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食指尖点按太阳、印堂、迎香、通天各八次。

  • 用拇指食指捏掐列缺、大渊、鱼际、少商、商阳、曲池、 外关、合谷、尺泽、复留各八次。


【加减变化】

  • 外感无汗者:补合谷,泻复留。

  • 外感汗多者:泻合谷,补复留。

  • 热盛者:重泻大椎、陷谷。

  • 头痛较剧者:泻太阳、印堂、通天。

  • 咳嗽甚者:泻列缺、太渊,重泻陶道、风门、魄户。

  • 鼻塞不通者:泻迎香、通天。

  • 咽痛声哑者:泻鱼际、少商。


【选穴释义】

  • 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而解表,是治疗头项强痛的重要 穴位。

  • 外关:能散一切居表之邪,尤其是居阳经之邪,其发散作 用较大。

  • 风门:能法风、宣肺、化痰。

  • 曲池配合谷:有清热解表之功。

  • 尺泽:可清泻肺气,除肺中之热。

  • 合谷、复留:前者补而后者泻,则可发汗解表;前者泻而 后者补,则可止汗生津。

  • 大椎:该穴为手足三阳经脉与督脉的交会穴(即六阳之大 会),故能治疗邪客于表而致三阳经气郁闭的发热。

  • 陷谷:能降解疏散阳明经的实热,如表邪不解,由肺入胃,


则可选用此穴。

  • 太阳穴:能除头额疼痛。

  • 印堂穴:可祛前头痛。

  • 列缺、太渊:前者为肺经络穴,后者为肺经原穴。二穴对 宣肺的作用最大,故可治疗肺气不宣而致的咳嗽。

  • 迎香、通天:前者属手阳明经,后者属足太阳经,两经脉 均循行于鼻部,故可疗鼻塞不通。

  • 鱼际穴:本穴为“阳之所治”,因阳火郁盛所至的咽痛音 哑,用之最宜。

  • 少商穴:为肺经井穴,可泻肺经的邪热,故为治疗咽痛的要穴。


【病例简介】

  • 夏某,男,30岁,北京五金机电厂铸造工。1971年1月26 日初诊。患者因髙热头痛九日不退而来诊。经询,其于本月16日自 外地返京,长途跋涉,身感疲倦,归家行房,次日起床便感腰痛腿 酸,神疲乏力,头部疼痛,恶寒发热。先后经本厂医务室、某西医医 院、中医医院诊治,历时九日而未见效。


【当下诊见】 体温39. 2,脉博98次/分,血压120/80 -imndg。脉浮弦,舌红苔黄,面红耳赤。自诉头痛难忍,如拶似裂, 口苦咽干,内心烦躁,夜不能眠,食欲不振。此属寒邪外束,内热不 得外散。应与解表清热,通畅气机,使内外之邪两解。随即按上述方 案,以指针点穴、拍打等法施治,约三十分钟后,患者全身见汗,症 状也随之减轻大半。以后又复诊三次,诸症悉除,康复如初。

  • 徐某,男,34岁,北京酒仙桥某厂工人。1962年10月5 日,因发热五日不退而前来就诊。患者于9月29日工作后身热汗出 而冷水浴身,次日晚酒后就寝,夜间即感周身不适,身痛酸困,晨起后即感恶寒、发热、无汗、口苦咽干,曾呕吐四次,面红目赤。经他 医调理四日无效,遂来就诊。査见其体温39. 5尤,脉浮紧,舌淡苔 薄黄,余症仍如上述。


此症为劳后受冷,内存湿热,不能外达。治疗取调理气机,以 开、散、降、出法为主,使其表解,即表开、热出、寒散、湿降。随 即使用开四门,拍打大椎、陶道,点按太阳、印堂,捏掐列缺、曲 池、外关、合谷、复留等穴。施术之后,即见身有微汗,全身舒适, 如释重物,头痛大减。以后又复诊三次,诸症除而食睡如常,遂 告愈。

按以上二例,均以身体疲倦劳累,复感外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 一兼酒而一兼色。这一点正是其按常法施治而不愈的原因之一。由于 其正当壮年,正气未虚,故施以本功法,调其气机,使其升降、出 入、开阖、聚散这四种状态重新达到平衡,则正气内布,营气和调, 外邪内邪皆无藏身之处,何患疾病不愈?所以,协调气机虽只四字, 而八法尽在其中。

2.流行性感冒

【辨证分型I 外感时疫邪毒,均为热症。

【治疗原则】通畅气机,清热解毒,达邪外出,偏于开、散、 降、出。

【施治部位】同“普通感冒”中所述。

【施术手法】同“普通感冒”中所述。

【手法补泻】同“普通感冒”中所述。

【施治过程】同“普通感冒”中所述。

【加减变化】

  • 头痛较重,全身骨节痛者,加重对风池、风府、大椎、陶 道、通天等穴的施术i度,但仍以患者自觉适身为度,切不可令人难 以接受。

  • 恶寒重、口不渴、舌苔白腻者,取商阳、少商、厉兑、外 关、陷谷等穴,重点、重捏、重掐。

  • 高热不退、咽喉肿痛者:取鱼际、少商、天柱等穴,重点、 重按;取陷谷穴,重捏、重掐;取督脉腧穴(如大椎等),重拍、重 打;取扶突穴,以指点之。

  • 饮食欠佳者,温补胆腧、脾腧、胃腧等穴。

  • 咳喘有痰者,加用温散肺腧、魄户、风门等穴,重捏掐列 缺、太渊等穴。

  • 体虚,阖补命门、关元之气,聚住气海、肾腧等穴。感冒 居内科病之首,其时时可发,人人可得,处处可见,是常见病中最常 见者,也是多发病中最多发者。


病虽常见,却不可习以为常,因为确有其可畏之处。所谓可畏就 在于不同体质状态的人患了感冒,会引发不同的后果,甚至是极为严 重的后果,直至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地、积极地治疗感冒,就可以 杜绝各种后果的发生。可以这样说,感冒的治疗,是治中有防。但其 方法非一,本节所提供的仅是其中非药物疗法中的一种,且方法简 单、方便、安全、可靠。

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功法,自然可以用来治病,包括治疗感冒在 内,但其更重要的是增强人的体质,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比 某个病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东西。中国有句俗语:刀伤药再好,也不 如不拉口子”,真是语俗而理不俗!

【辨证分型】

  • 中风先兆:头晕、目眩、头痛、指麻、肢麻、身体疲乏、 嗜卧或异常兴奋,偶见舌春语涩、口角流涎、耳鸣健忘等证。

  • 中经络:神识清楚而见口眼歪斜语謇涩、半身不遂等证。

  • 中脏腑:猝然昏倒,神识不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 闭证:中脏腑证,又见口噤不开,面红目赤,双手握固,二便 闭阻不通,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脉玄实劲滑者,属实证。

  • 脱证:中脏腑证,又见口张目合,手撒,鼾睡,痰鸣,面色苍 白,二便自遗,甚至大汗,肢体厥逆,脉微细欲绝者,为虚证、 危证。

  • 后遗证:中风急性期过后,见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半身 不遂等证,常迁延不愈。

  • 病因特点:

  • 外风:发病前无先兆,发病后每兼有六经形证,如发热、恶寒 (或不恶寒)、有汗(或无汗)、脉浮等。

  • 火热:头痛、目赤、面红、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尿赤、便 闭,甚则见昏蒙、谵妄,或见瘛瘀舌绛苔黄燥、脉疾数洪盛。

  • 痰盛:平素体肥面白,眩晕多痰,发病后喉中痰涌,声如曳 锯,胸脘痞闷,苔腻厚、脉洪滑。

  • 气虚:由于中气衰微,平日精疲乏力,四肢酸软,胃纳不佳, 头晕气短,多尿,猝然仆倒,语淫音低,神色暗淡,脉微弱。



  • 风阳:因风阳上逆者,必兼见耳鸣目眩,瞀闷昏蒙,筋脉朋 动,面赤时升,自觉烦热,脉弦细数。

  • 阳虚:由于脾肾阳虚,必见四肢逆冷,眩晕朋动,大便不实, 汗冷,气微,舌淡苔白清润,脉沉微虚细。


【治 疗】

⑴中脏腑

  • 闭证:宜以开转、散热、降痰为主。


甲、拍打开四门。

乙、捏掐十宣。

丙、点按百会、水沟、颊车。

丁、捏掐合谷、丰隆、劳宫,均用泻法。

戊、点按涌泉,用温补法。

  • 脱证:宜固脱回阳。


甲、拿按神阙穴,用阖法、温补法。

乙、拿按气海关元穴,均用聚气阖精、温补回阳法。

丙、以大指点按涌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等穴,均用阖聚温 补法。

丁、拿按命门、肾腧,用温补法。

  • 中经络

  • 半身不遂:


甲、上肢施术(以患侧为主):捏掐曲池,捏点按肩髎,甚则重 捏天泉,点按肩醪,捏掐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等穴。上肢均用泻法。

乙、下肢施术(以患侧为主):捏掐阳陵泉,点按环跳、风市, 甚则加点按足三里、悬钟、昆仑、解溪等穴。下肢则均用补法。

  • 口眼歪斜(以患侧为主):指点颊车、地仓,捏掐合谷、风池、迎香、翳风、四白、太冲等穴,均用泻法。



  • 舌謇语涩:指点哑门、廉泉,用补法。捏掐通里、关冲,用 泻法。


【加减变化】

  • 火盛者:加点按劳宫,捏掐大陵、行间、太冲,均用泻法。

  • 痰盛者:加点天突、中脘,捏掐丰隆、内关,均用泻法。

  • 风阳盛者:加捏太阳穴出血,点捏掐风池、太冲,均用泻 法;点按太溪穴,用温补法。

  • 气虚者:加按足三里、气海,用补法。

  • 阳虚者:加按肾腧、命门、关元,均用温补法。

  • 有外风者:加点按风市,点风门,捏掐外关、曲池,均用 泻法。


【选穴释义】本病治疗较为复杂,但本法治疗的着眼点,仍是 协调气机的运行,使其升、降、出、入、开、阖、聚、散趋于正常。 比如中风闭证,取用十二井穴,是因开散井穴有宣窍开闭的功效。百 会穴为诸阳之会,降泻百会可以清泻诸阳气火的上亢。开散水沟,是 通督脉之火盛。开散合谷、颊车,是疏调阳明经之气盛。降劳宫,是 泻热清心。开降丰隆,则可降油化痰。阖聚、温补涌泉,可以引上亢 的气、火下行,乃“上盛下虚,引而下之”之法。

又如中风脱证:阖聚温补神阙、气海、关元三穴,以培补人身之 元气,大补元气,回阳固脱。阖聚涌泉,温补三阴交,是兼顾真阴。 温补中脘、足三里,可以调扶正气。

半身不遂:本治疗选位,均采用循经取穴,参照病之阴阳、虚 实、寒热,结合手法之刚柔、补泻而施治。临床时,还要根据患者经 脉循行分野的不同而酌情增减。

口眼歪斜:取颊车、迎香、风池,是出于局部的就近取穴。配合 谷、太冲,是出于远端取穴法。合谷善治口眼等面部疾患,太冲有平 肝熄风的功能。

舌春语涩:取穴哑门、廉泉,因此二穴均联系舌本,故用以调节 局部的经气流通。舌为心窍,取通里穴是清泻心经之火而畅心窍。取 关冲以泻三焦的壅热。其理出于《内经》“邪客少阳之络……令人舌 卷

此外,取大陵、行间、太冲,可清泻心肝两经之火。取天突、中 脘,可理气化痰。内关为清心、宽胸、利膈的要穴。气海、足三里, 有培补元气之功。太阳、风池,可以清泻风阳。太溪、肾腧、关元, 用以补肾培元,温补元阳。命门可温养下焦真火。风府、风门、外 关,能疏风解表,治外风内袭。曲池有解表退热的作用。

三小儿常见诸症

1 •痰热惊风(急惊风)

【主 症】(略)

【治疗原则】以开散为主。

【施治部位】

取十宣、十二井穴,施以揉、捏、掐法。惊风重者,手法力度加 重,同时配合使用百会、印堂、大椎。

【加减变化】

  • 外感风寒者:加用曲池、合谷,均用泻法。

  • 痰多而神识昏蒙者:取用劳宫、丰隆、阳陵泉诸穴,施以 点、按、揉、捏,均用泻法。

  • 口嚷项强者:选用风府、水沟、陶道、列缺等穴,施以点、 按、捏、掐,均用泻法。

  • 手足抽搐者:选用行间、四关(涌泉、行间、合谷、太 冲)、阳陵泉等穴,施以捏、掐、揉、按法,重力拿点阳陵泉穴,均 用泻法。

  • 血热邪毒:选用曲泽、委中穴,施以点、按、揉,均用重 手法泻之。

  • 发热不退者:选用中脘、心腧、肝腧、外关、合谷等穴, 施以点、捏、揪、按、提法,均用重手法泻之。


【选穴释义】

  • 十宣、十二井穴:用重手法捏掐后,随之揉其指腹,直到 轻度充血为止。此穴能通泻诸经燔灼气血的邪热,并有开窍醒神的 作用。

  • 印堂穴:能泻阳经郁火。

  • 百会穴:该穴为诸阳之会,位于巅顶,故有醒脑定眩之功。

  •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纯阳而主表,凡 外感六淫之邪而在表者,都能予以疏解。

  • 曲池、合谷:疏泻阳明,曲池走而不守,而合谷则能通能 散。故用于头面诸窍,佐大椎而发挥其清散作用。

  • 劳宫、丰隆、阳陵泉:对于痰热上蒙、神志不清者,用劳 宫穴泻心包之热,用丰隆穴通降痰浊,从阳明而下行。用阳陵泉,从 木以疏土,通畅大便,泻实邪而解热痰。

  • 风府、水沟、陶道、列缺:对于急惊项强、口噤不开者, 泻风府可以搜舌本之风,又能柔和三阳之经气。点捏水沟穴,可以解 项强口噤,而又能开关窍。陶道穴为太阳与督脉之会穴,主寒热脊 强,诸风、瘈疫、列缺走头项,适用于项强及角弓反张。

  • 补涌泉穴,可滋水降火,治热盛风生、水涸之症;泻行间 穴,可抑木熄风;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阳主血;此四穴合称为四 关。开四关可以疏通气血,降火熄风。

  • 阳陵泉穴:该穴为八会穴之一的筋会,而抽搐是属于筋掣, 故取是穴

  • 曲泽穴:为手厥阴经的合穴,有清心气、除烦热、涤邪秽 的作用。

  • 委中穴:为血郗穴,有泻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 中脘穴:可化痰浊,泻腑热。

  • 心腧肝腧:急惊风是由于心肝交病,故用此二穴以调其 本。外关能疏解表邪,配合谷一表一里,清宣肺气而退身热;和心 腧、肝腧同用,有标本兼顾之意。


2.慢惊风

【辨证施治】

⑴一般情况

  • 取穴


脾腧、肾腧、关元、足三里,均用泻法。以上为治疗本病的基本 穴位。

  • 加减


发热者:加大椎、外关,均用泻法。

大便溏泄者:加百会、天枢、建里,均用温补手法。

昏睡者:加大陵、神门,均用补法。

瘛痕者:加肝腧、太冲,均用泻法。

  • 脾胃素弱

  • 成因:由于脾胃先天不足,又加后天失调,饮食积滞,或虫积 不化,久而损伤脾阳,中气虚弱,致成本病。

  • 取穴


脾腧、肾腧、关元、足三里,均用补法。其手法用揉、按、点、 压,温暖阳气。

  • 外邪内袭

  • 成因:由于外感六淫,邪气内侵,寒主延不退,以及痢疾、班 疹、久吐、久泻等,致中上受损,终成本疾。

  • 选穴:先用上述基本穴,手法同上。如发热,再加大椎、外 关,均用泻法。手法选用掐、捏、拍、打,以解表通热。

  • 误治伤中

  • 成因:在患者发生热病时,医生过用寒凉攻伐之品,或误汗、 误下,遂致中上受伤,而成本症。

  • 选穴:先用本症基本穴,手法亦同。便溏者,再加补天枢、建里,用按、点、揉、摩手法,以温补中阳。昏睡者,加补大陵、神 门,用按、点、揉、摩的手法,以强心养神。瘛疯者,加泻肝腧、太 冲,用按、点、捏、掐、揪的手法。


【选穴释义】

  • 肾腧:补命门真火,扶助先天,助火生土。

  • 脾腧、足三里:培补中土,资助健运,扶助后天。

  • 关元:温阳而补元气。因本病为阳气衰弱,故用之最宜。

  • 大椎、外关:大椎为六阳经的大会,可振奋阳气。外关能 祛邪、解表、清热,适用于余邪不净,身热不清者。

  • 天枢、建里:能温运肠胃。

  • 大陵、神门:能补心安神。

  • 肝腧、太冲:能平肝熄风、抑木助土。


3.疳积

【辨证分型】

  • 食积

  • 成因:本病总由过食脂甘及生冷之物而成。过食肥则生内热, 过食甘则气滞中满,过食生冷则阳气不运,三者久之,则渐在积滞, 胶固不化,终成疳症。

  • 选穴:足三里、中脘、内庭、三焦腧、大肠腧等穴。

  • 施治:用按、点、捏、掐手法,均用泻法。

  • 虫积

  • 成因:小儿饮食不洁,虫卵入内,盘踞肠胃,渐使脾失健运, 肠腑转化失常,进而虫积内阻,致成本症。

  • 选穴:足三里、中脘、内庭、三焦腧、大肠腧、百虫窠、四花 穴、五虎穴等。

  • 施治:先点、按、捏、掐前六穴,然后再用重手法刺激四花穴、五虎穴。均用泻法。



  • 脾积

  • 成因;小儿素体气亏,脾胃虚弱,或因病误治而损伤中上,致 其运化失司,饮食不节,积滞内阻,气血亏损,终成本病。

  • 选穴:脾腧、胃腧、建里、气海穴,用补法;内庭、三焦腧 穴,用泻法。

  • 施治:取用按、点、推、压、抖、捏、掐等手法。


【选穴释义】

  • 百虫窠:为治虫的要穴。

  • 四花穴、五虎穴:此二组穴位是治疗疳积的有效经验穴位, 在施术时手法要重要快。其功能在于清泻肌肤间的水湿秽浊。

  • 脘、足三里、内庭:能助腑内气机运化,又可帮助消化。

  • 三焦腧:主决渎而疏积滞。

  • 大肠腧:增强腑气的传导运化功能。

  • 脾腧、胃腧:能培补中土。

  • 气海、建里:调补气分而助健运,使脾气壮而胃气强,消 磨水谷,助长气血,是消补兼施的方法。



  1. 小儿麻痹


【分期施治】

  • 发热期

  • 选穴:外关、风府、大椎、列缺、尺泽。

  • 手法:选用按、点、捏、掐、拍、打、抖等法,均用泻法。 ⑵肢体瘫痪期甲、上肢



  • 选穴:肩鼐、肩焦、曲池、合谷、手三里、尺泽。

  • 手法:选用按、点、捏、掐、拍、打法,均用泻法。


乙、下肢

  • 选穴: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溪、昆仑。

  • 手法:用按、点、捏、掐、拍、打、揉、搓法。初病用泻法, 久病用温补法。

  • 面瘫

  • 选穴:颊车、地仓、合谷。

  • 手法:用按、点、揉、捏、掐法。初病用泻,久病用温补法。 ⑷腹肌瘫痪

  • 选穴:中脘、梁门、气海。

  • 手法:按、摩、推、揉法,均用温补法。

  • 颈肌瘫痪

  • 选穴:天柱、天鼎、天容。

  • 手法:按、点、捏、掐法,初病用泻,久病用补法。


【选穴释义】

  • 列缺、尺泽:能清热疏沛,助肺之宣降。

  • 外关、风府:疏风解表。

  • 大椎:为诸阳经之会,有宣达阳气、驱散表邪之功。


【按 语】

本病是由病邪外袭而致肺热叶焦,同时亦使阳明的宗筋功能失 常,直接影响了气机的运化作用。《内经》云:“治痿独取阳明。”故 临症取穴多以阳明经者为主。

采用轻手法温补,重手法清泻,以补泻相结合的手法来协调气 血,疏通经络。临床时还可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择经选穴,以辅助治疗。

  1. 百日咳


【主 症】

初期时咳嗽、鼻塞、流涕,或兼寒热、头痛。继则咳声连续不 断,或有鹭鸶鸣声,咳剧时唇面发红、呕吐痰涎、?L食等物,甚则咳 血。日久则形瘦神萎,面色青紫,眼睑浮肿。

【治法选穴】

  • 太渊、尺泽、合谷,均用泻法。

  • 少商、四花穴,均用泻法,手宜重宜快。

  • 肺腧、脾腧,均用温补法。


【施治手法】

用按、点、捏、.掐、拍、打法。

【选穴释义】

  • 少商穴:可泻诸脏之热。本病由于肺火内蕴,故用之以清 肺火而助清肃。

  • 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属水。金生水,故肺气壅实,当泻 其子,选本穴正宜。

  • 太渊、合谷:二者一为肺经原穴,一为大肠经原穴,表里 相配,以增强肺的肃降功能。

  • 四花穴:可泄除肌肤间的湿浊水液。皮肤与肌肉内合肺脾, 二者内外相通,肺脾得健,湿痰自化。


【按 语】

本病又称顿咳。其因多由肺气素虚,不能卫外之皮毛,以致风寒 内袭,肺气不宣,痰湿内蕴,清肃失常。如邪恋日久,致使体力亏 耗,中气虚弱,脾气不能散精归肺,即可形成土虚湿泛,肺脾两虚的 结果,因而会使病程拉长,迁延不愈。

后记

2003年10月10日,这个早晨,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永远留 在我的记忆中。明媚的阳光穿透病房的玻璃窗,抚摩着父亲健硕的身 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沉静而安详的样子。平时,即使他睡了, 也是要睡得惊天动地的。而现在,他却沉静而安详地躺在铺着雪白床 单的病床上,周围环绕着一群白大褂儿。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肃穆 得让我感觉有点儿不真实。

父亲在这个早晨离我们而去。他走得那么匆忙,以至于很长时间 里,我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是不会死的,他的手总是那样有力, 可以毫不费力地卡住死神的脖子。我这样想着,恍惚中,仿佛看到父 亲正注视着我。他的目光温厚而锐利,好像有什么事,是要嘱托于我 的。现在回想起来,在医院的那些天,他似乎一直在寻找单独和我说 话的机会。可木讷的我,竟完全忽略了他的眼神里释放的信息。也 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他的生命的终结是不会来得这么快的。

然而,父亲还是走了。过去,他在的时候,我很少回家,也很少 想起他;现在,他不在了,倒隐约有了一点缺憾。我不以为我是孝 子,孝子是要子承父业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才是孝子所为。 我却从来没有觉得父亲的“业”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一些朋友对 我说,你不要小看你的父亲,他的武术和医术都是真功夫。我相信他 们说的都是实话,不是敷衍和奉承。因此我也还感到有一点自豪。但 也仅此而已。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呢?或者说,我能够为他做点什么 呢?这么多年,也就这么过来了,并不曾帮过他什么。我曾经想,我 可能不是习武的材料,但如果不是“文革”,也许我就顺从他的安排 学中医了。结果呢?几十年在他身边,我甚至连对武术和中医的兴趣 都没能培养出来。我想我一定是让他感到失望和伤心了。

父亲不是个庸常之辈,在世的时候,他常说,中医无医,西医无 药。自然这是激愤之辞,却也说明他自视很高,很想有一番作为的。 他自幼习武,尚未长成就为养家糊口而操劳,没有机会上学。但他喜 欢买书,也读了很多书。尤其是在晚年,他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 钟起床,做完功课,便伏案写作。即使在病重之后,也没有间断。这 些都是母亲告诉我的。他有时也把写好的东西给我看,是希望我帮他 整理的意思。我却总是不太积极,做得有些敷衍了事。或者是我真的 看不懂他写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从心里没觉得他写的这些东西有 什么价值。

我是新文化养育的,对旧文化总有那么一点不信任,所以,在很 长时间里,我对父亲及其武术和中医,总是取一种貌合神离、敬而远 之的态度。只是后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我有时也想 到父亲和他的那些书稿。但直到他离开我们,我才感觉到我有责任把 父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稿整理出版。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人活着的时 候,并不知道珍惜;人不在了,才发现他的可贵。有人说,活着不 孝,死了瞎胡闹。惟其如此,我也只能这样做,这是现在我唯一能做 的使他高兴和欣慰的事。如果他在世的时候我曾让他感到过失望和伤 心的话,那么,我希望这种方式能弥补我的过失,并求得他的谅解。 也许只有这样,我的心才会获得一点点安宁。

父亲零零散散写了很多东西,有关于八卦掌的,也有关于中医 的。这本《八卦掌按摩疗法》则最能体现他的“医武同源”的思想。 武术的本质是什么?不是逕强好胜,更不是恃强凌弱,而是健体强 身,而中医也有调动自身机能而治愈疾病的传统。二者结合,终于成 就了他的“无药医疗’’和“指针疗法”。我最初读到这些文字的时 候,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武术、中医我都是外行,那些深奥的 道理并不都懂,但一句一句地看下来,也像是心有所悟似的。不过, 我还是有些担心,别因为我的疏忽,而给这部书稿留下了不必要的遗 憾。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这本二百来页的书,我前后校阅了三遍, 就是希望能给读者一本放心的读物。这期间我抱着《简明中医词典》 和《中医大词典》,不仅反复读了这本书,还对照浏览了《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经》《难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就算是一 种补偿吧,至少对中医有了更多的了解,培养了日益浓厚的兴趣。

《八卦掌按摩疗法》能够顺利地整理出版,绝非我一人之功。我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母亲,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她给了我许多理解和 信任;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她承担了全部家务,悉心照料我的生 活,给了我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我还要感谢我的二弟,他用他的中医 知识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哥刘光汉,是 他最后审校了全部书稿,订正了许多我不曾发现的问题,并为本书写 了序言;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尚红科,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 书不会这么顺利地与读者见面。我已经尽了我的力量,但由于父亲已 经不在,我的整理仍难免有所疏漏,在此特求正于方家,希望能不吝 赐教。

浏览4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