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了更 高的境界,其中的“蔽目黏手”、“寸拳”、“勾漏手”、“李三脚”更是他的 绝招。
在李小龙的训练教程中,“蔽目搏斗”可算是一种以感觉运动来作 为搏击考验的。在1964年的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曾应邀 表演了 “蔽目黏手”这一绝技,只见李小龙运用潜■意识一次又一次地躲 过了对方的重击,并适时发起反击,且连连击中了对手。使在场的观 众瞠目结舌,他们仿佛以为李小龙手上身上都长满了眼睛。表演完 毕,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李小龙的“寸拳”也很出名。有一回,他应邀到加拿大功夫协会做 表演,只见他对准拳击计量器猛然用力击去,计量器上的指针立即指 向350磅。当时全场的观众都惊呼起来:“世界纪录!”因为李小龙以 140余磅的体重,能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发出如此沉重的拳力,实为罕 见。寸拳的发劲方法,是在短到数寸甚至一寸的距离上爆发出劲道。
所谓“勾漏手”,即截拳道勾手与漏手的总称。也就是拳手在实战 中即封即打、即打即收、连消带打之意。此技法尤其是在反击方面,能 够更快、更简练、更安全、更有效、更直接地阻止对手的攻击,以充分发 挥出手上的防守与反击的效果:,
李小龙在他的搏击生涯中,练就了他那最具特色而又为人所普遍 称道的功夫绝技是“李三脚”,所谓“李三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连 环三脚攻击法”。李小龙在实战中运用这种技法时,完全没有固定的 招势打法,而是全凭随机而发。据李小龙说,运用腿法时如果再加上 拳势的配合,则常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击倒3当对手一旦中招 后,我方应立刻把握时机,即待其惊魂未定之时,便飞出连环数脚将其 摧倒在地。攻其以措手不及,使其没有一丝喘息或反击之机。此时, 由于对手已身中数脚,故体力差者,绝无反击能力。
李小龙的野蛮私人训练计划
李小龙经过钻研大量资料和信息,汇编了一套适合自己并能最大 限度地发展力量,又相对不增长体重的训练计划。它包括每周3次的 训练内容,恢复手段和营养等,尤其是把素质练习和武功练习有机地 结合起来,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结果证 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惊人的。李小龙的训练模式包括人体素质所需用 的三个核心原则——发展柔韧素质的伸展拉长练习,发展力量素质的 负重器械练习,以及发展循环/呼吸系统的有氧训练。他的训练计划 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李小龙对力量的练习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除每周3次力量 训练外,还在武功练习中渗入很多相似的练习。比如在武功练习时常 手持哑铃进行拳击练习,每次练习12组,每组100次,双手各持1、2、 3、4、5、6、7和10磅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 量,进行6组拳击模仿。
还不仅仅是这些,李小龙在力量训练日和未负重练功以外的时间 里,就会用哑铃“发泄”多余能量。当电视里有拳击赛时,他经常是边 看边持铃“模仿”,即使是在看书时,也是一只手拿着书而另一只手做 着哑铃练习。
李小龙尤其注重前臂训练,以增强他的握力和击拳力量。他的妻 子琳达说他对前臂练习几乎到了 “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采用任何一 种新的前臂练习方法,他一定要想办法得到它,他甚至让他的一位在 旧金山的老朋友李鸿新(英文名George Lee,乔治•李)给他制造几种 握力练习器。李鸿新说:“小龙经常把设计草图给我,然后让我按照要 求和规格去完成,当然了,我也不傻。”他笑笑后接着说,“我知道小龙 设计的这些器械对练习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给他寄一个的同 时也留一个在家自己练”。
鲍勃•沃尔(Bob Wall)是李小龙的另一位朋友,他还在李小 龙主演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3部影片中扮 演过角色。他说李小龙力大无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占有很突出 的位置。“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 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真是太可 怕了。”
奥林匹亚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这样评价李小龙:“他浑身每块 肌肉是如此结实,击出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 人。”李小龙的拳头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一 拳击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1965年,李小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系列电视剧《青蜂侠》中 扮演二号男主角加藤时,与“青蜂侠”的扮演者、好莱坞影视明星范• 威廉姆斯(Van Williams)成了好朋友。两人都拥有粗壮的前臂,但取 得的方式不同,李是通过练功有目的的训练获得,而后者则通过多年 “骑野牛”的竞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练就。这位身高1. 86米(6英尺1 英寸)、体重95公斤(210磅)的大汉是当时唯一能和李小龙“掰手腕” 较量的人,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他(李)真是不可 思议,我们之间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我超过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 臂是我所见同等体重的人中最粗壮的。"
李小龙在“掰手腕”比赛中总是获胜。据赫伯•杰克森回忆说,李 小龙曾开玩笑说,准备当“此项目的世界冠军”。李的另一位好朋友木 村武之说,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觉就像抓住了 “一根结实的棒球 棒”。李小龙每天坚持练习前臂,他认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须每 天给予它们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够强壮。
范•威廉姆斯回忆说:“布鲁斯那时总是开车带上琳达和布兰顿 (李国豪)到我家来度周末,即使来我这里他也不忘练习,总是随身带 着练习用的小玩意。他从不沾烟酒,是名真正洁身自好很不错的人。 当我在他死前约一个月看到他们时,他看上去真是棒极了,他的身体 就像岩石一样坚硬。”他说:“布鲁斯很尊重我,只要我们在一起,气氛 就会马上活跃起来,他还经常开玩笑,有一次他将一张粘贴物粘在我 车子后窗上,上面写着’《青蜂侠》保护此车'。”当电视连续剧《青蜂
-—-第2章 功夫之谜 侠》播出后,李小龙名声大震,他训练更加刻苦,并修改了计划的部分 内容,增加了器械重量,减少了次数,并在每项练习中相应增加两组 练习。
腹肌训练
在李小龙身体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结实,线条最清晰。《黑带》 杂志社经理三户上原(Meto Uyehara)回忆说,李小龙特别注意腹肌力 量训练,他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腹肌,那么干一切事情都“没门儿”。 琳达说,李练习腹肌简直到了 “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罗马练习 椅、悬垂举腿、倒挂起身……查克•罗礼士说,有一次到李家时,看见 他把独子李国豪放在腿上练习举腿,同时双手持哑铃扩胸。赫伯•杰 克森说,李还告诉过他正确的倒挂起身方法不仅要向上“蜷缩”,而且 在到达上边时身体扭转,使深层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另外, 李小龙还自己创造了一种难度很大的腹肌练习法,他称其为“升旗”。 当他躺在长凳上时,双手握住头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撑凳面,腰腹和下 肢笔直悬空,即使这样,他还能做举腿练习。影片《龙争虎斗》的演员 杨斯回忆说,在影片拍摄期间,他曾目睹了布鲁斯的这一“升旗”绝活, 真是惊呆了。他说李居然能把身体和下肢笔直悬在半空而且还能举 腿,真是不可思议!他说一个世界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能 人了。
浏览5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