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清朝著名武术家董海川先师创编的一种拳术,是中 国武术史上最年轻的一个拳种,又是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它与 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武术流派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各门派 武术在演练和实用上多是以拳为主,以直线运动为主,而八卦掌 则一反众常,在套路演练和技击攻防上,多是以两足不停地绕圈 走转和在走转中不停地变换掌法为基本的运动形式和主要特征。 八卦掌的创造起点较高,它以易理为拳理,以阴阳变化为灵魂, 以宇宙万物返还生克的万古不移之规律为技击与健身之法则,把 中国武术传统的攻防技术和道家的吐纳养生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健身、技击和开发人体智能融为一体,内外兼修、体用兼备、 神形一致、气息相依、声东击西、刚柔相济、以变应变、避实击 虚、以巧制拙、以捷制疾,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极强的抗暴功 效、极好的开智效果、无穷的艺术趣味。
八卦掌由于练法独特,技法巧妙,拳理深奥,实效显著,且 历代名人辈出、威震武林,因而成为中国武术内家三大名拳之 一,与太极、形意三足鼎立,填补了内家拳的空缺,使中国武术 之内家拳从理论到实践,从内涵到外延都与易理和八卦图实现了 全面吻合。再加上董先师风范楷模之影响,八卦门善于海纳百 川,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完 善,八卦掌历代名人辈出,使八卦掌从神秘的殿堂中逐步解放出 来,使之日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运动形式。
八卦掌的诞生把中国武术推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阶段。因而 成为武术界备受尊崇的一颗明珠,成为海内外武术爱好者喜爱、 追求、神往的一门高深的技艺、奥妙的科学、优美的艺术。
- 何谓八卦?
八卦是我国古代圣贤在漫长的求生存的斗争实践中体幔创造 出来的一个反映宇宙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信息模式图,通萩八卦 图。始见于《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
八卦图为圆形,以示宇宙混圆之象,代表天道,图中画有S 状的曲线,把圆的平面分成两个黑白交合的阴阳鱼,以示宇宙万 物运动之象,代表天地阴阳变化之大道;阴阳鱼的头部各画一个 鱼眼一黑一白,以示至阴至阳之象,代表水和火;圆的周围四正 方和四个隅角分别画有八个符号“三(乾)三(坎)三(艮) 三(震)三(巽)三(离)三(坤)=(兑)”,以示宇宙万 物生克之象,代表八种不同的物质,即天、水、山、雷、风、 火、地、泽。上述八个符号通称卦象,每个卦象都由三爻组成, (-)为阳爻,(一)为阴爻,象征多种事物。如以五行而言,乾 属金,坎属水,艮属土,震属木,巽属风,离属火,坤属土,兑 属金。以人体而言,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 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以性别而言,乾为父,坤为母, 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 女。以动物而言,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蛇,坎为狐, 离为鸟,艮为狼,兑为羊。以德性而言,乾象刚健,坤象柔顺, 震象动,巽象逊,坎象险,离象察明,艮象止,兑象悦。以方向 而言,先天八卦离为正东,兑为东南,乾为正南,巽为西南,坎 为正西,艮为西北,坤为正北,震为东北。后天八卦乾为西北, 坎为正北,艮为东北,震为正东,巽为东南,离为正南,坤为西 南,兑为正西。以四季而言,先天八卦震离兑为春,兑乾巽为 夏,巽坎艮为秋,艮坤震为冬;后天八卦乾坎艮为冬,艮震巽为 春,巽离坤为夏,坤兑乾为秋。以数字而言,乾为一,兑为二, 离为三,震为四,巽为五,坎为六,艮为七,坤为八。其卦象歌 为乾三连三,坤六断三三,震仰盂三,良覆碗离中虚三, 坎中满三,兑上缺三,巽下断三。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诸如天 文、历法、乐律、兵法、数学、医学、养生学等都与《易经》有 着深厚的渊源,都与太极八卦的原理互相渗透并长期地互相影响 着。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也正是指太极八卦具有的广泛 性、适用性与科学性而言。
- 世上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八卦图有几种?
世上流传的八卦图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即先天八卦 图、后天八卦图、孔子八卦图。
- 何谓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传说是远古时代伏羲氏在古太极图的基础上创造 完善起来的。
古太极图是伏羲氏以前若干世纪的圣贤之人(高智能者)通 过世代传递的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长期观察、体悟、研究,把 所得到的成果用图形的方式反映出来(因没有文字),并刻在玉 石上,以求世代流传。后因地壳巨变,将其埋入地下,又经若干 个世纪,由于洪水泛滥,这种刻有古太极图形的玉石又重见天 日,被冲出地面(据《系辞》记载,这种刻有古太极图的玉石是 在黄河、洛水之间发现的)。
伏羲氏发现古太极图以后,又通过反复认真的研究,并结合 自己对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长期观察、体悟、研究之所得,感而 遂通,天才地完善了古太极图,即画出了流传至今的先天八卦 图。
- 先天八卦图的内涵是什么?
先天八卦图讲对待,形象具体地体现了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 自然之象,指明了天地万物、宇宙时空存在的原因,变化的动力 与运动的过程,反映了阴阳学说的精义。如日出东方(卦象为 三,为离、为火,状如太阳即将升出地平线,时辰为卯时“早 晨5~7时”,四季为春,一日为朝),经东南方(卦象为三,为 兑、为泽,状如太阳已升出地平线并向上升起,时辰为辰时“上 午7~9时”和巳时“上午9~ 11时;四季为春夏之交,一日为 晌)、正南方(卦象为三,为乾、为天,如日中天;时辰为午 “中午11-13时”四季为夏,一日为午)、西南方(卦象为三, 为巽、为风;如日西下;时辰为未时“下午13-15时”和申时 “下午15 - 17时”;四季为夏秋之交;一日为晌),落于正西方 (卦象为三,为坎、为水,状如太阳下山没入水中;时辰为酉 "17 - 19时”;四季为秋;一日为夕);又经西北方(卦象为三, 为艮,为山,如日之深入水中,时辰为戊“19~21时”和亥“21 ~ 23时”,四季为秋冬之交,一日为黑)、正北方(卦象为三三,为坤, 为地,如日之深入海底,时辰为子,“23 ~ 1时”,四季为冬,一 日为夜)、东北方(卦象为三,为震,为雷,如日从海底上移, 时辰为丑“1~3时”和寅“3~5时”,四季为冬春之交,一日为 黑),然后又到东方,完成了一日的昼夜更替。在整个昼夜更替 的过程中,子时是一日之中光线最暗、阴气最盛的时候,但也就 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了光明,开始有一阳升起了,开始向着光 明和暖、热的方面转化。一年四季也是如此。冬季三九天是天气 最寒冷的时候,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但也恰从这时候开始孕育了 阳气,有一阳升起,气候开始由阴向阳、由寒冷向暖热的方面转 化。同样,午时是一日之中光线最强、阳气最旺的时候,但也就
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了黑暗,开始有一阴升起了,开始向着黑 暗和凉寒的方面转化。夏季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温度最高、阳气 最旺的时候,但是恰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了阴气,开始有一阴升 起,开始由阳向阴、由炎热向着寒冷的方面转化。如阳气上升、 阴气下降之象;如地球在不停地进行着公转与自转之象;如宇宙 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进行着阴阳相互生克消长变化、既对立又统 一之象;如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无一例外地沿着生、老、病、 死的外混圆内螺旋的轨道进行之象等等。先天八卦图就是客观形 象地体现上述(不可能一一列举)各种自然现象。《系辞传》曰: “古者包曦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圣人立象以尽其意,设卦 以尽情伪“八卦以相告。”《皇极经世书》曰:“先天乃对待之 体,乾南坤北为天地定位;离东坎西为水火不相射;兑居东南, 艮居西北为山泽通气;震居东北,巽居西南为雷风相搏;阴阳老 少,各以类合。此伏羲方位图,易之本也。”详见先天八卦二图。

- 何谓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乃商末周族领袖、西周奠定者、儒家圣君周文王 (姓姬名昌)被商纣囚禁麦里(今河南汤阴北)时所做。“文王拘 而演《周易》” “其囚美里,盖《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见 《史记》)。后天八卦的方位和次序与先天八卦都不相同,后天八 卦的方位是离(三)南,坎(三)北,震(三)东,兑(三) 西,巽(三)东南,坤(三)西南,艮(主)东北,乾(三) 西北。

后天八卦的次序是以八卦具有的性别为基础划分的。即乾坤 生六子,“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 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 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 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第十章》)。索即是求 的意思,乾坤相交是自然感应,含有相互需求之意,得父气者成 男,故三男皆是坤的形体,得母气者成女,故三女皆是乾的形 体。后天八卦重修德,主合(天地人合一)而讲流行(形容世事 如流水,阴阳之卦相互依存)。详见后天八卦二图。
- 后天八卦图与先天八卦是什么关系?
后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发展和应用。是为“后天之学”,重 在功用方面,以“尽变化之能事”(孔子语)。邵雍认为“先天非 后天,则无以成其变化,后天非先天则不能自行也”。
后天八卦图是在先天八卦的卦象相交以后变换了位置而来 的。乾坤中交,坤以中爻上交于乾而变离,乾以中爻下交于坤而 变坎,故离南坎北代替了先天八卦图的乾南坤北的位置。坎离逆 交,离以上爻下交于坎变成兑,坎以下爻上交于离变成震,故震 东兑西代替了先天八卦的离东坎西的位置。四隅的卦象各以两爻 互交,巽以上两阳爻下交艮变成乾,艮以下两阴爻上交于巽变成 坤。震兑则各以上下两爻互交而变成艮巽。皆含有对待者交,阳 下交,阴上交,阴阳互换位置的规律。亦即“天气下降,气流于 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显示了阴阳相交才能生生不息,产 生新的事物的规律。
先天八卦图发展成后天八卦图,实际上是人类创造的由反映 自然规律到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成果。《周易》在古代不是一部纯 哲学经典,而是一部指导社会实践、偏重实用的卦书。孔子把文 王八卦即后天八卦总结为“出震成艮”,《说卦》B: “万物出于 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 物皆至养焉。故曰:至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 H: “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等也。坎 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 后天八卦图的内涵是什么?
后天八卦图和先天八卦图在卦象排列上因有所区别,所以图中 卦象的含义也有所区别,现将后天八卦图中各卦象之含义分述如下:
震三,象征雷,阳气在下,向上鼓动而生雷。震在东方,属甲 己木,时当阴历二月中,节气为春分。卦象为一阳二阴,象征阳气 上升。春天大地复苏,万物开始生发,故曰“万物出乎震”。
巽三,象征风,卦象是阴气在下,向上鼓动而生风。巽在 东南方。时当阴历四月,节气立夏,卦象阳盛阴衰,万物皆整齐 成长,故曰“万物之洁齐也”。
离三,象征日、火。阳在外,阴在其中,如太阳、火烤晒 万物。离在南方,属丙丁火,时当五月中,节气为夏至。农作物 与草木茂盛,长大成形,明显易见,故曰“离也者,明也,万物 皆相见”。
坤三,象征地,蕴藏万物。坤在西南方,时当阴历七月, 节气为立秋,万物皆致养于地,天帝把抚养万物的任务交给地, 故曰“致疫乎坤”。
兑三,象征泽、悦。阴在上,使万物受到恩泽而喜悦。兑 在正西方,属庚辛金,时当阴历八月中,节气为秋分,卦象一阴 在上,二阳在下,雷乃收声,水始干涸,到收获季节,皆大欢 喜,故曰“说言乎兑”(说既悦,喜悦也)。
乾三,象征天,君。阳覆盖万物,如君主宰万物。乾居西 北方,时当阴历十月,节气为立冬。乾为秋末冬初之季节,秋去 冬来,阴阳相侵,阴气与阳气相搏,意味着人类与动物也都处于 与天争夺时间,以利生存,故曰“战乎乾”。
坎三,象征水、雨。阳在阴中,外柔内刚,如雨水滋润万 物。坎居正北方,属壬癸水,时当阴历十一月中,节气为冬至。 主劳累,“万■物所归”,农作物收回家里,动物要伏蛰冬眠,农民 也需要休养生息,故曰“劳乎坎”。
艮三,象征山。阳气在上阻止阴气,如山阻挡万物,艮在 东北方,时当正月,节气为立春。春风解冻,大地复苏,冬去春 来,万物完成一生的变化,又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终而又始, 故曰“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如果把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各自的卦序连接起来,就形成 如下图形。

.我们从上面的连线图中,可以进一步悟出先天八卦图和后天 八卦图的精髓。
- 何谓孔子八卦?
“孔子八卦依据’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序卦传》的原理, 排列成一种融先后天为一体的八卦方位图,。乾卦之左(坎、震、 离)为天道之象,乾卦之右(巽、艮、兑)’为地道之象,孔子八 卦乃是一种统天地、合时空、兼体用的综合卦。此卦惜后世不传, 在古籍中也很少有记载”(《太极与八卦》——李晶伟编著)。

- 八卦掌和八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八卦掌是清朝著名武术家董海川先师创编的一种拳术,它是 以两脚不停地沿圈摆扣走转,两掌不停地穿、带、钻、劈等为其 主要运动形式;是一种强调气沉丹田、体松形圆,神意当先, 精、气、神,形、速、质同时兼修的内家拳,是中国武术史上只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最年轻的拳种,是一个著名的、优秀的、在武 术界备受尊崇的武术流派。而“八卦”则是一部史前文化典籍, 它是我国上古先哲们在漫长的求生存的斗争中,通过对宇宙万物 变化规律代代相传的观察、体悟、研究,把所感悟到的成果用图 形的形式反映记载出来的一部无文字的、朴素的、无所不包的、 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一切科学研究 均有指导作用和预测功能的、综合性的科学文献。简而言之, “八卦掌”是近代人创编的以健身抗暴为主要目的的武术拳种; “八卦”是上古先哲创造的一部以揭示宇宙事物生克变化规律的, 以预测为目的,无文字的、以图形为表现形式的智哲神书,从实 质上说八卦掌和八卦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是八卦掌是一种 “附卦式拳种”(笔者定名),拳名既贯以“八卦”二字,就人为 地发生了联系。八卦掌和八卦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 方面加以说明。
主观方面:在理论上,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和历代八卦名家 都用易理来指导八卦掌整体拳术的运动和应用。
在运动路线上,强调沿八卦方位图的路线进行走转变化,讲 究“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 即为落地花”。意为八卦掌的运动必须要符合八卦的运动原理, 即不停地沿着圆的轨迹走动,动中求静,动中生法,动就是法。 在走圈时有的还要求八步一圈,沿圈踏象,循象变化。
在套路编排上,则有定式八掌、老八掌、直趟六十四掌(即
八趟,每趟八个式子)等等都是意与八卦的数字相合。
在运动心理上,八卦掌要求意模/I形,神连八象(也可称之 为模形、纳象)。八形说法不一,一说为凤、龙、熊、虎、蛇、 猴、马、鹰;一说为蟒(龙、蛇)、狮、虎、熊、鸡、马、猴、 鹏等等。以八卦配动物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蛇,坎 为狐,离为鸟,艮为狼,兑为羊。八卦掌强调的八形既不是机械 的对套,也不是追求象形,而是从有利于提高人类自身的搏击本 领、有利于提高人类自身的健身作用、有利于提高形体表演的艺 术效果、有利于挖掘人体潜能这个综合目标出发,经过认真选择 的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有借鉴意义的八种不同动物。八象即天(乾 三)、水(坎三)、山(艮三)、雷(震三)、风(巽三)、火 (离三)、地(坤三三)、泽(兑三)。这“八象”完全与八卦的取 象歌相符,即:乾三连三、坤六断三、震仰盂三、艮覆碗三、 离中虚三、坎中满三,兑上缺三、巽下断三。这八种自然现 象中都蕴涵着八种不同的、非凡的自然力,如天的覆盖力、水的 漂浮力、山的稳静力、雷的冷炸力、风的撼动力、火的吞毁力、 地的承载力、泽的润滑力等等。八卦掌要求演拳和搏击时要下意 识地连纳这八种自然现象,把人的精神意念和这八种自然现象自 然结合。
在技击意识上八卦掌要求八方旋转、五行生克、走转不停、 变化多端,以符合八卦之特性。
总之八卦掌这一拳术既名贯“八卦”,顾名思义,创编八卦 掌这一拳种的人,从主观上就必然要使自己所创的拳种从拳理到 拳法,从运动形式到技击特点都要力求与八卦图之外貌与内涵之 《易》理尽量相符,这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所以我认为八卦掌 是一种“附卦式拳术,”也就是说整个拳术的理论与实践都被附 上了八卦的灵魂和外貌。
从客观上讲,八卦掌是在《易》理的启发下创编的,是在 《易》理指导下派生出的一种拳术。主观上全面向八卦理论靠近,
这在客观上使八卦掌的理论与实践的起点高于其他拳种;另外八 卦掌向八卦靠近,八卦之理必然影响着八卦掌的成型和发展, 因而使八卦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拳种,形成了独领风骚的名 拳。
- 在诸多易学流派中形成过K8些经典图说?
易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很多流派, 而且还形成过三种经典图说,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 何谓《连山易》?
《连山易》是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祖述到伏羲神农(史前 帝王),是人类进入渔猎时代的文化,通称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 其卦象是以艮——三(山)卦为首,侧重仰观天象而重变,主 要讲对待,即阴阳对立而又统一。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 风相搏,水火不相射”等。先天八卦对史前先民认识自然、利用 自然、脱离愚昧、生存发展,以及古代科学文化的进步有极大的 启示作用。
- 何谓《归藏易》?
《归藏易》是商代人对易学研究的总结,祖述到轩辕黄帝 (史前帝王),是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文化,通称中天八卦。中天 八卦的卦象以坤——三(地)卦为首卦,偏重俯察地法而主藏, 主要讲阴阳平衡,其八卦图每相邻两卦都是一阴一阳,而且都是 阴卦在前、阳卦在后。中天八卦对后世中医学阴阳调和、辨证施 治论的形成,对诸子百家的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的中和治世之 道,都有极大的影响。
- 何谓《周易》?
《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文王、周公、孔子所作。 统称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易经古典(《连 山易》《归藏易》均已失传,只有《周易》流传发展至今),为后 人研究易学提供了全面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周易八卦首卦为 乾,居西北,是以西北侯命名的。文王在殷纣统治时期为西北 侯,国于岐山之下。因崇侯虎进西北谗言于纣,纣将西北侯囚于 美里,周文王为免除忧患,趋吉避凶,对古代之《连山易》《归 藏易》等易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宇宙规律比对人事规律而演 出《周易》。如果说先天八卦重观天,主变讲对待,中天八卦重 察地,主藏而讲平衡,那么后天八卦则重修德,主合,讲天人合 一。周公克绍文王之学,而述爻辞,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迂,年 50岁乃学易,作象辞、系辞,形成了完整的周易体系,对后世 影响较之“连山” “归藏”更大。
- 八卦掌效法易理,用易理来指导练拳与技击, 指的是哪一《易》?
八卦掌以《周易》为母,
参三《易》(即《连山》《归藏》《周 易》)之理,效“三易”(即简易、变易、不易)之法,指导练拳 与技击。简易、变易、不易之理是《周易》八卦图所反映的宇宙 万物生存、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八卦掌就是把这“易”之三 理,作为自己的拳理和拳法的指南。把简易的转圈作为基本的训 练方法,在转圈中每走一步,周身各处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变化, 但是所有变化又都没有离开如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自转的这 一规律。八卦掌的转圈恰符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道理。所以八卦掌也可以说是简易之拳、变易之拳、不易之拳。
- 为什么说八卦掌是“简易”之拳?
《易》理认为,“易则易知,简则简从(《周易系辞上传》)。 八卦掌效法“简易”之理的阴阳,用以规范自己的拳法和技法, 而把千变万化的拳法,简易为左旋右转的走圈。左旋为阳,右转 为阴,两仪续延,连接八方。脚踩八卦,头顶太极(明确阴阳), 可代拳法之万千。“走为百练之祖”,左旋右转不停地走圈,是八 卦掌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夫,.也是攻防的基本技法和攀登武 学高峰的捷径。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明阴阳,拳理拳法尽内 藏,千锤百炼妙自生,万法千招是空忙”。八卦掌效法阴阳之理, 把一切运动变化、攻防技术都用阴阳来统率。比如动为阳,静为 阴:起为阳,落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 阳,下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神为阳,形为阴;理论为阳,实 践为阴等等。把所有的阴阳变化都视为一个圆的运动过程,以走 圈来体现阴阳变化,以走圈来适应阴阳变化的规律,以走圈来达 到保护自己、制服对方(阴阳生克)之目的。所以八卦掌也可以 说是简易之拳。它把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把生死搏斗时快速有 力、变化莫测的攻防技法都简化为理论上的阴阳,实践上的走 圈,即头顶太极,脚踩八卦,可以说是至简至易了。拳谚有“真 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之说,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朝夕不 停、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地走圈,就是武术运动和技击技术的真
传,只要坚持不懈地走圈,自然就可以练成混元金刚之体,圆转 自如之躯,就可以代拳法之万千,就可以应敌之万变,所以说八 卦掌是简易之拳。
- 为什么说八卦掌也是“变易”之拳?
八卦掌用简易的阴阳之理论和走圆圈之形式来规范自己的拳 法运动,就是为了一个“变”字。八卦掌以变应变,强调“以走 为母,以动为本,以变为法” “声东击西” “指山打磨”“避正击 斜”,核心就是一个“变”字。易者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 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传》)”。运动 是生命的体现,有运动才有发展。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八卦掌效法这一规 律,规定“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 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把“走”和“转”为特点的运动形式作 为最高的养生与战术原则,认为只有圆运动才是多变而又能应变 的。八卦掌负阴抱阳,“公转”同时进行“自转”的走圈运动, 是生变、应变的最顺应自然规律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最好 的形式,所以说八卦掌又是一种“变易”之拳
- 为什么说八卦掌还是“不易”之拳?
易者认为“动静有常”(《周易•系辞上传》),即是说变易之 中又有不易。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又 都是按一定规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如天体的运动、昼夜的 更替、四季的循环、时代的变迁、人及一切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等 等,其运动规律都是不变的。上古之人为了求生存,在与天斗、 与地斗、与兽斗、与人斗的漫长斗争中,通过世代传承,不断完 善的“仰观天象” “俯察万物”的实践和体悟,产生了灵感,从 而创造了反映宇宙自然运动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太极八卦图。从复 杂万变的事物中找到了可循的规律。八卦掌的创造者也是在易理 的启发下,联系自己的武术实践,产生了灵感而生发创作的。这 一创作的产生,把武术运动推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阶段。它以 至精、至简、至妙的技击与健身效果,揭示了武术运动中变中有 不变的奥妙和规律,成为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所以八卦掌 也可以称之为“不易”之拳。
- 练八卦掌为什么要求晓易理、明阴阳?
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是要求练八卦掌的人在练功与实用中 要明白阴阳变化之规律,把握阴阳变化之关键,运用阴阳生克之 理论而达到强身克敌之目的。
阴阳是八卦掌、太极拳的精髓和生命,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 化、生存发展的内因和动力。阴阳平衡,百病不生。阴阳也是动 静、刚柔。八卦掌上静下动,外动内静,以动求胜,以静求养, 动养结合,养练一体,顺其自然,是一种最理想的祛病健身的好 形式。八卦掌在技击上要求不偏刚、不偏柔,而要刚柔相济。 “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刚柔相济是所长”。刚显落 点,如蜻蜓点水;柔显运化,
如车轮旋转——触之则转,扶之则 倾,按之则翻,反之则击。刚能制人,柔亦能制人。八卦掌练功 与实战的特点都是要求动静结合、刚柔相济、阴阳互助。从大的 方面讲,静是锻炼体魄,动是对敌战斗;从健身的角度讲,动是 练,静是养;从技击的角度讲,动是化,静是打。八卦掌要求晓 易理明阴阳,是为了顾打合一,养练一体,八卦掌既是一种理想 的健身形式,又是一种理想的技击形式。
- 阴阳是怎么回事?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大到天体,小到无限可分的分子、原子内 部,都包含着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事物 的统一体,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现象和规律在我国古老 的朴素的哲学理论上就叫阴阳,在现代哲学理论上就叫“对立统 一”或“一分为二”。《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一切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是由阴阳的变化所决定和体现 的,阴也不是道,阳也不是道,阴阳之间的关系才是道,阴阳乃 万事万物之母、万招万法之宗、成败胜负之由、盛衰兴亡之因。 阴阳就是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就是对立统一的认识论,古代所谓 得道称圣、称佛、称仙者,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修炼,悟出了 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够适应规律,驾驭规律、见微而知著, 善于掌握阴阳平衡的高人。
- 明白阴阳对健身和技击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 掌握好阴阳变化的规律?
生活、修炼,随时注意掌握阴阳平衡,七情六欲,不使为 过,则百病不生;工作、学习、为人处事,注意掌握阴阳平衡, 则万事顺达。但平衡又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就要求人 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虚心体察情况,审时度势,相机决策,掌握 平衡之本领。
阴阳平衡乃修身之道、健身之法、齐家治国之策。虚实也是 阴阳,虚实得当,在技击中乃能得机得势,故阴阳虚实乃克敌制 胜之要道。健身平阴阳,技击察虚实。见入则开为虚,遇入则合 为实,虚为内意,在于引进落空;实是外现,在于合力发人。与 人交手遇虚则入,为以实对虚,以刚制柔之法,但入时要实中有 虚,以防其虚中有实。接手过招,避实就虚借力发人,为以虚对 实,以柔克刚之法,但避实时要防其实中有虚。虚实之变化全在 心意,而不在外形。阴阳虚实之法,以太极、八卦为最高。八卦 掌、太极拳功夫高深者,阴阳虚实变化莫测,而纯任自然,毫无 勉强之意。彼动我随,如影随形,如己照镜。无所谓招法,无所 谓疾缓,无所谓刚柔。彼刚我柔,彼柔我刚,彼来我往。八卦掌 讲:“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刚柔相济是所长。”八 卦掌、太极拳行功比手只求中正安舒,平衡稳定,使自己对待无 病,身如九曲之轴,旋转自如。但是一切都是意,意念空空, “三才”相合,方能无所不容,无所不化,随花随生,“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万法再回归,螺旋必 上升。有生还有灭,生灭自然生。虚心求道法,返回即是空。有 空才有容,有容才能生,悟透“空”字诀,万法自归宗。归宗即 自然,天人自相通,由此向求去,阴阳法自明。
- 用什么方法能锻炼得“阴阳台一”变化自如?
事物处于自然状态时,阴阳本就是合一的,变化运动也都是 自然的,但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后,往往变得不自然了,就 破坏了自身的阴阳平衡,这是外因影响了内因的原因。练拳也是 如此,开始习练某一拳种,内外都不协调,熟练以后就变得协调 了,虽然练协调了,但使用起来因对方不断变化,协调自如就难 上加难了。锻炼“阴阳合一,变化自如”的方法有一定程序,但 不是独立的功法。首先是要人们在经过严格规范的八卦掌、太极 拳,或其他拳术、武术基本功、散手的训练之后,达到了桩基稳 定、举动合度、发力得法、层层松透、气充神足、劲圆意满的境 界,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阴阳合一法”的修炼,进而达到 由博返约,由循规蹈矩到脱矩返纯,即达到阴阳合一法自然(变 化自如)的高级境界。
阴阳合一之法,方法奇特,强调有意无意的练习,强调后天 返先天的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得到真谛。“阴阳合一法”集武 术、气功之精华,使武术、气功、健身、挖潜高度结合,是“阴 阳合一,后天返先天”的功法,它不再强调任何姿势和意念,只 强调练功时阴阳合一,着意丹田,顺其自然。其特点可以概括 为:一神贯六合,一气支百体,一意生百家,一动化乾坤。
- 何谓“一神贯六合”?
“一神贯六合”的含义是,八卦掌、太极拳等拳法要求的肩 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练功时不再是用意念去刻意追求,而是以精 神贯穿,做到神行体随,无处不合,这就是所谓“一六合神贯 通”,或曰“一神贯六合”。
浏览7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