧身以继足方式,闪至对手进 攻手臂之外侧,身体贴近对手背面,前手推压对手进攻手臂,称 为入身。


          动作要点:

          动作要快,几乎与对方同时启动。入身时以双方距离以衣服 轻擦到为宜。

          (二)旋转

          在防守上,通过旋转可以将对方进攻的力量,顺着切线,'甩 到身体旁边去。就好比一个高速旋转的飞轮,可以把所有击向他 的物品弹开一样。在进攻上,通过旋转可以合气手法将对方帮动, 使其围绕着自己旋转,打散其稳固的间架,破坏其重心平衡,这 样就可轻轻松松地将对方击倒。而自己则像陀螺一样处于旋转中 心,时刻保持着自己的重心不变。

          实际上合气道的所有动作的轨迹都是圆的体现,即使像入身 这样的直线动作,也不是绝对的直线运动,而是边旋转边入身,就 像子弹一样,是以一种“螺旋方式”作的直线运动。

          合气道所有动作都有自身手部和身体的自转,和以自己为中 心让对手围着自己旋转的技法。

          1. 单手旋转法


          (1)单手旋转法(表技)

          单手旋转法(表技)如图4-3-17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以左手抓住取方的右手,


          (1) (2)图片34

          图4-3-17单手旋转法(表技)

          • 取方右脚向前方斜踏一步,同时,右手顺缠,手心向上,以 不折之手,双手抬高到胸部。使受方重心失衡。


          (2)单手旋转法(里技)

          单手旋转法(里技)如图4-3-18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以左手抓住取方的右手。

          • 取方右脚前跨半步至受方左脚外侧,同时以右脚为轴,左 脚向右后方进行180。背转,同时右手顺缠,掌心向上,以不折之 手,双手抬高到胸部。使受方重心失衡。


          图4-3-18单手旋转法(里技)图片35

          (3)单手旋转法内回转

          单手旋转法内回转如图4-3-19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左手抓住取方右手,

          • 取方右脚向受方左外侧方迈出_大步,左手击打对方面部, 同时右手将受方左手抬至与肩齐高。

          • 左脚前跨一步,取方身体从受方的左胳膊下钻过,同时以 双脚为轴,身体进行180。前转,右手刀小指侧外切取方右手腕。 (见图单手旋转法内回转)


          图4-3-19单手旋转法内回转图片36

          (4)单手旋转法外回转

          单手旋转法外回转如图4-3-20所示。图片37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受方右手抓住取方左手。



          • 取方左脚前滑半步到受方 右外侧,同时左手将受方左手抬 至与肩齐高。

          • 同时以左脚为轴,右脚向 左后进行180。背转。同时左手 刀从受方右手腕尺骨侧边顺缠边 上举,并外切受方右手腕,使受 方重心失衡。


          图4-3-20单手旋转法外回转

          1. 双手旋转法


          (1)双手四方斩(里技)

          双手四方斩(里技)如图4-3-21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左脚在前,双手抓住取方的双 手腕。

          • 取方双手以合气扬手上举,右脚向受方左外侧迈出一小步,



          • 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背转180。o

          • 以双脚为轴,在身体向左侧180。背转一刹那,将双手刀 劈到一定高度停止,瓦解取方体势。


          图4-3-21双手四方斩(里技)图片38

          (2)双手四方斩(表技)

          双手四方斩(表技)如图4-3-22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双手抓住取方的双手腕。



          • 取方左脚向右斜前跨一步,双手以合气扬手抬起,右脚向 受方右前方迈出一步。

          • 以双脚为轴,身体180。背转向左侧,将双手刀劈到一定 高度停止,瓦解取方体势。


          图4-3-22双手四方斩(表技)图片39


          第四节呼吸力量养成法


          一、坐式呼吸力量养成法


          坐式呼吸力量养成法如图4-4-1所示。




          • 双方面对面正坐,受方双手捉住取方双手。

          • 取方身体稍立起,重心下沉,双手刀立起以下弧线伸向受 方肩膀。双手刀前伸时,双手稍外张,先顺缠,后逆缠,形成掌 心对着受方,使受方双肩双肘耸起,重心上浮。

          • 右手向右上方推顶,左手向左下方按压,双手形成一个斜 圆轨迹将受方带倒。

          • 膝行前一步,身体转向约135。贴着对方。双手张开压制 双方双臂。




        图片40

        图片41


        动作要点:

        在步骤③中,右手除了之前 向上向前的劲外再加f向其身 体侧面的横劲。而左手由原先向 上向前的力变为下压、回撤及外 拉的劲。

        — '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图4-4-1坐式呼吸力量养成法

        (一)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表技)

        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表技)如图4-4-2所示。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

        • 受方左脚在前,左手抓住取方右手腕。

        • 取方左脚步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重心下沉,使受方重心 也随之前倾。

        • 受方为了维持平衡,必用力向相反方向抗争。



        • 取方1右脚立即插到受方身后,趁受方向后向上挣扎倾斜之 势,右手上臂下压受方颈面部。左手刀协同下压受方胸腹部,击 倒受方。


        动作要点:

        手臂上举时吸气,下压时呼气。将全身力量贯注到手指上:

        图4-4-2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图片42

        (二)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里技)

        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里技)如图4-4-3所示。

        • 双主以逆半身站立。

        • 受方左脚在前,双手抓住取方右手腕。

        • 取方右脚向受方左外侧跨出一步,随即以右脚为轴,左脚
          向右侧背转180。。同时,左手刀上挺并屈肘下沉,使受方向前方 倾倒。

        • 受方为了维持平衡,必双手将取方右手刀向后向上拉提。

        • 取方顺势将右脚插到受方身后,右手刀以合气扬手举起, 使受方重心浮起,乘其向后挣扎之势,右手臂下压受方颈面部,左 手刀协同下劈受方胸腹部,击倒受方。


        图4-4-3立式呼吸力量养成法(里技)图片43图片44

        第五章合气道基本技术

        第一节投技

        —、入身投

        (一)正面打入身投(里技)

        正面打入身投(里技)如图5-1-1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右手刀上举由上向下,劈向取方头部。

        • 取方双手以合气扬手姿势,从身体中线上举,使受方右手 刀顺着取方右手臂滑下。

        • 取方左脚向左 斜前方滑一步,身子 入身到受方的身体右 外侧。

        • 取方左手勾住 受方颈部,右手压住 对方左臂。以左脚为 轴,右脚步向左后方 背转180。,使取方围


        图5-1-1正面打入身投(里技)图片45

        着受方半圈丧失重心。

        • 取方右脚前跨一步,左手用力上顶受方颈部,右手顺缠,拇 指朝下,向下砍去,将受方摔倒。


        动作要点:

        • 取方动作⑤左手勾住受方颈部时,应将其拉近自己右肩部。

        • 动作⑥下劈时应乘对方抬头时候顺势而为。


        (二)横面打入身投(里技)

        横面打入身投(里技)如图5-1-2所示。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扬起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侧部: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跨出一步,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 背转,同时左手格挡受方右手刀进攻,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部。

        • 取方右手刀转而下压受方右前臂然后托住受方右肘,同时, 左手抓住受方左肩O

        • 取方以右脚为轴,左脚再次向右侧背转,同时取方顺势 右手向左上方推托受方右肘,左手向右下方拉压受方左肩,将 其旋倒。


        图5-1-2横面打入身投(里技)图片46图片47

        动作要点:

        • 动作⑤右手向左上方推托受方右肘,应向受方面部耳朵方 向推。


        洌作⑤右手的推托和左手的拉压应与身体的旋转协调配合。

        (三)突入身投(表技)

        突入身投(表技)如图5-1-3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以右直拳击打取方腹部。

        • 取方左脚迅速滑入受方右脚外侧,左手推击受方肘关节, 随即左手控制受方颈部。

        • 取方右脚前跨一步,左手用力上顶受方颈部,右手逆缠,拇 指朝下,顺着身体前冲之 势,右臂向受方颈部砍下。


        动作要点:

        • 动作③入身时机是 关键。

        • 动作④取方双手合 力对受方颈部形成如剪刀一 样用力。


        图5-1-3突入身投(表技)

        (四)正面打入身投坐技 正面打入身投坐技如图5-1-4所示。

        • 双方相向跪坐。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以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部,取方左脚 前跨一步进入受方右外侧,以合气扬手举起双手格挡对方手刀。

        • 取方左手顺势抓住受方颈部,右手夹住对方右臂,同时以 左膝为轴进行180。背转。同时双手合力下压并后带对方的颈和 右臂。

        • 取方乘对方抬头以维持其自身平衡之际,右臂移至其颈部, 下压使其摔倒。


        图5-1-4正面打入身投坐技图片48

        动作要点:

        • 步骤④双手应配合身体的旋转,同时下压并后带对方的颈 和右臂,使其身体绕着自己转。

        • 右臂下压受方颈部,应先旋臂(即开始时大拇指朝上,后 转为大拇指朝下)使受方下巴上抬,左手内收,双手相向用力(剪 刀力)将受方劈下。


        二、四方投

        (一)逆半身片手取四方投(表技)

        逆半身片手取四方投(表技)如图5-1-5所示。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受方右手抓住取方的左手腕。

        • 取方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右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同时 取方用右手抓住受方右手。

        • 取方左脚向受方左侧面迈出一大步。

        • 取方双脚为轴,身体180。转向右侧,同时,左手挣脱受方 右手,并协同右手抓住取方右手,绕过头顶向前方劈下。
          图片49

          动作要点:




          • 当取方右手抓住受方右手腕时,取方应该用左手大臂紧贴 着对方的肘及大臂以防止对方顺势转身逃脱。

          • 双手绕过头顶时不宜抬得太高。

          • 抓取对方手腕时,使对方掌根向天,并对受方左臂的横向 抽拉,破坏对方身体重心。

          • 转身时,意沉丹田,重心放低,使自己的姿势不被对方 瓦解。


          (二)逆半身片手取四方投(里技)


          逆半身片手取四方投(里技)如图5-1-6所示。




          • 双方以逆半身站立,受方右手抓住取方的左手腕。

          • 取方以合气扬手左手上举,左脚向受方右外侧迈出一步, 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侧背转180° ,同时取方用右手抓住受方 右手。

          • 取方以双脚为轴,身体180。转向右侧,同时左手挣脱受 方右手,并协同右手抓住受方左手,绕过头顶,向下劈下。


          图片50
          动作要点:

          • 动作③双手上举时紧贴额前。

          • 动作③下劈时主要是手腕用劲,用力轨迹成圆形。

          • 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自己中心线上。


          (三)横面打四方投(表技)

          横面打四方投(表技)如图5-1-7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扬起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侧部。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迈出一步,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


          背转,同时左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面部。

          • 取方右手刀转而协同 左手抓住受方右手腕,同时, 左脚前跨一步。

          • 取方以双脚为轴,身 体180。转向右侧,双手将受 方右手臂绕过头顶用力劈下。


          动作③取方左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时,不可和他硬抗,应顺 其力向后引导。
          动作要点:图片51

          (四)横面打四方投(里技)

          横面打四方投(里技)如图5-1-8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扬起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侧部。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外 侧踏出一步,右脚跟上,左 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进攻, 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面部。


          取方右手刀转而协同 左手抓住受方右手腕,并以 左脚为轴,右脚向左背转 180° ,双手将受;^右手臂 举到头部左侧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 取方以双脚为轴,身体180。转向右侧,双手将受方右手 臂绕过头顶,用力向下劈下。


          动作要点:

          • 动作③的左手刀格挡应在受方右手刀刚扬起而尚未劈出之 际进行。完成格档后应顺势下压,使受方丧失重心。

          • 动作④取方抓住受方右手腕时抓取力量不宜太大,应轻抓。

          • 动作⑤转身时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自己的中心线上。


          (五)正面打四方投(表技)

          正面打四方投(表技)如图5-1-9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右手刀扬起击打取方头部。

          • 取方右脚向右前方45。踏出,同时双手交叉成十字,格挡 住受方右手刀。

          • 取方左脚向受方左侧前方踏出一步,双手抓住受方右手腕 顺势如弧抬起。



          • 取方以双脚为轴,身体180。转向右侧,双手谷力将受方 右臂绕过头顶,向下劈下。


          动作要点:

          动作③接手时双手形成十字格挡,避免脱手。

          图片55
          (六)半坐半立片手取四方投
          S 5-1-9正面打四方投(表技)

          半坐半立片手取四方投如图5-1-10所示。

          • 受方站立,取方跪坐,伸出右手诱使受方左手抓住。

          • 取方在受方抓住的一瞬间右手以合气扬手抬起,使受方重 心上浮,身体破势。

          • 取方身体立起,右膝向右侧跨一步,左膝等距离平移,右 手挣脱对方左手,同时帮助自己的左手控制对方左手腕。

          • 取方将对方左手从右侧绕过头顶到左侧,受方身体也随之从自右向左大回转,然后取方双手合力向下劈下。


          图片56
          三、小手返

          (一)正面打小手返(里技)

          正面打小手返(里技)如图5-1-11所示。图片57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受方右脚前跨一步,右手刀扬起,击 打取方头面部。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外侧踏出一大步,同时双手以合气扬手 抬起,右手格挡受方的前臂,左手掌根推取方的肘。

          • 取方以左脚为轴背转180° ,同时左手下滑至受方右手腕 处,牵制对手手腕及大鱼际肌。两人形成背背相向。

          • 取方左脚后迈一步,两人形成面面相向。同时,左手将受 方右手掌翻向左面。两人形成面面相向。

          • 取方以右脚为轴,身体左摆。同时,右手掌根按住受方右 手背,向其右下方反卷发劲,将其摔倒。

          • 取方左手向其左侧拉受方右手臂,右手向其面部按压受方


          右肘,使其成俯卧位。

          ⑦取方在受方头部侧跪坐,两大腿夹住受方右大臂,左肘弯 夹住受方右手掌,左手掌截击受方右肘关节,右手掌截击受方右 大臂,双手与身体合力将其受方整个手臂紧紧夹住,同时挺身,将 其胳膊上抬并向其头部送去。

          动作要点:图片58

          左手不应紧抓而应轻抓对手的右手腕。

          (二)横面打小手返(表技)

          横面打小手返(表技)如图5-1-12所示。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滑一步,扬起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部侧面。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迈出一步,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 背转,同时左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面部。

          • 取方右手刀转而以弧线诱导其右手刀由左到右转动,然后 左手从受方的右手背位置抓住。

          • 取方以右脚为轴,左脚再次向右侧大幅度背转。同时右掌 根下压受方右手背,向右下方反卷发劲将其摔倒。

          • 取方左手向左侧牵拉受方右手,右手向其头面方向按压其 肘。将受方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

          • 取方在受方头部侧跪坐,两大腿夹住受方右大臂,左肘弯 夹住受方右手掌,左手掌截击受方右肘关节,右手掌截击受方右 大臂,双手与身体合力将受方整个手臂紧紧夹住,同时挺身,将 其胳膊上抬并向其头部送去。


          图片59
          动作要点:

          • 动作④取方右手刀应顺着受方右手刀向自己右侧方斜劈之 势,呈下弧线轨迹诱导其手刀向下向左再向上。

          • 动作④取方左手四指抓住受方小鱼际肌,拇指抵住其手背。

          • 其他要点同正面打小手返。









浏览6,1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