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依然很慢。在紧张的工作中,李小龙依然“无时停”:击打拳靶、出拳踢腿、展示速
度,以此放松自己并调节气氛。李小龙与徒弟诺里斯拍摄《猛龙过江》虽然位于金巴伦道41号的新居“栖鹤小筑”已装修完毕,但是在影片尚未正式冲 印出来之前,李小龙并不急着考虑搬家。直到7月29曰,才迁入这座具有日式风格 的两层别墅洋房。
进入配音阶段,李小龙便利用职务之便,处处“越俎代庖植耀昌回忆道:
“李小龙捞过界(连别人的活也干了)!”这句话,是配音工作人员向小龙开的玩 笑。本来嘛.导演进入配音室,目的在于指示,但小龙却不然,他处处要亲力亲为不 可。例如,配对白时.因为戏中有一部分要配英语,特别请了 一批外国人担任.但小龙 却抢着担任一份,配起片中的一个黑人。他说:“讲英文不是很难•但要完全表达出语 气和味道,却不是容易的。”又如配音乐那天,他的“瘾”又发了 .居然客串起音乐师来! 也许有人会说,他只想“过过瘾”,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相反•这些现象处处都显示出他 工作态度的认真和敢闯敢为的干劲。
也就是在此时,进人嘉禾公司工作才3个月的安德鲁•摩根从一名普通的办公 室文员火速窜升为制片人,辅佐李小龙进行影片的后期制作。
6.4义助好友
6月12日,李小龙与邹文怀参加了星海公司在美丽华酒店水晶殿举办的《独霸拳 王》招待会暨开镜典礼,为小麒麟与该片造势。
16曰至18日,香港持续连日大雨,总降雨量达652.3毫米(整个6月份降雨总量 为794毫米).持续的暴雨导致山泥倾泻,造成共156人死亡、117人受伤的严重灾难 事故。
香港人一直有着慈善捐款的传统,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发扬助人精神,纷纷捐 钱捐物。丽的呼声、无线电视也不甘落后,纷纷举办赈灾义演。无线电视台棋高一 着.于24曰举办了香港电视史上首次马拉松式直播筹款活动“无线电视筹款赈灾慈 善表演大会邀请到了全港众多演艺明星、TVB所有艺人及歌手,进行了长达12小 时的直播,共募得善款近900万港币。其时,李小龙接到蔡和平的邀请电话,二话不 说便从繁忙的“拍片模式”中抽身,携妻儿在节目中亮相.并与好友胡类、爱子小国豪 做武术表演。当晚,小国豪一脚踢碎两块木板,令人叹为观止.更令主持人刘家杰赞 叹“虎父无犬子”。不仅如此,李小龙还捐款1万港币,可谓出钱出力,赢得媒体赞誉 一片,⑴
较晚得到消息的中国内地红十字会.也于29日发电报给香港红十字会、港九工 会联合会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对受灾的香港同胞表示慰问.同时捐款200万元人民 币。次曰.港九工会联合会与香港中华总商会接报后,于下午4时举行联席会议,并 复电中国内地红十字会,代表香港此次受灾同胞表示感谢。同时,迅速派出代表成立 工作组,负责办理有关慰问及款项发放工作。
I:丨〕据丨972年6月29日的《香港工商日报>:报道,表演当晚.李小龙曾与琳达做武术示范表演,报道同时指 出,琳达也身手不凡.出拳呼呼生风,造诣颇深。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琳达在此次表演中做示范 的照片。而在内地网站上现今能找到的唯——段当时表演视频介绍.长达2分57秒.却丝毫不见李小 龙一家人的影子,旁白也只字未提。而据蔡和平在访谈中及本人当面交谈中指出,几乎所有李小龙参与 录制TVB节目的录像已被无脑下属白白洗掉。若此言属实,那我们看到的当晚节目片段应为“残本”。
由于受到“六一八雨灾”的影响,易名为《麒麟掌》的《独霸拳王》在李小龙的极力 斡旋下,才于7月26日借嘉禾片场正式开机。除仓田保昭外.池汉载、黄仁植师徒也 在邹文怀和李小龙的劝说下签约星海公司,加人该片的拍摄。从接受义务武打顾问、 影片改名,到拉拢来这么多有真功夫的国际武坛顶尖高手,尤其是在开镜时,李小龙 宁愿做出一副被小麒麟打的样子,并被拍摄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小麒麟能够顺 利当上男主角,让他摆脱这些年来不温不火的演艺事业状况。对好友所做的这一切, 李小龙可谓用心良苦。开镜当日,李小龙和丁珮还亲手为小麒麟梳理发型、化妆。有 了李小龙的慷慨相助,本来资质平平的《麒麟掌》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星海公司也自然 大赚了一笔。
7月下旬,严镜海病情加重, 已濒临破产的他不得不写信请求 李小龙重新刊印《基本中国拳 法》,想以此来缓解财政危机。但 是李小龙并不知道当时严镜海的 病情有多严重,以为他只是单纯 的想要借此谋利便断然拒绝。除 写信给水户上原,通知其不得刊 印此书外,还在信中将严镜海斥 责了一番。他觉得那本书过于简 陋粗浅,是自己的不成熟作品,不
李小龙为好友小賴主演的《賴掌》做动作指导 it合出(So严镜海也并没有做fl
何辩解,只是默默承受。当然,李 小龙也给严镜海汇去了一些钱,以做应急之用。不久后,李小龙终于同意将《咏春功 夫》出版,作者署名为严镜海,自己只是挂个“技术顾问”的头衔。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的部分技术动作有“身法侧偏”的特点,或有可能借鉴了梁赞晚年创立的偏身咏春。
为了加强该书的权威性,还特地将叶问赠予严镜海的亲笔签名照片刊登在醒目位 置。9月号的《黑带》杂志在《咏春功夫》面世后第一时间便摘取了其中部分内容刊登在 杂志上。当时的侧栏写道:
《咏春功夫》作者严镜海现在病得很重,不过我们都希望他能尽快康复。他的新
《死亡游戏》
英国摄制的彩色纪录片《尼克松访问中国》于1972年7月16日起在香港上映午 夜场,场场爆满。就在此时,李小龙又接到了华纳邀请他拍片的通知,他提出了自己 的要求:剧本要为自己量身定制,并且一定要是第一男主角。
在等待华纳回复的这段日子里,李小龙在家修改了《黄面虎》(后改名为《死亡的 游戏》。1978年,上映的“补拍版”更名为《死亡游戏》,后统称《死亡游戏》)、《南拳北 腿》等几个剧本,最后决定开拍《死亡游戏》,并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他的名单里有 杨斯、黄仁植、田俊等人。在野外进行秘密试镜时,曾留下大量与伊鲁山度、林正英、 元华、陈会毅、胡英等人在新界的山上预先排练的照片和一些电影试镜片段。
邀请不同的世界知名的武术家或运动员参与拍摄——李小龙对此非常有信心, 他认为:有了这个独创性构思,谁都觉得该片将会成为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李小龙 将在影片中穿着黄色连体战衣,边进行打斗,边指出该门派的弊端,最后将对手打败。 这已属于武道哲学范畴,确切地说,应该算是“武道片”而不是“功夫片”。
故事讲的是李小龙所饰演的武术家海天,因妹妹被绑架,不得不与其他武术家合 作,一起去一座5层(也有7层、9层及10层之说)的宝塔上闯关,每层都有一名武术 家看守。通关时,李小龙将得到一件宝物。但是李小龙一直都无法确定这件宝物应 该是什么/n
剧本尚未完全成型,李小龙却心血来潮地对许多演员如苗可秀、金山、茅瑛、邵音 音、丁珮等人早早许以定金或做出口头承诺,只待他的通知便可随时加入拍摄。但是 这些演员直到李小龙去世都未能参与演出,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但令人意外的是, 李俊九居然没有收到李小龙参演此片的邀请。
毫无疑问,苗可秀是李小龙心中《死亡游戏》女主角的首选。不过苗可秀为了让自 己及时抽离之前因为拍《猛龙过江》而引发的“是非、绯闻”而婉拒了邀请,转而去台湾拍正在李小龙埋头编写剧本时,8月12曰,他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块由《黑 带》杂志颁发的1972年度名人堂纪念盾这让李小龙很开心,也有些手足无措. 但他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在看完你所写的有关我的文章后,我百感交集。对许多人来说,“成功”这个词看 上去恍若仙境般不可触及,而我现在就身处成功之中,这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周边的 环境看上去很是复杂,我的直觉指引着我向着简单且有着个人隐私的生活而前进 ……无论我是否喜欢这块纪念盾,环境始终是强加在我身上的。作为一个格斗家.我 的内心在一开始会有所抵触.但是很快我便认识到我不需要所谓的内在干扰与不必 要的冲突(以避免无谓的消耗);相反,要集中全部的精力,进行重新调整并充分利用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很高兴我能得到这种荣誉,而我拥有成熟的心态.对此已做
好了准备自吹自擂”及“被幻觉所蒙蔽”的现象就绝不会在我身上出现。我已经准 备好了……毕竟,名誉与财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骗局和幻象。所以,去他的名利吧, 我尝试着镇定自若地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浏览8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