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教学原理 与冇法

 

本聿对形意拳进行了敎学阶 段的划分,是严格地按照形意麥 的三步功夫进行划分的,在每个 敎学阶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任 务,实施不同的敎学方法。在此 基础上,又对形意拳的动作技术 敎学步驟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的敎 学方法进行了讲解,有利于学生 更快、更好地掌握敎学内容。

 

心意拳

第一节形意拳教学阶段的划分

形意拳讲究“三步功夫”:明劲、暗劲、化劲。在我们的教 学阶段划分中就是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形意合一阶段。在每个 教学阶段中,随着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一、基础阶段(明劲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形意拳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动 作组合和基础套路的教学。对于初学者,首先掌握动作的基本姿 势要领,学会基本动作,明确动作规格,掌握练习方法,发展专 项身体素质。动作做到:正(姿势正确),齐(动作整齐)、顺 (进退和顺)、稳(均衡稳定),实(力量充实)五点。


  1. 姿势正确


在这一阶段,首先通过站桩体会和掌握身体各部姿势要领, 养成正确定型。再进一步学定步劈拳,活步劈拳。周身三节安排 合体。尤其要注意立身中正,上下相合,手尖,脚尖,鼻尖,三 尖相对。

  1. 动作整齐


手到脚到,齐进齐落,手法、步法,同时并进。

  1. 进退和顺


练习时还要做到进退和顺,身体各部协调配合。拳谚说:

 

“外不顺,内不合。”因此从初学起,就要注意协调和顺,三尖 要对,四梢要齐,上下要合,虚实要分清,立身中正不偏斜。

  1. 均衡稳定


形意拳疾速有力,动静分明,“起势如崩墙倒,落地如树栽 根”。练习中要十分重视均衡稳定。在基础阶段,要有意识地培 养下肢力量和腰腿柔韧性,反复巩固基本动作和基本要领。特别 要站好桩功,做到上松下实,基础稳固,气势贯于头顶脚趾。

  1. 力量充实


初练形意拳,拳要紧,步要稳,脚要实,发势迅猛,劲力饱 满。使周身各部肌肉在相互摩擦抗争中得到锻炼。

以上所说的“实”,不是浑身紧张。切不可挺胸提腹,憋气 使用拙力。要保持精神镇静,胸部宽舒,腹部充实,呼吸自然, 全身肌肉张她结合。用劲的部位要刚中寓柔,快如闪电,其他部 位则要自然舒展,松沉稳定。特别是心胸,总要保持平静。

二、提高阶段(暗劲阶段)

主要在巩固基础阶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教学形意拳的中级 教学内容和形意拳髙级教学内容。这个阶段是将动作练习至:连 (连贯)、圆(圆活)、柔(柔韧)、整(完整)四点。在训练 中,要着重把基本姿势,基本动作连贯起来,熟练运用,使动作 圆活完整,舒展细腻。

连贯是指每一招式,七体具备,即头、肩、肘、手、膝、 跨、足相互配合。圆活完整则要求做到内外六合,上下七顺。即 以首领身,以腰催跨,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肩催肘,以肘催 手,以手催指,周身浑然一体。这个阶段的身法训练要侧重柔韧 性、灵活性。练习动作时,快慢自如,势断劲连,劲变意连,劲 力运用要刚柔相济,含而不露。明劲阶段动作明快刚烈;后者含 蓄,沉实、柔钿。迈步落脚的声音,也由大而小。劲力由表露于 外转为蕴藏于内。这样练习,表面看来力量好象减少了,其实周 身肌肉群的调动反而增加了,突出了周身的完整性。

三、形意合一阶段(化劲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注重意识、动作高度结合练习。应 突出轻(轻松)、灵(灵巧)、虚(虚静)、合(形意合一)四 个要领。在这个阶段,要求不为形式所拘,“身体转动,其轻如 羽”,“清虚其心,轻松其体”,“意领身随,意到手发”。要着重 “意”的方面的培养。全身各部不可有丝毫拙力。在轻松柔和的 活动中,做到意、气、力合一,动则变,变则发,快速集中,真 正做到“内外六合”,“形意合一”。

第二节形意拳动作技术的教学步骤

在形意拳的动作技术教学中,从初学至熟练掌握动作,一般 可分为五个步骤。

_、初形概念期

在此阶段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建 立形意拳动作的正确初步概念。形意拳虽然看上去动作简单易 练,但是,练起来要想达到规范化较难。教师要不断地缓慢领

做,并且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动作的运 动路线、运动方向。此时对学生的动作不必苛求,过多地强调动 作细节,反而会引起学生产生疲劳,分散学生对动作路线方向的 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二、基本成型期

在此阶段中,要进一步进行形意拳动作的规范性练习,教师 的讲解以及示范也要由缓慢变为正常的速度。反复进行练习,使 学生的动作趋于规范并且协调。但是此阶段的成型技能还不稳 定,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的给予信息强化,使正确的动作逐步成 型稳固。

三、 连贯定型期

在此阶段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连贯完整,并且要求学生的 动作连贯完整,加强动作细节的练习,提高自控能力。

四、 内外求整期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教师对形意拳动作的节奏、劲力、意识等 方面的分析,向学生阐明意、气、力如何协调配合,使学生真正 做到“内外六合”,“形意合一”。

五、 巩固定型期

这个阶段是在前四个步骤的基础上,反复练习,抓住主要环 节,及时纠错,使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形成

 

 

正确的动力定型。

第三节形意拳的教学方法

_、形意拳基础阶段的教学方法

  1. 语言法

  2. 讲解


主要采用通俗易懂,精简扼要,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讲 解,但是,要注意讲解的层次和时机。一般讲解的内容有:①讲 解形意拳动作的规格和标准。②讲解形意拳动作的基本规律。③ 讲解形意拳动作的易犯错误。④讲解形意拳动作的关键环节。⑤ 讲解形意拳动作的攻防含义。在讲解的方法中,一般采用形象化 讲解,如:鹤子翻身;口诀化讲解,如:肩要松,肘要坠;单字 化讲解,如:劈,钻,崩;术语化讲解,如:劈劲。

  1. 口令


在形意拳的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口令是短促有力的。其中有常 用口令、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提示性口令及综合性口令。其中 提示性口令运用得更多一些。如:进步崩拳、上步钻拳等。

  1. 直观法


在直观法中有示范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选好示范的位置以 及示范面的择用;还有电化教学方法。结合形意拳的声像教材进 行教学。

 

  1. 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形意拳中采用完整教学方法较多,当运动路线、方向较复杂 时,再采用分解教学法。

二、形意拳提高阶段的教学方法

  1. 练习法


武术套路教学常用的练习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 和综合练习法。主要采用的练习形式:个人练习、分组练习和集 体练习。

  1. 比赛法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或参加相关的比赛进行练习。也可 组织小型的模拟比赛进行练习。

  1.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是常用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及个 性错误进行纠正。

三、形意拳形意合一阶段的教学方法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采取个人练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浏览1,6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