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有跨步侧身之法可以对付直掌连穿之敌的迅猛进攻, 歌诀云:

穿梭直入势难停,先发制人显他能。

若遇此手接连退,不如跨步例身灵。

此歌讲的就是八卦掌对付迅猛连穿之敌的良策,即“跨步侧 身法”。其含义是:二人交手时,对方直掌穿梭般连续不断地向 我穿击,先发制人,迅猛难敌,遇到此种情况,不能一退再退地 躲避、招架、防守,而要用跨步、侧进的办法,使敌人落空,这 才是对付穿掌的良策。


  1. 群敌进攻,两面夹击,八卦掌有何良策变被动 为主动,制敌取胜?


八卦掌有“左右甩身之法”,可以对付群敌夹击,变被动为 主动。歌诀云:

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

左右连环皆如此,前推后捋腰安排。

此歌讲的是八卦掌对付群敌夹击的“左右甩身法”,其含义 是,群敌攻己,避开东面的西面的又来了,穷于应付,不如采取 主动,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接近敌人。前推后捋用整劲击之。如果 敌方是一人,但力大手快,向我迅猛进攻,我亦应采用扭身法或 跨步侧身法,转到敌方的背后攻之。总之,用左右甩身法主要靠 腰的安排,千万不能只注意手和脚的移动。

  1. 遇到身材高大之敌,八卦掌使用何种方法击 之?


八卦掌遇到身材高大之敌,用跨步沉身之法击之。歌诀云: 身高架大路上三,举手招封势所难。

跨步沉身使就下,入我机关用法宽。

此歌讲的是八卦掌对付身材高大之敌的方法,即“跨步沉身 法”。其含义是:对敌时若遇到比自己身材高大之人,我用高架 与他周旋,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势必吃亏。如果我跨步沉身, 敌必弃上就下,敌方的优势就变成劣势了,我的劣势就变成了优 势。敌一旦被诱而弃高就下,就等于入了我的机关,我就可以随 心所欲,用各种方法击之。

  1. 八卦掌与敌交手用不用擒事之法?


八卦掌与敌交手,一般情况下是不主张用拿法的。歌诀云: 八卦之手不讲拿,我拿人兮我亦差。

设若人多史不使,直出直入最堪夸。

此歌讲的是八卦掌的“忌拿法”。其含义是:八卦掌在与敌 交手时,不主张以拿法胜人,因为拿法只能制住一个人,并且拿 住他人把自己的手也占上了。所以说"我拿人兮我亦差”。遇到 群敌围攻,更不能使用拿法,应该用直出直入、简单干脆的方法 取胜敌人,是最好的战术。千万不要用拿法。

  1. 八卦掌与敌交手,制敌取胜最主要、最根本的 方法是什么?


八卦掌练功和技击都是一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夫和方法

就是两脚不停地走转。歌诀云:

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

步步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此歌讲的是八卦掌技击取胜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也是 八卦掌的主要功夫和特点,即“忌站法”。其含义是:八卦掌的 功夫是走出来的。并且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体悟,掌握了《周 易》八卦的宇宙运动变化规律,是以《易》理为拳理的武术拳 种,按八卦之理要求的走转之功,是八卦掌这一门拳术的起始和 归宿。也就是说八卦掌的走转之功即是入门的基本功,又是步入 最高层次的功法。八卦掌的走转运动、技击制敌,主要靠两脚不 停地走转变化,不能站住不动,一站住不动,就等于一朵鲜花落 地了。八卦掌的走转功夫强调内外兼修,在走转时要配合道家的 导引吐纳术,舌顶上聘,气沉丹田,正身凝神,以内使外,以外 导内,内外如一,混元一气。在神意上,走转起来要顶天立地、 举步天涯,“三才”(天、地、人)同转,无我无他。所以八卦掌 有“走为百练之祖” “百练不如一走” “走为高” “走为上策” “一 走了之”“久守无常胜”等说法。按八卦掌的理论规矩的要求, 长久不懈地走转,不但可以有效地健身、治病、防老抗衰、延年 益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技击本领和挖掘人体潜能。

  1. 八卦掌克敌制胜的最高层次的方法是什么?


是“太上法”。歌诀云:

力要足活招要准,即或使空三不紊。

招套招兮无穷尽,精神法术在乎纯。

此歌讲的是八卦掌的“太上法”。何谓太上法呢?就是方法 技巧达到出神入化、变化莫测的地步,就称之为“太上法”。上 述歌诀的含义是:八卦掌认为要练至“太上法”必须达到三个目 标。即力要足、劲要活、招要准。但是也没有绝对的"太上法”。

93 招法再准也会出现使空的时候。“太上法”的重要一点就是在招 使空的时候,心不慌、手不忙、脚不乱(即三不紊),要在看清 敌方的虚实强弱的基础上,变化招法,按八卦掌的原理连环发 招,做到招中有招,手外有手,使对方穷于应付。要达到这种变 化莫测的境界,就要通过内外纯练,达到胆壮、心静、脚快、步 稳、身灵、手疾、眼硬、招准。“久练自化,熟极自神”。所谓的 “太上法”其实就是把方法、技巧练得极为纯熟,反应灵敏,应 物自然,把精神、气力练得十分充足,令人望而生畏。

  1. 如果在名师指导下刻苦锻炼,需要多长时间才 能真正掌握“三十六歌”和“四十八法”的真谛?


掌握三十六歌需要三年时间,掌握四十八法则需要十年时 间。歌诀云:

三十六歌意真切,说说练练不为神。

要得所传神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
四十八法甚难求,见招使招不自由。
十载纯功研究到,单人凭艺邀五洲。.

此歌的含义是说:四十八法比三十六歌还难求,按三十六歌 的要求,把真功夫练到身上,得用三年的时间;但要把四十八法 研究透了,并能兼绻应用,得近十年的苦如,如果真正把四十八 法求到身上了,那就可以凭着自己的武艺遨游五洲四海所向无敌 了。

  1. 能否把其他歌诀解释一下?


可以。但这些歌诀从未见过文字解释,我只是根据师传和自 己的理解进行图解,有误解或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

  1. 八卦掌总歌的含义是什么?


八卦掌总歌,顾名思义是对八卦掌练法用法的总的概括。是 八卦先辈的经验结晶。共有十二句歌诀。

总歌第一句是“八卦掌走为先,虚实变化步中参”。其含义 是说:八卦掌是一种以走为主的拳术。处处体现运动战的战术, 符合八卦变易的规律。强调"走为高”"走为百练之祖” “走为上 策”“一走了之”。“八卦掌四十八法”中有“禁站法”,强调“混 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 地花”。所以八卦掌这一拳术的变化虚实主要强调要从脚步中去 参悟,要处处体现“走为先”,即手欲动足先行,这也是和别的 拳术所不同之处。是八卦掌的运动特点。

总歌第二句是“收即放,去即还,指山打磨游击战”。其含 义是说八卦掌的战术原则、技击特点——游击战。游击战主要靠 两脚的走动,它和上一句紧密相连,八卦掌强调走为先,但走不 是逃跑,是为了避实击虚,不和敌方正面冲突,避其锋芒,寻击 敌方破绽或薄弱环节;是为了指山打磨、声东击西,如“靖蜓点 水”,一点即起,起而又下。这是“收中寓放,去中寓还,收是 为了放,去是为了还,收即是放去即是还”的游击战术的形象的 具体体现。

总歌第三句是“走如风,站如钉,摆扣穿翻步法清”。其含 义是说:八卦掌在运动和技击时要像风一样无形无象,不留痕 迹。修炼时如春风杨柳,万象更新;演示时如风卷残云,山清水 秀;交手时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八卦掌在运动和技击时也 不是没有停顿的时候,击打、发力时、变招变势时也常出现瞬间 的停顿,但要求停顿时要如钉如木,形稳意深也还是动的,是意 向下形亦向下。但走也好,站也好,脚下都离不开摆、扣步。翻 身也好,穿掌也好,也同样离不开摆、扣步。另外八卦掌转身变

势和别的拳不一样,不能螺丝转,不能拖泥带水。讲“不扣步兮 莫回头”。强调步法要十分清晰,要靠两足的摆、扣、进、退、 跨等步法来完成。这一句话讲的是八卦掌的步法特点,或叫变化 特点。

总歌第四句是“腰如轴,气如旗,眼观六路手足先”。其含 义是:八卦掌在运动和技击时要时时式式着意于腰,进退全靠腰 的转动,身如车轮,腰如轴。两足的摆扣走转、两掌的阴阳变 化,要和腰的左旋右转协调一致。如同车轴、车条、车轮的关 系。但每一举动都要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遍身 躯,穿行百孔。引导带动肢体的运动。也就是内动先于外动,微 动引发骤动。但所有运动都要内从气、外从神。每一动作都要和 眼神紧密配合。在运动时眼神要前后左右上下兼顾,既眼观六 路,耳听八方。眼神不能呆滞,要专注一方,兼顾八面。有时手 足要紧追眼神的方向,有时眼神要紧跟手足的运动,眼追手,手 追眼,神形要高度一致,这是八卦掌的身法特点。

总歌第五句是“行如龙,坐如虎,动如江河静如山”。其含 义是比喻和形容八卦掌的运动形象和气势。八卦掌运动起来要身 如游龙首尾连,势如猛虎,足跨显。迈步要足趾爪地如猫似虎。 转身坐胯要虎视眈眈。动如江河,气势澎湃。静如山岳,雄伟壮 观。这是八卦掌的神意特点。

总歌第六句是“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其含 义是:八卦掌在演练时两掌的阴阳变化、上下穿翻,都要注意沉 肩坠肘,气归丹田。要虚腋沉肩,不能耸肩,两肘要向下松坠, 不能浮套。气意要下沉,不能上浮。但要头顶项竖,神清气爽。 这是八卦掌的身形特点。

总歌第七句是“要六合,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其含 义是:八卦掌在运动时要周身活泼自然,气遍身躯不稍滞,但不 能散乱。要式式时时处处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 外三合,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这一句

 

浏览3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