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 刚柔虚实等矛盾,按照独特的攻防技击方法和劲力运用规律, 协调而严谨地编排在一起的整套练习形式。
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 类型。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 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 手与器械。
(1)单练
指单人演练的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
拳术
拳术是徒手演练的套路运动,包括自选拳、规定拳、传统 拳术。主要拳种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 背拳、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少林拳、戳脚、地躺拳、象 形拳等等,简介如下:
长拳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 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 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技术的拳术。主要包 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 五种步型,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 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 滚翻动作。长拳技术以姿势、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 呼吸、节奏为八要素。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宜普及的初级套路、 中级套路,以及适宜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 按、采、拥、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传 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各式太极拳 均要求:第一,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 配合,呼吸平稳,深匀自然。第二,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 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第三, 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形成一 个整体。第四,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 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第五,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 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
南拳
南拳是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诸拳种的统称。南拳流派颇多, 广东有洪、刘、蔡、李、莫等家,福建有咏春、五祖等派。南 拳一般特点是:拳势刚烈、步法稳固,多桥法,擅标手,常以 发声吐气来助发力、助拳势。
形意拳
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劈、崩、钻、 炮、横五拳)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龟、鸡、鸥、燕、 蛇、殆、鹰、熊十二形)为基本拳法而组成的拳术。其运动特 点是:动作整齐简练、严密紧凑、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将攻防技术融合于绕圈走转之中的拳术。八 卦掌以站桩和行步为基本功,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步 法变换以摆扣步为主,包括推、托、带、领、扳、拦、截、扣 等技法。基本八掌包括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磨 身掌、回身掌、转身掌等。其运动特点是沿圆走转,势势相连, 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八极拳
八极拳是一种以挨、傍、挤、靠等贴身进攻为主要内容的 拳术。套路结构短小精悍,发力刚脆,步法以震脚闯步为主, 八极拳具有节短势险、刚猛暴烈、猛起硬落、逼身紧攻的短打 类型的拳术特点。
少林拳
少林拳是少林武术的总称,因嵩山少 林寺而得名。其特点是注重技击,立足实 战,套路结构短小精悍,严密紧凑,巧妙 而多变,动作起、落、进、退多为直来直 往。手法要求出拳、出掌“曲而不直,直 而不曲”。身法在定势中要正,运动中应 进退和顺,起落自然,变换灵活。步法要 求轻灵敏捷,沉实稳固,劲力主刚,讲究 刚健有力、勇猛快捷。少林拳的主要套路有少林五祖拳、小洪 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拳、七星拳、柔拳等。
地躺拳
地躺拳是以跌、扑、滚、翻等摔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拳术。 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全套中常出现的动作有抢背、 盘腿跌、摔剪、乌龙绞柱、虎扑、栽碑、扑地蹦、鲤鱼打挺及 勾、剪、扫、绞等腿法。其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 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器械
器械是武术演练时使用的器具或兵器的总称。器械的种类 很多,可分为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四种。短器械 主要有刀、剑、匕首等,长器械主要有棍、枪、大刀等,双器 械主要有双刀、双剑、双钩、双枪、双鞭等,软器械主要有三 节棍、九节鞭、绳标和流星锤等。现将竞赛表演中的主要器械 项目简介如下:
剑
剑是短器械中的一种。剑术主要以刺、点、撩、截、崩、 挑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轻快敏 捷,潇洒飘逸,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富有韵律。
刀
刀是短器械中的一种。刀术主要以劈、砍、斩、撩、扎、 挂、刺等基本刀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 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雄 健剽悍。
枪
枪是长器械中的一种。枪术主要以拦、拿、扎、崩、点、 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构成套路。 其运动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飞,变幻莫测。
棍
棍是长器械中的一种。棍术主要以抡、劈、扫、挂、戳、 击、崩、点、云、拨、绞、挑等棍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 身法等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片,密集如 雨,气势磅礴。
大刀
大刀是长器械的一种。刀法以劈、砍、斩等为主,结合舞 花等动作构成套路。在演练中都是双手握持,以腰力发劲,一 动一静都表现出雄浑威武、勇敢果断的气势。练习时要求身械 协调,劲力充沛。
双刀
双刀是双器械的一种。刀法以劈、斩、撩、绞等结合双手 左右缠头、左右腕花、交互抡劈等变化构成套路。要求身械协 调,步法必须与刀法上下相随,对上下肢的协调要求较高。双 刀的运动特点是刀法密集,贴身严谨,左右兼顾。
双剑
双剑是双器械的一种。剑法主要以穿、挂、云、刺为主, 结合身法、步法,双手交替变换而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身 随剑动,步随身移,潇洒奔放,矫捷优美。
双钩
双钩是双器械的一种。钩法主要以勾、搂、锁、挂等方法 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钩走浪式,身随钩走,钩随身活,身灵 步轻,造型洒脱多变。
九节鞭
九节鞭是软器械的一种。鞭法主要以抡、扫、缠、挂及各 种舞花组成套路。主要动作有手花、腕花、缠臂、绕脖、背鞭 等。其运动特点是鞭走顺劲,抡舞如轮,横飞竖打,势势相连。 人们常以“抡起似车轮,舞起似钢棍”,“收回一团,放走一片” 来形容九节鞭的运动风格。
三节棍
三节棍是软器械的一种。棍法主要以抡、扫、劈、戳等及 舞花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轻巧灵便,能长能短,可伸可缩, 软硬变换,勇猛泼辣,势如破竹。
绳标
绳标是软器械的一种。练习方法主要是以绳索缠终首身体 各部而变化出各种击法和技巧构成套路。主要甘序有踢球、拐 线、缠膝、十字披红、胸前挂印等。练V时须用巧劲,一根长 索在身前、身后、腿部、肘部、顼部缠绕收放,出击自如,变 幻莫测是技巧性较强的顼日。
(2)对练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假设性实 战演练。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及徒手与器械对练。
徒手对练
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攻防格斗的 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有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 形意拳对练等。
器械对练
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
练套路,如单刀进枪、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
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 套路,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3)集体演练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的演练。 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 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 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对 抗运动。目前列为武术竞赛的项目 有散打、推手等。
散打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
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
恨毛
推手是两人垣昭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采、 肘' 靠等手法,双方粘连勃淆,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 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手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短兵
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 在16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 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四、武术的特性与价值
(-)武术的特性
-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 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战中,其目的在于以最有效 的技击方法杀伤、制服对方。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是将技击寓 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 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 规则的制约,即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项目中,有些 传统的武术实用技击方法受到了限制,而且击打部位和保护护 具也作了严格的规定,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 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 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 所区别。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 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 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 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 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技术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 击、刺诸法为主。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 它的技击方法汇集百家,是极其丰富的,在散手、短兵中不宜 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仍有所体现。
-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是既讲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 外合一的整体观,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 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 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 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 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 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 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 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 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 化来锻炼心身。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 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备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 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 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 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 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 我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 体质的需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 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 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选择内容和方式,即使一 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练习武术受 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广泛的适应性可以使武术进一步社会 化,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武术的价值
武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直沿革到今天而没有被历史 所淘汰,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武术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在 发展,它没有由于火器的进步,使直接用身体进行格斗的技击 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停止自身的发展。相反,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仍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有着多方面 的积极作用,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在探讨武术的 社会价值时,应特别注意要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审视它。
- 武术的健身价值
武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人体运动。一般说来只要进行正 常的人体运动就可以增进健康,达到健身的目的。即使武术中 的散手、太极推手这一类由二人直接进行身体对抗的项目,也 是练习者在规则的限制下进行的一种体育比赛。武术作为一个 体育项目,是练习者通过武术训练掌握一些身体运动的技能和 方法,并达到增强体质目的的运动。
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它和中国古代的导引养生之术有 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武术动作的运动方法、动作与呼 吸的配合等运动技能方面有相通相似之处,而且武术的理论与 导引养生术理论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中国的导引术讲究吐故 纳新,武术也同样讲究调息运气。无论是“提、沉、聚、托”, 还是“气沉丹田”,或是“以气催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等等,都说明呼吸与动作的结合,不仅使动作完成 得更加合理,而且通过呼吸增强了对内脏器官的锻炼。中国人 历来强调运动,重视生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 至理名言正是强调了这种思想。武术和养生术的结合,极大地 增强了武术的健身作用。练习武术是通过人的身体运动实现的, 练习者只要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就能够增进健康,即使是在以 武术作为技击手段的古代,人们也没有忽略它的健身价值。所 谓“搏刺强士体”,一方面说明通过“搏刺”这种形式使人体运 动可以“强士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为更好地“搏刺”也需要 很好地“强士体”,所以说“搏刺”和“强士体”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武术锻炼可以对人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 等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地影响。由于武术的内容非常 丰富,不同的拳种又有各自不同的运动特点,所以不同拳种对 人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使 武术的健身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武术训练可以全面发展人的力量素质。武术锻炼很注意桩 步稳固和弹跳的能力,这对下肢力量的发展很有利,而各种器 械项目的锻炼又能有效地发展上肢力量;各种闪展腾挪、起伏 转折的动作,又增强了躯干的肌肉力量。如南拳在练习的过程 中经常使肌肉保持紧张状态,对人体各部分力量的发展都有很 大的好处,所以经常练习南拳的人肌肉都较为发达。武术动作 特别强调“合”,如“内、外三合”,这种“合”使动作更为协 调,使练习者在做发力动作时,能更完整地发出武术所特有的力。
武术锻炼可以全面发展人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人体长 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做是一种抗疲劳的能力。人 体的耐力往往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有关。由于武 术训练讲究调息运气,所以武术锻炼除可一般地提高人的耐力 外,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有着良好的影响。许多习武者即 使到了晚年,心肺功能都较好,就是很好的例证。此外,武术 锻炼不仅能发展人体的一般耐力,而且能很好地提高静力性耐 力,这与武术的运动特点有关。习太极拳者可以数十分钟保持 一种屈膝半蹲的姿势进行运动,这种耐力就很有本项目特点。
武术锻炼可以全面发展人的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人体进 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武术中有许多拳种都要求动作快速。如拳 谚所说的“拳似流星眼似电”、“快如风”、“转如轮”等都体现 了这种要求。快速不仅是武术演练风格的一般要求,更和武术 的技击特点有关。拳谚说“一快打三慢”,即把动作快和技击技 术结合在一起了。《庄子•说剑》中的“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成了武术技击理论中的一个要点。正由于武术要求动作快,也 就能更好地发展人的速度素质,而且大部分武术动作是非周期 动作,所以武术训练能很好地发展人体的动作速度。武术的对 练和对抗性的散手、太极推手等又能很好地发展人体的反应速度。
武术锻炼可以全面发展人的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人体在 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这是一种综合身体素质。灵敏素质的发展和人大脑皮层的灵活 性,以及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有关。武术的内 容丰富,其运动形式也多样,动作或快或慢,或单人练习或二 人、多人对练,或是按一定动作顺序进行套路的演练,或是练 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将各种动作相互而用的对抗性格斗练习。 这些动作或简单,或复杂,且多数动作不对称,这些都为练习 者发展灵敏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武术内容又多有技击对抗 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些攻防技击动作,对提高大脑皮层的灵 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练习者在长年的武术训练中掌握的内容, 技术越熟练,其灵敏素质也就越高。
武术锻炼可以全面发展人的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人体 某一运动环节在肌肉拉力或多力作用下,使其按关节运动轴转 动的幅度。柔韧性的好坏取决于有关的肌肉、韧带、肌腱的伸 展性和弹性,以及关节囊的松弛程度。武术训练对练习者的柔 韧性要求很高,拳谚说“打拳不遛腿,真是糊涂鬼”,正说明了 腿部的柔韧性在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所以柔韧性训练是武术 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腿功、腰功和肩功。无论习 武者练哪一拳种,都不能忽视柔韧性的发展。许多有较高武术 造诣的人直至高龄,还保持极好的美韧性。
由于武术的内容丰富,有多种辜种和流派,同一拳种和流 派也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和形式,这些不同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各 有其运动特点,所以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并相互补充, 能全面地促进人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武术锻炼对人的力量、耐 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影响, 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爱好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武 术内容进行锻炼,能达到更好的增强体质的目的。
- 武术的技击价值
武术本是一种武技,是一种技击术,进行武术练习一方面 可以全面地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进行技击对抗的能力; 另一方面练习者通过武术锻炼也可以学会一些攻防技击技术, 直接提高练习者进行技击对抗的水平。
在古代,无论是军旅生活中的大规模阵战拼杀,还是少数 人之间进行的格斗,人们进行攻防格斗时主要使用短兵相接的 技击技术,通过训练掌握这些技击术,并使之用于实战,是当 时练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无论是进行身体直接对抗的格斗训练, 还是练习既具有民族色彩,又能满足传授、记忆、训练的需要 而产生的武术套路,以及练习围绕这两种形式而存在的各种训 练手段和功法,都离不开技击这个目的。
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武术的技击价值是非常突 出的,上至通过军队活动而体现的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国家大事, 下至黎民百姓为小团体或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格斗,都离不开武 术,因此,武术是个人乃至国家自卫的重要手段。《孙子兵法》 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管子》中说:“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何良臣在《阵纪》 中也说军队必须装备精良,以提高战斗力,因为这是“三军生 死相关、国家存亡所系”。历代统治者无不极力加强军队建设, 重视提高军队装备水平和提高士兵作战的技能。民间的团体或 个人间的格斗尽管常常是为了团体或个人的私利,没有明确的 政治目的,但格斗的技术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所以武术的技 击价值在古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到了现代,武术的技击价值虽然已不如古代那样突出,但 武术仍然有它不可忽视的技击价值。如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会 有近距离搏斗,在公安部门执行公务时格斗技术仍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即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在善恶斗争时运用格 斗技术的情况,善良的人们在掌握了一些武技后,往往会有一 些特殊的安全感。
由于武术本身就具有攻防技击特点,所以通过武术训练可 以使练习者了解、熟悉、掌握一些攻防技击技术。虽然有些动 作是经过加工、改造的,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在生死搏斗中所 运用的攻防实战技术,但这些技术中仍包含着原来实战技术的 主要环节,所以在掌握了这些技术以后,再经过必要的训练, 就可以使之还原成原来的生死搏斗中的实战技术。同时在其训 练的过程中,练习者也随之提高了必要的专项身体素质,这也 更有利于练习者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进一步提高其自卫的能力。
前辈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技艺时,大多是先教基本功,继 而再教某些武术套路。待套路技术熟练之后,就将各个技击技 术从套路中拆散开来讲解,称之为“拆手”,即把整套的动作拆 散之意。然后再让二人按固定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使之逐步 熟练,称之为“喂手”,又称“递手”。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二 人自由地运用各种技击方法进行对抗性练习。通过这样的训练 过程逐步将武术的动作实用化,然后运用到自卫的实战中去。 这种训练过程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完整的传统训练 体系。
浏览7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