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手的基本要领

大成拳的推手与八卦掌、太极拳的推手,既有类似之处,又 有不同所在。对于大成拳推手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恩师王选杰先 生在多种论著中均有精辟的阐述。大成拳的推手有小乘、中乘、 大乘、上乘、最上乘五个阶段。原则上讲,大成拳中,没有固定 的招法和模式,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完全掌握大成拳推手的 各个要领,又非一日之功。初学者必须从最基本的某些实用技击 方法做起,方可熟生精微,渐步正轨,而达拳拳服膺之妙。

大成拳的推手有单推手和双推手,但无论采用哪种训练,都 必须遵循其基本要领:

守中用中力多变, 身松点费独知人, 把握方位肩胯灵, 劈挂圈缠擒跌放,

身松点紧

保持肌肉放松,而又有弹性和支撑力,身体各部要保持或明 或暗的搠劲,周身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松沉,而与对方搭手的 “点”要紧,身体的松在推手中可使自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 “点”紧则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威胁性,同时在身体放松的前提下,有助于锻炼自身的“听劲”。所谓“听劲”,就是指触觉灵敏 度如何。只有“听劲”好,方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把握方位

这是对“守中用中”的具体应用。所谓“守中”就是护住自 身中线位置,控制对方枢纽之重心,使对方不能转动,而陷于被 动地位。为了更好地做到“守中用中”,特别要注意身法和步法 的调配,以及自身方位,从侧面或斜面进击,攻其重心,发放对 方。

力点多变

推手时,我力点要灵活多变,正如《大成拳论》所述“周旋 无定意”,使敌无从适应,防不胜防,陷于败势。例如,我可先 用手击打对方,之后以小臂撞击对方,再用崩拳穿打其胸部等, 我力我法无始无终,如网天罗,敌焉有逃脱之理!

连续炸力

《大成拳论》有“炸力无断续”之要诀,有时一次发力难以 奏效,或只能破坏对方重心,我可采用连续发力的方法,将对方 放倒或摔出。连续炸力,是属于发力具体应用的问题,发力时, 像炮弹被打出一样,浑元炸力,连续不断,直到把对方放倒为 止。

沾粘相随

它是与“不丢不顶”并提而论的。推手时不要丢开对方不 管,也不要与对方顶牛,造成僵持局面。我与对方手臂始终保持 恰如其分地接触,进而达到沾之能起,粘之难逃,连之不断,随 之能进,以此培养良好的“听劲”能力。对方来势之急缓,力量 之大小与方向,我尽所知。如此,方可凭借我触觉之本能,利用 力学各原理如合力原理、惯性定律、力偶原理、平衡原理、杠杆 原理等,将对方击出或放倒。

肩胯支配

推手时,要在肩胯灵活的情况下以肩胯支配全体。大成拳中 有肩胯打人之说,放人时,虽然以我掌我拳触及对方,但真正的 力量还在肩胯调配,这样才有利于“守中用中”,有利于使自身 形成“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力量无过亦无不及,而且只 有在肩胯支配的前提下,我才能方法多变,应感无穷。

承接反弹

对方力量过来时,不但不化解,反而以身承接,再以我笃纯 功力,将对方弹出。如有一拳师在与王选杰先生较技时,只见拳 师以闪电之势双拳轮轴般地打来,王先生不躲不闪,以承接之 势,将对方弹出,撞在身后六尺开外的墙上,又反弹回来。承接 反弹必须是在自身功力笃实、且反应灵敏的情况下,方可应用。

精神假借

无论以何种实用方法,均要注意精神假借之应用。王罗斋先 生指出:两目神光敛,指端力如电;肌肉似惊蛇,步履风卷席, 纵横起巨波,若鲸游旋势;又如我可把敌当蚊虫一样看待,或似 老叟戏童一般,大敌当前,我如入无人之境地,任我所为。

第七节卖作

实作又称断手,是对各种打击方法与防守方法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作,可检验以上六种训练方法的效果。可把各种劲力、步 法与推手之法等真实地运用于对搏。

大成拳的实作无定法,而处处是法,无定招,而处处是招。 然而,欲达此效,非一日之功,除要经过入门定法、定招训练 外,还要进行不同阶段的设想训练、模拟训练、切磋训练,其层 次由低渐高,由浅入深,拳拳服膺。

大成拳的定法定招包括单操手、连环技法。单操手,是实作训练的单纯性技击手法。常见的单操手有圈锤、炮拳、扇掌、劈 拳、金刚膝、栽拳、腋掌、横拳、钻拳、削掌、穿裆脚、跺子脚 等。连环技法,是把各种单操手进行合理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系 列连环技击动作。训练时,连绵不断,实搏时,连环出击,变化 莫测。开始时,可以两种单操手为一连环,以后可逐渐过渡至三 种乃至更多种的单操手进行连环训练。

所谓假想训练,就是根据某一单操手或连环技法的技击内 涵,进行不同状况的技击设想训练。以炮拳为例,可意想在与对 方对峙过程中,我突然上步迅速向目标位置进攻;也可假想对方 向我击来时,我可通过撤步、闪身、拦截等手段化解对方来势, 然后再以重拳击之。

所谓模拟训练,就是双人或多人之间的互相练习。比如,我 可用某一单操手作为进攻的手段,直接打击对方,我也可让对方 向我进攻,我利用单操手之法进行防守与还击的训练。

所谓切磋训练,就是找一拳友或同伴,抛弃定招定法的约 束,进行接近实战的训练。此时,没有主动方与被动方之区分, 双方可根据具体的状况做进攻或防守的操作。

对于实作,王选杰先生把它分为小乘、中乘、大乘、上乘和 最上乘五层功夫。

小乘的实作

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肩架调配,以保持自身的 圆整之力,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不论如何动步出拳,均要保持 身体协调一致。这样,既可使自己易于发拳,又可使对方无机可 乘,还可产生整体力量。同时还须审敌处势,就是在自己心目之 中有敌在前,并能体察到对方作拳时的基本要领和作拳时的惯用 方法。

出拳时要有的放矢,切忌盲目乱挥胡打,用手、用足或用其 他部位,要见机而行,以不失身体重心为准则。气不可提,也不 可沉。身形变化,出于肩胯转动,步法进退,出于克敌需要。闪 展腾挪,截敌之力于将发未发之时,或截取于旧力已断新力未续 之时,恰似迎击强弩之末。

至于具体步法,必须掌握前足进步后足跟,后足撤回前足 回,左右步法亦如此,进退不失中和匀的要领。克敌取胜于对方 失势之时。

中乘的实作

作拳时要相机而调备间架,这不同于间架在前、交手在后的 小乘实作。所以在动作之中,不必考虑对方的间架如何、手法如 何,本身以不失自己中线为原则,如此才能使大成拳中的站桩、 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等各项基础训练,通过实作得到 充分的发挥。

发拳时再配以声击,以夺人之势,还可应用推手之妙用,控 制对方,施以有效打击,使之难以逃脱;随后按照出手如铿,回 手如钩,力不空回的原则作技击。

大乘的实作

以精神意感为主体,配备大成拳中的各种力量。在作拳时身 无定形,步无定位,全身关节形曲力直,肌肉松紧得当。周身各 处皆似弹簧,精神、力量、形态均化为一体。到此境界,双手不 论单出双回,齐出独迎,均能奏效,两足不管横走竖进,绕步直 冲,均可使对方步法散乱,而任己所为。但是,在与对方似接未 接之时,还需双手迎面伸出,顾住自己头部,守住自身中线,不 失重心,然后通过手无定形和脚无定位的各种变招,使对方顾此 失彼,从而击败对方。

上乘的实作

熔百家拳法于一炉,取各家拳术精粹,应用于心领神会之 中,正如一滴海水而具百川之味。大成拳本身就是吸取各家拳法 之长而创的,所以在它的力量中,有形意拳的“整劲”,太极拳的“化劲”,八卦掌中的“活劲”,以及长拳中的冷、脆、快、硬 等各种力量,这些力量合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力量,以这种力量 为基础,运用各种具体手法。如郭云深先生的“半步崩拳”,不 但集中了形意拳的各种单式所产生的力量,而且还包括郭老在长 期研究实作中的经验,只是形式上归为一个崩拳而已,这就是万 法归一的实作方法。

大成拳的上乘实作方法,还要求双方交手之时,要举动藏 神,浩气放纵。内则精神充沛,气血鼓荡;外则以静待动,呆若 木鸡。要动如怒虎,静似蛰龙,变化无端,遍体如弹簧,有感即 皆应,而达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之境界。

5.最上乘的实作

最上乘的实作应达到“拳拳服膺”,行、走、坐、卧不离拳, 抬手动足均含有应敌之力,动静处中,不离拳意,一触即能放人 于丈外,而自己则不假思索,似在有意无意之间。最高级的方法 是“目击”制胜。交手时,不需动作,只用两目之视光,逼视对 手,即可令其精神不定,动作失调,这在大成拳中又称为“精神 控制”或“精神笼罩”技击法。

第三章第一阶段训练

在总结多年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笔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大成拳三阶段训练法”,针对学练者的不同水平、不同层次, 量材而教。实践证明,“三阶段训练法”是快速步入大成拳殿堂 的成功捷径。本书分三章详细阐述“三阶段训练法”,本章重点 介绍第一阶段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的目的是:掌握大成拳七妙法门的基础功法, 初步具有放人与自卫的能力,领悟大成拳“不用力而处处有力, 无定招而处处是招”的奥妙。

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为:浑元桩(由此衍生其它养生桩)、 矛盾桩、钩健试力、摩擦步、三角步、横步、垫步、放人练习 (即力的应用)。单操手可练习圈捶、劈拳、扇掌、炮拳以及由此 衍生的连环技法,还要做模拟练习。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可将常人放出,也 可具有初步的自卫能力,但就其功力而言,仍很不够。有了科学 与正确方法,出高深功夫仍靠自己勤加练习。一般自练时的时间 安排为:如练功1小时,可站桩35分钟,走摩擦步、钩铿试力 共需15分钟,其它功法10分钟左右。当然,在某一阶段为了突 出个别功法的练功效果,则可把时间作相应的调整。

第一节浑无核

浑元桩是养生桩的主要桩功,站好浑元桩,则可自然衍生出 其它养生桩法。有了浑元桩的基础,可顺利过渡至技击桩。

一、桩式

两脚平行站立,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两脚掌 上,两腿自然站立,既不要有意弯曲,也不要故意挺直;两手抬 至胸前与肩同高,两手距胸前一尺距离,两臂半圆,两腋半虚; 十指自然分开,手心向内,如抱球状,两臂要有内裹外撑之力, 同时要做到身形中正,胸腹空灵。(图6、7)

图片4

意感活动:设想自身的毛孔全部开放,与外界大气自然相 通,有如夏日凉风吹拂之感,舒适异常。又如全身毛发都有伸长 摇摆之意,只要自身精神一振,浑身毛发都仿佛有“怒发冲冠” 之势,此即《大成拳论》中所说的“毛发根根如戟”。也可设想 自身高大无比,顶天立地,四肢仿佛能够支撑宇宙,山河大地如 同弹丸,有浩气放纵的精神气魄。

二、 站桩感觉

初练站桩,常会出现酸、麻、痛、抖、涨、热、沉、牵弓I、 支撑、舒适、得劲等感觉。麻为不通,抖为紧张,酸为过力,痛 有时是紧或桩式不正确,或昔日旧伤所致。初学者开始习练浑元 桩时,有上述感觉是正常的,其原因多是不掌握动作要领或过于 追求练功效果,超过现阶段肌体能承受的练功时间所致,再有就 是练功强度过大。随着练习时日的增加,上述感觉大多能渐渐好 转消除。如果练习多日之后,上述不良感觉还不减轻反而加重, 这就不正常了,肯定有其形成的原因。这时习练者要按照站桩的 技术要求逐项自检自查动作,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如果自己不 能解决,一定请教有经验的教练、老师、前辈指导、纠正,千万 不要硬挺着练。因为不从根本上找到原因纠正错误,是很难解决 的,对练功有害无益。练习站桩细微之处的失误会直接导致练用 效果的失真,习者千万在原则上不要失去大成拳拳学真义。

站桩时如出现热、涨、沉、牵引、支撑、舒适、轻松等感觉 均属正常,只不过所达到练功过程和程度不同。

三、 站桩时间

初练时每次站桩时间应短一些,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而定。一般一次站桩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如能很快掌握要领 也可增加时间;如站桩到一定时间出现肩臂酸痛,这时就是已接 近极限时间,就要收功,停止站桩(由于站桩姿势不正确不能达 一定时间者不属上述范围)。随着练功时日的增加,可逐渐延长 每次站桩的时间,一般初步掌握站桩要领者均可一次站桩半小 时,如能一次站半小时,不酸不累,再增加站桩时间就容易了。 一般养生者每次站桩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为宜,当然每次站桩时 间长,每天站桩次数多,连续站桩日期越长,效果要越好;但一天如站两次半小时的桩,不如只站一次40分钟效果好,因为一 次站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四、站桩的原则要求

站桩要求由静到松、由松到整、松中求紧、紧中有松,进而 将大成拳中的神、形、意、气、力、声六法综备,以提高功效。 站桩时间长说明由静到松的过程做得好,如不能达到松的要求, 一定站不到很长时间。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消除急躁、全身放 松是练站桩时间增加的关键所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追求站桩 时间长固然好,但还应注意在增加站桩时间的条件下,追求站桩 效果才是正确练功的目的,即调节体质、增长功力和恢复功能三 个主要目的。

在站桩时,虽然每个人的动作外形相同,但绝不是完全绝对 一致。王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明确指出:“只要神意足, 莫求形骸似。”只要不失原则和拳学理论的范围即可。练功时应 重神意活动与形体结合,如此方为掌握原则,不失偏颇。

站桩的原则要求以舒适自然为度,即站桩时感到自身放松、 舒适或很得劲儿。舒适自然有三层含义:一是动作自然;二是呼 吸自然;三是目视自然。关于动作自然,前面已做了详细论述, 下面着重介绍后二者。

呼吸自然

站桩时可采用自然呼吸法,日久自然而然的过渡至功中状态 之呼吸,即慢、细、深、长、稳、匀、悠。不少人站桩一段时间 后,略有呼吸短促或胸闷之感觉,好似必须要进行深吸大呼才舒 适一些,此种情况多由自然呼吸至功中状态之呼吸的过渡状态, 此时可适当注意放松胸部,或把两臂略放低一些即可。

目视自然

站桩时,两眼可睁开轻轻目视前方某一目标,也可半睁半 闭,还可微微闭合,全凭功中的感觉。一般而言,目视前方时, 可精神集中,但过一会儿后,眼睛会产生疲劳感,此时可半睁半 闭或微微闭合;两眼轻闭后,肢体与大脑易于处在松静状态之 中,但长时间闭眼,可能产生昏睡感或下肢不稳,甚至摇摆感, 此时可使两眼睁开。

五、身体的调整

虽然浑元桩的原则要求是舒适自然,但对初练站桩者及体弱 多病者来说,稍站一会儿就会出现胳膊酸痛的感觉,既不舒适又 不自然。此时,没有必要硬撑着身体站死桩,可对身体进行调 整,使之重新达到舒适自然的状态。调整的方法有两大种:肢体 调整法和意感调整法。

1 .肢体调整法

此法是对肢体的随意调整。站桩时,如胳膊累了,可把胳膊 放低些(图8),成为非正规的抱球桩,过一会儿慢慢上抬至浑 元桩所要求的高度。如站非正规的抱球桩仍有疲惫之感,可再放 低一些变为非正规的养气桩(图9),当腿部有不适之感后,可 将一只腿迈出变为稍息式休息一下(图10、11)。当站着不适 时,也可坐着练,此时两臂可成撑抱式,也可把两手放在腿上, 手心向上或向下均可(图12~15)。

图片6

当坐着练也不舒适时,也可按卧式练。如果采用什么样的姿 势均不自在,应暂时停止练功,及时请老师、前辈“看功”。

意感调整法

此法是在保持肢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意感调整,常用的方 法很多,在此仅举3例。

(1)水浴法

好似自身站在温水中,水深脐部,温度适中,全身放松,然 后体会水的阻力感和浮力感,体会水对身体的毛孔、皮肤、肌肉的冲抚之感,感到无比的舒适与自在。

挂棉法

意感自身骨骼好似宝树之干,肢体的肌肉好似朵朵棉花挂在 树干上,然后体会肌肉像棉花一样松软、轻柔之感觉,如此可使 肌肉产生暖丝丝、温酥酥之感。

放松法

有意放松身体各部,可先使两手、两臂、两肩、胸部、腹 部、两腿、两膝、两脚掌放松,然后可使背部、臀部、两膝窝、 两小腿、两脚跟放松。

以上各种调整方法可互相灵活应用,即在改变肢体调整的情 况下,使用3种不同的意感调整法。

综上所述,不论对任何体弱多病乃至腿部有病患不能行走的 人来说,都可按一个目的和一个原则的要领进行桩功锻炼。比如 有的人久病难以站立,可扶着树、墙练功。待病情好转以后,再 逐步过渡到正规的浑元桩。

六、收功

每次站桩结束时的收功非常重要。当站桩时间达到练功时间 时,应首先将两手臂缓慢的由桩位放至身体左右两侧,自然下垂, 全身放松,然后可微闭双目,放弃桩功的假借、诱导的神意活动,平 心定意,自然直立,全身放松约3分钟,然后睁眼,结束功法。

习练者应养成站桩前的准备和站桩结束时收功的良好习惯, 这非常有利于桩功效果的提高和练功后的调整。浑元桩是养生和 技击功法的基础功,练者一定要坚持长期训练,体认细微之处, 尤其应多重视功法要求、要领和范围的正确性。

(注:浑元桩是学练大成拳的基础入门功法,习练者务必高 度重视。本书附录部分摘录了王萝斋先生关于桩功的详尽论述, 请读者认真研读、体认、领悟。

在浑元桩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矛盾桩的练习。矛盾桩是技 击桩的基础功法,此桩的内劲效应越充分,越利于其它功法的应 用与发挥,而且到了一定的桩功阶段,还可以前手为盾、后手为 矛而衍生出种种技击之法。

一、桩式

两脚的位置(以左式为例)

左脚后跟置于右脚内侧2/3处(由右脚掌前部算起),两脚 夹角约15-20度;然后,左脚在保持其角度不变的前提下向前 迈出,将脚跟置于原脚掌前部,此时即为左丁八步。(图16)

图片7

裹胯

两脚站好后,可将右胯内裹,并稍有后拉之意,将身体重心 主要放在右胯,上身微向后靠,形成前三后七之势。

裹胯是矛盾桩的关键一环,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做不到裹 胯,就练不好矛盾桩。遗憾的是,多数习练大成拳者,都难以掌 握这一要领。就拿笔者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掌握这一要 领,只是后来从师于王选杰先生后,才得以领略其要旨。

如何掌握裹胯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它,不裹胯 时,两腿基本是直的;不裹胯时,用手触摸右侧臀部有凹陷之 处;不裹胯时,后胯后臀部没有紧胀之感。如果做到了裹胯,后 腿则呈自然弯曲状态,臀部的凹陷之处将会突出来,后胯后臀则 有拉紧之感,有时会有酸痛之感,其紧痛程度要以自己能忍受为 度。刚开始时可稍裹胯,待有基础,可加大裹胯程度。(图17)

上肢肩架

裹胯后,可将两臂抬起,左侧大小臂之间的夹角约135度, 右侧大小臂之间的夹角约95度;十指自然撑开,手心向内,左 手离自身约一尺二寸,高于肩部,右手略低略后于左手,两手相 距一尺之距。(图18)

图片8

按以上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站好后,整体松沉,印堂穴处与 左手食指第二节处及左脚掌处应保持在同一条线上,两眼由此直 线向前盯视某一目标。

二、 矛盾桩的练习目的

矛盾桩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内劲”。所谓“内劲”,是不露 于体表的,存在于体内的,自然而然能随时应运而生的劲力。例 如,在我放人与打人时,自我感到没有用劲,别人看到也没有用 劲,但作用于对方身上时,被放之人则感到功力雄厚,被击之人 则感到威力无穷;或者我手腕轻搭对方身上、臂上,对方则感到 如绵裹铁;或者我站好后,任别人推拉,也不为所动,给别人以沉 重、稳如泰山之感;或者别人击我,则感到很强的抗击能力;或者我 轻轻拨弄对方,对方则东倒西歪,这些都是“内劲”的表征。

三、 矛盾桩的原则要求

矛盾桩的原则要求是体会“肌松力搠”的功感效应。站桩时 要求做到周身肌肉放松,尤其是肩部与两臂更要放松,但松而不懈,在松的前提下又有了强大的搠劲。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此时要心态舒静,周身松沉,而又 感到身前有一壮汉,无论该壮汉如何推、拉、砸、挑我胳臂,而 均不为之所动,此为大成拳的“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砸之不 落,挑之不起”的意念锻炼方法。久之,似有重木砸之亦不为所 动;我若动手,则即刻致敌于死地。

初练矛盾桩,很难做到肌松力捆,多数人如果做到了放松, 则肢体会处于松弛无力状态,毫无内在搠劲可言;而如果真正让 其做到推、拉、砸、挑不为所动时,则两肩两臂势必呈现僵化紧 硬状态,毫无松柔及绵里裹铁之功感。对此,初学者大可不必灰 心,只要静下心来坚持练功,是一定能达到“肌松力搠”的内劲 功感。

获得“肌松力搠”的功效后,不论是放人、推手、实作都将 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由于能松得开,在力量方面,可克服蛮力、拙力,能表现自 然力的极大灵活性和单操手的多变性,可使技击动作快如闪电, 变化莫测,在极短时间内能快速做出各种实战技法,连环出击, 神鬼莫测,令敌顾此失彼,充分体现了大成拳不讲招而处处是招 之精奥。

又由于在松的前提下不失搠劲,故可增加力量的整体感、浑 厚感以及击打对方的穿透感、重力感。用于放人,则触之即跌; 若用于推手,如戏孩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若用于实作,击 之即伤即亡。

进行“肌松力搠”的意感锻炼时,在一次练功中,并不是由 始至终都采用被动的推拉砸挑的诱导,需间断的加以应用,即用 此意感诱导一会儿后,再采取随意型意感诱导,使思绪有一个休 整过程。在进行搠劲诱导时,要尽量做到若即若离、似有似无。

只要按照正确的矛盾桩的姿势与要求练功,短期即可有较大的收效。对于无任何基础的人来说,如果是业余练功,三个月即 可出现抗击性,如果是专门修炼一阶段桩功而又没有效果的人来 说,经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大部分在五日左右的时间内即可获得 抗击能力。开始时,先在腹部出现抗击性,然后发展至上腹、胃 部、两肋部及肝部,随着练功的深入,这种抗击性会出现至腰 部、背部及头部,最后周身有浑厚感,两臂有粗壮沉重感。

第三节钩槌试力

钩槌试力是常规试力的一种,可试大成拳中的蓄力、鞭力、 撑抱力、杠杆力、二争力等。在教学中,钩锂试力一般分解为预 备动作、两掌的过渡动作、钩铿动作等三个步骤分解教学。

一、预备动作

在矛盾桩的基础上,下肢不变(可不再裹胯),将两臂两手 稍向内收,使两手距自身约一尺,两食指第一指节之间约一头距 离,两手略低于视线。(图19)

二、两掌的过渡动作

接上势,两肩两臂放松,以两腕带动两手向外分开,使两手 掌心斜向后下方,十指斜向前下方(不可太向下,在两手与地面 平行的基础上,斜向前下方即可),控制两手中指的距离约一头。 (图 20)

三、钩铿动作

上势不停,两掌缓缓向上翻起,使两掌心斜向前下方,十指 斜向前上方;继之,两掌向前推去,待推至两臂快要伸直时,两 臂外旋,掌心斜相对,两掌心约一头距离;然后,再使两手慢慢 回拉,当两腕拉至身前约一尺距离时,再使两掌心缓缓向内,恢 复至预备动作。接着,再做第二个钩锂试力,如此反复循环练 习。(图 21、22)

在整个试力过程中,两手要始终保持一个水平线上,不要忽 高忽低,两手前后之间要错开三寸距离。

对于下肢的要求,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推拉的过 程中,两腿仅随之有微微变动,从整体来看只做两手、两臂的位 移;一种是在推拉的过程中,两腿做相应的重心转移,即在两臂 快要伸直的同时,使两腿重心前后各半。但在实际应用时,前一 种情况较为实用,能使形体若一,力量均整。

试力有五个层次,开始练习以小乘试力法为主,即用意不用 力的试力法。试力时,周身放松,可设想两手如推水中之木或水 中之船,慢慢将其向前推去,然后缓缓向后拉回。待有一定基础 后,可训练“出手如铿,回手如钩,力不空出,意不回空”之效 能。

第四节步法

一、摩擦步

摩擦步是大成拳最基本的步法,由此可衍生多种其它步法。 摩擦步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尤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等 有较好的疗效。

1.两脚的位置

下肢保持矛盾桩左丁八式,将左脚向左平移三寸,站好后, 要始终记着两脚的角度如何,并在走步过程中保持不变。(图 23)

两脚的路线

将右脚向内平移,使右脚尖距左脚跟约四指(三寸)距离 (图24);继之,右脚沿其角度方向向前迈出,使之与左脚尖约 半尺距离(图25);然后,再使右脚向外平移三寸距离(图26); 待右脚落地后,将左脚向右平移,使左脚尖距右脚跟四指(三寸)距离(图27);左脚沿其角度方向向前迈出,使之与右脚尖 约半尺距离,然后,再使左脚向外平移约三寸距离(图28、 29)o如此两脚交替前行,不论哪脚在前,只需按“内、前、外” 技术要诀练习即可。

第至拿 第一吩殷切蛛

平起平落

当两脚的路线走对后,再将两脚平起平落进行练习。

上肢的位置

将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60度,两手十指分开,掌心 向下,整个手臂略向前呈较大的内弧形,在两臂保持这样位置的 前提下,配合下肢进行步法练习。

要 点:在练习摩擦步时,周身要放松,两眼平视,整个动 作要缓慢、均匀、轻柔。两脚的内移和外移总是直角的,但从外 形上走出来则为弧形前进的,即“练时直、观为弧”。在进行后 退的摩擦步练习时,只要按“内、后、外”三字运步即可。

库擦步的意感调配

意感两足与地面空气相摩擦,体会周身运动的整体性。

设想在半尺深的水面上进行,水面平静,我一面体会踏水之 情景,一面又要保持水面的平静,勿使有丝毫的波纹。

设想在逆水行进,体会水的阻力作用。

设想在稀泥中行进,体会泥的阻力作用和粘性作用。

练习廉擦步的意义

摩擦步在实作中虽然难以应用,但它是最重要的基础步 法。练好了摩擦步,可由此衍生出多种其它步法。

走摩擦步可锻炼平衡,求得稳固性,同时又能很好的体 会整体性。不论推手还是实作,自身的稳固性和平衡能力是十分 重要的。

具体训练方法为:如果我以左脚支撑地面,右脚向前走摩擦 步时,可以体认自身的稳固性和平衡性;在我右脚落地,身体重 心由左腿缓缓转移右腿的过程中,要体会自身是否松沉、是否沉 实、是否具有整体性。

通过摩擦步锻炼,可增加下肢的打击力度,实作时,不 论是脚蹬、前踢,还是侧踢、或者膝撞,均会大大提高打击效 果。

二、横步

横步可锻炼腿部力量,还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此步既能退 又能进,既能守又能攻,还可绕敌之身侧而击之。

两脚平行而立,与肩同宽,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60 度,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向下;然后将身体重心缓缓移到右腿胯 部,左脚横跨一步,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向左随之跨一步; 右脚落地后,再抬起,向右横跨一步,重心移到右腿胯部,使左 脚再向右随之跨一步。如此两脚交替练习,要注意始终保持两脚 距离与肩同宽。(图30、31、32)图片5

浏览7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