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赛前三个月的训练

  • 一、现代泰拳超级擂台战士特训法

  • 必要的准备工作——————

  • 对于要成为擂台拳手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名教 练和一些有用的器械如踢靶、香蕉沙袋(超长超重的沙袋)、 手靶、拳击手套和头套。器械质量要好,且为武术专用品。 合适的器械能使训练者在锻炼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搏击者应 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则会使注 意力不集中,最终导致与冠军失之交臂。

  • 教练应安排好训练步骤,测试他的技能,并帮助其将精 力完全放在训练上,而不去管有关比赛的其它事情。搏击者 应控制体重,加强心理和生理的耐力、持久力。

  • 加强身体和功力锻炼,使身体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足够强 壮,抵得住对方的拳打脚踢。

  • 教练应负责安排一些对打练习,既能使■方得到了锻炼, 又能了解学员的进展。教练还要研究对手的情况,习武于哪 所学校,哪种流派以及他的强项和弱项,使他的学生能进行 有力的防御和反击。

  • 如果教练在以上提到的方面未做得很好,就会使学员与 对手实战时毫无准备。训练是非常严格的,教练与搏击者应 全力以赴地为将要进行的比赛做准备。

  • 尽管搏击者一直坚持训练,时刻保持着这种状态,但在 比赛三个月前就要开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让我们更详 细的说明实战前所需的锻炼。

  • 二、采用倒计时方式进行赛前特训

  • 比赛前三个月——拳手每周训练3~4天,每天4~6小 时。一旦力度加强,速度、耐力自然也会跟上。每次训练开始 前,都应进行2~3公里的慢走,花30分钟跳绳,以正常速度做 100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然后以1/2的正常速度各做50,可锻 炼胸肌和腹肌。

  • 剩下的时间应进行技巧和动作方面的训练。首先练习绕手, 这是所有拳击组织规定的练习动作。绕手可加强关节的力度,保 持手部的柔韧性。之后先以假想对抗以击影练习方式进行泰拳的 基本动作练习。注重于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时间,所以不需用太大 的力气。图片1

  • 然后,用踢靶(图652)、手靶(图653、654、655、656、

  • 赛前两个月——训练次数增加为每周4天,且训练时间 有所延图片2 图片3657)和香蕉沙袋做3分钟一回合的练习,共做三回合,每次完 后休息1分钟。接着再进行一次,这次着重训练技巧,而不是力 度。每次锻炼的最后,搏击者通过一般的柔软体操和伸展运动使 身体恢复平静。再涂上加热的涂抹油,作为放松的最后一步。一 旦搏击者身体更加强壮,可增加训练次数,且必须开始进食低脂 肪、高热量、高蛋白质的健康食品,包括水果、蔬菜、瘦肉、大 米和其它谷物。

  • 长。为加强心血管的锻炼,可每次慢跑3~4公里。技法 训练要求更加严格,有条理。进行轻度的对抗训练,允许搏击者 施展身手,以调整移动的时间。

  • 内围扭缠对手的角力练习,也是对抗训练的一个项目。搏击 者不许用力,只许使用技术进行此练习。

  • 假想拳击练习、对抗训练,使用器械的训练次数增加为5个 回合,每个回合4分钟,每次结束休息1分钟。这是为达到实战 中所需耐力做准备。

  • 传统的专业拳手训练为5个回合,每次3分钟,休息2分 钟。此时使用踢靶的训练要求更加严格,加强出拳、踢腿的力 度。踢靶的移动方式应模仿打斗中对手的行动。此时,还可使用 速度球来帮助手和眼睛协调运动,加快手的出拳速度。搏击者应 继续食用上面所提到的健康食品,并保证每晚6 ~ 8小时的睡眠。

  • 观看录像学习。比较其他搏击者的格斗方式,以及强项和弱 项。

  • 赛前一个月一一搏击者的每个动作都要全力以赴,这也 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以此向教练证明其动作干净有力。对抗训 练难度加大,一般是同时对付3〜4个不同的对手。这样可以对 不同的风格都有所了解。扭缠对手的角力技巧在本阶段更富有进 攻性了。

  • 训练次数为一天2次:早上和晚上,每周4天。早晨,选手 要慢行7~8公里,跑步1小时或者进行30次x 50米跑。在与假 想对手作泰拳练习时,要充分利用手、肘、膝和腿立体联合协调 运动。使用踢靶和重沙包(图658)进一步提高技能,加强力 度。

  • 每晚的锻炼始于3~4公里的慢行或跑步40分钟,回到训练二、以攻为主速成速决攻势防御攻防合璧

    现代泰拳在实战中十分强调攻击的主导作用,他们认为敌人 无论多么强大,“强攻必下、因为,从格斗角度来讲,唯有进攻 方可最终打败对手,成为真正的胜利者。所以,理想的格斗技必 是攻击力强劲的格斗技。现代泰拳无论是“唯力派”选手或“唯 技派”选手,均有极强的整体攻击力,与敌对阵时,多采取主动 攻击态势,以求压倒对手,夺取全胜。无限制泰拳在进攻为主的 思想上与现代泰拳一脉相承,特别重视习者整体强悍战斗力的熔 铸,从而保证习者在真实的格斗中,凭借重拳铁腿,以暴制暴, 随时能凶猛地撕破对手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敌重创, 捍卫自我人格与尊严。因此,在强调“主动攻击,长攻必下”战 略的同时,泰拳又特别强调速战速决的自卫格斗原则°

    “攻与防向来是格斗技中一对最主要的矛盾。能否迅速进行 攻防转化是衡量一种格斗技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泰拳能屹立 世界拳坛数百年不倒,不仅是因为泰拳拥有威力巨大的攻击武 器,而且还因为泰拳具有固若金汤的防御工程。在无限制泰拳体 系中,全面立体、威力无匹的攻击武器为习者提供了全面立体的 防御武器,手防、肘防、膝防和腿防等全方位的防御技术构成了 泰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正是所向披靡的攻击力辅以滴水 不漏的防御技巧,攻防合璧,方使得泰拳习者格斗纵横,进退如

    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并不提倡单纯的技术性防御,因为单 纯的防御只会助长对方肆无忌惮地攻击气势,造成被动挨打的局 面。所谓“长攻必下”,在雨点般地拳脚横飞之下,单纯的防御 迟早会被对方突破防线,一败涂地。无限制泰拳体系更一针见血 指出在遭遇街头巷尾的突然袭击中,倘一味防御而无反击,必造

    成严重后果!所以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体系一方面重视“防御 是进攻的基础”,另一方面亦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换言 之,始终以进攻为主导,并用进攻意识来打防御,在格斗中始终 把进攻和防御作为一体来执行,攻防合璧,绝不分裂。立体攻 防,攻中寓守,以攻为守,以攻止攻,始终占据格斗主动,正是 泰拳高效率攻防转换的奥秘所在。

    “以攻为主,长攻必下”的“攻即为守,防也要攻”,是现代 泰拳和无限制泰拳实战应用最基本的攻防指导原则。

    (―)在攻击方面,特别强调发挥压制性强攻威力,速战速决

    现代泰拳以拳脚简练高效,攻击力强劲著称,无限制泰拳吸 取了现代泰拳经典高效的攻击技术精华,围绕“低难度,高效 能”的无规则完全实战技术的应用形成特训体系,不仅要求习者 在进攻中学会简单、直接地发挥出攻击最大威力,更特别强调习 者一旦投入实战,就必须毫不犹豫、全力以赴,力求依靠突然凶 猛的攻势,凭借“长攻必下”之利,速攻强击,以快制慢,出其 不意,在6~20秒内,速战速决。因为无规则的完全实战与擂台 竞技不同,没有回合,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没有充足时间可供 调整战术与敌周旋或缠斗,因此你必须控制局势,尽快结束战 斗!毫无疑问,在真实格斗情况下,与敌人纠缠时间长一分,危 险也就增加一分。

    全力以赴的速攻强击打法在街头巷尾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它能在特定情势下,激发出无限制泰拳习者的杀手本能,在短时 间内以压倒性的气势和攻势,令对手身体和心理受到极大地突然 打击和威慑,从而达到一举摧垮的目的。对付那些缺乏格斗经验 的、大意的或因盲目自信而无防备的攻击者,采用速战速决,全 力以赴的压制性强攻战术,往往可收奇效。记住:现实生活中, “老实的怕无赖,无赖的怕拼命的”,进行真实格斗,道理也是一 不过,在泰拳中应付街头挑衅的最好办法,仍是“三十六计走为 上”。

    (二)在防御方面,多样化的进攻促进了立体化的防御

    “防御是进攻的基础”,格斗中即便你的攻击力再强,倘无法 随时有效的化解对方凌厉地重拳或重腿的攻击,难免胜果不保。 在无规则的完全实战中,薄弱的防御或攻击中没有防御意识,更 会遭至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泰拳体系要求每位习者务必 象重视攻击技术一样,熟练的掌握好最基本的防御技术,实现攻 防合璧。在泰拳无规则格斗体系中,手、肘(臂)、膝、足等身 体关节部位均可高效直接的运用到防御中去,加上利用灵活的身 法以及快捷步法的配合防御,构成了泰拳坚固而不失机动的整体 化防线。如(图9)的肘防和(图10)的膝防,系以身体最坚硬 关节部位,充分发挥“短手自顾”功效,防御对方的近、远程的 大力攻击,以硬碰硬,特具效果。有时以硬碰弱,更有连消带打 作用。现代泰拳立体化攻击,直接促进了无限制泰拳防御的立体

    化。泰拳师在擂台上为抵御对方重力扫踢或组合强攻,无限制泰 拳习者在街头巷尾为化解突如其来,难以判断的狂挥乱打,常常 会同时启用手、肘(臂)及膝、腿形成一道立体的、牢固的防御 壁垒,严密遮封住自己上、中、下三路重要目标(图id,即可 有效而又稳妥安全地瓦解对方的猛击,求得缓解时机,转守为 攻,此种全封闭式防御技巧,为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中特有的 立体防御法。根据同样原理,习者可在格斗中自由变通运用肘膝 手足的联合防护,达到全面立体的防御效果。当然,此技易耗体 力,一般多用于防御对方重力攻击或变化快,难以判断的连续的 突然强攻。
    图11立体式防御

    (三)在防御反击方面,攻中寓守,以攻止攻的攻击型防御

    任何有效的防御均非格斗的目的,格斗的终极目的只有一 个:战胜对手!而这必须依赖强劲地攻击,所以在实战中,无限 制泰拳强调在坚固的防御基础上,坚决贯彻以攻击为主导的思 想,提倡攻守合璧,以攻止攻,以攻为守。即使是处于劣势下, 亦随时保持进攻的余地和强盛的攻击欲望,把握每一个虚隙发动

    反击。最典型的就是无限制泰拳习者在边防边退的情形下,依然 会发出突然有效的阻截反击,力求反客为主,此即所谓“攻即为 守,防也要攻”的无限制泰拳攻防精神实质。正是此种极具攻击 性的攻击性防御战术思想,造就了今日攻防转换效率极高、杀伤 力强悍凶猛的无限制泰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以攻止攻,攻击即为防御


    事实证明:任何攻击必有空当,因此利用对方因攻击而暴露 的空当,直接以攻击来化解对方的攻击,是为无限制泰拳中最高 级的防御反击形式——严格说应是攻击形式。它的防御动作本身 就是攻击动作,攻守寓一体。虽然运用难度大,对习者反应灵敏 度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一旦熟练掌握它,则实效宏大,能在 瞬间令攻守易势,轻易控制格斗主动权,极大地打击对方的自 信。倘时机距离把握的好,更可一击必杀,速战速决。(图12) 所示即为对方出拳攻击时,泰拳习者直接扫踢对方重心腿,以攻 为守。无限制泰拳此种以攻止攻指导思想与截拳道攻击性防御的 “截击”指导思想可谓同出一源,极具实战效率。

    有时,面对对方威胁不大的攻击——比如非要害攻击或攻击 力量小——泰拳习者甚至不招不架,硬挡硬进,直接重击对方要 害,以小损来获大利。在街巷格斗处于背水一战劣势时采用此 法,有出其不意的决定性效果。但要求运用者必须判断准,具有 全力以赴,视死如归的果敢决心,同时反击直接、有力、准确, 硬接部位抗击能力强且非要害。(图13)所示为泰拳习者以前腿 硬接对方低扫,同时猛进以直拳重击对方头部的实战例。注意前 腿硬挡扫踢时,有关肌肉必须紧张,且前腿同时要用力向下压, 消力,即利用运动的态势来消解对方大部分攻击力道。

    图13破挡反击例

    1. 在防御的同时进行反击,此即中国功夫强调的“连消带 打”


    这是因为在有效的防住对方攻击,令其攻势受挫之时,正是 其防御最为薄弱、无可自救之时,即为泰拳习者反击最有效最安 全之际。(图14)显示了泰拳习者在格挡对方前手冲拳同时,发 动有力的中位扫踢攻击对方的腰腹部,还以颜色。

    图14以踢制拳:防御同时反击

    1. 防御之后,必报以凌厉地反击


    在格斗中,特别是在街头巷尾的袭击中,是无法避免突如其 来,判断不清的危险情况的,因此不可能时时做到完全主动的以 攻止攻,以攻为守。但无限制泰拳强调对于对方的任何攻击,防 御之后,必须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报以凌厉地反击,即无论何种 情况下,必以攻击为主导,以显示自我的决心和自信,保持心理 和行动上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这是强调在有效的防御对方攻击,令其攻势落空之 后,必须要趁对方忙于回防之时,即发动迅猛地坚决反击。即必 须抓住对手“旧力已过,新力未生”的虚隙,及时反击,以取得 主动。虽然在这里防御和反击分为两个动作执行,有一定时间 差,但整体上是连续一体,并无割裂的,因此其防御和攻击的转 换效率较高,并有明显的积极性,能有效的压制对方的连攻,运 用得好,可给对方以决定性杀伤。(图15、16)是泰拳习者防御 之后紧接反击的战例。

    另一方面,则是指在极端的劣势下,泰拳习者即使是迫不得 已采取消极的防御来应急,但仍然要求时刻保持积极反击的意

    图片4

  • 图658


  • 场后,搏击者利用踢靶进行击影练习,然后是对抗训练,仍是同 3~4个对手进行,挑战他们的技法与技巧,以适应不同风格, 练就长时间搏击的耐力。



  1. 赛前两周——选手应更专注于将要来临的比赛,全力以 赴的训练,以此向教练证明他已为比赛作好准备。50米跑次数 减少为20次。



  • 教练应制定一应战策略。技法方面则根据对手的强项和弱项 开始注重于防御与反攻训练。



  1. 赛前一周——选手停止进行对抗训练,以防意外受伤。 锻炼内容只包括利用踢靶和沙袋的练习,重点在于训练姿势和速 度。只进行15次50米跑练习。

  2. 比赛前三天——降低训练强度,保持身心健康。教练应 帮助选手进入良好的赛前状态,此时须停止跑步训练。

  3. 比赛前一天——选手好好休息,进食要减少,但必须是 能提供高能量的食品,并避免辛辣食品。比赛前3〜4小时,洗 一个热水澡,使全身放松等待比赛的开始。



  • 一、辅助训练器械

  • 这里介绍的职业泰拳师在训练中所经常采用的高质量的标准 训练工具——用于提高技术、战术素养,增进速度、力量和耐 力,以确保和提升泰拳师良好的竞技状态——相信对于每一位有 志于实战训练的武术爱好者均有良好启迪。

  • 作为擂台搏击术,泰拳的一整套训练程序、方法的形成,以 至训练用的辅助工具的采用,俱是经数百年实践不断改进提高的 结果。因此它真正能做到高度贴近实战,完全从擂台实战角度去 加以训练,从而使其对泰拳师擂台实战能力的培养的每一个步 骤、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其中,各种泰拳专用训练 器械和装备,作为泰拳师技术和实战训练必备之物,成为泰拳训 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在国际武坛,泰拳可说是擂台上堪称无敌的最强武技之一, 那么泰拳师一身高强功夫是如何练就的,自然成为人们极感兴趣 的焦点。换言之,真正懂得武术的人,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它表 面的技术——那只是武技格斗风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一更对它的 科学训练手段的方方面面感兴趣,因为这才是一门成功武技的核 心机密。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惟有具备一整套成熟的科学、实 用、先进的训练和辅助训练体系,方可能真正造就一门优秀的成 功的武技。

  • 第三节职业泰拳实效训练器械与护具

  • 沙袋(沙包)——这是泰拳,实际上也是世界上大多数 实战武技训练中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强化习者拳、足威力和硬 度,使拳、肘、腿、膝招更具杀伤力。可全面应用于泰拳日常的图片5技、战术训练中。(图659、660)。

    泰拳沙袋高级的多为皮制,表面光滑耐用。也有以帆布制 的,工艺各不相同。泰拳师所用沙袋中的填充物,一般为锯末和 细沙。有些拳馆较特殊的则是采用旧汽车轮胎的切碎颗粒来填充 沙袋。

    除常规所见30-60公斤左右的沙袋外,近年来国际泰拳界 开始引入一种工艺先进一次成形超长的训练沙袋,其底部几乎贴 地,长度超过练习者身高(图661),它用于训练的好处是可以~ 让习者全面进行低位、中位和高位全方位各个角度踢、打、肘、 膝的合成练习,因此面世未久即已流行。

  • 踢靶和手靶(图662、663) ——这是泰拳训练中经特别 设计而采用的技术护垫,有多种型号,供教练或同伴佩带,模拟 各种实战状况,引导习者练习,从而提高和增强习者在实战流动 状态下,发挥各类泰拳武器作用,以适应各种情况的反应和应变 能力,诸如距离感、时机感、攻击准确性、速度、力量、节奏、 耐力等等。根据习者不同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要求而采用不同的练 习方法。可以说,弓I靶技术本身就是一门训练科学。一般,踢靶图片6 图片7 图片8


  • 泰拳引靶训练方法借鉴自西洋拳击的手靶训练方法,但在运 用上更加复杂多变,以适应自由搏击训练之需。(图664、665、 666、667、668、669、670、671)为一组手靶综合训练运用实例, 可供参考。
    仅用于练膝、踢,而手靶则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技术训练。图片9 图片10

  • 此种弯弧状的泡沫踢靶(图672)则来自于中国武术家李振 藩发明的截拳道训练工具,如今,已风靡全球。可抗各种重力 踢、打。(图673、674)为一组防御反击的泡沫踢靶训练应用图 解。

  • 跳绳——无论在泰拳、拳击,还是截拳道中,都被视为 增强习者耐力和腿部力量的一种简单实用的训练工具。图片11 图片12

  • 吊球(梨球)——在泰拳训练中,吊球训练吸收自现代 西洋拳击。包括梨球(图675)、上下拉扯式速度球(图676)和 立式梨球(图677),因其球形似梨而得名。

  • 吊球具有良好的弹性,对你每一次攻击都有极快反射性,因 此有助于习者提高和完善眼力——即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封挡、闪 躲对手各种攻击的速度和准确性。图片13



  1. 腰靶——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式 泰拳训练工具。包括世界上其它泰式格斗,如日式踢拳道、欧美 式踢拳、K—1等综合性武技训练均有采用。由教练或陪练佩带, 缚于腰间,供习者练习蹬踢或其它中位攻击技术之用。



  • 训练中,它常常和手靶、踢靶综合应用,以全面模拟实战之 立体攻防,从而全面训练习者低、中、高位立体搏击之立体技战
    术和应变能力。(图678、679为综合应用辅助训练工具进行高级 训练的一组图解。其中靶师佩带辅助训练工具包括腰靶、双踢 靶,护具则有护腿。(图680)为习者以蹬踢腰靶练习以攻止攻。 其中靶师佩带的基本相同,唯所持为双手靶,训练目的一致)。图片14 图片15

  • (图681)所示为身佩腰靶的靶师发动扫踢,以供习者练习 立体防御。

  • 二、护具

  • 泰拳训练非常贴近实战,为防止在训练中受伤,使训练双方 能够放开练习,泰拳师总是会佩带相应的护具。



  1. 头盔——在泰拳职业擂台正式比赛中,拳手都是不戴头 盔的,但在平时实战性训练,例如试招之时,佩戴头盔可有效地 降低对方各种攻击对头部的打击力量,从而保护习者头部免遭重 拳伤害。

  2. 击手套——在击打沙袋或较硬的目标物进行练习时, 双拳戴上较薄的打沙袋手套可降低拳头受到的反作用力,保护手 掌掌根部位免遭挫伤,也可防止皮肤擦伤。



  • 在双人对打和试招时,戴上训练用(较比赛用手套厚些,以 利缓冲)拳击手套对双方的安全来说都是必须的。

  • 无论哪种拳击手套,泰拳训练用手套有很多类型,但大体上 可划分为露指或不露指手套两类。

  • 在戴上手套之前,在双手缠上护手绷带亦是防止拳头或手腕 受伤的一大保障(图682)0在泰国各大拳馆,由于教练不同, 以护手绷带缠捆双拳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缠捆不可太 紧,以免妨碍出拳之灵活性。通常,职业泰拳师护手绷带长度不 超过2.5m。



  1. 足踝套(护踝)——可以起到让泰拳习者在训练和比赛 中防止足踝部位拉伤的作用。同时,足踝套对于足踝的弹性支 持,还可提高拳手起足踢击的力量感和灵活性。(图683)。

  2. 其它——其它职业泰拳师必备的对打护具还包括金属制 的护裆、保护胫骨与足背的护腿等。图片16 图片17现代泰拳赛场规格及规则

    1. 擂台 赛场


    依照国际款式,面积为24平方尺,四角立柱,地面铺上帆 布(帆布下面为特制的柔术垫,由日本制造)。

    1. 服装


    参加竞赛者规定穿红或蓝裤,以便公证人、观众及司仪容易 辨认,拳赛进行时臂上可戴上彩带或饰物。

    在传统礼师拳舞典礼进行时,必须戴上一吉祥环于头上,名 为“蒙空”,以示尊崇,但接讯号开始拳赛前,必须先行除下。

    竞赛人须戴御海产贝壳,或防御撞击金属罩在阴部之上以资 保护(倘上述的护罩松脱,拳赛立即停止,由竞赛人步往擂台侧 设立之屏风后重新戴上)。

    1. 手套


    竞赛人戴上的手套不可超过六安士,亦不准少过四安士,习 惯上戴六安士重的手套。

    1. 竞赛人体重


    竞赛人应在拳赛举行之日指定时间,于比赛场公磅过磅,由 现场负责人见证,事后再由一位合资格医生检验身体。

    倘竞赛人体重超过规定者,可于两小时内设法减重,以比赛 不属夺标赛为限,倘有不照规则办理,可寻求途径妥协,或得双 方同意以另一同体重者代替之。

    竞赛人必须超过十八岁。

    以下为各级拳赛之规定重量:

    次蝇量级:108 蝇量级:112

    雏量级:118 次羽量级:122







    羽量级:126磅 轻量级:135磅 沉量级:147磅 中量级:160磅 重量级:175磅以上 5.比赛次轻量级:130磅 轻沉量级:141磅 轻中量级:154磅 轻重量级:175磅

    每次比赛以五个回合为限,每一回合限时三分钟,中间休息 两分钟。

    1. 助理员


    每一个竞赛人可带两名助理员入擂台,以便在两分钟的休息 时间协助或处理有关事务,但在拳赛进行时,助理员必须在擂台 之外,且不能从旁指点竞赛人如何攻守,如有违背此例或有任何 其它犯规事件发生,可能因此连累竞赛人被宣布战败,惟事前必 先提出警告。

    1. 公证人与裁判员


    拳赛由一名公证人与数名裁判员主持,公证人在擂台之内, 职责为控制竞赛人之行为。拳赛开始前,公证人检视竞赛人之绷 带与幼带(规定两手用一寸的绷带六尺,半寸的胶布一尺)。

    绷带等物要适当的扎紧,脚趾甲要修短,足踝套或绷带不准 有任何硬物充塞里面。

    拳赛由三个口号控制:

    角斗(促);停止(逸);分开(臆)。

    裁判员必须在擂台之外,且离开观众,执行职务时不得与观 众商洽。

    每回合最高的分数是五点,记录分数的卡片由三名负责人保 存。

    公证人是唯一拳赛管理人,其决定不得更改。

    裁判员的职责只为协助管理分数,并无权利对公证人员决定 有所争论。

    1. 时间管理员


    时间管理员之职责为发出开始与停止拳赛之讯号,若因事停 止而拟延长某个回合之时间者,应事前征得公证人员准许。

    1. 决定


    根据下列各例作决定:

    • 当某一竞赛人败退、跪倒或虽挺立而不能继续比赛者, 由公证人数至十即作败论。凡被击出擂台外的竞赛人,由公证人 数至十时仍不能返擂台者,亦作败论;在此情形下,竞赛人应自 行返擂台,不可依赖任何人援助。

    • 当某一竞赛人在钟声发响号表示第二个回合开始时犹不 能继续竞赛,即作败论;如遇重伤或虽战胜而中途退出者,亦视 作败战。

    • 由公证人与裁判员计算分数,获得分数较多者作战胜 论。



    1. 给分办法


    凡击中、踢中、用肘部撞中、用膝部撞中对方,或采用任何 行动削弱其能力而不犯规章者,可得分数。

    任何一方得十分者即作战胜一个回合论,对方当然得较少分 数。若每人均得十分,该回合即成平手。在最后经拳证统计,分 数最高者为胜利。

    1. 处罚


    凡将对方击倒而仍施行攻击,或施抛掷、吐涎、撞击、咬、 扭打等,当受处罚,如有其他不适当的行为,如扶着围绳时向对 方进行打踢,亦被处罚。

    1. 宣布无决议


    倘任何一方面或双方皆明显表现毫无拳赛之意图,即宣布比 赛作罢。
    (5) 矮子步练习

    屈膝深蹲,大腿与地面平行,双拳上举护住下须,然后以此 姿势前后移动练习(图219),反复进行。

    提7F:熟练后,可在走步时 按4/4拍口令节奏练习前后手直 拳,每击一拳呼气发“嗟”声。

    (6) 单腿推拖练习

    让同伴抓握一足小腿前拖或

    后推,习者单足配合前进或后退

    (图220),身体始终保持平衡且

    双手高护间架不变。此练习既增

    腿力和平衡能力,又可提高习者

    在格斗中,即使是单足站立时

    (如出腿时),也能平稳自如,应 图220单腿拖拉练习

    (3) 以脚靶练习箍颈撞膝(图3由、次农 珂、卯3 4、 304、 305、 306)o

    (4) 以沙袋练习箍颈膝撞。(图307、308、如、310、 311)为一组从掩手冲膝顺沙袋荡出之势,转为紧贴沙袋的箍 颈膝撞练习例。在沙袋的箍颈膝撞练习中,双手抓紧沙袋两 侧猛力下拉与提膝冲顶要同步完成。初练时,可左、右膝一 膝一膝地以适宜速度有节奏连续出击;较熟练之后,即应加 快速度,增加连环出膝的频率。箍颈膝撞沙袋有两个基本方 式:一个是借冲膝顶撞的力度,让沙袋自然荡出(但双手仍 应紧贴沙袋两侧),然后用力后拉迎以膝撞,例如本例图解的


 

浏览1,6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