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亮著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初版223页
《阴阳八卦掌狮形掌》田田克延著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9年12月初版361页
《八卦掌(幽身飘袭的变幻技法)》黄鑫编著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483页
《龙形八卦掌》黄柏年著影印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初版58页
《八卦掌术集成》郭古民遗著臧学范整编吉林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214页
《八卦掌技击术》齐德居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年5月初版193页
《梁式八卦掌(老八拳)》李子鸣遗著裴锡荣整理人民 体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177页
《八卦掌述真图谱》 刘敬儒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初版248页
《传统八卦掌》 朱宝珍著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2月初 版 上、中、下三册 上册485页、中册487页、下册604页
《游身八卦连环掌》 孙志君著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10 月初版538页
《李子鸣传直趟八卦六十四散手掌》张全亮著人民体育 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170页
另外还有一些八卦掌的书,因资料所限无法查知其出版社和
出版年月等。如: |
《八卦掌》 |
宫宝田著 |
《八卦掌》 |
尹玉璋著 |
《形意八卦掌》 |
黄柏年著 |
《八卦掌新义》 |
姜容樵著 |
《迷宗八卦掌》 |
程君侠著 |
《八卦掌》 |
韩寿堂著 |
《八卦掌》 |
谬浣森著 |
《八卦掌纲要》 |
彭绍旷著 |
《内家八卦掌》 |
倪清和著 |
《八卦掌图说》 |
阎德华著 |
《龙形八卦盘身掌》 |
雷啸天著 |
《八卦掌使用法》 |
阎德华著 |
《武当八卦掌》 |
袁楚材著 |
《八卦掌要义》 |
吴孟侠著 |
《八卦拳学》
《八卦对刀》
《八卦转掌汇览》
五、搴械篇
- 何谓单式转掌?练单式转掌有何意义?
单式转掌,是八卦门中公认的一种练八卦掌走转功夫的方 法。它既是八卦掌入门的基本功,又是八卦门养生、祛病、提高 技击抗暴能力和挖掘人体潜能的主要功法。董海川等八卦掌先辈 的惊人盖世之功,主要是从单式转掌入手练出来的。单式转掌既 是八卦掌“殿堂”的基础和支柱,又是步入八卦掌神秘“殿堂” 的阶梯。只有苦练单式转掌,八卦掌的功夫才能上身。
所谓单式转掌,就是在沿圈走转时,任选一个掌式,左旋右 转地反复练习 般都选定八个式子,所以也叫定式八掌。由 于师传不同,流派有别,故各门派所选之掌式不尽一致,即使同 门之间有时因理解不同而会有差异。
- 定式八掌(单式转掌)指的是哪八个式子?各 流派练法是否一致?
八卦掌定式八掌(单式转掌)的名称是:一、下沉掌;二、 平推掌;三、撑天掌;四、托天掌;五、托枪掌;六、指天画地 掌;七、阴阳鱼掌;八、推磨掌。
这八个式子的名称各流派大同小异。但由于师传不同,流派 有别,故各派所选之掌式、练法、换式以及在内涵、外延的要求 上也不尽一致。即是同门之间,有时也因理解不同而有差异者。 但是在内容要求上却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对走转时掌式的要 求;二是对走转时腰身(身法)的要求;三是对走转时两足的要 求。这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在走转时是三位一体,同时进行 的。即在走转时,上练“两掌阴阳翻转”;中练“拧腰坐胯三
合”;下练“两足旋捷扣摆”。两掌的阴阳翻转依转掌的位置和路 线进行;两足的旋捷扣摆要按规范要求练习;拧腰坐胯三合要时 时式式与手足运动相随。三个方面在技击中的配合是“足为战 马,腰如车轮,手似刀枪”。
- 八卦掌在走转时对身法上有哪些要求?
八卦掌对身法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找准身 法,并强调贯穿于走圈变式的始终,逐步形成动静无须着意的自 然形态。
预备式的身法要求是:面南背北,端然恭立,面向圆心,周 身骨节肌肉放松拉开,口诀是:头虚顶、项松竖、耳上耸、肩拉 沉、腋虚撑、肘垂悬、背圆拔、胸空畅、腹实收、闾中正、臀溜 裹、裆撑吊、膝微屈、足含空、耻抓地、舌顶腭、口轻闭、神内 敛、颔微收、目平视、心平静、腹呼吸、面微笑、立如松、势如 岳、意无敌。
走转换式时的身法要求,除谨遵上述口诀外,还要求做到: 走转时两腿内侧相摩,里脚直迈,外脚扣迈,两脚要平起平落, 形如趟泥,不可“揭蹄”(足跟提起),“亮掌”(脚掌翘)。姿势 要平稳,不可忽高忽低,要稳如坐轿,形如推磨。在外形上要做 到鸡腿、龙身、猴象、熊膀、虎豹头。走动起来要身如拧绳,眼 向后看,掌追眼神,有如灵猫戏尾。动'作要丝丝入扣,不得松 懈。要使周身内外、表里均能受到旋转、拧拉的锻炼,从而达到 强健筋骨、内脏,提高身体各部弹性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 单式转掌(定式八掌)的外形特点、意念要 求、客观感觉和综合作用是什么?
一、下沉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同
时,两手在腹前平按,手指上翘,掌根下沉,如同水中按球。其 身法和意念要求是:神充天地,势满环宇,毛孔洞开,气汇丹 田,水中按球,乾坤同转。其客观感觉是:丹田充实、神气鼓 荡,混圆无迹,周身荡漾,内外通畅,神清气爽,气壮山河,物 我两忘。其综合作用是:在健身方面可清火降浊、强腰健肾,可 防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慢性疾患,治腰腿痛,延缓衰老。在 技击方面是当敌方向我扑来时,我可两手采住敌臂,同时撤步、 蹲身、拧腰、走转,使敌落空、倾倒。
二、 平推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同 时,两臂圆撑,两掌向前平推。拇指向下,小指向上,掌心向 外,如同水中推球。其身法和意念要求同上,惟水中按球之意应 为水中推球之意。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是:在 健身方面,可强健心肺,防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疾患。在技 击方面,当敌方正面向我进攻时,我后发先至,双掌圆撑,向前 推撞敌之胸部或同时向一侧旋转走转,顾打合一,敌可被击出或 翻跌。
三、 撑天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同 时,两掌内旋、拉肩,撑肘向上举过头顶,掌心斜向上,如向空 中举球。其身法和意念要求与下沉掌同,惟与水中按球相反,两 掌想象是向空中托球。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 是:在健身方面可调理三焦、畅胸明目、醒脑、消除五脏六腑淤 滞;可治疗胸闷、头晕、眼目昏花;可矫正鸡胸和驼背。在技击 方面,设敌方向我正面扑来,我则两掌向前、向上挑撑敌之胸、 臂,同时进步,贴身向一侧旋转,顾打合一,可使敌拔跟后倒或 向一侧翻跌。
四、 托天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同 时,两臂向身体两侧平展,手心朝天,如同大鹏展翅。其身法和 意念要求与下沉掌相同,惟两臂展开,如同大鹏展翅、盘旋。要 有横扫千军、势不可挡的气魄;有旋风大作、万物倾斜之气势。 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是:在健身方面,此式可 极力舒伸刺激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阴肺经,防治心、肺二经之疾 患。增强心肺功能,升清除浊,畅胸提神,有效增大肺活量,增 强臂力。在技击方面,设敌正面向我进攻,我则蹲身展臂,以我 之前臂猛力横击敌进攻之手臂的内侧或外侧之臂胁间,敌可被击 痛、击伤或被击倒。
五、 托枪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 同时,一臂向圆内平展,松肩坠肘,手心向上,另一臂向头上 举起,松肩撑肘,手心斜向上,拇指向外,食指回指眉梢,其 状如悬天弯月,其形似托枪打虎。其意念要求与下沉掌相同, 惟两手向斜上方抱球。有一手托天、一手推天、托抱天体旋转 之气势。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是:在健身方 面此式可舒伸刺激冲、带脉和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络,调理脾胃, 舒理肝气。在技击方面,设敌以右手向内拧我之右手腕,我则 可顺势向内、向上翻腕,使敌之腕臂由顺变背,我速翻手搓撅 敌之手指,同时以左手上托敌肘,敌腕、肘、肩均被我管住, 陷于被动。也可在敌之右手向我进击时,我则侧身吸胸,进左 步,同时以左掌从敌之右肘臂外侧,向上翻挑,右掌塌击敌胁 (左右式方向相反)。
六、 指天画地掌的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 的同时,内侧之手臂极力外旋,直臂向上指天,外侧之手臂极力 内旋,直臂下插于内腿膝之外侧指地。其身法意念之要求与下沉 掌相同,惟两手上下如同各反拨一球体随身旋转。其客观感觉亦 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是:在健身方面此式可同时充分地舒伸 刺激手三阴三阳之经络,防治六经之疾患,乾坤相合,上下相 依,阴阳相济,极具健身、祛病之功效。在技击方面,设敌以右 掌向我击来,我以左掌于敌臂内侧向上旋拧穿挑,同时以身欺 之,以步逼之,使敌力被化而足跟不稳、重心上浮,我之右掌同 时由敌之右膝外侧旋转下插,管住敌之右腿,敌即完全陷于被
动。此时我速进左足,沿圈前迈,身体左旋,右掌向外、向上反 挑敌之右腿,左手回勾敌之左腮,可使敌头下脚上倒地(左右式 方向相反)。
七、 阴阳鱼掌之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 同时,内侧之手臂屈肘内旋,沿腋下向背后用力平推,手背对后 心,拇指向上,小指向下,外侧之手臂拉肩撑肘臂内旋,拇指朝 下,小指朝上,掌心向外,掌指回顾对侧之肩头,屈臂、平肩、 撑掌、协调走转,状如八卦图中的阴阳鱼。其身法与意念与下沉 掌相同。惟两掌变为前手于胸前推球,后手于背后撑球。走转环 球,肩背依球,足踏地球,头顶星球,身转如球,天人同球之 趣,其妙无穷。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合作用:在健身 方面可安五脏、调气血、壮筋骨,形成金刚球体。在技击方面, 可变化自如,前后应敌,顾打合一。设敌前后夹击于我,如前面 之敌以左手击我,我则屈右肘、右掌内旋,从敌之左肘上侧扶贴 敌之臂肘,迅速向左后转身,左掌于转身时迅速横掌,踏击背后 之敌,同时松肩、坐腰、撤右足。此式可出其不意,使腹背之敌 同时受击(左右式方向相反)。
八、 推磨掌之外形特点是:在两腿自然屈蹲、沿圈走转的同 时,内侧之手臂沉肩坠肘,掌腕内旋,掌根前推,手指上翘,食 指回指眉梢,虎口撑圆,掌心涵空,状如瓦珑,外侧手臂虚腋、 掩肘、掌腕内旋、沉腕、翘指,食指靠近肘内侧之少海穴。其身 法意念要求与下沉掌同,惟两掌一前一后,后手抱球,前手推 球,形如推磨一般。此式是八卦掌最有代表性、不同流派基本一 致的掌式,集拧、钻、撑、裹于一式,纳鸡腿、龙身、猴形、虎 势于一形,显内外三合为一象。其客观感觉亦与下沉掌同。其综 合作用:在健身方面,能纳上述各式健身功能之于一体。在技击 方面,可穿、可带、可发、可打,顾打合一,极为好用。设敌出 左手向我进击,我亦出左手沉贴敌手之腕背,与敌左手呈十字交 叉,同时速出右掌于肘底下向对方穿击,双掌的位置由于两肩的
错动而前后置换,可连续左右手换击对方,也可在敌我两手十字 交叉的瞬间突抓敌腕,以肩发力,迅猛后带,也可在敌右手向我 进击时,摆右足上左步,管套敌足,同时右掌内翻,轻扶敌肘, 左掌同时向右腋下穿伸,然后迅速向左旋转、拧腰、钻臂翻掌, 向左后方劈按——敌如不速逃,必遭击打或跌翻。
- 单式转掌在走转中如何换式练习?
转掌歌诀云:“一式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左换右 兮右换左,抽身倒步自合机。”练八卦掌不能只会一边的式子, 必须左右式子都会练,走圈必循左旋右转、右旋左转,招式变换 也必须两面互换。走圈的左右变化就是摆扣步一种方法,即向左 走圈时欲改向右转圈,即要先扣右足,回身掰左足,再沿圈走 转,即由左转变为右转了。右转变左转同样道理,先扣左足,回 身掰右足,再沿圈走转,即由右转又变为左转了。这里最要牢记 的要点是“不扣步兮,莫回头”。扣步要先于回头转身,这样重 心稳定,换式灵活。
- 单式转掌在走转中有几种变换方法?
有四种变换方法。即大循环法、中循环法、小循环法、阴阳 变掌法。
- 何谓“大循环法”?
大循环法,是在向一侧走转时,必须练完单式转掌中规定的 八个掌式之后,再回身向另一侧走转,进行八个掌式的另一侧练 习。具体方法是:当下沉掌走若干圈后,即把两手上移至胸前呈 平推掌;平推掌走至若干圈后,再把两手举过头顶,呈撑天掌;
撑天掌走若干圈后,再把两臂向两侧展开呈托天掌;托天掌走至 若干圈后,再把外侧手臂上举过头,翻掌撑肘,掌指向内,掌心 向外,呈托枪掌;托枪掌走若干圈后,再把两臂上下分开,内侧 之手极力外旋,直臂上举指天,外侧之手极力内旋,于内侧腿之 外侧向下直臂插伸指地,呈指天画地掌;指天画地掌走至若干圈 后,再把向上之臂顺腋下盘插于背部极力后推,向下之臂移至胸 前,内旋屈臂外撑,掌心向外,食指回指内侧肩头,呈阴阳鱼 掌;阴阳鱼掌走至若干圈后,再把盘于背后之手外旋移至圈内, 再内旋向前按掌,沉肩坠肘折腕,虎口撑圆,食指回指,中指上 竖,中指无名指间分开,无名指和小指外旋,掌心含空,如瓦 珑,同时撑于胸前的外侧之手移至另一肘的内侧,松肩,掩肘, 坐腕,掌指向上,呈推磨掌。推磨掌走数圈后,即可扣步回身, 向另一侧走转,两掌也随之变成下沉掌,按上面的要求做另一侧 八掌式的练习,即为大循环法。
浏览8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