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锋芒?只 要这祝朝奉与梁山搞好关系,大家你推我让,自然落得个融融恰恰,却为何 要无来由的惹那伙瘟神?若怕梁山众人下山讨粮,那祝家庄离着郓州、登 州都很近,为何不舍些钱财弄些官军来?凡事一力承担,惹了梁山,又独自 扛着,岂不是自寻死路。

可见栾廷玉实在是找错了东家。

宋江一打祝家庄时,秦明、马麟、欧鹏战扈三娘等人不下,栾廷玉突然 出马,一个照面飞锤拿下了欧鹏。就这个身手,梁山上没几个人能做到,论 起来与之相当的,也就是后面出现的张清。而张清此时距离祝家庄并不 远。张清在东昌府,董平在东平府,东昌府离东平府很近,而祝家庄所在的 恽州地面,就是归董平的东平府管辖。你看,他们之间有这些个渊源呢。 可惜呀,离着近,他就是不求援。若求得张清、董平来救,凭那时梁山上的 几个人物,只怕还不禁一打呢。

其实栾廷玉也算个有勇有谋的,他打了欧鹏后,再战秦明,与之打了一 二十合,一时拿不下,便引他到了绊马索处,一发擒了,这正是逢强智取遇 弱活擒。这栾廷玉要到了梁山上,至少至少也是/V骠骑之首的级别。你看 那八骠骑,除花荣外,徐宁、杨志、索超、史进等都是力斗之将,何曾有这般

脑力。

有勇有谋的栾廷玉,输在心思太直。我不知道孙立和栾廷玉究竟有什 么过节,以至于使出那般手段去骗自己的师兄。孙立上梁山的缘由很明 了,硬是给逼上去的。但上了梁山以后,家也丢了,官也丢了,亲戚也给救 了,也就是说他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已经丢了的东西也找不回了,怎么就 非得献上这条计策,要阴祝家庄呢? 一般来说,若得知自己的师兄与山寨 弟兄火并,定是要去说和的。许多古典小说也都是这么描写的,如杨家将 大破天门阵时,杨文举劝说自己的师兄投靠大宋;五鼠闹东京时,四鼠劝白 玉堂归顺开封府,等等。可这孙立不但不劝,还非要断了自己师兄的退路 不可。

孙立献计,自然是刚上山寨,图个表现,只是这表现也忒毒了些个。反 观栾廷玉,虽知梁山势大,依旧以弱抗强,与祝家三子共守寨门,实在是好 汉一条,够义气,够胆量,够担当。相比之下,梁山泊众人仅凭人家一副“捉 晁盖拿宋江”的对联便要灭人一家,与替天行道四个字实在不搭边。

栾廷玉不但对孙立没有半点怀疑,还缺少勘定大局的眼光,说到底也 只是一个将才,而非帅才。因为孙立虽是军官,但既自称奉命前来护庄,则 理应诸事向前,奋不顾身才是,如何在梁山最后一次攻打祝家庄时,却要守 门?当时林冲自东来,花荣自西来,穆弘自南来,各引五百军,正是用人之 际,若要把守庄门,也应是栾廷玉这个总教师爷的事情,孙立身为外人,岂 有不去厮杀,只顾护门之理?但此举竟丝毫未招致祝家三子及栾廷玉的怀 疑,可见那祝氏三杰也都是直肠子的人,祝家庄上实在是缺少了一个能够 坐镇中军的人,祝家庄的败亡与这一点有直接关系。祝家庄只有能征惯战 之将,无有运筹帷幄之谋,没有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了人心上。

人心即江湖,既不知江湖险恶,又为何招惹水泊梁山?就这点而言,祝 家庄合该败亡。

无独有偶,书中还有个与栾廷玉一样的人物,其下场比栾廷玉还惨,便 是那史文恭。

栾廷玉出场时,锤打欧鹏,赚了秦明,十分英雄,祝家三杰合起来,也没 有他的威风大,而史文恭出场,比栾廷玉更加拉风。

曾头市的实力比祝家庄还要强,有五七千人马,足与一州兵马差不离, 曾家五虎也强过祝家三杰。但饶是他们如此英雄,也不敢怠慢了教师爷史 文恭,抢了一匹照夜玉獅子,头一个便要给教师爷坐,可见史文恭在曾头市 的地位,比栾廷玉在祝家庄还要高。

史文恭一出场,便有三国吕布之范,胯下千里马,手持方天戟,一言不 发,只待厮杀,这一副做派,当真视梁山诸人如土鸡瓦犬。作战时,史文恭 身手虽强,却不力斗,而是徐徐引梁山人马人村,趁黑夜四下里包围,突然 袭击,杀得梁山军马如丧考妣,混战中识得晁盖,一箭射下马去。这一箭一 矢中的,可见其眼力,而千军万马中不忘杀敌魁首,又可见其心性。此箭一 出,便是花荣也失色了许多。

宋江二打曾头市欲为晁盖报仇,这史文恭丝毫不惧,自主中军大寨,令 曾家五虎与副教头苏定各守一方,五百里地遍插旌旗,令梁山泊一筹莫展。 便是朝廷大将,可有此等气度手段?

梁山军一路前行,史文恭设下无数陷坑埋伏,若非时迁手段,吴用等焉 知其详?前后两次攻打曾头市,全赖史文恭独撑大局,此公的地位,可比栾 廷玉高多了。武艺高强,弓箭惊神,尚能运筹帷幄,此人未能为国尽忠,窝 在区区一个曾头市,实在是可惜了。

史文恭计策虽好,无奈时迁高明,全部探得,吴用分兵攻打无陷坑的东 西两寨,却让人只顾在有陷坑的南北二寨前擂鼓呐喊,自己则率领精兵绕 过山环,突然出现在曾头市守寨兵马的背后,反倒将其赶杀人陷坑中。史 文恭领军欲出战,却被吴用以火攻方式拦在寨内。饶是如此,也未伤了他 半根毫毛,梁山军只破了陷坑,终究未入寨门。

失了陷坑,输了一阵,却还未动元气,此时若从长计议,未必会满盘皆 输。但曾涂却焦躁起来,定要出战,史文恭苦谏不听,结果曾涂死于花荣箭 下。曾升又要去,此刻史文恭说了什么来着?他说小将军不要急,梁山上 猛将智者甚多,可一面抵挡,一面要人飞奔凌州府请官军来,让官军打粱山 泊,我等却保住了曾头市。

好一个围魏救赵之计,若此人在祝家庄,只恐早请了张清董平相助,又 岂能让宋江破了寨子。可惜曾升不听,只顾厮杀,逼得史文恭也与他一起 出马。你看,第一次曾涂出战,史文恭未出马,结果曾涂死了,这一次曾升 出战,史文恭即便出马,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曾升是否就能不死?未必。但 即便如此,史文恭却一定要出马,为何?因为这是一种负责精神,一种敬业 精神,老大已经死了,我拼了命也要保护老二。

聪明、有本事又漂亮,这真是马中玉狮子,人中史文恭啊。

这一次出战,史文恭豁出老本了,拿出了武艺,只二十合,扎穿了秦明 的大屁股。

秦明号称五虎将,一打仗这厮就往前冲,打得过打不过他都要去打,好 像梁山泊就属他最能打似的。其实这五虎将啊,好有一比。关胜如龙,神 威与功夫并存,未曾交手,先让人畏惧三分;林冲如虎,功夫全面,劲头难 挡,风驰电掣;呼延灼如熊,力大无比,以势压人;董平如豹,速度奇快,举手 要命;这秦明则像狗,遇弱则上,得理不饶人,遇强则败,呜呜狂逃,这次屁 股中枪,算他命好,坐骨神经没被戳烂。

但秦明就算是如狗,那也是比特一级的斗犬,再不济也是纯种藏獒,二 十合便被击败,足可见史文恭之勇,不次于董平,当可追关胜。

梁山毕竟不是吃素的,且曾家对是否去官府请救兵迟迟不作决定,史 文恭独力难支,只好讲和。即便是大难临头之际,史文恭也未曾慌乱,不失 进退。他见到李逵等五人到来,便说必定有诈,十分机警;李逵焦躁要打 他,他也未与之纠缠,听任曾长者劝说便罢,此正是行大事者不拘小节 之举。

但史文恭也有不智之举,比如别的马都还了,只是照夜玉狮子不还,这 便是气量狭窄了。以这个气量,和吴用这等老谋深算者斗,失败是必然的。

史文恭最终是死了,死得很壮烈。他与栾廷玉一样,都是一开始便投 错了东家,一步错步步错,又因为心怀义气,不忍相弃,便只好错上加错,直 至身死。他被俘后,由打曾头市一路到梁山,并未有一字言语,真是硬汉。 他杀晁盖,本无罪,就是有罪,也是战争罪,却被当作仇人落得个割腹剜心 的下场,可谓悲惨。这里亦可见梁山众人所谓的“义气深重”了:莫非史文 恭不杀晁盖而被晁盖杀死才是应该的?

晁盖不死,宋江如何做得了山寨之主,又如何招安?他本该谢史文恭 才是。

图片3

拳击为什么久盛不衰?空手道为什么成为一时主宰?跆拳道为什么 风靡一时?泰拳缘何于近二十年内崛起于武坛?巴西柔术怎么会忽然闯 入视线?且听我一一道来。

拳击是一种古老的竞技运动,源于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开始 流行,而近代拳击运动则起源于1743年的英国。拳击比赛的胜者取得奖 金和荣誉,败者也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作为安慰,当然,伤亡总是会有的, 但只要是竞技体育,又有哪一类没有伤亡呢?

空手道也一样。这种起源于我国的技击技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终 于闯入了世界搏击擂台,由一种自卫技变成一种擂台技,进而演变出松涛、 刚柔、和道、系东、极真五大类,每一类都在擂台上展现着他们的风范。

跆拳道更是如此。这种以腿为主导的格斗技术,在美丽帅气的同时, 也含有深刻的格斗技巧和攻防意识。不过跆拳道的技术缺陷也是明显的, 那就是手,虽然这并不影响跆拳道高手在实战中,甚至街头实战中的发挥, 但是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学习者来说,这种缺陷毕竟是不能忽视的。

泰拳是古老的杀伤技巧,说它有五百年的历史,我当然相信。但若说 它五百年不败,我则不信。因为拳是人打出来的,是人就不可能不经历失 败。但无论泰拳经历过多少失败,它依然强横,强横得令任何习武者都不 敢过于正视它,强横得令大多数习武者都会把战胜它当作一种空前的 荣耀。

在巴西柔术在比赛中战胜泰拳之前,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 西。如果不是1993年那场比赛,可能到现在全世界还被它蒙在鼓里。就

是那场比赛,让世界各地的格斗家们的眼睛瞪得牛大,从而知道了架原来 还可以这么打。

越来越多的格斗技术,越来越多的格斗流派,越来越多的格斗比赛,越 来越多的格斗人物,越来越多的格斗场面,让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仿佛半夜 十二点在夜总会看到了一个个超凡脱俗的舞娘一般,恨不能将自己的眼珠 子抠下来,镶嵌在擂台上,好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 令自己沉醉的场面。

但是,在其中却看不到中国武术的影子。

中国武术在哪里?

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拳盖天下。可是,当全人类的格斗技术几乎 都摆在了台面上的时候,几乎从有人类那一天开始就有了的中国武术,为 何依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什么让它无法走到台前?

不是因为中国武术不能打。武术要真不能打,恐怕习武的早就绝户 了,我还在这里写什么文章呢?

我的师父走南闯北,一生打过无数架。自九岁习武开始,少年时和同 学打,青年时和种田的打、和民兵队长打、和流氓混混打,中年时和无赖打, 老年时和武术协会的官员打、和自己的同学打,可谓打了一辈子。记得我 和师父初次见面的时候,我的师父轻轻松松一个横渡过江便将我撂倒,让 我心悦诚服。可见中国武术是能打的。

我的华侨朋友,是极真黑带,但他并不敢小瞧中国武术,同我谈起中国 武术的时候,一脸严肃。他同我讲了马来西亚街头的一幕。他说你见过街 斗吗?真正的比武街斗,我说没见过。他说:“我见过。在马来西亚,我们 极真会旁边就是刚柔流,一次一个刚柔流的小伙子说一个中国老头的太极 拳是花架子,那个老头就让他来打,两个人在街上就打起来了。那个刚柔 流的家伙一连两次猛力发拳,结果不知就里的就被那个老头给摔倒了。后 来那个刚柔流的要拜师,老头不答应,走了。”

在媒体上也可以看到相关的报道。比如央视五台搞的武术大赛,虽然 垢病多多,但总归是让人看到了中国武术厮打的部分面目(我在这里用 “厮打”二字,并未觉得不妥),凡是看过比赛的人,无论如何垢病,但若让 他说出“中国武术只是花架子”这类话来,恐怕还是很难。

从招式来讲,更足以说明中国武术是能打人的。因为无论是哪一门中 国武术,将其掰开揉碎了,就会发现里面全都是打人的招数。如果有人说 学了半天还不知道那些招式怎么打人,那您该换师傅了,因为招式能否打

人在于自己,而知道其怎么打人则在于师傅。

记得有一界武林风百姓擂台,一个和尚上场,用的就是传统武术。他 的对手是一个泰拳练习者,那个和尚每次都用自己的膝盖别住对手的膝 盖,同时上手乱打,对手防御稍一乱,便会被他摔倒,足可见中国武术并不 输于其他拳种,至少没有相差太远。

但为什么在世界大赛上只能看到套路表演,只能看到西方元素化了的 散打,就是看不到中国武术的身影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活跃在现在的世界搏击竞技台 之上的武技是如何兴旺起来的。

拳击是怎么崛起的?

这是一段百度的文字:“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中,由于希腊君王认 为拳击太为暴力、危险而且不为人道,因此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 目之一。1881年,英国北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到第 三届夏季奥运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 摩奥运中,由于瑞典法律不准许拳击运动,因此一度消失了。1920年,拳 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

泰拳是怎么崛起的?

也是一段百度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泰国受到了战乱的影 响,泰拳比赛也一度萧条不景气,数年间仅在内地佛寺盛会时偶有拳赛举 行。大战结束后,著名的‘叻喃隆拳场’竣工,泰拳进入现代标准竞技。各 地拳师纷纷进京,为了名誉财富大显身手,使一度冷清的拳坛,空前活跃。 1946年至1951年,史称‘叻喃隆拳场’时期,堪称近代泰拳发展的黄金时 代。其后‘仑披尼拳场’于1956年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泰拳的发展,为泰拳 开辟了新的局面。”

空手道是怎么崛起的?

还是一段百度的文字:“20世纪30年代,日本成立了空手道研究会。 1966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由于一些爱好者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 空手道,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联盟,并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空手道锦

标。

跆拳道是怎么崛起的?

仍旧是一段百度的文字“1%9年3月,韩国民族的武技跆拳道第一 次走出国门,向国外介绍了跆拳道。1959年9月3日成立了大韩跆拳道协 会。1962年崔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驻马来西亚的大使,往来于东南亚各

国传播了跆拳道。1963年马来西亚首相邀请了韩国跆拳道代表团,并在 马来西亚国庆节表演了跆拳道。1965年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了德国、意大 利、土耳其、埃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他们的精彩表演为各国成立跆拳道 协会打下了基础。

1966年3月22日,由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美国、土耳 其、意大利、埃及的九个协会在汉城正式成立了国际跆拳道联盟。这是韩 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机构。1967年越南ZF授予了崔泓熙总裁国家 一级勋章。同年香港成立了跆拳道协会。1968年崔总裁率领ZF代表团 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军人体育大会,得到了 32个国家代表的热烈欢 迎。同年在英国成立跆拳道协会,崔泓熙获得了韩国ZF的体育研究成果 奖。1969年,在香港举办了第一届亚洲跆拳道錦标赛。……1988年跆拳 道在首尔奥运会亮相。”

巴西柔术是怎么崛起的?

依然是一段百度的文字:“公元1993年11月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 的丹佛,举行了首届的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UFC )大赛,也就是 日后被人广为称道的首次世界性的MixMartialArt,即综合格斗大赛。大赛 前,冠军被反复猜测,究竟是什么流派的武功能够最后问鼎冠军呢?!当时 参加比赛的有拳击手、相扑手、空手道冠军、Kickboxing(踢拳道)高手,还有 已经在日本的Pancrase取得成功的美国综合格斗代表KenShamrock。但 是,Royce却以3场比赛总共不到5分钟的骇人表现轻易取得冠军,甚至强 大的KenShamrock在他面前只支持了 57秒钟。世界格斗界哗然,纷纷猜 测,这个小个子的巴西青年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他的出现真正让世界 认识到巴西柔术。”

看了这些文字,你会发现,无论是空手道的崛起,还是泰拳的崛起,还 是柔术的崛起,都离不开两个字:竞技。

如果说得再通俗些,那就是:比武。

再通俗一些就是:武道的崛起,是打出来的!

中国武术为什么没有在国际武坛中出现?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就是缺 乏比武的土壤。那么从国外的角度呢?这我们稍后再谈。

这里所说的比武的土壤,指的是竞技环境。这种竞技环境,不是本门 之间的切磋,也不是高手之间的点到即止,而是真真实实的比试、较量,就 如泰拳一样,拉出去打,真正的打,毫不客气,没有鲜花,没有美酒,也没有 过多的溢美之词,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武术”,是“武”的盛宴,而不是“人”的盛宴。

只有形成了格斗的风气,形成了竞技的风气,形成了比试的风气,才会 有健康的土壤,有了土壤,才会有发展,有了发展,才会有竞争,有了竞争, 才会有优胜劣汰,有了优胜劣汰,才不至于出现一个个的畸形儿,我们的中 国武术,才能真正的健康发展起来。

而在现在,我们的武术的环境是怎样的?现在中国的武技,是拿来招 生用的,是以招生收费为目的的。不过这并不是现在的特产,这种情况民 国时就有了,如二林子的事迹:

“此后林世钦拜师陈德善学了 4年长拳。期间,林世钦有10多次与陈 德善进行比武较量,但每次都遭到了惨败。4年后,陈德善因故要关闭拳 房返回故里,徒弟中以林世钦为首组织了 6人与陈德善‘谈判’,让他把比 武获胜的4玩意儿’拿出来。作为回报条件,徒弟们付出有三:一、对陈德 善生养死葬;二、每月给陈德善家里汇款60元大洋;三、训练期间,包个饭 馆由陈德善随便吃喝,饭费由林世钦等人付钱结账。陈德善非常感动,欣 然接受。这回教的不是长拳了,而是不为人晓的技击术。陈德善对徒弟们 讲,传授技击术是教徒弟怎样打师父,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如果教武术 套路,一个师父能教五十个甚至一百个徒弟,能谋生糊口。教技击术能把 大牙饿掉了。陈德善还告诫徒弟,教技击术就不能论计师父徒弟,大家都 是兄弟、朋友。教技击术我只能教三年,三年后,咱们都是半斤八两、年兄 年弟了。陈德善所讲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技击术是‘打’的功夫,没有 花拳绣腿,且又遵承祖训不能外传多。”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日,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无数的武校,招收 了无数的学生,无数的学生毕业后到各地担任教练,又教出无数的学生。 他们都学到了什么?如果每个人都把“招生”作为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那他们教出的学生又怎能学到真本事?

这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现实很残酷地告诉我,现在就是这 个样子的!

为什么这么多习武的,只会靠教徒弟为生呢?为什么国外要把擂台竞 技当做拳手发财的金光大道,而在中国却只能把招生收徒当做发财的不二 法门呢?

这就快说到根子上了。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去看看上面的跆拳道的推广历程。

1959年3月,韩国民族的武技跆拳道第一次走出国门,向国外介绍了

跆拳道。

1959年9月3日成立了大韩跆拳道协会。

1962年崔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驻马来西亚的大使,往来于东南亚各 国传播跆拳道。

1963年马来西亚首相邀请韩国跆拳道代表团,并在马来西亚国庆节

表演始拳道。

1965年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了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埃及、马来西亚 和新加坡。他们的精彩表演为各国成立跆拳道协会打下了基础。

1966年3月22日,由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美国、土耳 其、意大利、埃及的九个协会在汉城正式成立了国际跆拳道联盟。这是韩 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机构。

1967年越南ZF授予了崔泓熙总裁国家一级勋章。同年香港成立了 跆拳道协会。

1968年崔总裁率领ZF代表团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军人体育大 会,得到了 32个国家代表的热烈欢迎。同年在英国成立跆拳道协会,崔泓 熙获得了韩国ZF的体育研究成果奖。

1969年,在香港举办了第一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

1988年跆拳道在首尔奥运会亮相。

看懂了?这叫什么,这叫“国家意志”。

当一个国家,把推广一种格斗技术当成外交手段时,它自然就能发扬 光大。政府的推动,使跆拳道由当初的蹒跚学步的幼儿,在不到三十年的 时间里就成为一个世界竞技大项,它的成长是那么快,几乎和一个人的成 长年龄和成长历程一样。

再看看泰拳、空手道、柔术等,它们虽然没能像跆拳道那样得到政府的 青睐,但是,在开放的国门和开放的环境之下,他们可以随意进出国门,与 国外武道高手进行较量,在不断向巨额奖金的彼岸靠近的同时,也不断提 高了本门派的竞技手段。

看出来了么?这里面,隐含着一个良性循环。

高额的奖金促进了拳手们习武的热忱,拳手们习武的热忱促进了武道 竞技的发展,武道竞技的发展促进了武道传播的发展,武道传播的发展促 进了武道招生的发展,武道招生的发展促进了竞技武道的流传,竞技武道 的流传促进了拳手们的热忱,拳手们的热忱促进了拳业发展,拳业的发展

促进了高额奖金制度,如此循环往复。

而国内呢?

恶性循环。

没有完善的竞技制度和高额的奖金刺激,习武者只能以原始的兴趣和 传播古老文化的热忱进行习练,习练的结果,是不知道为何去拼命习练,没 有目的的习练,使武道无法成为其人生命中的事业,没有事业感的武道,成 了真真正正的“爱好”或者“责任”,仅仅带着“爱好”和“责任”的习武者, 没有兴趣将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深入发掘、传扬,而只限于将其传播下 去而已,于是招生收费“混口饭吃”便成了最主要的目的。

如此的恶性循环,当然培育不出优秀的竞技武道。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完善的竞技制度和奖金 制度?

这就引出了一句有名的古话:侠以武犯禁。

纵观中国历史,禁武令屡出不止,古代且不说,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也 曾出现过不让习武的情况,动乱时期,武术受到摧残,好好的技击拳种,变 成了一个个的表演流派,政府的短视和浅见,造成了技击交流的断层,直接 影响了今日的发展。

时至今日,刻板的流程和管理手段,更是直接影响了武术的发展,说影 响还是轻了,它们简直就成了桎梏。

泰拳、空手道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到国际上,是因为其国内的习武风气、 比武风气日浓,孩子从小习拳,练拳成了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我国 却不是这样。

民间想自己搞比武大会么?

小规模可以,大规模不可以。为什么?因为你大规模地搞,就有可能 跨地域,那么看的人就多了、杂了,人多且杂,就要涉及地方的治安问题,一 旦出现了伤亡现象那就更严重了,那会涉及当地管理者的乌纱问题,当然 不可小视!另外,怎么收费,总不能绕过税务机关吧?

在西方,作为政府部门,对民间的事情只是起一个协助作用,也就是 说,它只管协助或者不协助。在中国不是这样,出了问题得有人顶着,但当 官的也不容易,自然不敢也不愿随意顶个什么责任,所以他就不点头,官老 爷不点头,自然就什么也干不了。

为什么散打成为主流?因为散打技术单一,队伍单一,很容易为高层 所掌控。如果将推广散打的方式应用到传统武术中,则其一,资金不够,其

说一千道一万,导致了今日中国武术方马齐喑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正 是我们的管理方式。

国家的不作为,甚至反作为,导致了武术的萎缩与流失,政策的偏向 性,导致了武术无法走上竞技的道路,从而大大影响了实战性的发挥和流 传。又由于没有实战,光有套路表演,导致了武术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像 样的擂台规则。

拳击、空手道、泰拳、散打、柔术以及跆拳道,都有自己的规则,每一类 格斗术的规则,都适合自己这门格斗术在擂台上的最大限度发挥,而武术 却没有。

现在的武术规则,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驴不驴马不马。头不让打,身上 还穿了护身,我实在不知道究竟要什么样的高手方能突破这些“铁布衫”。 所以不要怪武术比赛变成了摔跤大赛,因为换做是你,面对不让碰的脑袋 和铁打的身体,你除了摔也别无选择。

规则,是体系的基本前提,只有有了规则,才能进一步产生完善的格斗 体系,须知,照抄他人的规则,是对自己的不重视,是不足以建立自己的格 斗体系的,而格斗体系若不建立,格斗理念就会乱七八糟难以统一。自己 的理念都乱七八糟了,又何从谈起发扬?!

不知道“为何习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善的格斗体系。跆拳 道者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出习武的目的,而我们武术爱好者却说不出。是体 制上的缺欠导致了体系上的缺失,进而导致了心灵上的怀疑,最后导致思 维上的偏激。

国内大的门派组织,如少林武当,不乏高手,但他们却不能违逆政府的 意思,因此也只好抛去商业运作,以招生为准了。当然,有些道德高尚的人 物招生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发扬功夫,如武当的师父们。

如果说国内武术的衰落是政策问题,那么国外的武术组织为何也没能 在国际大赛中薪露头角呢?依我看来,仍旧是规则问题。也就是说,如果 各门派武术不联合在一起,不团结一致弄出一个自己的规范规则来,就根 本无法进入到高手如云的世界拳坛中去。

这样看来,武术又陷人了一个死循环中,对国内来讲,那就是政策的偏 向导致了中国格斗事业的不发达,而格斗事业的不发达又导致了拳手们对 前路的迷茫,于是习武者寥寥。而从国外看来,则是因为门派众多,一盘散 沙,没有一个强大的武术组织的引领,所以无法建立起自己的平台,也无法
拿出自己的竞技规则。一句话,国外的武术组织和国内一样,也是靠招生 维持,而非拳赛奖金发展。

那么怎么解决呢?

国外的事情,我所知不详,不敢妄说意见,这里只说国内。

一切的游戏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钱,如果能够交足足够的税金,创造 足够的财富,那么似乎一切都好办。

也就是说,要搞拳赛,当然不是武林风那样的噱头拳赛,而是有自己的 规则的、适合武术比赛的拳赛,也就是——中国式拳赛。

美国拳击有美国拳击的规则,法国拳击也有法国拳击的规则,为什么 “中国拳击”就不能有自己的规则?当然,规则如何制定,本文不讨论,八 字还没一撇呢,现在说这些实在是空中褛阁。

有了拳赛以后,可以搞彩票,体育彩票都可以发行,为何拳赛不能搞 彩票?

这样,就会有大量的税收可以上交,国家富了,百姓乐了,拳手发了,武 术发扬了,何乐而不为?

须知,武是靠打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也不是靠标榜出来的,更不 是靠装牛逼装出来的!没有高强度的对抗比赛,没有大量的物质刺激,哪 里来的发扬光大,哪里来的精益求精,哪里来的沙汰?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没有物质,谈何精神,还有什么光大可言?我们已经做了这么久的梦了,难 道还要继续睡下去吗?

武术要发扬,必须要大规模的商业运作,而商业运作之前,必须要有自 己的规则制度和博彩方式,如果我们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将此运作发动 起来,那么何愁世界上没有中国武术的声音?

可为什么这看似不太难的事情,却一直无人去做?

因为缺钱,缺了有钱人的参与。由于教育问题和以讹传讹的缘故,我 们的企业家们不熟悉武术,一直将其视为神奇之物,认为发扬武术是武术 家的事情,看不到里面的高利润,因此这些有钱的大亨们对此领域止步不 前,不闻不问。

发扬武术,缺不了武术家,而光靠武术家,是无法运作起武术这场商业 革命的。道理很简单,您见过几个高级工程师成为房地产商的?

武术家研究的是武,不是商,我们不缺武术家,是的,别看武术现在成 了这个德性,我们仍旧不缺真正的武术家,我们缺的是发扬武术的商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敬爱的领导们一直把发扬武术的责任放在武

术家身上,这是大错特错了,我们不能再继续错下去。

困难是有的,但如果不做,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其实说来道去就是几句话•_中国武术不能沉浸在温床里,它必须走出 去,各个门派的技艺必须走到一个大舞台上去,武者必须有自己的地位,不 能甘于清贫。必须要让武者有自己的经济目标,进而有¥己的社会阶层, 这个市场很大、很深、很广、很值得发掘。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商业运作上, 必须有一套自己的竞争机制,首先让它在自己国家里发扬光大,然后才能 谈走向世界。建立商业运作机制并不难,难的是谁去做,打通各个关系并 不难,巧立名目并不难,难的是这份激情!

最后我想再说几句话,关于自己的几句话,那就是不管中国武术在看 得见看不见的未来是不是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昂首立于世界搏击竞技 之林,我仍旧希望我们的孩子去学武术,能打人的武术。因为执著是一种 精神,只要一代代的执著下去,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是中国人,我习中国拳,我爱中国文化,我做中国事。

我是一个武者

左扫、右扫、击刺,力劈华山、秋风扫叶、撩棍、劈棍、左右盘桓打耳光、 扫腿……

当一系列的棍法练完时,已经到了早晨九点,距离我刚出门的时间已 经过了一个小时零十分钟◦一个小时零十分钟,七十分钟的时间,我把三 十分钟用来劈千层纸,四十分钟用来习棍。习棍很累,很累很累,比单纯的 打拳要累。我见过打太极拳连续打了一小时仍旧动作舒缓有力的人,但我 认为那不算本事,如果能将擒敌拳、少林罗汉十八手、少年登台全部连成一 片,以每个单招连练五十次的形式打下来,那才叫本事。因为那对一个业 余爱好者的体力和力量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元旦放假了,学校里几乎没什么人,给我这个住在学校旁边的外来户 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站在椰子林的一端,望着另一端的那棵椰子树。这 就是我每日晨练的练拳路线,我会从这一端开始打一个单招,一路打到另 一端的那棵椰子树下,再换个单招一路打回来,中间的距离有七十米左右。 我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打着,一直到把所有会的套路都打完。那时我会很 累,会脱力,会一面走一面调节呼吸。如果偶尔能遇到同路人聊上一聊,讲 讲手,那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一种只有习武人才能体会到的快乐。

但今晨我却拿来了齐眉棍,一年以来棍子没怎么摸过,怕荒废了,便拿 来走走。练棍比练拳还累,我不断重复着扫棍的招数,扫头、扫腿、扫腿、扫 头,椰子林里我的身影从这头到那头,那头到这头,这头再到那头,那头再 到这头,如是反复。扫棍练完了,开始练习击刺,扫头、扫头、刺,扫腿、扫 腿、刺……击刺练完了,练习点,扫头、扫头、刺、转身点棍,扫腿、扫腿、剌、 转身点棍……每增加一个动作,都要重复上几个招式,速度越来越快,我在 努力保持这种强度,结果不到二十分钟,我的腿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 重感。好累啊!

但是我喜欢这种累,我喜欢这种练法,我喜欢这种朴实无华而又异常 有效的练法,每个单招连走数十次,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突然兴发,一棍 将树皮戳去硬币般大一块,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满足?我的腿很累,而且越 来越累,但是我的膝盖却不疼,也不酸,累的只是肌肉,而不是关节,你知道 我体会到这些时的快乐吗?

每一招是否正确,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的身体能告诉自己。

疲劳了吗?调节呼吸吧,每当我很累的时候,我就一面调节呼吸,一面 问自己:如果这是战场,你也会这么在意自己是否疲累吗?不会的,一定不 会的,那么,就当这里是战场吧。呼吸,再呼吸,出招,再出招,直到最后,直 到无法调节呼吸,直到肌肉已经到了疲劳的顶点。

持棍而立,气息悠长,面色未改,目视前方,那一刻,你会爱上武术,无 可救药地爱上它。

爱武术,就和爱一个女人一样,先有初恋,再有热恋,从练习到见效的 阶段就是初恋,与人讲手到路见不平与人动手的阶段就是热恋。不同的 是,在热恋期过后,接着前来的不是降温期,而是痴迷期,你会对它越来越 着迷,一生相伴,一生痴迷,一生不悔。

拖着棍,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人看着我,目光异样。那就是我,一个 与都市那般不般配的武者。我拖着一根长棍走在早晨喧闹的街市上,仿佛 一个都市游侠一般,穿街过巷。

去了,都去了,没有了赵客缦胡缨,没有了千金成一诺,没有了刀光和 剑影,没有了生前身后起烟波,也没有了富贵如云奈我何。在这个物欲横 流的都市里,我是那么的扎眼,那么的不合时宜,那么的渺小。当我和我的 棍在椰子林里时,世界上只有我和它,但此刻,浮华的景色将我淹没。

我向往大漠,我向往蓝天,我向往万水千山独行的生活。可是,我只能 坐在电脑前,挥洒我的笔墨。

有趣吗?

有趣!因为我是一个武者!

后悔吗?

不悔!因为我是一个武者!

也许有一天,“武”将不在;也许有一天,“侠”成笑谈;也许有一天, “武”和“侠”只是留着黄色的爆炸头的年轻人的一种嘲笑的诉说,但我不 在乎,我只求留住现在,我只求留住属于我自己的一刻!

因为,我是一个武者!

浏览9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