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安排李小龙做打杂的,后来做传菜员和服务员,每天在餐馆内工作4小时 那时前来用餐的多数是中年白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李小龙遗传了李海泉的幽默基 因,谈吐举止很能吸引顾客,顾客们也很乐意与之交谈。不久后成为李小龙学生的斯 基普是唯一一名被允许进入餐馆参观阁楼的人,他也被允许帮李小龙做洗盘子、清洁 餐馆、拖地板等工作。对于李小龙的“小房间”,斯基普曾在采访中做出如下表述:
李小龙的房间其实就是一个“可进入式衣帽间”,大约不到4平方米。一半是他 的••壁橱式卧室”,位于上到三楼的楼梯部分。换句话说,因为天花板是楼梯的“阴暗 面”,所以他的房间大部分是向地板倾斜的。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在低矮的夭花板处 站起来……他的衣服总是叠得整整齐齐,堆放在地板和床垫上。其他部分是“正常” 的净空高度,但这个部分只有大约1.5平方米。在这里,李小龙用一个木质水果箱靠 着墙放着.充当临时桌子,坐在地板上的一个枕头上。挨着墙整齐地堆着一排书籍 (绝大部分是中文的)、一个背包、一些他的香港家人的照片.以及其他一些个人物品。 从天花板垂下来的一个无罩的电灯泡给这间房间提供光亮.离临时书桌只有1米的 高度。有一串长绳连在开关上•这样李小龙可以在夜晚关灯后从书桌翻滚到床垫上, 在黑暗中进入梦乡。
入住餐馆不久后,李小龙就让家人将木人桩托运至餐馆,装配完毕后安放在餐馆 后面的天井处,每日操练咏春拳,有时还会教店里的伙计们几招。由于练习木人桩法 会发出巨大的噪音,所以他只在特定的时间练习.每天花上二到四小时不等。和李小 龙同住在餐馆的杨九福是当地男青年会的主教练,李小龙曾与他切磋武技,学到了太 极、螳螂拳等传统武术。周氏夫妇早知李小龙习武,加上李小龙与她的子女自来熟, 亲密得像一家人,与伙计们也相处得不错,便没有对他的言行特别在意。此时的李小 龙仅仅将练习咏春拳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从未想过以后会借此谋生。
周露比希望所有人都把餐馆当成自己家一样来对待,准时回来,认真做作业,用 心工作,波此尊重,举止得体。同时认为,以自己的行政管理手段和经验,眼前这个衣
[1〕李小龙在周露比餐厅工作是事实.但是周露比一家对此却看法不一。周露比到去世都对李小龙没有一 点好印象•甚至对此事断然否认。她的女儿谢丽尔•周认为李小龙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取食宿,是一种 “交换”。她的儿子谢尔顿.周则在访谈中明确用了“work”一词•并说李小龙起初是打杂,后来做服务 员。
着随便,态度“轻佻”,干活不认真,一副少爷派头、吊儿郎当的李小龙即便不是对她服 服帖帖,也会比在香港时听话得多。谁料李小龙居然像一匹脱缰野马般难以驾驭。 作为一名女强人,这样的结果让她很不爽。更要命的是,丈夫周少平对餐馆里所有的 年轻人都很宠爱,这经常让周露比在大家面前下不了台。周少平平曰里对李小龙也 颇多关照,也会主动向他问起武术表演的反响如何,这让李小龙对他颇有好感,但周 露比的管理手段让桀骜不驯的李小龙产生了抵触情绪
暴脾气的李小龙还和餐馆大厨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执,大厨一气之下拿出一把 菜刀来威吓李小龙,李小龙毫不相让,立刻声称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这名大厨反而 退缩了,此后再不敢放肆。
1959年9月3日,李小龙正式入读爱迪生技校开始继续他的高中学业。不 久,李忠琛、李秋凤、曹敏仪三人一同飞赴美国留学,李秋源则留在家中操持家务。
据周露比的女儿,谢丽尔•周回忆,李小龙曾在西雅图的中央社区开设了恰恰舞 课程,邀请了她和她的女性朋友们去那里参观并教她们跳舞。而在谢丽尔就读富兰 克林高中时,李小龙曾在该校的演讲课上向班上的同学们介绍功夫并做了示范表演, 还曾在此补习过英语。
李小龙对于自己的武技很自信,喜欢炫技,即便是在与人讲手时也是如此。他喜 欢闭着眼睛(或蒙着眼睛)与人过招,以显示自己异乎常人的反应和敏感度。但是,李 小龙有一次就为自己的傲气买了单。谢丽尔回忆道: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群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家伙在后院吵闹,我想知道原因.于是我 过去看。李小龙说他闭着眼都能打败他们中的任何人。于是其中一个家伙和他打了 起来,并且闪到他的身后.打了他的后脑。李小龙发怒了,睁大双眼.飞快地出拳.直 到把这个家伙打得贴在了车库的墙上,像个影子一样滑落在地。这几乎就是在看一 部活生生的卡通片,李小龙在他身后大叫着“骗子”。这个家伙爬了起来,从大门跳进 他的车里逃走了。这是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唯——次打斗。
ci〕从相关照片及资料来看.起码在入住餐馆初期,李小龙和周露比相处得还不至于像后来那么糟糕。至于 双方曰后绝口不提彼此,又有林燕妮旁证李小龙•‘不愿回到周露比餐馆”,期_间发生了什么事.确实令人 疑惑。
〔2〕爱迪生技校,前身是1902年设立于美国国会山的百老汇高校,为未读完中学而已经成年的二战退伍军 人补修中学学业。196(5年9月改为西雅图社区学院。
2.2功夫小组
杰西•格洛弗13岁时因为自己的黑人身份被3名白人警察暴打一顿,他的牙齿 被打掉了一颗,不得不装了假牙。为了保护自己,他先后学习了拳击和柔道,还曾是 内陆帝国(指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附近的发达地区,广及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第一 位有着黑带实力的柔道棕带冠军。
在听说李小龙之前,杰西曾看过一篇关于中国功夫的文章,上面介绍了几个非常 厉害的中国师傅,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旧金山,想在唐人街寻找愿意教功夫的 师傅,但未能如愿。他们又在奥克兰辗转找到了严镜海,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武术,但 严镜海婉拒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武术绝非朝夕之功。他们一无所获,失望地回到了西 雅图。不久,查理*胡(李小龙西雅图时期的弟子,因骑马时摔伤而英年早逝)就把李 小龙将与男青年会的功夫小组于8月中旬在西雅图海洋节[13上做武术表演的消息 及时地告诉了杰西。
在和同样是柔道爱好者的好友艾德•哈特一起观看了李小龙的武术表演后,杰 西立刻像着了魔一样被吸引了。不久后,杰西打听到李小龙和他一同就读于爱迪生 技校,而且他所居住的餐馆离自己的公寓只相隔4个街区,便赶在李小龙之前,在上 学的路上踢电线杆,想引起李小龙的注意。岂料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高帮鞋的李小龙 对他视而不见。于是,他径直走到李小龙面前,拦住他的去路并说明来意。李小龙犹 豫了一会,向杰西提出要求:必须要有一个无人打扰的清净场所,且训练时不能有其 他人在场,杰西给出了一个令李小龙极为满意的地点——他的公寓。
当天中午,两人一起在学校食堂用餐.杰西谈到了严镜海和他的英文武术著作, 这让李小龙感到很惊讶。放学后,两人一起来到离周露比餐馆不远处的一个拐角处. 李小龙简要地向他谈了武术的历史以及自己练习的拳种。然后要来杰西的地址,并 告诉他,自己在结束餐馆的工作后会直接去杰西的公寓教授武艺。两人道别后,杰西 立刻兴冲冲地跑回寓所,将李小龙要教他功夫的消息f诉了他的两个室友,两人明白 这件事对杰西的重要性,便识趣地离开了公寓。
〔1〕西雅图海洋节,始办于1950年。每年£!月末或7月初开始,8月初或8月中旬结東.跨度长达一个月。
当晚6点,李小龙来到杰西的家,大略翻阅了一下严镜海写的铁砂掌专著《唐手 功夫》(/^0£/“77/<«叹仏心「<^),这也是杰西对于武术仅有的一点认识。接着,李 小龙开始教给了他小念头,从这一刻起,他成了李小龙的第一位美国弟子,也是李小 龙生平第一位弟子。杰西曾感慨地说:“成为李小龙的首徒是我毕生的荣耀和成就!”
一个月后,杰西将艾德和斯基普介绍给了李小龙。身高〗• 9米,曾是职业拳击 手,练习过柔道,有“芝加哥街斗王”之称,双臂能随意提起200磅(约90公斤)重物的 艾德回忆道.当他被引荐给李小龙认识时,也曾被建议就地切磋.他乍一出拳便被李 小龙压制,同时,李小龙一记“凤眼拳”已结结实实地抵在了他的咽喉上,这令他大惊 失色。
李小龙最初对于柔道并不了解,在成为李小龙首徒的当晚,杰西向李小龙示范了 他最拿手的柔道技术,并用自己最擅长的一招将李小龙扔了出去,结果李小龙的头差 点撞在距离床边仅几厘米的茶几上。多少年后,当杰西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依然心 有余悸.不过,这反倒激发了李小龙对柔道的兴趣。于是杰西带他去了一家柔道俱 乐部.向他示范了许多柔道技术,并将柔道黑带弗雷德•佐藤介绍给他认识,两人很 快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佐藤还经常去周露比餐馆与李小龙进行训练,李小龙非常 重视这门课程,在上课时特意穿上全套柔道服。在准备就读华盛顿大学时,还去参加 了美国80公斤级柔道冠军加藤修造开的班。进入大学后,李小龙得知,根据体育课 的要求,他要去学习柔道,巧的是,教柔道的老师正是加藤修造。李小龙所收的弟子 大多是带艺投师的,多少学过一些拳击或柔道,李小龙经常与他们一起训练,学到了 许多柔道技术,也买了许多的柔道书籍加以研究。
通过口 口相传,学员数量开始逐渐增加,李小龙萌生了开武馆的想法。大家认 为,开武馆最重要的就是扩大影响力,于是他们向校方提出在校内举办一场武术表 演。校方对这一提议很重视,在经过开会研究后,决定邀请李小龙和他的功夫小组在 “亚洲文化日”那天进行表演。
詹姆斯•德迈尔是一名退役的前空军重量级拳击冠军,因为退学服兵役的原因, 他必须补足学分才能从高中毕业,于是他入读爱迪生技校,与李小龙成了校友。巧合 的是,他们出生在同一天、同一家医院。
“亚洲文化日”那天,无事可做的德迈尔走进礼堂,坐在后排观看了李小龙的表 演,舞台上的李小龙表演了日后在《龙争虎斗》中广为人知的华拳中经典套路——“击
步三不落地旋风脚”,动作像蝴蝶飞舞般美丽而流畅。
李小龙的表演结束后,德迈尔来到后台,面对李小龙毫不讳言地对武术的实战性 提出质疑。李小龙很客气地要求德迈尔攻击他,这个请求实在太大胆、太自负了,让 德迈尔也吓了一跳:两人虽然身高差不多,但是德迈尔是前空军重量级拳击冠军,体 重102公斤,而李小龙只有70公斤左右。黄淳樑在李小龙离港前最后叮嘱他的一句 话便是“提防拳击手”。
德迈尔摆出了拳击架势,打出了一记前手刺拳,而接下来的事令德迈尔终生难 忘,他回忆道:
就一眨眼的工夫,他迅速出击,不仅仅是封堵我的出拳,还把我猛地拉倒在
了地上,缠住了我的右手,还封住了我的左手,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法国脆饼干,那种感 觉很奇怪。我无法动弹,连迈步都无法做到,别说踢腿了。他笑了,轻轻地拍了一下 我的前额,就好像在问“有人在家吗”,他放开了我,然后后退了几步。这就是我对李 小龙的印象,于是我立即加入了他的功夫小组,开始和大家一起进行训练。
对李小龙心悦诚服的詹姆斯•德迈尔当天便和勒罗伊•加西亚一起加入了李小 龙的功夫小组。
加西亚在李小龙生日那天送了他一支手枪,李小龙对此爱不释手。加西亚和杰 西还经常带着他去郊外进行射击训练。有时候李小龙也会把自己打扮成西部牛仔, 挎着枪,大摇大摆地来到斯基普家。他还经常从周露比餐馆的阁楼上打窗外的鸟,直 到杰西告诉他,在美国打猎是非法的,李小龙才作罢。斯基普也借给过李小龙一把柯 尔特半自动手枪。有那么两三年,李小龙非常迷恋射击。他还让斯基普拿玩具枪来 让自己练习躲避“子弹”的攻击,斯基普每次几乎眼看着就要打到李小龙了,但匪夷所 思的是.李小龙每次都能逃脱。
虽然李小龙将练武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跳恰恰舞也依然是他的兴趣 所在。他经常和勒罗伊的妻子雪莉一起跳舞。一天,李小龙开车送雪莉回家,就在李 小龙找到一个停车位准备倒车时,另一辆载有四个流氓的车突然抢占了这个车位,他 们出言不逊,还带有种族歧视言论,这让李小龙很是恼k,他想冲上前去教训这些混 蛋,幸亏雪莉眼疾手快拉住了他,那些家伙才逃过一劫。
李小龙脾气大,爱开玩笑,但是其实非常有礼貌。他经常和朋友们去斯基普家吃 午餐或晚餐。每当斯基普的母亲进来送食物时,他都会非常礼貌且严肃地起立,其他 人立刻都不敢开玩笑了,这让她感到非常紧张。但很快,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她对李 小龙始终念念不忘,称他为“我们的朋友”,哪怕在她98岁高龄,已经几乎完全失去记 忆时,还经常问斯基普关于李小龙的“近况而那时李小龙早已过世多年。斯基普只 得强颜欢笑,说李小龙的事业一切顺利,并让他代为问好。每当此时.她都会非常开 心,而斯基普已是热泪盈眶。
那时,李小龙的英语并不好,还有口吃的毛病,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怕被大家嘲 笑,又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自尊心极强的他对此很是焦虑。杰西告诉他, 让视线在教室里转来转去,不要盯在一个地方,就好像在摄影棚里表演一样。李小龙 照方抓药,还真的收到了奇效,心理障碍很快就被化解,这时的李小龙显示出了他那 顽皮、幽默的本性.大家都很喜欢他。所以日后斯基普评论道,如果没有杰西.就没有 后来的李小龙,这话并非空穴来风。
- 3振藩国术馆
木村武之出生在奥林匹亚市(华盛顿州首府),他的父亲一共生有3子4女,木 村武之排行第六。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随即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就此 爆发。美国国内对日本人恨之人骨,凡是有日本血统的人,或与日本有任何关系的人 都会被关进集中营。
从1942年到1946年,木村一家在集中营里被关押了 5年才被释放,这段经历对 年少的木村造成了极深的心理创伤,并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也是木村在遇见李小 龙前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根源所在。
为了摆脱自卑感.木村开始学习柔道,但被摔伤了几次,最严重的一次连手臂都 摔断了。之后,心灰意冷的他再也没有接触柔道或其他武术运动,直到遇见了李小 龙。
李小龙的一些学生在木村的超市购物时曾向他提及李小龙那惊人的身手,木村 觉得自己也是见过一些大世面的人,一个不到20岁的中国人能有多大能耐,值得这 些人对他赞不绝口?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木村提出想要见见李小龙。于是,某个周 曰,在杰西和德迈尔的带领下,木村来到了华盛顿大学的足球场,李小龙正在那里等 着他。见识了李小龙的身手后,木村毅然加入小组,拜李小龙为师,与其他人一起练 习。有时他也会在健身俱乐部里和李小龙一起练习柔道。
李小龙的功夫小组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有时候在大街上,有时在杰弗逊公园、 校园操场、学生会大楼、基督教青年会、周露比餐馆后院,以及几个早期弟子的家中进 行训练。他曾和弟子们合租了南威乐街65]号,这是一间临街店铺.有100多平方 米,非常宽敞。在二楼,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放松身心。严格来说,这不是一 间武馆,更像是一家私人会所。
李小龙除了在周露比餐馆打工赚取生活费外,还兼职送《西雅图时报》(华盛顿州 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2000年3月6日前都是晚报)。为了能早些练武,杰西和德 迈尔每天都会来帮助李小龙一起送报。勒罗伊还会开着自己的卡车来替那时尚未获 得美国驾照,又不会骑自行车的李小龙分发报纸。
在弟子们的帮助下,李小龙选中了南威乐街609号作为武馆,命名为“振藩国术 馆”(Jun Fan Gung-Fu Institute)。这是李小龙未向公众公开的第一家武馆。这家武 馆由两个房间组成,其中一间有积水,于是他们在另外一间练武。刚开始的时候,只 有10名学员,李小龙向他们每人收取1〇美元用来交房租。此后的学员每人都要交 20美元,如此一来,李小龙终于可以专心习武和授武了。李小龙择徒很严格,虽然弟 子们可以带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人进武馆,但是否收下这名学员最终还是由李小龙说 了算。李小龙还再三强调,不能把学来的武术用在中国人身上。
李小龙不将武馆公开,主要是受到低调的叶问影响。叶问虽然自1949年便开始 在香港传授咏春拳,但是从未像其他师傅那样将武馆牌匾挂在门外招徕生意。所以, 李小龙除了将窗户漆红,不定期在唐人街范围内散发亲手绘制的宣传广告外,便是应 邀与弟子们在各高校做示范表演,并在加拿大、西雅图电视台录制“东方防身术”之类 的节目。但开武馆教外国人武术,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非议,杰西曾在一次采访中透 露道:
当他来到美国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对咏春拳进行改参。他惹了麻烦,因为一个老 年人不喜欢他教外国人功夫。毫无疑问,他在西雅图打破了这个传统。周露比一 她开了一家餐馆,李小龙在那工作并生活——不喜欢李小龙教外国人功夫。她说: “你教黑人这样那样的功夫,他们会打败中国人的。”李小龙说:“好吧,反正他们会打
败中国人,那我就去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尊重中国人。”
李小龙虽然远在大洋彼岸,但仍然心系祖国。只要有同学来自中国,他就会去询 问包括功夫在内的所有事物的最新动态。当他知道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取得 了不俗的发展成果时,他从心底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香港时,他曾多次 乘坐轮渡往返澳门,还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坐在中英街观察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他 对杰西说,如果自己有机会去中国内地,将会追寻、遍访那些伟大的功夫大师们的足 迹。如果有人能打败他,他就拜那人为师。他也希望教杰西粤语,以便曰后有机会能 和他一起去香港,更希望杰西能去内地多看看.但杰西对学习粤语毫无兴趣。
李小龙和他的弟子们在不同场合做了多次的武术表演,包括在唐人街颇具影响 力的中华会馆,开始有了点名气。虽然他不希望被称作“师傅”,更乐意他们叫自己的 名字,但是为了表演的效果,不但把杰西称为“助教”,还让他们在公开表演时称他为“师 傅”。
李小龙很看重示范表演,他让弟子们都穿上传统武术服以便于表演。虽然他武 技超群,但在一开始做示范表演时也很难控制好力度与距离,杰西就曾被李小龙一拳 打得鼻子出血,差点被打翻在地。木村也差点因此失去一只眼睛,他回忆道:
那是李小龙为我们演示前手直拳.要求大家发挥出能穿透目标的力量。他
一边看着大家,一边发力。他的拳头直捣我的右眼.打碎了我的眼镜,划伤了我的眼 球。我们赶紧去了医院,医生取出了所有碎片,还责怪我竟然在如此剧烈的体力活动 中戴着眼镜。李小龙怪罪我动了!我绝对没动,但我不能说我没动!
李小龙的这班弟子人种各异,肤色也各不相同,但李小龙毫不在意,在颇具“天下 一家,有教无类”思想的李小龙眼里,只要你是真心想学,他就教你。但这些学员即便 不是虎背熊腰,也是带艺投师,为了弥补体格及体能上的差距,李小龙将形意、八卦、 太极、螳螂拳、白鹤拳、蔡李佛等传统武术中自认为有效的武技及训练方法,在遵循咏 春拳理的原则下,逐步融入自己正在改良的咏春拳中。他称这种经过改良的咏春拳 为“振藩功夫”UunFanCkmg-Fu)。教拳时,他只用粤语说出招式名称。多年后,叶 问宗师次子叶正师傅在《功夫传奇:咏春无华》一集中透露:
我们现在在美国和欧洲教咏春,摊手,除非那些外国人不曾学过咏春,否则,他已
对于李小龙不分国界地收徒并倾囊相授,已经年逾七旬的伊鲁山度在采访中感 慨地表示:
师父的第一个徒弟(注:联系前后文,此处伊鲁山度想说的是“助教”一词)是木村 武之.他是一个日本人,在传统武术尤其是中国传统思维里,日本人是中国的敌人,为 什么要对一个日本人倾囊相授,而且还让他在振藩功夫的领域遥遥领先?师父是不 是已经超越武术本身,看的是人的本质?第二个徒弟是严镜海,他是中国人,我是菲 律宾人,我当时对师父说你不需要兼顾那么多,他告诉我说他从不按种族选择学生, 他认为武术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能传承,这也是我最敬重师父的地方。因为直至今时 今日,(这样的师父)都不多见.更何况是在过去,大家都认为武术就应该保留,传承在 中国人的社群内。
在一次表演中,人群中一名叫作上地的空手道三段黑带(也是柔道黑带)武士对 李小龙所阐述的“武术起源自中国”及“空手道的风格僵硬,不连贯,不如中国功夫来 得灵活、流畅”的言论非常不满。在表演结束后,他来到衣帽间,向李小龙发起了挑 战,并说李小龙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但李小龙当时并未应战。这名武士依旧不死 心,不停地向李小龙挑战,李小龙也曾多次问及弟子们是否应该应战,大家自始至终 都竭力反对,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但这名日本武士定下了日期,更放出狂言“李小龙 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医院”。被惹毛了的李小龙告诉杰西他接受挑战。杰西提醒李 小龙,千万不能在学校里比武,否则将会被开除。在杰西的建议下,李小龙和武士约 定在男青年会比武。
1960年11月1日,李小龙、杰西、艾德和霍华德•霍尔等人在放学后径直前往男 青年会,许多人闻讯后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
男青年会三楼是个壁球馆,一同前来的那名日本武士换上了空手道服,跪在一个 角落里,神情凝重,过了一会他站了起来,走向李小龙。这次比武,杰西担任裁判,艾 德担任计时员。比赛规则为三个回合,每个回合两分钟。杰西和艾德都认识这名日 本武士,他们曾在一起练习柔道,杰西每次都能赢他。他们一致认为,以李小龙的格 斗能力,这场比武用不了三个回合就能结束。
李小龙脱下衬衫,日本武士摆出了一个空手道姿势,然后迅速向李小龙裆部踢出 一脚,李小龙躲过这一脚后顺势切入中线,一顿连环重拳把他打得贴在了墙上,并且 还持续不断地施以重拳。那武士贴着墙滑落在地上,李小龙又对着他的脸飞起一脚, 将他踢翻在地。此时
的地板上已然有了点点血迹,那日本武士已经失去了知觉,血流 满面。杰西见状不妙,赶紧大叫道“住手!他就快被你打死了!”。这场比武只进行了 11秒。当日本武士苏醒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周围的人询问李小龙打败自己用了 多长时间。为了安慰他,艾德把时间延长了一倍,结果他精神彻底崩溃,躺在地上不 愿起来。
事后,人们发现这名武士的眼眶附近裂开了,颧骨的皮肉也被撕裂,被揍得鼻青 脸肿的他回学校上课时只说自己出了车祸,而李小龙神色自若,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 过。最后,这名武士请求拜李小龙为师,想要得到李小龙的私下传授。李小龙虽然很 大度地接纳了他.但只是让他和功夫小组练习一样的技术。结果这名武士学了没多 久就离开了,并将学到的东西教给了自己的空手道学生。
李小龙喜欢去西雅图或跨境到加拿大的书店买大量的书回来阅读并加以研究。 那时的李小龙并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授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随 时在变化,弟子们甚至不知道他究竟想教什么,对此都很不适应。同时,20世纪60年 代初美国经济非常不景气,大家都要去找工作.所以很多学员都离开了。在这种情况 下,李小龙不得不关闭武馆。
很快振藩国术馆”就搬到另外一家唐人街的地下室中,这家武馆离第一家只隔 着两条街,是第二家没有公开的武馆。但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武馆也无可避免地 受到了冲击,无法稳定地开办下去。也有许多人无法坚持日复一曰的枯燥训练,选择 了离开。
虽然觉得教拳总比整天洗盘子好不少.但是李小龙也不是很愿意教拳。他与杰 西单练的时间多于在武馆的时间,杰西学到的也远比武馆内所教的多,所以许多想练 好武术的人中途会和杰西学。1961年,杰西和德迈尔想自己出去开武馆。出于礼 貌,他们事先征求了李小龙的意见,李小龙的回答是:“非常好的主意,不过有个前提. 就是不能称呼它为咏春拳或振藩功夫。”于是,杰西把自己的武馆称为“非传统功夫学 校’’(Non-classic GungFu School),并于1962年正式开馆收徒。只要他回到李小龙的 武馆,李小龙依然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将最新的武术进展介绍给他,并在私下将新招 式悉数传授。
失去了武馆的李小龙只得和弟子们重新“流浪”,在周露比餐馆附近的停车场内 一角公开授课。直到木村将自己开的超市后面的空地加盖了顶棚,李小龙和他的功 夫小组才终于有了一处较为固定的训练场所。但是李小龙担心万一哪天35岁的木 村或许会因为自卑心理而变卦,那他们就又要到处“流浪”了。在了解木村的特殊背 景与身世后,他用从心理学书籍上学来的知识,“剑走偏锋”,对这个班上年纪最大的 弟子极尽习难苛责之事。这确是一着险棋,极难掌握火候。由于李小龙在日常生活 上对这位弟子极为照顾,让木村感受到了久别的温情,因此,没过多久,木村便消除了 心魔,变得自信起来,练功也比先前勤奋得多。李小龙也很喜欢木村,在日后更是对 其倾囊相授。
李小龙这种极为严苛的训练方式其实是延续了传统武术界的做法,但并不是人 人都能接受得了的,很多学员因为无法理解他的这种行为,纷纷拂袖而去。李小龙要 的学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最终也只有极少数人能留下,而在日常训练中,李小龙要 求弟子们必须做到“团结、友爱、手足情深”。一次,一位学员取笑另一位学员手脚笨 拙,李小龙铁青着脸来到他面前,将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家伙狠狠地斥责了一顿,并警 告他,如果还有下一次就会把他赶出武馆。
2.4华盛顿大学
I960年12月2日,李小龙从爱迪生技术学校毕业。他想去找份工作。在进入大 学就读前,李小龙就曾研读心理学书籍,深入研究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为他将 来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基础。
李小龙于1961年3月27日人读华盛顿大学(笔者注:非“华盛顿州立大学”,而 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戏剧
:1],选修范围极为广泛,如哲学、演讲、心理学、历 史、体操等。李小龙很喜欢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和亚洲•哲学,也很喜欢和同学们讨
c 1〕对于大学的主修课.李小龙不止一次地在访谈及书信中表明为哲学。当年华盛顿大学学科修读记录表 上显示.李小龙于196】年主修戏剧,1963年开始专修哲学与心理学。
论哲学问题。但他有时候会误导别人,这时,他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他的早期学生之 一,约翰•杰克逊,亚洲哲学学得比李小龙还要棒,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并纠正李小 龙的错误。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下,李小龙的哲学成缋自然是进步神速。

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就读期间留影。
对于为什么攻读哲学,李小龙曾对香港媒体发表过如下感言:
我之所以要选择攻读哲学系.与我童年时代的“好勇斗狠”有关。我常常问自己: 胜利了又怎样?为什么人们把荣誉看得这么重要?什么才是荣誉?什么样的“胜利” 才是光荣呢?于是,当我的导师帮助我选系的时候.他认为以我的求知欲.最好是学 习哲学,他说:“哲学会告诉你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当我告诉亲成和朋友们我选读了哲学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大家认为我最好 是选读体育•因为,我从童年到中学毕业.唯一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是中国武术。事实 上,武术和哲学看来是两个极端,但我以为中国武术的理论部分晦涩难懂,而武术的 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着它的道理。我想,国术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希望 能把哲学融入武术中去.所以,我坚持读哲学。
我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武术的研究与锻炼。当我对武术追根溯源时.我产生了一 个疑问:每一派的武功,都有他们自己的套路和风格,这种既定的形式,是否就是创派 者的本意呢?
我不这么认为,包括哲学在内,形式是进步的羁绊。任何创始人的武功必定比一 般人高,也比一般人聪明,如果他的弟子们没有与其相同的创造力去继续发展他的成 就,那么,就不免流于形式化了,任何发展和突破都将是不可能的。
让无心向学的李小龙入读大学是李海泉夫妇做梦都想,却也不敢去想的事情。 所以,当李小龙第一时间将要入读大学的消息告知父母时,可想而知全家人的喜悦之 情,李海泉更是
用“好过中马票”来形容内心的激动。
华盛顿大学风景优美,李小龙曾在操场、华盛顿湖边等地拍下多幅照片,颇具文 采的他还写下两首有关华盛顿湖的小诗,也曾在湖边的木头码头上拍下如老僧人定 般坐禅的照片。
1961年9月19日,刚进入华盛顿大学不久的李小龙自愿报名参加了“后备军官 训练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短期训练。他还得意扬扬地穿着免费领来的新军服和军 事书籍,模仿猫王,拍下了数张照片。但是对李小龙的这一举动,弟子们都很反对,木 村武之甚至认为,以李小龙的个性,加上在军训期间“顶撞上级”的表现,根本就不适 合当兵,甚至还很有可能被开除并被送上军事法庭。
美国联邦政府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后备军官由来已久,早在1916年,美军就把这 一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54年,美国正式从法国手中“接管”越南事务。在 越战(1955 —1975年)初始阶段,除了少数知识分子与和平主义者零星的抗议以外,美 国国内舆论几乎一致支持美国介入越南事务,并把美国的介人当作向全世界传播美国 式民主价值的一场试验,以证明美国的“伟大”而非“自私”。当时的摇滚乐巨星“猫王” 艾尔维斯•普莱斯利于1958年正式加入美国陆军,1960年3月以中士身份退伍,因 为没有因巨星的身份而躲避兵役,被当时的媒体誉为“美国年轻人的楷模”。
为了考察一下李小龙的身手究竟有多厉害,严镜海拜托他的武友、同为健身爱好 者的幼年好友周裕明,借世博会之际,代为拜访李小龙。
穿着一身灰色法兰绒西服的李小龙从外面散步回来,遇到了已经在餐馆门口等 候了一段时间的周裕明。周裕明在做了自我介绍后便说明来意,两人随后在周裕明 下榻的酒店内谈论起了武术。李小龙对严镜海早有耳闻,说起武术就更兴奋,他迫不 及待地向周裕明展示了自己的武技,当时周裕明的反应可想而知。当他回到奥克兰, 向严镜海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李小龙的精湛武技后,严镜海这才相信哥哥在3年前所 言并无夸大,便毫不犹豫地给李小龙打了个长途电话,两人开始了一场“隔空论武”。
浏览1,0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