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亦称转掌,也有人把它形象地称之为“磨门儿”的, 其原因是练八卦掌的人总是不停地左右旋转地走圈。董海川先师 八卦歌诀云:“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 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左旋右转不停地走圈,是八卦掌这一 武术流派的主要特点,是八卦门独特、简捷、高效、重要的功 夫。
八卦掌强调不停地走转,是因为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 天体运动,宇宙变化、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生命传递,人体结 构,时空观念,社会变迁等一切事物的变化,从外象到实质,无 一不是圆的运动——当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轨迹重复,而是一 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绕圈走转是人为设计的一种符合自然规 律的运动,八卦先辈用这种方法强化圆运动,一方面是受易理的 启发,另一方面是从人与大量的客观现象中,从人与自然长期斗 争的切身体会中,从人与野兽和人类自身相互争斗、厮杀的实战 经历中悟出来的。圆运动极符自然万物变化之规律。时时强化圆 的观念,处处强化圆的运动,是武术运动健身与抗暴的诀窍,是 习武之人“登高”“大成” “防衰”“抗暴”、锻炼天人合一的要 道。
我们从自身的体验中也充分体会到,走转之法可以使周身各 部关节、肌肉、韧带、血管、神经、脏腑、经络等受到顺其自然 的旋转、拧拉,对祛病强身、提高人体素质和提高抗暴能力、提 高技击技巧等确实极具功效。
著名武术家、已故八卦掌名家、原“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 长”李子鸣老师,在国内外讲学中总是强调“走为百炼之祖
“百炼不如一走” “走为上策” “走为高” “走为强身健体,技击取 胜的法宝”,经常教诲弟子“进了八卦门,要终生走转不停”。他 说:“八卦掌先辈的功夫都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地走出来的, 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和九节(掌、拳、肘、腕、肩、腰、 胯、膝、足)之处,都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不能 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击。”他在讲述八卦掌接手 过招的战术时说:“八卦掌与人接手过招的战术是你不来我要你 来,你要来我闪开。”当代著名武术家王培生老师在给弟子们讲 授八卦掌技击战术时也经常强调“搭手交十字,迈步必循圈” “搭手如鱼撞网”……都强调走转二字。走可以灵活机动,可以 集中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或疲于奔命,处处被动,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绕圈走转是一种方法,通过走转的强化训练而强化自身的圆 的观念,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不断强化圆的观念,使其在人的头 脑中形成良好的稳定的程序,才能在实践中使圆的自然意识、圆 的自然运动、圆的自然反映成为自然。
- 八卦掌与其他拳种相比有哪些显著特点?
八卦掌问世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武术史上最年轻的 一个拳种,是董海川先师在武术百花园中博采众长,在易学原理 的启发指导下创编的,与其他兄弟拳种相比,它练法独特、技法 巧妙、拳理深奥、实效显著,且历代名人辈出,威震武林,故成 为中国内家三大名拳之一,与太极拳、形意拳形成三足鼎立。八 卦掌在武术界是备受尊崇的一颗明珠,是海内外武术爱好者喜 爱、追求、神往的一门高深技艺。综观历代八卦名家的理论和实 践,可以把八卦掌概括为以下八大特点,这八大特点是:
(-)用掌不用拳。
(二)不走直线走圆圈。
(三) 强调形象意识锻炼,但又不允许练成象形拳。
(四) 强调以动取胜的游击战。
(五) 禁“三害”,求自然。
(六) 明九节,守八反。
(七) 顶、坠、空、圆、四梢全。
(A)晓易理,明阴阳。
- 八卦掌为什么强调用掌不用拳?
八卦掌顾名思义,是以卦为理,以掌为用,是以练掌和用掌 为主的拳术。八卦掌强调用掌的原因有四:其一,掌比拳长。武 术界有“一寸长,一寸强”之说。在二人比手时,无论是徒手, 还是用兵器,在同样情况下,长一寸就比短一寸要有利。而掌比 拳长好几寸,所以用掌可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生理条件,扬长避 短。其二,掌比拳威力大,武术界有“宁挨一拳,不换一掌”之 说。掌比拳接触面小,根据力学原理,同样的力量,作用的面越 小,压强越大。如过去的纳鞋底,同是一个人的手劲,用锥子可 以将鞋底穿透,而改用钉子就不容易穿透。由于掌指的面积小, 还便于击中要害,其伤害对方的程度,要比用拳大得多。当然用 掌指击人,有时也会自伤,避免的方法有两条:一是苦练掌指功 夫,在走转和行拳时要时时注意力贯指尖,时间长了,指力自然 就坚实了。另外还可以附加铁砂掌等操手方法,锻炼手指的穿击 力量。另一条是讲究用掌的方法,八卦掌谱要求用掌时要“先戳 后打使腕骨,松膀长腰跟步钻”,就是说八卦掌在用掌时要点塌 结合、沾衣发力、寸劲击人。在用掌指戳人时,手指不要挺直, 要微向内扣如瓦珑。不要把力量全使足,用指则要着意掌根。最 好是螺旋出掌,如蜻蜓点水,一触即回,复以掌根击之。这样可 以迷惑对方,使对方防不胜防,不但可以伤其筋骨,而且还可以 截其气血,闭其经络,致敌重伤,而自己掌指又不致受伤。其 三,是用掌击人易于变化。以掌出击,可穿、可戳、可塌、可 削、可片、可按、可截、可掰、可扣、可推、可托、可钻、可 翻、可挫、可撞、可拍、可打;回掌时可抓、可勾、可领、可 带、可刁、可挂、可拧、可抖、可炸,如此等等,手法丰富多 彩,变化多端,优于用拳。其四,是从健身的角度讲,八卦掌的 练与用,都能充分刺激手三阴三阳之经络,使气血直达梢尖,毫 无阻滞,其健身与治病的效果极佳。
- 八卦掌为什么强调不走直线走圆圈?
“搭手交十字,迈步必循圈”,“一处一太极,无处不是圆”。 这既是八卦掌的技击要求,也是八卦掌的运动特点。八卦掌在锻 炼时,步法、身法、手法、意念都要圆,其运动路线都要求走圆 圈不走直线。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第一,从健身的角度 讲,圆形运动最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及运动的自然规律。人体无处 不是圆,肢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一切运动都要借助关节的圆 转,但简单的关节的圆运动却可以使肢体表演出无限生动、千姿 百态的活剧来。顺其自然规律的运动,是最科学、最有益、收效 最快的运动,也是最有趣味而又不易疲倦的运动。直线运动容易 疲劳,亦容易损伤肌腱。实际上所谓的直线运动也是在关节的圆 运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只是没有在意念上强化而已。第二,从技 击的角度讲,如果通过长期的、顺应生理自然规律的圆运动的训 练,从意识到反应,都能在应物时而圆转自如,毫不受力,就可 以做到化打合一、合力击人,我顺人背,以慢胜快,以巧制拙, 以捷制疾,以小力胜大力.使对方处处受制,处处落空,而我则 处处便利从心,处处随心所欲,使对方觉得我全身处处都是手, 全身处处都有轴,全身处处都生钩,全身处处如弹簧,一触就挨 打,一触就落空,一触就难脱,一触就反弹。八卦掌练至炉火纯 青的地步,别人不能碰,碰上就像触电一样非倾即倒,非损即
伤。梁振蒲师爷曾说:“八卦掌的走圈运动,是从自然中明悟出 来的,是通过转的方法取得锻炼效果的。”(李子鸣《梁振蒲八卦 掌》)走圈是八卦掌的根本大法,走圈是为了不和对方正面冲突, 避实就虚,便于以斜取正,破坏对方重心,便于寻找对方破绽, 攻其薄弱。总之八卦掌的走圈运动,是一种符合哲理(宇宙间一 切事物的运动,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符合力 学原理的运动,符合生理学原理的运动,因而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运动。
- 八卦掌不是象形拳,但为什么要强调形象意识 的锻炼?
八卦掌不是象形拳,但是却非常强调形象意识的锻炼。如 “行走如龙,换式如鹰,动转若猴” “动如龙,坐如虎,动转如狮 子滚球”。八卦掌还有八形之说——即凤、龙、熊、虎、蛇、猴、 马、鹰八形,或蟒、狮、虎、熊、鸡、马、猴、鹏八形。因之还 有“八卦八形掌”。在八卦掌拳术动作名称中,还有很多名称都 是以某种动物的形象和行为命名的,如“狮子滚球” “白蛇吐信” “鹦子钻天” “白猿献果” “青龙返首” “狮子摇头” “麒麟吐书” “燕子抄水” “大蟒翻身” “大鹏展翅” “黑熊反背”等等。
八卦掌为什么如此强调某些动物的行为动作形象呢?这是因 为八卦掌是健身、技击与艺术相结合的拳术。
第一,八卦掌强调形象意识锻炼,是为了使动作优美,提高 演练效果。
试想“鹏程万里” “雄鹰盘旋” “骏马奔腾” “猿猴捣物” “飞 燕抄水”“凤凰展翅”“锦鸡撒膀”“灵猫扑鼠”等等,其动作形 象多么壮观,多么优美,多么灵巧,多么动人!如果我们在演拳 的时候,按其动作名称,再有意无意地想一下某一动物在做此动 作时的优美形象,演者和观者都会顿时感到肢体松灵活快、心旷
神怡,其演练的效果要比无此想象效果强得多,久练可以使人热 爱生活,焕发童心。
第二,八卦掌强调形象意识锻炼,是为了追求较高的健身效 果。
实践证明,经常做~些优美形象的想象练习,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激发引回远去的童心,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和肢体血管的老 化,久之可由童心变童体复童颜,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功深者 还可以把自己所想象的某些形象的有益信息吸收过来,以进一步 提高人体素质,激发人体潜能。八卦掌的健身效果=拳术运动+ 艺术熏陶+心理调整+信息反馈的综合,其健身治病、提高人体 素质、挖掘人体潜能、延年益寿的效果和价值是其他体育运动和 外家拳术所无法替代的。
第三,八卦掌强调形象意识锻炼,是为了在人的意识上强化 某些动物在争斗和捕猎中的快捷、灵巧、凶猛、狠毒的本能和习 性。从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两个方面提高人的技击水平。试想灵 猫捕鼠、雄鹰捕兔、恶虎扑食、毒蛇吞蛙、大蟒穿林、锦鸡争斗 等等,其形象和动作是多么灵敏、快捷、凶猛、狠毒,令人惊 骇。八卦掌要求在演练时不但要做到外形优美,运动合乎生理自 然,以创造最佳的演练效果和最好的健身效果,同时还要求从 精、气、神、形、速、质等各方面充分体现出强烈的技击意识, 使技击、健身和艺术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八卦掌最重要 的特点。
以技击而言,人的素质、本能和习性在很多方面都不及动 物。但人是高智能的,他能运用智慧和手段征服、驯化各种动 物。所以八卦掌虽然强调形象意识的锻炼,但却不主张练成象形 拳,它不求形似,只求神真,是动物本能与人类智能高度融练浓 缩后提取的精华,如同蜜蜂采百花所酿之寰,其香美甘甜,其营 养功效虽源于百花,但百花却已不及。
八卦掌所强调的意识中的形象,不仅在动物界是广泛的,而
且在自然界也是广泛的。如八卦掌转圈的方法,及其健身与技击 所强调的生克之理,都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来表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乾代表天、坎代表水、艮代表 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火、坤代表地、兑代表泽。八 卦掌的技术动作有不少是以自然界的现象命名的,如“秋风扫 叶”等;有不少动作是以人和自然现象的结合命名的,如“指天 画地”等;有不少动作是以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命名的,如“白 袍钏草”等。但这些都是为了取其神意、采其特征、求其功效、 返固自身。 •
浏览8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