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9日,东山再起的霍利菲尔德在拉斯维加斯经 过11个回合的激战,战胜泰森的挑战,获得WBA的冠军。至 此,霍利菲尔德成为自阿里之后,第一个3次成为世界重量级冠 军的人1997年6月28  ,泰森再次向霍利菲尔德发起挑战, 然而双方的比赛在闹剧中收场,霍利菲尔德以两只耳朵被泰森咬 伤的代价,顺利卫冕世界拳击协会重量级拳王头衔。

虽然霍利菲尔德病愈复出后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包括两度战 胜泰森,但他如果不能报得输给穆勒的一箭之仇,就不可能成为 真正的重量级拳坛霸主。1997年11月9日,在拉斯维加斯,霍 利菲尔德和穆勒终于站在了同一个拳击台上,霍利菲尔德抱着复 一箭之仇的决心,更主要的是瞄准了穆勒腰缠的BF拳王金腰 带。比赛中霍利菲尔德发挥的异常出色,他的力量、技术、战术 得到充分发挥,凌厉的攻势使穆勒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 力。疯狂似的霍利菲尔德先后5次将穆勒击倒在地,最终迫使裁 判中止了这场争霸赛,霍利菲尔德以技术性击倒对手获胜。这场 比赛中的霍利菲尔德同他跟泰森的第二场比赛时判若两人,完全 没有了同泰森比赛时采用的频繁搂抱、纠缠战术,而是以其凌厉 的攻势扼制住对方,不同的战术获得了同样的结果。这场比赛的 胜利,不仅使霍利菲尔德获得了 IBF拳王金腰带,进一步巩固了 自己在世界职业重量级拳坛的地位,而且还为他赢得了拳坛“斗

六、拳击不同发展时期及其代表入物

士”的美称。同时,再次证明了他的技战术是目前世界拳坛最优 秀的技战术。

通拳击比赛的规栽判方法

(一)拳击比赛的场地与用具

1 .拳击台

国际业余拳联(AIBA)规定,国际拳击锦标赛、奥运会拳 击比赛、世界杯拳击赛等国际正式比赛的拳击台最大不得超过 6.10米见方。一般比赛的拳击台可在4.90米见方〜6.10米见方, 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上述范围内选择使用。拳击台的形状规格如 (图1)所示。

在拳击台的一个中立角处设置专用台阶,供场外医生和台上 裁判专用,同时避免比赛双方的任何接触。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 在台角的立柱,四个立柱间用三条粗绳围拦成一个正方形空间, 以保护运动员。台上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宽 的软护垫,运动员双方分为红色和蓝色,仲裁席左边的应放红护 垫,为红角方,对面角放蓝护垫为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放白色软 护垫,为中立角。中立角处要放置两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员 放用过的止血棉球和纱布。

1

拳击台的四周应有宽度不少于3米的中立区域,这是仲裁委 员会和评判员的工作所需,中立区要用栏杠围起来,用来避免发 生意外,影响裁判员的正常工作。仲裁席在拳击台的正面,在仲 裁席的前面是1号评判员席,左侧面是2号评判员席,对面是3 号和4号评判席,右侧面是5号评判员席。评判员席距拳击台的 距离是1米,每个评判员背后和观众的距离最少为2米(图2)。

在国际拳击比赛或全国拳击比赛时,由于参赛人数多,规模 大,所以比赛时可同时使用两个拳击台。但一定要注意两个拳击 台之间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要太近;两个拳击台上比赛开始和结 束时的音响要有明显区别;两个拳击台要各自设立仲裁委员会, 以保证仲裁的公正合理。

比赛时对比赛条件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室外比赛,比 赛时的气温不得低于18T,如果在室内比赛,比赛时室内气温 不得低于18T。室外比赛时如果遇上下雨,赛场的上方必须要 有顶篷,比赛时不能在雨中进行。比赛用的拳击台面必须要坚固 结实,平整稳固,不能在台面上有任何障碍,台面上要有1.5厘 42

2 3

 

米〜2.0厘米的厚毡子或橡胶垫,软硬适度。台表面的帆布要拉 紧固定,平贴台面,便于运动员在台面上做任何技术动作。

拳击台四周的围绳要坚固结实,一般用3厘米到5厘米直径 的粗绳。拳击台每侧有3道围绳,从四角的固定竖杆上拉出,3 道围绳距离拳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 围绳应用柔软光滑的材料裹起来,以免擦伤运动员。拳击台围绳 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厘米的绳外台面,以保证运动员不致失足 掉下拳击台。为了使围绳更加稳固,四周的围绳均须用两条质地 紧密,宽度3〜4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离上下固定住。拳击台的 围绳也可用四道绳子,每根围绳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6厘米、 71.1厘米、101.6厘米和132.1厘米。


  1. 护手绷带


护手绷带是用来保护运动员手的用具,拳击比赛标准护手绷

4

带长2.5米,宽5厘米。按照国际业余拳联(AIBA)的第十次会 议的有关决定,欧洲拳击锦标赛、世界拳击锦标赛、世界杯拳击 赛和奥运会拳击比赛的主办国,应为每名参赛运动员的每场比赛 提供绷带。绷带由拳套管理员发给拳手拳套的同时发放,而且每 场比赛必须发放新的绷带。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大会统一发放的 绷带,不得以任何借口换用其它绷带或加长绷带。在比赛中如果 绷带松开,台上裁判应予以系紧,但如在任何一局比赛未开始便 松了,就可以认为是故意的,这时台上裁判应该对该运动员予以 判罚。如果运动员不遵守有关绷带尺寸的规定,或运动员使用自 己的绷带时,拳套管理员和台上裁判有权制止,令其在规定的时 间内更换,否则将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所以,手套管理员应 选派有经验者担任,并要始终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护手绷带一般都采用吸水性很强的棉纱制成,不要用其它质 地的布料。缠护手绷带时,要注意腕部可以适当地缠的紧一些, 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缠的过紧,因为缠的过紧,会使 手指失去活动余地,影响技术动作的使用发挥。缠护手绷带的方 法和顺序,可以按(图3〜图10)的顺序进行。

  1. 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 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 44拳击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 ~ 91公斤级使用 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比 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 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七、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

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 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 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 的产品c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 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 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c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 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 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 米。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 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 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按规则规定,台上裁判员每场比赛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 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 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更换 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一般是1分钟的时间。比赛中拳套上 的带子松了,台上裁判应帮助系紧,但如果发现运动员故意解开 带子,台上裁判应该立即警告该运动员。

  1. 拳击服装与护具


拳击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c背心应松紧适宜,不能 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拳击短裤要宽松长大,裤长必须到大腿部 位的一半,不能让护裆有所暴露,更不能影响比赛。拳手必须穿 软底鞋,而且要绑紧牢靠。比赛时如果服装出现问题,台上裁判 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给运动员1分钟的时间更换、最多不超过2 分钟,运动员应准备好备用服装,以备更换.

拳击的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参加比赛时运动员必须 使用护头,双方运动员,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

 

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护头必须 是国家拳协批准认可的统一护头。

规则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齿,护齿的大小应合 适。如果运动员没有自带护齿,东道主有义务提供。比赛时不允 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否则要受警告C如果护齿被打掉,台上 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再 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运动员不能随意更换护齿;不戴护 齿,比赛不能进行。运动员要穿戴护裆,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 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在1分钟内不能换好时,运动员可不戴护 裆继续打满该回合,然后在休息时更换护裆。如果休息时不能及 时穿戴好护裆,比赛则不能继续下去。

拳击比赛时,台上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没有戴护齿、护裆 或服装不合要求时,应立即禁止该运动员继续比赛,让其助手在 规定时间内把护具和服装穿戴整理好,而且不准助手和运动员讲 话,如果有意拖延时间,就要警告和判罚,严重者取消比赛资 格。

(二)拳击比赛的时间

根据国际业余拳联(HBA)的规则规定,自1997年起,业 余拳击比赛实行5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

职业拳击比赛一般采用4〜12回合制,这要根据比赛双方经 纪人的协商而定;最多时比赛达到15回合,每回合3分钟,回 合间休息1分钟。

  • 拳击比赛的体重级别


拳击比赛是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分别进行 的。业余拳击比赛共分为12个体重级别,职业拳击比赛分为8 个体重级别,世界青少年业余拳击比赛分为3个级别。

  1. 业余拳击比赛的级别



  • 48公斤以下级(含48公斤);

  • 51公斤级(48公斤以上〜51公斤);

  • 54公斤级(51公斤以上〜54公斤);

  • 57公斤级(54公斤以上〜57公斤);

  • 60公斤级(57公斤以上~ 60公斤);


⑹63.5公斤级(60公斤以上~63.5公斤);

  • 67公斤级(5公斤以上~67公斤);

  • 71公斤级(67公斤以上~71公斤);

  • 75公斤级(71公斤以上〜75公斤);

  • 81公斤级(75公斤以上~81公斤);

  • 91公斤级(81公斤以上~91公斤);

  • 91公斤以上级。



  1. 职业拳击比赛的级别


50.60公斤以下;

53.52公斤以下;

57.15公斤以下;

61.23公斤以下;

66.68公斤以下;

 

  • 中量级 57公斤以下

  • 次重量级 38公斤以下

  • 重量级 38公斤以上



  1. 世界青少年业余拳击比赛的级别



  • 轻量级 97公斤以下

  • 轻中量级 50公斤以下

  • 中量级 85公斤以下

  • 拳击比赛的称量体重与抽签



  1. 称体重


称量体重是拳击比赛组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C'在国际 拳击比赛时,每个级别的称量组要有两名官员,12个级别则需 要24名官员专门称重。如果官员不够,可把两个相临级别放在 一起称量。在全国比赛时,称量体重必须在仲裁委员会一名主任 或副主任监督下,由称重组专门称量体重,并邀请各队教练到场 监督,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称量工作。

称量体重的时间,第-天是在上午8时到10时之间。在后 面的比赛中,只要求当天比赛的运动员在当天上午8时到9时之 间进行称量。如果称量时间因故调整,必须经裁判委员会批准。 在称量体重之前,必须先由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体格检查,并 由医生签字是否健康,是否能够参加比赛。体重器要由专人管理 和调试,合格后要做上合格标记。应同时准备相同的两台体重 器,一台放在称重室内,另一台放在室外,供运动员自己测量体 重。

5

称量体重前要给每一个运动员准备称重长片,长片上要有运 动员照片,体检医生要签名,称重裁判要签名,并且要准确填写 称量的实际体重D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级别是由第一次称量体重时 决定的,第二次称量体重时,体重无论是超过或低于前面确定的 级别标准,都要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不准其参加比赛。

  1. 抽签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体格检查和称量体重之后,就要进行抽 签排序。根据称量体重的结果,先公布各级别的参赛人数,然后 进行各级别的抽签排序工作。各级别抽签结束后,任何运动员因 体重或身体及其它意外原因而不能参加比赛,就以比赛失败论 处。在国际比赛或国内比赛时,来自同一国家或同一单位的多名 运动员要参加同一级别的比赛,也要通过抽签来决定这几名运动 员的签号,并进行统一排序。

抽签工作在大会竞赛组主持下进行,由仲裁委员会和各队教 练员参加。抽签结束后要向出席者当场公布签号,并做记录,所 向签号在整个比赛期间都是有效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根据运动员 的签号,对照该级别的比赛秩序表,就可以确定比赛的场次、时 间、轮空以及要对应的对应,为比赛提前做好准备。

(五)拳击比赛的裁判工作

裁判工作是拳击比赛的关键性工作,裁判组织是否健全,裁 判人员的素质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拳击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裁 判人员的分工必须明确,必须熟悉拳击技术和业务,真正领会和 掌握竞赛规则和精神,而且要在执法时坚决做到严肃、认真、公 50正、准确,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拳击技术 和战术,保证比赛的顺利完成。

拳击比赛的裁判工作是在仲裁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 下设裁判组、评判组、场记长、记录员、计时员、检录员、临场 宣告员、临场医生等。

  1. 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


在全国性拳击比赛中,仲裁委员会由7~9人组成。其成员 应来自不同单位,但必须是精通比赛规则、熟悉拳击技术和富有 裁判工作经验的有关人员。仲裁委员会的具体职责如下:

  • 监督裁判员、评判员正确执行规则,并对裁判员、评判 员进行业务考核。

  • 当台上裁判有明显错误时可以撤换台上裁判,但必须以 仲裁委员多数人意见为准,

  • 如果场上比赛不能正常进行,并且台上裁判不能采取有 效行动时,仲裁委员会可以下令停止比赛。

  • 比赛结束后,仲裁委员会主任需在执行裁判任务的裁判 员、评判员和裁判工作人员的裁判证书上签字。



  1. 台上裁判员的职责和任务


在拳击比赛中,台上裁判员是每场比赛的组织者,控制着比 赛的进行。台上裁判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技术、 战术的发挥,影响着运动员的胜负。拳击比赛是紧张激烈、对抗 性极强的运动,台上裁判员应该准确地判定双方运动员的攻防成 绩,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则的精神,对运动员有意无意所造成的犯 规以及动作不合理现象,立即进行制止和判决,从而防止伤害事 故的发生,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台上裁判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 严格遵守裁判员守则,正确执行规则,执法公正、准 确、严肃、认真。

  • 根据规则要求和场上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比赛的每一个 阶段。

  • 防止水平悬殊的运动员继续比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 生。


台上裁判员是唯一有权在比赛过程中登上拳击台的裁判。台 上裁判应根据大会要求穿好裁判服装,按规则要求执行裁判任 务。在比赛开始前检查双方运动员的拳套是否符合规则要求,是 否带上护齿和护裆;然后,让双方运动员在台中间互相握手致 礼,再让其回到自己的角落。检查台下评判员是否准备就绪,医 生是否就位,然后向计时员示意准备开始。听到哨声或指令后, 走到拳击台中央,示意双方运动员准备,然后喊“box”(开始比 赛的意思),开始比赛。

听到回合结束的锣响时,台上裁判员应立即喊“stop”,使比 赛停止,示意双方运动员回到自己的角落。然后,台上裁判员走 向中立角,面向计时员,同时注意双方运动员,并要注意观察双 方是否有较重的伤,如有必要,请临场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当听 到宣告员“助手退场”的口令时,台上裁判走到台中央,示意运 动员准备,并命令助手立即退场。锣声响后,立即发令“box”, 使比赛开始。

台上裁判在比赛结束后,回到中立角,稍等片刻,给评判员 计分的时间,然后去收集每一个评判员的评分表,边收边检查, 发现问题应立即退回让其纠正。主要检查分数累计是否正确,是 否注明胜方,是否有评判员签名。全部收齐后交给仲裁委员会, 然后回到拳击台中央,面对仲裁委员会席并召集双方运动员到台 52中央,用左右手分别握住蓝红角运动员的手腕,等宣告胜方后才 可举起胜方的手臂,最后示意双方运动员致礼告别。 扁台上裁判只能用三个英语口令:“b成’(开始),“bgk”(分 开)和“Stop”(停)比赛。“stop”用于对犯规和受伤的处理,以 及回合结束时。“break”用于两人纠缠在一起时让双方分开的口 令,但要掌握好口令的时机。

台上裁判既要了解拳击比赛的技术和战术,熟悉规则精神, 同时还要有较好的体力。裁判员要在赛前进行实习和学习,进一 步熟悉规则和临场裁决,比赛中要准确把握和控制比赛的进行, 以规则为指挥棒,引导比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战术和技术,控 制好比赛场面和节奏,一定不要受观众和赛场气氛的影响,要稳 定执法。整个比赛过程中,台上裁判员必须随运动员位置的变化 而运动,使双方一直都在自己的监视之下,要把握好和运动员之 间的距离,同时不能影响台下评判员的观察和评判。发现不符合 规则行为应果断判罚,台上裁判员有权对犯规方运动员提出告诫 和警告,告诫4次即可提出警告,警告3次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 格。如果有极其严重的犯规现象,台上裁判可立即取消其比赛资 格,经仲裁委员会同意后当众宣布。对于临场的一些不易判定责 任方的犯规现象,就要靠台上裁判员的工作经验和对裁判法的掌 握尺度,尽量明确责任,准确判决。

在临场执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判罚,这些情况是常 发生而又要必须解决的问题。

(1)重击对方后脑,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比赛时利 用摆拳进攻,而又掌握不好相互距离时,容易用远距离摆拳击中 对方的反脑,如果击打不严重的可提出告诫或警告,如果重击, 或故意击打对方后脑的,就要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 严禁开拳击打对方。开拳击打是犯规动作,有的运动员 打摆拳或直拳时,为了重击对方,用开拳击打对方头部。这时, 台上裁判就要根据开拳击打的轻重程度,对犯规运动员提出告 诫、警告,甚至取消其比赛资格。

  • 比赛时消极不战。消极不战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运动 员故意消极等待、试探,没有充分利用进攻的机会,这时台上裁 判就要示意消极一方主动进攻,否则就要进行告诫、警告,甚至 取消比赛资格;另一种情形是,有一方运动员实力太差,实力悬 殊,因而消极不战,这时台上裁判员为保护运动员安全,可以直 接取消实力差的运动员比赛资格。

  • 判定绝对胜利(K0胜)。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 正确技术击倒,台上裁判就要对倒地的运动员数秒,10秒后运 动员不能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就可以直接判对方获得绝对胜 利。如果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犯规方法打倒在地,10秒后不能 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台上裁判就可以判倒地方获胜,犯规方为 犯规失败。


倒地后数秒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让另一方运动员退回到 较远的中立角站立等待,两手和身体不能抓靠围绳,然后对倒地 者大声数秒,数秒时要用英语从1数到10。每秒数一个数,同 时要用手势在倒地者面前示意;二是,数秒时要注意观察双方运 动员,不能只顾及一方;第三要分清倒地的原因和责任,是自己 滑倒、被合理技术击倒、被犯规击倒或者是意外情况的发生,要 快速合理地做出判决;第四要把被重击后运动员暂时失去意识、 身体摇晃不能控制,但身体没有倒地的现象作为倒地处理,进行 强制数秒,以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 判定优势胜利,保护弱方运动员。如果比赛时一方运动员在体力、技术、战术、体能等各方面都明显好于对方,这时, 台上裁判员就要停止比赛,为保护弱小一方而宣布对方运动员优 势胜利,结束本场比赛


另外,比赛中还有许多现象和犯规行为发生,要求台上裁判 员既要精通规则的条文和精神,又要熟悉拳击的技术和战术,对 拳击运动有深刻的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定比赛中发生的 各种现象。经过长期的临场锻炼,积累丰富的临场经验,再加上 自己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就能成为优秀的台上裁判员,从而做好 台上的临场裁判工作。

  1. 拳击比赛中常见的犯规及判罚手势


在拳击比赛中,由于比赛的紧张激烈和个别运动员求胜心 切,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既影响着比赛的 顺利进行,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因此,规则规定要对这些犯规 行为进行处罚,处罚的范围包括轻度告诫,较重警告和严重犯规 时取消比赛资格。下面把拳击比赛中最常见的一些犯规行为一一 列出,希望拳击爱好者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一定要注意,不 要出现任何犯规行为。拳击比赛中出现犯规行为时,由台上裁判 员直接判罚。后面将介绍台上裁判员常见的判罚手势。

拳击比赛中经常出现的犯规行为有:

  • 用手臂搂抱对方的头颈部。

  • 用手臂夹住对方的手臂。

  • 用双手拥抱对方。

  • 一手抱住对方,另一手击打对方。

  • 利用围绳的反弹力顺势攻击对方。

  • 用拳套内侧或用张开拳套击打对方。

  • 攻击对方腰带线以下的部位。



  • 用手臂击打对方。

  • 用肘关节击打对方。

  • 攻击对方的后脑或后颈部。

  • 攻击对方的后背部。

  • 拖抱对方腰部以下的部位。

  • 揪住对方后进行击打。 ’

  • 故意将背部转向对方。

  • 对方倒地时继续击打对方。

  • 使用摔法摔对方°

  • 利用跑动的惯力击打对方。

  • 踩住对方的脚击打对方。

  • 故意倚倒在对方身上。

  • 用双臂抡动击打对方。

  • 故意下蹲或低头在对方腰部以下。

  • 用手臂推挤对方。

  • 将两臂插入对方的腋下。

  • 用两拳峰以外的关节或部位击打对方。

  • 完全遮蔽的消极抱头防守。

  • 故意倒地的行为。

  • 在比赛中对裁判员或对方出言不逊。

  • 在比赛中受教练或教练唆使的人指使。

  • 裁判员喊“分开”时,仍不分开的情况。

  • 裁判员喊“停”后,仍不停止的行为。


台上裁判员针对上述常见犯规行为和规则规定,有权随时进 行处罚,视情况进行告诫、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出现4次告诫 就进行警告,一场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被3次警告,则取消该运动

员的比赛资格。出现严重犯规造成严重后果时,直接取消犯规者 比赛资格,经仲裁委员会同意后当场公布。

比赛时,运动员的教练、助手犯规,同样记在运动员身上, 裁判员对运动员的教练、助手的判罚,应该在某种较安全的时候 不停止比赛的情况下,对该方运动员进行告诫(劝告)。如果裁 判员要警告运动员,先要停止比赛,并示意出犯规的动作,然后 对5名评判员指明是哪方的运动员因犯规受到警告。

对犯规动作,台上裁判员要用专门的手势向运动员和评判员 及仲裁示意。台上裁判员常用的手势有以下几种:

  • 判罚击打对方腰带以下的犯规行为时,裁判员用右手平 掌(掌心向上)自腰带位置向下按,示意其击打了对方的腰带以 下部位。

  • 对用膝部顶撞对方的犯规行为,裁判员抬起膝关节同时 用同侧手掌轻拍膝部,示意其用膝部攻击对方。

  • 对用头部顶撞对方的犯规行为,裁判员用手指自己的前 额,示意其用头部顶撞对方。

  • 对用肘关节撞击对方的犯规行为,裁判员屈肘抬平手 臂,向侧后方做顶撞动作,示意其用肘关节顶撞对方。

  • 对击打后脑的犯规动作,裁判员用手掌轻拍自己的后 脑,示意其击打对方后脑。

  • 对击打后背的犯规行为,裁判员用手指向自己的背部, 示意其击打对方的后背。

  • 对用手掌击打对方的行为,裁判员用自己的手指向另一 手掌,示意其用手掌击打对方。

  • 对下潜过低的行为,裁判员用手掌(掌心向下)在自己 的腹前下方向下按压,示意其下潜过低。



  • 对利用围绳反弹力进行击打的行为,裁判员背靠围绳做 向前冲动作,示意其利用围绳反弹的力量攻击对方。

  • 裁判员对运动员进行警告时,一手抓住受警告运动员 的手,另一手上举伸出食指示意评判员警告该运动员,并扣罚1 分(3点)。



  1. 评判员的职责和任务


评判员是拳击比赛时除去台上裁判员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距拳击台最近的人员,评位员的位置距拳击台只有1米。评判员 的位置之所以距拳击台非常近,是因为评判员要为台上进行比赛 的双方运动员评判得分,距离近时会看的更加准确、精确。台下 评判员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拳击比赛的规则,根据台上双方运动 员清晰有效的击打次数,以及近距离搏斗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 的评分,并且记录下来,最后评定出每回合、每场比赛的胜负。

评判员的评分是独立进行的,评判员评定出的每名运动员的 得分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拳击比赛中几乎90%以 上的场次都是以评判员评出的分数决定胜负的,因此评判员要对 评判结果负有重大的责任。

作为一名合格的拳击比赛评判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 用比赛规则,充分领会规则的所有条文,特别是评判员的职责和 任务;其次,评判员必须懂得拳击的技术和战术,特别是面对正 在台上激烈比赛的竞争双方,评判员要依靠自己对规则精神的理 解和掌握的拳击知识、经验,进行客观地评定。用同一标准来评 判每一名运动员的临场表现,以运动员临场的客观表现为标准, 评出运动员各自的得分。

拳击比赛中,评判员的具体工作是,在每场比赛前领取比赛 表格,拿到表格后应先检查运动员双方的名字与所站的角是否一 致;比赛开始后,评判员要认真记录双方运动员每一次清晰有效 的击中点数、犯规次数和倒地次数;3个回合结束后,应迅速把 双方运动员各自的得分计算好,写明胜方负方,交给台上裁判 员。在整场比赛过程中,评判员和场上裁判员不能讲话,但在一 个回合结束时,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提醒台上裁判员注意他没有 留意事情。

评判员应根据以下具体标准和方法,判定运动员的攻击是否 清晰有效地击中对方。

  • 必须用拳峰(拳套上涂有白色标志部分)清楚有效地击 中对方的正面、侧面,腰带以上的上体正面及前侧部分。

  • 必须是对方没有防守或没有任何阻挡的情况下击中对 方。

  • 近距离搏斗的连击拳中,有效分数的评定是在对打结束 时,根据取得优势的程度,给占优势的运动员记1点。


有些情况既使是明显地击中对方,也不能记录点数,如用拳 峰以外的任何部位击中对方;击中对方的臂部;以及击打力量不 充分,只是接触性击打,没有使用身体或肩部的力量等。

评判员记录下每一名运动员的得点总数后,每一回合结束时 要把运动的得分由点数换算出来,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该回合 占优势者为20分,劣势者的得分为20-净胜阵。例如:第一 回合红方运动员得点数为18,蓝方运动员的得点数为9,根据前 面计算规则和方法,红方占优势为20分,蓝方运动员的得分则 为20-与艾=17分。要注意,如果净胜点数不是3的倍数时, 可采用1/3不记分,2/3计1分的原则。例如:红方点数为15,蓝方点数为14,那么红方得分为20分,蓝方得分为20-土上 = 20-y =20分。如果红方点数为15,蓝方点数为13,那么红 方仍为20分,蓝方则为20 -臣不追=20 - 二20 - 1 = 19分。利用上述点数换算得分的方法,把双方运动员每一回合的得分记录 下来,整场比赛结束时,合计三个回合的总得分,得分多者为胜 方,得分少者为负方,书写清楚、准确后交给台上裁判员。注意 一定要签上评判员的名字。

浏览3,2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