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 竞赛大会中设有拳击比赛项目,有7个单位的27名拳手参加了 6 个级别的比赛。张立德、王守忻、靳金铎分获中量级、最轻级和 次重级冠军;余吉利在次中级中击败所有对手;轻量级与轻中级 的桂冠被陈新华和孙吉柱分获。195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 拳击、击剑、技巧运动表演赛上,参加拳击比赛的有12个单位 的46名运动员。在所设的5个级别中,蝉联最轻级和轻量级全 国冠军的是王守忻和陈新华。1957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十五城 市拳击锦标赛,有53名运动员参加了 9个级别的搏斗。在这次 拳击盛会上,我国最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张立德、周士彬、陈新 华、王守忻再次获得了四个级别的冠军。其它级别的冠军被张华 强、许连生、顾景裕、王修纯和叶来洪所获得o 1958年,我国 拳击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盛会——20城市(实际有21个城市参 加)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在北京开幕。有142名拳手参加 了比赛,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的是上海队、北京队和天津队。从 过去历届比赛情况看,参加拳击比赛的城市和地区越来越广,选 手也越来越多。1958年3月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了全国体育院系 拳击教师训练班;同年8月,国家体委在上海集中全国选手和教 练员,又举办了一次拳击教练员培养班°虽然拳击运动在我国开 展较晚,但我国老一辈拳击健将们在50年代所进行的顽强努力,

的确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为我国今后开展这项运动打下了基 础。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筹委会曾把拳击作为大会竞赛项目, 由于体育运动的“大跃进”,各省市为了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放 卫星”,作贡献,盲目发展拳击运动,出现了不少伤害事故。后 来感到大规模全国性拳击比赛条件还不成熟,就暂时撤销了这个 比赛项目。

1959年3月,由于种种原因,拳击被迫暂停开展。

1979年12月,世界著名拳王、美国人穆罕默德•阿里应邀来 我国访问。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阿里时指出“拳击运动也可以成为 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的渠道”之后,拳击运动开始复 苏,不少城市相继举办了拳击表演和比赛o 1985年,阿里第二 次访问中国,1986年阿里三访我国。

1980年国家允许拳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为正式恢复 拳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82年2月,当时的国际业余拳击 联合会秘书长安瓦尔•乔杜里(现任国际业余拳联主席)应邀来 我国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讲学。乔杜里先生说: “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十多亿中国人民参加的国际体育组织,称 得上是真正的国际体育组织厂

1986年3月,我国正式恢复了拳击运动。1986年8月,国 家体委陆续下发了《开展拳击运动暂行规定》、《拳击活动的安全 防护措施》、《拳击竞赛管理办法》等文件。1986年11月在上海 体院举办了首届全国拳击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1987年1月 在北京举行了恢复拳击后的第一次拳击比赛。1987年4月,中 国拳击协会(CBA)正式成立,5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拳击 锦标赛。1987年6月,中国拳击协会被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 18(AIBA)正式接纳为第159个会员,使中国业余拳击进入世界业 余拳击的大家庭当中。

拳击运动在我国恢复十多年来,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 世界和洲际大赛上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到1997年,全国已有 41支专业拳击队伍,参加拳击训练的专门运动员达1400多人。 许多省、市具有优秀的后备队伍,一部分地、市的业余体校相继 成立了拳击队。具有专业拳击教练员120多人,国际裁判员8 人,国家级裁判员60多人,为开展广泛的拳击运动打下了一定 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和洲际大赛上捷报频传。1988 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我国拳击运动员刘栋进 入了前8名。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运 动员白崇光获81公斤级冠军。1993年亚洲拳击锦标赛上,我国 运动员江涛获91公斤级冠军。199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 运动会上,我国拳击运动员共获4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我国拳击运动员获1银2铜。1994年在 泰国曼谷举行的第7届世界杯拳击赛中,我国运动员单孝强获 54公斤级第7名0 1995年亚洲锦标赛上,我国拳击运动员共获 得4枚铜牌。1997年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上,我国拳击运动员获 得5银5铜的好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 奥运会上,我国著名拳击运动员江涛获得了 91公斤级拳击比赛 的第5名,这是我国拳击运动员有史以来在奥运会拳击比赛中取 得的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我国拳击界的士 气,为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树立了信心,看到 了光明的前途。

在开展男子拳击的同时,我国女子拳击也开始发展起来。

 

三、拳击运动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1987年,我国的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地就开始了女子 拳击。1995年7月,在沈阳举行了第一届女子拳击邀请赛,使 我国女子拳击逐渐开始走向正轨。从我国开展女子其它项目,如 举重、柔道、足球、垒球等成功经验来看,我国女子拳击经过科 学、系统地训练,通过比赛的锻炼,一定会走到世界女子拳击的 前列。


  • 拳击运动的特点


拳击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既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运动特 点,又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拳击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运动员 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 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 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 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 方腰髓以上的身体部位。

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因为高水平的拳手在 比赛时,表现出强劲有力的攻防动作,拳法突然迅速、攻势凌 厉,令人眼花缭乱,并且动作潇洒自如,姿态优美,给人以艺术 性的美感。拳击不但表现出力量、技术、意志、心理、智慧的竞 技和健美的艺术,而且可以培养人崇高的审美观,塑造人的心 灵。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 5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 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耳厚,比 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 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 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 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业余 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 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 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 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拳击看作是野 蛮、残酷,不讲人道的运动。特别是受商业规律及金钱制约着的 职业拳击比赛,由于比赛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并以击倒对方 为目的,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事故,更给拳击运动蒙上阴影,这就 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我们国家在1953年和1959年两 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但是, 这种担心和忧虑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如果对拳击运动有了深入的 认识和了解,人们就不会对拳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

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 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 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 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 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 栏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 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

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 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 22

 

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 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 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并且要具 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战胜对手。参加 拳击比赛必须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练就强健的体魄,掌握优 良的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还要具有顽强拼搏、勇于争胜 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 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 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 显、最优秀的特点。

浏览1,6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