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绍祖.在“97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Rj, 1997, 11, 28: 2

©徐才“序”,参见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曰中国出版 社,1990: 2

® 蔡宝忠编著.中国武术史专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43

中围绕着主线或主干不断得到其他学科的滋补、丰富和延伸。


  1. 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设计的依据


1.1武术流派的形成是其主要依据

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但是按照严格的划分也只有南派与北派, 或内家与外家,或黄河流域派与长江流域派,或少林派与武当派,人们更 习惯称为少林派和武当派。应该说少林派和武当派构成了中国武术的二元 主体结构,虽然两种流派的套路、搏斗和功法不同,但是武德的要求基本 是一致的,这样就构成了武术的三维结构。

1.2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带来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体系结构,其中是以儒学为主 要统领的,讲究忠恕之道、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知行统 一、形质神用等实质内容。后来,在东汉时期出现了道教文化,道教的核 心是信奉老子的《道德经》,并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道为“万物之元首”。道的法则是虚无、清静、无为、守雌、贵柔、 自然。东汉末年佛教引人中土,〇而北魏时期跋陀、达摩先后人住中土传授 佛教,达摩以传“禅宗”,专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法。以《大藏经》 为佛教的经典,修行的方法按次序为戒学、定学和慧学三种学问。各自的 教义引来了不同的信奉者,在信奉者的参与下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相 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最终构成中国文化的核心结构。

  1. 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框架的含义


根据上述依据,绘制出图1、图2。

O我国历史相传,东汉明帝夜里做梦,看见金人,身长一丈六尺,头顶上有白 光,从空中而来,飞行殿上。明帝醒来,召集群臣,占卜这梦。有傅毅回答道:“臣闻 西域有神,其名CJ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明帝听了他的话,就派遣蔡愔、秦景等 到天竺(即印度)去访求佛法。他们遇见了摩腾、竺法西两僧,于永平十年(公元67 年)回到洛阳。明帝极为欣赏,便在洛阳城西门外建立精舍,以处两僧。这是佛教传到 我国的史实。参见蒋维乔著,因是子佛教入门[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90图片1

从图1看,圆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代表了 儒、佛、道三种主体文化;三个支柱代表了武术中少林派、武当派和武德。 再具体地加以分析,这个图是将武术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系统中进行考 察的,武术的武德、少林派和武当派的形成是以儒、佛、道三种主体文化 为根基的,同时间接受到其他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少林武术的产生和 发展,离不开戒约(武德)的作用,同时对武当武术也有重要影响。同样 武当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戒律(武德)的作用,对少林武术的影 响也是必然的。

从图2看,主体是三角形的武术(武德、少林派和武当派),在儒、佛、道三种主体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才可能成为武术文化。那么,儒、 佛、道三种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究竟是哪部分内容、观点或学说 对武术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的?图中的三个支柱(即仁学、禅学和哲学) 是具体的影响源,或者说仁学、禅学和哲学与武德、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 之间均有相应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的不断重组便形成了武术文化的主体 结构。

  1. 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融合的结果


就“仁学”向武德的渗透、“禅学”向少林武术的渗透、“哲学”向武 当武术的渗透,以及仁学、禅学和哲学对武德、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之间 的综合影响,所有单一的、孤立的分析三者之间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而且违背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治学态度。至于“仁学、禅学、哲学”的核心 内容参见相应专题研究。从分科角度讲,儒家的“仁学”对武德、佛教的 “禅学”对少林武术和道教的“哲学”对武当山武术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如果从多学科角度讲,儒家的“仁学”、佛教的“禅学”和道教的“哲学” 对武术的综合更是影响深远。自宋以来,统治阶级推崇理学,儒家吸收了 佛教高度一元化的思维观和道教的思辨精神,构成了全新的儒家体系,由 此出现了第一次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局面,第二次是在明代。〇这些对武 术的影响也是自然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3.丨传统武德与三教合一

武德在儒家“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又融人了佛学“禅学”和道教 “哲学”的相关内容。如禅学的“持戒” “化解”的慈悲胸怀,在武德中都 有所体现。《峨眉十二庄•龙鹤庄诀》要求:“鹤性不争,喻诸风德。是庄- 为用,持戒礼客;法寓化解,功守两得。”又说:“阿修孚中,慈悲咸备、 佛门弟子、律戒诛绝”。在这里佛教的思想烙印是极其深刻的,另外,古老 的少林武术“十禁约”,就脱胎于大乘派佛教“五戒律”,而且与儒家的仁、 义、礼、智、信是相吻合的。夫不杀,仁也;不偷盗,义也;不邪淫,礼 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佛家的大慈大悲与儒家的仁义,实质

杨晓瑞.武当山儒、释、道三教合一源流新探[J],武当,2005 (5): 57 -58

上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故武德反映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热爱和平 的美德。

道教最根本的信仰就是“道”。在求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清规” “戒律”的制约,以正自我,逐渐实现得道。道教的“清规” “戒律”是照 搬佛教相关条款而来的,现在的“五戒律”和“八戒律”,与佛教是完全相 同的。可见佛教的戒律对道教的戒律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道教经书中解释 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所以 道教规定道士要“修道养德”。道教的“道”与“德”是紧密相连的;佛 教的“十禁约”与少林的“古老十戒约”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伦理思想 在武德内容的构成上与佛、道融为一体。

  1. 2少林武术与三教^—


少林武术在佛教“禅学”的思想基础上,又融人了儒家“仁学”和道 教“哲学”的思想。外儒内道是少林武术的特点之一,少林武术产生的原 始本意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寺院,致伤、致残和致死对方,而在武德的“仁 爱”制约下,限制了致伤、致残和致死现象,这是少林武术得以发展的根 本所在。《罗汉行功短打•序言》在论及点穴功法之所以创立时有:“兵刃 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 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 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 致伤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 也”。〇使用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害对手,而只是制服对手。这显然体现 了“仁爱”的人性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的基本要求,反映出了 “止戈为武” 的深刻含义。

少林寺在“大唐王后御制诗书碑”的背面,立有“三教九流图赞碑” 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其中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 正”,“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等内容。在赞语下面 是祖昭绘的三尊线刻画像,中间是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孔子与老子,以 赞和图的形式来阐述三教合流的思想(图3)。此碑立于金大安元年,1209年。据考察,最早构成“三教合一”的要算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峭壁的悬空

图片2

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的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取道 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早于少林寺四年,在该寺 的最高层为三教殿,内陈设有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三教共居一 室,耐人寻味。儒家、道教、佛教始祖同居一室,可谓超前。它反映了中 国文化相容性的整体趋势。在这之前的数百年间,宗派斗争不断。如佛教 的小乘派受到道教仇视,而大乘派受到儒家学派的仇视。在理论上“三教 合一”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则,“儒”还没有资格称为宗教;二则,信仰具 有排他性。所谓三教合一,应正确地指出是三个学派合一。®

少林武术的构成离不开中外文化的交流;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流; 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及融合。其中宗教文化包括了道教“哲学”,并在少林拳 法中得到体现。如三节明亮法、四梢齐论法、五行合一法、三性调养法等, 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1. 3武当武术与三教合一


武当山武术在道教“哲学”的思想基础上,又融入了儒家“仁学”和 佛教“禅学”的思想。最明显是“学道之人必须积善、定念、修德、理 身”,其中“积善行德”是“仁学”和佛教戒律始终倡导的伦理思想。武当

丛书编委会编撰,中国文化遗产集成[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35 ^柏杨著.中国人史纲(上、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381

内家拳的创立,与少林拳有着直接关系,“复从而翻之”,这种影响并不是 一个简单的翻版,而是少林拳基础上的创新。我们认为始于北魏时期的少 林武术对武当道教武术的渗透,是随着佛教、佛教僧人在武当山的传播活 动相侵人的。〇据考查,武当山佛教创始人为羊祜,时任襄阳军政首领,在 武当山以佛教掩盖政治军事斗争的策略;宋之张三丰的“夜梦玄帝授之拳 法”,与少林武术形成了实质性的融合。

  1. 学科的相依性构成了武术晚熟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的渗透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既有同时的又有时 差的,既有较多的又有较少的,总之,武术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 他领域的成熟。如宗教的“呼吸守意”“导引吐纳”等气法融摄为武术的气 功;佛道文化机理的渗透,使武术理论的哲理性升华,即禅拳一体、内外 合一、道法自然、技道并重、形神统一等等,后来“太极、阴阳、五行、 八卦”等哲学范畴的介人,促使武术技击、技法和整体运动规律在传统文 化下的和谐统一 ®有关中医理论的渗人,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成为武术 的重要功能,并促进了大量的以武术健身理论、功法、拳法及佐功药剂为 内容的武术健身新流派的出现。文学、戏曲、舞蹈、杂技、书法、绘画等 发展都为武术注人了新的内涵。

武术被动地、依附性地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众多。而这一依附过程, 却有利于武术内涵的拓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有利于武术演变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武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而获得生命力。中国传统拳术有十大特点,即重术轻力、重智轻勇、用意 不用力、以练保战、重视手法、上轻下实、顺势借力、以气催力、以气护 身、息力生气。中国形成这样的拳法,用了四千年,大约是从五帝到北 宋倘若武术是以独立的形态,按自身逻辑发展,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政

甘毅臻,蔡仲林.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影响因素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5 (5): 719

©王海涛.试析中国武术晚熟的原因[J],体育文史,1994 (6): 31 e形成t国拳术用了四千年,参见于志钓著.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207

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必然会被扼杀而消亡,如曾一度兴盛的蹴鞠、马 球、捶丸等竞技运动,就没有这样一个依附性发展的过程,它们随时代的 转换及统治者个人好恶而兴衰,乃至绝迹。

当然,武术晚熟的规律除了 “依附性”外,还离不开以下三个规律:

  1. 1都市规律


武术技术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姓氏家族中相对稳定 下来,随着后代的繁衍及各种职业武术者的出现,武术技术不断得到充实、 完善,其风格特点也逐渐鲜明和成熟起来。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 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势态,有赖于大量的市民和发达的城市。古 时由于受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思想的影响,城市发展极其缓慢,限制了城 市人口的数量,武术没有市场。进人唐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才得到迅猛的 发展。当时的都城长安设立了专门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规模已达35 平方公里,人口数十万,宋元两代更是以城市生活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 达而著称,北宋的都市汴京有居民20万户,以每户5人计,则约有百余万 之众;南宋京城临安居民38万户,只是市民人数就达120余万。正如马克 思所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宋元时期庞大的市民阶层的兴起,势必带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种社会 环境为武术走向成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从宋代开始,江湖艺人大量出现。勾栏瓦舍中集聚了大批职业艺人, 这些地方实际上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也成为城市人的一部 分,专以卖艺为生。在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服务中,武术主要表现为 一种娱乐手段,以满足市民的观赏心理,因而,武术的表演化、程式化成 为主流。元明清三代,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和激化,武术的技击也得到了 极大发展,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强烈刺激下,促成了中国武术融技击、表演、 强身为一体的功能体系形成。

近代,随着外国商品输人的激增,使得我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迅速 扩大。农民中的大部分人成了无产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流向城市 谋生,其中民间武术拳师成为较为活跃的一部分。人城的拳师主要从事这 样几项工作:走镖(个体镖师)或设镖局(集体保镖);设场收徒,传授本 门派武术;人军中充任武术教师;充当卫士、捕快;开办武术私塾;经商或从事其他工作,而兼习武术。总之,民间拳师主要依靠自己的技艺开辟 领地,自立谋生。如八卦掌重要传人董海川,约同治四年(1865年)到北 京,先在王府充差役,后众人知其有奇技,多投其门下受教。郭峪生,河 北深县(现为深州市)马庄人,曾拜李飞羽学形意拳,光绪三年(18"78

年)设教于北京西陵,后为六陵总管谭崇杰府中的武术教师。尚云祥 (1863 -1937年)山东乐陵人,人京城后,先任五城兵营侦探,又为太监李 总管护院。拳师们靠依附性逐渐向外扩张,形成影响,但武术水平的高低 往往是其生存的先决条件。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 - 1872年), 在京授拳时经常遇到较技者,但他来则不惧,战无不胜。从上述可以看出, 无论从事某一种谋生手段,都具有明显的自营性的特点。由于这种个体化 的存在,必然构成武术门派的竞争与发展。

  1. 2禁武规律


自秦以来的各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一方面不断培植军事力 量,另一方面禁止民间习武,这已成为各朝统治者较为固定的模式。秦始 皇为了巩固中央专制统治,曾下令将收藏在民间的各式兵器聚集在咸阳加 以销毁,铸成了 12个各重120吨的钟璩铜人。主要目的是防止六国旧贵族 势力东山再起,这一措施对民间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据《文献通考》卷 149记载:“始皇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县兵器,矛之咸阳,销为钟錬, 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所以有“角抵始于秦”之说。只允许徒手的角抵活动 开展,而禁止民间执兵习武,显然限制和阻碍了民间兵器武艺的发展。

另外,在客观上也使武术活动由公开变为封闭,由白天活动转为夜间 活动。在禁武的各朝代中,最为严厉的可算是元朝。从忽必烈统治时起, 就再三禁止“民间私藏武器”,并屡次下令收缴民间武器。® “复分汉地及 江南所收弓箭器为三等,下等毁之,中等赐近居蒙古人,上等贮于库”。® 凡民间私藏盔甲全副,或藏弓箭十副以上,即处死。连“民间有藏铁尺、

O叶鹏,蔡宝忠•民间拳师都市化趋向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 院报,2008 (6): 27

场明.宋濂等撰,元史,卷27 [M],北京:中华书局,197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13 [M],北京:中华书局,197

铁骨杂及含有刀铁柱杖”〇及一般“聚众围猎” “弄枪棒”“习武艺”一概 禁绝。®对人民集会结社,更是严加禁止。在元代统治的80多年间,取消 了“武举制”。这些禁令严重摧残了武术,使之奄奄一息。这也是古代武术 处于最低谷的时期。

再者,就是“文武分途”也给武术发展带来一定阻力。春秋战国以来, 文人轻武,武人轻文。“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学传统和等级尊卑 观念,使中国古代文人长期游离于技艺之外,并形成重名分的传统和贱视 技艺阶层的意识。武术以及包括各种技艺在内,乃是一个最低下,最卑贱 的技艺阶层,为文人们所轻视。汉代有不少士子迫于社会舆论而弃武从文, 改弦更张。两晋南北朝的士族文人更是耻涉军事、技艺。武术的发展始终 在百戏杂剧、山门丛林中徘徊,并以血缘家族为纽带,口授身传,秘而不 宣,所以武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出周而复始、缓慢发展的状态。这一 时风的扭转,是以唐代一部分文人的观念变革为突出标志的。如李白、杜 甫等一代诗人大佳赞美“剑舞”、“戎装”之内容;武则天实施的“武举 制”更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1. 3排他规律


武术自脱离军事、战争以来,门派便逐渐清晰起来,而且界限越来越 明显,并制定出相应的“门规” “戒律”等宗派规矩,以门户之见、排斥他 人为基本手段,以师徒传承、一花独秀为目的,进人缓慢的发展时期。一 直以来,影响武术发展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激烈的门户之见、宗派之争。宗 派的出现具有典型封建社会行业竞争特点,体现在武术界就是为争正守而 相互讽刺、排斥、谩骂,甚至是大打出手。其根源在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狭隘、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封闭性的思维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片面 性。®还有一种解释的更加准确,即门户之见与宗派之争是封建社会背景下 师徒制引发的不良后果。在旧社会,有些人为了把别人的学术成果归为己 有,便通过立门户、搞派别实现其目的。师父们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以写

O明•宋濂等撰,元史,卷150 [M],北京:中华书局,197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3 [M],北京:中华书局,197 e 门惠丰主编.武德修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家谱”的形式自立门户、论资排辈。在学术上实行垄断,立下什么“只传 门里,不传门外”的清规戒律,即使是“门里人”也要分成三、六、九等。 师父严格控制对学术的发言权,限制徒弟对学术研究的自由发展。否则, 即以“离经叛道”之罪名,指责和攻击。同时又以“门户之见”为手段, 和那些非“门里人”进行门派斗争,而且一辈传一辈,无止无休。

封建宗派的消极作用是最终形成为少数人自身利益服务的小集团。这 时武术流派便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成分。狭隘的门派利益,虚荣的权威声望, 森严而凝滞的教条戒律代替了探索、追求门派风格、特长、绝技的热情, 流派也便走向了僵化。

综上所述,武术文化的形成是以儒家的“仁学”、佛教的“禅学”和道 教的“哲学”为三维主体结构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滋补。其中儒家 的“仁学”构成对武德的主体影响,佛教的“禅学”构成对少林武术的主 体影响,道教的“哲学”构成对武当武术的主体影响。儒、佛、道三教合 一对武德、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均构成一定的影响,只是其侧重点不同。 当然也不可否认,儒、佛、道三教中的神学、天命、迷信、仙境等对武德、 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少林武术和武当 武术都具有地方宗教与地方武术结合的特点;文武兼备的文化特点;拳禅 合一、武道并举、以武弘法的双重目标。由于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依附于多 学科的滋补,构成了武术晚熟的基本规律,即都市规律、禁武规律和排他 规律。

第3讲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武德 内涵及其他

我们在编写《武德与武术礼仪》(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材之一)一书 时,第一次将“武德”界定为:武德是在中国伦理道德思想长期影响下所 形成的传武、习武、用武的言行准则。也就是在传武、习武、用武过程中 的基本要求,把以往较为抽象的武德内容,力争做到了具体化。“武德”一 词,始见于《国语•晋语九》中的“有武德以羞为正卿” 一句话,这里所 说的“武德”是指在养兵用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德行。在《尉缭子• 兵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都提出了军事意义上的“武德”。而后左 丘明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对武德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当时楚庄 王认为,“止戈为武”是武备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并由此引发和提出了武 德的七条标准。他说:“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公 定、安民、和众、丰财者也”。〇其意是:所谓武力,就是要禁止残暴,制 止战争,保有天下,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诸国关系,积聚财富。这 里所说的“七德”,是指七项用兵的道德要求或武力的七种功用。这反映出

O左丘明撰.左传,左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杜,1990: 58

春秋中期以前军事武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标 准。与武术相关的武德内容是随武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并渗透着厚重的 X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佛、道为主体的,对武术的影响各有侧重,如 儒家的仁学影响武德最深,而佛教的禅学和道教的哲学也影响着武德,处 于次要位置。

  1. 儒家“仁学”构成武德内涵的主体


传统武德深受儒家(图1) “仁学”伦理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代表人物 是孔子和孟子,“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何谓“仁”?在《论语》中有 多种解释,包含仁爱、宽容、谦虚等,

但是“仁爱”是其最主要含义。“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 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 子曰:“仁,人心也”,并提出“亲亲 仁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〇总 之,孔孟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仁慈、

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 一切人际关系。仁学构成了武德的主 要内容。仁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义、礼、智、信共同构成一个伦理体 系,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武德的形成。

图片3

1.1 “仁”在武德中的体现

所谓“仁”,包含有爱、礼、忠恕、孝悌、信义等意义。孔子云:“仁 者静,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服私欲,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太极拳 所谓的处事之道亦是要求拳师们性格温柔,脾气和顺,与人为善,并要锻 炼出极强的自制力。这当然有一部分是基于后发制人,以柔克刚,贵化不

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 91 38

抗等富有哲理的用武原则,同时也是习武者身心技艺修行有益的普遍要求。

《峨嵋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 贵乎择人。”《永春白鹤拳•拳谱》则讲究习拳要持四善:“善修其身;善正 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苌乃周在《武技书》中有:“学拳宜以德行 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 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技艺为非,以致损 行败德,辱身丧命。”这些条目把对授徒的德行教育规定得十分明确,旨在 净化习武者头脑,纯洁思想,开阔胸襟,端正作风,光明磊落,为弘扬中 华武术奠定基础。正是在这种“仁德”思想约束和教育下,历代涌现了无 数救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的武林俊杰。

在武术界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并体现了“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强 调“凡吾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崇扬武德”。正 是在这种严格的、特定的师承关系的约束下,才使得武术在民间广泛地传 播与发展。“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成礼仪,从学校 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重道”,即崇 尚武道,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按照儒 家伦理的要求为中庸之道,谦虚恭敬,重视和合。这实质体现了“仁”的 基本内容之一。武林界讲究师徒间、朋友间的礼仪。《重订少林十戒约》 (宗法第二时期)规定:“尊师重道,敬长有爱……”;武术界还常说“一日 为师,终身为父”,在当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1.2 “义”在武德中的体现

“义”的意义合于一定的道或理,符合一定的标准。《礼记•中庸》解 释:“义者,宜也”。韩愈的《原道》则认为“行至宜之谓义”。引申开来 便是公正、正义、公利、公道等含义。“义”比忠、孝、节等的范围和施用 对象要广泛得多,它几乎包括了处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的思想行为 符合相应标准的道德观念。〇在孔孟思想中,“义”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 留下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的千古名言。“义”既是一种气节,更是一种精神。具体体现在武德礼

仪方面应该包括历史上的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抑恶扬善、舍己为人等义 举。重义,是梁山豪侠们共同的特征,反映出为正义与真理而奋斗的崇高 思想境界(图2)。

图片4

有关“义”在武德中的体现各门派也有相应的规定。诸如《少林罗汉 行功•短打十戒》强调“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则负恩”。 “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济 危扶倾,忍辱度世”;“主持正义,信守武德,不因自己的艺强而骄傲,亦 不以功夫去行无德之事,……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凡 吾习武弟子,必应国召,为民除害,为国拒贼,保卫国家建设和民众利益” 等等。O这些规范、戒律都要求习武者主持正道,扶弱压邪。

1_ 3 “礼”在武德中的体现

在西周学校里,“六艺”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奴隶主为了维持统治 地位,把社会的全部政治都集中在一个“礼”字上,并建立了严格的等级 制度,将射礼分为四个等级,即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在射箭过程中 贯穿着道德礼仪观念。说明在当时“礼”作为道德规范开始有相对独立的 社会意形态和地位,并逐渐向武术中渗透,使得“武礼”连用成为可能。 孔子在传授“六艺”的同时,特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军旅有礼则武功 成”。将“礼”与“勇”二者相提并论。在武术领域中更加重视“礼”的 教育,并成为武术的人门必修课,而且贯穿习武的全过程。“未曾学艺先识

浏览5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