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法
拳是拳击手的惟一武器。拳击手的打击之所以有很大的破坏力,不是因 为拳头硬,而是因为它有很大的速度和力量。
正确的握拳法是打出有力拳的第-步。握拳时食指和中指、小指和无名 指并拢内屈,拇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上面,拳头稍内扣,拳峰朝着对方。
【要点】
握拳不要太用劲。否则,臂肌会很快裁劳,拳速也会降低。但是在拳击 对方的要害部位前一刹那,要用力提拳。
从食指到小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成为一个平面,这个部位叫做指关 节部位。指关节部位的中心在中指和食指之间,要用这个关节中心,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拳峰”,来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
二,站立姿势
两脚分开约•个半脚宽的间隔,右脚脚跟 提起,左腿向前迈出一步(前后脚的距离,•般 掌握在:如果是右膝触地,则右膝能与左脚踝 在横向的同一直线上为宜),两脚的脚尖均斜向 右前方,两腿膝部微屈并保持放松,感觉就像
两脚左右间距约 30厘米.比肩稍窄。
【要点】
体重应均匀地分布到两 脚趾骨基节部位,然后&松 上跳,在着地时,还要使体 重均匀地分布到两脚趾费基 节部位上,要求上体要直,不 破坏站立姿势;着地像猫似 的轻松落地。
两脚前后步幅与自己 脚的长度相同提脚的“眼睛”
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两脚间距 以自己站立时有一种安定感而定。 这样的站位,虽然能稳定,但一动 马上就会失去平衡。因此要把左脚 向前迈出一步(左撇子迈右脚),而 后把两脚往右挪45度(左撇子往左 挪),同时右(左)脚后跟抬起来将重 心放在脚的大拇趾下面。这个重心 点就是脚的“眼睛”。
在进行步法训练时,能否感觉 到这个“眼睛”是极其重要的,进 行拳击训练时也一定要记住这一 点。为了掌握这个“眼睛”,必须强 化这方面的训练。这有一个好办 法,即进入站立姿势后,用脚大拇 趾下的这个重心点部位用力跺地 板,以加深体会。一旦掌握了这种 站立姿势,迈步就不会失去平衡, 上半身的转动也较容易。
三、基本姿势
低头收下领,前额朝向对方,双目注视对方眼睛,上下齿合拢,舌贴上 腭,脸部表情自然;左臂在前,右臂在后。左拳略高于肩,同对方的下巴平 齐,防护左面颊,左肘屈大于90度,下垂防护左肋;右拳置于肩前,防护右 面颊,右肘屈小于90度,下垂防护右肋,右拳轻轻握紧并对准对方的下巴。
这就是最自然,身体最放松的拳击基本姿势。如果你想根据对方或自己 的体型等条件调整这个基本姿势,千万不要着急,以后有机会来调整。初学拳 击时掌握好这个基本姿势,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内容。而在下一 步进行进攻训练时,你就会领会到基本姿势的重要性。而且在实际比赛中,基 本姿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攻守技术的效果。
【要点】
上体应斜向对方,微前 含胸,左肩略向前,两肩勿 过分耸起,也不要下垂。身 体向左或向右扭动时,以腰 部和兢关节为转动轴;为保 护自己的下巴和左耳,左肩 向前伸出的同时,稍上提。
注意:提得不可过大. 过大会增加疲劳,影响左手 的剌拳速度。
下颓略回收,将右拳置于右 下颊下,将左拳举到肩的高度, 适当收紧左肘部。在做好保护上 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身体调 整为最有利的进攻位置。现代拳击最讲究的是速度。 两脚距离大,影响速度的发挥, 但稳定性好,适用于猛攻型选 手;两脚距离小,速度快,但稳 定性差,适用于技巧型选手。利 用膝关节的屈伸力量加强后脚的 蹬力,重心移动灵活,但要注意 不要右脚跟着地,以免影响脚的 移动速度。
链接
拳击身体各部位基本要求
- 头型
头略低,收下颌,前额朝向对方,双目贯注对方眼睛,从眼神中 捉摸他的内心活动。上下齿合拢,舌贴上腭,脸部表情自然,不让对 方看出自己的意图。
上体微前倾含胸,左肩略侧前,两肩勿耸起,也不可下垂,身体 向左或向右扭动时,以身体为纵轴转动腰部和髓关节。
左肘臂约屈90度,左拳略高于肩,拳防护左腮面,肘臂防护左肋 部。右肘臂屈小于90度,右拳置于肩前防护右腮面,肘臂防护右肋部。
四指并拢握拳,指扣在中指第二关节上,拳头稍内扣,拳背与腕 部稍隆起,拳峰朝着对方。
拳头不可握得太紧,只有当拳头击出前一瞬间起握紧,反之,拳 臂肌肉很快就会疲劳。
- 神态
神态要自然,全身肌肉勿紧张,全神贯注对方的一举一动,不让 对方从自己的表情中察觉出准备出击的意图。
- 基本步法
步法是拳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法的移动包含着进攻和防御的双重 含义。双方搏斗时,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灵活地移动身体、使自己始终处于进 攻与防御的最佳位置,是一名拳击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拳击的基本步法有滑步、跳跃步、侧步、环绕步、撤步等5种步法。
1、滑步
滑步是一种稳健的步法。其目的在于调整身体至最佳位置,逼近对方准 备攻击,或引诱对方出击造成对方防御上的空隙,并趁机出拳攻击。使用滑步 时要预防对方突然发起猛攻,有了思想准备就可应付突然的变化。
⑴前滑步
右脚掌蹬地,左脚稍离地面向前滑进20-30厘米,后脚轻擦地面跟进。 移动的步幅稍大于肩距。两脚以脚掌着地,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前滑步
【要点】
滑步是在进攻或防守时瞬间的前后左右移动而采取的步法。它有三个基 本要点:靠近前进方向一侧的脚要先移动;脚要沿着地面滑动;移动后要恢复 到原来的站立姿势。滑步时,身体重心要平稳,重心勿超出支撑面。脚掌尽可 能不离开地面,不可做跳跃步,两腿膝关节和大腿肌群自然放松。
(3)左滑步
右脚蹬地,左脚向 左侧横滑一步约(20〜 30)厘米,右脚随即跟 进,保持原来姿势。
⑷右潸步
2、跳跃步左脚蹬地,右脚向右 侧横滑一步约(20〜30)厘 米,左脚随即跟进,保持 原来姿势。
在练习跳跃步时,重要的是不要使用过多的力量,而是身体要放松,保持 自己的节奏。为了更好地掌握节奏感,开始时可以做前后距离比较大的前后跳 跃,等到熟练以后,再做范围较小的、突然冲刺动作由跳跃步转滑步的前进
左脚向前轻跳,紧接着右脚向后轻跳,在右脚触地的同时,利用反弹力左 脚向前滑出。以左脚、右脚的顺序沿地面向前滑动。
足间距过大也会造成行动上的退钝。
由跳跃步转滑步的后退
右脚向后轻跳,接着左脚向前轻跳,在左脚触地的同时,利用反弹力右 脚向后滑出。以右脚、左脚的顺序沿地面向后滑动。
捷,重心要平稳。
由跳跃步转滑步向左移动
左脚向前轻跳,接着右脚向后轻跳,在右脚触地的同时,利用反弹力左 脚向左滑出。以左脚、右脚的顺序沿地面向左滑动。
【要点】
跳动时要富有弹性;由跳跃步转滑步过程要连贯、自然。
跳跃步易犯的主要错误是跨步式前进,即前脚凌空跨步前进。这样人 体在凌空阶段只有一只脚支撑,容易被对方击倒。由跳跃步转滑步向右移动
右脚向后轻跳,接着左脚向前轻跳,在左脚触地的同时,利用反弹力右 脚向右滑出。以右脚、左脚的顺序沿地面向右滑动。
【要点】
在右脚向后、左脚向前轻跳的 过程中,左脚、右脚要轻松离地;由 跳跃步转滑步时,动作要连贯、自 然。
3、倒步
侧步是在对方出拳方向的外侧上一步或向后转一步,避开对方的直拳攻 击,为自己创造有利攻击位置的一种步法。侧步有左右侧步两种,右侧步是向 对方右拳方向侧步,左侧步是向对方左拳方向侧步。
【要点】
使用左右侧步时,两脚不走交叉步,身体不可左右摇摆。侧步是防御的 一种,也是进攻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侧步时应注意和反击动作结合起来。
左侧步比右侧步难度大,因为左侧步比右侧步更接近对方的右手,受到 对方右手打击的可能性更大。熟练掌握左侧步法,能发挥自己有力武器打击 对方的腹部和下巴。
环绕步是以对方为中心,并围绕他移动的一种步法。环绕步有顺时针方 向和逆时针方向两种。它的动作好象侧步法,但它不属于侧步法。环绕步动作 幅度较小,只微微闪躲对方的打击,并且能够反击。4、环绕步逆时针环行(向右环行)
当对方用左直拳打过来时,只 向右侧动一点,用左直拳反击。因 为对方的惯性和自己打出的冲力加 在一起,其破坏力极大。逆时针方 向即向右侧环行,这种环行法最安 全。顺时针环行(向左环行)
站在对方的腹部正面,充分利用自己 的右手进行攻击。对方向右转体,使攻守双 方在一条直线上来防守。这个时期向左环 行,受对方攻击的可能性大,因此要做好防 护。向左环行的脚法是左脚先向左移动,右 脚跟着向左移动。
【要点】
运用环绕步的目的是,转移 进攻方向,寻找进攻机会,或调 整呼吸,以及短暂的休息。这里再介绍一种特殊步法——转体。转体分为向左转体和向右转体两神 向左转体时,首先左脚在地面以划小圆弧的形式向左移动,随后右脚向左脚外 侧划大圆弧移动.向右转体时,首先右脚在地面以划圆弧的形式向右移动,随 后左脚向右脚内侧划小圆弧移动。
5、撤步(急退步)
撤步的方法是:前脚掌用力撑地, 后脚先后撤一大步,并且几乎同时迅速 收回前脚,以保持好拳击的攻防姿势。
【要点】
使用撤步的目的在于迅速脱离战 斗,避开对方的直拳攻击,或是重新调 整吸斗状态。在后撤一步后,如对方继 续跟进攻击,不可连续后撤,应迅速向 右或向左侧步,避开对方的连续进攻。
拳击基本步法有滑步、跳跃步,侧步、环绕步、撤步等这五种步法。 这五种基本步法的共同要领是:不论是前进还是后退,左右侧步还是界绕9,移动一定要迅速,
身 体重心要平稳。两足前后左右的支撑面要大,绝对不可前后两足站在一条纵线上, 或两足站在一个平行横线上,或走成左与右前后交叉步。身体在移动或站定时,身体重心着力点在两足前半足掌上,两足跟 平浮在地面上,以保证起步移动速度。如果着力点在两足全足掌上,移动 速度就会受到影响。拳头击中对方前的刹那间,两足要站稳,身体*心要沉低些,打出 的拳才有份量。反之,足未站稳,重心浮空,打出的拳头就无重量。

不论是向前后或左右移动身体,或侧步、环绽步、撤步时,力求做 到拳击攻防姿势不走样,就不易被对方轻易击中、击倒。
步法是拳击比赛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拳击比赛时瞬息万变的对 抗中,只有依靠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功,才能有效地发挥攻防技术,很 好地保护自己和有力地打击对方。因此,可以把拳击的步法看作是 取得拳击比赛胜利的首要条件。
- 利用步法调整与对方的相互距离。比赛时与对方保持最佳的 距离,自己就能有效打击对方,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靠灵活 的步法,不断地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调整和移动。
- 利用步法调整身体及攻守的角度。在比赛时,如果单一的站 位方法,或者是不能够灵活地改变和对方相对的位置和角度,都有 可能遭到对方的攻击,而自己却又打不到对方。
- 利用步法后发先制。许多拳手积极利用灵活快捷的步法,在 比赛时以攻制攻,以攻代守。
- 结合步法进行有效防守。要想在比赛中成功地防住对方的攻 击,除了掌握正确合理的防守技术和适当的防守时机,还要求做防 守动作时必须结合灵活的步法,使防守更合理,效果更好。
- 利用步法假动作迷惑对方。在拳击比赛中,利用步法做假动 作,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进行进攻的战术经常被采用。
- 步法在诱敌技术中的运用。在拳击比赛中,具有丰富比赛经 验的拳手,经常采用假动作诱敌攻击,而当对方上当攻击时,自己 则采用反击的方法打击对方的漏洞。
五、拳击器材与用具
(―)拳击手套
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 级别使用不用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 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
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 能使用,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 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对打 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峰部位打击对方。拳套不 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 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 米。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 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二)拳击服装与护具
拳击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背心应松紧适宜,不能影响技术动 作的发挥。拳击短裤要宽松长大,裤长必须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让护裆 有所暴露,更不能影响比赛。拳手必须穿软底鞋,而且要绑紧牢靠。拳击的 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业余选手参加比赛时必须使用护头,双方运动 员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角色要 一致,而且所用护头必须是国家拳协批准认可的统一护头。
规则规定,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否财要受警告。如果护 齿被打掉,台上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 再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运动员不能随意更换护齿;不戴护齿,比赛 不能进行。
运动员要穿戴护裆,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在1 分钟内不能换好时,运动员可不戴护裆继续打满该回合,然后在休息时更换 护裆。如果休息时不能及时穿戴好护裆,比赛则不能继续下去。
拳击比赛时,台上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没有戴护齿、护裆、或服装不 合要求时,应立即禁止该运动员继续比赛,让其助手在规定时间内把护具和 服装穿戴整理好,而且不准助手和运动员讲话,如果有意拖延时间,就要警 告和判罚,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三)拳击训练器材
1、沙袋
用皮或帆布制作均可,成圆柱形,高约为80〜100厘米,直径约为50〜 60厘米。沙袋是双层结构,里面的一层是帆布做的小袋子,内装干沙,为避 免下垂,将这个小袋子吊在大袋子的中央,在大、小袋子之间装填鬃类物质。 沙袋重20•〜35公斤,吊装的高度可以由练习者自习调节。
有人说,沙袋越重越能练出硬拳头功夫来。根据笔者多年的体会和了 解,凡是重而硬的沙袋,不论是拳击还是武术散打,到后来练的人就少了, 因为练的不得法会损伤腕关节和手指关节,以致手指变形影响身体健康。
另一种说法,重而硬的沙袋能练出重拳头来。打出去的拳头轻与重, 不是由沙袋的轻重和硬度来决定的,而是由出拳速度的快慢决定的。出拳 速度越快,其冲量越大,冲量越大,拳头越重。没有速度的拳头是打不出 重拳来的。
标准的拳击沙袋里面装的不完全是沙子,还有鬃丝,碎布或回丝(废 纱头)等软质物。
沙袋一定要悬空。悬挂式沙袋拳头打上去可以减少反作用力。因为悬 桂式沙袋拳头打上去肯定会摆荡,受到击打力越大,它的摆荡幅度越大, 这样就减少了反作用力。沙袋悬挂高度为沙袋底部与练习者脐部平为宜, 过低不便练习击打勾拳。
打沙袋,手一定要包扎好绷带,以保护腕关节和手指关节不损伤、不 起老茧、手指不变形。绷唔长度300厘米,宽度4〜5厘米。
2、梨形球
球成梨形,有两 层。外面是皮革,里面 装有内胎。吊装在紧硬 的圆形厚木上,球可以 自由旋转,球架的高度 可以调节。
3、墙靶
墙靶是一块宽70厘米、长1米的木板。在木板的正面,铺有一层厚的约 20厘米的鬃类物质,上面再覆盖一层毡子,外面用皮革包装起来。练习时挂 在墙上,其高度可以调节。
4、点球
点球体积同网球一般大。点球练习是在打沙袋大运动量训练后,或两人 实战训练后进行,作为调节训练或放松身体训练。击打点球不宜太重,打重 了,点球来回摆动速度就快,只要轻松快速对准点球击打即可。当点球反弹回 来时,可以用拳还击或后撤闪躲,或向侧面闪躲。步法要配合拳法灵活地移 动,拳头对准点球击打。用直拳击打点球时,手臂在刚要伸直还没有完全伸直 时就击中它,当点球回摆还未到垂直线时,就用第二次直拳连击,这样可以练 习连击出拳的速度及准确性。
将一只网球上下两端对穿两个0.5厘米的洞, 用选好0.5厘米粗橡筋绳上下对穿进去,在上下两 个洞口处各打一个结,使网球上下不能窜动即可。 如图,点球悬挂高度以直拳击到为准,点球上下两 根橡筋绳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钩子上。
5、橡筋吊球
橡筋吊球体积同手球一般大,球内充气,球的上下两 端用1厘米粗的橡筋绳拴扎牢,球悬挂的高度以直拳拳头 能触及到球为准。橡筋吊球体积大,橡筋绳粗,可以用重 拳击打,但球的来回摆荡速度快。这就要求练习者的动作 速度要快。
橡筋吊球练习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出拳速度、步法移 动速度、单击和连击的反应能力、击打的准确性的拳击距 离感,身法、步法、拳法配合动作的协调性等。初练打橡 筋吊球时,可以站稳身体原地打,进一步练习身体在移动 中击打。当重拳击打摆回速度快时,可用直拳迎击,当来 不及迎击时可向后撤步,或用拳头阻挡来球,或用闪躲的 方法闪躲,但在球被击中之后,球很快就反弹回来时,接 着第二拳、第三拳……连续打上去,勿使球停顿下来,直 到3分钟一个回合练习结束。
6、弹簧立球
弹簧立球体积同篮球一般大,球内充气后 形同鸭梨状,小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杆上端,弹 簧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盘直径约60厘 米,底座盘与弹簧杆衔接15〜20厘米处,用5 厘米粗的螺旋弹簧,弹簧立球是用4〜5厘米 粗钢管制成。弹簧立球练习的目的,主要是训 练拳击的距离感、出拳击打速度、击打反应能 力和掌握击打时机,身法、步法、拳法的协调 一致性。击打弹簧立球时,要与球保持直拳击 打的距离。直拳击打后,球反弹到还未呈垂直 线时,再打出第二次直拳。拳打得越重,球的 反弹速度越快。
7、手
靶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皮制手套,内装鬃类物质。
链接
或侧上勾拳击打。
靶心朝斜下,用抄参
拳击器械的保护
拳击馆内的器材设备使用时,要检查是否安会牢固,以免发生意外事 故。梨形吊球、实心吊球、弹簧立球、橡筋吊球、点球等器材,用于练习 出拳的速度和反应能力、击打的准确性、拳击距离感等。如果使劲用重拳 击打,这些设备就容易损坏。不可戴着拳击手套去击打沙袋,或对着墙壁 击打,这样手套不但容易损伤,而且会把拳击手套峰面打毛糙了,在实战 和练习时容易擦伤对方面部。拳击台上的围绳用时要把它绷紧,不用时把 它放松,上台实战练习时要检查围绳是否绷紧,否则容易发生翻趺下台的 危险。
六、练习拳击的基本方法
1、 看图自学法
对于许多拳击爱好者来说,在没有专门教师或教练指导的情况下,基本 上都是看图自学自练拳击的。看图自学自练拳击时,如何看图学习技术动作, 就成了学练的关键,只有在真正看懂弄清动作图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正确的 技术动作。所以,看图自学自练拳击,就要求练习者必须首先掌握看图方法和 图解知识。
2、 配合自学法
配合自学法是指两人或几个人相互配合,一起学习和练习拳击。两(多)人 配合时,要根据教材的图示和文字解释说明,共同商量,边看、边学、边练, 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在学练组合动作时,一方为攻方,一方为守 方,在练习中尽快认识技术动作方法的用意,互相检查,细心体会,看所学组 合拳法是否具有正确的攻防含义和有效的攻防效果,然后反复练习所学的组 合,最后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跟教练学习法
跟教练学习拳击,可以缩短掌握动作的时间,随时倾听教练的指导,是 练习拳击的有效方法。跟教练练习拳击时,一定要按照教练的安排进行练习, 循序渐进,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优秀的拳击手。
七、拳击基本功训练
拳击基本功是发挥良好的技术、战胜对方很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 实践中不断地加强整个动作、上下肢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基本功扎实与否,对 发展技术和战术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练习1】柔韧性练习
拳击运动员身体各部分关节韧带和肌肉柔韧性的好与差,关系到运动技 术水平的发挥和防止运动创伤事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重视柔韧性的训练。 身体各部分柔韧性好,对进攻与防御技术的掌握和发挥都很重要。另外,柔韧 性好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活动的耐久力。除对身体各部分关节韧带 和肌肉的柔韧性进行全面训练外,对肩臂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柔韧性也要进行强 化训练。

拳击运动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运动员、教练员以 及裁判员对拳击运动有足够的认识,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护措施, 拳击运动还是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减少拳击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除了要进行规则范围内 充分的体检外,在日常比赛和训练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要注意加 强易伤部位及相应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机能,积极预防损伤。
戴好防护用具和使用标准手套。防护用具主要包括头盔、护 齿、护裆、手套等。其中头盔尤为重要。
- 及早中止实力悬殊的比赛
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要发挥裁判员积极主动作用。 作为裁判员、教练员和医生,应当根据场上的情况,及早终止对比 实力悬殊较大的比赛。
- 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
在拳击训练过程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其目的是最大可能地 利用医学的手段,对拳击运动进行观察指导,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 康、增强体质和提高拳击技术水平。因此,在训练前、训练中、训 练后,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工作,将对运动员起着积极的保护作 用。
八、拳击创伤处理
在拳击比赛或训练过程中发生运动创伤,及时给予正确处理很重要,这 样不但可以防止伤势恶化,减少痛苦,同时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使运动员及早 恢复健康投入训练。常见的几种创伤处理方法如下:
1、 鼻子出血
鼻子出血是比赛中最常见的一种创伤,鼻子受击出血是鼻腔里微细血管 破坏的缘故。处理方法只需用药棉把血揩掉,用药棉蘸上肾上腺素或麻黄素揩 试一下,很快就可止血,或用两手指头捏住鼻子也可止血。如果流血不止应送 医院治疗。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2、 面部擦伤
用3%的双氧水将擦伤部位的脏东西拭干净,或用生理盐水、冷开水等将 擦伤部位的脏东西冲洗掉,拭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3、 挫伤
被击打部位皮下出血或内部组织损伤。耳廓受击产生外耳道血肿时,用 冷敷或绷带加压包扎,制止皮下继续出血淤肿。第二天可用热敷消除淤肿块。 腹部受到重击产生剧痛应立即请医生检查,如剧痛加剧不止,应去医院治疗。
4、 裂伤
拳击比赛中所发生的裂伤,多数是发生在头部眉弓、耳根、口唇和前额 等部位。这是受对方用拳根、肘部或头部撞击时最容易发生的情况。裂伤出血 不要惊慌,切不可用手捂住止血,这样反而会把细菌带进伤口,轻则发生溃烂 不易收口,重则会得破伤风、败血症等。
正确处理的方法:小的裂口,用药棉花球压住出血,然后用酒精棉花球 拭干净伤口周围的血渍,涂上消炎药膏(青霉素、磺胺滑膏等),用消毒棉花和 纱布绷带包扎好即可。
5、 脱臼与骨折
拳击运动中,手指关节脱臼与骨折时有可能发生。正确处理的方法:如 没有医生在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切不可把脱臼复位,或把骨折正位。否 则,不但会使创伤者受到更大的痛苦,还会因此扩大损伤,破坏损伤部位周 围的软组织、血管和神经,应尽快送医院急诊。
6、 击昏击倒
被击昏或击倒,大部分是下颊、颈部和腹部受到重击之后而引起的。二 额部(太阳穴)、鼻根处受到重击可能会发生脑震荡。不论是发生哪种情况被 击昏击倒在地,都切不可马上上前拉运动员起立或叫醒他,应让他安静地躺 在地上,先取出护齿,如不苏醒(一般在4〜5秒钟内就可苏醒),马上请医生 检查或送医院急诊。在送医院中必须在防震和保暖的情况下护送,并要有医 生在旁。
小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二拳击运动也不例外。因此,拳击
;运动者和爱好者要想提高成绩,击败对手,就必须从根本上掌握、
;理解每一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内含,掌握它的运用和变化规律。
i 技术训练是一个相当长的训练阶段,不论是什么水平的拳击爱
好者或运动员,都必须坚持经常地进行技术训练,在技术训练的过
'程中不断提高和升华,钻研其规律,为提高拳击运动成绩创造必要 的条件。
浏览4,0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