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6年( 1937 ) 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钱维方、吴勤师徒二人,由港返佛,回到鸿胜体育会(鸿胜馆易名)主持会务,进行抗日斗争他积极训练会 员武功,组织杀敌大刀队,并派会员分赴中小学校传授大刀和武艺。为了武装抗 日,钱维方与吴勤等组织山紫村民众(抗日)自卫中队,但遭消极抗日的_民党 南海县府所忌,对他进行迫害,诬蔑他非法活动。12月,限他3天内离境。钱维 方在遭到逮捕的威胁下,再次出走香港,直至在香港沦陷期间病逝。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4


  1. 工运代表梁桂华


梁桂华(1893 —1927 ),广东云浮县三坑村人,

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佛山早期工人运动领导 人之一。他14岁时到广州学理发,在3年满师后到佛 山当理发工人,并学拳术,后来成为佛山有名的技 击家。

民国10年(1921 )春,广州的共产主义小组在广 州高第街素波巷幵办了“广东宣讲员养成所”,佛山 的王寒烬、梁复燃在该所学习后,受命回佛山发动工 人组织工会。此时梁桂华受到教育,开始投奔工人运

图片37

动。春末,梁桂华以佛山永汉理发店工人为核心,联合全镇理发丁人600余人, 在“孔圣会”(今佛山山紫商场附近)成立佛山理发工会,被推选为会长,并参 加了由王寒烬、梁复燃秘密组织的佛山工人倶乐部活动。

民国11年(1922 )春,梁桂华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佛山工会联合 会在莺岗黄家祠成立,成为佛山工会的领导机构,佛山工人俱乐部同时结束。梁 桂华领导的理发工会成为佛山工会联合会的基层工会。同年12月间,理发T会在 梁桂华领导下全行业罢工,要求资方提高工资。在工会联合会的领导下,各工会 相互支持,并组织工人纠察队对资方及黄色工会的破坏给予有力的回击。罢工取 得胜利,迫使资方把利润分配从原来资方占60%以上降为占53%,工人从原来占 40%以下升到47%。但斗争仍然激烈,资本家成立理发研究社与理发T会对抗, 还强迫一些工人入社,进行反梁桂华的活动。但梁桂华在工人中有很高威望,资 本家的阴谋终不得逞。

民国12年(1923),中国共产党在佛山组织了佛山工人“共产主义十人团” 作为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梁桂华是“十人团”成员之一。在十人团的领导下, 各行业的经济斗争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资本家和当时佛山的反动当局恐慌 起来,逮捕梁桂华并判处徒刑1年,后党组织将他营救出狱。民国13年(1924 ) 初,党组织派梁桂华和钱维方动员在近郊设立鸿胜武馆的吴勤组建农军同年5

月,佛山南浦乡农团成立,组成 了南海县第一个农团军。

图片38

民国13年(1924) 7月,中共 党组织派梁桂华到广州农民运动 讲习所学习,并参加黄埔军校举 办的农民运动军事训练班。同年 10月,他带领南海县第一农团军 平定商团叛乱。同年底,他被国 民党中央农民部任命为农民运动 特派员他以特派员的身份在省 内从事农民运动,曾到南海、番禺、中山以及其家乡心浮开展农民运动。中山县是当时国民党右派势力比较强大 的地方。梁桂华带着理发T具,在中山县九区上下栅(乡),以理发为掩护,发 动群众,逐步组织起阶级队伍,成立了中山县九区农民协会和上下栅(乡)农民 协会。

民国14年(1925 ) 5月,梁桂华以省农协代表和佛山工会联合会代表的身 份,出席在广州召幵的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协会会议,被选 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执委另外,他还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同年,英帝同主义在上海发动了“五卅”大屠杀,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 会同时发出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宣言,号召香港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反帝大罢 工,并派出梁桂华、杨殷、杨匏安等到香港,协助苏兆征、邓中夏进行罢工的组 织发动工作。他一方面作为邓中夏的得力助手和保卫人员,另一方面负责发动理 发等基层工会的群众参加罢工。同年12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确保共产党出席大会代表和国民党左派代表的安全,命杨 殷组织特别保护大队,梁桂华任该大队的小队长

民国15年(1926)初,中共广东区委委派梁桂华担任香港地委书记,到香港 建立一系列的秘密机关。民国16年(1927 )广东“四一五”反革命事件发生后, 国民党反动派派出特务暗探到香港,勾结港英当局,跟踪和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 人士由于叛徒的出卖,梁桂华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强迫他招供,用铁锤打 断了他的两根肋骨,但还是得不到半句口供中共派杨殷前往营救,聘请律师为 梁桂华进行辩护,后来以证据不足,被判递解出境。途中,党组织把他转移到澳 门,但他的身体已被折磨残废。

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在广州起义。梁桂华带伤从澳门 回广州,配合赤卫队总指挥周文雍组织和改编工人赤卫队,他负责筹款和建立弹 药医械运输等秘密机关他先回家乡云浮,将祖屋典卖,筹到白银400元,告别 了妻子和刚会走路的女儿,返回广州同年11月间,在广州小北直街开设了一间 “大安”米店,存放枪支弹药。起义前两天,由于工人搬运米包时不慎露出子 弹,秘密机关被暴露。梁桂华急忙从米铺越墙逃奔,向起义指挥部报告。中共广 东省委根据各方面情况的急剧变化,决定把原定于同年12月13日举行的武装起义提前于11日举行。12月10日,梁桂华参加了在禺山市由杨殷、叶挺等召开的紧急 战斗部署会议,会议决定由他带领敢死队。11日,广州起义爆发,他身先士卒, 带领敢死队为工人赤卫队开路,迅速占领了广州市公安局,义立即转移到长堤电 厂一带指挥工人赤卫队,配合教导团和警卫团,向沿堤偷袭的国民党军队和游弋 在珠江上的英、日、美、法等帝国主义军舰展开激烈战斗。在和登陆的敌人拼死 肉搏中,他身负重伤,被送到附近的韬美医院(今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广州起义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梁桂华不幸被捕,在韬美医院门前壮烈牺 牲,时年34岁。23

  1. 农民军领头人吴勤


吴勤(1895 —1942),原名吴勤本,祖籍东莞。

清朝末年,吴勤随父吴端枝迁居佛山郊区南浦村。

丨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高氏带着吴勤五兄妹艰辛度 日。吴勤自小失学,以给人家清理粪便的微薄收入帮 补家庭。少年时即拜“鸿胜馆”名教头钱维方为师。

民国5年(1916 ),孙中山号召倒袁(世凯),打击 袁在广东的残余势力龙济光。吴勤参加了民军,在广 州和龙济光军队作战中只身泅水爆炸敌舰,受孙中山 嘉奖,被任为孙中山的卫士。民国7年,孙中山离粤 赴沪,吴勤回到佛山重新务农。民国10年,在普君圩 大桥头开设“鸿胜分馆”,招徒传艺。随后,以这批青年为基础,组织本村武 装,对付邻乡地主民团,保境安民。

图片39

民国11年( 1922),佛山各行业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工会。同年,各行业丁. 人罢工,吴勤加入罢工行列。民国12年秋,中共佛山组织派梁复燃、钱维方、梁 桂华等人,以鸿胜武馆的旧谊与吴勤交往,从中进行宣传教育,使吴勤接受党组 织的建议,组织农民武装。民国13年5月,佛山南浦乡农团成立,吴勤任团长, 成为珠江三角洲领导农民运动的第一人,廖仲恺先生曾亲临农团指导:8月,受 党派遣参加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期集训,由谭平山、罗绮园介绍加人中国共 产党。随后,以特派员身份回佛山近郊领导农民运动。同年10月,吴勤率南浦农团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1月,参加平定佛山商团 叛乱。

民国14年(1925 ) 5月,南海四区农民协会成 立,吴勤任会长他以农军的实力支持佛山铸锅工人 反对反动的广东省机器工会的斗争,逼使劣绅莫洳洪 等交出佛山公产“大魁堂”给佛山工联会作会址。在 参加平定滇桂军阀叛乱的战斗中,南浦农军收缴了滇 军驻佛山的胡思舜部属的枪械。他领导农会与地主民 团斗争,收缴了一些民团的武器。同年年底至翌年 初,他又参与了逮捕“大魁堂”劣绅、驱逐佛山市政 厅长沈崧的斗争。

图片40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东各地发生“四一五”反共事变,屠杀共产党人和 革命群众南海、佛山的反动工会、军、警_捕正在“大魁堂”幵会的工会代 表,吴勤率100多人奔赴救援,途中被围于莺岗街,一批人被捕。吴勤越墙脱险 后,奔赴南海、顺德一带组织起1〇〇多人的农民武装力量,坚持战斗。是年12月 7日,广州起义前夕,吴勤被任命为农民赤卫军第二团团长。广州起义于12月11 日打响,吴勤带领第二团部分农军打下佛山外围石出山的碉楼并连夜进占普君圩 五街公所,但因无法与起义总指挥部联系,孤军作战,只好下令撤退。广州起义 失败后,他撤到香港、民国18年初,被迫逃亡到新加坡,改名何添,与梁复燃、 王寒烬等人在水塘脚山巴组织“菜会”,一面种菜度日,一面宣传革命。民国23 年,从新加坡返回香港,与叶挺、何香凝、蔡廷锴等爱国人士联系,投身抗曰救 亡运动。

民国26年( 1937 ) 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吴勤找到党的关系(但未恢复党籍)。是年底,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 派他回广州组织抗日武装,国民党当局委任他为广东省民众自卫团统率委员会上 校巡视(督导)员。他以合法名义,在广州郊区、南海县先后组织杀敌大刀训练 班、防护团、山紫村民众自卫队等群众抗日自卫武装:

 

民国27年(1938 ) 10月,广州、佛山相继沦陷。国民党军政人员仓皇逃跑, 吴勤在广州陷落的第二天,在省委和廖承志的指示下,在广州郊区组织抗日义 勇队。义勇队在夏滘附近河面伏击日军运输艇,打响了珠江三角洲抗日的第一 枪,击毙日军10多名,缴获了一批物资。接着,义勇队袭击广三铁路小塘车站, 毁其交通,阻止日军西进。两次战斗的胜利,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敌必胜的信心。为了使这支义勇队取得合法地位和给养,他同 国民党广州当局联系,义勇队取得了“广州市郊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 二支队”)的番号,吴勤为支队司令。这是中国共产党支持下的一支取得“合 法”番号的抗日武装。随后,日军水陆两路到顺德县陈村大扫荡,吴勤指挥广 游二支队与日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安然转移到番禺南部。陈村 之战使广游二支队英名远扬,附近的武装势力纷纷前来投靠,吴勤的部队迅速 扩大,但因人员复杂,难以带领。他认识到必须依靠共产党支部领导才能将队 伍带好,于是只身潜往香港,寻找中共组织,要求党组织加强对广游二支队的 领导。

民国28年(1939 ) 1月,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接受吴勤的要求, 前后派了刘向东、严尚民等多批党员到广游二支队协助吴勤工作。吴勤改造广 游二支队,摒弃部队中不良分子,吸收工农成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建立党 的组织,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的抗日武装。5月,他还与当地知名人士 一起组建准军事化武装团体“抗日俊杰同志社”(简称“俊杰社”),吴任社 长。至同年6月,“俊杰社”有分社10余个,人数达数千人,遍布南(海)、番 (禺)、顺(德),成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群众基础。

民国29年(1940) 7月,中共珠江三角洲中心县委成立。中心县委为加快改 造广游二支队,决定以林锵云带领的南(海)、顺(德)游击队为基础,加上从 番禺、中山抽调来的党员骨干编为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在广游二支队中起 模范作用3吴勤坚决拥护这一决定,并立即调拨机枪等武器充实独立中队9月 的一个晚上,伪军1000多人突然进攻广游二支队和俊杰社,沙湾、大石、大山等 据点均失陷。坚守涌边的独立第一中队在打退伪军之后,也因该地孤立无援而撤 往顺德西海。其时,广游二支队名义下的一些地方势力组织发生分化,甚至主力

大队的大队长刘登也发生动摇,与国民党顽间派暗中勾结,企图把该大队拉出 去在这紧急关头,吴勤按照中心县委的指示,毅然撤去刘登的职务,将主力大 队从中山浪网调回西海,与独立第一中队合编整训,使广游二支队直接置于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民国30年(丨941 ) 10月,李朗鸡(李辅群)调集第四十旅七十九团2000多 人,分二路进攻广游二支队当时广游二支队只有200多人,但广游二支队士气 高涨,以班、组为单位,利用水网、蔗林、桑基、鱼塘等复杂地势设伏,三路伪 军都中了广游二支队埋伏,被打得溃不成军。中午,吴勤又动员友军100多人 驰援西海此役共击毙敌前线代理总指挥以下200余人,俘敌110余人,缴获各 式枪支数百支,而广游二支队仅伤亡各1人,是华南敌后游击战中以少胜多的著 名战例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吴勤遵照中心县委指示,又在 南、番、顺地区组织“自卫联合会”,担任主任委员,发表《抗日十大纲领》 和《讨伐李朗鸡宣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发表《为日美英幵战敬告各 武装团队各界同胞书》,表示誓死抗战到底。9月,李朗鸡和国民党西江前敌 指挥部司令邓龙光,曾多次派人以花言巧语和封官许愿来拉拢吴勤,都被吴勤 拒绝。

民国31年(1942 ) 3月,国民党顽固派挺进第S纵队(简称“挺三”)副司 令林小亚与汉奸李朗鸡奉邓龙光之命,在顺德陈村联合召开“花园会议”,邀请 吴勤以“监会”的名义参加,吴勤愤怒地说:“我与伪军只有刀枪相见! ”并揭 露了林小亚投敌叛国的丑恶阴谋:5月7日,吴勤夫妇从睦州去林岳,在陈村水枝 花处过渡国民党第三纵队反动头目林小亚唆使梁雨泉、梁德明与陈村伪军头子 欧荣等人,在渡口埋伏兵力袭击吴勤。舟将靠岸,忽然枪声大作,吴勤夫妇遭预 先埋伏在该处的伪、顽军队暗杀,时年47岁。1951年2月14日,佛山市人民政府 在佛山市区南郊南浦村建吴勤烈士陵园,立碑永志。24

(四)从鸿胜馆到鸿胜体育会

1936年,南海县政府颁发了一个武馆等级条例,组织体育会可以不用担保手 续,引起鸿胜馆门人恢复鸿胜组织活动的念头。1937年,在余少甫、林杏、陈艺 林、汤锡等人筹组下建立鸿胜体育会,其宗旨有三:(1)提倡业余体育;(2 )锻

 

炼体格;(3)促进社会健康。会员123人,原来鸿胜馆的馆员与新加人的会员人 数各占其半,会内设国术部、球类部、游艺部、音乐部、理财部等,与原来鸿胜 馆单纯传授蔡李佛拳相比,鸿胜体育会活动项目更为丰富,会员多为手工业人、小商贩和店员及近郊农民国术部由汤锡主教,梁添和陈艺林助教。抗战期 间,鸿胜体育会组织大刀队教练班和防护团,积极参与抗H救国运动钱维芳组 织山紫村民众自卫队一中队,吴勤任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司令,率领两百多名 鸿胜馆成员,到南海石硝乡组成抗日游击队,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 装力量,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鸿胜体育会成员始终走 在革命的最前列,在中国武术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1938年佛山沦陷前夕,鸿胜 体育会会务停顿。

抗战胜利后,曾任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大队长的原鸿胜馆员刘登率队进 人佛山,提出恢复鸿胜体育会,企图扩大个人势力。正在酝酿之际,广州国术协 会理事胡云绰也来到佛山,表示可以办理一切筹备事宜,他原是陈盛弟子,1946 年春,由刘登、钟萌、胡云绰、陈艺林、汤锡、夏培佳、周逸天、崔章、梁添、 叶均伟、李广海等组成筹备委员会,刘登为主任,组织办理旧会员登记和新会员 招收手续,向南海县府立案,以佛山市花王庙为会址,复办南海县鸿胜体育会 11月,鸿胜体育会举行成立大会,会上进行南北拳师国术表演。广州警察局探长 李彦良应邀参加成立大会,他依仗权势控制鸿胜体育会,结果被选为理事长刘 登、陈艺林等10人当选理事。此时的鸿胜体育会,辖有莲花、上沙、石湾、莺岗 四个分会,共有会员500多人。会务处受李彦良掣肘,除逢年过节组织狮队捧场 外,会务停滞不前。其间胡云绰曾自告奋勇,应白俄拳师阿伦哥之约与之进行友 谊比赛,附带举行南北国术表演。

1947年9月,胡云绰主持了一次鸿胜馆拳赛。由于众多会员对李彦良强烈 不满,人心日益涣散。不少人自动放弃会员资格,会员锐减至200多人。1947年 11月理事会改选,李彦良、胡云绰均落选。新选出的理事为罗海清、方妹、汤 锡、叶均伟、李广海、崔章、谭英伯、阮福、卢恕、卢其勋、陈英:,由罗海清 担任理事长,罗是中医生,普君圩首席保长。鸿胜体育会从此一蹶不振,走向 下坡路,到1948年5月只剩70多名会员。后罗海清病故,没有再改选,由方妹

代理会务25 1951年方妹填写的“社会 团体调查表”记载:“解放前几月,因 监、理事任期超满,改造不成,而经费 无着,停顿会务至今。”

四、蔡李佛拳海外流传

鸿胜馆蔡李佛拳在晚清民国时期已 经传播海外,这其中是有历史的,因为 鸿胜馆创始人张炎的传人中,有许多曾 到过香港、南洋及美洲一带设馆授徒 1900年前后,陈盛曾往香港投奔同 门师兄阮懈,在香港教授武艺。

雷灿是张炎的得意门生,曾在广州 设馆授徒,其嫡传弟子谭三传艺给儿子 谭飞鹏,谭飞鹏在香港九龙设“谭飞鹏 健身社”,广收门徒。谭三门人伦枝, 把蔡李佛拳传到加拿大渥太华汤锡及 其徒弟严泉亦曾先后设馆于九龙。

李恩徒弟刘忠曾击败在香港设擂的 俄国大力士,威震香港。他的再传弟子 陈汉雄、林少立、孔繁济、孔流、孔顺 等在香港幵设武馆。

蔡一桥也是李恩的门人,其弟子关 文经于1966年在新加坡创设鸿胜馆,又 与新加坡武术界共同倡组新加坡全国武 术总会,任正总务之职。关文经1968年 任新加坡国防部警卫队大刀队自卫术总 教练、新加坡高级学府公教中学之国术

图片41

^武术史略 研究会顾问,为发扬蔡李佛武技及团结世界各地蔡李佛同门做了不少工作

五、佛山蔡李佛拳、械套路

佛山目前流传的蔡李佛拳、械套路是从张炎一脉传承到陈盛执掌时期, 他总结多年经验,结合教拳实践,将蔡李佛拳较长的套路简化、改革为长拳、平 拳、扣打、醉酒烂打(简称醉打)等。由于这些拳套点数多,平拳二百多招,长 拳三百六十招,故此佛山鸿胜馆第三代传人又再次对拳套进行整理,除了保留传 统套路不变以外,分别整理出大十字拳、小十字拳、梅花拳、四十式、南桩拳、 十字扣打、小长拳、战拳、太字拳、家字拳、佛掌等较短的套路十多套,便于推 广。器械方面传承下来的传统套路较多,长器械有大刀拦门寨、蔡阳刀、朴刀、 狼牙棒、四门枪、梅花枪、英枪、六点半棍、双夹单棍、梅花棍、十八枪棍、行 者棒、伏虎大扒、働头、长凳、禅杖等;短兵器有抗日大刀、双刀飞鼠扑壁、单 刀、单刀藤牌碟、盘龙剑、风雷萧、三截棍、双板斧、小毙等;奇门兵器有穿云 伞、游龙扇等。

鸿胜馆以拳术和器械为主科,会员依次学习平拳、棍、扣打、双刀、凳、 钯、单头棍、鞭、枪、单刀、双鞭、单刀盾牌、双盾、对拆和蔡李佛拳法中的23 种武艺(如内、外八卦拳)。一般徒弟最初只学外家拳,经过一段时间考察,达 到思想纯正、忠实可靠、根基稳固后才教内家拳。习内家拳者需常关起门来练绝

招:、如果馆内出了坏人,就用内家拳绝 招加以制服。只有修完内家拳功夫,才 算是鸿胜馆的高手(内家拳指蔡李佛 内部的拳术。)

实用招式包括:(1)挂拳顶掌。 挂拳右拳为偏身由上至下打出,可虚可 实,左掌由左肩头向前顶出,步法可进 可退,可左可右,可真可假,极具实用 价值(2 )连环插拳„左手虚晃,正手 偏身向侧打出,同时标马即收再出,连 标两下,出手凶狠。(3 )拐马(偷马) 鞭锤接手时向侧突然转身,拳向后 抛,脚前拐或后偷,属突然变招,令对 手防不胜防。(4 )车轮滚虎。以偷马背 剑、转身挂扫等凶猛、凌厉、快速进攻 的特点,追打对方

(一)蔡李佛拳术的主要套路

佛山蔡李佛拳最大特点是所有套路 均开横桩,开拳前三十招为佛掌、爪、 朝手(攛)、擒拿手、骑龙马落礼,再 向前,轻身向后又再向前三敬礼,正式 开拳。出手意念相同,顺序、拳名与陈 享一派有别。手法区别是横桩(陈享一 派为直桩)。

蔡李佛拳术讲究腰、膊、腿、手 的合力,出手要力贯拳、掌、指,要像 飞砣打出一样。步法灵活,进退自如, 手随身转,偏身对敌,长短并用,不会

图片45 图片46 图片47 图片42 图片43 图片44

双手齐出,左手打出右‘手防,右手出左手防,双手—后、一左一右、一 上一下。脚出诡异,手在攻防,对方不注意时下盘出腿。全身运动,讲究宽松 自然。

基本功二十四步标马扯拳:二十四步为:前十二步主要练四平马、弓步马; 后十二步练扭马、偷马、吊马、(虚步)骑龙马。手法练阴插拳,挂、扫拳,钢 掌(佛掌),这是蔡李佛拳术的基础训练必修课,通过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基本 步法、手法,重点锻炼腰、膊、马步,做到下盘有力,进退标马灵活,出手刚劲 才能转入套路的学习。即使学武时间很 长,拳术器械已经掌握很多,但每次演 练时,都要先练基本功扯拳。

平拳:平拳为蔡李佛基本拳套路 (鸿胜蔡李佛拳拳种)。取太平天国长 安万年之意,二百八十招,主要手法有 标、撞、挂、扫、插、拋、抡、擒、拨、蟠、截、挑、爪、掌、指、顶、肘等;步法有四平、弓步、扭、拐、偷'虚、骑、跪等;腿法有双飞腿、旋风腿、撑虎腿、穿心腿、

图片48 图片49

堂腿、铲腿、观音坐莲、罗汉扫地等。蔡 李佛拳最大的特点,是每出一招,身形步 法跟着变,连招带打,虚虚实实,虚则实 之,实则虚之。

长拳:长拳也是蔡李佛基本套路,也 取“太平天国长安万年”之意,手法、脚 法与平拳相类,全套三百六十招。主要用 于练气,长拳有100斤力扯出120斤之说。

扣打拳:扣打拳全套一百八十招。用 扣掌、插掌、柳叶掌,多为三招一组,攻 势凌厉,招式与平拳一样,不同于平拳的 最大特点是扣打,手法、步法、腿法灵活图2-58蔡李佛拳市级传承人黄文 多变,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

醉酒烂打:醉酒烂打为短打、用肘、掌、膝、扫堂腿、铲腿、罗汉扫地(左 脚扫右脚跪地)、双拦手。步法主要用拐马、偷马。形醉神不醉,借用平拳、扣 打拳的典型招式。

家字拳:家字拳以连环挂扫、车轮滚虎为主。

太字拳:太字拳用肘、膝为主。

战拳:战拳以标、撞、挂、扫、插为主。

佛掌:佛掌以掌为主,都是平拳、扣打拳的缩简版。

十字拳、梅花拳、四十式、南粧拳等为较短的套路,基本上是在平拳、扣打 拳的基础上简化出来,目的是短小精悍,便于学习和表演,其特点是长桥大马, 步步进逼,较为实用。

(二)蔡李佛拳主要器械套路

蔡李佛的器械,都是在实战中发展起来的,在冷兵器的时代,是两军对阵的 主要手段,现在我们演练,除了文化传承外,主要是强身健体,同时也具有防身 自卫的作用。

飞鼠扑壁双刀:双手使刀是较常用的短兵器、比匕首长、单刀要短(又称包踭刀)刀法以近身搏击为主、双手 一守一攻以灵活步法配合双手攻防转 换。看准时机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扑 向敌方双刀直击要害有如飞鼠扑壁 大刀栏门寨:意为用大刀镇守辕 门。冷兵器时代的战阵,这种大刀, 刀锋长,背厚刃薄,刀重为11至丨2斤 (当年张炎宗师用刀为36斤老秤,约 合市秤46斤),是蔡李佛派特有的兵 器。开式为走横桩,左手握刀柄,刀 身向下,刀刃向前。右手为前手,左 手为后手,与其他拳种常规相反。是 古代兵营守大门(辕门)的主要武 器,舞动不易,极需功力,对敌有一 种阻遏作用。

图片50 图片51

单刀藤牌碟:一手持刀,为单 刀。一手持盾,盾中藏备刀。盾(藤 牌),用约】厘米直径粗藤编织。对 阵中步兵对付骑兵用于斩马脚、挡箭 镞,冲锋时防身护体之用3蔡李佛拳 于太平天国时引用流传至今,以低粧 马为主,善于地上灵活翻滚,套路要 求翻滚于四角,以斩马腿为目标,攻 防兼备,可防可攻。

枪术:枪是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 的主要武器。鸿胜馆传下的枪法主要 有梅花枪、四门枪、英枪等。舞动起 来,飒飒风声,枪出如白蛇吐信,分上、中、下三路刺出,力贯枪尖,一 气呵成,连招带打。

抗日大刀:抗日大刀的刀法是20 世纪30年代,丨932年“一 •二八”淞 沪抗战打响,佛山鸿胜馆的第三代传 人崔章率本门子弟人赴上海培训 大刀杀敌术和参战,在“一 •二八” 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十九路军班、排 长以上全配此刀,专门对付日寇的 三八大盖枪要退了子弹才能拼刺刀的 致命弱点,为在上海抗击日寇侵略时 广泛推广使用的刀法。卢沟桥事变以 后,中华全国武术总会召集国内武术 界选送刀法,鸿胜馆陈艺林赴上海开 会展示本门刀法,被选人整编成全国 推广的抗日大刀,鸿胜馆的先辈又把 这大刀刀法在佛山和附近地区的学 校、社团广为传授,给日本侵略者以 沉重打击。此大刀手柄长,可单手和双 手使用,劈、斩、拦、截、削、挑、刺 灵便有力,配合蔡李佛转身、标左、标 右等步法,显示强大的杀伤力。

双夹单棍:缠腰发劲、棍打两 头。俗称双头扁拐,是用扁担防身演 变出来的棍术。既有单头棍黏弹透 劲,也有双头棍的架压缠劲,比单头 棍攻防范围更大,前后转换更快,杀 伤力强: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棍术:蔡李佛棍术的特点是棍枪合一,偏重于棍,为典型的十八枪棍鸿 胜馆传下的棍术套路有多种,其中梅花棍为单头棍,棍长两米四。六点半棍、

双夹单棍、十八枪棍、连环棍等为 双头棍。双头棍长比演练者高出30厘 米。双夹单棍又名双头扁拐,如拿起 扁担、拐杖一样能把招式使出来,既 打一'大片,又打一条线。棍法为抽、 打、拦、截、挑、鞭、顶、拨、割、 擦、圈、点的套路,形为左吞右吐,

图片55

有如蛟龙翻身、毒蛇拦路

风雷箫:风雷箫是蔡李佛的短兵

器套路,随便执一短棒,剑、棍、鞭、箫、锏,均可使用此套路。风雷箫的招式 是刀剑合一,也有单鞭、单锏的招式,以拦、截、劈、刺、挂、撩等手法 为主,舞动起来哨音阵阵,身形矫健,上下翻飞,是锻炼身体、防身自卫的好

技法。

働头功:以农作工具为武器的套路,随时拿起即可作武器,套路中有刀棍的 招式,有锄、抽、打、劈、撩、拦、截的功能。

板凳功:家庭长板横头凳,随时抄起可作武器,是蔡李佛前辈用一招挂拳顶 掌与外家拳技术交换的套路,形态生动,对付棍枪尤具优势,方便用常见的横头 凳扣住棍枪,沿凳头顺棍身标出制胜。

大耙、三股叉:有枪棍招式,原意用于打虎。专门以其力压住对付藤牌碟, 与藤牌碟是一对对练的矛与盾

图片56

 

浏览3,7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