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宝忠.武德探微[J],中华武术,1992 (3): 9、44 40

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拳礼又称为请拳,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势。即打 拳、对练或舞器械的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礼节。拳礼表示谦虚礼让,是武德 的组成部分,也是套路演练的良好开端和某门拳派的标志,能反映出一个 门派的宗旨和精神风貌。古今常用的礼法有:抱拳礼、鞠躬礼、点首礼、 注目礼、合十礼、举手礼、一字礼、三指礼、四指礼、五指礼、见山礼、 莲花礼、无为礼、器械礼、递械礼、接械礼等,〇其中抱拳礼最具民俗 特色。


  • “智”在武德中的体现


智,同古字“知”,原意为聪明、才能。在军事上引申为谋略、机智、 智谋,并成为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当时“智”与“仁”“勇”相提并论, 统称为“三大德”,三者又都是军事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具有相互促进和制 约的作用。“智”是“勇”的灵魂,“勇”离开了“智”就是蛮勇、鲁勇、 匹夫之勇。“勇”又是“智”的客观条件,“智”离开了 “勇”,就不敢设 计和用计。“智”是实现“仁”的手段,“智者利仁”而“仁”又是“智” 的价值导向,“智”离开了 “仁”就是“奸智”。符合“仁”的“智”,就 是一种“德能”或“德智”;符合“智” “仁”的“勇”,就是一种“智 勇”和“仁勇"。所以三者被概括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只有“智勇双全”才能实现“仁”的目标

作为习武之人,“智”可以体现在“悟道”上,用心、用意、用头脑去 领悟师傅的“ 口授身传”,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就是用理智严守 本门、本派的习武要求,认真而冷静对待师长、同道和晚辈。讲究口德、 手德、心德和公德。心德更能体现“德智”和“智勇”,它是习武观念和思 想境界的概括。常有“尚武精神”;“观其拳,可观其德”;“满招损,谦受 益,古训昭然,信不我欺。……信义为立身之本,进德之源”;“正直善良, 富道义,怀正气”;“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 人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群”等武德要求。

  • “信”在武德中的体现


《说文解字》解释:“信,诚也”;“诚,信也”。“信”的道德观念与

郑勤,田云清著.神奇的武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1 ©蔡宝忠.武德探微[J],中华武术,1992 (3): 9、44

“侠”的概念同时出现于春秋时期。就“信”而言,司马迁称赞:“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 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也”。侠 客们为实践自己的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 慷慨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近代著名武术家佟忠义的《武士须知》 中有:“信义为立身之本,讲德之源。昔季布一诺,楚人许以千金;关公三 约,匹马终于归汉。可见,古人于守信赴义之道,虽利诱势胁,不能变其 志也。”时至今日,守信重诺仍然是武德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学”思想对武德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概括起来为:“智者不 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仅如此,孔子还对武德礼仪标准进行了提 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〇 “不学礼,无以立”。他首次 将道、德、仁、艺、礼之间的神形、内外、技艺、意志联系了起来。

  1. 佛教“禅学”构成武德内涵的次体


嵩山少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少林武术发源地,按年代讲佛教先于 少林武术,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即相互渗透,不断 完善。佛教向少林武术的渗透可归结为禅学和戒约两大项。禅(梵文Dhy- ana),音译“禅那”,通常译为:静虑。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的拈花示众。自 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建立少林寺后,跋陀便以少林寺为道场,

〇论语.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2

向弟子们传授小乘禅法,〇使少林寺起到禅宗统帅的作用,构成了第一次中 外文化交流,并逐渐形成中土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禅宗的最大特点是 “不立文字”,即摆脱印度佛教经典的许多高深理论,全凭修行者的悟性, 去“明心见性”,领悟宇宙的永恒,自身具有的佛性。怎样启发“悟性” 呢?禅宗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声呵斥、一顿棍棒、拳 脚,来启发悟性。总的看,禅宗修炼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与习武是相 通的。®

寺院要使众僧徒达到专意悟空,由静入定,由定人慧的目的,必须受 到严格的戒律约束,据《佛教持诵必要》中说:最早成文的戒约有五条, 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人教首在戒律 能持否,并被众僧徒奉为金科玉律,遵照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宋代著 名禅僧契嵩又总结出了: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 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将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 一一对 应,便构成了仁学的“爱人”与佛教的“慈悲”的本质一致性。至于少林 武术“十禁约”的出现,首先要考察少林武术产生的过程,从宏观看,无 谷等在《少林资料集》中谈到:少林拳法是在军事实践与汲取民间武术精

〇小乘派(梵文:希那衍那):忠于佛教原旨,它是相对于大乘派(摩诃衍那) 而言的。释迦在世说法的时候,对小根器的人就说比较肤浅的教理,对大根器的人就说 比较高深的教理,本没有大小乘的分别。就是释迦灭度后,弟子集结小乘经典,也是有 大乘的名字见于经中。后来就有了大小二乘的分别,主旨教理的浅深,并未含有褒大贬 小的意味。直到马鸣、龙树专门提倡以后,方有看轻小乘的学风。如今的差别体现在四 个方面:一、小乘派解释宇宙万有的差别,只限于生灭的现象论,而大乘派则于差别的 现象以外,说明不生不灭的平等真如,能达到本体论;二、小乘派偏于多苦的人生%, 而大乘派虽从多苦观入手,能更进一步,达到解脱自在的人生观;三、小乘派人心量较 狭,只能度脱自己的生死观,而大乘派人心量较广,抱有自利利他的圆满理想,并以利 他为主;四、小乘派的解脱为消极的,只求离开现在虚妄的苦果,证到空空寂寂的真 境,拿这个静的涅槃做他的终结理想,而大乘派的解脱为积极的,知道我们的烦恼本来 是空,苦果自然脱离,修成常乐我净的四德,拿活动的佛陀做最后的目的。参见蒋维乔 著.因是子佛学入门[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83;参见张穗华主编.神灵 图腾与信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70;

®蔡宝忠编著.中国武术史专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116

©佛教持诵必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84: 10

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从微观看,少林拳是具体 的人创编而成的,据《少林武僧志》“少林寺最早的武僧”考证:自跋陀主 持少林寺后,广收门徒,其中有一位佛武皆通的高僧叫僧稠,这是少林寺 最早的武僧长老,被称为兴武始祖。在跋陀开基后不久,“稠禅继续”,不 断寻找“禅武”的结合点。当时只有僧稠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有 理由称“僧稠为‘禅武结合’第一人”。〇

僧稠是跋陀主持少林寺后招收的两个徒弟之一。跋陀称稠为:“自葱岭 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这种评价是极高的。僧稠修禅的深厚功底, 并不只是在少林寺短时间内修得的,而是经历了幼年“落发为沙弥”、青年 投“钜鹿景明寺”及少林寺复合而成。当僧稠融禅武于一身时,正值主持 少林寺,倡导拳禅一体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据唐人裴催《嵩岳少林寺 碑》记载:“稠禅师,探求证法,住持塔庙。”另据少林寺塔林遗存的明代 嘉靖二年(1523年)《嵩岳少林禅寺德心政公和尚灵塔记》记载:“钵拖 (跋陀)开基,稠禅继续,元朝雪庭,归于洞派。”作为少林寺二祖,僧稠 禅师的武功正是融民间武术与少林武术为一炉的,在形成僧徒尚武修禅方 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少林武术的产生为武僧禁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规矩,则无 方圆。在当时出现了古老的少林“十禁约”:即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 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窃;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 十戒酒淫。这是少林武术最早的条款式戒律,它的形成与僧稠有密切联系, 由于僧稠禅师通佛善武,任方丈后自然要对弟子们传佛授武,严加禁戒, 以利于实现传教和守院自卫的目的。从佛教“五戒律”和少林武术“十禁 约”内容看是一脉相承的,全部包括在“十禁约”内,只是“十禁约”更 突出了武德内容,这正是佛教与少林武术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在后来的

O蔡宝忠,朱永光•少林功夫起源综论,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C], 香港:少林书局,2004: 122

©蔡宝忠,朱永光.少林功夫起源综论,参见释永信主编•少林功夫文集[C], 香港:少林书局,2004: 123

©蔡宝忠.佛教“五戒律”与少林武术“十禁约”的关系[J],武林,1990 (11): 3
“觉远的第一宗法”和“重订的少林习武十戒约”中都融人了佛教戒律的内 容。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为适应搞活开放的新要求,第29代方丈德禅大 师召集众僧共同商讨订立了“少林习武新戒约”,其内容不乏佛教要素。以 此构成少林戒约的第四次变革。

  1. 道教“哲学”构成武德内涵的次体


与少林武术对应的便是武当武术。武当山是习武、传道的双重圣地, 历史渊源深厚。道教以老庄哲学为思想根基,继承先秦神仙传说与导引养 生方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道教与武当武术有着较为紧密的 文化联系。在理论方面,武当武术的阴阳辩证观、五行生克观及“因故变 化”、“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思想,均与道教来自同一渊源;在技艺方 面,武当武术的技术理论原则亦与道教太极、八卦、五行等理论相一致。 武当武术更汲取了道家养生的思想方法,使武当武术具备了内功修炼体系。 不仅如此,道教的清规戒律对武当武术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

道教的清规戒律甚为烦琐,总的可以分为戒律、斋戒、清规、禁忌四 种。其中清规和戒律制约着武当武术的发展。所谓戒律,是教团以天神之 名,用以约束教徒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 “乖言戾行”的规定。道教 认为:人的罪福、生死、贵贱等都是“行愿所得也,非道非天非地非人万 物所为也”。因此学道之人必须积善、定念、修德、理身,学道而不受戒是 无缘登仙的,〇习武亦然。戒律就是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违背了要获 罪受谴。道教戒律的种类很多,律条有简有繁,有松有紧,少者三钣依戒, 繁者一千二百戒,普通的约有三百条左右,奉戒乃是禁止“恶心邪欲”“不 令放逸”,以自防护的意思。

武当武术的戒律基本上是照搬道教的戒律,去繁就简,更追求其实用 性。道教的五戒律、八戒律与佛教相同。这里仅介绍“十戒律”:一不得违 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二不得杀生屠害割截物命;三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国 家;四不得淫乱骨肉姑姨——妹及他妇女;五不得毁谤道法轻泄经文;六

蔡宝忠.佛教“五戒律”与少林武术“十禁约”的关系[J],武林,1990 (11): 3

不得污侵静坛单衣裸露;七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八不得裸暴三光厌弃 老病;九不得耽酒任性两舌恶口;十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能做到“十 戒律”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之第一步成矣。内家拳的 “五不传”,即“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纯者不传”体 现了“十戒律”思想,而且简单实用。

道教“十戒律”,在道教徒和武当山习武人群中通行使用。不仅如此, 道教“清规”对武当山武术发展有直接的作用,因为“清规”是各道观自 己订立的,其处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会更强。以武当山保存的清咸丰六年 的清规为例,处罚分为四种,即罚跪、责杖、驱逐和处死。如开静贪睡不 起者、早晚功课不随班者、上殿诵经不恭敬者、本堂相争者、出门不告假 者,均处跪香(罚跪,等一支香烧完了才准起来);交头结党者、公报私仇 者、怨骂斗殴者、茹荤饮酒者,迁单(就是逐出道观)或逐出。®各道观的 “清规”虽有不同,但都是以《道德经》中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 为天下先”这三件法宝为基本教义而订立的,并体现了老子的“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身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帮,其德 乃半;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至德之人为真人的主张,有助于道教道 士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修养及“上德若谷,上善若水”的境界。

整体上讲,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道”,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 产生。由于道教是敬祀鬼神、重生贵术的宗教,追求是长生久视,因而不 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神秘的宗教色彩,对武当山武术的负面影响或多或少是 存在的。

  1. 对传统武德的科学批判与时代创新


传统武德是以儒家“仁学”思想为主体、以佛教“禅学”思想和道教 “哲学”思想为辅助所构成的行业道德体系,它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兼容并 蓄的道德范畴。长期以来,武术界不轻易否定传统武德存在的意义,又难 以说出如何继承与发展武德。因此,传统武德与现代社会道德一直处于两

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国道教协会编印,1987: 11 ©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国道教协会编印,1987: 34

层皮的状况。由于不能与时俱进,也就不能对传统武德进行否定,更没有 批判精神,所以就难以提到创新与发展。

今天,谈起传统武德就不可回避地涉及四个基本问题。即摒弃什么? 继承什么?改造什么?构建什么?以适应新时期武术的要求和发展。

  1. 1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


首先,影响武术发展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激烈的门户之见、宗派之争。 宗派的出现具有典型封建社会行业竞争特点,体现在武术界就是为争正守 而相互讽刺、排斥、谩骂,甚至是大打出手。其根源在于几千年的封建社 会狭溢、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封闭性的思维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片 面性。在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门派,或宗派的产生与发展,是武术逐步走 向成熟重要标志之一。倘若没有门派之分,就不会有今天武术内容的丰富 多彩。所谓门派?同出一源的是门,各有其独特技艺、相应的理论体系是 其派,门派说明了各家拳种的异同关系。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相同特 点拳种的亲和与包容,而对不同特点拳种视为排斥和争斗的对象。门户之 见是对同门派的见解、建树和鉴赏,而对不同门派的成见、偏见和意见; 宗派之争是对同门派的争取、征求和征让,而对不同门派的争吵、争斗和 争霸。这种思想无不渗透到门规、戒律中,并付诸行动,而且由来已久、 根深蒂固。

其次,是武术传承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具体表现在血缘化与区域性两 个方面。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血缘化与区域性特点的,任何一项武 术技术首先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姓氏家族中相对稳定下来,随着后代的繁衍 及各种职业武术者的出现,使得武术技术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其风格特 点也逐渐鲜明和成熟起来。在探讨武术流派时发现,家族、地域色彩较浓 烈,比如在武术界流传的“拳兴于齐”“剑起吴越”“南拳北腿”“东棍西 枪”等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各流派也就逐渐形成了适合 本门派生存与发展的门规和戒律。如“一徒不能二师”“教会徒弟,饿死师 傅”“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 “不传外姓” “秘不示传”等一些陈旧的 保守思想约束着武术的发展。其中晚清的陈式太极拳的传播就具有这样的 特点。从陈式太极拳的内传与外传看,陈式太极拳自创立起,一直在本家族中传承,并具一定规模,从不外传,也不许外传。杨露禅在屡遭拒绝的 情况下,采取装聋伴哑的方法,从而达到偷艺的目的。杨露禅的出现彻底 打破了陈氏家族垄断的封闭与保守状态,倘若没有杨式太极拳的开放和创 新,也就不会有后期陈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杨露禅以开放的姿态到北京 等地授拳,只经过了短短的两三代人就迅速将杨式太极拳,发展为吴式、 武式和孙式,并得到广泛传播。这也是杨露禅所做的重要贡献。

第三,是在尊祖师习俗上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了不少清规戒律 和续家谱、立排位、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它压抑了武德内容的进步发 展,扼杀了习武者的创造能力。这里仅以传统的拜师为例:拜师之前要递 帖子,帖子上要有“拜师”二字,里面主要内容有弟子某某愿拜某某为师, ……弟子的出生年,以及社会关系等。多数是经人介绍,弟子双手捧帖子 于师傅,如师傅收下拜帖,即表示愿意收徒,于是,便选择一个良辰吉日, 或在师傅家里,或在某一场所,把本门的长辈、平辈、晚辈都邀集而来, 举行拜师仪式。首先设置祖师“灵位”,由师傅率领按辈数排列成行,先叩 拜祖师,然后再给师傅和长辈叩拜,叩拜后要跪着“明大誓”。所谓“明大 誓”,是由同辈数的长师兄发问:“拜师后不能欺师灭祖,如要欺师灭祖 ……”而拜师的人立即高声回答着“我如欺师灭祖,便天打五雷轰!”然后 是师兄弟互拜。拜师仪式结束后,才可将拜师人的名字填写在拜师帖子上。 从此,本门中才承认拜师人为“门中人也即进入了“一日为师,终身 为父” “师徒如父子”“唯师命是从”的关系中,并成为过去武术界一种公 认的传统。这种“传统”从今天看,存在着明显的封建意识和历史的局限 性,应该予以批判和摒弃。

4.2继承优秀的民族道德

首先,要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继承武德。武德是以传统道德为基础 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 才能产生武术的道德,而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并没有产生,证明中国传统文 化与武术具有关联性。这种特性正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儒、道、佛三流合一的主流文化,并直接影响到传统道德观念、标准、教
育的形成,像儒家的仁学、道家的哲学、佛家的禅学都对传统道德的形成 产生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传统道德中有几个关键词与武 德是相关的。如“礼仪之邦” “厚德载物” “尚德不尚力”“尚武崇德”“忠 孝仁义”“贤良正方”等等,这在众多的门规、戒律中都有所体现。如仁 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容等内容,仍具有其进步意义。倘若这些内容 能够很好地得以弘扬和发展,就会永葆东方文化的特色。

其次,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继承武德。民族精神是与国家、民族 息息相关的一种向上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我国一直崇尚人性本善、扩 充成德;重义轻利、以公灭私;修己成德、成人以仁;清正廉洁、克己奉 公;无私无畏、知耻改过;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宽人严己,以和为贵; 文以明道,精修艺德;正人正己、德教为本;修身明德,平治天下;…… 这些传统道德主要是从人性论、义利论、仁爱论、公私论、智勇论、德教 论、修身论和人生论等进行划分的,适用于不同领域的道德要求,全面体 现了民族精神。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是体现中华民族 精神的重要窗口。武术的武德礼仪教育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公忠为本, 精忠报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尊师重道,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虚 礼让,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克己奉公,厚德载物,求真务实,里表一致, 勤劳节俭,操守气节……这些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 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要从弘扬武术文化的高度继承武德。人们习惯用“博大精深” 来赞誉武术的文化内涵。简言之,“博大”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认定的,而 “精深”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认定的,反映的是武术文化意义。武术史研究发 现:武术晚熟,主要与依附规律有关。武术依附于古典哲学、传统美学、 中医理论、军事、兵法、宗教、艺术等,武术是随着这些学科的渗透而逐 渐成熟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它的理解难度,以显示其“精深”。弘扬武 术文化,重要的是传承武德。在梅花拳派中就有一个有别其他门规的不同 规矩。即梅花拳不尚家传。其中要求梅花拳世家子弟学拳得另拜师傅,如 果只是跟自己家长学,所谓“内传”,他的名字不允许载入“文场”师傅掌 管的《世系谱》内,也就不予承认。这种尊重师承、不尚家传的做法优点 很多:①倡导“易子而教”的传统,反对“近亲繁殖”的做法,梅花拳不以家族私相授受为荣,而以另拜师深造为重;②梅花拳的规矩,有利于扫 除武术界唯我独尊、门户之见的不良陋习,改变武术垄断,推崇“百花齐 放”,和谐发展的正确之路。③梅花拳尊重师承,不尚家传的规定是有远见 的,将梅花拳看作是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姓一族的私有财产。〇 这种做法也是对进步中的武德的一种诠释。

当然,对于传统武德不能只是简单地批判与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与 发展。

  1. 3改造不合时宜的提法


在传统武德中有一些内容、提法与做法是不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前 面提到的需要“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是其根源,与其对应的具体条款也 是需要改造的。因为具体条款是在封建宗派思想指导下订立的,其条款、 文字、语气都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仅以“江湖义气”“行侠仗义”两个词为 例,在古时多指有武艺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劫富济贫、盗亦有 道,这在当时是许多习武之人追求的目标,而从和平盛世年代来看,不但 不提倡“江湖义气” “行侠仗义”的提法和做法,而且要受到谴责和鄙视。 如此说来,当今社会用“见义勇为” “习武守法”更适宜,它更靠近我们的 生活和社会。

  1. 4新编武德的核心内容


经过对传统武德中宗派思想的批判,对不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法 和做法的修正,对优秀民族传统道德的继承,进而从传承武术、习练武术 和应用武术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武德内容,以供同行共勉。

4.4. 1传承武术时的言行准则

  • 重视择徒,从严练功


择徒是严守武德的第一关口。吴殳在《手臂录•戒谨篇》中强调:“不 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玄授道,贵乎择人”。类似的要求在各门派 传承中都有具体要求。而如今,在择徒方面已不像旧时那样保守和神秘, 开放的选择成为主流。只要是品行端正,尊师重道,喜欢武术的青少年都 可以成为选择和培养的对象。作为武术教师、教练或民间拳师在选择学生、运动员或徒弟的基础上,还要实施严格的训练。现代“功夫之王”李小龙 就是典型的代表。李小龙年少时,便跟随名师叶问学习南派咏春拳。叶问 先师要求十分严格,经常告诫小龙:“中国功夫的宗旨是强身防身,故非在 万不得已时不可攻人”。李小龙牢记师父的教诲,每天勤练不辍,“嗜武入 痴”,为后来创造截拳道奠定了基础。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一颗 耀眼的彗星闪过武坛上空,在世界武林留下了不灭的痕迹,“功夫”甚至成 为中华武术的代名词。

“教不严,拳必偏”。这样的反面例子也时有出现:如坑蒙讹骗、参与 犯罪、灰色竞技、恃武争霸、乱舌耸听、宗派之争等。通过对个案的综合 分析,究其根源有四个方面:①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② 社会价值导向上的偏差产生的负面影响;③武德教育乏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④传统武德中落后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失范现象虽然为个案,但足 以警示后人。

  • 德技双修,文武兼备


作为武术教师、教练员或民间拳师,理应成为德技双修、技道并重的 典型代表。也只有德技双修、技道并重,才可能诲人不倦、教人不厌。常 说的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表达的就是老师或师傅的人格魅力。 戚继光一贯倡导:“师道不立丨则言不信,教不遵,学之不习,习而不悦, 师道废而教无成矣!”〇在武术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名师巨手,以高尚的武德、 精湛的武艺,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影响了几代人。而最具影响力的要算爱 国武术家霍元甲以家传的秘踪拳在天津、上海两次吓跑西洋大力士,并在 上海创办了“精武体育会”。霍元甲以其良好的社会声望和精湛的武艺为感 召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参与到习武、同盟会当中来,虽然学校 明确表示不介人“政治斗争”,但是在历史的重大事件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 发挥了作用,并得到孙中山先生“尚武精神”的褒奖。今天,倡导“尚武 精神”是要求习武者更应具有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思想。

4.4.2习练武术时的言行准则

  • 勤学苦练,自强不息


“闻鸡起舞”的故事是习武者应当记取的。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 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 脚把同伴刘琨踹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 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 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 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 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 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 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这个成语寓意是刻苦用功、勤修不止 的专一性。

  • 尊师重道,虚心求教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荀子》对尊师重道有过这样的观 点:“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他把尊师重道 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武术界有“严师出高徒,重道得真谛”的说法, 表明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尊师重道就体现在虚心求教、谦虚礼让的良好 心态,不能恃强欺弱。这实质又涉及武术界的口德与手德的要求。即不以 语言中伤他人,不以武力伤害对方。口德方面:常有“祸从口出,无端伤 人,必招风树敌,自陷于孤立”;“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还有强中手”;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摒弃门户之见”;“严禁排斥别派言行,团结同道、 互助互帮,共同提高技术水平”等教导。手德方面:也有“习武先挨打, 笑脸迎人欺,宁可受人打,决不先打人”,“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于同胞身 上”,“量其技术之深浅以作身躯之防护,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击其要 害”等教导。口德与手德是联系同派、沟通感情的一种技巧,同时也是门 户之见、宗派之争的“导火索”。它可以从多方面体现虚心求教,礼貌待人 的品格〇

4.4. 3应用武术时的言行准则

(1)以武会友,提高技艺

交手是用武的形式之一。一般指与同派或他派的武艺交流,原则上是
“互相观摩,互相砥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在三国时期有一桩曹丕与 邓展比剑的故情:有一次两人饮到兴奋之时用甘蔗作为兵器,在殿下比试 几个回合,曹丕三次刺中邓展的手臂。邓展不服气,要求再比试一次。曹 2S想对方一定会出其不意的突然进击,就假意深人,邓展果然中计,曹丕 出腿横踹,击中邓展的额头。在客人们的惊讶中,曹丕从容落座,并笑着 说:“昔日阳庆叫名医淳于意先生,丢掉他惯用的方子,另外传授他秘方, 现在我也奉劝邓展将军丢掉惯用的剑法,另外接受真传。”这番话是友好 的,富有寓意和哲理的。

浏览4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