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拳的六合之说

查拳演练时,强调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称 之为“六合”,即“内三合”与“外三合”。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内三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四、六合之说释义

手与足合:不仅外形动作要协调配合,而且也要在劲力上相 合一致。手与足分离,劲力必然分散,手与足相合,劲力必然顺 达,身法也必然灵巧。

肘与膝合:肘与膝是三节的中节,是动作和劲力的转换之 处,中节相合,能使动作转换灵活。

肩与胯合:上下根节之合,起到周身稳固作用,不但能使周

身动作协调,而且使劲力传达于末梢,劲力更加完整和集中。

外三合主要在于符合拳的整体结构。

在以腰为轴、带动身体四肢运动的前提下,发挥协调配合作用。

心与意合:使大脑思维与精神、眼神配合。心与意相合,才 能控制手脚的协调动作。也就是心要平静,意念要集中,才能做 到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的指挥,意散,气与力合

出拳如放箭,强而有力,猝不及防。若有气无力,则气无法得

到运行和表现,若没有气,力则无从产生。以呼吸配合动作, 以气催力,使发力更加迅猛。由于呼吸与动作有意识的配合, 可增加耐力。

“有内无外不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外三合”是基础, “内三合”是效果。“外三合”达到强健筋骨,“内三合”调理

脏腑,疏通经脉,从而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只有势整,才 能做到内三合,即劲整,而做到劲整,才能保持势整。也就是内 三合的合劲和外三合的架势相合,才为六合。

六合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心与意合,可心平意静;意 与气和,可使精神饱满,气息均匀;气与力合,可达到一触即

发;手与足合,可达到灵活多变;肘与膝合,可使动作协调自

如;肩与胯合,可达到身正步稳。合则难攻,散则易破。

此外,常老师还提出了神与心合、气与肺合、力与胆合之六 合。“神与心合”,神态是从心意上发挥出来的,所以神与心合 是离不开的。“气与肺合”,气在呼吸时,肺必须膨胀、收缩, 相互配合。肺的功能弱,必然呼吸气短,气不足,体力难支,不 能持久,劲力也受到制约,难以产生巨力。“力与胆合”,力从

常振芳老师师承了张其维老师的“张式”查拳。由于刻苦练 习和认真揣摩,在青年时期就不拘泥于旧的框框,对套路中一些 I 不合理、不顺畅的动作加以改进。由于在南京中央国术馆学艺期 : 间学习了众多的中外技艺,更加开阔了眼界,受到新的技术启 ? 迪,技术水平得到了升华,对查拳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所学的套 述 路去粗取精,充实和丰富了技击内容,提高了技术难度。例如: 提出“斜冲拳”的理论。将“直进步前扫腿”改进成“弧形步前 扫腿”,“伏地前扫腿”改为“伏地前扫收腿”等等,使动作更 加合理,更加潇洒,技击性更强。 h胆边生,有胆能生力,无胆气力弱,有力就有胆,胆力相助智慧 多,胆力结合,勇力则生。

有一次,常老师从南京中央国术馆回乡探亲,被冠县查拳名 网 师何克俭老师叫到家里说:“听说你’太祖十八刀’.练得不错, 练给我看看。”这趟单刀式子多,套路长,常老师已经在不断的 演练中补充了许多刀法,充实了许多小的动作。何老师是长辈, 是阿匐,在当地很有威望,对查拳很有研究,但保守,很是循规 蹈矩。常老师改动“十八刀”的事早已传到何老师的耳中,这次 特意要看一看,好教训一下这个晚辈。然而他看了以后不但没加

训斥,反而赞赏地说:果然名不虚传,练得不错。

四路查拳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套拳术。在青年时期,常老师 不但将此练得滚瓜烂熟,出神入化,而且能够把套路动作从左向 右反着练下来,还能够从后往前倒着练下来。常老师来到北京以 后,对这套查拳进行了较大的充实和提高,增加了箭弹腿、旋风 脚、摆莲腿等腾空动作;在手法上出现了许多刁、拿、锁、扣小 巧玲珑的招法,以及增加了路线的弧形、斜线;身法的吞、吐、

收、放等变化,使得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忽低、忽高、忽怏、忽 慢、忽刚、忽柔,难度更大,内容更加充实。对演练者无论是从 传 体力上还是从技术难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个套路给人耳目一 航 新的感觉,更加体现了 “变化无穷四路拳”的说法。

常老师在几十年的习武和教学生涯中呕心沥血,融会各家所 蚕 长,不断地创新实践,使查拳自成体系,形成了 “常式”查拳独 < 特的风格和崭新的流派。

(一)舒展大方,灵巧紧凑。拧腰走胯,顺肩展臂,放长击

远;前后、左右、上下、对拉延伸;关节极尽松开,韧带极度拉 长,气机自如荡开,目光有的放矢,可谓“一寸长,一寸强” “不够不张,不算功夫”。讲究舒而不空,短而不缩,大中含小, 长中蕴短,竖中藏横,高中有低,远中就近,直中走旋,旋中直 进。刁、捋、撕、扣、搬、拦、截、缠,小巧动作围绕其中。环 环相扣,势势相连,阴阳顿挫,时急时缓,透着舒展而不空,小 巧而不俗,灵活多变。形象生动,饱满圆活,造型奇特挺拔,气 势非凡,动作飘逸。

(二) 动静相间,节奏鲜明。演练中要做到欲动则动,要静 速静,经纬分明,毫不含糊。动中分解出疾动、缓动、大动、小 动,快如放箭,慢如鹰旋,静如虎视眈眈。快而有序,快不变 形。大动如彩带飞舞,小动如屈伸槐虫,高低起伏明显,快慢变 化醒目,刚柔结合紧密,动静交待明白,顺逆运用自如,呼吸控 制得当。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手法不变形,身法不走 样,步法不散乱,眼神不迷茫。

(三) 易学难练,细致入微。简单的动作要练出不平淡,不 枯燥,有内涵,而要练出不简单来,这是最难的。越是简单的动 作,越能暴露出动作的毛病。一个细小动作如抖腕、拧腰、甩 头,虽细小,却要练得恰到好处,可谓“快一分则过,慢一分则 迟”。行拳有法,行拳有意,不拖泥带水,丝丝入扣,势势相连,

招招不断,起承开合。演势出招无懈可击,封闭、闪躲,天衣无 缝。使整个套路沿着手法的合理性、运动轨迹的科学性、变化的 复杂性、动作优美的艺术性和要求的全面性去操练,从而使技艺 日臻完美,炉火纯青。

(四) 乘势借力,连贯圆活。由静入动的转换中,不生拿硬 进,而是借助利用重心惯性的原理,脚未动,身先动,由静变 动,先慢后快,由动到静,速打速停,借力省力,使动作与动作 之间的衔接,严丝合缝,不僵不滞,圆活流畅,潇洒自然,神韵 俱全,敏捷中含有豪放,奔放中不离方圆。

(五) 博采众家,独具一格。在运动上既有查拳的火爆、刚 脆之力,又融入了太极的柔化含蓄之劲及八卦的拧旋、缠绕、滚 争之力,使动作在步法上既有查拳的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又有 形意拳毫无遮拦的硬打硬进,八卦掌的弧形摆扣,拧旋走转,在 速脆之中透着细腻圆活,在风驰电掣的变化中含有轻灵稳健。在 拳法上,吸收了西洋拳击的盖贯技法;在剑法上,吸收了击步直

刺等西洋击剑的技法,可谓兼收并蓄,浓缩其中,为我所用。不 但使查拳原有的特点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使查拳内容 更加丰富,技法更加充实而绝妙无比,可谓松而不软,紧而不 僵,快而不乱,飘而不浮,沉而不滞,富有神韵,令人陶醉,形 成一种独特的“常式查拳”风格。

第四节查拳的技法

一、查拳的十字要诀

查拳中的攻防动作,都归在踢、打、摔、拿之中。在运用 时,要掌握“十字要诀”,即:缩、小、绵、软、巧、错、速、

硬、脆、滑。

缩如张弓蓄巨力,发力如放矢; 小而紧凑如封闭,奥妙人难击; 绵而不断意力随,皮化分虚实; 软能克刚随机变,借力出奇计; 巧生智慧灵活用,机敏打拙迟; 错则侧身跟步进,避实以击虚; 速如闪电莫迟疑,快打出不意; 硬如钢锥戳软泥,冲撞莫松弛; 脆如爆竹发寸力,克坚如摧壁; 滑能化消敌人力,乘虚再进击。

二、十字要诀释义

缩——是屈、是蓄、是吞、是含、是虚、是退、是合、是 闭、是聚、是争取时间,缩小空间,缩小打击面。身法缩时要两 肩、两胯裹紧极力回缩,如压缩的弹簧,使内气聚集,聚气成 力,蓄力待发。无缩即无伸,收缩是为进,为开、为攻、为放, 为反击创造条件。这就是一张一弛,没有弛,何能张,不能缩, 何能伸。缩也是闪,是闪开,避实以虚,保护自己,使周身无缝 隙可寻,“回手如被火烧” “出腿不见腿”都是进攻后迅速回 缩、保护自己的形象比喻。

小——是变化。让自己减到最小目标,使敌人难以寻找破 绽。由于缩小,也便于自己的防护。另外,还表现出手法大中有 小,动作充实细腻,手法的缜密。

绵——如蚕吐丝,长而不断。意念不断,劲路不断,招法不 断,步法不滞,一环扣一环。绵是解、是化、是破。只有松,才 能绵,只有绵,才能巧,才能持久,才能逢凶化吉,要求遇刚松 柔,化如绵。

软——松也。肌肉、关节不紧张,有弹性。身体极度柔软, 第

有延展性,才能灵动。周身自然协调,不用拙力,才能手随身 - 转,步随身行,指哪儿打哪儿,运用自如。软能产生化力,以遇 章 柔破刚,软才能变化,借劲使劲。软能节省体力,消除紧张,以 逸待劳,能连续持久作战。软能使力量和速度有效地发挥,软能 S 使动作更加灵活、优美、协调、准确。 :

巧——为精细,为绝妙。巧能生奇招,妙法巧打拙就是恰到, 好处。无不及,但也不过,能准确、灵活、协调地完成动作,巧述 妙地战胜对方。巧是不蛮打硬进,以智取胜,以巧取胜,巧用心

计、智慧。只有巧,才能事半功倍。

错一即闪。闪其势,懈其力,指身法的避让。闪即进, 侧身侧进,疾闪速进,以减少身体的打击面。错也表现劲力的错 劲,分筋错骨,乃擒拿之法。

速—快也。反应快,手快,步快,眼快,变化快,变招 快,身形快。“手快打手慢,神仙也难防。” “拳如流星,眼似 电。” “动如雷霆,疾如风。” “打人不露相,出手不见手。” • 招一式,速去速回,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快有度,快到能 收能放,控制自如,富有弹性,使对方防不胜防。快应在稳定 的基础上出击,不可一味求快。急则躁,躁则乱,而欲速则不 达也。快似雷鸣电闪,快而有序,快而不变形。以快制敌,以 巧取胜。

硬——刚也。刚劲,勇猛。动如闪电,硬磕、硬撞、硬打、 硬进,无刚不能破敌,“化人用柔,制人用刚”。表现体力和劲 力的充沛,精神上的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临危不 惧、战则必胜的信心。也体现身体的硬度,抗击打能力。要做 到刚劲而不是僵劲,必须明三节之关系,懂六合之配合;要有

扎实的劲力基础,才能硬如铁,软如泥,才能做到无坚不摧。

脆一一爆也,是速度和爆发力及纯熟技术的结果。要脆如 破竹炒豆一般,出手干脆,要一招见输赢,速战速决,出手要 狠,不犹豫,不留情,判断要准,不马虎,要有快刀斩乱麻之 势。

滑一一即卸也,溜滑也。随机应变,能逢凶化吉,遇刚化 柔,见有化无,逢刚化弱,使对方无从着落,无法下手。滑, 也是顺也,顺敌之势,借敌之力,不硬拼、硬顶,牵其来劲, 达到以横破竖、以竖带横、引进落空之目的。顺人之势,借人 之力,以滑卸敌人之巨力。触力而滑动,使大化小,使小化无, 见招而滑动,破其招,化其力,伤其体。要滑如冰,则难以拿 打。气顺则心静,气不顺心不安而散乱,气顺力整,气力配合,

必发其威。

三、.查拳技法精要

(-)以快为上,刚柔互济

查拳的打法是以主动、快攻为主要特点的拳法。采取以进为 主,主动进攻,攻中寓守,依势进攻,快击速回,“出手如放 箭,回手如被火烧” “出手不见手,出腿不见腿”。要眼快、手 快、脚快、意念怏、身法快、转换快、变招快、进攻快、防守 快、单打快、连打也快。走捷径,不走弯路,快到使对方难以招 架,防不胜防,出手如迅雷不及掩耳。

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刚发柔化,刚而不僵, 柔而不散,时刚时柔,快速而有弹性,刚则闪电雷鸣,柔则行如 流水。

总之,查拳要以快为上、以脆发劲、以柔克刚、以巧取胜为 其技击宗旨。

(二)招法精妙,以腿领先

“远长拳,近短打,挨膀挤靠,闪展腾挪”。招法全面,无有 阻拦,逢凶化吉,变化万千,神出鬼没,难以预料,人不知我, 我独知人。周身无处不见拳,处处可伤人。

九处攻守部位:头、肩、肘、腕、手、胯、臀、膝、脚。

腿法有桩、跺、弹、踢、踹、泼、扫、勾、挂、排、缠、 点、撩、截、拐十五法。

腾空腿法有腾空飞脚、腾空摆莲、腾空箭弹、旋风腿、回马 腿、双飞燕等。

拳法有劈、撩、砸、擂、栽、贯、冲、盖、挑。

掌法有推、穿、劈、撩、挑、点、拍、按、分、盖、扇、 拦、削、挂、戳、抱、亮、撞、撑、托、摆、摄、砍、插。

勾法有撩、挂、捞、啄、贯、搂、砸。

肘法有顶、架、格、掩、压、夹、挑、挎、抱、撞、盘。

摔法有靠、挑、背、抹、扛、别、撩、捆。

拿法有掰、拿、缠、切、挫、卷、扳、锁、捋、绞、托、压。

招法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时进时 退,忽隐忽现,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使人难防。拳脚如飞,神 随势转。在“迎门三不顾歌诀”中讲:“挑掌同时用脚腿,见隙 快打中平捶,闪身拍肩别臂肘,顺步趟腿莫停留,依势接招眼要 疾,挑掌架打肋骨伤。”是查拳打法的充分体现。

打法有防守打、闪身打、引诱打、迎着打、退着打、阻截 打、借力打、变招打、连环打、滑打、粘着打、走着打、摔打、 摔拿、打拿、踢打等。

势不空做,招不虚发,上下齐用,互相呼应,环环相扣,变 化莫测。歌曰:“手脚齐发快如风,下裆中腹上人中,闪挪不退 直跟进,越打越勇乃真英雄。”

(三)奔驰往返,变化万千

查拳中多动、多行,步法灵活多变。俗有“行拳”之说,有 进退的“抽撤连环步”,有绕步的“三角步”,有变换方向的“四 门斛步”,坦连续后退的“寒鸭倒步”,还有边走边跳的“勾挂连 环步”。讲究“手不空回,脚不空落”,走中有打,打中有走,边 打边走,打得中走,打不中也走,决不滞留。毫不打愣,打法随 机走,步法随招法,有时斜行直入,有时直进直入,有时视进实 退。在“击步劈身靠掌“歌诀中是步随招走的典型结合:“迈步引 手勿急忙,击步上步用劈掌,闪身扣步套连环,靠身一掌见阴阳。”

步法讲究进、退、侧、转、插、盖、换、绕、纵、跃、踏、 跳。

4 第五节查拳的作用

古老传统的查拳与现代体育科学理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因此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去分析、解剖查拳的内在规律,充 分认识查拳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练习方法,才能使查拳得以继承 和发展。

查拳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集技击、健身、艺术于一身的 综合体育项目,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对练习者的影响是多 层次的。

一、查拳的健身作用图片8

(-)全面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 与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机能 能力。”

查拳属长拳类型,其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技术全面,在激 第 烈的运动中完成各种手法、步法、身法、跳跃等难度动作。没有 ~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素质并综合表现出来,是难以 章 完成的。因此,查拳具有应具备的各项身体素质特点,对各项素 质的综合表现有很高的要求。 ?发展力量素质 概述

“力量素质是人的机体或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与舒 您 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拳谚云:“拳打寸劲。” “寸劲”也就是瞬间力。查拳要求

动作用力速脆,一拳一腿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速度克服自身和

外部的阻力发出,而产生极大的爆发力。在飞脚、旋风脚等跳跃 腾空动作中,只有跳得高,纵得远,才能在空中停留时间长,才

能在空中塑造出优美飘洒的动作造型。“前跳一丈,后跳八尺”,

是古人对练拳者弹跳提出的量化要求。

查拳含有静止耗时的桩功练习,静力素质通过这样的锻炼, 不仅练习筋骨皮,坚固外形,也能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张力与神经 细胞的机能水平。腿部支撑人身体的重量,下肢肌肉占人体的 40%,增加下肢的力量是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套路中, 出现不同姿势的静止动作和平衡动作,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 不动,这对力量、耐力提出一定要求。在训练中,要做到动迅静 定,因而必须要有快慢相间的控制力。


  1. 发展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或人体某部分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就是 人体某一部位快速做出运动反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

能力。”

“速度素质练习不仅能提高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而且能提 高人体中枢神经过程灵活性及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能力,促进供能 能力的提高及改善代谢过程。”

查拳的动作快如狂风,疾如闪电,对动作速度要求极高。一 套查拳五六十个动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除了单个动作、 组合动作速度快之外,对整套动作速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快打迟”,以快为上,手脚齐发,伺机快速出击,准确击中 对方,又要防躲被对方击打,都必须有快速反应及灵敏动作速 度。因此,在快速的攻防中,在快速的进退中,在快速的变换方 向中,及时地运用各种技法,都要求速度先行一步,方能取得主

动,争取胜利。由于反应快慢是决定攻防实践成败的重要因素, 任何攻防技术的运用,都要有神经反应作中间媒介,才能保证攻 防技术的充分运用,反应速度是对抗中的先决条件,是攻防实践 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

“先有一步走,再看一伸手” “步不快,则拳慢”。进步、退

步、跳步、跃步等步法移动速度的快慢与移动距离的远近,直接 影响着攻防技术、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步法起着调动周身各部位 实施各种技法、战术的作用。技击中进攻后退,拳打脚踢,凭借 步法维持自身稳定,因此,“步不稳,则拳乱”,同时利用步法 变化破坏动摇对方重心,因此,要求步法快速灵活。“手到脚不 到,打人打不倒”,说明位移速度在拳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战

中,步法移动缓慢滞后,是很难争取主动、占据上风、取得优胜 的。对练时,灵敏的速度才能使整个套路达到严密、逼真、惊险

的效果。图片11

  1. 发展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
能力。”

查拳在快速变化中限定在1~2分钟内完成整套动作,相当于 跑400~800米的速度耐力的运动量,多是通过无氧过程供应。由 于在快速运动中产生大量氧债,心跳急速增加,每分钟心率达到 180次以上,呼吸次数也相应快速增加。但采用呼吸与动作紧密 结合,运用“托、提、聚、沉”之呼吸法,在套路中交替使用, 使呼吸肌得到锻炼,肺活量增加,有效地提高了呼吸系统、血液 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了抗疲劳的能力。

在快速运动中,穿插一些静止、平衡动作,要做到“站如 钉” “静若处女”。在雄伟的造型中保持一定静态控制时间,这 对肌肉力量的静力耐力素质有良好的锻炼。站桩是静力性耐力锻 炼的主要方法。做出马步、弓步等步型静耗10分钟,甚至更长。 通过此练习,会大大提高抗疲劳的能力,在套路训练中,能自如 地做出准确稳定的停顿动作和平衡动作,从而提高了训练的质 量,加强了在实战中的持久力。这种静力练习,也加强了练习者 关节周围韧带的固定力,能够起到保护关节、防止伤害、延长运 动寿命的作用。

  1. 发展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大小及跨过关节的韧带、 肌肉、肌腱、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发展柔韧素质不仅可以加大动作幅度,使动作更加优美、 协调,而且能加大运动量,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柔是指肌肉、韧带拉长的范围,韧是指肌肉韧带发挥的力 量,控制关节不受损伤的最大活动幅度。” “柔和韧的结合便是 柔韧,发挥的能力便是柔韧素质。”

查拳动作舒展大方的特点决定了动作放长击远“不够不张, 不算功夫”,动作需要使肌肉、肌腱及韧带拉伸到解剖学允许的

最大限度,随即利用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要完成的动作, 这就是动力性柔韧;而诸如控腿、平衡等静止动作是要求肌肉、 传 肌腱、韧带根据这些静力性技术动作的需要拉伸到动作所需要的

位置、角度并控制其停留一定的时间。

这种能力即静力性柔韧,这两种柔韧素质在查拳套路中尤显 重要,并得到充分体现。

全身各关节的柔韧,在每一个动作中都有其作用,哪一部位 差,都会影响动作的掌握和技术水平的发挥。

在肩、肘、腕的上三节中,由于腕部柔韧而灵活,使刁、 拿、锁、扣等细小动作施展得更加精彩,并能准确灵活地控制各 种轻重长短器械运行的速度、方向及幅度,做到身械协调,运用自如。

“两膀活如肩,法由手中出”。如果肩部柔韧性差,大量动作 Ji 就不能到位,手臂运动幅度受限,造型不美。肩关节松活,动作 才能舒展大方,力量才能通达指节,手部才不致轻浮力单。

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其作用是承上启下。运动时动作 的变化、重心的稳定、姿态的韵味以及催发劲力等等,都是在

腰的主导下完成的,通过腰的折、扭、拧、转来增加和催发劲 力,增加肢体运动的幅度和速度,增加躯体旋转的角度。通过 腰的拧转,还可以表现上下协调配合、随势而动、随形而变、 步随身行、身到步到、刚柔相济、协调自如的特点。在做静态

造型动作时,可使上下体呈现相对紧张对拉的状态,以表现动 作的韵味和美感。同时由于使上下各肢体协调配合运动,将各 部位肌肉收缩力量集中到一点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招数的 发挥。

拳谚曰:“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明确了腰部柔韧性 在查拳中的重要位置。活腰的目的在于能使身法动作松活自如, 充分发挥腰的主宰作用。古人形象比喻“腰如车轴”,在练拳时

要达到“腰如蛇行”那么柔软。

练拳以腰为轴,不仅是习拳的重要法则,而且还是健身祛病 的重要方法。腰部运动会牵涉到整个脊柱运动,练查拳由于腰的 运动使脊柱不断地做出拧转屈伸、折叠起伏等动作。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支柱,具有支撑体重、传递压力、缓 冲震动及保护脊髓和内脏的功能,它对人体的健康及姿态具有 重要意义,特别对保护脊髓和内脏的功能有良好的作用。由于 脊柱前方是内脏器官,五脏六腑都在其中,脊柱的运动与膈肌 的升降运动相配合,能加强对内脏器官的保健按摩作用,对防 治内脏器官的疾病和消除多余脂肪,保持健壮挺拔的体型起着 重要作用。

腰不松活柔软,造成腰部僵硬呆板,动作就会迟缓;上下不 随,身法散乱,力不顺达,技术水平难达上乘。.总之,由于腰的 柔韧灵活,形成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运动,禾仅提高了查拳的 技艺,而且能健身祛病。

“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法在查拳中数量多,种类 繁,动作幅度大,高、中、低三盘俱全。腿部的柔韧性是施展腿 法质量的保证。腿的大部分柔韧性是靠筋长来获得的,若筋短, 活动范围就会大大缩短,受到限制,动作不能到位,难以得心应 手,关节柔韧性差,动作不舒展,呆滞笨缓。

“一寸长,一寸强”。在实战中,如果能做到筋骨伸长,仅仅 一寸之微,就可先人一步,取而胜之。

  1. 发展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发变换的条件下加速协调,敏 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 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

查拳无论是在套路练习(单练和对练)还是在实战中,都

要求习拳者在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能迅速表现出对动作的准确 判断和灵活应变的能力;表现出快速敏捷的反应速度和高度的 自我操纵能力,以及迅速改变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运动方向的能 力。这些都是灵敏素质的要求。可以概括用五种动物的形象特 点表现出来,即:龙的变化万端之势;虎的勇猛善扑之勇;蛇 的伸缩自如之柔;鹤的动静互换之稳;猴的蹦跳腾跃之灵。在 有限的时间内精确地做出变化复杂的诸多动作,没有很好的灵 敏素质是很难完成的。长期不断地坚持查拳练习,就会不断提 高灵敏素质。

(二)内外结合,身心兼修

所谓身心,是指人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身体体质。练习 查拳使身心内外在动作中得以协调,形成查拳形神兼备、内外兼 修的特征。在练匀中,追求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每一动作都是由 内而发,最终达于外在的形体。在训练中,将手、腿、身法与精 神、气、力、功融为一体。查拳的五形是通过对外在形体动作的 形象比喻揭示出动作隐含的某种内在精神。

心指大脑。查拳通过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能够加强大脑 皮质的抑制过程,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提高大脑环境的适 应能力,避免过度兴奋和无谓的紧张。由于血液循环的加速, 代谢功能得到改善,使大脑皮层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改善和 提高了神经系统机能,充分发挥脑的统帅和协调作用,从而提 高人体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身心兼修、祛除 疾病的效果。

(三)加强消化系统功能图片11

查拳运动激烈,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能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 收。查拳运动中,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呼吸时要求

胸部宽舒、腹部充实。由于沉气,腹腔内脏器官随膈肌上下运动 和腹肌波浪起伏而蠕动,可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提高人体的消 化吸收能力,增进食欲,有利于增强体质。由于呼吸的“提、 托、沉、聚”,膈肌活动幅度加大,能对消化器官起按摩作用, 从而使胃肠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因此,对消化系统的一些慢性 疾病,如消化不良、胃下垂有一定疗效。

(四)对关节的锻炼作用

身体功能上的紊乱和降低,导致了摄氧量的减少,血液中便 开始积存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病态反应。这些 有害物质首先积聚在关节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活动越

少,关节部位也就越僵硬得快,肢体功能也就越低。所以,通过 查拳锻炼,不但可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增进其控制能力,而且能 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关节变得稳定,并逐渐 加强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

织的营养及代谢状况,抵消有害物质的积聚,使关节功能逐渐得

以恢愎。图片10

(五)健身强体,祛病延年

查拳为行拳,动作是在往返奔跑、纵跳闪展中完成的。上窜 下跳,幅度变化大,因此对腿部肌肉力量、速度要求很高。“人 老先老腿”。若想身健、延缓衰老,首要是保持腰身敏捷,腿脚 灵便。而常年练拳,必然手足灵便,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查拳 中的进退、起落、转折、纵跳、闪躲,均可直接改善人体机能。 行拳时的聚精会神,四肢皆动,五官通明,劲力劲发,日久,不 仅血脉流通,而且消化旺盛。

长年坚持练拳,可使全身肌肉增强弹性,骨骼增大抗弯、压 扭的强度,筋腱得以伸长而且坚韧,进而提高运动强度,直至古

稀之年,人体仍能柔韧饱满,脚步轻灵。查拳名家王子平在 1960年时已80岁高龄,仍精神抖擞,随周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 团访问缅甸,表演的一套青龙剑,技惊四座。常振芳老师在七十 多岁时,曾遭遇两次下台阶走空,失重倾身栽落,却随机应变以 侧滚翻之技化险为夷。查拳运动是体内各种机能的运动,肺部运 动可增大肺活量,为全身提供充足的氧气;心脏的运动使泵血机 能增强;肾脏的运动可使精足肾旺,坚固其本;肠胃的运动能促 进消化机能和吸收机能的改进;神经的运动可提高末梢神经对外 界的敏感性,增强人的适应性。

 

 

浏览1,36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