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矛盾,混元一气,是指元气不散,要神气扭成一团,走 天涯是气势要大。练功与防治疾病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神念贯 注一点的疗法就是要求神意扭成一团的整体一致的贯注,不能散 乱,要意专神凝,要有顶天立地的气势,这样才能以较大的能量 催开关闭的穴位,打通闭塞的经络,激活微弱的缪脉。
- 看来要提高武术技击和武术健身的效果,还应 该了解一些针灸知识,没有针灸知识的人如何尽快掌握 治疗常见病的一些主要经穴呢?
针灸学知识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 知识,要想深入进去了解它、掌握它、应用它,不是短时间内能 办到的。但是为了在练功或平常生活中,能够应用若干基本的针 灸知识自我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还是不难做到的。我认为 应先背记周身四大总穴歌即:“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 寻列缺,百口合谷收。”这四句歌诀的意思是说:凡是肚子里的 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三里穴来治疗;凡是腰背部的疾病都可以
通过针灸委中穴来治疗;凡是头顶和脖项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 列缺穴来治疗;凡是面口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合谷穴来治疗。
背下这四个总穴歌后,再进一步背记《马丹阳十二穴》即: 三里内庭穴,曲尺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 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 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叫开彻,至 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其一,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 寒,肠鸣并泄泻,腿中膝肪酸,伤寒羸瘦损,气盅及诸般。年过 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地,/I分三壮安。
其二,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 声,耳鸣咽喉痛,数欠及牙痛,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 分,灸三壮)。
其三,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 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 风癣癞,针着即时痿(针五分,久三壮)。
其四,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痛并面肿,疟疾热还 寒,齿螭鼻Jffl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使安(灸三 壮)。
其五,委中取瞅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 梁,酸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针五 分,禁灸)。
其六,承山名鱼腹,牖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 难,脚气并膝肿,展转站痛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便安(针七 分,灸五壮)。
其七,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 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 疗腰痛,针下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八,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
心,举步行不得,动足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针五 分,灸三壮)。
其九,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 痹。腿胯连脱痛,转折重欷嗽,若人针灸后,倾刻病消除(针二 寸,灸五壮)。
其十,阳陵居膝下,外臆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 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 壮)。
其十一,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 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瘠面无容,毫针 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十二,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 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疾如拿(针三 分,灸五壮)。
掌握了四大总穴,马丹阳十二穴,一般的常见病就可以通过 穴位针灸、穴位按摩、穴位的神意贯注进行自我治疗。如再继续 深造,可进一步了解掌握周身经穴的有关知识。
- 道家的“六字秘诀”可以在八卦掌走圈时默念 吗?在养生和治病上有什么作用?
道字的“六字秘诀”就是咽、吹、嘘、呵、呼、嘻六个字, 默念这六个字,在养生和治病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
咽主肺,吹主肾,嘘主肝,呵主心,呼主脾,嘻主三焦。连 续默念这六个字,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防治五脏六腑的疾 患。也可根据所患疾病选念一个字或用五行生克之法、子午流注 之法配伍选念。念时出气,吸气时不念。出气要悠、缓、细、 匀,吸气要静、绵、深、长。念字时要默念不出声,念的次数不 限,念时行、坐、卧、站姿势不限。当然在练八卦掌走圈时,默
念六字秘诀也是可以的。在缓慢走转中,默念六字秘诀能很快入 静、放松、气沉丹田,可以进一步提高八卦转圈的养生治病功 效。
- 八卦掌在走转时怎样掌握呼吸,怎样呼吸有利 于治病健身?
八卦掌在走圈时先不考虑呼吸,呼吸与走圈要自然配合。练 走圈规范以后,慢慢练习八卦掌的特定呼吸法,即董先师在歌诀 中说的“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拨巅顶贯精神”的腹式呼吸,即出 气时要将气息慢慢地细细沿任脉送入丹田,吸气时要用力提肛收 缩谷道,使气息沿督脉上行至头顶,往复循环,不粗,不滞、不 断、不憋、自自然然。使横膈膜一舒一张,五脏六腑随之缱绻伸 缩,气血随之荡漾,再配合走转时的拧腰坐胯,全身内外、脏 腑、经络都可得到极大幅度的拧旋、挤压、舒缩、揉摩的良性剌 激。对活血化淤、强健脏腑、改善功能、消除痼疾、健身防病有 极好功效。神意在运动中贯注呼吸,使呼吸与运动自然配合是一 种高级功法,不要过早急于追求,更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求自然,才能有益无害,否则欲速则不达。过早地追求呼吸与走 转运动的配合或刻意地追求呼吸与运动节律的配合则有害无益, 望习者注意。
后 记
本书原名《八卦掌问答》,后经出版社要求更名为《八卦掌 答疑》。
我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八卦掌爱好者的需要,近 年来常接到几家武术杂志社转来的读者来信、八卦掌爱好者直接 的来信、来电,还经常有一些同道来访、探询、研究有关八卦掌 的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我直接用书信、电话进行了答复,有的当 面进行了答复,有的用文字形式在《中华武术》名家信箱、《精 武)《武魂》《武林》进行了答复。原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我的 《八卦三合功》一书的责任编辑李建章先生建议我写一本《八卦 掌问答》,从此我萌生了撰写此书的念头,此想法一提出来就得 到了本书责任编辑也是我《八卦掌精要》等书的责任编辑洪宛平 女士的支持。我于2001年开始整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类、 编排、写作、修改、打印,在工作、教拳和较多的社会活动之 余,常常是节假日不休息,平时早起晚睡,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 了初稿。
此书在成书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很多同志的关爱、支持和帮 助。原中国武协主席徐才先生,原北京市武协主席刘哲先生,著 名武术家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教授韩建忠先生,八卦掌名家王玉松 先生,心意六合掌名家李如波先生,分别为本书写了序言;著名 书法家李燕刚先生为本书题了词;刘宣师兄亲自到北京图书馆帮 助查找资料;我原工作单位北京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工作人员 陶杰、关国华、穆力强、刘国民等同志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帮助我
八卦掌答凝打字复印,此书还得到了《中华武术》《武林》《精武》《武魂》 等武术杂志的支持,他们先后有选择地刊登了本书的部分内容。 在此借本书出版之机,向上述所有关爱、支持、帮助此书的领 导、同事、朋友、师兄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我公司党办、 行政办、工会及总公司的其他领导对我的写作也都给了很大鼓励 和支持,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2004.10.9
浏览7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