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拳术或器械都是由许多结构不同而又互相连接的动作 组成的,学习套路时是按分段组合及单个动作进行的。教单个 动作时,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情况,可采 用分解法和完整法。一般简单的动作可完整领教,复杂的动作 可采用先分解学习,然后再及时完整练习的方法。


  1. 示范与讲解法



  • 示范


示范可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示范时教师应尽量做 到规格正确优美,轻松、自然地呈现出武术特有的精、气、神。 示范方法可分为完整与分解示范。武术套路教学是分段、分组、 分动作进行的,所以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分段、分组、分 292

动作的示范。对简单的动作可做完整的示范,对复杂的动作,可 根据分解教学法做分解动作的示范。如果条件许可,每学一个 套路前,还应做出完整套路的示范。在示范中,教师示范的位 置与面向,应根据学生所列队形以及动作进行方向来决定。一 般是站在队形的前面中心处,以让每一个同学看清楚为原则。

另外,示范面从一个动作来说,有正面、背面、侧面三种, 示范面的运用应根据教学意图决定。比如,要使学生看清马步 两脚的位置与宽度时,可作正面示范;要使学生看清塌腰的动 作时,可作侧面示范。从套路进行的方向来说,有顺向(指套 路自然运行方向)示范及反向示范。顺向示范的开始位置应站 在队形的右前方,反向示范的开始应站在队形的左前方。教学 中(指单个动作)一般应以顺向示范为主。在做顺向示范学生 看不清的动作时,采用反向示范,在做完整套路示范时,一般 采用反向示范。

在示范中,根据不同的拳术和器械套路要求,示范的速度 也不一样。长拳的动作示范要动迅静定,太极拳动作要柔和、缓 慢。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看清动作的细节,更快地掌 握动作,长拳动作的示范应适当放慢,太极拳的动作要适当加 快。

  • 讲解


讲解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也可以使学生通过思维建 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启发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讲 解时,教师应注意内容要由浅入深,语言要简明扼要、通俗易 懂、生动形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结合动作名称讲解:武术动作一般是按动作结构起名 的,有些动作就概括了动作的全部。如“弓步冲拳”,下肢是弓

步,上肢是一手冲拳。还有些动作是带有象形性的,如太极拳 中的“手挥琵琶”就像弹琵琶一样。在教学中,结合动作名称 讲解,形象易懂,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明确 动作的结构与要领。

b.按顺序讲解:以单个动作来说,一般先讲解下肢步型、步 法,再讲解上肢的手型、手法,然后讲上下肢的配合。如“弓 步冲拳"这一动作,应先讲下肢脚上步成弓步,再让上肢冲拳, 然后再讲解上下肢配合和怎样发力顺达。

C.结合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 握动作要领。

d・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来讲解:一般每一个班都有男女 生,而男女生的身体特点不同,讲解时应有所侧重。女生一般 力量素质差些,做动作缺乏力量,讲解时,应注意要求强调用 力;男同学一般力量大,做动作容易过分紧张而耸肩,讲解时 应注意强调放松。另外,初学者一般都紧张,也应强调放松。在 学生做静力性动作和单腿支撑独立动作时,不应讲解得时间太 长,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腿部力量差,负担不了。

  1. 集体练习法


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建立部分概念后,就要进行集体练 习。集体练习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 领做法:主要由教师领做,学生跟着模仿学习和练习。这 时教师的位置,一般站在队列左前方。

  • 口令指挥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统一口令,按照 动作的顺序进行练习。一般应根据武术套路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口令的速度和声音的大小,指挥长拳套路练习时,口令一般要 求短促、响亮。

  • 重复练习法: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加强记忆,帮 助学生提高所学动作时采用。如一节课学10个动作,当第二个 动作掌握后,紧接着从第一至第二个动作练习数次。当第三个 动作掌握后,紧接着从第一至第三个动作练习数次。依次类推, 重复进行。在集体练习中,教师应注意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不 然形成错误定型,再纠正就困难了。



  1. 分组练习法


通过集体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分组 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在分组练 习时,教师应分别对待,并注意发挥班长的骨干作用,充分调 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分组练习 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 分组练习应有明确的要求:如练习次数、动作重点、组 织纪律和互相帮助的要求等。

  •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一般来说,如按技术水 平和健康状况分组时,教师应先照顾技术水平较差、体质较弱 的组。

  • 高年级学生一般思维能力较强,自觉性高些,可以多采 用分组练习法;低年级或组织纪律较差的班可酌情采用。

  • 分组练习应注意培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 成为教师的助手。课上练习时,要给他们布置好任务,充分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

  • 教学比赛法:这是在学生已掌握或基本掌握武术套路后, 用以巩固提高技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教学比赛可以 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做裁判,以培养他们 的裁判能力。教学比赛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可以根据教学的


不同阶段和学生掌握技术情况来确定。在教学中一般要用以下 两种形式:一种分组比赛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前排观摩进行,用 来调节负荷量;另一种比赛法是在教学的某个阶段或学习结束 前进行,用来检查、评定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比赛中的评比 条件和裁判方法,可根据比赛的内容与要求来制定。

大家知道,根据教育学的要求,教学方法是受教学目的和 教学内容所制约的,而且也受学生的认识规律的限制。所以要 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遵循学生的认 识规律才行。在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还要根据动作的难易 程度和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心理、 生理素质等特点来灵活、恰当地选择。另外必须指出的是,任 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 样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从实际出发,善于将多种教学方 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如何调动学习武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武术是高师体育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内容之一。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青年学生喜爱武术,初学 时热情高,干劲大,但由于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较单调枯燥, 而套路动作多、路线复杂,学起来困难,忘得也快,费时、费 力、见效慢,故能持之以恒地保持着初期学习武术热情的学生 很少。业余武术爱好者也是如此。甚至有些大学生对武术的必 修课产生了畏惧感,不上课不行,上又不愿上,成了一种负担。 因此流露出一些消极、被动的情绪或做法,表现在上课迟到,怕 苦怕累,动作蹲不下去,厌烦练习,对老师下达的口令反应迟 296

缓,学习不主动。

如何使学武术初期的热情保持下去,如何调动起他们学武 的自觉性、积极性,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武术教学的 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


武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 化遗产之一。要使学生认识到,喜爱武术刻苦练武是热爱祖国 的表现之一,学好武术是自己的神圣职责,继承发扬民族文化 遗产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在武术教学中加强武德教育,对明确学习武术目的,端正 学习态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实现四化而学习锻炼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进 行学习目的教育,不能空洞说教,应注意运用武术前辈的“以 武救国”、“匡扶正义”和刻苦练功的典范事迹来启发教育。在 单调枯燥的教学训练中,还应注意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 耐劳、勇于拼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与激发学习武术的热情 结合起来进行,使他们建立起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另外,青年学生都争强好胜、爱面子,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性和实 效性。

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是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武术的强大动力,对充分发挥他们的 内因作用,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务必引起各位 教师的注意。

  1.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的内容多,动作路线复杂,有些动作难度大,如

果教法不当,学生就难以掌握,学习起来有困难,必然会影响 学武术的热情与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大多数学 生的实际水平与身体素质情况来选择能使他们容易接受的教法 进行教学。比如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教法,然后再完整领 练。难度大的可采用一些辅助练习。

另外,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到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 特点。比如:青年学生好动不易静,坐不住,稳不下,学习太 极拳(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之一)时,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感兴 趣。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慢拳快教法”,待动作路线掌握后, 再按正常速度练习,这样有助于青年学生的接受。

实践说明,在武术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针对动 作的难易程度和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教法, 可使动作难度减少,复杂动作容易化,便于他们由易到难、由 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助于调动自觉主动学习武术的积 极性。

  1. 大力宣传武术的作用


武术不但可以强身自卫,长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还证实了 它的医疗保健作用。

比如,经常练武可使人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对治疗神经衰 弱、提高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经常练太极拳对一些慢性 病(关节炎、心脏病、肺结核等)也有较好的疗效。在教学中, 教师应大力宣传武术的作用,使青年学生对武术有一个科学的 认识,让学生知道武术作为一门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对培养及调动他们学习武术的自觉性、积极性具有良好的辅助 作用。

  1. 录像、电影、表演、比赛可激发学习热情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组 织学生观看武术录像、电影、表演、比赛,不但可巩固增长他 们的知识技能,而且对激发他们自觉积极学习武术具有良好的 促进作用。

另外,在武术教学中,通过教师正确、优美、协调、漂亮 的示范,也可促使学生“跃跃欲试气产生良好的学习热情。

我认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是调 动学生自觉积极学习武术的先决条件,也是搞好武术教学的关 键环节之一。

浏览5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