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卦象是用简单的“一”和“一”组成的代表八种不同 事物的符号。即三(乾、天)、三(坎、水)、三(艮、山)、 三(震、雷)、三(巽、风)、三(离、火)、==(坤、地)、 =(兑、泽)。八卦图就是由这八种符号组成的、能反映宇宙万 事万物千变万化的规律的信息图(因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文字)。 七’代表阳代表阴,阴阳是万事万物的组合体,也是万 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规律。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 阴,刚为阳、柔为阴,虚为阳、实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 阳、后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进为阳、后退为阴,生为阳、 死为阴,现在为阳、过去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出为阳、纳为 阴,理论为阳、实践为阴,这些现象都是一对互不可分又互相排 斥的对立统一体。以人体而言,左为阳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 前为阳后为阴,外为阳里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动脉为阳静 脉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吐故为阳纳新为阴等等,也是处处体现 着对立统一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的规律, 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八卦的每个卦象代表着宇宙间的一个事物, 由卦象组成的八卦图是史前先哲通过长期、世代传承的对“仰观 天象,俯视万物”的观察总结而形成的,是古人对宇宙万物运动 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的图说。阴阳合而万物生,阴阳分而万物 灭,生而灭,灭而生,生生不已,变化无穷。八卦图即是以卦象 反映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六十四卦……的宇宙万物无穷变化的规律。比如三个 组成的卦象叫“乾三连——三”,三个“一”组成的卦象叫“坤 六段——三”。以此类推,因阴阳符号排列的位置不同,所形成 的卦象和所代表的事物也就不同。如“三”,为乾三连,代表 天;“三”,为坎中满,代表水;“三”,为艮覆碗,代表山; “三”,为震仰盂,代表雷;“三”,为巽下断,代表风;“三”, 为离中虚,代表火;“三”,为坤六段,代表地;“三”,为兑上 缺,代表泽。 ,
组成八卦卦象的每一条线,叫做一 “爻”,中间无缺口的直 线称为“阳爻”。当中有缺口的即断开成为两小节的直线 “一”称为“阴爻”。三个“爻”组合成为单卦,六个“爻”组 合,即两个单卦重叠即为复卦。复卦是两种相同质的或不同质的 事物交合而产生的新事物,如M为天天乾,1W为坤坤地,n为 水雷屯,if为水山蹇,圭为风火鼎等等,两个单卦相叠,可变 化为六十四个复卦。
- 八卦的卦象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其在练拳和技 击实践中的意义有几种说法?
八卦的卦象是因阴(--)阳(-)组成和变化的。阴阳就是 太极,和人体的对应关系以及在练拳与技击实践的意义方面有三 种说法,即:
以生理结构喻卦的说法;
以自然现象喻卦的说法;
以理解想象喻卦的说法。
- 以生理结构喻卦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人体以腰为太极,人的两个内肾形如两个蚕豆瓣,左高右
低,拢在一起,酷似左阳右阴的双鱼形太极图。两个腰子的运 动变化,自然会引起周身各部关节、血管、韧带、肌肉、脏腑的 运动变化,周身所有的变化,都是和八卦之说相吻合的。
比如:腰动先要带动脊骨两旁连接肩、胯的两股大筋的运 动。可视为“太极生两仪”;两仪之筋上通两腋大筋,指挥两臂 的运动,下通两胯后筋,指挥两腿的运动,可视为“两仪生四 象”(即四肢);四肢有八节,八节之动是和四肢的运动相联系 的,可视为“四象生八卦”;四肢之手指足趾骨节共五十六节, 加上臂腿之八节合为六十四节,可视为“八卦生六十四卦”。也 就是说周身的运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动无有不动的。其 运动规律大体上也是和八卦图的运动规律相吻合的。如从八卦的 每一个单卦卦象都是三维组合的规律看,人体的各个方面也都是 三而为一的。如四肢都由根、中、梢三节组成(上肢的根、中、 梢三节为肩、肘、腕,下肢的根、中、梢三节为胯、膝、踝), 人体的经络在上下肢也都各有三条阴经、三条阳经,即手三阴三 阳经,足三阴三阳经,也是和八卦卦象的三“爻”相吻合的。我 们在练功时常说“三田” “三关”也是如此。人体前面有上、中、 下三部丹田,即上丹田——两眉间,中丹田——脐内,下丹田 ——会阴穴。人体背后有三关,即上关玉枕、中关夹脊、下关尾 闾,也和卦象之“爻”相吻合的。如果我们从人体的两眼、两 肾、两睾丸(女为两卵巢)部位画三条水平线,当我们想前三田 的时候,六球均有向内靠拢之意,如同三条平行线中间无缺口, 即可视为乾三连。如果我们把意念移到后三关,六球就会有向两 侧分拉、中央有断开之意,这可视为坤六段。以此类推,只想上 丹田,即为艮覆碗,只想中丹田,即为坎中满,只想下丹田,即 为震仰盂,上、中丹田一起想,即为巽下断,上、下丹田一起想 即为离中虚,上、中、下丹田一起想即为乾三连,如只想玉枕关 即为兑上缺,玉枕、夹脊一起想即为震仰盂等等与八卦卦象相吻 合。三田、三关上下连成直线为经,横向相连为纬,经纬都是由 阴阳组成,前田后关是经纬中的两个对立统一的阴阳点。太极、 八卦、阴阳之理与人体无不相合。
- 以生理结构喻卦的说法对练拳和技击有何作用?
以生理结构喻卦的说法,在实践中可以形成相应的练法和用 法。比如意想身卦之“坤六段”时,周身上下、内外,从神到形 都会有向下松沉、向两侧撑拉之感,可使重心下移,气沉丹田。 在保持这种状态的同时再想三田上下一条线即“乾三连”,则会 感到身体中正安舒,不偏不倚,重心稳定,动作灵活,恰合“中 庸”之谓。在保持“乾三连”“坤六段”的状态下练拳,前进、 后退、左顾、右盼、左旋、右转、起、落、钻、翻都可以灵活自 如,稳健不浮,不失中,不迟滞,就会有效地克服“双重”,练 出一种技击时非常有用的鼓荡劲,而且练拳的姿势漂亮。
如果把“乾三连”和“坤六段”随意重叠组合成复卦,如 “兰”(天天乾),“云”(天泽履),“M (天雷无妄), (天地否),“M'(天山遁),“夸”(天风垢),“夸”(天水讼), “圭”(天火同人),坤卦重叠组合也是如此,把坤卦和其他卦重 叠组合,也可形成八种复卦。如“1号”(坤坤地),(地天 泰),“夸”(地风升),“11”(地山谦),“11”(地雷复), “11”(地水师),(地火明夷),(地泽临)。一卦可 以变八卦,八卦可以变六十四卦。其他卦象任意重叠组合也是如 此。
复卦在技击上的作用是:比如“三”乾卦重叠为“兰”, 是想三田一线的同时还要想神形亲天,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上 拨外澎之力,对方如用实力向我扑来,我做“亘”之想象,敌 力即可上滑而还于自身而失中向后倾倒。其理由亦可解释为两个 “三”卦重叠是宇宙间至刚、至坚、至大、至高、至阳之物,是
神圣不可侵犯的。比如“三三”坤卦重叠为“登”,是想后三关 促使“六球”(两眼球、两肾球、两睾丸球——女子两卵巢)分 开,或松肩、松胯、松膝的同时还要想象神形敬地,这样就会 产生一种巨大的吸化、沉坠之力,如对方用实力向我扑来,我则 做“奖”之想象,敌力即可落空前倾或向后仰跌,使其产生一 种如临悬崖、
如坠虚空、如落管涌、如扶倾物之感。八
卦之单卦 间任意重叠组合后所产生的复卦,以其卦理对应身卦,既可用以 指点练拳,又可指点技击,还可指点健身,都会对练与用产生极 其有效有趣的作用。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 以自然现象卦的说法是怎么回事?此说法对 健身和技击有何作用?
以自然现象喻卦的说法是:一、乾三连(三),在自然界喻 天,有至阳、至刚、至大、至虚、至高无尚之功能。在人体应 头,头为人一身之主宰,在练拳与技击时要求头顶之百会穴要虚 领上顶,头上顶叫乾三连。百会穴乃人体诸阳之所会,领起百会 穴,天、地、人三才自会连融贯通,与宇宙的气场融为一体。在 气势上要求要有居高临下、主宰一切、洞察秋毫、领导对方之神 意。久练自会身强体健,气势磅礴,心胸宽阔,神舒气爽,耳聪 目明,反应灵敏自然,应敌不萎缩、不惧怕、不呆滞,对敌亦有 巨大的威慑之力。
二、坤六段(三三),在自然界喻地,有旋转疾速,稳静无 比,承载无限之功能。在人体则对应胯、膝、足。在练拳与技击 时则要求胯、膝、足自然向下松曲,胯、膝、足松曲叫坤六段。 其目的在于重心下移,稳健灵活,加强关节韧带的弹性锻炼。在 气势上则要求要有宽广无垠、任其所为,或通地消形,使其无从 着落,处处落空之神意。久练阴气自然下降,阳气自会上升。
K 能防老抗衰,又能应敌抗暴,既可承载不怕巨力,又可灵活善 变,不生拙力。
三、 离中虚(三),在自然界喻火,有鼓荡、吞毁、消化之 功能,在人体则对应胸。胸要空叫离中虚。在练掌与技击时则要 求心胸要畅、空、涵,可使脏腑得安,气血运行舒畅。气宜下 沉,神宜内敛。在气势上要有虚怀若谷、气吞山河之神意。久练 则脏腑康健,心胸开阔。练拳、应敌、处事皆不至气血上拥、气 喘、神散、用拙力。
四、 坎中满(三),在自然界喻水,有无孔不入、随方就 方、随圆就圆、自然流动变化、处低而向高、重浸轻浮之功能。 在人体则对应腹,腹要实叫坎中满。在练拳与技击时则要求腹 实。腹乃下丹田,生命之源,极富变化,极具活力,意常存下丹 田,肾水充盈,生命力旺盛,可水上火下,调坎填离,滋阴降 火,形松气降,膈肌放松,鼓荡沉稳。在气势上要有一落千丈、 水漫金山之神意。久练可养成重心下移、冷静不浮的习惯。止 躁、止拥、平息、自然、中实、善变,不但有益于技击抗暴,而 且还有益于健康长寿。
五、 巽下断(三),在自然界中喻风,有无形无象、无边无 际、强倾巨摧之功能,在人体对应足;在练拳与技击时要求足心 要涵空,两脚要不停地虚实变化,叫巽下断。这是技击取胜的关 键。八卦掌强调以步法胜人,认为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 祖,走为高,走为上策。任何拳术都讲手打三分脚打七,脚下稳 健灵活,敌力难侵,我以脚下之力攻敌,如风吹浪涌,不可抗 拒。在气势上要有风行无所不入、无所不顺之神意。风卷残云, 风吹浪涌,风过树倾,其力皆藏于无形无象之风中,久练风靡之 旋走,功至上乘,其形其势定会所向披靡,其防老抗衰、治病健 身之功效非一般功法所类比。
六、 兑上缺( = )o在自然界中喻泽,乃平坦之地有塌陷存 水生草之处,有润泽欣悦之功能。在人体对应肩,亦应口;在练 拳与技击时要求沉肩坠肘,抿唇闭口。沉肩坠肘叫兑上缺。其目
的在于避免努气、努力,气血上涌,加快呼吸。在神意上要求周 身毛发要有大地回春草木丛生、万象更新之心态,周身肌肤要有 滑润如珠、毫不受力之趣味。久练神气鼓荡,内虚灵外柔滑。骨 坚气沉,肌松神畅,敌不能犯,病不能侵。
七、 震仰盂(三),在自然界喻雷,雷乃湿热季节、阴阳之 气(电)撞击所产生的轰鸣现象,有迅急、冷炸、无阻之威力。 在人体外对应谷道,内应肝胆。溜臀提肛叫震仰盂。仰盂是一种 口向上的容器,人的肛门颇似一个口向下的容器,口向下乃常人 排泄走失之道,收缩谷道,使之如口向上之容器(仰盂),乃是 练功家聚精汇气的返还之道。三丰祖师有曰“顺则人,逆则仙, 只在其中颠倒颠”,即指此意。不收缩谷道的努力,伤肝损胆, 收缩谷道而产生的力是丹田力,其威力大而且利肝利胆,没有害 处。在练拳时要求收缩谷道,可以避免凸臀、扳腰、气上浮,周 天受阻,阴阳不合。溜臀提肛,可使小腹翻卷沉灵,丹田气动, 周身充满活力。且动则整,力隐而大、而迅、而冷。在神意上要 有孕育雷鸣的气势。久练提肛,可防治痔疾,可助丹田气沿督脉 上行,过“三关”,通“周天”,使阴阳二气汇合,产生一种治病 健身和技击抗暴的巨大威力。
八、 艮覆碗(三)。在自然界喻山,有安稳、坚实、壮观、 不可动摇之势。远望大山像一个扣在地上的大碗,所以叫艮覆 碗。在人体则对应脖子和背。在练拳时要求脖子要上挺竖直,背 要圆拔。八卦歌诀云“转掌之神颈骨传”,脖子挺起来则精神气 势会大起来,可使中枢神经松通,头部供氧充足,大脑舒适;在 神意上则要求有横空出世、俯瞰神州之气势。久练则可以培养顶 天立地、纵览云飞、壮志凌云的气魄。在练拳和技击时自然会做 到身无不正、气无不畅、动无不灵、危而不惧。
浏览6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