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宽(?~1911),字敬远,河北沧州人。自幼习武,博而能精。 初从金枪徐六学六合大枪,即显露英才,被誉为“大枪刘”。至中年时, 单身出游访友。曾于湖北宜昌遇上官氏,学得方天画戟六路。还曾从绿 林好汉学得暗器“月牙镖”和“十八魁手法”。清同治末期,应内蒙贵族 曼亲王之聘至京。时值董海川、刘士俊、杨露禅等设教京师。他立志集 各家之长,遂从董学八卦掌、从刘学岳氏散手、从杨学太极拳。1894 年,他与程廷华、李存义等结盟,倡议联八卦、形意、太极为友门,摒 弃门户陋规,交流拳技,互授弟子。刘德宽好学而不拘泥旧法,所习各 技多有创见。曾以戟法增益枪法;在岳氏散手的基础上创编成八路“岳 氏连拳”套路;在八卦掌散手掌的基础上创编成一种“六十四手”练法, 为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郝和(1849~1920),字为真,河北永年人。郝和身体魁伟,容貌温 和,从邻居李亦畲(1832~1892)学武式太极拳,追随颇勤,直至李逝。 经数十年勤学苦练,得太极拳窍要。动止合顺,转换自然。推手时能以 手引壮士不能自立,发人于寻丈之外。民国初年至北京,因患痢疾,卧 床不起。孙禄堂为他延医治疗,朝夕服侍,月余方愈。郝和感其诚,遂 授以武式太极拳。孙禄堂著《拳意述真》中为其立有小传,并收录郝氏 所述太极拳的三层意思等。

李瑞东(1851~1917),名树勋,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清朝直隶 武清(今河北武清)人。李瑞东一生历经多位名师传授武功,得内外家 各大门派的武学真谛,后融会贯通,将自己所得各大门派之精华熔冶于 一炉,创李派太极拳。并继承了各大门派的各种拳法、器械、内功功法、 辅助功法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武林中统称为李派拳法。

吴英(1853~1912)字子竹,回族,祖籍河北沧州,生于内蒙古托 克托城。个不高,背微驼。初从山东孙老学太祖拳和大杆子,从陈某学 弹腿和查拳,因闻董海川至丰镇二道河理事,遂慕名往拜,学习八卦掌 法。经数年苦练,以八卦掌称名托城。吴英为人正直豪爽。约1907年间 加人同盟会。吴英授徒,着重武德。要求弟子遵守“保国安民、抑强扶 弱、救世济人、働恶除奸、保助孤寡、仗义疏财、见义勇为、兴旺门第、 舍身救难、传授贤徒”等“十愿”规矩。据《绥远通志稿》云:“吴英 ……嗣受八卦,转授于乡人。白福、苏二庆,皆为人室弟子云。”

刘凤春(1853~1922),人称“涿州刘”,“翠花刘”。河北涿州罗家 营人。农家出生,自幼随父耕作。9岁开始习武。初从当地承俊庆习练 迷踪拳、罗汉十八手等。1872年至北京打磨厂吉样翠花坊学徒,后以制 作翠花(妇女用装饰品)为业。邻里程廷华精八卦掌,遂求学于程。翌 年,经程介绍拜董海川为师深造。董逝后,刘凤春仍苦练不綴,几达吃 了就练、累了就睡的程度。刘凤春所习招法不多,但功力浑厚,擅长技 击。后被聘人北京体育学校任教,传授八卦掌。

李振清(约1855~1900),河北霸县大魏家营人。从本县姚揩学得 弹腿门拳技后,遂不治生产,以教拳为生,村人称之为“李把式匠”。李 振清曾往来设教于独流村、宛口、东江村一带。1900年参加义和团,被 外国人侵者枪杀于大魏家营村头。康戈武《八卦掌源流之研究》对李振 清生平有详考。

徐明德( 1857~1937),字峻卿,河北遵化人。从河间罗从善学绵 掌,后到马兰峪一带传授绵掌三十余年。1919年到北京燕京大学、汇文 中学任教,传人较多,如河北遵化人姚馥春。

马贵(1857~1941),字世卿,河北涞水人,祖居北京。十八岁拜尹 福为师,并得师爷董海川亲授,故而造诣颇深。走转掌式子低矮而发劲 火爆,擅长判官笔、七星杆、子午鸳鸯钺等器械。精通点穴,好技击, 尤以直臂腕打见长,曾以一招切腕将澜公府一武师臂骨打折而名震京师。 民国元年,出任总统府武职教官。民国八年(1919)任宪兵学校武术教 师。民国十七年(1928)河北国术馆成立时,被聘为顾问。一生点拨学 子众多,却从不深授其徒,同门人皆称马贵“吝于传艺”。1937年吴图 南先生在其著作《国术概论》一书中记述:“马贵除师承外,兼得海川指 示,故于八卦拳术颇多独特之妙,惜乎以技自秘不肯授人,……虽年近 八旬,而更绝怜其技,故其困守平市,不亦宜乎?”

张占魁( 1859~1940),字兆东,河北河间后鸿雁村人。初学秘踪 拳,旋拜刘奇兰为师学形意拳。后至天津,与八卦掌传人程廷华结为金 兰,又拜董海川为师学八卦掌。张占魁身材魁梧,性急胆大。初至天津 时,毅然与欺压良善、扰乱社会者为敌。几经艰险,制服邪恶,时人誉 为“赛天霸”。继入营务处任职,拿贼捕盗,成绩卓著。1911年参与创 办天津中华武士会,并任教其中。1918年9月与李存义一道率门人韩慕 侠、李剑秋等数十人至北京参加在中央公园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挫 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年逾古稀后,还参加所在省市和全国性的武术大 会,担任筹备和评判工作,并表演八卦掌。张占魁传人甚众,门人姜容樵将其所传技艺著刊传世。

张策(1859~1935),河北香河人。自幼嗜武,初从族叔张大相学少 林拳,又习杨式太极拳二十余年,后从良乡人陈庆学通臂拳(一说得陈 庆之门人王占春转传)。张得传后,终日揣摩,苦练九年而成。此后,寓 居北京,设馆授徒。张策曾以擅长通臂拳名盛一时,但他平生以刀法为 最精。四方有名之士,有与较者,刀必落地。1935年卒于北京,享年七 十余岁。

耿继善(1860~1928),字成性,河北深县人。幼习花拳、长拜,后 拜刘奇兰为师学形意拳。后至北京,与尹福、程廷华、刘德宽过从密切, 又入八卦掌门,研习八卦掌。并在北京创设“四民武术社”,传授武术, 后应聘于河北赵县中学,任武术教师。1928年逝于武昌其子霞光处。

孙福全(1861~1932),字禄堂,世以字行,号涵斋,河北完县(今 河北顺平)人。幼从李魁元读书,兼习形意拳,苦练数载,尽得其术。 继从李魁元之师郭云深学,并随郭游访,增广见闻。至北京闻程廷华精 八卦掌,遂朝从程,暮从郭研习两家拳法。经多年揣摩,功夫深厚,享 名于京。时人因其相貌清癯,身材巧小,动作轻灵,誉称为“活猴孙禄 堂”。五十余岁又从郝为贞学武式太极拳。晚年融会太极拳、形意拳和八 卦掌技法,创编成进退相随、圆活敏捷的孙式太极拳。1918年人总统府 充校尉副官,寻更承宣官授陆军少校衔。1928年被南京中央国术馆聘为 武当门门长,嗣改就江苏省国术馆教务长。著有《形意述真》、《形意拳 学》、《八卦拳学》、《八卦剑学》、《太极拳学》。

刘宝珍(1861~1922),其名亦写为“宝贞”,河北固安人。因擅使 单刀,人称“飞刀刘”。幼从同邑和顺营张、马二位拳师习练戳脚。后拜 董海川为师,并将董海川请到该村设教,学得八卦掌。此后,刘宝珍遂 在红寺、柳泉、苑口、北辛街、永清等地设场教授八卦掌。后被县衙招 为马快,缉捕盗贼成绩颇多。1942年修《固安县志•国术》载有其传。

张长祯(1862~1945),字寿亭,河北束鹿县(今河北辛集)人,外 号“醉鬼张三”。后迁北京。幼随李姓拳师习穿掣通力功、三皇吞气功及 拳械散手。弱冠后曾从多师,得艺鸳鸯连环腿、旋转八方倒身套肘、轻 功、八卦刀、提炉枪、竹节鞭等。据传,他曾掌劈德军少尉,单刀独战 群匪,吓死荣府老爷。一生行侠仗义,济贫扶弱,不阿权贵,因有“隐 侠”之誉®。

杨兆熊(1862~1929),字梦祥,晚自号少侯,后人呼为“大先生”, 河北永年人。七岁练太极拳。性刚强,喜发人,精推手,拳架小而刚。 因好出手,学者不能受,故学者甚少。对借劲、截劲、冷劲、凌空劲确 有深功,但知者稀。

梁振蒲(1863~1932),绰号“估衣梁”,河北冀县后塚村人。自幼 好武,初从同村秦凤仪学弹腿和镖掌。1876年至北京学估衣业。正值董 海川崛起于武坛,遂拜董为师学习八卦掌。朝暮勤奋,得八卦掌真髓。 与人交手,善趋其后,以正击斜,借力发劲。曾击败冀县四霸天,鞭毙 恶棍赵六。晚年任教于河北省立十四中学和束鹿女子师范学校,传授八 卦掌,并授徒于京津一带。

浏览1,9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