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来,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武术,在党和政 府的关怀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进行了多次武术比赛和 武术表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了使广大群众和武术爱好者 进一步了解我国武术发展的概况,现将全国历届武术表演、比 赛情况介绍于下:

第一次

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 育表演大会。会上有武术表演,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武术 表演。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54名武术运动员,表演了 332个 项目。仅拳术一项就有少林、武当、八卦、太极、通臂、螳螂 等139种。在表演期间,武术运动员们相互观摩,切磋技艺,交 流经验,收获很大。这次表演为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和发 展武术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第二次

1956年11月1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12单位武术 评奖大会。参加的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四川、河 北、湖北、陕西、黑龙江、湖南、浙江等省、市的运动员92名, 其中有老武术家张腾胶、张万成等。

第三次

1957年6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评奖观 摩大会。参加的有来自全国27个单位的180名运动员,参加评 选的项目有300多个。除长拳、太极拳和八卦拳外,还有南拳、 猴拳、醉拳、武松脱铐拳等。会上,青海省79岁的老武术家苗 玉龙表演了他的绝技醉棍,上海的优秀运动员蔡鸿祥也做了出 色的表演。大会历时七天,评选换一等奖30名,二等奖40名, 三等奖60名o

第四次

1958年9月7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会。 参加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58名运动员。表演 项目有820多个,其中拳类以长拳和太极拳为主,器械类主要 是刀、枪、棍、剑。大会结束时有132名运动员获奖,其中30 名获一等奖,42名获二等奖,60名获三等奖,以成传锐的奇形 剑、上海邵善康的梅花枪、蔡鸿祥的十二路华拳尤为突出。

第五次

1959年3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武术 运动大会。来自全国25个单位的运动员共179名,进行了 78项 精彩的比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年龄在12到20岁之间,都表 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其中安天荣的剑术、李福妹的五路查拳取 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次大会上,获得一等奖的有49名,其中 有34名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参加大会的新手占运动员总数 的80%。这次大会,使我们看到了许多项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套路的动作和段数都有所增加,有的套路动作达到八九十个之 多,运动量也显著增加,套路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了。例如: 山东运动员范桂娥的八仙剑中,就增添了朝天蹬、劈叉等新颖 动作。此外,过去历次比赛多集中于长拳和吴氏及杨氏太极拳, 这次大会则出现了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劈挂拳、南拳、北 腿,以及各种类型的象形拳。太极拳还出现了孙氏、赫氏、陈 家沟套路等。这次大会的精彩表演,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武术事 业后继有人,亦对以后武术运动的普及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六次

1959年9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北海体育场举行了全国 武术比赛。参加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72名优 秀运动员。比赛共分长拳、太极拳、长兵器、短兵器四类。这 次赛会上,首次采用武术竞赛规则「由裁判员评定成绩和名次。 通过规则的实施,使比赛的成绩评定更加公正、准确,特别是 规则对技术、内容、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从而进一 步促进了武术传统套路的充实和发展,对武术的发展与创新也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次比赛,上海队获团体第一名,吉林队第二名,北京队 第三名…获得单项比赛长拳前三名的是邵善康、蔡鸿祥、安天 荣3太极拳的前三名是杨炳诚、张继修、刘高明;长器械的前 三名是韩名男、刘洪仁、成传锐;短兵器的前三名是徐学义、成 传锐、于力光。赛会上,山东的赵瑞璋和赵洪德、青海的吕瑞 芳和吕延芝双双进行了精彩表演°

第七次

1960年全国武术比赛,于9月18日至25日在郑州举行。 来自全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19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其中85%是青少年运动员。比赛项目有长拳、太极拳、长器械、 短器械和传统项目。比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分别进行。参 加这次大会的还有上海的老武术家王子平、山东的孙文彬、河 南温县的陈丕显等九位武术名家,他们分别表演了技艺精湛、风 格独特的剑术与拳术。

第八次

1963年全国15个单位武术射箭比赛,于10月15日至19 日在上海举行。参加的有山东、山西、云南、江西、陕西、辽 宁、吉林、安徽、上海、广西、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83名 运动员°赛会中,山东的王常凯和于天堂、安徽的郭省骤、上 海的纪光宇,以及杨炳诚和王新武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九次

1964年9月12日,全国19个单位武术射箭锦标赛在济南 举行。比赛分甲、乙组进行,甲组男女运动员参加六项全能比 赛、两项规定、三项自选、一项传统比赛;乙组只参加表演。此 次比赛,山东的牛怀录、安徽的陈道云,分别荻得男女全能第 一名。

第十次

1965年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于9月20日在北京北海体 育场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78名运动员参加 了比赛与表演。这次运动会的表演不受比赛规则的限制,内容 丰富多彩。各地选手表演的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及各种拳 术,在难度和动作安排上,比前几次运动会都有所提高。山东 的牛怀录、安徽的陈道云、辽宁的徐其成等许多优秀运动员都 取得了较好成绩。各运动队也出现了很多新创编的套路,四川、 山东、江苏等省创编的“捕捉”、“捕俘拳对打”、“空手夺步 枪”等套路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在历时4天 的比赛中,各代表队共表演了 260多项优秀的传统套路。

 

1972年全国武术比赛在济南举行。参加的有上海、广西、江 苏、北京、广东、安徽、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湖 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北京体院、四川、天津、 山东等21个代表队和湖北、青海、内蒙古三个单位的代表,共 有运动员360名。年龄最小的不足7岁,最大的76岁,17岁以 下的占70%以上。表演的项目达1000多个,包括规定项目、自 选项目和传统项目。

第十二次

1974年全国武术比赛,于9月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24个 省、市、自治区及北京体院等单位的27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 赛会。运动员大部分是青少年,8至17岁的占2/3。各地的运 动员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特别是有些代表队还表演了集体项 目,如浙江队的集体拳、陕西队的集体剑、广西队的集体双头 枪等,为以前的武术比赛场面所罕见。这次比赛获得少年团体 前四名的是北京、上海、陕西、浙江,获得成年团体前四名的 是安徽、陕西、江苏、北京体院。

第十三次

1975年全国武术比赛,于9月1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17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获 得团体总分前六名的是北京、安徽、山东、上海、陕西、江苏。 集体项目前六名是:广西、陕西并列第一,第三名浙江,第四 名北京,第五名安徽,广东、湖南、湖北并列第六名。男子全能 30

前七名是:李连杰、王金宝、王建军、杨承冰、俞吉庄、丁建 三,李启明和彭贵洲并列第七名。女子全能前八名是:陈道云、 李霞、张玲妹、曹琼瑜、郝致华、白彦侠、王金香、张桂凤。太 极拳前八名是:王新武、徐毓茹、李克俊、施载煌、苏自芳、郑 剑宝、周玉芳、王丽。

浏览2,0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