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其特别见于原始民族,也经常 保留在远离现代社会的穷乡避壤 中。它的特征是R属于分散的、孤 立的和小规模的群体中。在这里, 人的行为是高度世俗化的,个人仅 是此类关系的附属,人际关系居于 主要地位,人的行为受到非正式的 及宗教上的控制,文化中的道德秩 序是极为神圣的。俗民文化是土生 土长发展起来的,处于相对静态的 状况,而文化的递传则大多在于口 授及惯例。

【唐代文化史研究】书名。罗香

林著。1944年商务印书馆版。此书 是作者一组专题论文的汇编。共七 篇,一、唐代文化的新认识》二、 大唐创业起居注考证I三、坛经之 笔受者问题I四、唐释大颠考;五、 唐代桂林磨崖佛像考!六、唐人斗 鸡戏考;七、唐代波罗毬考。作者 认为唐代文化的研究往往只注意各 个局部,而忽略整体的演进,缺 乏综合的研讨。作者企图通过自己 的研究来改变这种见树不见林的状 况。

【海溉】文化学派名。海,指上

海。是同“京派”相对而言,指上海 的文化艺术界在“欧风美雨P的袭击 下起步学习西方所体现出来的一种 较为共同的文化特征。清末起逐渐 形成。原发端于艺术领域,逐渐扩 展到其它文化学术领域,成为一神 泛指的创作或表演风格。其主要特 点是不太注重师承和流派,不拘陈 规,勇于革新创造,思想活跃,善 于吸收新鲜事物,这同上海特有的 社会环境和风气有关。治学讲究精 通简要、深入浅出、明白易僮。但也 夹杂着华而不实、肤浅庸俗的弊端a 故在旧上海就有“良性海派”和“恶 性海派”的区分。但以往人们提起 “海派”,一般作为贬词使用。

【编纂中面文化史之研究】书 名。王云五编。1937年商务印书馆 版。此书分六大部分。一、文化与 文化史*二、中国文化史料之丰富*

三、中国文化史料之缺点;四、外 国学者编著之中国文化史,五、外 国学者编綦之世界文化史(六、编 纂中国文化史应用如何方法。书后 附拟编《中国文化史丛书》八十种目 录。

【八卦】〈调易》中的八种基本图 形。用被称为“爻”的(阳)和 (阴)两种符号组成。《易传》的 作者把乾(三)、坤(3)、震(三)、巽 (彐)、坎(彐)、离(三)、艮(彐)、



兑(三〉八种名称,象征天、地、雷、 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 有关八卦起源有种种不同的传说与 推测,有“伏羲作八卦”说;有图画 文字起原说;有卜筮起源说*有结 绳记事起源说;有数字起原说,等 等。

【人文精神】一神以人间的世俗 事象为中心,而轻宗教信仰的精神, 曾被用于概括中国文化以伦理、政 治为轴心,不甚追求自然之所以, 缺乏神学宗教体系的特征。梁启超 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中国 学术以研究人类生活之理法为中 心”的恃点。三十年代吴博民曾著 《中国人文思想概观》一书,对中国 古代人文思想精神加以阐述。有的 认为这种精神表现为不去追求纯自 然的知识体系,致力于人格的自我 实现方面。贬低物质享受的价值, 重义轻利,以道制欲。这种精神表 现于文学艺术是重情理结合,重社 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 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 知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神秘性的 情感迷狂和心灵净化。有的认为这 种精神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导向君主 专制,把人引入个性泯灭,君权成 为调节人与自然的中枢,君主成为 道德的最高体现。

【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派的 总称。九流指儒,道、阴阳、法、 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十家 即九流之外加上小说家。班固《汉书 •艺文志》据此著录各家人物与蒈 作。

【九峰学派】以南宋蔡沈为代表 的学派。蔡沈隐居九峰,学者称九 峰先生,故名。蔡沈是蔡元定的第 三子,朱熹的门人。其学术兼有又 理与象数学。以抽象的‘‘数”和“理” 为宇宙的本源。主要著作《书集传》 是一部数百年来在封建文化学术界 有很大影响的著作,被政府定为科 举功名的必读书。主要人物有蔡沈 子蔡模、蔡杭、蔡权和门人刘钦 等0

【力行哲学】又称行的哲学。蒋 介石在1932年的多次演讲中所提出 的一种人生哲学。后又在“新生活运 动”中及在《中国之命运》等著作中 极力提倡和推行。渊源于《大学》、 《中庸》的“笃行”和“力行近乎仁”的 孔孟传统思想,而其直接来源则是 陆王心学。把“行”说成是超时空的 绝对,决定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最后 本体。

【三统三正】西汉董仲舒提出的 唯心主义神学史观。“三统”指黑统、 白统、赤统。认为夏是黑统,商是 白统,周是赤统。三者依次循环, 改朝换代。在改朝换代时,必须在 历法制度礼节上有相应的改变。“三 正1^即从“正朔”的观点出发,夏以寅 月(农历正月)为正月,商以丑月(农 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子月(农历 十一月)为正月。实行改正朔的制度 用以表示一个新皇帝重新受天命统 治人民

【三^循环论】西汉董仲舒承袭

孟子的天人合-论,及对邹衍的“五 德终始说”稍加变通所提出的理论。 所谓“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 分别代表某一朝代的特性。三统之 间依次递逭,周而复始。夏代是黑 统,商代是白统,周代是赤统。如 此循环不已,每一朝代之始,都应

循例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意, 后来在《白虎通义》一书中,这一观 点得到了更详尽的发挥。

【三原学派】以明王恕为代表的 学派。因恕及其门人多为陕西三原 一带人,故名。亦有“关学别派”之 称,然实为程朱余绪,理论上缺少 建树。主张“尽性知天”。此派重气 节和风土,曾促使三原士风民俗为 之一变。

【万斯同】(1638—1702>明末清 初历史学家。字季野,学者称石园 先生。浙江鄞县人。幼聪明好学, 遍读家中藏书。与兄斯大同师事黄 宗羲,博通经史,尤熟于明代史事 明鲁王监国,授户部主事。明亡, 不仕,以赛修明史为己任。康熙十 七年(1678)诏征博学鸿儒,不就。 翌年开局修《明史》,以布衣参史局, 不署衔,不受俸,而稿皆由其审定。 历时十多年,手定《明史》稿五百卷。 又精于治经,曾应徐乾学之请,纂 《续礼通考》。治学长于史,对前史 体例贯穿精熟,注重详证。著作尚 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 宗派》、《书学汇编》、《历代宰辅汇 考》等。

【上蔡学派】以北宋谢良佐为代 表的学派。因谢良佐为上蔡(今属河 南)人,故名。谢良佐为二程学生。 认为理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在 “格物穷理”论上继承二程的思想, 开朱熹“穷理”说的先河。认为革除 “人欲7,使“天理”复明,这就恢复 了“本真”的心。为学重视内心“省 察”,有“以禅i正儒”的鲜明特色。清 代全祖望称此派为“洛学之魁”。主 要人物有詹勉等。

【广平学派】以南宋舒璘为代表 的学派。因舒璘号广平先生,故名。 此派思想以平实与折衷为特色。论 心是本源,以此来说明人的道德修 养问题;论修养不是泛谈人所固有 的伦理本性,而是阐述一个人应当 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进行道德修养。 既师事陆九渊,也坚定维护朱熹, 不赞成两派之间扩大间隙,因此有 着明显的折衷朱、陆的倾向。同时 又兼受张栻与吕祖谦,故思想渊源 比较驳杂。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元白 和舒璘五子。

【小康】古代儒家所提倡的,较 “大同”世界低级的一种社会。《礼记 •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是谓小康”。这种社会虽政教修明, 但需礼来约束,不及大同世界,故 称小康。一般指缉、汤、文、武、 成王、周公之治。

【马嫌瞄】(约1254—约1323)宋 元之际历史学家。字贵与。饶州乐 平(今属江西)人。早年师事朱熹学 派的曹泾,所受影响颇大。宋度宗 咸淳九年(1273),漕试第一。宋亡 后,隐居不仕。后任慈湖、柯山两书 院山长,教授台州路学,后以病辞 归。以二十余年之力撰《文献通考》, 以补杜佑《通典》之阙。尚著有《多识 录》、《义根守墨》、《大学集传》等。

 

浏览5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