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武术赛会在非常的情况下如期举行,又按时结 束了。

这个赛会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原文庆的巅峰时期,还 是彭英、王苹的卫冕?是某某队的崛起,还是为甲乙级升降,最后一 场激烈的战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长思之中,我终于清楚了,印 象最深的不是甲级比赛中的强将名手,而是乙级比赛中不大起眼的

辽宁一帮娃娃们。他们是顾志国、张少艺、刘清华等等。他们有的获 取了如意的名次,有的还没有,然而他们的技术特色,的确引人注目。 他们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有的身高还不足1. 40米,要在这片绿 色地毯上争雄,没有独到之处,哪有他们的位置?我想,他们的独到 之处,正是在于有明确的追求:求工、求格、求劲、求法。

其一,求工。拿刘清华来说,她练的长拳一招一式都十分清楚规 范,一扣腿、一冲拳、一搬腿、一搂手,都做得工工整整,从手型到步型 以至躯干,一丝不苟,准确、匀称、饱满、遒劲,与那种一味求快,毛毛 糙糙,不成型的演练迥然不同。尤其要提到遒劲,即“筋骨遒劲”,长 拳中的定势应含有骨力,有的运动员姿势倒还规范,却未求其“含 骨”,显得松散,不那么硬朗。蔡龙云先生在华拳中讲究撑、拔、张、 展、勾、扣、翘、绷等势要,我想刘清华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联想当年 李连杰的少年丰采,无不是从扎实纯正的基本技术开始的。

其二,求格。什么是长拳的基本风格? 一时不敢下断语,至少我 认为“动迅静定"是它的一个主要的技术风格。辽宁队的小将,动则 身体敏捷,静则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相。武术歌诀中早有“动如 涛、静如岳”、“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之说。相比之下,有些运动员一 味求快,却不注意快与慢、动与静的对比变化。长拳要节奏鲜明多 变,像小学生背书那样难免乏味。其实,要真正做到“动迅静定”,不 只是一个对节奏的认识和处理问题,更在于功力,不下苦功,则难以 做到“动迅静定回想当年的张玲妹(山西省运动员)、李霞(北京市 运动员)她们表现出的清脆风格,无不体现了汗水和智慧赢得的 功力。

其三,求劲、求法。看了张少艺的通背拳和顾志国的地躺拳,犹 有此感。张少艺的通背拳大不同于有些拼命拍大腿、乱窜乱蹦的练 法,十分追求手法的纯正,注重把握冷弹柔进的劲力,不任意夸张,恪 守通背的发劲方法,不串味、不走调,在此基础上力求把劲力发透,达 于梢节,如鞭似箭。可见讲劲力也有个方法问题,不同的拳种有不同 的方法。劲法明,才会劲力透,才会“学而令其似本”,继承和发扬传 统武术的技术与风格。

看了顾志国的地躺拳,不少裁判员都颇受启发。的确,大家都不 甚赞同那种以技巧翻腾为主的地躺拳,内容空而风味逊。地躺拳是 否要以此发展,我不敢苟同,总觉有些失武术之本o我一向认为套路 运动禾应忽视艺术性,以及美学上的追求,然而它却是一种特定的 美,应返璞归真,在武术本色中求美索艺。顾志国的地躺拳不仅跌得 漂亮,而且展现了较丰富的地躺技击术,有攻有防,有招有法。回想 80年代初,辽宁张福生在全国观摩交流大会上表演的地躺拳,并不 十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今在全国赛会上竞技,确有再现之感。.据说 山东前几年曾挖掘整理了民间的"地龙经”,内中方法颇为丰富独特。 我想,省优秀运动员队伍有优厚的武术素质和训练条件,而有些民间 拳师掌握了一些独到的拳法,两者结合,才会使之继承发展,传统拳 才会具有新的生命力。

要说他们的不足,是否还应在整套的气势和韵律上逐步有所追 求。武术中讲究“静中有动”,“势断意连”,气脉不断,但也不应过多 过早要求,少年时过早求之,容易片面理解为快接快连,适得其反。

七、回眸与断想

亚运会武术比赛回眸与断想

(一)

2005年行将过去,迎来2006年又是一个亚运年。

从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到1994年第十二届广岛亚运 会、1998年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2002年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武术 进入亚运会奥林匹克赛事,已整整四届。15年间,武术所走过的这 一绵延连续的历程,是竞技武术不断发展,亚洲及国际武联,乃至各 国武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亚奥理事会的决策和决定当属 功不可没,亚运会上增添了除奥运项目之外的亚洲特色项目,如武 术、藤球等。

然而,正是这圣火连连不断的亚运武术比赛,有力地推动了亚洲 各国武术的发展和提高,这在两年一度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得到了 见证,亚洲几乎有10强之称跻身世锦赛,成绩斐然。毕竟在其他各 洲参赛队纯属业余的情况下,亚运会推动下的诸多国家已是专业或 半专业的队伍。

我有幸参加了这四届盛赛的裁判工作,到新一届亚运会行将来 临时,不禁勾起些许追忆和断想。

当第十一届亚运会决定设立武术为比赛项目时,人们兴奋之情 溢于言表,报道中说:“武术走进亚奥体坛,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 炮”,“是自古至今武术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开创了武术发展的新纪 元”。张文广教授、刘玉华教授等老一辈武术家更是回顾1936年第 十一届奥运会上武术表演到今年昂首进入第十一届亚运会而感慨万 端,喜不自禁。

为了迎接北京亚运会,国家武术集训队调集了各项目的顶尖 队员备战了整整一年,严格训练,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 麻痹,他们必须给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然是无法交 待的。

为了迎接北京亚运会,裁判队伍模拟国际赛事,冒着酷暑,一丝 不苟地进行了三次亚运“试运转”!

赛场是庄严的,裁判队伍经过了培训选拔,参赛的8个国家和地 区的96名专业运动员,进行共6个项目的角逐,中国队6金5银,遥 遥领先,技高一筹,当之无愧。其他各队虽经认真备战,毕竟起步尚 晚,差距是不言而喻的,香港队获1银2铜,日本队2铜,澳门和中华 台北各获1铜。这样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的、公正的,尽管也有个别人 不满而骂场,但却很快被淹没在赞许和欢庆的海洋之中。第一次亚 运武术比赛在庄严与激情中落下了帷幕。

当我回忆15年前这段赛事时,仍回想起在这神圣的盛会中出现 的一场两种思想的交锋。一种思想主张:第一次亮相亚奥体育舞台, 中国队派出一流的选手,只能是当仁不让,奥运会上谁让我们了吗? 另一种思想主张:为了亚运圣火中武术的“香火”不断,从长计议,是 否适当给别国一些“甜头”,会更有利于武术的发展与推广。

就是今天来看,两种思想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是站在整个武术事 业的高度,而并非为了某个人的利益,只是哪一种想法和做法更符合 当时的环境和情况。落实到运动员头上是“让"与“不让”的问题,这 是武术走上国际舞台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乒乓球队也曾出现 同队“让谁来打决赛"的纷争"让"是一种为了大局而采取的策略, 在竞技中各队采取不同的策略战术应对是允许的,最终还是为了取 胜这一■大局O

既然是让,还有一个怎么让的问题。记得1988年在香港亚锦赛 上,男子南拳我们与当时的香港队争夺十分激烈,预赛中卢伟棠仅以 微弱的优势列前,卢满怀信心要在决赛中赢得漂亮。临赛前上面决 定要让给东道主这块金牌,让裁判操作这件事,时任总裁判长的蔡龙 云先生不同意这么做,这样会把裁判员的思想搞乱,有损赛会的严肃 性,绝对行不通。结果是让卢伟棠打到一半假作因脚抽筋而发挥失 常,屈居亚军,赛后却极大地伤害了这位即将退伍的老运动员。

此时,我们不能不提及时任亚运武术比赛竞赛委员会副主任的 赵双进先生,他为我们武术赛场上营造了一身正气,也给了我一生的 影响。对于裁判员来说公正是第一要任,是裁判工作的生命线。没 有公正还要裁判干什么,自己相互比就行了。裁判也是竞赛的生命 线,没有裁判能算比赛吗?

说真的,面对功利主义、金牌至上的潮流,裁判是很难做的,要承 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我衷心地希望不要扭曲我们的比赛, 大家共同来珍惜和维护我们的赛场,武术若没有了比赛行吗?

话说回来,北京亚运会上个别教练发难,在赛场上大吼大喊却不 能得逞,正是因为我们的赛事是公正的,对各队的态度是公平的。比 赛让每一个队,每一个人都满意是很难做到的,“皆大欢喜”也是相对 而言,“几家欢喜几家忧”也是正常的,这就是比赛。但是不公平的比 赛是令人齿冷的,主观地认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比赛就是不公平也 是欠妥的。

有人说国际比赛就是和平下的“战争”,体现了体育比赛本身就 是人类的一种文明。文明之中还会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围绕武术 的国际发展,比赛如何坚持公正,如何合理地利用“让”的策略,如何 协调来自不同国度的裁判,如何使国际武术大家庭和谐等等,在国际 赛事上会遇到许多与国内赛事不同的问题。

北京亚运会遇到的问题有些还会延伸到下一届的广岛亚运 会上。

浏览53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