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裹推式:两臂前伸成环抱状,位置高不过眉,掌心向外,指尖斜向 内上方,两手食指之力欲搭成十字,两手距离约七八寸,手指分开自然微 屈,两腕向外拧向里裹,两肘向外撕,两掌向外推又向上托,其余要求同第 一式。

撑扶式:两手抬起,掌心向下,指尖向内,手指分开自然微屈,高度 约与肩齐,两肘向外撑,两手意如扶在物体之上,其余要求同一式。

按球式:臂向前伸,手指分开自然微屈,指尖向前,手的高度在乳下 脐上约与中疑相平,掌心向下,两手如按水中浮球,其余要求同一式。

坐式

坐式虽然姿势繁多,但手部、臀部的姿势和站式的变化相同。下肢的变 化可分为三种:

坐于适当高度的椅上或床上,两腿分开比肩略宽,两脚平均着地,此 种姿势对脚腿部的要求与站式相同。

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脚跟着地,脚尖向上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 吸。

两腿悬空,脚尖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

这三种姿势对上半身的要求均与站式相同,两手的姿势可按照站式的姿 势加以变化。只是叉腰式应改为双手放在大腿根部,两肘撑开。另外,凡坐 式除病情严重不能直坐者外,背后均不可靠在椅背上。

卧式

卧式可分为仰卧和侧卧两种:

仰卧式:仰卧后全身放松,意如在水上仰游。两肘着床,两臂抬起成 抱球状.两膝弯曲,足跟着床,足尖回勾,足心内吸。

侧卧式:以左半侧着床为例,左手放手枕上,手心扶头,右手放于右 腿之上,或用右手轻轻按在床上亦可,使胸部空起。左腿伸出,右腿蜷起放 于右腿之上如向右侧卧可以类推。均意如卧于水中侧游,遍体舒适轻灵

半伏式

两腿平行或一前一后均可,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放松,用脚 尖着地。两腿可交替练习。双手伏在案上,使胸部扩大松开,头略向上扬。 有气喘病不能练站式时,练此式最为适宜。

行走式

在行走时平心静气,头部颈部胸腹部的要求均与站式相同,殿部亦应稍 向下坐,惟站式要求小腹收圆,行走式则要求小腹长圆。两肘上提手向后 勾,如挎篮状,或用提按式亦可。意想小腹催步前行,如在泥水中行走。此 功在初练时须缓步前行使意念不断,练习一个阶段后,即可用正常行路速度 前行,久久练习能使步履轻捷、疾如奔马。

(一)技击桩的基本姿势

练习技击桩最好在练健身桩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开始,技击桩有很多要 求和健身桩相同,不再重复。技击桩为了求得各种力而有不同姿势,所以姿 势也可以有多种变化、但练习技击桩同样不宜求多。少则功力易深,有的拳 师只练一二种桩式,由于功力深厚即成名家。否则贪多务广.浅尝辄止,反 而效果不大。为此,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几种主要桩式。已经足够一般习拳者 选练。

1 .矛盾桩:站好后平心静气,左脚伸出成稍息状,右足足跟稍向外扭, 成丁八字步(以下谈到丁八字步均是此种姿势)。大趾向内抿,其余四趾向 外抿,脚脖子向里拧,膝盖向外拧、向上提、向前指,大腿根微向里拧(练 习健身桩者如求深造亦应有这些要求)。左臂伸出抬起略成半圆形,左手五 指分开,掌心向后,高度约与眉齐。右手五指向前,对前手手腕,扭项面对 前手手腕,两眼向前波视(波视即目光斜向远上方),但神光内敛,意如将 光线收回,并不注视任何目标(凡站技击桩均不可闭目,以下站桩式同)。 两腿前虚后实,用力约为前三后七,前手如盾,后手如矛,故称为矛盾桩。 前手要拧裹提拔,意如欲将大树拧倒裹起来,后手如矛,有无坚不摧之意。 此为左式,右式右手和右脚在前,姿势可以类推。

托宝贝:此桩亦以左式为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成丁八步。 对脚、腿部的要求与矛盾桩相同,两眼向前方波视,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两手前后相差一手,左右距离约七八寸。前手高度与肩齐,后手略低于前 手。五指分开自然微曲,两手手心均向内微向上托,手指向前斜向下插,大 指根节及腕部向上挑。此桩的姿势,有似两手托一婴儿之状,故名托宝贝。 意如托婴儿既不敢用力,又不敢松手,但又有将婴儿扔出又吸回之意。又劲 如拧绳,前手如有一能松紧的绳向前拉,又有一绳将手套在颈上,两手之间 又有一绳,前手与腿又有一绳,意如拧绳时,一松则全身皆松,一紧则全身俱紧。

鸟难飞: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站成了丁八步。姿势略同于托宝贝,惟 两手成半握拳状,拇指、食指略似环形,有如虚拢鸟颈,掌虚握如虚拢鸟 身,既不能握紧以防将鸟握死,又不松开,以防鸟飞走。同时意念中鸟不断 挣扎欲从掌内飞出,因此形和意都必须一紧一松。此桩因形象防鸟飞出,故 名之鸟难飞。此系比较高级的桩法,初学者不可练习。

抓球桩:站成丁八步,两眼向前波视。两手相对举起略高于肩,两 肘下垂,两腕亦向下屈,指尖向内向下,手指微屈,如提两大铁球。

伏虎桩:站成扩大的丁八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功力把步迈出最大 限度后,再把前脚向前挪一只脚的位置。臀部下蹲,上身挺直略向前倾,目光远视,光线内敛,两手前伸,肘向外撑,两手一前一后距离约一手,后手 略低于前手,掌心向内相对,指尖向下,手指微屈,如掐虎颈。此桩与下面 的降龙桩均为大步桩,增大体力较快,但练习时消耗体力较大,体质强壮练 技击桩有一定基础者方可练习。

降龙桩:尽量把步放大,后腿微屈,成为弓蹬步(即前腿弓,后腿 蹬)。颈项向后扭,目光向后看。前手横掌向前推,掌心向外,后手略低于前手,手向后推,手指微屈。要有胜过毒龙狠毒之意,才能制服毒龙。

子午桩:一腿立于地上,微屈,另一腿放在一米左右或略高一点的 台上(或桌上亦可),脚横放在台上,足尖回勾。如右脚抬起时右手亦随之 过顶,左手齐胸,两手手指微屈,向前指,腕屈臂屈,手指向前指时亦微向 下。除此桩一脚着地以外,练习矛盾桩、托宝贝桩在有相当功力以后,前脚 在保持原来形状下,亦可微离地。但离地后仍如着地一样,又提又踩,足腕又拧。

三、试力

先师王,斋先生在谈到试力时曾经说过:“蓄力由试验得知,由知而知 而所以用。”因此学习技击者除了在站桩上下功夫以外,必须同时练习试力. 就是专练健身桩的也必须同时兼练试力,才能达到动静相兼,效果才能显著。

试力时要外动内静,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以舒 适得力为原则,同时又要精神贯注,意不断而力亦不断。先师王茅斋先生谈 过:要想增长力量,确不可用力,一用力反没有增长力量的希望,用力则气 滞,气滞测意停,意停则神断,全身皆非矣。王师谈试力时又讲过:在无力 中求有力,在微动中求速动,一用力心身便紧,并有阻塞之弊。这种力是精 神的,是意念的,有形便破体,无形能聚神。王师又说过:习时须身体均 整,筋肉空灵,然骨骼毛发都要支撑,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 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习 时须体会空气阻力何似?我即用与阻力相等之力量与之应合,所用之力自无 过与不及。初试以手行之,逐渐以全身行之,能逐渐认识各种力,持之以 恒,有不可思议之妙,而各项力量也不难入手而得。这些都是练习试力的基 本原则。

试力虽然初试时以手行之,但决不是局部的动作,而是一动无处不动。 所谓上动下身随,下动上身领,上下动中间攻,中间动上下合,内外相连前 后左右均有相应之动。试力虽然切忌用拙力,但是形松意紧,肌肉含力,骨 中藏棱,决不可松懈从事。

广义言之,各种动功都是试力,现在简单介绍以下几项动作:

站成了八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此为左式,右式可类推.膝微曲,肩胯要松,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双手距离约七八寸,前后距离约一手左 右,用身体推手前行,臂需保持弯曲,不能伸直,推时掌心向下,手指向前 指,如水中浮球。向前推的程度,以勿使身体失平衡为标准,膝盖不能超过 前足尖,随即变为两掌相对,用身将双手拉回,身体向后的程度,也以不失 中为标准(勿失中和均),再随即把双手掌心向下,向外推。如此反复练习, 左式和右式可交替练习。试力的要领是:以身体带动双手,不是手和臂的局 部动作。王先生常谈:“用手耍身子,不是用身子要手。”就是这个道理。手 不空出,意不空回,练时要使神意不断,向前推和向后拉,均不用拙力,推 时如按着水中浮球向外推出,向回拉时如抱着浮球拉回。练到一定程度后, 意念中的水中浮球要变为泥木球,以后并逐渐变为铁球。但仍不用拙力,手 往回来力向前指,手向前推力向后收,双肘横撑,手上要有拧裹撑拔提插顿 挫之力。王师常谈“双手要如钩挫刀叉”,就需要在试力中求得。

浏览61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