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在香港的25天时间内,除了为父服丧,照看伤心欲绝的母亲之外,还需去 律师处获取遗嘱。时刻想念妻儿的李小龙,不停地写信给琳达嘘寒问暖。父亲的去 世让李小龙更深刻地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他想到,自从结婚以来,琳达跟着他不仅未 曾享过福.相反还吃了很多苦,连结婚钻戒都是借的.这两件事始终是李小龙的心病。 为此,他在曹达华夫人曹朱绮华的陪同下郑重地在珠宝商处购买了一枚钻戒与一对 玉耳环,并劝说琳达携小国豪来港住上一段时间,作为对蜜月的补偿。他还特意给琳 达买了几本粤语快速人门之类的小册子,定做了一款头套。
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面试让李小龙有了恢复演艺事业的想法,虽然他感觉 到短时间内未必能在美国成功,但在香港或许依然有发展空间和潜力。于是回港期 间,李小龙拜见了几位电影界前辈,想让他们为自己在香港铺路,重新进军电影界。
3.2举家返港
1965年3月6日晚,李小龙乘坐美国西方航空公司624Y次航班回到西雅图,将 妻儿从丈母娘家接回奥克兰。
此时,李小龙从杜西亚处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陈查理 长子片已被取消;好消息是:他被安排进《青蜂侠》n 3剧集,饰演加藤一角。不过 杜西亚也表示,高层对《蝙蝠侠》的反响出奇的好,因此,将先行开拍《蝙蝠侠》,《青蜂
n〕《青蜂侠》剧集是以20世纪30年代颇受欢迎的同名广播剧为蓝本改编而成,主角青蜂侠——布莱特• 瑞德,白天是一家报社的编辑.夜晚便是戴着绿色青峰面具的侠客。1940年.该剧首次被拍摄成每集20 分钟左右的电影系列短剧.其中青蜂侠的助手、司机兼奴仆加藤由美藉华人演员陆锡錤扮演,前后2季
共28集。剪辑自电视版《青蜂侠》的电彩版于1974年在美国公映。
侠》剧集将延后至明年,而李小龙无需再做进一步的试镜。除此之外,杜西亚还付给 了李小龙1200美元,以示对《青蜂侠》一片延迟开拍的歉意。眼见如此,李小龙提出 想带着妻儿回港探亲一年.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写信给经纪人申请了一笔 1800美元的预支款项来购买机票。
从1964年开始,美国暴力问题丛生,几乎每个人都想学习一点防身自卫术。如 果李小龙借此发上一笔财来改善生活状况本也无可厚非,但他认为这么做是在贱卖 武术与他的思想。况且他只愿意教给那些真正愿意学且有天分的学员,加上他一如 既往的严苛,奧克兰武馆学员陆续减少。那时电视剧尚未开拍.收入很快就捉襟见 肘。这样一来,李小龙只得关闭武馆,让剩下的学员前往严镜海家中那50多平方米 的“少林寺”车庠内继续练习。其中最年轻学员是年仅15岁的霍华德•威廉姆斯。 日后出演《精武门》中俄罗斯拳师的罗伯特•贝克与李小龙情同兄弟。
虽然离开了奥克兰,但是李小龙一年要回来过4次生日——除了他,还有严镜 海、李鸿新、周裕明三人。李小龙一般会提前开车回到奥克兰,他的一帮弟子会以电 话相互告知的方式迅速聚集起来,在饭店举行热闹的生日派对。他也会抽空去严镜 海的“中国功夫中心”去授武或监督进度,那里的学员绝大多数是中国人。
1965年5月初,李小龙一家三口乘坐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的慢船,从美国返回香 港。在居住的3个多月时间里,香港那闷热潮湿的天气让琳达很不适应,小国豪还频 繁生病,经常哭闹不止,为了避免干扰到家人的休息,琳达只能抱着小国豪在房中哄 他入睡。李小龙和她也因此经常睡眠不足甚至患上感冒。不过,由于国豪这个被李 小龙称之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长着金色头发的中国人”的到来,李家那压抑的气氛也 为之缓解、活跃不少。曾有传记描写琳达与李小龙家人的关系多么融洽,但据林燕妮 的回忆:
琳达是美国人,美国人长大了多半不与父母同住,相见亦少的,跟中国的伦常关 系完全相反。见了整屋子人,她不习惯。她爱的只是她的丈夫李小龙,而不是中国 人。
李太何爱瑜(笔者注:应为何爱榆)是何金堂(笔者注:应为何甘裳)的女儿,混血 儿模样,英语流利,但琳达不跟她聊天的.连“妈妈”也没叫过一次,李太很不开心。后 来李小龙大红了,对妈妈很好,不过琳达仍然没改变态度,李小龙死后,听他的弟弟李 振辉说,琳达并不供养李太,每年给她的只不过六百美元。
虽然妻儿并没有受到家人的任何歧视和偏见,但李小龙还是让只会几句粤语的 琳达尽量多与大家聊天,并让她一展厨艺,尽快融人家庭。而琳达只能在缺乏沙司、 不会使用煤气炉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地为全家人做了意大利面,结果手忙脚乱的她把 面条烧蝴了。在此期间,她也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中餐。
经过与黄泽民一战,痛定思痛的李小龙开始在克强健力学院根据在奥克兰时严 镜海等人教授的健身方法进行了 43天严格的健美训练。回到美国前,李小龙的体格 与肌肉质量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那令所有健美爱好者艳羡的“V”字形背阔肌 也是在那时初步练就的。
同时,叶问通过李小龙,赠予木村和严镜海各一幅他本人“身着唐装,端坐椅上, 惬意闲适”的全身肖像。李小龙请师父在照片上签名题字,叶问欣然应允,立即提笔 在两张照片上分别写下简约朴素而又蕴含劲力的字体:
严镜海(木村)徒孙惠存,师公叶问赠「_1:)
鉴于对黄泽民的那场比武的深刻教训,李小龙从训练方法、训练设备到武学思 想,企图针对咏春的弊病进行彻底改良,大幅度地摒弃、削减不实用的咏春或其他传 统武术技术。在见到冯振与他的偏身咏春后,他便不失时机地不时向冯振请教。偏 身咏春没有套路,只有十二式散手,架势、打法与自由搏击或拳击大同小异。在1965 年5月至7月的4封写给木村武之和严镜海的信里,他明确表示,他开始逐渐建立起 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拳术,以咏春、拳击、击剑为主,这种拳术简单有效,讲究对时机和 距离的把握。
李小龙还将螳螂拳中戴着4个铁环练摊手、伏手,用藤环练习黐手、拳击中以击 打拳靶来练习精确度等中西方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推荐给了叶问,这些都得到了在 青年时期就在香港圣士提反书院学习,喝过洋墨水的叶问的高度认可。叶问同时还 应小龙要求,在拳馆和“泰山影楼”处与陈炳炽(李小龙好友,健身教练,曾参演《猛龙
U〕李小龙曾答应将木村的名字写入咏春族谱。1996年,木村委托+程赴美进行短期交流学习的郝钢与陈 琦+带一封信去香港,以实现自己入咏春族谱的夙愿。最后,由陆地博士凭借社会影响和资源优势将此 事办成„ 1997年6月8曰,时任咏春体育会会长的叶正亲自为木村签发了永久会员证书,
过江》《龙争虎斗》)进行了咏春对练示范,李小龙将之拍成照片,准备用于新书编
写〔13
同时,李小龙也找到师兄徐尚田,托他
找了一位木匠师傅定制了 3套由自B设计 的木人桩,样式与传统咏春木人桩略有区 别,功能也各不相同,以便自己能在美国进 行针对性练习。
李小龙原来准备在香港居住一年,但原 先的那1200美元已被用得所剩不多,因此, 他不得不将原定居住时间缩短为3个月。 同时还焦急地等待着《青蜂侠》的开拍通知, 而香港电影公司方面则毫无音信。虽然经 纪人在信中一再强调加藤一角非他莫属,不 过因为剧本及其他演员未定,所以他不得不 耐着性子在香港继续住下去。
李小龙按例拜访过影视界及武术界前 辈后,每天除了各种训练、看书、思考及撰写 武学笔记外,还在信件中请严镜海和李鸿新 为自己打造一些他所构思的独特练武设备, 便于自己进行针对性训练;他列出书籍清 单,请木村代购,同时空出时间在家里教朋
友和兄弟们练武。离港前,警务督察郭振 强、建筑师陈国光以及克强健身院其他五名挂名弟子,为了表达对师父的真诚谢意, 合资请人裱了一幅书法卷轴,上书“小龙先生潜修咏春拳道心得:以无法为有法,以无
李小龙于1963—1965年间拍摄的大量练功照片,原本准备用在新书《功夫之道》里。1兆7年截拳道正 式创立前后,这本书的书稿已接近全部完成,但是随着自身武技及武术境界的提高,并且为了防止有人 拿着这书以他的名义来骗钱.李小龙并没有急着将这本书出版,转而开始撰写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李 小龙枝击法》一书,并和几个弟子在《黑带》杂志社的帮助下拍摄了大量照片.原来只准备印刷200本。 据李恺回忆,书中80%〜90%是当时所传授的最基本、最经典的内容。1972-1973年间,李小龙重新开 始修改并考虑出版这本书。这两本书,均在其死后由后人编辑出版。
限为有限”。这幅颇能代表李小龙武学思想精髓的卷轴被李小龙带回美国后挂在位 于巴灵顿大厦家中客厅的醒目位置,其多张与妻儿的合照中都能见到这幅卷轴的身 影。
3.3闯荡好菜坞
1965年9月,在回到美国后,李小龙特意带着妻儿去西雅图看望了岳母,并在岳 母家住了 4个多月。期间,李小龙正式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签订演员合约。
告别岳母,李小龙一家回到奥克兰,不久后便收到杜西亚回函,正式通知他出演 《青蜂侠》的内部样片。数天后,李小龙全家迁往洛杉矶,在城西西木区的维尔雪大道 租了一套公寓。罗伯特•贝克还开着车,将先前李小龙委托严镜海重新制作的训练 器材运到李小龙家中。
“加藤”这个角色在最初被创造出来时.被设置为曰本佣人,但当珍珠港事件爆发 后不久,他的身份就被改成了菲律宾佣人或不清楚自己身份的东方人。不过在拍摄 成剧集时.还是被恢复成了日裔。
虽然李小龙能够理解公司的苦衷,但是想到自己要接受杰夫•科里一周三次、为 期一个月的正规演技训练就很不爽.因为这些他早就会了。
在培训结束后,杰夫•科里及相关的专业人士对李小龙的演技评价为“非常自 然”。而在剧集播映后,杜西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李小龙是我在演艺圈这么 多年所见过的演技最棒、表演最为自然的演员之一”。言语中颇有慧眼识珠的自豪 感。
或许是受到师父叶问收下私家门徒的启发,也可能是岳母或赛伯灵的提议,总 之,在李小龙刚搬来洛杉矶后不久,便以每小时25美元的价格来为好莱坞名人做私 人教学,随后开始逐步提高授课价格。在听取了《青蜂侠》监制、副总裁查尔斯•费茨 西蒙斯(也称费茨蒙)的建议后,收费价格便迅速飙升至每小时150美元,10节课500 美元。到了 1970年,李小龙收费为每小时275美元,10节课1000美元,海外授课另
不久,塞伯灵便为李小龙找来了许多好莱坞名人[13。但李小龙择徒是有标准 的,那就是这些名人弟子愿意将武术推广出去,而不仅仅是作为有钱人的一种消遣娱 乐或沦为一种有趣的体育运动。为了招徕更多的名人弟子,李小龙也只能暂时按擦 下他那火爆的
脾气,参加一些好莱坞宴会。同时,他的岳母协助他贷款买了一辆1966 款雪佛兰NOVA U型跑车。在洛杉矶,没一辆像样点的车打点门面可不行。
4月20日,李小龙一家搬到了豪华的高档住宅:27层高的巴灵顿大厦的A — 2308。新公寓配备齐全,小区内从门卫,洗车员,洗衣店到奥运会标准的泳池、全自动 厨房、电梯等一应俱全,还有许多小商店.各类物品应有尽有。但每月300美元的租 金并不便宜,况且这种高档公寓的租金是楼层越高越贵。恰巧这里的业主想跟李小 龙学武,于是李小龙乘机将租金还价到140美元一个月。巧合的是,扮演蝙蝠侠助手 罗宾的波特•沃德也住在这幢公寓里,他们成了邻居,两人的妻子也成了朋友。
1966年4月30日,《蝙蝠侠》第一季的播映已接近尾声,李小龙与二十世纪福克 斯公司正式签订了 30集电视剧集《青蜂侠》演出合约。
眼看开拍在即,可主角“青蜂侠”布莱特•瑞德的演员人选却迟迟未能选定!幸 运的是,他们最终选中了被称之为“好莱坞金童”的范•威廉姆斯来出演这一角色。
虽然李小龙对改编自漫画的《蝙蝠侠》剧集嗤之以鼻,但该剧集却因为幽默、滑 稽、夸张、轻松的表演而倍受观众青睐,前后共播出了 3季共86集。而《青蜂侠》也沾 了《蝙蝠侠》的光而风光无限。
在开拍前,李小龙每天都要应公司要求,接受许多媒体的采访,为剧集造势,忙得 不可开交。
1966年6月1日,电视剧集《青蜂侠》正式开拍。按照剧本的设定,晚上与青蜂侠 搭档惩恶除奸的加藤是戴着帽子、面具的,这意味着观众在大部分时间里只能看到他 那冷峻的眼神,而无法见到他的真面目,这也让李小龙觉得很郁闷。而且,加藤被设 定为青蜂侠的佣人,这也让李小龙颇有微词。在拍完了第一集后,他即刻致信杜西 亚••
C13 1966年起,李小龙在致友人的信件中提到的报名学习功夫的好莱坞明星、名人有:史蒂夫•麦昆、保罗•纽 曼、詹姆斯•加纳、唐•戈登、维克.达蒙、.汤米.桑德斯等,
我希望“青蜂侠”和“加藤”能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准确来说,“加藤”是 布莱特•瑞德的佣人,但作为一个反黑斗士,他是一个“积极的拍档”,而不是“沉默的 追随者”……我不是在抱怨,但是我觉得和“青蜂侠”的“积极的拍档关系”一定会更加 有效,“加藤”也会更高效。我的目的是为了让这套剧集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因为你是 最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
监视器中的回放显示,在第一次的拍摄时,演员扮演的歹徒们相继倒下,包括李 小龙自己在内的任何人都没能看到他是怎么出击的。导演想让李小龙在镜头前尽量 延长打斗时间以提高收视率,而李小龙反对那么做作的表演方式,认为这与实战不符 而严词拒绝。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由高层出面调停,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提高摄像 机的转速.同时李小龙放慢打斗速度,尽量加人一些较为花哨的表演性动作,这样既 可以延长打戏的时间,又能增强观赏性,让观众可以看得尽兴。大家都各让一步,皆 大欢喜,于是剧集得以顺利地拍摄下去。
拍摄期间,李小 龙每周得到400美元 的报酬,扣税后能到 手313美元。根据琳 达的回忆,在这笔钱 到手之前,李小龙甚 至无法支付房租及其 他开销。虽然“加藤” 这个角色是最先被定 下来的,却是主要演 员中薪酬最低的,特 技人也是这个价钱, 但是如果算上加班 费.一周结算一次的
特技人的总体薪酬都超过了李小龙。威廉姆斯的薪酬是李小龙的5倍.为演员中最
高。即便是扮演秘书的温迪•瓦格纳,薪酬都差不多是李小龙的2倍。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同时也是应年轻人要求,李小龙与威廉姆斯经常以“青 蜂侠”与“加藤”的造型搭档出现在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中。他们还在《蝙蝠侠》剧集中 客串出演了 3集,而《蝙蝠侠》的摄影棚就在《青蜂侠》摄影棚的隔壁。李小龙也邀请 严镜海一家、周裕明、李鸿新及其他好友们来参观片场。大家在这里见到了很多身着 各式戏装的明星,大开眼界。
在拍摄《青蜂侠》期间,为了赚取收视率,制片人让青蜂侠和蝙蝠侠这两组超级英 雄切磋一场,结果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威廉姆斯回忆道:
李小龙不喜欢空手道……因为他不相信所谓的黑带、黄带、红带这样的分级制度
然而,当他或许认识到了空手道的缺点时,依然对那些通过重重考验而得到各种
带子的伟大的个人表示极大的尊敬……由于这个原因,他当然会讨厌那些冒牌货,那 些人声称自己是黑带.其实他们根本不是。
《青蜂侠》的制片人莫名其妙地让我们去参加《蝙蝠侠》的节目录制,希望从中获 得一些《蝙蝠侠》的观众支持……原剧本中,我们要和蝙蝠侠与罗宾卷入一场打斗 中——最后还被打败了——•因为这是他们的主场。李小龙离开了拍摄现场,他说, “要我和罗宾打还要被打败,没门!那样会让我看上去像个白痴!”于是他们安慰了李 小龙,我认为最后的结局是“平局”……波特•沃德声称自己是黑带(我想他可能是活 腻了,不过我也认为他得到了教训)……
不过据说李小龙恐吓了那个混蛋罗宾……很明显,罗宾被吓得屁滚尿流。我想 这个该死的混蛋害怕李小龙会把他揍扁,所以他让所有人都看着他自己,以防李小龙 发起火来揍他……大家都认为李小龙会这么做。我现在告诉你,他快把那家伙吓死 了!
3.4《青蜂侠》
经过几个月的后期制作,26集的《青蜂侠》剧集终于在9月9日,由ABC广播电 视网播出,每周五晚播出一集,但是该剧总体反响不佳。观众们认为这部剧集华而不
实,制作粗糙,过于做作。琳达认为,这是美国电视史上最为失败的剧集之一。
尽管这套剧集几乎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但是李小龙所扮演的加藤以及他所展示 出的功夫却堪称全剧最大的亮点。报纸上到处都是关于他的大篇幅报道,媒体一致 认为,他虽然是东方人,但是看上去更像专业的美国演员,还烟酒不沾,生活方式很健 康,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新闻标题通常会有“青蜂侠”字样,实则内容大同小异,多是 突出李小龙及他现在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他的跨国婚姻和李国豪的混血背景。大多 数时间,男主角威廉姆斯反而被忽略。虽然这些报道多有不尽不实之处,但同时也意 味着李小龙得到了美国观众的广泛认可。同为东方人的美籍日裔前柔道冠军海沃 德•西岗对李小龙在剧中的表现赞不绝口:
他在剧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他所能做到的是大多数体操运动员都无法做 到的事情。他会突然高高跃起踢碎吊灯,极其快速地从一处移动到另外一处,会当着 一些人的面起高腿,然后将踢出的腿收回后离开。在美国史上,这是所有美国人第一 次看见一名亚洲人能够如此优秀,他真是不可思议!
《青蜂侠》剧集还卖出了日本、泰国、阿根廷、波多黎各、加拿大等海外版权,并在 美国国内一再重播,稍后还在香港电视台配音后播映,这些是李小龙日后成为国际影 星的基石。
年轻人为李小龙的表演而疯狂,孩子们很喜欢李小龙,当李小龙以“加藤”的打扮 出席各种活动,为影迷们签名时,孩子总是最多的。李小龙曾预约了一名高校的著名 验光师为其配制隐形眼镜。不过这位验光师口风不严,致使李小龙当日来校验光时, 该验光师的办公室内挤了 20名女孩,只为一睹“加藤”风采。每周更有大量狂热的青 年男女们写信给李小龙,其中不乏年轻女孩写来的情书。
李小龙的崇拜者们越来越多,他们迫切地希望和李小龙近距离接触,观众们都想 碰触到他,结果却变成了抓扯。李小龙对《黑带》杂志的一名记者说:
这样的经历有时令人恐惧。我曾以个人身份出席了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的空 手道比赛,赛后,有3名空手道武士护送我离开。他们向我靠近,几乎将出口处围了 个水泄不通,我只能通过一扇边门匆匆离去。在加州的弗雷斯诺,我被狂热的影迷们
抓伤、踢到、挖伤,我无法保护自己.也没有伤害我的影迷,毕竟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想
伤害我。
尽管高层曾开会决定在下一季中做出将剧集的时间延长,演员减少等措施,但第 二季因收视率不佳而没有开拍,李小龙的风头盖过剧中所有其他白人角色也是一个 重要原因。负责管理服装的工作人员干脆把“加藤”的那套行头全给了李小龙,理由 是:再也不会有这么小个子的演员能穿这套衣服了。
李小龙除了微薄的私人教学所得外,只能依靠着以“加藤”的身份参加公开活动 及一再重播的追加酬劳作为经济来源。他以私人身份在博览会、公园、俱乐部会议或 出席剪彩时,每次能获取2000〜3000美元不等的酬劳。
《青蜂侠》第二季取消后,温迪•瓦格纳和威廉姆斯也不过是在一些剧集或电影 里出演一些较小的角色,而李小龙比他们有更多的上电视节目的机会。但由于过于
执着原则,使得自己在经济上失去了稳定的来源,难以长时间维持庞大的日常开销。 于是,他们在威尼斯(位于加州)短暂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搬到了位于英格伍德的霍 桑。
李小龙也希望自己能演出更多的影视作品,将功夫和自己的武学理念发扬出去。 但事与愿违,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戏可拍。教授那些好莱坞明星学生成了他的主 要经济来源。当着“空中飞人”去各地做功夫表演,以此赚得一些快钱,也足以让他疲 于奔命。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还与他洽谈了至少3部电视系列剧集,但是这些计划最后 都因为李小龙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而没有谈拢:
我不愿贱卖自己,如果为了一个角色而辱及我、我的民族和武术,我宁愿饿死!
大部分都是想让我扮演拖着辫子的角色,我拒绝了。我不在乎报酬.但扮演此类 角色是真正的侮辱!
不得不说,李小龙是真正的爱国者。不过也正因为他的这一根本性原则,所以除 了 7月14日在电视剧集《无敌铁探长》心)中客串演出其中一集的一场戏夕卜, 可说是全年并无其他演出机会。
比李小龙大6岁的威廉姆斯曾在夏威夷担任过跳水教练,他是被伊丽莎白•泰 勒的第三任丈夫麦克•托德发掘的。他并不像其他影视明星那样热衷于在影视界追 逐名利,因为他本身有好几处房产以及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在没戏拍的时候就去银 行担任办公人员,不与影视界产生过多的瓜葛。他体格健壮,生性随和,与李小龙关 系极其密切,他们喜欢开着摩托车去海滩游玩,捕鱼抓虾切磋”武功。李小龙的前 臂力量非常强大,与人掰手腕从未输过,只有威廉姆斯是个例外,因为他太强壮了。 在《龙争虎斗》拍摄前后,块头与威廉姆斯不遑多让的“香港健美先生”杨斯与李小龙 掰手腕输了,而那时的李小龙体重和身体状态比拍摄《青蜂侠》时要差不少。
当时能在体育用品商店买到的训练器械很匮乏且昂贵,李小龙早期使用的器材 是严镜海所制造,但比较粗糙。在洛杉矶居住时期,李小龙:自己设计出草图,交由李 鸿新制作。尽管这名“巨匠”交出的作品已是精美之至,但李小龙同样要求尽善尽美, 一件器材需要不停修改,直到他满意为止。这些器材里,有许多是针对前臂练习而专 门制作的。比如,单头哑铃、卷腕器、握力器等,这些训练器材都可以随意增减重量。
因此,李小龙有着如此强壮的前臂,李鸿新制作的器材功不可没。
除了严镜海及李鸿新曾为李小龙制作过大量训练器材外,赫伯•杰克逊(李小龙 在洛
杉矶唐人街时期的私教弟子,李小龙的训练器械制造师之一)也曾为李小龙做过 一个手靶。他除了接受李小龙的私教外,还在李小龙家中做些家务,为李小龙维修那 些被用坏了的设备。李鸿新回忆,由于杂志报道及配图的错误,使得杰克逊莫名其妙 地成了李小龙所有训练器材的制造者。为此,在与李鸿新私下交谈时,杰克逊曾向李 鸿新郑重致歉。
3.5明星私教弟子
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67年,史蒂夫•麦昆才与搬至霍桑的李小龙见面。这位 在银幕上一向以饰演硬汉而闻名的大明星由于童年时家庭屡多变故而性格古怪,连 李小龙都一度觉得此人难以理解。不过很快,他们就因为性格相似而成了好朋友。
麦昆在李小龙眼里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训练很刻苦且全身心投入,没有一刻 停歇,直到精疲力竭为止,这点和李小龙很像。更有甚者,李小龙不得不坐上4小时 飞机,飞赴密西西比州,为正在拍摄电影《流氓好汉》的麦昆进行私人教学。李小龙就 喜欢这样的学生,两人之间的友谊甚至超越了师徒情谊。在训练后,两人会一起探讨 人生与哲学。1967年9月,麦昆得到了李小龙亲笔签名、盖章的振藩拳道1级证 书⑴。
在一次好莱坞聚会上,李小龙为维克•达蒙授武的一则传闻迅速在好莱坞内部 传播开来。李小龙的好友兼名人学生斯特林•斯利芬特(好莱坞著名奥斯卡金像奖 剧作家)回忆道:
……我所听到的故事,讲的是歌手维克•达蒙曾经邀请李小龙去拉斯维加斯。
当他的演出结束后,維克邀请李小龙来到了他的套房 当时,维克对李小龙直言不
讳地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许多武术的实用性被夸大了。他强调,一个优秀而
C1〕李小龙于1967年7月正式将自己的拳法称之为“截拳道”,并在几个月后拜访了一位语言学教授.得以 正确拼写截拳道的英文名称JEET KUNE DO,但是发给麦昆的证书,依然是“振藩拳道”(Bruce Lee’s Tao _of Chinese Gung Fu)。且武技系统中依然有不少咏春武技。
又强壮的街头格斗家.能够一直打败空手道家,尤其是亚洲人,因为亚洲人个子瘦小, 基本上很难和一个大个子的美国人在街头进行打斗……当时,维克聘请了两个大个 子的武装保镖,这是对武术家能力的一种蔑视。李小龙很快就对当时的情况做出了 判断,并且提出了一个能证明武术的有效性,同时又不伤害任何人的方法。
浏览1,1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