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庆(1896〜1986),字凯元,河北省雄县人,自幼酷爱武术,并 跟堂叔父陈子正习武。1921年,陈国庆二十五岁,便追随陈子正赴上海 精武体育会任教,主教翻子拳及鹰爪拳术。1937年,陈国庆回雄县探 家,当时家乡已被日军占领,再想回汉口已经很困难了,便在家中授徒。 解放后,国庆已年逾五十,“他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为宗 旨,想为家乡人民献一份力,便在村里组织了 “精武体育会”,老少都可 习武,以图强身健体。每逢节日“精武会”为乡亲们表演,也常到各村 及县城演练,深受大家的欢迎。

鹰爪翻子拳论不仅丰富,而且实用性很强,有沉静论、自然论、内 功论、交手论等等,拳论多数收录于第三代传人陈正跃(耀)的《鹰爪 拳》著作中,其中沉静论云:

拳术门类虽繁,欲精其术,皆要以沉静为主。能沉静则外 欲不扰其心,聚精会神,穷其蕴,探其奥,久之虽不觉而却得 心应手矣。

大凡拳术名家,多出于僧道。夫僧道究有何长?其能致精 极妙,无非寡私欲,能沉静耳。沉则气不污嚣,静则心不燥妄, 心气合一,则手眼身法步,心神意会,乃能联成一致。吾辈青 年,尚能练拳而入以沉静,又岂让僧道独步哉!

况拳术手法,习之愈高明者,其变化必愈神速,习之愈轻 浮者,愈难得其神髓。拳术家有言曰:“练武本粗事,然非精细 者不能极其粗,练拳主动,然非沉静者不能用其功诚哉,其 经验之谈也。

予常见世之练拳者,工夫极大,终无神化之技,彼嚣然自 以为功力俱到,而不知灵矫之终无所得也。拳术之有形者,可 以口传,可由工夫而得,无形者,非第口不能谈,即脑筋亦难 揣想,若非苦心研究,详加推敲,涤虑洗心,沉寂觉悟,断难 索其奥妙也。故练拳第一要义,即为沉静。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展全国武术整理挖掘活动。1982年由北京体 育学院研究生,天津体育学院专家,及河北省武协主席南朴、河北大学 教授武淑青组成的保定北调研组来到雄县,并与门派后人陈国庆、刘书 云、姚建华、陈国英等就有关鹰爪翻子拳的定位问题交换了意见。后经 充分研究讨论,把翻子门鹰爪派正式命名为鹰爪翻子拳。

第六节戳脚的生产与系谱

关于戳脚的历史源流,武林中有“创于宋,成于明,盛行于清”的 说法。在宋代,自宋太祖创编32路长拳后,各种武术套路及门派逐渐兴 起,其十大门派中的“枝”指的就是戳脚,相传为宋代道士邓良所创。 又据《辞海》有:“戳脚,亦称'水浒门',武术拳种。盛于明清,流行 于我国北方,以腿功见长,并强调手脚并用……”①戳脚“盛于明清”, 则必创于明代以前。元代时,蒙古人怕汉人造反,严禁民间习武。综合 看来,戳脚创于宋代是可信的。

明代解除禁武,戳脚又有了大的发展,有关戳脚的内容,在明初的 《水浒传》中已有记载。《水浒传》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中, 描述了鲁智深"一脚点翻"邓龙的情节;第二十九回“武松醉打蒋门神" 中,又详细地描写了武松使用“玉环步鸳鸯脚”的招法醉打蒋门神的精 彩场面。鲁智深用的“点腿”就是戳脚中最基本的腿法,而今之“玉环 步鸳鸯脚”与书中描写的,在动作名称、实用技法上完全一致。《辞海》 中称戳脚为“水浒门”,是因《水浒传》中众好汉精通戳脚的缘故。由此 可见,明代时戳脚已正式形成,并已有了相当广泛的影响,才被写入文 学作品中。

经宋至明,由明到清,戳脚历经数百年的传播、发展、完善,到19 世纪30年代正式形成。清嘉庆八年(1803),林清、李文成利用天理教 组织河北、山东农民起义,被清廷镇压后,其领袖之一的冯克善和其部 将杨景、唐有义隐居于河北饶阳一带。冯克善在此地区化名赵灿章,人 称赵老灿。三人先后在饶阳县、深县、蠡县一带传授武艺二十多年。他 们经过长期的授拳实践,在原来的八趟金刚架、金刚捶、九枝子等传统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本,第1525页。 初级套路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提高,创编出被后人誉为“北腿之杰”的 戳腿。并逐渐完善为文九、武九共十八趟基本套路,以及甲子捶、三拦 手、小力士拳和燕子拳等拳械套路。

道光元年(1821),饶阳人段老绪将冯克善等三人介绍给蠡县赵段庄 刘观澜之父,刘为教子学艺将冯等三人收留家中,专事教习武术十余年。 三人武艺尽授于刘观澜(号老观)及其兄刘攀贵(号老攀)、弟刘桂馨 (又名俊杰,号老俊)等人。当时冯克善所创戳脚已形成一个较大拳系, 称为戳脚门。

戳脚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还吸取了龙、虎、猴、鸡、熊、 燕、蛇、豹、鹰、鸥、驼等十三种动物的形象,例如将“青龙出水”、 “猛虎回头”、“野马奔槽”、“金鸡抖翎”、“雄鹰展翅”等动作充实到套路 中去。技法全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戳脚本身对技术要求比较全面, 要求手、腿、身、气诸法在行拳中紧密配合,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劲 道中讲究刚里含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虽拳势刚猛,却常寓刚劲猛 力于松柔之中,节奏明快。二是技击方法多变,手防上、脚打下,前手 攻击、后手护助,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攻防之道还表现为虚中藏实、 实中藏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进攻时攻上先晃下、攻左先晃右,指 上打下,声东击西,有时“似惊而实取”,有时“似取而实惊”,要求做 到“隐形不露、变化无形”。

戳脚传入蠡县后,经二代传人刘观澜兄弟三人及魏昌义(齐庄人)、 魏老方(南刘市人)、高擎天(张村人)等,分别传于第三代传人刘振国 (刘桂馨之子)、刘振江(刘村人)、赵振基(南刘市人)、冉振山(刘铭 庄人)、王占螯(绪口人)、魏占魁(齐庄人)、王老仓(朱家佐人)等。 第四代传人为刘景山(又名刘灶堂,刘振国之子)、王云鹏(大百尺人)、 吴斌楼等。第五代传人河北蠡县刘景山汇总了前人练习武术的心得体会 和经验总结,并整理出一些有关戳脚的拳论,如演拳之法、脚论、腿有 八法、三尖比论、弊四稍说、交手要决说、十二必要等,如脚论云:

脚者,身体之基也。脚站稳则身稳。《截脚拳论》中"浑身 力整说”言:眼有鉴查之精,手有搏转之能,脚有行进之功。 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 进,身伏之;脚踢,手领之。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 脚踢八方。脚出时身先晃动,视其敌人之眼目,手以领,脚疾 发出。谱云:“足踢敌人莫容情,全凭手领门路清;手不虚发不 空回,飞脚点于肋,百发百胜”。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 更当疾于手疾也。

第七节燕青拳的生产与系谱

燕青拳又称秘宗拳、颜青拳、弥祖拳、迷踪拳、迷踪艺。燕青拳传 为《水浒传》中燕青所传;又云燕青为官府所缉之人,故隐姓埋名,称 其术为秘宗;又称燕青被人捉拿途中,在雪地行走,巧施步法,得以逃 脱,故又名迷踪。以上诸说,假托小说人物,不足凭信。据拳谱载,由 嵩山少林和尚紧那罗所创,称弥祖拳,引法号严青,又叫颜青拳,但此 说亦难凭信。又云秘宗乃佛门术语,故称秘宗拳。

燕青拳具有内家拳内避,练精化气,弧形走转之势,又兼有外家拳 的开张,劈打,舒展之态,更以其动作变化丰富而体态灵动,受到广大 爱好者的喜爱。河北一带流传的燕青拳,主要是山东人孙通隐居河北沧 县时所传授的。

孙通之徒分五支传艺。沧州孙庄子陈善、天津静海孙家园吕铜锤、 沧县科牛庄余式、东光安乐屯霍恩第之师和沧县李龙屯庙智远和尚各为 一支。

陈善一支传人最多,功深名震者深广。陈善刀技称绝,时称“赛胜 英”,又精擒拿点穴之术。陈传其子陈光治,授徒赵明茂、李实、于同 波、吕占鳌、于五等,至今已传八世。

吕铜锤一支,传于青县和沧县东北部,门徒以周义和周六名气较大。 周六去北京谋生,周义分别传青县赵六和沧县韩七。赵六传黄德贵,韩 七传李奎、周达,黄传杨锦榜、黄凤山,李、周二人传刘闰湘、左清河, 黄凤山传王歧,刘闰湘传刘滋茂,左清河传董西元。

科牛庄余式一支,传于沧县高家口(今属河北黄骅)刘吉发,刘传 本村高锡林,高传高德怀,德怀传高玉庭,玉庭传高思武、高思义。

沧县李龙屯志远和尚一支,志远传蒋炳,蒋传官长元、官长和,长 合传北阁赵炳岩等,赵传自来屯李恩慧诸人。

霍氏一支,自东光移居静海(今天津市)小南河村。霍恩第传子霍 元卿、霍元甲、霍元栋。霍元甲门徒广多,改称迷踪艺。霍元甲之子东 阁去东南亚传艺。

燕青套路主要有秘踪母拳、练手拳、大小五虎拳、秘踪长拳、燕青 拳、燕青架、燕青翻子拳等,器械有燕青刀、燕青拐、二郎棍。

燕青拳在技击方面十分重视顺势借力,出手连三招,其歌诀中有: “见刚而回手,回手入偷手,偷手而采手,采手入搂手。”

河北一带,燕青拳又与翻子拳相结合,形成了 “燕青翻子拳”。

第八节梅花拳的生产与系谱

梅花拳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 帝爱国运动,就是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赵三多为首发起的。1902年,以 广宗景廷宾等人组织发起的抗捐赔款斗争,由于赵三多率领义和拳拳众 的参加,梅花拳拳众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梅花拳以邢台的平乡、广宗为 中心,覆盖全国。在邢台境内,威县、沙河的梅花拳也广为普及。

梅花拳器械姿势图

梅花拳第一辈收元老祖显然是一个虚拟的、表示崇敬的名号,有具 体人名所指的是第二辈张山。张山,字登,又被呼作小张山、张三省、 张真人、张仙人,江苏铜山路家团人(一说是铜山县小尖山张毛坊人)。 据梅花拳《根源经》记载,张山于明万历戌子年(1588)学到了梅花拳, 到崇祯葵未年(1643)归位,以传授“文武大法”为立拳之根本,倡导 “武教天元”,终于成为梅花拳派承前启后的开创性人物。后世的梅拳大 师也都秉承他的做法,“以道开路,以武诱人,又以文治武”。

第三代邹宏义(1617〜1693),原名邹诅亮,字魁阳。其曾祖父名邹 养浩,字完宇,名登,初任徐州府教谕,后任山东常清县令,又任山东 兖州府同知,坐升兖州府太守。据《邹氏家谱•序》记载,邹宏义祖籍 直隶顺德府平邑马庄桥,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市平乡县后马庄村。邹宏义 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文练武。开始曾拜过几位武师,与家传武略结合 演练。约在崇祯末年,邹宏义遇到张山,并拜师。邹宏义授拳最活跃的 时期,也正是明末清初王常月的全真教龙门派的中兴时期。在其子邹文 聚的帮助下,仿照道教仪式,整理出了拳谱《通天卷》、《万法归宗》和 一份完整的门派戒律、打黄醮祭祷仪式谱一一《五虎纲要》,俗称“三百 六十处”。

邹宏义到河南开州(今濮阳)传拳教徒。收蔡光瑞、王西正、孟有 德等名徒,这便是梅花拳第四代传人的代表人物。王西正、孟有德传艺 何方尚无从考证。

蔡光瑞,字兴道,河南开州蔡吉屯人,他出师后,北上传艺,同时 也有为邹宏义寻根问祖之意。在北上过程中,收河南内黄县八里庄杨炳 为徒(五代)。北上途中救一孩童,遂收为徒孙。他就是梅花拳第六代拳 师之一的河北平乡人李进德。李进德练成后回到平乡。清康熙辛巳年 (1701)至乙酉年(1705),河北梅花拳众弟子公推第六代传人,平乡县 停西口李进德、东田庄徐进德和南和县郑庄郑玉德亲赴徐州,请师祖邹 宏义。邹宏义别亲离子,随三位重徒孙回到了祖籍平乡县马庄桥,这就 是梅拳史上著名的“三德请师邹宏义回到祖籍后,在邢台、邯郸广开 拳堂,使梅花拳在河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梅花拳的第七代传人主要是河北平乡人徐进德的徒弟、平乡杜科村 李九周和李进德的徒弟、平乡南关孟礼公。

梅花拳第八代传人张从富,平乡县八辛庄人。他潜心研究,苦练功 力,创出了梅花拳小架,为梅花拳的创新与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梅花 拳发展到他这一辈,拳术更加精炼、灵活。他对文场采取了宽松、实用 的态度,使文场、武场进一步贯通,梅花拳由此分为“大架”、“小架” 两派。大架供奉邹宏义为师祖,小架供奉张从富为师祖①。

梅花拳第五代传人杨炳在其《习武序》一书中收录有浑元论、聚气 论、中气论、论头、论手等,如论拳:

拳者屈卷而不伸,握固其指团聚其气也。其攥法以大指尖 掐对食指第二节横纹,四指卷紧握固,一齐著力,务使分之不 开、击之不散方为合窍。此乃土贯四德五行团聚之法也。其用

①相关资料由邢台武术协会整理.河北省武术协会提供。

法也有四正四隅合之中宫九法,其气亦满扑,落点有一定之处,

随势体验,不可混施。如平阴拳下栽者,中指二节领气,平阳 拳上冲者,中指根节领气,侧拳上挑者,大指二节领气,侧拳 下劈者小指根节领气,不拘侧平,直撞击者,小指根节二节中 间平面领气。明乎此,余可类推矣。

现在,习练梅花拳的人遍及全国,人数以百万计。已知最高辈份12 辈传人尚有不少健在者,而这些高辈份传人大多在邢台市,尤以平乡县 后马庄村为多。

第九节祁家通背拳的生产与系谱

祁家通背拳形成于清代嘉庆末年,创始人是河北冀梁城大郭村人祁 信。祁家通背拳以108单操手为根源,由三十六手筑基和七十二散传组 成。三十六手筑基以单操散手为主并结合其用法,注意势、法、理攻劲 及心意的培养;刚柔相济,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松紧有度, 内外双修,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养身性;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祛病延年。 祁家通背拳在高碑店流传下来的有通背长拳和器械。通背长拳包括散手 和套路.套路以五郎拳、老架、拆拳、一拆、二拆、三拆等为主;器械 以十二杆、枪、棍、刀、剑等为主,另有器械对练。

祁家祖居河北冀梁城西南三十里大郭村。清嘉庆年间,祁老威、祁 老清兄弟二人好武成癖,遍访周围名师,艺业广杂,后以心机六合拳、 六合大枪为主。艺成后二人分开行走江湖,寻师访友,以增阅历和技艺。 在山东罗家集,祁老威巧遇罗家枪传人罗师傅(名字无记载,但知住在 淄川蕃阳集),两人相遇情投意合,随后拜为把兄弟。日久,罗师傅见祁 老威为人仗义,根基雄厚,便欣然将罗家枪传之。此枪法乃当世著名的 枪法之一,名为“断门枪”,原名“五劲枪",即五种劲法;又名“五户 枪”,即五家枪法,包括三国赵子龙的“力断”、后汉姜伯约的“锁口 断”、隋唐尚大夫的“摩旗断”、前唐罗家的“奸断”、宋代杨家的“梨花 断”。

祁老威回乡后不久,在新桥镇盐店矩家护院。在此期间,将此枪法 传侄子祁信。祁信在祁老威处学得十二枪后,迁往固安宫村西北小太平 庄居住。祁信将罗家枪和杨家梨花枪、六合大枪共冶为一炉,始有“祁 家大枪”,实乃罗、杨两家枪法之精华。枪法虚实结合,奇正相生,进锐 退速,势险节短,静似山岳,动如雷霆,圆神不滞,神化无穷。

祁信操练时,常用一丈一尺五寸的大杆,而不按枪头,故称“祁家 十二杆”、“杆子祁”。其中有十二趟操法、十种主要断法、三十六个散 点。祁家家藏道光二年所属枪谱,秘不传人,非入室弟子不得建业。

道光年间,祁信出门,住在固安县贾家店,店主贾兴喜武好友,与 祁信结为好友。此时,贾家与附近一个叫黑马的人为争夺一个渡口大打 出手,祁信手拿长杆前去助阵,不想,长杆被黑马用双镰削断。祁信万 般羞愧,便找到叔叔祁老威二次学艺。艺成后,重返贾家店打败黑马, 从此声名大振,前来拜师者络绎不绝,祁信便在贾家店设场授徒,并自 创“祁家门”。于是,河北省固安县贾家店成为祁家通背拳的发源地。

此时,祁家通背拳所形成的,只是枪法、刀法和拳术,均是以“用 枪换刀、用枪换拳”的方式融合发展而成的。

祁信的儿子祁太昌,自幼随父习武。有一次,他结识河北名拳师赵 胜,赵胜刀法精妙绝伦,因仰慕祁家枪法,遂以刀法与祁家大枪互相传 授。此刀法经祁信父子总结后,形成祁家通背拳刀法。不久,祁太昌结 识了一位姓孙的师傅,孙师傅见祁家枪法出神入化,就以心极通背拳换 学祁家大枪。祁太昌将心极通背拳与心机六合拳、明堂膀切手法融合, 取其精华,自创祁家通背拳的拳术。

至此,祁家通背拳真正形成枪、刀、手为一理的拳种,并发展为中 华著名拳种之一。祁信被尊称为“老师祖”。祁太昌被尊称为“少师祖”, 他也是祁家通背拳的第二代传人。值得一提的是,祁家通背拳发展过程 中,祁家父子注重汲取他人技艺之长。一次,祁信与高手“河南马”较 技,河南马用提膝步、引手,将祁信的门牙打掉两颗,祁信不露声色地 把门牙咽进肚里,又叫儿子祁太昌拜“河南马”为师。于是,祁家通背 拳里这才有了提膝步、引手,并带动了其他招式的灵活与精细。

自一代宗师祁信开山以来,历代皆有名人,后经七八代人、近二百 年历史,不断传承、研究、融合、衍化、发展、定形,成为中华武林中 著名拳种之一。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上海、云南、山西、 山东等地流传最广,在高碑店尤为突出,代表人物主要有:

二代传人新城县新桥镇东务村李忠(南京到北京,大枪属李忠"

三代传人新城县新桥镇东务村李顺堂、杜荣弼,葫芦集李大衡、北 平景村李振,许家营许天和等。

四代传人北平景李振芳、刘峻岭,内渠许让、高占鳌,许家营许佐 梅、许永生等。图片6

五代传人北平景村李祥、李智、李荣、李仁、李全,内渠许德印、 高俊清、高汉清,赵马营赵文荣,许家营许俊明,王佐营张景荣、王汗 雨、赵国华,南平景潘继远、杨敏等。

六代传人北平景李树龄、李文江、马柱国、马玉喜、苑士庆、刘玉 刚、刘志刚,内渠高寿昌、许雁、冯树奇、李景水,许家营许红年,孟 庄蔡文泉、孟凡清、蔺庆同,周庄杨友清、苑丰岭等。

七代传人北平景李孝、李勇、李金、李明、李强、李峰、王福良、 尹宝龙,内渠高巨良、高巨元、许振平、许振华、高忠、高文军、李凤 齐,许家营杨同,王佐营吴东升等。

八代传人北平景李洪亮、李洪雷、李红雨、刘志芳、李民、李刚、 李建民、马祝海、李晓峰、马贵、刘建军,内渠高伟光、高伟强、李阳、 冯伟光、冯子豪,赵马营赵鹏,王佐营吴昆鹏,许家营赵慧峰等众人。

小 结

明清时期,燕赵地处京畿要辅,各门各派精华云集,广收融粹之利。 除南拳外,全国绝大多数拳种在燕赵境内有所流传。至清末,燕赵地区 已形成80多类拳种、60多个单项拳械广泛传习的格局。从燕赵武术文 化主要拳种、门户生产与系谱我们可以看出:燕赵武术拳种、门户的生 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术到套、从套到舞,技术的新体验、创新 理论的引入等,无不体现出创拳者的心路历程。仙道神授也好,门户消 费也好,独学一门的新体验也好,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创立了新的武术拳 种、门户,而是在这些创拳者身上,深深地纹刻着“慷慨悲歌”的烙印。 正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才使得燕赵武术日 趋根深叶茂,才使得“慷慨悲歌”之风传承不息。

下编

燕赵武术文化生产的人文空间

燕赵武术文化在生产、消费过程中,除了直接生 产出武术门户、拳种、人物等产品外,还在消费环节 继续扩大生产,生产出一系列衍生产品,如燕赵武术 诗歌、小说、戏曲等。它们一起构成了燕赵武术文化 生产的人文空间。人们在该空间内不仅能够体会到燕 赵武术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体悟到慷慨悲歌的人文 魅力。借助燕赵武术文化架构的人文空间,不仅成为 了燕赵儿女的精神栖息地,而且也是燕赵儿女的一种 身份识别符码。通过对符码的编码解读,强化了燕赵 儿女对燕赵文化的认知,提高了燕赵儿女之间的凝 聚力。

第五章

Chapter 5

燕赵武术文化的文艺化空间

文化是一种资本,它存在于一定的场域当中,布迪厄解释道:“我将 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 客观限定的。”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 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有内涵力量的、有生气的、有 潜力的存在。布迪厄的场域,如美学场域、法律场域、宗教场域、政治 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每个场域都以一个市场为纽带,将场域中 象征性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例如,艺术这个场域包括画家、 艺术品购买商、批评家、博物馆的管理者等等。

文艺可视为燕赵武术文化场域的象征性商品,具体而言,文艺商品 又包括了诸如燕赵军事诗歌、武艺文学、成语典故、戏曲、书画等文化 内容。以上文化内容,是燕赵武术文化的文艺化生产结果。作为有内涵 力量、有生气的、有潜力的文化存在,发展至今,仍对后人世界观、价 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章阐述的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人 文精神在不同文化空间的内容和表现,回答的是慷慨悲歌之风传承的途 径、手段等问题。

第一节“慷慨悲歌”一一燕赵诗风的文化谱系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歌是反映诗人内 心感情的前哨。前人心之所向,情之所至,勾勒出的众多经典诗歌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军事武艺①或军旅场景的真实写照。据考证,在中国 5000年的历史中,曾发生过6000余次战争和武装冲突。不可否认,其 中有许多互相征伐侵夺的不义战争,但从整体来说,谋求国家统一、抵 御外侮、反抗封建统治和争取民族解放,代表着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正 是因为频繁的战争实践,为军事武艺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 土壤。因此,军事武艺文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早就有体现,诗经里便 有:“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击鼓其镇,勇跃用兵”,“王于兴师,休我 戈予”,“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这是中华民族记叙战争和军旅生活的 最早吟唱。

干戈四起的燕赵历史,滋养了 “慷慨悲歌”的燕赵诗风。如,汉末 三国之时,曾在燕赵征战多年而又娴习武技的曹操父子为燕赵诗词留下 了不少力作。曹丕、曹植的诗句如“幽燕百石鸯” “发机若雷电” “利剑 不在掌,结友何须多”,陈琳的诗句如“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 城”等都在表现建安文学悲壮激扬风格的同时又体现了与燕赵武术文化 的某种联系。曹植还有一篇专门描写邯郸游侠的诗《白马篇》,与李白 《侠客行》、高适《邯郸少年行》、李渔的《侠客行》同为描写北方游侠的 诗中佳作。苏辙有感燕赵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曾在《上枢密韩太尉书》 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赵燕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 荡,颇有奇气。”

① 从传统武术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军事武艺是传统武术的前身,是军事武艺着重冷 兵器为主的集体对抗活动。传统武术由拳术人门,而后兵械,着重双人对抗下实战搏斗能力的 培养。

一、由诗经到乐府诗慷慨悲歌的诗文生产

燕赵之地,受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内忧外患交替 发生,战争此起彼伏,助长了燕赵的骑射之风、尚武之风、任侠之风、 慷慨之风。后人以诗抒情,对燕赵人或事等多有阐发。

可考证最早的尚属沧州人尹吉甫①,相传,尹氏作有《彩高》、《烝 民》、《江汉》等,收入《诗经•雅》。公元前823年6月,尹吉甫受周宣 王之命为主将,率领大军讨伐来犯周地的检犹。据《诗经•小雅•六 月》载:

松猊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元戎十

乘,以先启行。……

薄伐獴犹,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诗文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检犹凶恶逞强,焦地获地战火弥漫, 而且还侵略了镐地、朔方,直逼泾水之阳。为平息战乱,尹吉甫命令十 辆大型兵车为前导,直奔检犹,大军冲杀直抵太原,文武兼备的尹吉甫 啊,是天下诸侯仿效的榜样。

此外,尹吉甫还曾受命为主将伐徐:“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 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诗 经•大雅•常武》)

流传最广的是战国时期的《易水歌》。荆轲往刺秦始皇,燕太子丹送

① 详见第三章《燕赵传统武术主要人物系谱传承》“尹吉甫”.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 ••文武吉甫,天下为宪”。位于南皮县城西北5公里黄家洼村西南处,俗称将军坟。封土高1.9 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铜器“兮伯吉父”盘出土,盘上有铭文133 字,记述了尹吉甫征北努犹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官员到坟前祭奠. 并刻石立碑(现碑已毁).今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于易水边,荆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建两句 诗表现了为正义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锄强扶弱的豪侠气概,秋风易水, 壮士长别,情景交融,衬托出悲壮苍凉的气氛。

汉代乐府诗是《国风》之后的又一文学瑰宝。《汉书•礼乐志》记: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汉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 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此 时的燕赵大地流行的是“观风俗,知薄厚”的现实主义诗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曹”和“七子”形成的“建安风骨”。如曹植 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

诗文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 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 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今日站在铜雀台遗址上,可以想象曹操父子 雅集文士赋诗唱和的盛况;举目眺远,又可想象当年魏武率师出征横槊 赋诗的英雄气概;到秦皇岛,面对浩瀚的渤海,耳边会响起魏武东临碣 石时的豪迈诗声①。

① 夏传才:《论燕赵诗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魏晋以后的北朝乐府民歌,其中包含有燕赵民间歌诗。今存北朝乐 府同题多篇。如,北魏时产生的民间乐府叙事长诗《木兰诗》,诗中“不 闻耶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这 里的“黄河”指河套,燕山是燕地的山脉,黑山头指今北京昌平境内的 天寿山。代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是个艺术形象,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 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范文澜《中国通史》评价说:“北朝有《木兰诗》一 篇,这足以压倒南北两朝的士族诗人。”

再如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①: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

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诗文朗朗上口,以李波小妹为典范,描述了燕赵大地善骑射的民风。

浏览2,09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