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董海川,离不开他创编的八卦掌。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 秀的内家拳种,问世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 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

203 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称雄武坛,而且 引起世人瞩目。

八卦掌是董海川献给中国武术事业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是融 健身抗暴于一体的简单有效而又有趣的武术运动形式,是广大武术 爱好者和人类健身抗暴的有力武器,是献给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董海川通过数十年对中国武术各门派拳法和道家养生术的兼 收并蓄,苦练研磨,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又同时穷究易理,以 易理为拳理指导实践,大胆创新,勇于切磋,反复印证,认真总 结,终于攀登上武学巅峰,创造出前无古人的新颖独特的武术运 动形式,填补了内家拳的空白,成为与太极拳、形意拳相媲美的 各具特色的三足鼎立的全新的内家拳种。


  1. 董先师对中国诚术事业的贡献可以具体概括为 哪几方面?


董先师对中国武术事业的贡献可以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他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攀登武术高峰的捷径,即混元一 气地走转。

第二,他破译了道家上层养生丹功的“天机”,即“提肛顶 腭、气沉神贯”。

第三,他总结出了克敌制胜的诀窍——以掌代拳,以正击 斜,指山打磨。

第四,他创出了一种融武术技击和道家养生术于一体的简 单、新颖、易学、易练、易效的武术运动形式——八卦掌。

  1. 为什么说混元一气地沿圈走转是攀登武术高峰 的捷径?


八卦歌诀云:“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

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见八卦掌四十八法歌)董先师生 前常说的两句话是:“走为百练之祖” “百练不如一走”。实践证 明,按要求经年累月左旋右转地走转,越走周身越轻快,越走越 有趣味,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九节(掌、腕、肘、肩、颈、 腰、胯、膝、足)之处都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钢球体,别人不 能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和打击。八卦掌与人接手要求 搭手交十字,迈步必须圆,搭手如鱼撞网,你不来我要你来,你 若来我闪开,运用的是游击战、运动战,使敌首尾不能相顾,以 正取斜,以动止静,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侧翼和背后,使敌处 处被动,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另外,通过走转运动这种方法, 顺应人体生理自然规律,可以强化圆的观念,在人脑中形成一种 稳定的程序,从而从意识到反应都能应物自然、圆转自如。就可 以顾打合一、合力击人。我顺人背,以慢制快,以动制静,以巧 制拙,以小力胜大力,使敌处处受制,处处落空。而我则处处便 利、处处随心所欲,使对方觉得我全身处处都是手,全身处处都 是轴,全身处处都生钩,全身处处如翻板,全身处处如管涌,全 身处处如电门,一触就挨打,一触就落空,一触就难脱,一触就 反弹,一触就险象横生。

圆者,乃万事万物运动之机,动变之力,返还之道也。宇宙 万物运动变化万古不移之规律也。练功者如若时时强化圆的观 念,处处体悟圆的运动,努力提高自己识圆、悟圆、辨圆、用圆 之灵性,乃是武术家“登高”“大成” “防衰”“抗暴”锻炼天人 合一之捷要。

  1. 为什么说董先师破译了道家上层养生月功的 “天机”?


八卦掌在练功中不但强调外部形式,还非常强调气息的配 合。它不但要求“抿唇闭口舌顶腭,呼吸全凭鼻孔过”的鼻呼鼻

205 吸,还要求“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颠顶贯精神”(见八卦掌三 十六歌)的逆呼吸法。这实际上是完全和道家龙门派的密丹养生 术——返还功极相一致的,只是把外形的坐禅改为走转,这是从 提高武术技击功能和健身两个方面考虑的,把武术技击和道家养 生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当然八卦掌除走圈外,也非常重视打 坐与站桩,要求转圈越慢越好,这也是一种行桩)。

转圈与逆呼吸都是一种反常态运动,是一种返先天的功法。 它可以充分挖掘、调动人体进入后天以后因某些方面退化形成的 不随意机制,平衡协调后天发展形成的随意机制,达到后天返先 天、先后天平衡健康长寿之目的。

我的丹功老师道家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悟真子(沈崇武)道 长(前江西斗母宫住持),十岁上山练返还功,身怀绝技,今年 83岁,仍身强体壮,柔则身若无骨,刚则肌如坚石。白天云游, 夜间打坐,爬山如履平地,饮食胜过青年,精神饱满如同神人。 其师父李玉峰道长仍健在,年岁惊人不敢妄透。说明道家养生术 的健身价值是不可低估的。董先师把道家养生术有机融入八卦掌 之中,显然是清醒地认识到武术家练养结合的重要性。事实证明 八卦掌门中耄耋之年神清体健者大有人在,我的八卦掌恩师李子 鸣先生91岁去世,80多岁时仍到各地讲学,与人比手较技神勇 无敌。我的八卦太极恩师王培生先生现年85岁,七八十岁时也 是到处讲学与人比手身手不凡。

  • 听说八卦掌要练成功必须三年元阳不散,有这 样的要求吗?这种要求有科学道理吗?练八卦掌和性生 活的关系怎样处理?


听说董先师当年对弟子马维祺有此说法:“你如能三年练功, 保住原阳,保你功夫上身,大功可成。”马维祺按老师要求与妻 分居,三年不进家门,功夫大成,名满京师。但是要说这样要求

有什么科学根据,目前还没有见过。过去道家对性的要求有两种 做法,一是保精。要求在练功阶段,不准过性生活,不准走失精 液。另一种做法就是直接练精化添,比如铁裆功法、采阴补阳等 等都非常重视性的功用。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有很多老武术家、 八卦掌前辈虽然多子多福,但都功高寿长,也有的人一生不娶, 但也不全是功高、寿长者。但是练功初期,因为体能消耗大,停 止性生活或尽量减少性生活是应该的,因为性生活影响休息,消 耗体能,对练功不利,对身体也不利。适当控制性生活,不使为 过,对练功或从事其他体育活动都是有益的。成语有“养精蓄 锐” 一词,该词既有注意休息、保持充沛精力的意思,也有惜精 节欲、保持原阳的含意。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合 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 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耗丧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 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练功、养生都是如此,要阴阳平衡,不使为过,过则伤。适 当的性生活,有好处没有坏处,也不会影响练功。过量的性生活 有坏处无好处,肯定影响练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年岁不 同,都要从实际出发,来确定其性生活的时间和次数。要通过实 践体会去总结。比如性生活第二天感到疲劳无力,练功气力不 足,那就是说明过了,应调整性生活的时间、次数。如果性生活 过后,第二天精神振奋,不觉体力下降,那就说明所掌握的性生 活的时间、次数合适。但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或岁数较大的人, 有时性生活过后,数日才会出现疲劳,这也需要在实践中认真体 会总结,量化出一个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性生活的指标。原则是青 年不过度,中年要适度,老年人要保住。

  1. 八卦掌有哪些流派?


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八卦掌 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尹福、程廷 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蒲、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 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 成就较大的、建树较高的佼佼者。这些人虽然都是董海川的入室 弟子,但由于多是带艺投师,且董先师传艺之法多是因材施教, 因人授法,善于启发弟子从实际出发,以《易》理悟拳理,定招 式,并不强调动作的一致性,而是以走为母,以变为法。所以在 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中自然出现了流派纷呈、不拘一格的现象。但 在众多流派中,流传较广、传人较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五大流 派,即尹派、程派、梁派、史派、张派。

浏览4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