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迷人。

迷在形象生动,千变万幻;迷在高手云集,姿采纷呈;还迷在它的 技术宽,容度大,任剑坛风流们自由地驰骋,风格迥异,若春兰秋菊。

较有典型性的似有三种风格。

赵长军的醉剑可属一种类型。它的特色是整体感强,毫无懈怠。 从一开始的几个摔跌便急剧地引向高潮,接下去在踉跄飞旋中剪点 穿挂,闪展游击,跌扑翻滚,难险环生。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淋漓酣 畅,气势贯通,犹如痛饮佳酿的醉客,将浑身解数纵情施展。赵长军 以他娴熟的技艺和优厚的素养而独绝于步,观后确有美不胜收、一睹 为快之感。

李志洲的醉剑,当属又一类型的剑。他更着重于运动技巧的艺 术处理,动作飘逸而敏捷,飞起似轻云一缕,下地如落叶一片,在急缓 自如的交替中变换节奏,追求一种韵律的美,恰同一醉仙于烟云薄雾 之中,若即若离,妙不可言。

徐向东的醉剑则另具一格。造型生动,间以乱中有序的剑法,动 静分明,洒脱不羁。尤其是“扣腿举觞”、“仰身贪杯”、“席前抢酒”等 造型,功力深厚,栩栩如生,似乎塑造了各种酒仙的不同形象,令人一 览无余。

另外,翟贵奇、李殿方、王建军、曹凯等也都有绝处,或大缸豪饮, 或倾杯独酌,不凡身手。有人说,究竟哪一种最符合醉剑的风格?或 者,是否三种风格融于一体会更好些?要探索这个问题,不妨琢磨一 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名手集中在醉剑项目上。一则表演性强,二则 技术个性强,刚柔运使任其发挥,这些都更适宜于沙场老将。尤为重 要的是它要求更高的协调,剑法、身法与步法的绝妙配合,应当说练 入达化之境的运动员才会胜任,游刃自如。他们根据各自的体能、情 趣、气质来处理一招一式,乃至整套。因此,与其评判哪一种风格好, 莫如分析谁的功力纯透,造诣精深。真要千篇一律,反而乏味。犹如 京戏里的唱腔,同一出戏,言、马、谭、麒等派的唱法不同,各有妙道。 同样,完全统一了格调反而会限制了运动员的创造。拿传统醉拳来 说,也有“醉八仙气"醉酒拳气"鲁智深醉打蒋门神”、“燕青醉跌”等多 种,技术风格也不尽相同。

从这一点来看,有人提议醉剑、猴棍等一些传统器械,不进行竞 技比赛,采用表演评奖的办法,恐怕会更利于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当然,醉剑也有需要统一的东西,恐怕应突出一个“武"字,即讲 求剑法。这里借用古人唐顺之的一句诗:“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 身皆是手。”醉剑也当是醉形与剑法浑然一体,似醉非醉,暗藏杀机, 在踉跄步履和跌扑翻滚中,如何表现丰富多变的剑法,乃是重要的宗 旨。只重醉形和技巧,势必与舞台上的醉剑混同;只注重剑法而忽略 醉形,至多是地躺剑,名不副实。当前来说,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剑法 的精深琢磨有所忽略。

愿剑术名将高手,不断加强和丰富醉剑剑法,使醉剑更加赏心悦目O

武艺探索书简

——给予即将参加全运会的武林精英

金秋将至,全运会即在眼前。6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 的各单项前六名将会师上海,逐鹿于黄浦江畔。此一赛可谓武林中 的豪杰强雄,辈出精英,令人刮目相看。回想起1986年在杭州比赛 时,作为一名裁判员,与不少运动员做过,交谈,现将其中几段整理成 书简,欲借《武林》一角,献给我们那些董勃向上的运动员,预祝他们 的武艺更上一层楼。

XX:

在任何时候别忘了突出你的风格,扬己之长。你的风格是功 架准确、动作干净利落,一静无处不静;在迅疾如风的动作中要停 则刹那间戛然止住,纹丝不动,身体各部分也很到位,也就是俗话 说的“脆劲”。这脆劲使你的整套动作节奏明快,神韵陶然。但是, 你仍有不少动作不知是因为求快还是怎的,路线显得不清,方法不 明,俗话说要“势正招圆”,只做到势正而未做到招圆,看起来还不能 令人十分满意。

你具有武术家的那种战斗意识和气度,但动作的舒张度却显得 不够。套路和实用技术毕竟有所区别,起码应在有些动作上再展开 一些吧,拳法中的撑、拔、张、展、勾、扣、翘、绷,无论对拳术还是器械 都是有所讲究的。

你的刀术功底好,应当练出特色来,在刀法准确、节奏变化上能 否再用些心思?你是否常把你的套路当作一种格斗艺术在脑子里反 复琢磨?鹰爪拳要多琢磨攻防用意、缓与急的节奏突变,有时动作要 挂串,挂串中间应穿插柔和慢的动作。切忌只注重追求形似苍鹰,重

要的在于把鹰爪拳的技击展现出来。

XXX:

你的较扎实的基本功和顽强斗志,使你的动作看上去舒展大方 而又有锐气,尽管你个子高人一头,速度倒也不觉慢,有一种豪迈的 气度。然而,在有些套路里,你由于身长而动作路线长,恐怕因此而 影响动作速度,思想上拼命地求快,反而失掉了合理的节奏和内在的 韵律。根据你的身体的特点,同人家拼速度是要失败的,既要豪迈, 还要潇洒。如同写行书、草书,仅仅能写得快,未必写得美,总要讲究 章法和韵律。这样,就须把动作的方法、攻防含义研究透,把内在节 奏的依据找到,在此基础上该加快的则加快,才会圆润、生动。动作 舒展,则柔得得体,而且又美,一种含有战斗意识和风采的美。

你的剑术里,剑法要一招招地想过来,必要时先做慢动作,力点 在哪里,部位到了没有?劈挂拳练得还是流畅的,但那种冷急长抽、 似长枪大戟般的恢弘气势还显不足;有些较特殊的劲力表现方法,如 辘辘劲、翻扯劲,如何运使腰胯,似还体会不够。

X月X日 XXX:

风格的形成要靠自己去琢磨,要结合自己的特长。转换身体灵 活、动作速度快,快速多变的自选套路还是适合你的。动作质量完成 得也是不错的,但尚缺少“寸劲”和锐气。动作速度变化再快,在最后 的定势上处理不好,似一首开始优美动听,结束却索然无味的歌,令 人扫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动静感和战斗意识。一停下来,令人感 到这个巾帼英雄一身是胆、英气勃勃。

此外,想过没有,你的每一个动作变化是表现形体美,还是表现 武勇的战斗美。前者是翩翩的,后者却是铿锵的,当然两者也并不完 全矛盾,武术也要有刚有柔,却均要以技击为原则,表现攻防形象中 的美(对套路这一形式而言)。有些动作还缺少理解,有的动作显得 毛糙了点。你的潜力很大,但须主观努力,平时除了苦练以外,还应 多动脑子琢磨。

X月X日

探艺书简

——写在六运会武术比赛之前

XX :

您好! .

这次看了你们队的训练,令人感受到了那种大赛临前秣马厉兵 的气氛。

您要我谈观感,考虑了三点,供您参考。

首先,还是要抓动作规格。尽管年年强调,真正过得硬确实不 易。这是一个总的趋势,去年的教练工作会议和裁判工作会议都强 调了这一技术原则,今年国家体委组织了对裁判法的编写和研究,将 对裁判评分确立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法规。比如对各种自选套路中的 主要动作,依据规格要求规定了具体的扣分标准,按轻微、显著、严重 错误进行实扣,其他方面进行整体衡量一次性扣分。实扣意味着什 么?对一些优秀运动员来说,在劲力协调、精神节奏等方面都比较完 美,又没有其他失误的情况下,就要看谁的动作规整、过得硬了。如 果今年的分值有再向上提高的趋势,佼佼者之中的较量,动作规格是 举足轻重的。

近几年来,诸如劈叉后腿弯曲,弓步过大,歇步、仆步下不去等,是 较常见的规格错误,应引起重视。你们队多年来一直在动作规格上要 求较严,是有利的,但也不可等闲,不少队已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诗,叫“咬定青山不放松”,狠抓动作规格决不 吃亏。武术运动的竞技向正规化迈进,确立技术规范和裁判法规是 其主要环节,长拳如此,太极拳、南拳作为竞技,也必须—技术 规格。

其次,要有变化。套路的竞技与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有某些共 性,都是以人体运动形态表现的质量来比高低的,带有表演的特点,具 有艺术性。艺术上是最忌陈陈相因的,尤其是自选套路,不应总是陈 年旧套,要有变化,有新意,有创造,套路的竞技才会有生命力。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再变化总离不开它的基本技术,更离不 开攻防技击特性。然而作为一种竞技运动,不应是千篇一律或一成 不变。即使是有些所谓一成不变的传统套路也毕竟是变出来的,只 不过时间长短而已。是否可以说,应在不变中求万变。

求变化、求新,当然也应包括在技术难度上的突破,但至少目前 来说,难度上的创新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在突出武术风格的基 础上求变化,诸如动作组合、节奏处理、结构布局上,不落俗套,不同 凡响。精彩的变化很可能形成一种高潮或者次高潮,不仅令人耳目 一新,且能留下至深的印象。古人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练套路 何尝不是如此! 、

求变化,要有功力为基础,变化得再新、再独特,没有扎实的功力 和游刃自如的造诣,仍是枉然。

最后,谈及意境。这是艺术中常用到的术语,武术套路演练中是 否也兼而有之地造就了一种意境,还需要讨论。但是,一个成功的套 路演练,应当有自己的主导风格,是毋庸置疑的。拿一套自选剑来 说,丕仅要有武术味,也要有剑味,更要有自己的剑味,要练出自己的 风采和韵律来,才会更富有成效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听说电影演员 刘晓庆在拍《芙蓉镇》期间,曾在床头上贴着两句诗:“芙蓉泣露香兰 笑",“惊风乱飓芙蓉水”,为她塑造角色找到了神韵,可见她的用心。 并非武术运动员也须照搬此法,但却应为自己的演练思索、寻觅一种 技术风格的“基调”,贯穿整体。“千年磨一剑”,下功夫、动脑筋,长期 追求,坚持不懈,要形成一种特色是需要一点“匠心独具”的。

祝您

成功如意!

李霞技术风格刍议

李霞是我国武坛的优秀运动员。对于其人,笔者不算熟悉,而她 的演练技术风格,对我们这些裁判员来说,却是谙熟的。有人说,她 的巅峰时代似乎已过。其实,尽管她今天已没有坐在冠军的宝座上, 然而她的技术风格仍是熠熠闪光,十分可取的。

一曰:工。看李霞练自选拳,每一招式功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 点,就'是体势工整,动作干净。每一姿势中手型、眼态、身型、武步都 处理得十分严谨,落落大方,一丝不苟,犹同书法家的一帧秀丽的楷 书,令人悦目怡神。目前,我们有些运动员在动作的基本姿势上不甚 注意,似乎只要能蹦得高,有“风卷霹雳上九天”之概,或有几个难新 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就可以不拘“小节”了。如做虚步时臀部向一侧 歪扭,练剑时以巴掌代替剑指,甚至仆步中仆腿竟任其弯曲,若美 人断其一肱,看去令人索然。拳谚中说:“先看一伸手,再看一步 走”、“五体称,乃可谓之形备”,传统的武术练功对一个动作架势向 来是要求极严格的,教练员也大都十分强调,但有些运动员却听不 大进去。“学而令其似本”,对于任何一个基本动作都疏忽不得,才 不会顾此失彼。

二曰:清。看李霞练剑,方法清晰、力点明确、身械协调,如一泓 清澈见底的泉水,无论是撩、挂、劈、点,还是穿、云、抹、带,每一剑法 的动作过程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从不含糊,完成动作也十分到位。近 年来,我们的有些套路在演练中,常有方法含糊混淆的情况出现,如 劈与点不分,崩与挑不分;撩剑、腕花时腕上功夫不够,若挥舞一根短 棒一般显得生硬了些,力点也不够清楚;更有甚者拿剑当刀练,以刀 法“充实”剑法,以棍法代枪法,难免芥韭不分。

三曰:韵。看李霞练的长穗单剑,其动作变幻而连贯,流畅而 豁达,富于韵律之美。如在开始有一大段弧行步是很见功力的,平 稳而不呆板,快速而有节律,接一个“仙人指路”,动作怡然而止,风 采不凡,充满动作节奏的气韵;她在成串动作的连接上也是多变而 不乱,有条不紊,如有一趟连续的左右正反穿挂剑,环环相扣,步走 剑行,身转穗飞,最后接一个“坐盘回身下刺”,整串动作舒徐有致、 急缓自如,像有一支无声的古琴曲伴着一样,抑扬顿挫,起伏婉转, 毫无生涩呆滞之感。笔者认为,对于套路节奏的认识和处理,是很 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些运动员练的动作迅疾,速度很快。诚然武 术也是很讲究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作速度快也是一种功力 表现,但是我们不能追求不讲节奏的快,不去认识动作连接的内 在技法规律而一味求快,那样就会缺少韵味,像一杯白开水,难 解观众慕思之渴。如若是以快来遮掩动作不“工”和方法不“清” 就更增毛糙之感。李霞的“韵”也正是在动作“工”和方法“清”的 基础上才会有的。

浏览7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