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使我们知道,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就 是大脑皮层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是 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状态,会影响和破 坏条件反射的建立。所以要想上好武术课,教师除了根据教材 内容的难易转变合理运用教法外,还应使课堂气氛和谐,让学 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本人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1.处理好教和学的积 极性。教和学是构成武术课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 287 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 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 示范讲解应做到形象生动、优美,而且时间又不长,就能使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在学生兴趣大、兴奋性高、积极性达到 一定程度时,教师的示范又要注意适可而止。所以在教学中,教 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进行调节,做到高时调 低,低时调高,使课堂的气氛保持协调。2.加强无趣教材的趣 味性和科学性。无趣教材易使学生情绪低落,鼓不起练习的劲 头,影响教学效果。比如青年学生学习太极拳时,一般不大感 兴趣。对此教师应及时讲清学习太极拳的目的意义和技击、健 身、医疗作用,并根据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变换采用一定的练法。 如采用慢拳快教(与太极拳练习的速度相比)的辩证施教方法, 就可消除枯燥无味的感觉,使无趣的教材变为有趣,激发学生 的练习热情。3.多表扬,批评应注重方式。在教学中,信任学 生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是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性不可缺少的 一环,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如能及时地给予表扬并 以老武术家刻苦练武的精神加以提示时,就能起到提高士气、活 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犯纪律的学生,教师也要爱护关心,使 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强 师生之间的团结。农教师的态度、精神、感情也是保持课堂气 氛和谐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态度如能和蔼可亲,讲解的声音生 动、宏亮,而又活泼、具体、形象,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能受到 感染。在这种场景下,还易于使学生产生联想、综合、分析、推 理,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如果教师精神萎靡不振,态度生硬、呆 板,组织和要求又不得法,学生的心情就会紧张、不愉快,大 脑皮层也就容易出现抑制状态。5.场地、环境对课堂气氛的和 288

谐也有一定作用。良好的场地和环境能影响学生的兴趣、情感、 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如场地雅静、安全,环境优美,空气 新鲜,光线适宜,达到了人与物的和谐。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 里练习,学生就会感到兴奋。相反,在危险的场地、杂乱的环 境或是空气污浊的地方上课,学生就会感到厌恶,就容易使学 生大脑产生抑制,良好的兴奋状态也就很难出现。

总而言之,要想使课堂的气氛和谐,就必须根据课堂教学 的目的要求,抓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一定的组织和 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兴奋性保持在不高不低、并始终处于良好 的兴奋状态中,才能上好武术课。

怎样评定武术教学成绩

武术套路的动作多,路线、方向变化复杂,所以如何在教 学中正确地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是教师难以掌握的问题。 而教师评分的标准是否合理,对学生的积极性又有着很大的影 响,因此在评定成绩时,应特别注意。

根据笔者的长期实践,谈几点看法。


  1. 根据套路的段数和动作数确定分值


比如三路长拳套路共有四段,每段八个动作,一段可按20 分计算,每个动作平均2.5分,四段共计80分。再加上预备姿 势和收式的四个动作,总计是90分。另外,学生的精神面貌、 学习态度、平常表现占1。分。

  1. 按动作的错误程度扣分


根据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规定,考试重点 应强调基本技术和规格程度。所以我们把手型、步型、手法、步 法的要领、幅度、位置、路线分为稍差、较差、很差、没完成 289 动作四种错误扣分。稍差是与标准动作相比细节上稍有差异,根 据错误程度,每出现一次可扣0. 5—1分;较差是与标准有明显 的错误,根据错误程度可扣1-1.5分;很差是与动作规格相比 有严重的错误,根据错误程度可扣1・5—2分;未完成动作或遗 漏动作,均以扣除2.5分计算。

  1. 根据每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平常表现、纪律情况、学习 态度(刻苦程度)、熟练程度可分别扣除1—10分。

  2. 要求教师在考试前,应进一步钻研教材,准确和熟练地 掌握动作要领,考试时集中注意力,并作出记录。考试完毕应 当简单地向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另外,我们还 规定,每一个套路学习结束(一般在一周后),都进行随堂测验、 作为平常成绩,并把平时测验成绩作为最后评定成绩的参考条 件。对于一些因病假、事假缺考者,必须补课后才能进行考试。武术课上怎样运用队列队形

    队列队形的合理运用,是武术教学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也 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组织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 队列队形,不仅能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集中学生的注 意力,而且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通过科学的、熟练的队列队形的变换,省时、省力地 进行教学工作,使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安排合理,更有利于教 学任务的完成。

    关于队列队形的运用方法,主要取决于课的任务、要求、特 点,以及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

    在课的准备部分,根据任务、内容和组织特点,一般在课 开始后,在进行队列的基础上进行其他队形的变化。根据人数 290

    的多少、场地的大小和课的需要来确定选择运用的形式。一般 武术普修课,人数多,在准备活动时,采用原地四列横队的形 式较多。而武术专修课人数少,一般可在队列的基础上,变化 纵队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在课的基本部 分,根据教学任务,为了便于讲解、示范和教学以及学生、场 地器材的布置、安全的需要,可选择运用不同的队列队形。比 如学习新内容时,根据人数多少,一般采用四列、三列、二列 横队的形式较多。课的主要内容、任务不同,采用的形式也不 一样。比如在进行专修课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时,又可 采用纵队行进的形式,但为了节约时间,增大密度,也可采用 原地横队的形式,集体进行。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根据上课学 生人数的多少和错误存在范围的大小,可分别采用横队的形式 集体进行或是区别对待,个别辅导。一般在普修课中采用横队 形式集体进行较多,而专修课采用个别纠正的形式较多。在复 习、巩固、提高技术时,由于普修课的人数多,难以组织,一 般采用横队、集体和分排观摩的形式进行较多;专修课一般采 用集体和分组进行的形式。在选择采用什么队形时,还应注意 选择简单易行或是学生较熟悉的变化形式,特别是学生人数较 多时,更应注意。否则,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在课的结束部分,为了使学生的运动负荷逐渐下降,有利 于进行放松练习和总结讲评的需要,通常采用横队、半圆形。

    队列队形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在实际 运用中,要求教师能通过队伍的调动和运用变化,做到迅速而 不乱,队形多变而自然,使课的各部分紧密街接。只有这样才 能既省力,又省时,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教师上课前一定 要在认真钻研教材和周密计划场地布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各

    部分进行练习所采用队形的相互关系,并注意选择路线最短、费 时最少和有秩序的队形变化,以及调动队伍的方案。在考虑队 伍的队列队形时,应联系到如何通过队形调动向基本部分过渡、 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过渡的问题。另外,在队列队形选择时,应 有目的性,以防单调、枯燥或无目的进行。除此之外,在队列 队形的运用中,教师还应注意做到口令的声音要宏亮、清楚、准 确、果断、有节奏。只有这样,队列队形的变化才能整齐而又 准确。

    如何运用武术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之一,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武术教学中如 何运用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注意些什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 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





 

浏览80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