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类

散打的竞赛性质为团体比赛和个人比赛。


  1. 散打的竞赛办法为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2. 散打比赛采用每场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 休息1分钟。

  3. 运动员参赛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及本人15天以内 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 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4. 运动员的年龄限在18〜35周岁。

  5. 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1. 散打的体重分级为48公斤级(矣48公斤)、52公斤级 (>48公斤矣52公斤)、56公斤级(>52公斤矣56公斤)、60公 斤级(>56公斤矣60公斤)、65公斤级(>60公斤名65公斤)、 70公斤级(>65公斤矣70公斤)、75公斤级(>70公斤矣乃公 斤)、80公斤级(>75公斤矣80公斤)、85公斤级(>80公斤矣 85公斤)、90公斤级(> 85公斤在90公斤)、90公斤以上级(> 90公斤)。

  2.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3. 称量体重是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4. 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由检录长负责,编排 记录员配合完成。

  5. 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并在1小时内称完,逾期取消全部 比赛资格。

  6. 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如体重不符,在规定 的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7. 每天参赛的运动员统一称量一次体重。

  8. 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 有一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9. 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 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10. 由各队教练员或领队为本队运动员抽签。

  11. 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胸、 护裆、护腿、赤脚穿护脚背。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 裤,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12. 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1. 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重量为230 克;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2.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3. 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4. 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互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 相互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回礼;然 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5. 运动队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不准有吵 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

  6. 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但不得在场下呼喊或 暗示。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7. 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输氧。

  8. 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或体重超出不能参加比赛者, 作弃权论,不再参加以后的比赛,但已进入名次的成绩有效。

  9. 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安 全,教练员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10. 赛前3次点名未到,或点名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场 者,作无故弃权论。

  11. 比赛期间,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12. 裁判员的要求:(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 精通裁判业务,严格执行竞赛规则;(3)经常研究散手技 术,关心散手运动的发展;(4)在比赛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1. 《关于端正全国武术比赛赛风的决定》中队裁判的要求: 严格遵守大会的作息时间及各项规章,不接受运动队的任何礼 品、礼金、宴请、不许愿、不暗示、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和影响裁 判员的评判工作。排除干扰,以规则为准绳,以运动员的现场水


平为依据,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1. 裁判员在临场裁判评分中,出现一次明显错判当场给予 n头劝告;出现两次明显错判,给予警告,并亮黄牌,在完成该 场比赛后,停止下一场的裁判工作。在该次比赛中若出现两次警 告,亮红牌并当场撤换,取消继续参加该次比赛裁判工作资格。

  2. 总裁判长根据规程精神解释规则中的不详事宜,解决比 赛中的有关问题,但无权修改竞赛规则和规程。

  3. 裁判长在比赛中负责监督指导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 的工作,发现边裁判员有明显错判漏判时,在宣布结果前征得总 裁判长的同意后,可以改判。

  4. 检录长应按竞赛规则,每场赛前10分钟召集运动员点 名。

  5.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台上裁判员应靠近运动员:双方抱 缠,互摔或近距离互打时;当一方或双方消极,需要指定一方进 攻时;外界干扰影响运动员听口令时;运动员明显疲劳时;双方 运动员技术悬殊时。

  6. 台上裁判员应作到手势规范、口令清晰,宏亮,判罚准 确。

  7. 边裁判根据得分标准和台上裁判员的裁决,记录运动员 的得分及犯规情况,每局比赛结束后将运动员的得分填人记分表 中。

  8. 边裁判员根据规则独立评判,并准确记录双方运动员的 得分。

  9. 记录员在比赛中应根据台上裁判的手势和口令记录运动 员被警告、劝告、强制读秒的次数。

  10. 计时员负责每一局比赛和局间休息的计时,鸣哨通告每


局比赛幵始,鸣锣宣布每局比赛结束。

  1. 比赛场地为高6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木结 构的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台中心画有直径 100厘米的阴阳鱼图。台面边缘有5厘米宽的红色边线;台面四 边向里90厘米处画有10厘米宽的黄色警戒线。

  2. 台下四周铺有高20〜40厘米、宽200厘米的保护软垫。

  3. 记录台应放有放牌架、劝告牌、警告牌、强制读秒牌等 器材。

  4. 散打的禁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5. 侵人犯规是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用不允许的方法击中对方。

  6. “达不到报名级别”是指运动员所称的体重超出所报级 别规定的区间范围。

  7. 消极搂抱,是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 采取的抱住对方的一种行为。

  8. 符合击中的三条标准是看位移,听声音,看防守。

  9. —局比赛中,双方出现平局,按下列顺序判定胜负1) 受警告少者为胜方2)受劝告少者为胜方3)体重轻者为胜方 (当天体重为准)。

  10. 在一局比赛中,裁判员的色别牌出现2个平,2个黑,1 个红,该局的比赛的结果黑方胜。

  11. 散打的可用方法是除禁用方法外的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 法

  12. 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用腿 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13. —方因受重击被强制读8秒2次,另一方该局胜方;运


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后,8钞钟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1. —方使用提膝动作防守时,被击中腿部,对方的1分。

  2. —局比赛中,一方第二次下台,对方不得分。

  3. 在一场比赛中3次有使用4分动作者(下台除外),判优 势胜利,2次有效使用了4分动作者为一局胜方。

  4. 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征得裁判长的同 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5. —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 次,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6. —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 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7. —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8. 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不能即刻站立 时,得2分。

  9. 黑方以拳法截击红方小腿,黑方不得分。

  10. 主动倒地超过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

  11. 黑方有意吐落护齿,被判技术犯规。

  12. 因场地、灯光等客观而影响比赛时须暂停比赛。

  13. —方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 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14. 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每出现一次侵人犯 规,警告一次。

  15. 双方同时或依次击中对方得分部位,应不得分。

  16. 使用后扫腿扫到对方,但被对方压在身下应不得分。

  17. 采用死拉硬推的方法将对方推拉下台,被判警告。

  18. 劝告、警告,取消比赛资格和消极分别用符号代替。



  1. 循环赛制时,记录员根据每场比赛的结果在记分表中为 胜方计2分,负方计0分,平局时各计1分。因对方弃权获胜 时,计2分,弃权者为0分。

  2. —局比赛中,双方出现平局,按下列顺序判定胜负:本 局受警告少者为胜方,本局受劝告少者为胜方,体重轻者为胜方 (以当天体重为准)。上述三种仍相同,则为平局。

  3. 淘汰赛时,一场比赛中,如获胜局数相同,按下列顺序 决定胜负:受警告少者为胜方,受劝告少者为胜方,体重轻者为 胜方。上述三种情况仍相同,则加赛一局,依次类推。

  4. 循环赛时,一场比赛中,如获胜局数相同时,则为平局。



  1. 循环赛时,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两人或两人以上积分 相同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次:负局数少者列前,受警告少者列 前,受劝告少者列前,体重轻者列前(以抽签体重为准。上述四 种情况仍相同,名次并列。

  2. 团体积分,各级别录取前六名,分别按5.4.3.2.1的 得分计算。

  3. 淘汰赛时可直接产生名次。

  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分数相等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 次:按个人获第1名多的队员名次列前、如再相等时,按个人获 第2名多的队名次列前、依次类推;受警告少的队名次列前;受 劝告少的队名次列前;如以上几种情况仍相等时,名次并列。

浏览9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