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蹬地上提向右转体90度,随身体直立两拳变掌上 举,在头前上方以右手背击左掌心作响,眼看前方。

上动不停,继续向右后转体180度,右脚向前落步成右 弓步,同时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掌下劈成立掌,小指一侧 向前。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应抓转身和劈掌。转身要稳,转身时应以右脚蹬地和转体 力量为旋转动力,顶头直颈以保持旋转轴的稳定。劈掌以肩为 轴直臂下劈,肩部放松,力达掌根和掌刃。

教学方法

转身分解教学:由马步冲拳起以左脚前掌为轴转身 90度;2.以双脚前掌为轴转身90度。动作熟练后做完整的 转身。

成弓步劈掌练习,由并步直立举臂做弓步劈掌,要求落 脚声响,劈掌有力。

完整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 转身不稳、角度不准


纠正方法:旋转时转头领身,在右脚落地前眼注视落地方向。

劈掌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松肩、直臂,成弓步移重心之力。

第十二动:砸拳侧踹

动作方法

右脚蹬地屈膝上提,重心移至左腿并向左转体90度提膝 直立;同时左拳变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掌变拳上举至头 上方,在右脚下跺震脚成并步下蹲的同时,以右拳背砸击左掌 心作响。眼看前下方。

右腿直立,左腿屈膝上提,脚尖上勾,以脚跟向左侧下 方踹出与膝盖同高,上体稍右倾;同时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 右拳上举横架于头前右斜上方,拳心向上,眼看左方。

动作重点

应在侧踹与架拳的用力协调的完整性上。侧踹应抓好躯干、 髓、膝依次用力,避免只用伸腿力量。’

教学方法

架拳侧踹分解教学:提起左腿,屈膝侧踹;左拳收 于腰间,右拳架于右上方。2. 口令指挥,连贯完成。

完整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踹错为蹬或铲。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脚外侧向上、脚尖向前为踹。

不会用展体力量。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展体的重要作用,做松腰和立腰 练习。

第十三动:撩拳收抱

动作方法

  1. 左脚向左落地向左转体90度成左弓步;右拳由上向后、 向下,以拳面向前撩出停于右膝前上方;左拳变掌拍击抓握右 拳背作向。眼看右拳。

  2. 左脚蹬地起立向右转体90度;两臂上举,两手变掌于 头前上方交叉,掌心向前。眼看前方。

  3. 上动不停,左脚收回与右脚并拢,两掌变拳左右分开屈 肘收抱于腰侧。头向左转,眼看左方。


动作重点

主要是体会弓步撩拳的步型变换和成左弓步与撩拳的结合。

教学方法

以正常速度带学生做完整动作练习。

撩拳时讲解动作方法、要求拳背朝上,左掌于右腕处。

完整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转身换步型身体不稳。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转身变步型的正确方法。强调转 身成弓步动作要稳。

  1. 成弓步与撩拳脱节、撩拳无力。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两个动的结合方法,发展上肢快速 力量和肩关节柔韧性。强调弓步与撩拳同时完成,动作干净利落。

第十四动:收势

动作方法

两拳变掌直臂下垂,头向右转,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头正、颈直、挺胸、塌腰、收腹、眼平视前方。

(2)少年拳第二套教学分析与指导

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锻炼身体的同时, 应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 力等智力素质,培养优良品德。发展学生智力素质是提高学习 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学好的必要条件。例如,有位教师在 教虚步架打时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做法来培养学生 观察事物的能力。他采用完整示范与慢速、分解示范相结合的 方法,使学生能看清楚各个技术环节及相互配合的方法,并告 诉学生看一个比较复杂的运动动作是难于一次把各个环节都看 得很清楚的,必须有步骤去看,先看主、后看次,先看明显的、 后看较隐蔽的。练习时二人一组,要求互相观察和评价,以应 用已获得的观察知识,培养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教师 在巡回指导时,不仅观察学生的动作,而且检查他们的观察活 动和效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评价。这样不仅明显地提高了知 识、技能教学效果,而且锻炼和发展了观察能力,培养了观察 兴趣,增进了友谊。在教学要求中,我们只写了技术要求并不 意味着忽视其他教育目标。

要结合具体教材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例如, 教撩拳收抱时,教师应先以准确、熟练、快速、有力、节奏鲜 明、形神俱佳的示范和必要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感受到这组动 作的劲力美、勇武美、造型美、协调美、节奏美,激发起学生 对它的喜爱,在讲解和指导练习过程中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帮助学生了解动作所依据的生理学、力学、技击以及美学原理, 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从而激发对武术和祖国人民勤劳、智 慧的敬佩感情,激发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要改变和防止空 洞说教的做法。

在教学中要讲清楚动作的技击含义,培养攻防意识。这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正确掌握动作要 领,并使动作有精、气、神。

步型与攻防手法结合好是学好本套拳术的主要环节之一。 这两者实际是完整动作过程的两个阶段,马步横打中成马步的 扣脚、扣膝、转甑、拧腰、转肩实际是横打动作的几个技术环 节,它们为最后环节一挥臂横击积蓄动量,创设良好的发力条 件,也使右拳产生“预先速度”,与投手榴弹技术中的蹬腿、转 体、挺胸动作的作用基本相同。

顾此失彼、学后忘前是学生学习武术常遇到的困难。动 作多而较杂,协调性要求高,对学生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要求 高,教学时间少。对此教师要多用分解、慢速教学方法,多复 习,为学生学习创造较好的条件,同时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发 展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和动作记忆能力,帮助他们改进学法, 以便能较快地克服困难,学好技术,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特别要有目 标,有计划地帮助他们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动作的 能力。

3.健身拳教学分析与指导

“健身拳”是一种体现学校武术教学技击价值较高的实用拳 术。动作简练、套路不长,连起来或拆开都能练习,全套由12 个组合动作组成,共有手法6种,步型5种,步法1种,腿法4 种。整套动作吸收了长拳,形意拳等风格特点,动作结构简洁。 发力强劲,技击意识突出,实用性强,健身效果好。

(1)健身拳教学内容与动作方法

第一动:起势

动作方法

身体向左转体90度,两手握拳抱腰,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转体自然、干净利落。

第二动:弓步上冲拳

动作方法

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右拳向上冲拳,拳心朝上。

动作重点

主要是弓步与冲拳的协调完整。步成拳到。弓步要前弓后 绷,全掌踏实,五趾抓地,塌腰、落臀,重心稳,出拳要松肩, 肘臂贴肋,以肘领拳,急旋前臂,拳走直线。

教学方法

成弓步分解练习:左腿屈膝,出右脚;要求一准二 轻;2.成弓步。

成弓步冲拳分解练习:放慢速度做蹬、送、弓、冲, 可用语言提示,强调动作连贯完整。

攻防含义

弓步上冲拳这是一个进攻动作,上步击对方头部或下领。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冲拳拳面不平,肘关节弯屈。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动作方法,强调拳面平、肘 冲直。

成弓步与冲拳结合不好。

纠正方法:可用自我提示法和相互纠正法,强调上下同时 完成,协调一致。

第三动:并步撩拳

动作方法

左脚上步,右手握拳向后、向下贴身划立圆向前撩出高与 肩平,左手握拳向左侧方划弧变掌扶于右腕上,同时右脚向左 脚靠拢成并步,两膝弯曲,眼看右拳。

  • 动作重点


把握抡撩动作,着重抓好以肩为轴、直臂抡撩,抡动时肩、 臂、拳均应放松,只是在上撩将到位时拳才用力握紧。其次还 要把握并步、转体、上撩协调一致。强调以腰带臂。

教学方法

抡臂练习:两脚开立(成弓步)做单臂或双臂抡动,要 求臂伸直,肩臂松,划立圆,逐渐加速,善用腰力。

分解练习:弓步站立由上向后抡臂至后下方,重心 稍前移;2.并步撩拳到位。

完整练习,要求并步与撩拳要协调一致,用正确示范提 醒学生。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撩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撩拳用力的路线,位置时机。

并步与撩拳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以腰带动肩臂、臂抡到前方时迅速并步, 动作以轻快、刚劲而完成。

第四动:炮拳

动作方法。

右脚向前迈步全脚掌落地,左脚跟进半步成高虚步,同时 右拳上架拳心朝前上方,左拳随之击出,拳眼朝上,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跟步和架、冲拳。做到架、冲拳和跟步,三者要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左右脚跟步练习。

左右炮拳练习。

攻防含义

炮拳是一个进攻动作,当对方往后撤时,快速上步架,打 对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上步身体重心不能移至前腿,后脚跟不上。

纠正方法:做左右脚跟步练习,强调重心应移至前脚,规 定后脚要跟上与前脚距离不大于一脚。

动作不协调,用力不完整。

纠正方法:强调上下脚动作同时完成,以腰带动上下肢同 时用力。

第五动:歇步压打

动作方法

右脚向右横开半步,左脚移至右脚后方成歇步,同时右拳 下压,左拳经右臂向前下击,右拳收于腰。

动作重点

主要是压、下冲拳和歇步,下压是防守动作,要抓好力点、 旋臂和全身协调用力,冲拳要拧腰顺肩,歇步两腿贴紧,身体 稳健。

教学方法

歇步分解练习:右脚向右撤步,脚尖外展;2,左脚由 右脚后向左插,左脚尖与右脚跟在一线;3.下蹲成歇步。

压打练习:预备姿势两脚开立、右拳上架、左拳抱腰、 右压左冲。

歇步压打分解练习:撤步,左收右压;2.下蹲成歇 步,右收左冲。

完整练习,提醒学生动作路线,时间和各部协同用力。

攻防含义

歇步压打是一个攻防动作,先压防守对方,然后出拳击打 对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动作松散。

纠正方法:通过对动作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全身动作 要协调一致。全神贯注。

歇步两腿贴不紧,动作不稳健。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放脚位置,要求前脚脚尖充分外 展,两腿贴紧。强调后腿膝关节从前腿膝窝穿过,并加强膝与 踝关节柔韧性练习。

第六动:仆步架打

动作方法

重心上提,两腿半蹲,以两脚掌为轴向左后转体135度, 右拳不变,左拳屈压,拳面朝上,拳心朝内做格挡动作。

上动不停右拳变掌后伸向内转向前撩出,同时右脚面贴 左膝窝或扣腿。

右脚后撤,身体右转成仆步,右拳上架,左拳向左侧方 击出,眼看左前方。

动作重点

应抓撩、架、扣腿、仆步与身型结合上,动作有力度,有 节奏完成。

教学方法

上左脚、扣右腿、撩右掌、左掌扶于右腕上。首先让学 生看清老师示范动作,用“口令”、“讲解”、“领做”慢慢完成。 主要是在动作的连贯性和动作的规范上进行要求。

右脚后撤着地,两手左右分掌,强调动作的身法协调配合。

右脚全蹲成右仆步,两手握拳右拳上架、左拳立拳于左 侧,眼看左拳。强调身法、眼神的配合,动作干劲利落,劲力 顺达。

完整动作练习,强调身型、动力、眼神的配合。

攻防含义

仆步架打这是一个攻防动作,扣腿撩掌进击对方的裆部, 分掌是一个击打对方颈部,头部动作,而仆步架打是一个右防、 左攻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撩掌、扣腿动作不稳,路线不清楚。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左腿支撑,全脚着地的动作要点。 帮助学生了解撩掌的方法,攻防含义及路线。

仆步架冲动作不协调、上下脱节。

纠正方法:用分解口令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强调动作的规 范、协调、连贯。

仆步落脚位置不当,眼神不到位。

纠正方法:强调右脚落地的位置,左脚平仆在地面上,扣 脚尖,反复让学生领会此动作的方法位置。

第七动:捋手扁踩

动作方法

左脚蹬地提起,右脚立起膝微曲,同时两拳变掌,右掌 心朝上,左掌心朝下,落于右胸前。

以右脚掌为轴向左转身180度,捋手握拳致左右胸前, 同时左脚外撇用力下踩成歇步,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捋手、下踩是动作重点。捋手关键是利用腰力顺势左引, 不是用双手后拉;下踩时借重心前移之力伸腿下踩,不要只用 腿力。

教学方法

捋手练习:两拳变掌下落于右胸前同时转体;2.向 左拧腰,两手左捋变拳。掌握方法后连续做,注意两手位置和 用拧腰之力。

做左右脚上步前踩练习:要求踩的动作有力。

分解练习:转体提左脚,两拳变掌落于右胸前;2. 拧腰左捋下踩。

完整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完整、有力度。

攻防含意

捋手扁踩是一个进攻动作,左手握对方的腕关节、右手托 对方的肘关节,向左捋转,对方肘关节易损伤。同时用左脚踩 对方足。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双手后拉、不用腰力。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动作方法和简单技击原理;强调 以腰带上下肢用力。

下踩只用腿力,脚外展不够。

纠正方法:强调提膝脚尖外展用力踩对方的脚。提示注意 用力,以免损伤。

第八动:分掌倒踹

动作方法

两拳在胸前交叉,拳心朝里,内翻使拳心朝下,右脚提 膝,脚面绷直。

上动不停两拳变掌向两侧击出成横掌,同时左脚伸直右 脚侧踹,眼看右方。

动作重点

主要是侧踹、分掌,体会侧踹时身体重心,着重抓好大腿 外展,先屈后伸、屈腕扣脚,推掌重在先展后推。

教学方法

分解动作练习:右腿屈膝提起外展,右脚外侧向上、 两拳变掌;2.侧踹推掌。

完整练习。

攻防含意

分掌侧踹是一个进攻动作,踹击对方头部或胸部。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踹动作错误。

纠正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发力点在脚外侧。

掌法错误。

纠正方法:强调拳变掌,向两侧推出,发力点在掌外沿。

第九动:弓步插打

动作方法

身体右转,右脚外撇落于前方,同时左掌握拳抱腰,右 掌握拳下压,拳心朝上。

左脚上步成过渡弓步,同时左拳下压,拳背朝上,右拳 收抱腰间。

身体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拳在左臂上前冲,左拳置于 右腋下,眼看右拳。

动作重点

抓上下肢动作的协调连贯。落右脚、下压右拳;落左脚, 下压左拳;左弓步,冲右拳。

教学方法

右脚外撇落地,右掌变拳下压,拳心朝上,要求压拳有 力度。

上左脚,左掌变拳下压,拳背朝上。要求动作干净利落。

左弓步冲右拳,左拳置于右腋下。要求成弓步的同时冲 右拳。

完整动作练习,分解口令指挥。待动作熟练以后用口令 完成。

攻防含义

弓步插打是一个攻防动作,右防,左防,右冲拳。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落步、上步重心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强调落步、上步重心稍留后,掌握其稳定和身 型的配合。

b,反压、正压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反压拳心朝上,正压拳背朝上,要求结合 下肢动作协调完成。

第十动:炮拳

教学方法等请参与第三动炮拳,惟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十一动:提膝压打

动作方法

右脚提起,右拳直臂下压,左拳收于腰间。

右脚随之震脚,左脚提起,左拳向前下方击出,右拳收 于腰间。

动作重点

震脚、压臂和冲拳、提膝,其动作应协调连贯,干净利落。

教学方法

震脚下压练习。强调屈左腿、降重心。

提膝冲拳练习。强调拧腰。

完整练习。强调动作一招一式劲力顺达、协调完整。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震脚无力。

纠正方法:让学生了解要用全身力量下震;要求用全脚掌 踏震。注重发展下肢蹬伸力量。

冲拳没有腰力。

纠正方法:两脚开立做冲收拳练习。强调拧腰,体会以拧 腰带拳和冲收劲力对拨。

第十二动:并步冲拳

动作方法

左脚向前落步,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成并步,两腿下蹲拳。 拳眼朝上,左拳变掌扶于右腕,眼看右拳。

动作重点

教学方法等请参与第二动并步撩拳。

第十三动:转身弓步冲拳

动作方法

右脚后撤,右臂屈肘握拳置于右胯,拳面朝下。左臂屈 肘于左胸前,拳面朝上,拳心朝内。

以左脚跟,右脚掌为轴,向后转身180度,随之右脚前 落成右弓步,左拳变掌,置于胸前,右拳经腰间由左臂上方出 击,拳眼朝上,左掌置于右腋下,眼看前方。

动作重点

其重点是步型变换与弓步冲拳结合和左防右攻的协同配合上。

教学方法

练习并步转身成弓步。应抓好放脚位置、重心变化和成 弓步动作。

两脚开立,做左掌内收按压和右拳前冲练习。

分解练习:撤右脚,收右拳,屈左臂;2.转身;3. 成弓步冲拳。

完整练习,强调转身自然,动作连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 转身换步型掌握不好重心变化和放脚位置不对。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方法,强调并步转身成弓步,以及放 脚的位置。提示重心变化和成弓步动作。

其他参看第一动。

第十四动:收势

动作方法

身体向左转体90度,重心落于两腿之中,右拳变掌,两掌 从侧向前下方,向后前方上下按于小腹前,掌指相对眼看左前方。

还原成立正姿势,眼看前方。

(2)健身拳教学分析与指导

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要全面实现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在锻炼 身体和传授武术动作的同时,传授体育知识、发展智力、进行 德育和美育。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 言向学生讲清动作的攻防含义、健身价值、力学和技击原理以 及审美意义。例如,教健身拳的仆步架打时要讲清楚转身格撩、 仆步架打是两个攻防结合的动作,它们能有效地锻炼身体的灵 敏性和力量素质。讲清格、撩、架、冲四个动作的要领以及它 们的科学原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动作所必需。 这组动作包括四个手法和两个步型和方向的变化,上下肢、左. 右侧同时要做完全不同的动作,对学生的注意力、记J乙力要求 很高,在采用简化动作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帮助学圭合理分 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帮助他们记好动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 快地学好动作,又能促进他们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建立为健身防暴、保 卫人民和祖国安全而习武的学习动机,培养不畏强暴、见义勇 为、勤劳刻苦的高尚品德,谦虚严谨的学风,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精确有力、勇武有神的示范和简明、形象、生动的语 言,显示出武术动作和套路所蕴涵的美,使学生能感受到武术 动作和套路中的丰富的审美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对武术的喜爱, 激发学好武术、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塑造健美身心的激情。

学生间互教互学是武术教学的优良传统,它既有利于巩固 和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可增进友谊,培养交往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攻防意识、整合意识

要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攻防含义,在练习中要想象有对手 的存在,一招一式都要针对想象中的对手而发,要按照攻防要 求做好动作,这是掌握武术动作特点的重要的思想基础。武术 讲究“内外合一”,讲究整体性。做动作不仅要求身体各部分动 作要协调一致,达到身心活动的高度统一与完整,以谋求健身、 健心、攻防的最优效果。这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要向这个方 向努力。初中学生要结合动作教学培养学生整合意识,比如教 仆步架打就要在帮助学生做到格与撩,架与打,进与退,手法 与步型,意念、眼神与动作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过程中树 立起整合意识。

发展学生注意力

学好武术的重要条件,也是武术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要 使学生在练习时能把注意调向动作的主要环节或自己需要着重 掌握的环节,既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顾,又能一心多用、有主 有次,及时转移。比如做仆步亮掌时,转身之前要把注意转向 想象对手在身后的进攻,然后转向撤步转身、外格前撩,注意 主要指向手法,兼顾步型变换,手法先注意外格,后转向前撩。 右手到位并稍有顿挫后,迅即把注意转向后撤成仆步架打,注 意力仍是主要指向手法,兼顾成步型,先注意架防,后转向冲 拳。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练武的兴趣,增强学好 武术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目的、结构和要 求,其次是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的注意活动。比如用简短有力 的语言提示学生注意指向和注意的转移,用指示学生的眼神来 调节注意指向等。

要善用分解教学法图片5

武术动作多、变化快,非自然性、非对称性和规范性强, 对协调性要求高,这些是使学生产生难学难记等心理障碍的重 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分解教学法,化繁为简、化难为 易,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较快掌握技术。动作的难易繁简是对 一般学生而言,有些动作像冲拳中的成弓步,对武术运动员而 言是很简单的,但对没经过系统学习的初中学生则是不易掌握 的技术。分解与慢速相结合的练习法有利于学生正确体会运动 时的肌肉感觉,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觉表象和运动定型,初学 时可多使用。

要注意步型和手法的结合

一般武术动作中步型与手法是密切联系、相互为用的。要 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与要领,把二者结合好以充分发挥其协同 作用。如仆步冲拳中的撤步转体动作能使架防更易成功,能使 冲拳更加有力。使三个动作结合好的关键是掌握好用力顺序和 动作时间,在撤步转体同时上架右拳,然后利用转体和向后上 架拳力量再伸臂冲拳,仆步成左拳到位,这样能使左拳更加有 力和快速,动作协调完整。

武术十分注意眼神

这是由于它的健身、技击和审美等目的决定的。眼神训练 能疏通经络、明目健神,在技击活动中具有审察、威慑和迷惑 对手的作用,眼神的巧妙运用会使动作更加协调完整,灵活有 神,富有生气,提高动作的审美价值。一般教学中主要要求学 生做到:“眼随手动”,即在运动时眼要随主动手变化而转动; “目随势注”,即在定势时眼神要专注于一点,锐利有威。在教 学中要把眼法作为动作要领一个重要内容交待清楚并严格要求 学生做到,也可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训练。如让学生做右(左) 手亮掌练习,眼随手动,待抖腕、翻掌时迅猛甩头眼睛注视左 (右)方某一物体,瞪目注视片刻。为了培养学生用眼意识可让 学生为新教的动作设计用眼方法。

武术十分重视以腰的运动为主的身法训练

“主宰于腰”、“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都是强调用腰的 重要。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用腰的方法。要让学生逐步掌握俯仰、 拧转、展收、伸缩、提立等用腰方法,发展腰部各项素质。可 用语言提示,正误对比,静立体验等方法使学生体会腰对动作 劲力、姿势的影响。

4.形神拳教学分析与指导

俗话说:“神美感心、形美感目”,这说明了神与形的重要 性。神是指内,体现在精神、气、力、功上;形是指外,体现 在手、眼、身法、步上。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练好武术套路 的准则。形神拳是由五种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 步;三种手型:拳、掌、钩;二种腿法:蹬腿、弹腿组成。套 路动作难度不大,动作流畅,既体现了长拳的风格特点,又体 现了武术动作的真谛。学练中要求拳势工整、劲力顺达、舒展 大方、刚劲有力,体现武术的意识和精、气、神。

(1)形神拳教学内容与动作方法

第一动:预备势

直立抱拳。

动作方法

两脚并拢直立,两手五指并拢,直臂下垂贴靠大腿外侧; 目视前方。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 颌微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

动作重点:

头端正、须微收、挺胸、塌腰、收腰。

第二动:并步抱拳礼

动作方法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上体右转90度,两臂从胸前上绕 至两侧,目视两手。两手经腰间左掌右拳向前推出,抱于胸前, 同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目视两手。

动作重点

重点练习撤步转身与两臂前后分开动作要一致,左掌右拳 在胸前相抱,高与胸齐,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 ~ 30cm。

教学方法

分解动作练习,先练习撤右步,两拳变掌前后分开,手 背朝上,眼看右手。这一动作要反复练习,体会撤步分手的协 调配合。

在第一动的基础上,收右脚,两拳抱于腰侧,强调收脚 与抱拳动作同时完成。

右拳左掌在胸前相抱,强调动作用力均匀,精神饱满。

完整练习,强调动作协调一致,身法自然、手到眼到。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撤步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强调撤步成左弓步,反复练习体会动作。

抱拳礼动作不规范,距离把握不好,手臂紧张。

纠正方法:要求按动作要点和动作重点反复练习,肘关节 自然弯曲,拳、掌与胸间距离保持20 ~ 30cm。做到动作舒展、 自然。

第三劫:左、右侧步冲拳

动作方法

两手变拳收到腰间,左脚向左侧上一步,右脚随即并于左 脚;同时冲左拳,目视左拳。右脚向右侧上一步,左脚随即并 于右脚;同时冲右拳,目视右拳。

动作重点

主要是侧步与冲拳动作,左右冲拳时拳从腰间冲出,另一 拳收抱腰间。

教学方法

先教下肢动作,左脚向左侧上一步,右腿随之并腿,成 并步,左右练习。

两手抱拳于腰间,左侧冲拳,右拳不动,头左摆,眼看 左拳,左右练习。

完整动作练习

攻防含义

此动作可理解为一打二、上左步出拳打,上右步出拳打。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上步、并腿、冲拳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分上下肢反复练习,强调动作协调配合。

冲拳时拳走的路线不清楚。

纠正方法:提醒学生正确的冲拳路线是直来直去,拳从腰 间冲出。

第四动: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

动作方法

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拳变掌至体侧斜 下方,目视前方,两臂上举屈肘于两耳侧,目视正前方;从两 耳慢慢向前推掌,手背向上,小指一侧向前,目视两手。两手 前推高与肩平,两手腕内旋翻掌成手心朝上,目视两手。上动 不停两手随即直线收回腰侧抱拳,同时并左脚,目视左前方。

动作重点

应放在双推、翻掌、抱拳、甩拳上。向前推掌稍慢,翻掌 收抱动作快速有力。

教学方法

了解动作的技术结构。

分解、快慢、讲解同步进行。

口令指挥,开步,两手侧起,两臂屈肘;2.向前慢 慢推掌;3.翻掌;4.收抱,并腿。反复练习分解动作。

完整动作练习,可在翻掌时用语言提示。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向前推掌速度太快,没有韵味。

纠正方法:推掌时感觉有一个重物,用力一点一点前推, 反复体会这个动作的韵味。

翻掌动作不清晰。

纠正方法:强调翻掌动作必须快速有力,形神兼备。

第五动:震脚砸拳,马步左右冲拳

动作方法

右腿屈膝提于身前,右手握拳外拧于头上;右脚向左脚内 侧震踏,两腿屈膝半蹲;同时右拳向下以拳背在体前砸击左掌 心,目视右拳;蹬左腿,冲右拳,目视右拳,左脚下落成马步, 冲左拳,冲右拳,目视左右拳。左腿屈膝提于身前;同时左拳 向下以拳背在体前砸击右掌心,目视左拳,蹬右腿,冲左拳目 视左拳,右脚下落成马步,冲右拳,冲左拳,目视右左拳。

动作重点

砸拳、蹬腿、马步左右冲拳,抓动作之间的衔接,连贯、 力度。

教学方法图片4

分别教上下肢动作,让学生慢慢体会动作。

上肢动作是右拳背砸左掌心上,冲右拳;然后快速冲左 右拳,下肢动作是提右脚与左脚相并,蹬左腿左脚落地成马步。 反复练习体会动作。

完整动作练习,上下肢连起来做。强调动作的协调配合 和用力。

攻防含义

这一动作是少林拳的基本动作,此动作攻防含义明显,上 下击打突出。在实战中其用法可灵活运用。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砸拳动作不连贯。

纠正方法:强调提膝拧臂的同时震脚砸拳,要求学生反复 体会动作的协调用力,连贯完整。

蹬腿冲拳重心不稳,力点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收甑,屈膝后再蹬出,猛挺膝,勾脚尖。 让学生先做原地两手叉腰蹬腿,再体会行进间的蹬腿冲拳动作。

  1. 马步左右冲拳动作不规范。


纠正方法:讲解正确的马步是顶平、肩平、两大腿平、挺 胸、塌腰、脚跟外蹬。冲拳时要拧腰、顺肩、力达拳面。强调 做动作要有气势,体现武术中的精、气、神。

第六动:插步摆掌、勾手推掌、弹踢推掌、弓步冲拳

动作方法

两手下摆至右侧,右腿成过渡横弓步,目视两手,右腿向 左脚迈一大步成左腿弯曲,右腿伸直的后插步;同时两臂向右、 向上、经头前摆至左侧,与肩同高,左臂伸直立掌,右臂屈肘, 右掌立于左肘内侧,目视左掌;上体右转180度成右弓步,两手 收回腰间,右掌变钩随转体向后反臂成钩手,钩尖朝上,左掌 向前推掌,目视左掌;重心移至右腿,左腿绷脚尖向前弹踢, 左掌收至腰间,同时右钩手变掌向前推击成弹踢推掌,目视右 掌;左腿下落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拳从腰间 向前冲出,目视左拳。

动作重点

步型、手型、腿法要规范,一招一式要劲力顺达、连贯完整。

教学方法

先分解教学,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慢慢过渡到完整 练习。

插步双摆掌可采用上下肢分解教学。双掌由右下, 前摆至左侧,反复练习,体会动作。2.开左步插右脚的练习。 待上下肢动作基本掌握后,进行完整练习。

转身弓步勾手推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插步转身动作。可 单个动作教练,强调转身要连贯、平稳。这一动作掌握好,再 做完整动作练习。

弹踢推掌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原 地做弹腿练习,也可结合手法练习,还可以行进间练习。图片6

弓步冲拳用完整教学法,强调步型和手法的动作要点。

动作熟练后,逐步完成整个组合动作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浏览1,7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