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级套路 ——八大挙

八大掌又称八大母掌或老八掌,是八封掌传统技法体系的核 心。在民间,由于流传地域广泛,支派间所传习的八大掌从动作 到名称均不尽相同。本章节在归纳、总结各家传统掌势的基础上, 本着遵循传统,突出技法,保留风格的原则,对个别掌势做了相 应的调整和充实,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八大掌的精华与风貌。

由于八大掌是在不断走转中变换掌势,为使图解与动作说明 更加条理,本章均以左转势示例说明,右转势的动作相同,唯方 向相反。练习时可就其八掌中的一掌单独习练,也可将八掌贯串, 前后穿插地连环练习。

一、动作名称

第一掌单换掌


  1. 起势                                        摆步横撑(推窗望月)

  2. 扣步掩肘(闭门掩肘)      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第二掌双换掌

    1.扣步转身撩掌(行步撩衣) 2.提步穿插掌(指天插地)

    3.弓步双挑掌(二郎担山) 第三掌顺势掌
    (1) 回身搂掌(走马活携)

    (2) 扣步蔽下穿掌(叶下藏花) 6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1) 扣步转身(走马回头)

    (2) 上步盖掌(脑后摘盔)

    3.撤步磨肋掖掌(乌龙摆尾) 第四掌背身掌
    4.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5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1上步片旋掌(迎风挥袖) 2•背身探掌(背身吐信)

    3.扣步穿掌(青龙出水)

    4.插步探掌(双蛇吐信) 第五掌抽身掌
    7. 回身按掌(回头望月)

    8. 扣步疏下穿掌(叶下藏花)

    9. 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1.扣步抱掌(狮子张口) 2.转身截肘(霸王捆肘) 3•上步仆肘(拍胸仆肘) 4.抽身吸化(懒龙缩身) 第六掌磨身掌(1) 跟步合掌(猛虎出洞)

    (2) 撤步掖撞(推山入海)

    7.扣步蔽下穿掌(叶下藏龙) 8.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1.扣步削抹(纯镰割谷)

    2.摆扣俯身上穿掌(乌龙绞 柱)

    第七掌翻身掌
    3.摆扣转身禕掌(玉带围腰) 4•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5•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1•迎门点腿(丹凤投巢) 2.仆步插掌(燕子抄水) 3.翻身穿掌(大蟒翻身) 4.仰身云掌(云龙献爪)5.拧身盖掌(泰山压顶)

    6.退步双按掌(白蛇伏草)

    7. 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8. 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第八掌回身掌

    1.扣步劈掌(乃劈华山)
    2.转身削掌(风扫残云)
    3.上步獠掌(拨草寻蛇)
    4.转身刁探(蟒坨出洞)
    5.上步推掌(顺水推舟)

    6.转身下插掌(夜叉探海)

    7.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8.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9.收势

    第一掌单换掌(左势

    1.起势

    1. 正身站立,两脚并齐;两臂自然垂于腿侧,悬头竖项,两 肩松垂,自然呼吸;目视前言(图1)。

    2. 两臂外旋,掌心向上,沿身体两侧向上托起,肘部微屈;


    目视前言(图2)。图片2 图片1

    当两臂平托至略高于肩时,两小臂屈肘内旋,掌心向下

    指尖相对,经体前下落按于小腹前;同时,屈膝略蹲;目视前方

    (图 3)。左脚向前上一步;两掌在腹前交叉(右上左下)沿体前 向上穿出,左掌在前.右掌在后•置于左臂肘关节上侧,掌心均 向上;目视左掌(图4及侧面图)图片3

    上体及两掌不变;两腿交替沿弧走转,成行步左推掌 (图 7、8、9)。

    〔要点〕

    两臂平托时,注意沉肩坠肘;屈臂下按掌的同时下蹲,头要 顶,气要沉,两臂圆撑;行步推掌时两臂的拧裹力要与身体左转 速度协调一致,上体不可俯仰歪斜;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敛臀 裹胯,两膝相抱,脚趾扣地,使周身上下完整不懈。

    右脚上一步在左脚尖前扣步,面对圆心;同时,左臂屈肘外

    扣步掩肘(闭门掩肘)两臂内旋,两掌翻转,肘微沉向前平推,上体同时左转; 左掌高与眉齐,右掌置于左肘下方,掌心均向外;同时,右脚弧 线向左前方上一步,脚尖微扣;目视左掌(图5、6)。图片4 图片5上体左转,左脚向左迈半步,脚尖外摆,右脚不变;同时,两 臂内旋,由右向左横掌撑出,左掌在前,拇指向下,掌心向前,高 与肩平,右掌置于左肘内侧下方•拇指向下,掌心亦向前;目视 前方(图11)。

    摆步横撑(推窗望月)图片6转身摆步与两臂撑撞要协调一致;重心偏于右腿。

    身体继续左转,右腿随转体向左脚尖前扣步,左脚不变,两 膝靠拢,背对圆心,•同时,左掌不变,右掌外旋,擦身贴肋向左 腋后穿掌,掌心向上;目视右掌指尖方向(图12)。

    〔要点〕

    左臂保持弧形撑力,切勿散劲;右脚扣步与右穿掌要与拧腰 紧密配合,协调一致。

    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掌旋腕屈肘置于右肘里侧上方,五指向前,掌心向上;目视右掌 (图 13)。上体右转,两掌臂内旋由左向右推掌,右掌在前,高与 眉齐,左掌置于右肘内侧下方,掌心均向外朝向圆心;目视右掌, 沿圈走转(图14)。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要点〕

    穿右掌时,两臂拧裹钻翻,劲力不可丝毫松懈,要手脚相随, 精神贯注。 k

    第一掌单换掌(右势

    1. 起势(同左势)

    2. 扣步掩肘(闭门掩肘)


    动作说明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5)。

    1. 摆步横掌(推窗望月)


    动作说明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6)。

    4•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动作说明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7)。

    1. 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


    动作说明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8、19)。

    第二掌双换掌(左势

    1.扣步转身撩掌(行步撩衣)

    (1)右脚上一步至左脚前扣步,左脚不变,膝略屈,面对圆

    38

     

    心;同时,左掌臂屈肘外旋,向右侧横劲掩裹,冒:于头左侧前上 方,五指向上,掌心斜向里,右掌不变,置于左肘外侧下方•五 指向上,掌心向外;目视前方(图20)。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后方迈半步,'脚尖外摆.右脚不变• 两腿屈膝成半马步;同时,左掌内旋,由上向下、向前弧线撩掌. 拇指向下,掌心斜向前,高与肩平,右掌外旋屈肘回收至右腹侧. 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1)。



    1. 上体继续左转,右脚向前迈一步至左脚前扣步,左脚不 变,两腿屈膝,两膝靠拢;同时,右掌掌心向上,檫身贴左腋下 向身后穿掌,掌心向上,左掌不变;目视右掌(图22)。

    2. 右掌外旋贴左臂外侧上穿,指尖向上,成螺旋掌;同时, 左掌外旋屈肘收至右内侧前.五指向上,目视右掌(图23h




左掌指尖向下,掌背沿右肋及体侧下插于右小腿外侧处_

图片12图片13图片14

〔要点〕

摆步、撩常动作要协凋一致,左掌与左脚应上下相对,重心 偏于右腿。

提步穿插掌(指天插地)右掌不变;同时,左脚提起靠于右脚踝内侧,脚尖点地,右腿屈 膝下蹲;目视左掌(图24),图片15

右掌上穿,左掌下插时要有滚钻争裹之力,两臂垂直成一线。  3.弓步双挑掌(二郎担山)

下方(图25)。图片16

〔要点〕

仆步伏身要低,弓步撩掌要两掌劲力合一,力求连贯协调,舒

展自然。

4.回身搂掌(走马活携)

左脚沿弧线向左横迈一步仆腿,脚尖里扣,右脚不变,右 腿屈膝下蹲成仆步;同时,右掌内旋由上下落,左掌上起,两臂 交叉,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掌心均向下,面对圆心;目视左右腿蹬起,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前,掌心朝右,右 掌向后撩起,掌心朝左,小指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左掌(图 26) 。

图片17

  • 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不变成半马步;同时,右 掌掌心向下,在右胯旁自前向右、向体右划一平圆;目视右掌 (图 27)。


重心后移,两脚不变;右掌翻转向右、向回搂带,置于 右肋处,掌心向上,左掌不动;目视右掌(图28)

图片18图片19

回身搂掌突出拧腰,要有搂抱夹携之力。扣步腋下穿掌(叶下藏花)

重心上移,右腿蹬起,向左脚前扣步,背对圆心;同时,左 掌由左向右圆撑,掌心向外,右掌擦身贴叻自左腋下向身后穿掌. 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9)。回身行步推掌(青龙探爪)上体右转,右脚外摆;同时,右掌随转体自左臂下向上 穿,置于右前上方,高与头齐,掌心向上,左掌外旋回抽,置于 右肘内侧上方,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30)。上体右转;同时.两掌内旋,肘微沉向前平推,右掌高 与眉齐,左掌置于右肘内侧下方,两掌心均向圆心,沿圈走转;目 视右掌(图31)图片20

浏览3,0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