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形式

战术形式是指为了完成战术意图而由各种动作组成的具体方法。在防身制敌 的实践中可以运用的战术形式有以下几种。

发声扬威、壮大声势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犯罪分子普遍存 在有恐慌不安的侥幸心理。往往在作案时如同惊弓之鸟,听到声响就会忐忑不安。 因此,我们在防卫时要抓住对方这一心理弱点,在防卫过程中表现得越镇定,对 方则会越心慌意乱。具体表现为可以在做攻防动作时大声发声或利用高声呼救等 手段扩大自己的声势,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使其不战自败。

声东击西、指上打下

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也称为假动作战术或佯攻战术,是指利用假动作造成对 方错觉,麻痹对方,把对方引入歧途从而实现真实的进攻意图。例如在实战中可 以先利用拳法假动作佯攻再利用腿法实现真实的进攻目的。

迂回牵制、伺机进攻

迂回牵制、伺机进攻是指利用步法和语言等手段稳住对方,寻找时机进攻。 例如遇到明显强于自己的对手时,可以利用自己灵活的步法不断地变换方向、角 度和距离等攻防因素,使对方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而使自己在适当的时机给予 对方以有力的反击;也可以利用语言牵制住对方,分散对方的注意力,然后突然 进攻。


  • 稳住对方、趁势逃脱


稳住对方、趁势逃脱具体表现在敌强我弱时,利用语言诱骗、心理对抗、外 界环境等因素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自己抓住时机趁势逃脱。运用此战术时应注意 以下四点:第一,应对对方的情况有简单的判断;第二,对对方的犯罪或攻击的 意图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三,自己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遵循“打 得过则打,打不过则跑”的原则,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第四,一般情况下, 当随身携带品与自己人身安全发生冲突时,应以保证人身安全为前提。

  • 因地制宜、狠招制敌


因地制宜、狠招制敌是指在防身应用中要注意观察地形地物,就地取材使其 为己所用,利用有利的地形或器材优势给予对方迅猛有力的回击。兵法云:“地 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 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实际生活中与对手搏击时观察地形、因地制宜是很有必要 的。例如在遇到对方攻击时可就地取材,利用周围环境中具有的石块、砖头和棍 棒等反击对方。

  • 遇众攻袭、击一慑众


遇众攻袭、击一慑众是指在遇到众人袭击时,利用凌厉的招式迅捷攻击,首 先制服较强的对手或对方的头领,以此来威慑其同伴使其不战而败。使用此战术 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进攻或反击时要突出快、准、狠的技术特点,绝不能 手软;第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准确地判断对方中的头领,“擒贼先擒王” 就是这个道理。

防暴格斗的法律依据

合法性是自卫格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合法性可以在自卫格斗中起到 积极作用而不会影响到格斗结果。你不想被非法攻击,但是你也不想在应付了对 手的攻击之后因为违反法律而吃官司。不论是一些小的冲突还是重要的军事行动, 都要考虑到法律问题。

许多青少年喜欢上武术的原动力来自于武侠小说和武打片。绝大部分武侠小 说和武打片无一例外地绝口不提法律,在武侠作品里,功夫高手似乎有着绝对的 特权,可以任意杀人打人,好像根本不知道还有法律和政府的存在。一些武打作 品在青少年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有些人自命不凡,争强好胜.动辄就 拳脚相加。现今是法制社会,要依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办事,任何人都不能以个 人喜好行事,不能超越法律。因此,一味地“逞能”、模仿武打作品里的“英雄” 是行不通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习武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有一些习武者在 迷茫中失足彻底毁掉了自己。

武力必须有“合理的理由”。法律允许人们做出合理的反应,以防自己受到 进一步伤害。但你面临冲突时也不要轻易地使用暴力,因为你的一击有时足可以 使对手伤残。即使你迫不得已,也要懂得:在文明社会中,应该尽量让法律,让 警察去解决争端,而不是使用自己的拳脚,更不能轻易使用武器。只有在万不得 已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打斗。如果单凭一时意气用事起来反抗,则有可能防卫过当 甚至还会涉及法律程序。

自卫术教给人的是善待别人而不是伤害别人,但同时,也不允许别人来伤害 自己。当你受到侵犯打斗在所难免时,要勇敢进行反抗,捍卫你的尊严,但一切 行动都要合法。从现代角度看,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民主法制,公民的一 切行为是否合法的唯一标准就是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其他权力免受正在 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的,应负刑 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 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身亡 的,不属于防卫不当,不负刑事责任。”

见义勇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却是有条件的。某些 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不能实施正当防卫。防卫是使用暴力制止侵害的 行为,势必对他人的人身造成伤害。但是,合法的使用暴力是有限度的,这个 限度就是足以达到制止不法侵害的程度就可以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对 手过分的伤害,属于“防卫过当”,依法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再有,有的人 想钻法律的空子,试图利用正当防卫的规定,达到某种非法伤害他人的目的。 比如故意挑起事端,激怒对手,当人家出手攻击时,以“正当防卫”为借口, 实施伤害的,就属于“防卫挑逗”,因此而造成他人伤害的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叫“假想防卫”,比如你在取款后发现有人靠近你,误以 为是劫匪,为了自卫,对其实施暴力打击,造成对方伤害的,就属于“假想防卫”, 依然要负法律责任。

武术的本质是“止戈”,武术的目的在于自我保护,保护他人,锄强扶弱。

一旦我们遇到了需要出手的时候,请大家牢记法律的规定。

正确理解正当防卫

法律规定我们每个公民都有正当防卫的权利,我们在使用正当防卫权时,要 注意以下几个概念。

11.防卫过当

中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防卫过当的概念


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 重大损害的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 不法侵害状态已结束、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 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 不法侵害状态和危险已结束。制止行为的损害到此为止,为“不超过必要的限 度”。

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人应当负刑事责任。正 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每个公民都应积极采用这一义利与犯罪行为 作斗争,因采用正当防卫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人身、财产权利而超过 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刑法在量刑时会依法予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2) 防卫过当的特征

防卫过当的犯罪客体只能是其所构成的具体犯罪的客体。对于防卫过当, 应当依据其罪过形式和客观行为的性质,按照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定罪量刑。

防卫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最大损失,但若 其具有防卫前提且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然有罪过。这种罪过表现为行为人 对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的主观心理态度。

(3)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止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 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于发生重大损害的,是忽视大意的过失。

(4)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u=3287049120,3627115821&fm=26&fmt=auto&gp=0IMG7427eacf8b1147625397326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卫过当的定罪,二是防卫 过当的处罚。

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 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 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 伤罪。为了表明防卫过当的情况,在制作判决书时,应当注明因防卫过当而构成 某种犯罪。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 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得多,所 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特别防卫及其权限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 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特别防卫权的行使,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客观上存在着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是行 使特别防卫权的前提条件;第二,严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进行中的,这是行使特 别防卫权的时间条件;第三,防卫行为只能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的,这是 行使特别防卫权的对象条件。

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防卫人因防卫行为致使不法侵害人伤亡后果 的,即使“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仍为正当防卫而不属于防卫 过当,应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负刑事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对社会及公民的危害性非常严重,而 且制止这些犯罪的难度非常大。新刑法特别如此规定,有利于鼓励公民同那些极 端犯罪分子作斗争,更有利于广大公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正当防卫误区解读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 )打架斗殴,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 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 卫。

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在 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

(3 )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 当防卫”行为。

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

当防卫”行为。

(6 )不法侵害者已被制服,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 行为。

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 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

(8 )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 当防卫”行为。

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 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对紧 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起先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 种行为,法律称为“防卫过当”,不属正当防卫的范畴(出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 款规定的情况例外。

必不可少的格斗要诀

11.格斗经典要言录

(1)民间拳谚

手打脸,肘挑身,脚下一动挫其根。

好拿不如赖打,赖打兼施好拿。

远踢,近打,贴身摔。

一打咽喉二打心,三打肚脐四打阴。

左肩一偏,可能要发右腿;右肩一撤,可能要出左拳。

一打胆,二打眼,三打身法,四打闪。

上封眼,下攻裆,脑后一击当场亡。

拳腿无力松中求,力无抖绝惊中求;无胆无势疯中求,顽敌难取阴中求。

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

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

短对长,脚下忙。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练得再好,一棍搭倒。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一招熟不如一招毒。

脑要清,耳要聪;眼要明,手要快;气要沉,力要实;步要稳,身要灵。

打人不打脸,师傅传艺浅。u=1055435593,2956749398&fm=26&fmt=auto&gp=0

敌弱我强进中门,易于速胜;敌强我弱走边门,利于反击。

千招可破,唯快不破。

2.古代拳谱论述

明俞大猷《剑经》

问曰:如何顺人之势,借人之力?

答曰: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即刻乘之。

清张孔昭《拳经》

问曰:弱可以敌强何也?

答曰:在偏闪腾挪。

问曰:跌法能颠越人何也?

答曰:在乘虚用势。

问曰:拿法可以夺人何也?

答曰:在反筋偏骨。

问曰:拳法何由得精也?20181221115713710

答曰:在熟不在多。

清在乃周《茬氏武技书》

彼不动兮我不动,彼欲动兮我先动。

《孙子兵法形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少林拳术秘诀》

高来则挑托,平来则拦格,低来则斫切。

(6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

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 招架,就有十下”。

(7)清•王宗岳《太极拳论》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 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清陈长兴《用武要言》

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足来提膝,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捧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 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3.街头打斗得失谈

(1 )尽量不要主动进入可能被对方抓住脖子或衣领的距离。所以,距离= 时间=安全。

(2 )在打斗中将手掌摊开是极度危险的动作。

(3 )要特别注意那些面带微笑、假装上前劝架的人。

中、上段踢击在街斗中并不可取,要少用、慎用!

当与对方争论时,要防止对方突然攻击。

在街头野战中,绝大多数是以缠斗来分出高下的。所以,一旦被缠上, 一定要死死抱住对方的头颈部,并用力扭转下压。

(7 )乱拳=耐力+抗击打力+毫无章法。

对准敌方的鼻梁猛打狠击,往往很奏效。

对方走上前来欲与你握手,要防止对方撅指擒拿。

对付矮个子抱摔,用勾拳往往很有效。

(11 )记住:一定要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式去攻击对方。

(12 )被对方打倒后要注意护住头部。

不要仅仅把缴械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

在街斗中多数用手攻击,用腿的并不多。

为了安全起见,尽可能不要穿宽松的衣服,一旦被人抓住容易陷入被 动。另外,穿着拖鞋,更不适宜去打斗。

(16 )剪一个平顶头也许对街头防卫有好处。

如果对方身材高大,自卫者可故作害怕,苦苦哀求,或面带微笑,假 做屈服和友善,以此迷惑对手,待机反击。

要特别注意手揣在怀里或兜里的敌手,因为可能手里握着凶器。

记住,偷袭在无规则街头打斗中屡见不鲜。

以一敌众,跑并不丢人,除非你是超人。
暴力犯罪作为全世界最古老、最典型的一种犯 罪类型,几乎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它就像一个 无法控制的魔鬼,吞噬了家庭的欢乐、打破了社会 的和谐。因此,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家庭,暴力 犯罪的危害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减防卫有谋 防暴格斗术策略src=http_%2F%2Fy2.ifengimg.com%2Fcba8c4cc36e422b4%2F2012%2F0910%2Frdn_504d4bae33631.jpg&refer=http_%2F%2Fy2.ifengimg

少暴力犯罪的发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同暴力

犯罪作斗争,而“斗争”采用的方法就是与犯罪分 子进行格斗。但是在与犯罪分子格斗的过程中一定 要讲究策略,而不能盲目攻击。
这一幕被廖同学身后的几名男生看到了。侯同学上前拍了下扒手 的肩膀,对方立即觉得不对劲,挥舞着手中的匕首试图挣脱,但还是 被抓住了。在抢夺匕首的过程中,侯同学的手指被匕首割伤。随后, 几名学生协力将任某控制。某科技大学的女生廖同学在去教学楼自习的路上被小偷任某盯上, 小偷从衣袖里拿出镶子,偷偷地伸到廖同学的口袋,仅几秒钱包就被 夹了出来。任某迅速转移赃物,把钱包递给同伙袁某。袁某随即把钱 拿出放到自己身上,并将钱包丢弃路边。

再安全的城市也有罪犯,并且罪犯的共同特点就是欺软怕硬,因 此女性最容易成为被侵犯的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很可能遇到拦路抢劫的情形,如果旁边无人,该 如何自保?所以在平时学习一些防身格斗术是很重要的。

防暴格斗的真谛

街头巷尾防身自卫格斗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事件突发,没有丝毫心理准 备;场景复杂,无规则,无限制。所以,有许多人遇到不法侵害时,常常心发慌、 腿发抖,头脑中因产生恐惧而一片空白,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那么,我们如何 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11 .预先防范

预先防范的主要目的是在歹徒行凶犯罪之前就把其通向受害者的路彻底堵 死,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受害者遭到攻击的可能性。未雨绸缪,预防在先是自 卫格斗防身行动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自卫格斗防身战略。预先防范远比临场 脱逃或格斗防身要容易和安全得多。美国医学界有一句谚语曰:“一盎司的防范 胜于一磅的治疗。”此言对自卫格斗防身来说仍是金玉良言!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在头脑中树立“防身自卫,人人必备”的思想观念。头脑 中形成了这种观念,才能够对自己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和警 觉,从而处处留心,事事留意,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自卫格斗本领,以应对各 种可能的挑战。

有备才能无患,每一位读者平时应在头脑中多做在各种场景条件下遭受侵犯 袭击的模拟想象练习,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应付 自如,从容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杜绝酗酒,保持清醒头脑

酗酒能使人神智不清,甚至失去理智,许多斗殴的发生都是因为酗酒后的不 冷静导致的。杜绝酗酒可以使人远离由此而引发的人身侵犯,同时又能使自己时 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防身自卫格斗能力。

藏而不露,处事低调

在公共场所,如果自己身上有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一定要藏而不露,不要 图一时的心理虚荣得到满足而炫耀自己身上的钱财。如果这样,灾难也许离你就 不会太远了。犯罪心理学表明,在公共场所露财,可加大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是避免各种矛盾发生的最佳选择。反之,到处树敌, 不仅容易引发矛盾,甚至引发仇恨,而仇恨是助长歹徒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所 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人争执吵架。不要参加任何帮派组织。要学会 尊重别人,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不要总想占别人的上风。

机智灵活,安全至上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没有重大侵害,且形势不利于自己的 形势下,应该“走为上”,或报警求助。在人身安全与面子上,最重要的 当然是安全!

2.学会洞察

每一位自卫格斗术研修者都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洞察先机的能力,这样 才能防患于未然。例如在街头巷尾遇到陌生人靠近你时,除了要注意此人的神态 外,更要密切注视此人的手,因为一切形式的暴力攻击都是先由手来完成的。当 一个人把他的手紧紧藏在怀里或兜里时,你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以防不测。再如,当你发现某个人的领子不断下掉,或领 带往那个方向轻坠,这就意味着他的腰带上可能挂着一支枪或某件较重的凶器。 事实上,通过仔细观察,思想上有所准备后,你的心理状态也会调节得较好。 3,保持距离

在街头巷尾的自卫格斗防身中,谁把握了恰当的距离,谁就把握了自卫格斗 主动权,甚至可以说把握了胜利。有关距离的自卫格斗恒等式是:距离=时间= 安全。在歹徒无法攻击的距离上,自卫格斗者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可以有时间来 报警。当然在这一距离上也体现了远离是非之地,不让歹徒有任何来犯机会,在 第一时间远离歹徒并迅速离开的自卫格斗哲学。

总而言之,有关自卫格斗防身心理准备方面所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是很广的, 很难面面俱到。如果读者从上面的论述中有所启迪,有所体悟,那么,在自卫格 斗心理方面就能胜人一筹了。

4.正视危险

每一位自卫格斗者都应该懂得:当歹徒的不法侵害强加到你的头上,即危险 来临时,一味的恐惧是没有用的。你要勇敢地面对,正视危险,降服恐惧。在心 理上树立“邪恶不能得逞”的强烈信念,否则会不战而败,让歹徒轻易得逞。

例如,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应尽量用步行代替坐车或电 梯,这样时间长了会使自己的体能得到锻炼和增强。再如在家里穿裤子或鞋子的 时候,可抬起一条腿练“金鸡独立”姿势,使腿部力量得到增强。

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等人或交谈时,当然不便用特制器具来习练,但可以 做如下的练习:

将手放在胸前,左手抓紧右手背用力推压,两手互换练习。这样可以 使腕部柔韧灵活。

在与人站立闲谈或等人时,可将一只脚稍稍离开地面,只用一条腿支 撑身体,来锻炼腿部力量。

握紧拳头用力扭动,可以强化臂部肌肉使其发达有力。

步行时可以翘起脚趾以增强其力量。

站立时将双手握拳置于腹前,两拳面用力对顶,也可指尖对顶,强化

前臂及上身各部分肌肉,使短距离发拳更加有力。

坐下看电视时,单脚离地并不停地旋扭,左右脚交换练习,可强化脚踩。

坐下或站立时控制全身肌肉有节奏地一松一紧,可增强抗击打能力。

坐下看电视或看电影时,两足后伸,以脚背着地,用力下压,可使扫 踢腿威力更大,又可强化腿部肌肉。

背后有支持物时,两手按背后支持物,用力使背腹肌肉同时进行收扩。 还可反手拉扯,令臂肌全面活动,强化腰腹。

两手在胸前互抱,发力互撑,可使臂部强壮有力。

可用左右手各三指或五指用力撑按坐着的凳子或靠近的墙壁,来锻炼 指力。

11.新的格斗理念
心理要素是指在格斗实战中,格斗者必须具备的意志和品质。人的意志与品 质大多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而改变。在相互的格斗对抗 中,绝对不是单单凭借体能和技术能够胜利的,人的心理因素往往在关键时刻起 到决定性作用。昂扬的斗志、振奋的情绪可以提高格斗者的反应速度和知觉的敏 锐性,并且对于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效性,以及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都 会有很大帮助,使身体发挥出巨大的潜能。相反,出现胆怯、恐惧、紧张、激动、 消极等情绪时,就会使格斗者反应速度降低,动作的准确和协调将会受到很大影 响,会导致其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因此,面对强悍的对手,如果没有过硬的 心理素质,在格斗前就已先输过半,这对于制服对手非常不利。

很明显,心理状态控制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在格斗中的胜负。为了提高学 员的格斗心理素质,包括“科学格斗”组织的首席教练格伦日威尔斯在内的许 多自卫术专家多年来一直在用一套名叫“哲基尔医生与海迪先生”的理论来开发 学员的精神力量。这一理论的名称的含义是:在自卫行动中,你的心理状态要从 仁慈的哲基尔医生转换到阴险的海迪先生。海迪先生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临战时的

特殊状态,一旦你的心理转换到这种状态,你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样就可以激发你的潜在机能。

哲基尔医生代表了一种普通人的状态,就像你在平时里一样。相反海迪先生 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的破坏欲望的心态。处于海迪先生这种心态下的人渴望不惜 一切代价战胜对手,他的行为不遵守任何规则。海迪先生是你性格中的阴暗面, 但是这种特性对于你在生死格斗中获得生存的希望至关重要。在任何一种社会环 境下,你都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但如果发生了暴力事件,你就不得不把你 的心理状态转换到格斗状态来。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理论,那么请记住,你不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海迪先 生那样的心态。因为你那样做的话,人们可能会认为你有精神病。你应该做的是, 在关键的时候快速进行心理状态的转换。

一旦你的身心可以完成从哲基尔医生到海迪先生这种心态的转换以后,在受 到侵害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这就是这套训练理论的全部目的。 即使开始的时候你想避免打斗,但是只要发现你已经身陷一个恶劣的环境之中, 你也可以进行这种转换,那么你所习练的一切格斗技术都会开始发挥作用,这也 是这种训练方式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2.心态转换的方法

(1 )转换心理状态的原动力应该来自于比求生本能更加强烈的目的。面对 对手时可以设想你所爱的人受到了暴力威胁一一虽然这种危险可能仅仅是想象。 并不是每个人都最关心自己的安全,但是,我们都把自己家庭成员的安全看得比 什么都重要。提高你进行心态转换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想象对手要伤害你所 爱的人。然后,当你在对付对手的时候,你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保护自己,还有保 护你的亲人。这种心理训练方法功效很大。这种意念假设能激起普通人可怕的力 量与狂风暴雨般的愤怒,使他在打斗时调动全身各部,发挥最大效能,全力以赴, 疯狂进攻,消灭对手。

在格斗开始之前,你要像野兽般紧盯对手双眼,这时,你的精神中一
种慑人的力量会由眼睛里反映出来,神光暴射,目光击人,令对手胆战心惊,使 对手受到很大的精神威胁 在你全神贯注的怒视下,对手只要轻举妄动,你就会 迅速做出反应,顷刻之间就会击溃他。胆怯、厌战、急躁,所有这些不良情绪瞬 息之间就会烟消云散了。

呐喊。这是所有的受害者遇到对手侵袭时都应该会做的:与对手打斗 时可用大声的叫喊来引起精神上的转变。呐喊,一是给对手一个威慑,能使其心 慌意乱,二是激励斗志,使自己愤怒。譬如愤怒地大喊就有很强的刺激效果。 千百年来,军队一直在运用这类语言激励斗志,震慑对手。

强大个性。当你开始实施这一理论时,第一个注意的事情就是要更好 地认识自我 你要衡量自己的强项和性格弱点,包括对付对手时的恐惧心理一一 你心理及精神上的障碍会让你在面临真实的格斗时惊慌失措。因此,想要在格斗 中打败对手,就必须想办法消除这些弱点。格斗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想 象成一个比平时更强大的人物。你应该在你的头脑中想象一个英勇善战的人物, 并从这个想象的人物身上获得异常的能力。武术家们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施瓦辛格 或李小龙,因为他们在电影中表现得非常强大。他们的硬汉风格可以帮助你形成 意念,能挖掘你的格斗潜力,消除害怕、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

浏览8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