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术与书法在"意”上的相通

武术中强调动若脱兔,静如处子。“动要有韵”,动时要巧妙、和谐、快慢有致,配合神的 意境,把握得恰到好处;静要有势,像鱼潜水中观察一样,不仅要有眼神的专注,更要有内在 的情结和意念支撑。李连杰在《太极张三丰》中演绎太极拳的以意领气,以气驭形,动时瞬间 发力,快如闪电、扬眉吐气,静时气定神闲,充分表现出武术的精髓:“形断意连,势断气连 特别是最后与天宝决战的一幕,张君宝怀着失去多年的兄弟情谊及失去众多同盟兄弟的悲愤之 情与天宝决一生死,把太极拳演绎得舒展简洁、轻灵沉着、意在拳先,这才是真正的武术艺术 所要表现的“拳中须有人在”的意境。

而书法中讲究的“意在笔先,笔随意行”的以意领笔挥洒自如的行笔论与武术中强调的亦 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作者王羲之在书写时却是另外一种 记兰亭山水之美和文人墨客聚会的欢乐之情的心境,所以通篇字体潇洒流畅,笔势翩翩,有着 很浓的迁客骚人的君子风度。而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作者颜真卿是怀着痛失至亲 (侄儿)的悲愤心情随意所书,通篇随意涂改、纵笔豪放、气势磅礴,悲愤之情跃然于纸上,相 信没有意和神的引领是无法有此佳作的。虽与前者有着极大的意境的反差,所书写的作品给人 的感觉与体会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两者均是书法术的“神品”。正如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所指的那样“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神” “韵”即为意境,是书法追求的最高审美层次,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与外在的生活、 活动形式融合一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会令人产生回味与联想。书法可以以实生虚,即以实际 的勾、点、枯、润的“宴"来体现单字结构的奇、整体布局的美以及情感与结构的交融之 “虚武术同样也可表现为以实产生虚的腾、挪、跳跃、马、扑、虚等实际动作之“实"来体 现套路的节奏及形意相连的“虚”,从有形升华到无形,韵味幽远,意味深长。正如古人所言: 没有意境和筋骨的字称之为“墨猪”,而“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气

二、武术与绘画

中国文化的系统论特征也表现在画理与武道的相通上,而且武术还是中国绘画表现的主要 内容之一。从原始崖画到近世民间喜闻乐见的彩色年画,从最北方的内蒙古的阴山崖画到南方 的云南沧源和广西花山崖画,以至西部甘肃嘉峪关的黑山石刻操练图的画像,都留下了亦舞亦 武的形象。各地的崖画形式和内容,不但以各地武术或舞蹈的特征为内容,还反映了当地人民 的生活和习尚,如阴山崖画中多是狩猎时人兽相斗的形象,花山崖画中粗犷的马步蹲裆和双手 上举式,望之欲跃,闻之如吼,这可能与壮族特有的带有图腾文化遗痕的蚂蜗舞、蚂蜗拳大有 关系。

在嘉峪关的黑山石刻画像中,有一幅30人的操练罔,队容整齐,分上、中、下三层列队横 排,有人双手抱拳叉腰,有人一手叉腰、一手亮掌前举,还有人持弓射箭在作练武状,显然, 这是那个时代部落旗人崇尚武艺的具体表现。这可能是因与嘉峪关位于中华民族发祥地区的中 轴线上,自古是征战的重要关隘有关。

汉代的画像砖多为阴刻线条、阳刻平面和浅浮雕相结合,人物造型准确有力或有意夸张, 简洁生动且构图极富变化。画像石表现形式可分凸出线条和凹进线条两大类,构图同样富于变 化,造型和线条有力而质朴生动。

画像砖、石刻绘的人物沉稳有力,不管是杂技、舞蹈还是百戏表演,都作塌腰凸臀、重力 下沉动作,且不显飘浮无力。有人说这是汉代国力雄厚的反映,这种社会经济学的政治分析, 也许有一定道理。

这种刻绘武术的风习,一直延续到魏晋影碑和彩砖画像。

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是中华民族的一份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有着 艺术审美的价值,还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五代时,僧人贯休在画十八罗汉时,依据了降龙尊者的神髓总难寻得,一日得见薛仁贵的 后裔练戟而得降龙之气韵的传说,这样就使绘画多了灵犀之气。

清代武术家、书画家傅元在画墨竹时,依据醉舞拳艺而求灵感的故事,反映了中国武术与 绘画的相通之趣。而清代年画中,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张辽威镇逍遥津》,骑将纵马舞刀挺 枪,步勇独立金鸡双掌齐出,表现出武打的雄姿。《万花楼》则把飞檐走壁的传说武功形象地展 示出来。清代乾隆年间绘制的西双版纳励海的武术壁画,那两位斗矛和两位对刀的武士形象, 反映了古代少数民族蓬勃的武术活动。

第五节武术与中国文学

武术文化在文学中的反映主要体现在武侠小说上。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旧小说的一种重要 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武侠小说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古典仙侠、奇幻修 真、现代修真,但从武侠小说的狭义层次上来说就只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 武侠这四类。

武术文化和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文学的发展,起自原始,步步都能够寻觅 到武术的踪影。

一、当代武侠小说的新兴与崛起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学运动兴起。新文学史注意了主旋律的论述,但对近世武侠小说的兴 衰因果,却极少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研究的一大缺憾。

20世纪30年代,武侠小说成为通俗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类型之一。研究一下当时武侠小 说发展轨迹,则会发现它的发展,一是受武术流派的影响;二是由市民欣赏需要;三与当时提 倡的“国术救国"的思想有关。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两位评书艺人,张杰鑫根据晚清武戏流传的剧情和漕运线上的绿林豪 杰、镖师们的故事,编创演说了描写黄天霸之父黄三太及其师父胜英的侠义故事《三侠剑》,随 之他的师弟常杰淼又根据八卦掌先师董海川的故事编演了《雍正剑侠图》,将道光、同治年间发 生的武林传奇,推至雍正时代。为适应群众需要,常杰淼又找人帮助整理成文,在天津报上连 载,传播更广,各报争相效尤,文人创作的武侠小说亦随之兴盛起来。当时被称为南北两派,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为代表。向氏本身就是武术家,他除了写过《江湖奇侠传》这种吸收 了南方民间怪异传说的较虚幻的作品外,其余多是记叙近世武术名家的故事,如《侠义英雄传》 就写霍元甲、大刀王五等人的事迹,宣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广泛接触武林人物,研究武 术拳法,并有《拳术新传》、《拳师言行录》、《剑经、拳经、长枪、牌宪》等专著问世。

根据向氏的《江湖奇侠传》改编的多本电影《火烧红莲寺》,可说是中国第一部有影响的武 打片,武侠文学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结缘,更增加了它的感染力量。由明星电影 公司改编摄制的这部《火烧红莲寺》,发挥了向氏之书的怪诞不经之弊,特别是在民族危亡的年 代,这种粗制滥造的作品,确实无甚进步作用,因此它素被左翼文人斥责,但正像舞蹈史学研 究者对黎锦辉所创建明月歌舞社的贡献做出公允的评价一样,从武侠文艺史学的研究角度看, 这部影片当时备受欢迎的状况,不能不说与国术运动勃兴的历史情况,有一定的呼应作用。沈 雁冰在《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中记述过这部影片对小市民的魅力:“《火烧红莲寺》对于小市民 层的魔力之大,只要你一到上映这部影片的影戏院内就可以看到叫好、鼓掌在那些影戏院里是 不禁的;从头到尾,你是在狂热的包围中,而每逢影片中剑侠放飞剑互相斗争的时候,看客们 的狂呼就如同作战一般……如果说国产影片对于广大的群众感情起作用的,那就得首推《火烧 红莲寺》了。”沈氏作为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之一,对此片在民众中的影响作了公允客观的介绍, 民众较兴奋的是剑侠斗剑的武打艺术。中国电影艺术是以1905年北京琉璃厂内丰泰照相馆为京剧名老生谭蠢培拍摄的《定军山》“耍刀”片断为开始的,随后是名武生与名旦朱文英合拍的 《青石山》的“对刀”。这些片子当年都在大观楼上映,实际上都是戏曲武术片,而以1928年明 星厂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影响较强烈。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侠片被扫出了银幕,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香港导演在大陆拍摄的 《少林寺》为开端武打影视才重新在中国观众中获得地位。

浏览4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