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训练的原则

拳击训练的原则,是拳击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拳 击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训练过程的具体反映,是对运动训练实践的 普遍经验的总结和概括Q训练原则来源于训练实践,反过来对训 练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拳击训练的特殊对抗性竞技,具有 更深刻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训练中违背了训练原则,就会影响训 练的效果,甚至会使训练失去意义。


  1.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拳击训练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 运动员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运动员对拳击的技 术、战术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和思维,从 而提高运动员对拳击知识、技术、战术等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运 用直观性原则时,教练员要根据训练条件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采用各种直观手段,使运动员迅速建立起技术动作的形象,了解 动作的主要技术细节,观察运用动作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体会动 作的力度感觉等。运用直观手段不但能使运动员尽快地掌握动 作,纠正错误,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对训练起到促进 作用。

  1.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要 求和比例,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目的任务,根据运动员的身体 素质和专业训练水平,适当地安排两者的训练比例,使一般和专 项训练协调发展,围绕提高拳击运动成绩这一中心目标,合理安 排一般与专项训练,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 系统性原则


拳击训练是一个从开始接受训练到结束拳击运动生活的系统 过程,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专门 训练,而且这些训练是按照拳击运动独有的规律和普遍规律有顺 序、系统地进行的。在每一个训练时期,都要做到有目的地系统 训练,要坚持全年、不间断的训练,使运动员所受训练产生的一 系列适应性良好变化,能够得到长期的积累和提高,逐渐提高运 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和对拳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运动 员的训练水平。

  1. 循序渐进原则


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必须有坚实的训练基础,而坚 实的训练基础,是靠艰苦的训练,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种积 累过程,要遵循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我们 知道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按照一 个的规律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向前走,才能逐渐 积累训练成绩。拳击训练没有捷径,只有靠扎扎实实,循序渐 进,才能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1. 周期性原则


周期性原则是指训练时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形式进行, 训练过程形成不同的周期。在一个训练周期中,训练的内容和要 求都不相同,而且是逐步提高的,使运动员在有计划地提高训练 要求的条件下,不断积累训练成果,提高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 和实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基本上 都是反复运用的,并随着训练的深入不断增加运动负荷,逐步提 高运动员的专项知识、技术和战术水平,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素 质,培养运动员的优良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当运 动员的专项成绩有一定提高后,又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训练 要求,加大训练难度,再一次提高专项成绩。经过这样周期性反 复训练和提高,逐渐把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全部挖掘出来,达到取 得最优异运动成绩的目的。

  1.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运动员水平、训练要求等, 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直至到最大限度。不同的训练时期,应安排 不同的运动负荷,不同的训练时期任务不同,运动员承担负荷的 能力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训练时期和运动员的承受能 力,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以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为标准,采 取加大负荷到适应负荷,适应后再加大运动负荷,经过训练使运 动员再次适应这样一个训练反复过程,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适 应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负荷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运动 员的身体反应,使负荷的变化和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很好地配合, 形成适宜的良性刺激,保证运动员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快速提高 身体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成绩。

  1.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廉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 性特点和训练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安排相应 的运动负荷。教练员要清楚地了解每一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如 运动员的思想、身体状况、个性特征、训练水平、学习和生活情 况等,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采取区别对待的原 则,促进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突出发展其优势技能,但也要注意 全面发展,共同提高。教练员对自己队员的各方面情况要有专门 档案,从开始进行训练就注意积累不同队员的各种情况,切实掌 握每一名队员的实际情况,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安排其训练,促进 其早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三)拳击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拳击训练是在一定的要求下,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不同 阶段、不同任务的训练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但其本质 是不变的,即训练的目的是一致的。

一、拳击训练的内容、原则、方法及要求

  1. 身体和技、战术训练的方法



  • 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 下,按照确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每次(每组)练习之间的 间歇时间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一种练习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 根据训练任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练习的内容及数量。在练 习中要严格要求运动员完成技术的质量及击打力度,对于易出现 错误的动作要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进行身体练习 时,要对练习的数量、负荷、重量、次数等有较高的要求,对身 体产生一定的剌激,形成良性刺激,促使身体素质逐渐提高。

  •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 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方法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尚未 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这种训练 和重复训练法的区别在于间歇的时间,重复训练是要机体基本恢 复后进行下一次(组)的训练,而间歇训练法是限制了一定的间 歇时间。间歇训练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身体的机能逐渐提高,使 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强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运动后机体的恢复 过程加快。

  • 变换训练法:是指通过变换训练的条件,达到提高训练 效果的目的。可变换的训练条件包括击打动或不动目标,改变训 练时间、坏境,变化场地及辅助器械,制造不同的训练和比赛环 境等。这种方法有助于技术、战术的巩固、提高和随机发挥运 用,使运动员适应不同条件下进行训练或比赛的能力及要求,调 动运动员的情绪,改变运动员的时空感觉,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条 件的比赛。

  • 循环训练法:是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循环训练的方法。 循环训练法对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练习身体素质时,可以将几种不同性质的素 质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好,确定好每项练习的次数和要求,然 后开始一项接一项按要求进行,一轮完成后休息一定时间,再进 行下一轮练习,循环进行。练习的内容和要求要根据训练任务来 确定,但不同方法之间的连接要有规律性。进行技、战术循环练 习时,可以按同样的方法,如击打沙袋练习直拳和摆拳的组合拳 法,直拳和勾拳的组合拳法、直拳和步法的变化配合等,按规定 好的次数和方法循环进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每一次循环,可 以练习多种素质和多种技术或战术,而且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对 提高素质和巩固提高技术非常有效。



  • 辅助训练法:是指利用辅助设施、器械进行训练,以提 高训练效果。拳击训练时常用的辅助训练法有打沙袋、打手靶、 打墙靶、打梨形球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提高技、战术的熟练 程度和击打力度,有助于发挥力量优势。



  1. 心理训练的方法



  • 念动训练法:即在思想上通过想象动作来完成动作的方 法。它是以意识本身动作的能力为基础,反复进行思维表象,以 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例如训练 中每次击打沙袋前,先闭目反复想几遍所要运用的技术动作,使 动作过程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念动训练的时间开始时可做几分钟,随着这种训练程度的提高, 可逐渐增加时间,增加到10分钟左右,使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 到想象动作上。这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巩固,还能有 效地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发挥技术水 平。

  • 模拟训练法:即模拟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训练的方法。如模拟比赛训练、模拟不同特点的对手训练、模拟不同的赛场环境 和赛场条件进行训练等。这种训练方法的针对性较强,可以解决 运动员比赛时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在 训练时采用专门相应的技、战术进行解决,经过反复训练,一旦 在比赛时遇到同样的情况和问题,运动员就有能力去应付和解决 它,从而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及应变 能力,为打好比赛创造有利条件。



  • 情绪控制训练法:即利用专门的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调 整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有 意识地改变动作表情,利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自我暗示,改变影响 运动员情绪的条件等。通过这些方式,调整运动员的情绪,使运 动员能以较放松的情绪投入比赛。利用情绪控制法训练时,要根 据运动员的具体表现,采用相应有效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才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 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法:即利用自我暗示的语言或命 令,达到放松目的的训练方法。这是心理学中具有一定特点和效 果的具体方法。运用时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导引,促使肌肉放 松,从而调节人体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并在肌肉放松后再采 用一定的套语振奋精神,进行自我动员,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 的。这种方法用于放松时,可以使人消除心理紧张及激动情绪, 解除疲劳,加深睡眠,提高人体的工作效率。用于暗示振奋精神 时,可使人出现精神振奋和高度积极状态,有利于参加比赛和取 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这种训练方法被广泛采用,成为心理 训练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浏览1,0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