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掌叫顺步掌,也叫双捋掌、千斤坠地掌、下捋掌。其口 诀是:
六势顺步是双捋,千斤坠地变化多。
左换右兮右换左,日月并行走开合。
其动作名称(以左式为例)是:
1.扣右足左转 2.掰左足翻掌 3.进右足右穿掌
4.扣右足反刁 5.撤左足拉摔 6.上右足左转
7.右推磨走转
上述过渡动作,可以左右互换练习,惟方向相反。
在演练时要求转身、撤步下捋要协调一致。身手步要合一, 下捋要屈腿,折腰收臀。其余动作要求与第一掌有关部分相同。
- 老八掌第七掌下塌掌的别名、口诀、动作名称 是什么?有何要求?
老八掌第七掌下塌掌的别名,也叫插花掖肋掌、顺手掌。其 口诀是:
七势下塌变化精,插花掖肋腰内横。
左换右兮右换左,翻身倒步形如龙。
其动作名称(以左式为例)是:
1.扣右足左转 2.掰左足翻掌 3,进右步右穿
八卦:it答疑上述过渡动作,可以左右换势练习,惟方向相反。
在演练时,要求左掌旋转运动时掌心始终反朝上,掌心指向 圆心,两臂之左右展击要沉肩坠肘,两足掰扣旋转要沿圆圈进 行,不可出界。整个运动要身形一致、身随手动。
- 老八掌第八掌平穿掌的别名、口诀、动作名称 是什么?有何要求?
老八掌第八掌也叫四龙取水掌、双穿掌。其口诀是:
八势平穿是面迎,两手变化随步行。
左换右兮右换左,走如风兮站如钉。
其动作名称(以左式为例)是:
1.扣右足左转 2.掰左足翻掌 3.进步右平穿
4.进步左平穿 5.进步右平穿 6.进步反撩
- 进右步右穿 右推磨式走转
上述过渡动作,可以左右换鹑练习,惟方向相反。
在演练时的要求是三个平穿掌都是沿着圆圈进行,熟练后可 以不拘形式;穿掌、撩掌都要注意沉肩坠肘,手臂不可伸得太 直;整个动作要协调一致,发力要整。其余动作要求与第一掌有 关部位相同。
- 老八掌收势动作名称和要求是什么?
收势动作名称是:1.两手腹前交叉,2.复原变收势。
收势的要求是不能草率匆忙,要缓慢、松匀,要气沉丹田, 待心平气和后方可移动。
- 老八掌除第三掌背身掌外,其余七掌每一掌开 始为什么都用穿掌?
在八卦掌中,特别是在梁式八卦掌中,以单换掌(穿掌)最 为重要,它是老八掌的基础之势。八卦掌拳术中的诸多招法,都 从此招中化出。另外,单换掌(穿掌)简捷、凶猛,武术界有 “好汉怕三穿”之说,所以在八卦掌中单换掌(穿掌)占有特别 重要的地位。在老八掌中,重复练习穿掌,是为了强化、提高穿 掌的功夫。
- 练八卦掌走圈还要不要练站桩?
要。八卦的桩法和八卦掌的转圈一样,既是八卦掌入门筑基 的基本功夫,又是能使练功者“登堂入室”步入武术和气功的高 级境界的上乘功法。因此,练功者应自强不息、终生不辍地练 习,和八卦转圈交相练习,则可相得益彰。八卦转圈是练行桩、 动功,八卦站桩是练定桩、静功。动静结合,乃符阴阳之理,二 者不可偏废。
- 八卦掌的桩法有娜些?
由于师承不同,八卦掌各派系内部都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 桩法传承。我这里介绍的八卦掌的桩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 式八桩,也叫筑基八桩或养生八桩;第二部分是连环八桩也叫动 式八桩;第三部分是神形八桩,也叫散手八桩或御敌八桩。从桩 法的角度讲,这三部分既互相联系,又自成一体,可视为初级、
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 定式八桩包括娜些桩法?
定式八桩包括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 合、七星、八卦八种桩法。
- 修炼定式八桩有何要求和标准?
修炼定式八桩无论站哪一种桩法,都要求练功者周身放松, 排除杂念,息心静气,着意丹田,每日晨昏各认真练习一次。开 始先站一个桩式,适应合度以后,再站另一个桩式。每一个桩式 站的时间越长,其健身、长功的效果就越好。开始练习难度较 大,但适应合度以后也和八卦转圈一样,越练越爱练,越练越舒 服,越练越有趣味。如果每一个桩式能按要求站一个小时以上而 不汗不喘、泰然自若,并感周身舒适、内气充足、精神焕发,则 可视为功夫上身,趋向上乘。
- 修炼定式八桩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修炼定式八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迅速有效和最大限度地强 化提高周身各部,特别是下肢各部的关节、韧带、肌肉、血管、 骨膜等组织的承受力、柔韧性和灵敏度,可以充分疏通手足之三 阴三阳和任督二脉的经络;久练还可以使桩基稳定,如树生根, 不但可以提高技击抗暴的能力,而且可以通经、化淤、强筋壮 骨、疗除固疾,同时还可以滋阴壮阳、延缓衰老,有效地挖掘人 体内部潜能。
- 无极桩怎样练法?有何作用?
无极桩练法为,面南背北,或面东背西。两脚并拢,周身骨 节放松,端然恭立,目平视远方。想一下自己是充满宇宙的水, 然后把这种想法忘掉。心无所想,目无所视,耳无所听,身无所 依,无形无象,忘其有己,顺其自然。此式乃阴阳未判之式,三 才合一,浑然一体,呼吸天地,根扎八方,无所向意。
作用;此桩犹如涵养肥田,培休沃土,最具养生之功效。演 练拳术之开始、终了,即起式、收式循环往复,无论快慢皆须借 助此式。如此方合自然变化之理。久练此式,可培养出气吞山 河、势满环宇、神盖天地之气势。接手过招,或含光默默,或虎 视眈眈,其精气神都极具威慑之力,习者不可轻视。
- 太极桩怎样练法?有何作用?
太极桩练法为:此桩与无极桩身法要求相同,不同之处惟有 两手交叠轻轻覆盖于肚脐上,目视鼻端,意注丹田,别无所想, 排除一切私心杂念。
作用:此式意念专一,如种子入田。田宜肥沃,种宜优纯, 如此则素花硕果指日可待。此式亦如系猿之桩,可降服心猿意 马,令人心静神宁,汇聚元气,积储能量,通脉冲关,任他千变 万化,我有一定之规。无极桩乃诸家拳式形体变化的始终,太极 桩乃各门派演练意念变化的始终,均为健身技击之要式也。
- 两仪桩怎样练法?有何作用?
两仪桩练法为:大马步站立,两脚内侧相距约三脚,膝与胯 平,膝盖不超过脚尖。两臂向两侧平展,肩、肘、腕、指各部关 节前后极力拉开,肘尖有下垂之意。两手中指以意念想象向两侧 摩天,撑裆裹胯,畅胸实腹,舌抵上腭,头顶蓝天,势满环宇。 两目圆睁,向前方平视。
作用:此式如鹏之展翅,鹰之飞翔,两仪极展,分中寓合。 久练成金刚之体,两腿如钢柱,两臂如铁闩,气贯长虹,所向无 敌。昔日“少林七十二艺”之中的“石柱功”,也是此种练法。 它规定桩分三步,期限三载。第一步要求在平地大马步站练一 载;第二步要求在木桩上站练一载;第三步要求站桩时在腿上卧 放一块巨石,由轻到重直至数百斤,功成后人推马拉,稳如石 柱。站桩时如能两手系重物则更好。
- 三才桩怎样练法?有何作用?
三才桩练法为:先画一条直线,左脚跟和右脚尖前后踩于线 上,相距两脚半,前后斜平行站立。然后屈膝下蹲,体重后七前 三。右脚跟微离地面,松裆合胯,收腹空胸,头顶项竖。同时两 臂前伸,两掌直竖,虎口撑圆,右手食指回指眉梢,中指指天, 掌根以意念向前抵天,沉肩、坠肘、坐腕。肩催肘、肘催腕、腕 催指。臂手状如牛舌之上舔,如悬天之弯月。左臂虚腋如夹」 球,垂肘护心,食指虚接少海穴。两目圆净,顺虎口方向向前方 看,顺项提项,如鸡之争斗。左右势相同,惟方向相反。
作用:此式头应天、足应地、手应人“三才”相照,以身为 底边,构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三角形。此乃许多武术门派都极为 重视的桩法。如形意之三体式,太极拳之抱七星、八卦掌中老僧 托钵等等均与此式大同小异。此桩法站就后,攻守、进退可得机 得势、严谨有度。八卦掌有“好汉怕三穿”之说。董先师《云盘 转掌三十六歌》中有云:“掌使一面不为功,至于乃须两面通。 一横一直三角手,使人如在自怀中。” “步即转兮身亦随,后掌穿 出前掌回。去来来去无二劲,要如弩箭离弦飞。” “穿时直掌贴肘
行,后肩改做前肩成。莫要距离莫犹豫,脚入裆兮是准绳。”这 些口诀都是此桩法在应用上的要求。指指少海穴,乃攻防取胜之 要诀,进攻防守可顾打合一,出手不见手。少海穴亦是手少阴心 经脉气汇聚之处,是少阴之海,常指此处,可防治心痛、臂麻、 手颤、健忘、肋痛、颈痛、头痛、目眩等症。
浏览1,7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