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明三节四梢

拳谚道: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身进脚手随,三节自可齐。

三节:以人身整体分为三节:上肢手臂为梢节,腰腹为中节,下肢腿脚为根节。 而此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如上三小节分别是: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 中三小节分别是:胸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下小三节分别是:脚为梢节,

膝为中节,胯为根节。其身一动,周身九节则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节节贯通, 使全身协调劲达四梢。而劲力传递,则必定是起于根节、顺于中节、达于梢节。 起要起得灵,随要随到位,追要追得上,一动而三劲皆到,则无弊病。

四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在平日行拳走势中,就 必须精熟生巧自然而达到“六合”上身、“四梢”皆齐之境界;这样才能在交手 实战中,意念一动则气自丹田生,四梢必齐而内劲即出,使舌欲摧齿、牙欲断筋、 指欲透骨、发欲冲冠。此时,似虎之猛,如龙之惊,一动俱动,呼气发声,手随 声出,声随手到,四梢皆齐,内劲全通。因此,老话有“明了四梢多一功”之说。

七、时间与方向

什么时间习武练功为最佳?

从人生阶段来讲,少年儿童时期习武练功为最佳时机,即所谓童子功。因为 此时其为纯阳之体天真未凿,没有多余杂念和顾虑,气足神充心专志一,不但练 功进展较快,习练各种功夫也较成人容易成功。而且,长大成年后,其功底远比 一般练功者深厚扎实。

从一年四季来讲,冬天的“三九”和夏天的“三伏”时间为最佳。老话说:“冬 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告诉我们:气候条件越恶劣,习武练功就越不能中断。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肌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冬练“三九”热充周身,增强血液循环, 强筋骨健体魄。而夏练“三伏”气血鼓荡,毛孔大开,汗多利于内脏废物的排泄 和身体柔韧性的提高。一般来说,若“三九”和“三伏”也能坚持户外习武活动, 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只要习练得法,则长功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但习练场所环境必选有利健康之地。

从一天来讲,东北派传统之说则认为:最佳的练功时间是每天的寅、卯、戌 三个时辰。即早晨三时至七时和晚上七时至九时。因为自然界气流状态的变化, 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经络内气的运行。清晨三时至七时,正是大自然气态处于少 阳初开主导生发之际,而此时,人体内之内气也正好运行于器质相同的肺和大肠。 届时,自然界大量生发放出的能量,则被正在行拳练功之人体内属于少阴肺气有 力吸收,从而使习练者更为有效地达到精力充盈筋骨强健而“长功”,即俗称习

练“露水功”。同样,戌时为阳气末尾、阴气将升之际。此时练功,对于体内 浊气的排放和调动内气吐故纳新,对于疏通气血加强脏腑经络的活动功能,都 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秘宗拳东北派传统上还讲究习练时关注所处的方向。即:习武练功 的时候,对方向的选择要求有“晨不向东,午不面南,晚不朝西,永不向北” 之说。

然而,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当传统之说中的某些个别论述已经与现 代科学及实践验证有悖时,就应该在有利于人伴身心健康的原则下,进行适宜 有效的修正。例如:由于不得不考虑当今的大气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现今 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紧张等因素,传统习武练功一天中的最佳时间,也 只能是现实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了。

八、练功十要

面要常擦,齿要常叩,目要常揩,耳要常弹,津要常咽,胸要常护,背要 常暖,腹要常摩,腰要常揉,足要常搓。

九、练功十忌

练功还要时时牢记: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汗出吹风,忌凉水着肌, 忌热火灼肤,忌冷着汗衣,忌荒怠懒惰,忌虚夸自矜,忌毛躁贪多,忌酗酒贪色。

十、谨防十伤

久视伤精,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立伤骨,暴怒伤肝,过虑伤脾,过悲 伤肺,至饱伤胃,多唾伤津,多交伤髓。

十一、膳食须知

常言道:“练武身,贵如金,周身毫发值千斤。”

习武练功者应当珍爱自己的身体。因此,除了对练功的时间、场所、环境要合理选择外,讲究日常的膳食营养,就必然成为习武与养生中的重要内容之 一。但凡真正的武术家和养生家,都会饮食适宜,并注重营养能量的摄取和贮存。 从广义上讲,“营养”应包括自然界的日、月、星、水、风、火等,当然还包 括人的膳食营养。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练功者更须重视所吃食物的利弊, 要明膳食、要知营养,对防病、治病、健康长寿和充足能量有利。

食物可分为温热性和寒凉性两大类别。食味辛辣、暖胃的,属于温热性食 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狗肉、酒、醋、辣椒、大蒜、韭菜、姜、胡萝卜及 桃子、李子、橘子、葡萄、核桃、大枣、栗子、荔枝和白糖等。这些食物有温 中补虚和祛寒的作用,是适于秋冬季节或防治虚寒性疾病之首选。食味清凉爽 口的,则属于寒凉性食物。如螃蟹、牡蛎、蛤、鳖、兔肉和梨、猕猴桃、西瓜、 甜瓜、冬瓜、黄瓜、茄子、白菜、油菜、紫菜及豆腐、豆浆、绿豆、高粱、小米、 大米等。这些食物有清热解毒、消炎去火的作用,适宜夏季或防治热性疾病。

食物又分酸、甜、苦、辣、咸五味,对应着人体五脏的肝、脾、心、肺、肾。 酸食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之效,如醋、番茄、葡萄、荔枝等。甜食有和中、 补益、缓急、止痛之效,如饴糖、甜水果、米、面等。苦食有清心明目、消暑 泻火之效,如茶叶、苦瓜等。辣食有疏通血脉、宣散滋润、运行气血、强筋壮 骨和增强抵抗力之效,如酒、胡椒、大蒜、葱、姜等。咸食有散结、软坚、泻 下之效,如狗肉、大米、小米、盐和海产品等。但是,还要切记五味适量皆不 可过重,过重失衡则各有所伤:酸过伤脾,而使肌肉变厚皱缩,嘴唇掀起。甜 过伤肾,可使骨骼发生疼痛,头发也会脱落。苦过伤肺,能使皮肤枯槁,毫毛 脱落。辣过伤肝,而使两脉拘急,爪甲枯萎。咸过伤心,致使血脉流通凝涩不 畅,腰部高骨疼痛和肌肉萎缩。因此,欲保千金之身,就必须重视日常膳食的 选择与限制。

蜂蜜润肺又益寿,银耳健身防衰老;平时注意勤对照,坚持常用积疗效。

综上所述,对膳食的选择应以注重摄取平衡为宗旨,既要精、要重营养, 要荤素合理,也要讲究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和水、维生素、食物纤维的 适量搭配;还要重视和善于运用各种食物所特有的食疗作用。《黄帝内经》中 就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补精益气。”说 明人类每天都需要摄取全面的营养,膳食单一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科学膳食 还讲究:既不可过饱及偏嗜,也不可过饥和不食。要“已饥方食,半饱先止”。 因此,不论我们是习武还是养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要自觉认知并习惯做到: 必须使膳食营养平衡,而且达到充分满足身体各方面的需要时,才能更好地实 现促进健康,利于练功、趋于长寿之目的。

歌曰:

生梨饭后化痰好, 核桃润肺生乌发, 大蒜抑制肠胃炎, 白菜利尿排毒素, 啤酒能降胆固醇,葱辣姜汤治感冒 黄瓜减肥有成效 冬瓜消肿又利尿 菜花常吃癌症少 禽蛋益智要记牢紫茄祛风通脉络 番茄补血助容颜 鱼虾猪蹄补乳汁 海带含碘消瘀结 生津安神数乌梅橘皮助食黏痰消 葡萄悦色人不老 香菇菌蘑肿瘤消 绿豆解毒疗效高 抑制癌症称猴桃。

十二、身心融合

当今,我们习练武术的目的已经随着全面健身运动而社会化,绝大部分人 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远离疾病和衰弱,以习武练功来实现延年益寿、 平安幸福的愿望。

而这里所说的身心融合,不是指身练的同时心也练的身心同练,是说练拳 者不能只是做到身体无病不衰弱就满足了,就算健康了。而是必须同时兼顾心 理健康,并能够适应现实生活与环境的内外和谐,使其身心安然融合时,才能 算是一个真正全面健康的练功人。

然而,不从身心融合,无视环境干扰,单纯以身体有无病痛、是否衰弱来 理解自身的健康水平是不全面的,也是大大影响武功持续进步的主要原因。

我们通过对秘宗拳中规中矩、持之以恒的习练,以中华传统武术之精妙奇 效,达到身强体壮,成为体魄优秀的身心健康之人。但是,实际生活中,人怎 么才算真正意义的健康呢?

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健康”的标准,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阐述。

他们认为: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同时,也强调生 活规律和外在环境之优劣,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们健康 不健康,是包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的感受,肌体机能正常并处于活力充沛 的状态,是从适应现实所在的物质、精神和生活环境的反应来综合评价的。他 们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衰弱,而是肌体内在的平衡、正常、和 谐,以及外在的精神和社会生活方面,都能自感完满的一种状态。

综上所述,人们对全面健康的标准可理解为:只有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人,才是真正全面健康的人。

所以,现代习武人的健康定义,不应该只是单纯理解为学武练功就健康, 因为人常常会被自身的七情六欲所控制,更是被天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左 右。虽然科学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但同时也给人的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 响。因此,学武练功者还应该充分认识并顾及到人、天内外兼同的身心融合。 由此,我们对全面健康的标准可以理解为:首先考虑我们的躯体健康,其次是 心理健康(含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含自然环境)。如此合一,才 能算是一个身心融合的,真正全面健康的、技艺有望不断提高的习武之人。

浏览1,2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