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武侠小说的发展

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是近几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造就 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 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射 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 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 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新的创新和发展。

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20 世纪50年代属于梁羽生,其代表作为《七剑下天山》系列。《萍踪侠影》、《云海玉》达到其个 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他的后期作品虽有变革,然而影响不是很大。梁羽生开创了一个时代, 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武侠的窠臼。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金庸出现。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 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1969年《鹿鼎记》达到其创作顶峰。金庸的作品 整体上看,前期到后期呈现出越写越好。从文字到结构,包括情节的张力莫不如此。

与金庸同时代,香港另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人从事武侠小 说创作。但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以主客观条件不足等原因,便难乎为继;多半只能遵循既往 “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20世纪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 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 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 至少有过300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 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五剑客。"

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奇正互变、 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 “道”-一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 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易容、萧瑟等。

可惜司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创作后期虽有《剑海鹰扬》这部巨著为武侠小说大增光添彩, 但此后即逐渐走下坡一一除《人在江湖》(1975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笔名所 撰《强人》系列作品,业已欲振乏力。

红花尚需绿叶扶,当时诸绿叶代表作有卧龙生《飞燕惊龙》、诸葛青云《紫电青霜》、司马 翎《剑气千幻录》、独抱楼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剑》、萧逸《七禽掌》、云中岳《古剑 歼情记》、丁剑霞《神箫剑客传》、柳残阳《玉面修罗》、独孤红《雍乾飞龙传》;还有“鬼派"一书名、内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杀,动辄就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陈青 云《血魔劫》、团歌《血河魔灯》等。

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的人是古龙。古龙是台湾武侠小说界唯一可以与金、梁比 肩的人。古龙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 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 后,让人耳目一新。但古龙小说的风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澜。在1965—1967年间古龙完 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其1967年所撰的 《铁血传奇》(即我们常说的《侠盗楚留香》或《香帅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 并用了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读之如读东方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但古龙之变并非到此为 止,而是一路狂奔。其后他陆续完成《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铁胆大侠魂》两 部曲,堪称神完气足,兼有传统与现代“矛盾统一”之美。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古龙受写《萧十一郎》(由于是先有剧本、后来才有小说)的启发, 将其小说减少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并加强肢体语言和场景烘托。从此古龙的小说变成了一种 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如《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 种武器》系列(仅有六种)以及《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这种简单 直接、动漫化的创作,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1965—1975年间的古龙小说 却“一枝独秀",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火红了十年后,古龙1975年以后的作 品每况愈下1985年古龙在肝硬化的剧痛中走完了他绚烂的一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只有温瑞安勉强接过了古龙笔。1970年他以“温凉玉” 的笔名在香港《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追杀》(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当时他年仅16 岁。虽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象丰富,已见其潜力。

其早期作品颇受古龙影响,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均可见古的痕迹。自 1982年推出《布衣神相》起,他在小说中加上了若干还珠小说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虚幻色彩甚 浓。而《碎梦刀》、《侠少》、《杀楚》等书,更有许多“诗歌化"的语言文字,耐人寻味。

但由1987年开始,温瑞安却以“现代派”自居。发表了如《杀了你,好吗?》、《请•请 请•请请请》、《力拔山河气盖世•牛肉面》、《敬请造反一次》、《没有说过坏话的可以不看》等 中短篇小说。正如他在书中后记中说:,'武侠小说必须突变!……成与败,得与失,我不管,但 这样写法使我觉得很好玩。”于是中国文字之美,就在温瑞安的“突变"下,被割裂得支离破 碎;而“新派”武侠小说,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彻底“异化”掉了。

从此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低潮,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黄易从《大剑师》开始创 作武侠小说,或者说科幻小说,其间有明显的田中芳树的痕迹。到《寻秦记》才真正形成自己 的风格,从而开创了玄幻武侠小说时代。影响了大批的武侠小说作者,开始转入玄幻武侠的创 作。而黄易反而回到正统武侠的路子或者说“异侠”更妥当。其后陆续推出的《破碎虚空》、 《翻石覆雨》均引起强烈反响。《大唐双龙传》更是因为互联网而广为传播,让黄易的名字传遍 华人社会。日前国内多家网站正在连载其新作《边荒传说》。

黄易深受司马翎的影响,首重气势,如果说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后大多数人的武 功已成定势,“丘处机奈何不了梅超风”,那他永远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场华山论剑后,敌我双方的争斗就变成算术题般简单了,人的潜力一无所知。而中华武术重视精气 神的完美结合。当黄易在其中加入了时间、体力、精神状态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侠小说可 信度。

20世纪90年代末,黄易武侠高潮渐渐平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 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出现了 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1999年上海《大侠与名探》、2001年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2002 年郑州《武侠故事》等杂志的创刊,促进了武侠的发展。

 

浏览4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