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身八式
强身八式,是秘宗拳东北派传承习练中,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健身养生功法。
纵览现代盛行的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从基本的跑步、游泳、举重及各种球类等, 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即因运动中的缺氧,导致了人的呼吸与血液循环不能 同步协调。而传统武术的站桩法却能较好地补救这一缺点,因为站桩是可以充气 增氧、添补能量的一种上佳的健身养生功法。实践证明:传统站粧可以较好地排 除因运动过于激烈,以至无法及时充氧补能的问题。习练中,人体血液循环加速, 使血液中携氧量大增,深长的呼吸提高了肺活量,也促进了氧对自身的有效供应, 所以,此功法能使疲劳得以恢复,较好地达到养生强身的目的。
本段将介绍秘宗拳所传承的强身,分文、武两种。
其中文八式为坐功,包括宁神打坐、怀中抱月、震弹玉枕、回头转颈、推摩腰肾、 手转双轮、按摩攀足、任督慢运八节。
武八式为站桩,包括:擎天按地、抓捋平拳、拨云推山、踮脚顿踏、左右幵弓、 背后看踵、举手钻云、俯身盘根八节。
这里,将站桩强身八式的练法介绍如下:
第一式、擎天按地
面向南方并步站立,两手抱拳,拳心向上,置于腰两侧;两眼前平视,心 静气平。
两拳变掌掌心向上,然后两手手指交叉置于小腹前,两掌缓缓沿着腹、胸 向上提起,同时配合细匀缓慢吸气。
上动不停,在胸前两掌内旋翻转近一周,使掌心仍向上,缓缓直臂擎起过 头同时徐徐呼气,至两臂伸直,仰头目视两掌。
片刻,吸气并掌心翻向下,沿原路返回下按,同时呼气并直膝俯身直按到地。
片刻,两掌心翻向上,上身缓缓直起,两掌如将地扯起,同时细匀慢长吸气, 使两掌沿着腹、胸向上提起如动作2,再重复3、4、5共做四至六次。
两手下垂,双臂分别向左右两侧直臂、两掌掌心向上托起,继续托过头高, 至两臂相对直臂立掌时,两手屈腕指尖相对。
掌心向下,屈肘沿头、胸、腹下按至小腹处,自然呼吸后,垂手而立。
第二式:抓捋平拳
并步站立,心静气平。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抱置于腰部两侧,左腿向左开立, 屈膝蹲成骑马式,右拳边内旋边向前徐徐打出,拳心向下高与肩平。
右拳五指张开如抓重物沉肘向后捋带,边捋边外旋握拳,使拳心向上屈臂收至腰间。
右手回腰的同时,左拳边内旋使拳心向下,边向前以平拳徐徐打出,高与 肩平。
动作同2、3,唯左右方向相反。注意拳打出时,腰可顺拧,眼随手走,呼 吸自然。
重复2、3、共做四至六次后,收左拳同时收左腿并步起身,垂手站立。
两掌分别向两侧抬起,掌心向上托过头高,至两臂相对直臂立掌时,两手 屈腕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屈肘沿头、胸、腹下按至小腹处,自然一呼吸后,垂手而立。
第三式:拨云推山
两拳抱腰拳心向上,心静气平片刻。左腿向左侧开步,两腿屈膝蹲成骑马式, 左手屈臂置于右胸前,使指尖向上成立掌,掌心向右,目光平视,呼吸自然。
向左转身的同时,左手向前、向左侧弧形搂手后,外旋变拳使拳心向上屈 臂沉肘握置于左腰侧;右腿将膝部挺直成左登山式,右掌徐徐直臂前推,眼注右掌〇
向右转身的同时,两腿屈膝蹲成骑马式,右手屈臂置于左胸前,使指尖向 上成立掌,掌心向左,目光平视,呼吸自然。
上动不停,继续向右转身的同时,右手向前、向右侧弧形搂手后,外旋变 拳使拳心向上屈臂沉肘握置于右腰侧;左腿将膝部挺直成右登山式,左掌徐徐直 臂前推,眼注左掌。
向左转身的同时,两腿屈膝蹲成骑马式,左手屈臂置于右胸前,使指尖向 上成立掌,掌心向右,目光平视,呼吸自然。
继续向左转身的同时,左手向前、向左侧弧形搂手后,外旋变拳使拳心向 上屈臂沉肘握置于左腰侧;右腿将膝部挺直成左登山式,右掌徐徐直臂前推,眼注右掌。
重复3、4、5、6,左右共做四至六次,起身垂手并步。注意动作徐缓舒展, 呼吸自然。
收式同第二式“抓捋平拳”中第6动作。
第四式:踮脚顿踏
垂臂而立,心静气平片刻。向左开步约与肩宽,脚趾微微扣地,两手指尖 相对掌心向上,置于小腹前。
两掌沿腹胸慢慢上托,同时两脚跟随之踮起,脚趾用力扣地,膝绷紧并缓 缓吸气;当托至肩平时,两掌腕同时内旋翻转,使指尖相对、掌心仍向上托至直臂, 仰头看手。
稍停后,使头正目平视,两掌徐徐向身体左右侧双分下落至肩平,成直臂 立掌掌心朝外,同时缓缓呼气。
片刻,再继续下落的同时,周身猝然放松,两掌直臂拍垂于体侧;同时, 两脚跟随之下落踏地有声,成开步垂臂而立。
重复1、2、3,共做四至六次。
收式同第二式“抓捋平拳”中第6动作。
第五式:左右开弓
面向南方并步站立。两手腰侧抱拳,拳心向上;双腿稍屈,左脚向左侧迈步, 上身左转成左弓步,左拳经脸前上架,右拳向体右侧(南方)徐徐平打,高与肩平, 眼看右拳。
片刻,两拳变掌,左掌由上向左侧直臂掌心向下,和右臂同时于左右两侧, 缓缓垂下并慢慢向右转腰面朝南方后,变拳抱于腰间。
向右转体,左腿在左后方挺直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拳经脸前上架,左拳向 体左侧(南方)徐徐平打,高于肩平,眼看左拳。
动作同2, 3唯左右方向相反。
重复2、3共做四至六次后,两拳变掌,右掌由上向右直臂掌心向下,和左 臂同时于左右两侧,缓缓垂下起身正面向南并步而立。动作中须保持呼吸细匀自然。
收式同第二式“抓捋平拳”中第6动作。
第六式:背后看踵
并步抱拳,将两拳变掌掌心向上,再两手手指交叉置于腹前,屈颈目注双掌, 使双掌同时向左、向上端托移动。
移于左肩高时两掌内旋,小指侧由下向前再向上,使掌心朝上过头直臂向 上托举。
此时,向右后侧转头弯腰,眼看右足跟,同时两臂及躯干随之向体右倾斜。
片刻,直腰正头恢复两臂直臂上托举,并向左、向下移至左肩高时两掌外旋, 小指侧由后向上、向前再向下使掌心向上收于腹前,再屈颈眼注双掌向右、向上 端托移动。其时,眼随手走,腰部和躯干放松并随着动作左右徐缓弯曲摆动,且呼吸要深长细匀自然。
动作同2、3、4,唯左右方向相反。
重复2、3、4、5,共做四至六次后,垂臂而立。
收式同第二式“抓捋平拳”中第6动作。
第七式、举手钻云
左腿向左开步与肩宽,抱拳而立,拳心向上,脚趾微微扣地。
右拳变掌掌指向上,掌心向右后侧,沿上身及头部右侧缓缓上举。
当掌过头臂举直后,掌向内旋,成为掌心,向前时,要伸臂使掌指尽力向 上钻顶。
配合呼气使右手松臂沉肘,右掌随之下行至腹前时,使掌心向下收于腰之 右侧。
动作同2、3、4,唯左右方向相反。
重复2、3、4、5,共做四至六次后,两臂下垂而立。保持呼吸深长自然。
收式同第二式“抓捋平拳”中第6动作。
第八式:俯身盘根
左腿向左开步约一肩半宽,垂臂而立。
上身向左旋转并慢慢俯下身来,将两手攀抱膝部挺直的左腿踝部,使左腿 与左胸及头面部接触片刻。
徐徐右转,两手改换攀抱膝部挺直的右腿踝部,使右腿与右胸及头面部接 触片刻。
重复2、3,共做四至六次后,两腿并步起身垂手而立;再松腰前躬将上身 下俯折叠,使两手随着俯身顺腿徐徐抹下,抱住两腿踝部,使面部轻触胫骨片刻。
两手掌心向上,随着慢慢抬头起身,向左右两侧抬起至直臂上举后,两掌 心相对;接着两掌向下并屈肘,使双掌沿头、胸、腹下按至小腹前。
边调整呼吸深长细匀,边将两掌翻成掌心朝上,沿腹部缓缓向上托至胸高。
接着翻掌沿原路按下。6、7共做三次,使周身放松、呼吸自然,片刻,垂 手结束。
本强身八式在习练时应保持以松静柔缓为主,各式的习练数量和习练速度均 因人而异。若就养生而言,习练中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个动作、某个角度等外在 形式,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功式内在的理解层面上,能正确悟透功式的真正含义,
秘系奉东;浓的访法
才可能正确合理地有效进行,使身体越练越好,精力越练越旺盛。另外,练功应 该持之以恒,老话有:“行、站、坐、卧不离这个。”习练的关键就是使自己的 神静、身静;进入“安心定性、敛神聚气、精神内守”的状态。要心绪稳定,要 内外自然,要不急不躁,要稳如泰山。本功虽然动作简单,但功效颇大。可疏通 气血,舒筋活络,使自身元气通三焦、过经络而循行周身,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用现代医学分析,就是活动全身的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种生理机能。若能长期习练不綴,收效定当会积寸见尺。倘若打通任督二脉,继而则气通小周天。养气功深者,即 可运气通至大椎穴。此时,气分两路,一路经两手外、内归于膻中穴,同另一路 由顶门沿任脉直下而合归于丹田。于是,再缓缓俯身两手攀足,即可如法打通腿 部经脉,天道酬勤功到自成,终使气通大周天,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浏览5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