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


一、八极拳之乡——河北省沧州孟村|八极拳





近年来由于交通的发达,闭锁性的地域左义也因现代化而开 放,各地的人们互相交流,以前被视为各个地区秘传的武术,也 不分地域地传播开来。



但是贯通古今,武术最盛的省分要说是河北省了,而其中又 以沧州一地为最。沧州在天津南方,包括了以沧州市为主都的盐 县、孟村县和黄骅县一带?是从古至今武术家辈出之地,尤其是 孟村县被称为“八极之乡”,以吴家为中心,流传着八极拳。



沧州因时代的不同也被称为沧县,但在【水浒传】之初,记载 着这是禁卫军武术师傅林冲蒙寃而被流放的“流刑之地”,因此可 知,此地是荒凉的广漠黄土地带,郊外有密生的松林。



此地的松树是大约与人等高的矮小植物,因为面积非常辽阔 ,因此是盗贼、罪犯和乱军们极好的隐身处,这些人为了生存下 去,往往掠夺行人或乡民的财物。



因此,此地的居民很早就为了自卫,而在各个家族和聚落里 练习武术。也有传说是那些叛军和为逃避官兵至此的武术家,将 武术流传下来的。



例如,现在流传的“夜战八方刀”的有名刀术,又别名“闯王 刀”。“闯王”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反抗朝廷时的称号,“李自成之 乱”的叛军则称为“闯军”,依沧州流传的传说,此刀术乃“闯军” 的一部分将领逃到此地时流传下来的。



到了淸朝,中国武术家中有为了生活而凭着本身的武术护卫 东西的运送和脓人的安全为职的,一般称这种职业为“保镖”,护 卫者称为“镖师”或“镖客”,镖师们所组成的组织称为“镖局”。



对于土地荒凉,农、工、商各业都无法兴盛的沧州年轻人而 言,以武术扬名也是立身的方法之一,因此沧州遂产生了许多镖 师。



镖师在护送贵重物品时,大规模的要将物品装在马车上,竖 立镖旗,数名镖师随行,在经过都市和村落时,前头的镖师即大 喊「过门!」等,以便威压当地的盗贼和无赖汉。



在当时以镖师为职者,都是对自己的技艺相当有自信的武术 家,或和各地武术家、地方权贵熟识的人。镖师们竖立镖旗,威 风凛凛地通过各地,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通过沧州时,把镖旗拿 下,不敢出声、静悄悄地通过。



在这个武术盛行、高手云集的沧州,若想以武术自夸威压的 话,必会招致沧州人的反感而受到挑战;且也曾有非常有名的镖 师在沧州受到了耻辱,因此有在沧州,镖师们是静静地通过。 不知何时,绿林和武林间流传着一句话:「镖过沧州不叫镖」。



以沧州为主流传下来的拳法中,多是太祖拳、燕靑拳(别名 秘宗拳、迷踪艺)、八极拳、劈挂掌、翻子拳、功夫拳和六合拳 等重实用性者。



而且北方知名的武术名人多是出自沧州,古有李云表、李大 中、张克明和丁发祥。淸朝末年到民国时代是“大刀”王五(王正 谊)、“神抢”李书文、佟忠义、陈玉山和李雨山。稍后又有创设 天津武士会的马凤图、中央国术馆敎师马英图、溥仪皇帝的武术 敎练霍殿阁等在武术界均享盛名。



战前在南京国立中央武术馆担任敎练者,大多是沧州出身, 现在出身于中央国术馆者,也至各地敎授武术。



八极拳是淸朝后期,沧州之南孟村鎭的回族吴家所传,不久 ,就在汉人间流传的拳法。





浏览6,2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